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5848U -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5848U
CN215365848U CN202121876776.1U CN202121876776U CN215365848U CN 215365848 U CN215365848 U CN 215365848U CN 202121876776 U CN202121876776 U CN 202121876776U CN 215365848 U CN215365848 U CN 215365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asting
heating device
ste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767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轩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Jinhe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Jinhe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Jinhe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Jinhe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767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5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5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5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涉及钢件铸造技术领域,包括输料架以及设置在输料架内侧的输送带,输料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钢板加热设备,钢板加热设备的外侧设置有隔热罩,钢板加热设备包括设置在输料架两侧表面的衔接架板以及设置在衔接架板两侧的接合件,隔热罩包括垫框以及设置在垫框上端的翻罩,衔接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框条,将需要加热的钢板放置在输送带上,钢板逐一传至加热管的下端,启动加热管,通过感应电流对钢板进行热处理,利用隔热罩阻隔热量流失,一方面便于钢板对热量的汇聚利用,另一方面可避免热量流失造成工作环境高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件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铸钢件是指用铸钢制作的零件,与铸铁性能相似,但比铸铁强度好,铸钢件在铸造过程中易出现气孔缺陷、角度定位不准确等缺点,在长期使用中就有可能出现机壳断裂的现象,铸钢件冶金制造适应性和可变性强,可以选择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控制,适应于各种不同工程的要求,可以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并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
钢板加热设备通过感应电流对钢件表面进行加热,但现有技术的加热设备直接显露在工作环境中,钢件的热量利用率较低,热量易流失,造成工作环境高温,不仅降低钢件的工作效率,而且易因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钢板加热设备通过感应电流对钢件表面进行加热,但现有技术的加热设备直接显露在工作环境中,钢件的热量利用率较低,热量易流失,造成工作环境高温,不仅降低钢件的工作效率,而且易因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架以及设置在输料架内侧的输送带,所述输料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钢板加热设备,钢板加热设备的外侧设置有隔热罩;
所述钢板加热设备包括设置在输料架两侧表面的衔接架板以及设置在衔接架板两侧的接合件,隔热罩包括垫框以及设置在垫框上端的翻罩。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框条。
进一步地,所述垫框的两侧均设置有封合板,封合板的表面开设有敞口槽。
进一步地,所述垫框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件,垫框通过转动件与翻罩相连接,垫框的下表面安装有插合柱,插合柱与接合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罩包括罩壳和设置在罩壳内侧的隔热层,以及安装在隔热层内侧的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件包括安装在衔接架板两侧的衔接柱条以及设置在衔接柱条两端的组装端头,组装端头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端头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衔接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框条,将需要加热的钢板放置在输送带上,钢板逐一传至加热管的下端,启动加热管,通过感应电流对钢板进行热处理,利用隔热罩阻隔热量流失,一方面便于钢板对热量的汇聚利用,另一方面可避免热量流失造成工作环境高温。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翻罩包括罩壳和设置在罩壳内侧的隔热层,以及安装在隔热层内侧的保温层,接合件包括安装在衔接架板两侧的衔接柱条以及设置在衔接柱条两端的组装端头,组装端头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组装端头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敞口槽便于钢板通入隔热罩的内侧,利用转动件使翻罩相对于垫框的边缘进行翻转,进而方便中途观察加热管的使用情况,通过将插合柱插入连接槽中,再通过将固定螺栓贯插螺纹槽与插合柱相连接,进而将隔热罩安装在衔接架板上,便于装卸,且方便后续对钢板加热设备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加热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罩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料架;2、输送带;3、钢板加热设备;31、衔接架板;32、接合件;321、衔接柱条;322、组装端头;3221、螺纹槽;3222、固定螺栓;323、连接槽;33、加热管;34、限位框条;4、隔热罩;41、垫框;411、转动件;412、插合柱;42、封合板;43、翻罩;431、罩壳;432、隔热层;433、保温层;44、敞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架1以及设置在输料架1内侧的输送带2,输料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钢板加热设备3,钢板加热设备3的外侧设置有隔热罩4,钢板加热设备3包括设置在输料架1两侧表面的衔接架板31以及设置在衔接架板31两侧的接合件32,隔热罩4包括垫框41以及设置在垫框41上端的翻罩43。
请参阅图2-4,衔接架板3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管33,加热管33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框条34,将需要加热的钢板放置在输送带2上,钢板逐一传至加热管33的下端,启动加热管33,通过感应电流对钢板进行热处理,利用隔热罩4阻隔热量流失,一方面便于钢板对热量的汇聚利用,另一方面可避免热量流失造成工作环境高温,垫框41的两侧均设置有封合板42,封合板42的表面开设有敞口槽44,垫框4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件411,垫框41通过转动件411与翻罩43相连接,垫框41的下表面安装有插合柱412,插合柱412与接合件32相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翻罩43包括罩壳431和设置在罩壳431内侧的隔热层432,以及安装在隔热层432内侧的保温层433,接合件32包括安装在衔接架板31两侧的衔接柱条321以及设置在衔接柱条321两端的组装端头322,组装端头322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23,组装端头32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3221,螺纹槽322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3222,通过敞口槽44便于钢板通入隔热罩4的内侧,利用转动件411使翻罩43相对于垫框41的边缘进行翻转,进而方便中途观察加热管33的使用情况,通过将插合柱412插入连接槽323中,再通过将固定螺栓3222贯插螺纹槽3221与插合柱412相连接,进而将隔热罩4安装在衔接架板31上,便于装卸,且方便后续对钢板加热设备3进行维护。
工作原理:将需要加热的钢板放置在输送带2上,钢板逐一传至加热管33的下端,启动加热管33,通过感应电流对钢板进行热处理,利用隔热罩4阻隔热量流失,一方面便于钢板对热量的汇聚利用,另一方面可避免热量流失造成工作环境高温,通过敞口槽44便于钢板通入隔热罩4的内侧,利用转动件411使翻罩43相对于垫框41的边缘进行翻转,进而方便中途观察加热管33的使用情况,通过将插合柱412插入连接槽323中,再通过将固定螺栓3222贯插螺纹槽3221与插合柱412相连接,进而将隔热罩4安装在衔接架板31上,便于装卸,且方便后续对钢板加热设备3进行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包括输料架(1)以及设置在输料架(1)内侧的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钢板加热设备(3),钢板加热设备(3)的外侧设置有隔热罩(4);
所述钢板加热设备(3)包括设置在输料架(1)两侧表面的衔接架板(31)以及设置在衔接架板(31)两侧的接合件(32),隔热罩(4)包括垫框(41)以及设置在垫框(41)上端的翻罩(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架板(3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管(33),加热管(33)的两侧安装有限位框条(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框(41)的两侧均设置有封合板(42),封合板(42)的表面开设有敞口槽(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框(4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件(411),垫框(41)通过转动件(411)与翻罩(43)相连接,垫框(41)的下表面安装有插合柱(412),插合柱(412)与接合件(3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罩(43)包括罩壳(431)和设置在罩壳(431)内侧的隔热层(432),以及安装在隔热层(432)内侧的保温层(4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件(32)包括安装在衔接架板(31)两侧的衔接柱条(321)以及设置在衔接柱条(321)两端的组装端头(322),组装端头(322)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端头(32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3221),螺纹槽(322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3222)。
CN202121876776.1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Active CN215365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6776.1U CN21536584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6776.1U CN21536584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5848U true CN215365848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8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76776.1U Active CN21536584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5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65848U (zh) 一种用于齿轮箱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CN203654852U (zh) 防腐的火力发电厂烟囱内壁钢内筒
CN208688258U (zh) 一种新型烧结机台车
CN207243950U (zh) 一种钢带连续光亮退火的在线冷却装置
CN102734828B (zh)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扇形板调节装置
CN110566931A (zh) 一种防治锅炉管穿顶棚密封处开裂的穿顶棚结构及改造方法
CN201892432U (zh) 环冷机上部密封装置
CN210569962U (zh) 一种电阻炉密封炉门
CN105890349B (zh) 一种热解窑换热管组支架装置
CN207806441U (zh) 一种用于板料加工的保温输送机构
CN209823858U (zh) 一种炉鼻子摄像头高温隔热护罩
CN217192545U (zh) 一种铁水罐盖保温装置
CN207556690U (zh) 一种用于空冷温度场监测系统无损安装传感器的固定支架
CN211599048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高温风机
CN206930161U (zh) 一种高温力学性能试验机加热炉
CN218208381U (zh) 一种耐高温保温管
CN214142497U (zh) 一种用于镀锌工作的镀锌槽
CN220073035U (zh) 一种用于风冷线的护板
CN201209158Y (zh) 不锈钢带立式连续无马弗光亮退火设备
CN218001566U (zh) 一种水冷壁宽鳍片梯形防高温辐射装置
CN108212529A (zh) 一种除尘器的外部保温装置
CN211683551U (zh) 一种钢衬四氟管用加热装置
CN204803340U (zh) 管道烧红跑风处的快速修补结构
CN216459883U (zh) 一种经编干整理烘箱
CN210773513U (zh) 一种真空烧结炉用防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