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8152U -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8152U
CN215368152U CN202120249657.7U CN202120249657U CN215368152U CN 215368152 U CN215368152 U CN 215368152U CN 202120249657 U CN202120249657 U CN 202120249657U CN 215368152 U CN215368152 U CN 215368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aped
plate
hang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496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欣欣
丁泽成
周东珊
董陆慧
余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496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8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8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8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涉及装配式吊顶技术领域。本申请具体包括顶部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的吊件,用以放置方钢、侧端设有第一条形通孔的挂件,第一条形通孔一侧设有刻度尺,吊件的侧端设有一端贯穿第一条形通孔的第一螺杆,还包括在第一螺杆一端贯穿第一条形通孔时与第一螺杆进行螺接、用以将挂件固定连接于吊件的第一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吊件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方钢放置在挂件上,挂件与吊件进行固定连接,由于吊顶板是安装在吊顶基层的方钢上,从而实现吊顶板与楼顶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在第一条形通孔一侧设有刻度尺,可以精准调节楼顶板与方钢之间的距离,从而精准控制吊顶板与楼顶板之间的安装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吊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照明或者出风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吊顶的安装会压缩室内建筑顶部的一部分空间,由于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出于利益的追求,通常会对楼层的层高进行压缩,以方便其建造更多的楼层,因此在进行吊顶安装时,人们对吊顶的安装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楼层的层高较低的情况下,吊顶的安装高度过低不仅会影响室内的装修效果,还会对人造成压抑的感觉,所以需要对吊顶的安装高度进行精准的控制。现阶段,装配式吊顶板与楼顶板连接安装一般采用角钢与上下两个角码配合,通过膨胀螺栓组合而成的顶挂件,其调节范围受角码开孔长度的限制,调节范围较小,微调需通过螺栓将角码与角钢固定,使用较复杂,且无法精准调节吊顶板与楼顶板之间的安装距离。
中国专利CN204040283U、公开日2014-12-24公开了一种吊顶转换层免焊接连接结构,它包括膨胀螺栓(1)、角码(2)、竖向角钢(4)、横向角钢(5)、吊顶丝杆(6)、吊顶挂钩(7);角码(2)通过膨胀螺栓(1)固定在建筑顶面,竖向角钢(4)上设置有安装孔,横向角钢(5)上设置有安装孔,竖向角钢(4)的上端通过螺丝及螺帽组件(3)固定到角码(2)上,横向角钢(5)通过螺丝及螺帽组件(3)固定在竖向角钢(4)的下端;竖向角钢(4)垂直方向设置,横向角钢(5)水平方向设置;吊顶丝杆(6)的上端通过横向角钢(5)的安装孔固定在横向角钢(5)上,吊顶丝杆(6)的下端连接吊顶挂钩(7)。该实用新型安装的牢固度高,安装简单方便。但是该连接结构无法对连接的建筑顶面和吊顶之间的距离进行精准调节,无法满足现在的吊顶安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能够对安装吊顶板的方钢与楼顶板之间的距离进行精准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用以连接吊顶基层的方钢与楼顶板,包括顶部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的吊件,用以放置方钢、侧端设有第一条形通孔的挂件,所述第一条形通孔一侧设有刻度尺,所述吊件的侧端设有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第一螺杆,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螺杆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时与第一螺杆进行螺接、用以将所述挂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吊件的第一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吊件为L形结构,所述吊件包括水平设置、用以与楼顶板固定连接的吊接板,以及竖直设于所述吊接板上、用以与所述挂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螺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挂件为L形结构,所述挂件包括水平设置、用以放置方钢的挂接板,以及竖直设于所述挂接板上、用以与所述吊件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设有对所述第二连接板进行限位的两耳部。
进一步地,所述耳部上设有与耳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合页,所述合页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扣接的圆形通孔。
进一步地,两所述耳部上各设有一个合页,两所述合页在两所述耳部上交错设立,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所述第一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吊接板上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挂接板上设有第三条形通孔,还包括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的第二螺杆,在所述第二螺杆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时与第二螺杆在所述吊接板底部螺接的第二螺母,在所述第二螺杆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时与第二螺杆在所述挂接板底部螺接的第三螺母,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杆伸出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部分、第二螺母一起组成膨胀螺栓套件的套管,所述膨胀螺栓套件用以将所述吊接板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挂接板上、用以与所述挂接板形成供方钢插接的容纳腔的Z型扣件,所述Z型扣件上设有第四条形通孔,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所述第四条形通孔时与所述第二螺杆螺接的第四螺母。
进一步地,还包括竖直设于所述挂接板一侧、用以对所述Z型扣件进行限位的止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具有以下增益效果:
(1)本安装结构通过将吊件顶部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将吊顶基层的方钢放置在挂件上,然后通过吊件侧端设置的第一螺杆贯穿挂件一侧设置的第一条形通孔后与第一螺母进行螺接,将挂件固定连接在吊件上,因为吊顶板是安装在吊顶基层的方钢上,从而实现吊顶板与楼顶板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吊件和挂件是通过第一螺杆贯穿第一条形通孔后与第一螺母螺接固定连接的,因此将第一螺母拧松,就可以使挂件沿着第一条形通孔在吊件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楼顶板与方钢之间安装距离的调节,并且在第一条形通孔一侧设有刻度尺,就可以精准控制楼顶板与方钢之间的距离,从而精准控制吊顶板与楼顶板之间的安装距离;
(2)本安装结构的吊件为L形结构,吊件包括水平设置、用以与楼顶板固定连接的吊接板,以及竖直设于吊接板上、用以与挂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螺杆设于第一连接板上。将吊件设置成L形,通过水平设置的吊接板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在竖直设于吊接板上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第一螺杆,第一螺杆贯穿挂件一侧的第一条形通孔后与第一螺母进行螺接,从而通过吊件将楼顶板与挂件连接在一起;
(3)本安装结构的挂件为L形结构,挂件包括水平设置、用以放置方钢的挂接板,以及竖直设于挂接板上、用以与吊件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一条形通孔设于第二连接板上。将挂件设置成L形结构,通过在水平设置的挂接板上放置方钢,在竖直设于挂接板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第一条形通孔与第一螺杆配合,将挂件和吊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挂件将方钢连接于吊件,进而实现楼顶板与方钢之间的连接。之所以将挂件板与吊件通过条形通孔进行固定连接,是因为条形通孔的设置使挂接板和吊接板之间的安装距离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楼顶板与吊顶板之间的安装距离,而将第二条形通孔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则是为了加大第二条形通孔的长度,从而加大楼顶板与吊顶板之间距离的调节范围;
(4)本安装结构的第一连接板两侧设有对第二连接板进行限位的两耳部。在第一连接板两侧设有两耳部,当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进行固定连接时,当第一连接板的第一螺杆从第一连接板的第一条形通孔中贯穿后,通过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螺接,可以将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上,而两耳部对第二连接板两侧进行限位,防止第二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上向两侧转动,从而加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稳定性;
(5)本安装结构的耳部上设有与耳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合页,合页上设有与第一螺母扣接的圆形通孔。当进行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时,第一螺杆贯穿第一条形通孔,再通过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进行螺接,将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拧紧,然后转动与耳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合页,使合页上的圆形通孔与第一螺母进行扣接,采用这种结构,是通过耳部上的合页进一步对第一连接板进行限位,当合页与第一螺母进行扣接后,会对第一螺母进行限位,防止其在第一条形通孔上下移动,从而导致第一连接板在第二连接板上进行上下移动;
(6)本安装结构的吊接板上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挂接板上设有第三条形通孔,还包括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的第二螺杆,在第二螺杆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时与第二螺杆在吊接板底部螺接的第二螺母,在第二螺杆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时与第二螺杆在挂接板底部螺接的第三螺母,以及与第二螺杆伸出第二条形通孔的部分、第二螺母一起组成膨胀螺栓套件的套管,膨胀螺栓套件用以将吊接板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螺杆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后,伸出第二条形通孔的部分与第二螺母以及套管组成膨胀螺栓套件,通过拧紧第二螺母拧紧将吊接板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在挂接板的底部拧紧与第二螺杆螺接的第三螺母,从而将挂件与吊件固定连接;
(7)本安装结构的还包括设于挂接板上、用以与挂接板形成供方钢插接的容纳腔的Z型扣件,Z型扣件上设有第四条形通孔,还包括在第二螺杆贯穿第四条形通孔时与第二螺杆螺接的第四螺母。Z型扣件扣合在挂接板上,与挂接板之间形成供方钢插接的容纳腔,从而对放置在挂接板上的方钢进行限位,在Z型扣件上设有第四条形通孔,第二螺杆在贯穿第二条形通孔和第三条形通孔的同时,也贯穿设于Z型扣件上的第四条形通孔,在第二螺杆贯穿第四条形通孔后在Z型扣件顶部拧紧与第二螺杆螺接的第四螺母,从而将Z型扣件固定在挂接板上;
(8)本安装结构的还包括竖直设于挂接板一侧、用以对Z型扣件进行限位的止挡板。在挂接板的外侧还设有竖直设立于挂接板上的止挡板,用来对固定在挂接板上的Z型扣件进行限位,因为虽然通过第四螺母与第二螺杆的螺接已经将Z型扣件在挂接板上进行了固定,但是为了方便对Z型扣件的位置进行微调,Z型扣件上与第二螺杆配合的是条形通孔,这会导致Z型扣件能够沿着第四条形通孔进行左右移动,而竖直设立于挂接板上的止挡板与Z型扣件的一侧面抵接,能够阻止Z型扣件沿着第四条形通孔进行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的吊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的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的Z型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件;11、吊接板;111、第二条形通孔;12、第一连接板; 13、第一螺杆;14、耳部;15、合页;2、挂件;21、挂接板;211、第三条形通孔;22、第二连接板;221、第一条形通孔;23、止挡板;24、刻度尺;3、方钢;4、第一螺母;5、第二螺杆;6、第二螺母;7、第三螺母;8、套管;9、Z型扣件;91、第四条形通孔;10、第四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用以连接吊顶基层的方钢3与楼顶板,包括顶部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的吊件1,用以放置方钢3、侧端设有第一条形通孔221的挂件2,第一条形通孔221一侧设有刻度尺24,吊件1的侧端设有一端贯穿第一条形通孔221的第一螺杆13,还包括在第一螺杆13一端贯穿第一条形通孔221时与第一螺杆13进行螺接、用以将挂件2固定连接于吊件1的第一螺母4,具体效果见图1。本申请通过将吊件1顶部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将吊顶基层的方钢3放置在挂件2上,然后通过吊件1侧端设置的第一螺杆13贯穿挂件2一侧设置的第一条形通孔221后与第一螺母4进行螺接,将挂件2固定连接在吊件1上,因为吊顶板是安装在吊顶基层的方钢3上,从而实现吊顶板与楼顶板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吊件1和挂件2是通过第一螺杆13贯穿第一条形通孔221后与第一螺母4螺接固定连接的,因此将第一螺母4拧松,就可以使挂件2沿着第一条形通孔221在吊件1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楼顶板与方钢3之间安装距离的调节,并且在第一条形通孔221一侧设有刻度尺24,就可以精准控制楼顶板与方钢3之间的距离,从而精准控制吊顶板与楼顶板之间的安装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吊件1为L形结构,吊件1包括水平设置、用以与楼顶板固定连接的吊接板11,以及竖直设于吊接板11上、用以与挂件2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2,第一螺杆13设于第一连接板12上,具体效果见图3。将吊件1设置成L形,通过水平设置的吊接板11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在竖直设于吊接板11上的第一连接板12上设置第一螺杆13,第一螺杆13贯穿挂件2一侧的第一条形通孔221后与第一螺母4进行螺接,从而通过吊件1将楼顶板与挂件2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挂件2为L形结构,挂件2包括水平设置、用以放置方钢3的挂接板21,以及竖直设于挂接板21上、用以与吊件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2,第一条形通孔221设于第二连接板22上,具体效果见图4。将挂件2设置成L形结构,通过在水平设置的挂接板21上放置方钢3,在竖直设于挂接板21的第二连接板22上设置第一条形通孔221与第一螺杆13配合,将挂件2和吊件1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挂件2将方钢3连接于吊件1,进而实现楼顶板与方钢3之间的连接。之所以将挂件2与吊件1通过条形通孔进行固定连接,是因为条形通孔的设置使挂接板21和吊接板11之间的安装距离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楼顶板与吊顶板之间的安装距离,而将第二条形通孔11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2上,则是为了加大第二条形通孔111的长度,从而加大楼顶板与吊顶板之间距离的调节范围。
第一连接板12两侧设有对第二连接板22进行限位的两耳部14,具体效果见图3。在第一连接板12两侧设有两耳部14,当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进行固定连接时,当第一连接板12的第一螺杆13从第一连接板12的第一条形通孔221中贯穿后,通过第一螺母4与第一螺杆13螺接,可以将第二连接板2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2上,而两耳部14对第二连接板22两侧进行限位,防止第二连接板22在第一连接板12上向两侧转动,从而加强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耳部14上设有与耳部14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合页15,合页15上设有与第一螺母4扣接的圆形通孔,具体效果见图1和图2。当进行第二连接板22与第一连接板12的连接时,第一螺杆13贯穿第一条形通孔221,再通过第一螺母4与第一螺杆13进行螺接,将第二连接板22与第一连接板12之间拧紧,然后转动与耳部14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合页15,使合页15上的圆形通孔与第一螺母4进行扣接,采用这种结构,是通过耳部14上的合页15进一步对第一连接板12进行限位,当合页15与第一螺母4进行扣接后,会对第一螺母4进行限位,防止其松动,从而导致第一连接板12在第二连接板22上进行上下移动。
在本申请中,两耳部14上各设有一个合页15,两合页15在两耳部14上交错设立,第一连接板12上设有两第一螺杆13,具体效果见图1、图2和图3。在两耳部14上各设有一个合页15,两合页15在两耳部14上交错设立,且两合页15之间的距离与两第一螺杆13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第一螺杆13同时贯穿第一条形通孔221,且用两个第一螺母4分别与两个第一螺杆13进行螺接,转动两合页15分别与两第一螺母4扣接,从而使两合页15同时对两第一螺母4进行限位,进一步加强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板22连接的稳定性。
第一条形通孔221的中心线与第二连接板22的中心线重合。将第一条形通孔22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2的中心,是为了加强第二连接板22的强度,因为吊件1和挂件2是通过第一螺杆13与第一条形通孔221的配合进行连接的,当吊顶板安装时,吊顶板的重量通过第一螺杆13作用在第一条形通孔221上,如果第一条形通孔22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2靠边的位置,在较大的重力作用下会导致第一条形通孔221破裂,从而造成第二连接板22损坏,导致本安装结构无法使用。
吊接板11上设有第二条形通孔111,挂接板21上设有第三条形通孔211,还包括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111、第三条形通孔211的第二螺杆5,在第二螺杆5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111、第三条形通孔211时与第二螺杆5在吊接板11底部螺接的第二螺母6,在第二螺杆5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111、第三条形通孔211时与第二螺杆5在挂接板21底部螺接的第三螺母7,以及与第二螺杆5伸出第二条形通孔111的部分、第二螺母6一起组成膨胀螺栓套件的套管8,膨胀螺栓套件用以将吊接板11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具体效果见图2。第二螺杆5依次贯穿第二条形通孔111、第三条形通孔211后,伸出第二条形通孔111的部分与第二螺母6以及套管8组成膨胀螺栓套件,通过拧紧第二螺母6拧紧将吊接板11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在挂接板21的底部拧紧与第二螺杆5螺接的第三螺母7,从而使挂件2与吊件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还包括设于挂接板21上、用以与挂接板21形成供方钢3插接的容纳腔的Z型扣件9,Z型扣件9上设有第四条形通孔91,还包括在第二螺杆5贯穿第四条形通孔91时与第二螺杆5螺接的第四螺母10,具体效果见图2和图5。Z型扣件9扣合在挂接板21上,与挂接板21之间形成供方钢3插接的容纳腔,从而对放置在挂接板21上的方钢3进行限位,在Z型扣件9上设有第四条形通孔91,第二螺杆5在贯穿第二条形通孔111和第三条形通孔211的同时,也贯穿设于Z型扣件9上的第四条形通孔91,在第二螺杆5贯穿第四条形通孔91后在Z型扣件9顶部拧紧与第二螺杆5螺接的第四螺母10,从而将Z型扣件9固定在挂接板21上。
在实际使用中,第二螺杆5的安装方法是先将第二螺杆5的一端从上往下贯穿第二条形通孔111,在第二螺杆5的一端伸出第二条形通孔111时依次套上第二螺母6和第四螺母10,然后第二螺杆5的这一端再依次贯穿第四条形通孔91和第三条形通孔211,伸出第三条形通孔211时,在第二螺杆5上的伸出端套上第三螺母7。进行紧固时的顺序是:先拧紧第二螺母6,将吊件1固定在楼顶板上,然后拧紧第三螺母7,使挂件2与吊件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最后拧紧第四螺母10,将Z型扣件9固定在挂件2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竖直设于挂接板21一侧、用以对Z型扣件9进行限位的止挡板23,具体效果见图4。在挂接板21的外侧还设有竖直设立于挂接板21上的止挡板23,用来对固定在挂接板21上的Z型扣件9进行限位,因为虽然通过第四螺母10与第二螺杆5的螺接已经将Z型扣件9在挂接板21上进行了固定,但是为了方便对Z型扣件9的位置进行微调,Z型扣件9上与第二螺杆5配合的是条形通孔,这会导致Z型扣件9能够沿着第四条形通孔91进行左右移动,而竖直设立于挂接板21上的止挡板23与Z型扣件9的一侧面抵接,能够阻止Z型扣件9沿着第四条形通孔91进行左右移动。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用以连接吊顶基层的方钢与楼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的吊件(1),用以放置方钢(3)、侧端设有第一条形通孔(221)的挂件(2),所述第一条形通孔(221)一侧设有刻度尺(24),所述吊件(1)的侧端设有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221)的第一螺杆(13),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螺杆(13)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221)时与第一螺杆(13)进行螺接、用以将所述挂件(2)固定连接于所述吊件(1)的第一螺母(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1)为L形结构,所述吊件(1)包括水平设置、用以与楼顶板固定连接的吊接板(11),以及竖直设于所述吊接板(11)上、用以与所述挂件(2)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螺杆(1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2)为L形结构,所述挂件(2)包括水平设置、用以放置方钢(3)的挂接板(21),以及竖直设于所述挂接板(21)上、用以与所述吊件(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条形通孔(22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两侧设有对所述第二连接板(22)进行限位的两耳部(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14)上设有与耳部(14)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合页(15),所述合页(1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母(4)扣接的圆形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耳部(14)上各设有一个合页(15),两所述合页(15)在两所述耳部(14)上交错设立,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上设有两所述第一螺杆(13)。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22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中心线重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接板(11)上设有第二条形通孔(111),所述挂接板(21)上设有第三条形通孔(211),还包括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11)、第三条形通孔(211)的第二螺杆(5),在所述第二螺杆(5)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11)、第三条形通孔(211)时与第二螺杆(5)在所述吊接板(11)底部螺接的第二螺母(6),在所述第二螺杆(5)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11)、第三条形通孔(211)时与第二螺杆(5)在所述挂接板(21)底部螺接的第三螺母(7),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杆(5)伸出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11)的部分、第二螺母(6)一起组成膨胀螺栓套件的套管(8),所述膨胀螺栓套件用以将所述吊接板(11)与楼顶板进行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挂接板(21)上、用以与所述挂接板(21)形成供方钢(3)插接的容纳腔的Z型扣件(9),所述Z型扣件(9)上设有第四条形通孔(91),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螺杆(5)贯穿所述第四条形通孔(91)时与所述第二螺杆(5)螺接的第四螺母(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于所述挂接板(21)一侧、用以对所述Z型扣件(9)进行限位的止挡板(23)。
CN202120249657.7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Active CN215368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9657.7U CN215368152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9657.7U CN215368152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8152U true CN215368152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1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9657.7U Active CN215368152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8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5690A (en) Concrete insert for attaching utility hangers to a structure
US9163783B1 (en) Adjustable television ceiling mounting system
CN110439169A (zh) 一种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US20080296467A1 (en) Suspension system
US10233640B1 (en) Drop ceiling attachment assembly
US5163799A (en) Wall panel lifting and supporting device
JPS6389761A (ja) 建築部材の懸吊工法
US6484983B1 (en) Speaker mounting device
CN106760092B (zh) 一种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无缝挂装系统
CN215368152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结构
CN210316369U (zh) 一种新型地板架空支架
CA3017719C (en) Fascia mounted railing system
RU204414U1 (ru) Выравнивающая платформа
CN112112348A (zh) 一种建筑室内多功能装配式吊顶结构
JPS5820774Y2 (ja) 戸袋取付用ブラケツト
CN213418056U (zh) 一种剪力墙外挂架
CN219840257U (zh) 一种吊顶用吊挂组件
CN215164769U (zh) 一种方形立柱托架安装夹具
CN217128685U (zh) 一种吊顶低位板的安装机构
JPH0638258Y2 (ja) ルームエアコン据付台
JPH0334976Y2 (zh)
KR960000707Y1 (ko) 천정판 가설장치
CN216305084U (zh) 一种斜面吊顶的跌级安装结构
JPH0712468Y2 (ja) 壁掛便器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503795B2 (ja) 浴槽エプロン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