CN215373099U -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3099U
CN215373099U CN202121432029.9U CN202121432029U CN215373099U CN 215373099 U CN215373099 U CN 215373099U CN 202121432029 U CN202121432029 U CN 202121432029U CN 215373099 U CN215373099 U CN 215373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cooling
communicated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20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nan Xiongwei Wanl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nan Xiongwei Wanl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nan Xiongwei Wanl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nan Xiongwei Wanl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20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3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3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3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除尘机构、循环制冷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底座、除尘器和进气管,所述循环制冷机构包括储水箱、循环泵、压缩机和制冷管,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冷却箱、冷水管、热交换管和回流管,本申请通过若干根导气支管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冷却水与输气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经进气管进入抽风机及除尘器含尘热废气的温度,有效地降低了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通过压缩机和制冷管对换热后的冷却水进行快速降温,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铁合金行业总体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但属于结构性失衡。高端铁合金产品上仍然供不应求。尤其是微碳硅锰、微碳微钛硅铁等高端产品,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市场空间巨大。
微碳微钛硅铁是冶炼硅钢和不锈钢的理想材料。采用超微碳微钛硅铁作为合金料,其有害杂质C、Al、S、P少,能提高脱碳退火机组的生产速度,提高硅钢和不锈钢的产量和质量。
在其生产过程中,多个生产工艺环节,如矿热炉、精炼、浇筑等节点均会产生含尘热废气需经除尘设备收集净化后才能排放,热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直接将该含尘气体导入除尘器进行除尘净化处理,隐藏着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因此需要采用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对热废气进行冷却降温。
企业现有的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在对热废气进行冷却时,发现冷却回水温度并不高,也就意味着冷却效率较低,研究发现,是因为冷却水与输气管道的接触面积相对较低,导致散热效率低下;且现在生产线的冷却箱不能很好地对换热后的冷却水进行快速降温,尤其在夏季,冷却水循环回冷却箱后升温不易降下来,易导致冷却效果不佳,经常要排空冷却水,注入新水更换,导致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除尘机构、循环制冷机构和冷却机构。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底座、除尘器和进气管,所述除尘器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除尘器顶部。
所述循环制冷机构包括储水箱、循环泵、压缩机和制冷管,所述储水箱和所述压缩机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循环泵安装于所述储水箱顶部,且所述循环泵输入端通过吸水管贯穿连通于所述储水箱,所述制冷管固定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底部,所述制冷管两端均贯穿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压缩机。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冷却箱、冷水管、热交换管和回流管,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且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储水箱和所述压缩机的上方,所述冷却箱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顶部,所述冷水管一端连通所述循环泵输出端,所述冷水管另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除尘器的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冷却箱一端,所述冷却箱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输气管之间连通设置有若干根导气支管,所述热交换管套设于所述导气支管的外部,所述热交换管均连通于所述冷水管,所述回流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却箱与所述储水箱之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启动压缩机制冷,冷气通过制冷管对储水箱内的循环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启动循环泵,通过吸水管泵取储水箱内的冷水进入冷水管,冷水管内的冷水流入热交换管内,对导气支管内的热废气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若干根导气支管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冷却水与输气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经进气管进入抽风机及除尘器含尘热废气的温度,有效地降低了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通过压缩机和制冷管对换热后的冷却水进行快速降温,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冷却效果,且冷却水一直可以循环利用,只需少量补加即可,大大节约水资源。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输气管相对的一端均连通设置有扩散管,若干根所述导气支管两端均连通于所述扩散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扩散管将输气管输送的含尘热废气分散至若干根导气支管内进行加速冷却,冷却后再通过扩散管汇总进入进气管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热交换管一端连通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所述冷水管,所述热交换管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连通设置有排液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连接管将冷水管内的冷水经进水接头引进热交换管内,对导气支管内的热废气进行冷却降温,换热后的温水经出水接头及排液管排入冷却箱内底部,从而实现持续地向热交换管内通入循环冷水。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水管远离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冷却箱延伸至内顶部,且所述冷水管伸入端连通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均朝向所述热交换管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喷头能够对扩散管进行降温,从而对流经扩散管的热废气进行散热。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回流管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斗,所述集液斗贯穿所述第二支架连通于所述冷却箱内底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扩大了回流管的接水面积,从而加速冷却箱内的冷却水经回流管回流入储水箱。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回流管底端贯穿所述储水箱顶部延伸至内部,所述回流管正下方的所述储水箱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网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网兜呈驼峰状,所述过滤网兜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过滤网兜和活性炭吸附颗粒对回流管进入到储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延长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时间,节约水资源。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水箱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水管和排污管,所述加水管和所述排污管之间还连通设有液位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加水管能够在冷却水消耗时,进行补水操作,排污管用于排出循环使用多次的冷却废水,液位计能够随时观察储水箱内的水位,及时进行补水。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除尘机构还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顶部,所述进气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抽风机输入端,所述抽风机输出端与所述除尘器连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除尘器通过支撑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支撑框能够更加稳固地将除尘器固定在第一支架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除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制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网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热交换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导气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除尘机构;110-底座;120-第一支架;130-支撑框;140-除尘器;150-进气管;160-抽风机;170-输气管;180-导气支管;181-扩散管;20-循环制冷机构;210-储水箱;211-加水管;212-液位计;213-排污管;220-循环泵;230-吸水管;240-压缩机;250-制冷管;260-过滤网兜;270-活性炭吸附颗粒;30-冷却机构;310-第二支架;320-冷却箱;330-冷水管;331-喷头;332-连接管;340-热交换管;341-进水接头;342-出水接头;350-回流管;351-集液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7,本申请提供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除尘机构10、循环制冷机构20和冷却机构30。
请参阅图2,除尘机构10包括底座110、除尘器140和进气管150,除尘器140通过第一支架120固定安装于底座110顶部,具体的,第一支架120螺栓连接或焊接于底座110,除尘器140通过支撑框130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20内,支撑框130能够更加稳固地将除尘器140固定在第一支架120内,进气管150连通设置于除尘器140顶部,除尘机构10还包括抽风机160,抽风机160安装于第一支架120顶部,抽风机160螺栓连接或焊接于第一支架120,进气管150一端连通于抽风机160输入端,抽风机160输出端与除尘器140连通,抽风机160通过进气管150将含尘热废气抽吸至除尘器140内进行过滤除尘处理。
请参阅图3和4,循环制冷机构20包括储水箱210、循环泵220、压缩机240和制冷管250,储水箱210和压缩机240均固定设置于底座110顶部,储水箱210螺栓连接或焊接于底座110,压缩机240通过支撑架螺栓连接或焊接于底座110,循环泵220安装于储水箱210顶部,且循环泵220输入端通过吸水管230贯穿连通于储水箱210,吸水管230贯穿延伸至储水箱210内底部,制冷管250固定设置于储水箱210内底部,制冷管250两端均贯穿储水箱210连通压缩机240,启动压缩机240制冷,冷气通过制冷管250对储水箱210内的循环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储水箱210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水管211和排污管213,能够在冷却水消耗时,进行补水操作,排污管213用于排出循环使用多次的冷却废水,加水管211和排污管213之间还连通设有液位计212,能够随时观察储水箱210内的水位,及时进行补水。
请参阅图5、6和7,冷却机构30包括第二支架310、冷却箱320、冷水管330、热交换管340和回流管350,第二支架310固定设置于底座110顶部,且第二支架310位于储水箱210和压缩机240的上方,第二支架310螺栓连接或焊接于底座110,且第二支架310罩设在储水箱210和压缩机240的上方,从而使冷却箱320位于储水箱210正上方,便于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冷却箱320固定于第二支架310顶部,冷却箱320螺栓连接或焊接于第二支架310,冷水管330一端连通循环泵220输出端,冷水管330另一端贯穿设置于冷却箱320内,进气管150远离除尘器140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冷却箱320一端,冷却箱320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输气管170,进气管150与输气管170之间连通设置有若干根导气支管180,热交换管340套设于导气支管180的外部,热交换管340均连通于冷水管330,回流管350连通设置于冷却箱320与储水箱210之间,冷水管330内的冷水流入热交换管340内,对导气支管180内的热废气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若干根导气支管180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冷却水与输气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经进气管150进入抽风机160及除尘器140含尘热废气的温度,有效地降低了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
在本申请中,进气管150与输气管170相对的一端均连通设置有扩散管181,若干根导气支管180两端均连通于扩散管181,通过扩散管181将输气管170输送的含尘热废气分散至若干根导气支管180内进行加速冷却,冷却后再通过扩散管181汇总进入进气管150内,热交换管340一端连通设置有进水接头341,进水接头341通过连接管332连通于冷水管330,热交换管340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出水接头342,出水接头342连通设置有排液管,通过连接管332将冷水管330内的冷水经进水接头341引进热交换管340内,对导气支管180内的热废气进行冷却降温,换热后的温水经出水接头342及排液管排入冷却箱320内底部,从而实现持续地向热交换管340内通入循环冷水。
在具体设置时,冷水管330远离循环泵220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支架310和冷却箱320延伸至内顶部,且冷水管330伸入端连通设置有若干喷头331,喷头331均朝向热交换管340设置,通过喷头331能够对扩散管181进行降温,从而对流经扩散管181的热废气进行散热。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案中,回流管350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斗351,集液斗351贯穿第二支架310连通于冷却箱320内底部,集液斗351的设置,扩大了回流管350的接水面积,从而加速冷却箱320内的冷却水经回流管350回流入储水箱210,回流管350底端贯穿储水箱210顶部延伸至内部,回流管350正下方的储水箱210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网兜260,过滤网兜260呈驼峰状,增加过滤网兜260与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装置对冷却水的净化效果,过滤网兜260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270,通过过滤网兜260和活性炭吸附颗粒270对回流管350进入到储水箱210内的冷却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延长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时间,节约水资源。
该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压缩机240制冷,冷气通过制冷管250对储水箱210内的循环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启动循环泵220,通过吸水管230泵取储水箱210内的冷水进入冷水管330,同时启动抽风机160和除尘器140,抽风机160通过输气管170将含尘热废气抽吸进入导气支管180内,冷水管330内的冷水流入热交换管340内,对导气支管180内的热废气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废气经进气管150进入除尘器140内进行过滤除尘处理,换热后的冷却水经回流管350回流入储水箱210内,通过若干根导气支管180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冷却水与输气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经进气管150进入抽风机160及除尘器140含尘热废气的温度,有效地降低了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通过压缩机240和制冷管250对换热后的冷却水进行快速降温,从而保证了冷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除尘器140、抽风机160、循环泵220和压缩机24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
除尘器140、抽风机160、循环泵220和压缩机24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尘机构(10),所述除尘机构(10)包括底座(110)、除尘器(140)和进气管(150),所述除尘器(140)通过第一支架(12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10)顶部,所述进气管(150)连通设置于所述除尘器(140)顶部;
循环制冷机构(20),所述循环制冷机构(20)包括储水箱(210)、循环泵(220)、压缩机(240)和制冷管(250),所述储水箱(210)和所述压缩机(240)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10)顶部,所述循环泵(220)安装于所述储水箱(210)顶部,且所述循环泵(220)输入端通过吸水管(230)贯穿连通于所述储水箱(210),所述制冷管(250)固定设置于所述储水箱(210)内底部,所述制冷管(250)两端均贯穿所述储水箱(210)连通所述压缩机(240);
冷却机构(30),所述冷却机构(30)包括第二支架(310)、冷却箱(320)、冷水管(330)、热交换管(340)和回流管(350),所述第二支架(310)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10)顶部,且所述第二支架(310)位于所述储水箱(210)和所述压缩机(240)的上方,所述冷却箱(320)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310)顶部,所述冷水管(330)一端连通所述循环泵(220)输出端,所述冷水管(330)另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冷却箱(320)内,所述进气管(150)远离所述除尘器(140)的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冷却箱(320)一端,所述冷却箱(320)另一端贯穿设置有输气管(170),所述进气管(150)与所述输气管(170)之间连通设置有若干根导气支管(180),所述热交换管(340)套设于所述导气支管(180)的外部,所述热交换管(340)均连通于所述冷水管(330),所述回流管(350)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却箱(320)与所述储水箱(2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50)与所述输气管(170)相对的一端均连通设置有扩散管(181),若干根所述导气支管(180)两端均连通于所述扩散管(1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340)一端连通设置有进水接头(341),所述进水接头(341)通过连接管(332)连通于所述冷水管(330),所述热交换管(340)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出水接头(342),所述出水接头(342)连通设置有排液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330)远离所述循环泵(220)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支架(310)和所述冷却箱(320)延伸至内顶部,且所述冷水管(330)伸入端连通设置有若干喷头(331),所述喷头(331)均朝向所述热交换管(340)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350)顶部连通设置有集液斗(351),所述集液斗(351)贯穿所述第二支架(310)连通于所述冷却箱(320)内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350)底端贯穿所述储水箱(210)顶部延伸至内部,所述回流管(350)正下方的所述储水箱(210)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网兜(2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兜(260)呈驼峰状,所述过滤网兜(260)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2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10)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加水管(211)和排污管(213),所述加水管(211)和所述排污管(213)之间还连通设有液位计(2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10)还包括抽风机(160),所述抽风机(160)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20)顶部,所述进气管(150)一端连通于所述抽风机(160)输入端,所述抽风机(160)输出端与所述除尘器(14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140)通过支撑框(1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20)内。
CN202121432029.9U 2021-06-27 2021-06-27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215373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2029.9U CN215373099U (zh) 2021-06-27 2021-06-27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2029.9U CN215373099U (zh) 2021-06-27 2021-06-27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3099U true CN215373099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05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2029.9U Active CN215373099U (zh) 2021-06-27 2021-06-27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3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8664B (zh) 一种高炉炼铁熔渣热量利用系统
CN215373099U (zh) 除尘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6005945U (zh) 一种可收集废气的井式淬火炉
CN212108328U (zh) 一种聚氨酯胶粘剂生产用的玻璃钢冷却塔装置
CN218673177U (zh) 一种用于铸造卷筒生产的熔炼炉
CN207871893U (zh) 一种铝合金精炼炉稳定的废气回收装置
CN212166799U (zh) 一种具有烟气冷却功能的旋转喷吹袋式除尘器
CN211798872U (zh) 低熔点固体蒸馏设备
CN215491186U (zh) 一种燃气燃油工业用热交换器
CN214209950U (zh) 一种工业炉用尾气处理装置
CN213652580U (zh) 一种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
CN111207597A (zh) 一种镍铁冶炼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3688000U (zh) 一种换热管的废气循环用冷却装置
CN217585041U (zh) 一种环保型电镀废气处理装置
CN214867186U (zh) 一种金属铸件循环冷却装置
CN214634178U (zh) 一种甲壳素提纯用鼓泡冷却结晶设备
CN219607742U (zh) 一种烟气回收装置
CN212774758U (zh) 一种水循环式真空泵热交换装置
CN214426234U (zh) 一种空气热能泵的高效热回收装置
CN202279844U (zh) 带气刀的线型管退火水冷却装置
CN220472332U (zh) 一种用于电熔炉的烟气处理装置
CN215572121U (zh) 一种锌锭加工用二次焙烧高温灰尘收集装置
CN216240838U (zh) 一种气动给水泵冷却水回收装置
CN212409416U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金属锻件加工装置
CN217628454U (zh) 一种硅锰合金渣水淬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