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4315U - 一种穴位贴敷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穴位贴敷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4315U
CN215364315U CN202121773056.2U CN202121773056U CN215364315U CN 215364315 U CN215364315 U CN 215364315U CN 202121773056 U CN202121773056 U CN 202121773056U CN 215364315 U CN215364315 U CN 215364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rotating shaft
application instrument
transmission
leng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30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茜
樊丽英
钟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GONG HOSPITAL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ZIGONG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GONG HOSPITAL OF TCM filed Critical ZIGONG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1217730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4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4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4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穴位贴敷仪,包括有底座、贴敷仪本体、线组收纳装置、线头拉伸支架和收放线机构,贴敷仪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导线,若干个连接导线均缠绕在线组收纳装置上,收放线机构设置在线头拉伸支架旁侧,收放线机构的输出端与线头拉伸支架的收卷端传动连接,线头拉伸支架包括有收卷支架和收卷筒,收卷支架安装在底座上,若干个收卷筒与若干个连接导线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所示设备能够防止导线彼此缠绕,并能够驱动导线进行收线和放线的操作,能够根据需求切换同步驱动和单个驱动的驱动模式,提高实用性,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穴位贴敷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穴位贴敷仪。
背景技术
穴位贴敷仪,主要是通过人体的穴位点进行治疗的仪器,在实际使用中,穴位贴敷仪上连接有各种导线,用于连接电源或者贴敷治疗垫等。
现有技术中,穴位贴敷仪的多根导线容易彼此缠绕,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人工进行解开后方可使用,导致使用及其麻烦,现有技术中还提出用于收卷穴位贴敷仪导线的设备,但是现有设备无法对导线进行多种模式的收卷或放线操作,导致使用效果较差,无法适应多种使用情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穴位贴敷仪,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穴位贴敷仪,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穴位贴敷仪的多根导线容易彼此缠绕,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人工进行解开后方可使用,导致使用及其麻烦,现有技术中还提出用于收卷穴位贴敷仪导线的设备,但是现有设备无法对导线进行多种模式的收卷或放线操作,导致使用效果较差,无法适应多种使用情景等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穴位贴敷仪,包括有底座、贴敷仪本体、线组收纳装置、线头拉伸支架和收放线机构,贴敷仪本体、线组收纳装置、线头拉伸支架和收放线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贴敷仪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导线,若干个连接导线沿着贴敷仪本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线组收纳装置位于贴敷仪本体的旁侧,若干个连接导线均缠绕在线组收纳装置上,线头拉伸支架设置在线组收纳装置远离贴敷仪本体的一端,收放线机构设置在线头拉伸支架旁侧,收放线机构的输出端与线头拉伸支架的收卷端传动连接,线头拉伸支架包括有收卷支架和收卷筒,收卷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收卷筒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收卷筒均水平轴接在收卷支架上,若干个收卷筒与若干个连接导线一一对应,连接导线的一端与贴敷仪本体内部连通,连接导线的另一端缠绕在收卷筒上,再经过线头拉伸支架导向限位后贯穿线头拉伸支架向外延伸,收卷支架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优选的,收放线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第一转轴和第一传动辊,第一安装架安装在收卷支架的旁侧,第一安装架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转轴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架的两侧侧壁轴接,第一传动辊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传动辊均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若干个第一传动辊沿着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若干个第一传动辊与若干个收卷筒均传动连接。
优选的,第一安装架的两侧侧壁上均水平设有水平限位安装槽,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水平限位安装槽内,水平限位安装槽的两端通过第一锁定螺栓与第一安装架侧壁固定。
优选的,第一转轴的端部设有供操作人员手持旋转的第一拧转把手。
优选的,收放线机构还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架、限位导向板、滑动座、第二传动辊和第二转轴,第二安装架安装在底座上,第二安装架位于线组收纳装置旁侧,限位导向板水平安装在第二安装架的顶端,限位导向板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动座滑动套设在限位导向板上,第二转轴水平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二安装架的两侧侧壁轴接,第二转轴为限位导向板的正下方,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与限位导向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传动辊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二传动辊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座的底端两侧轴接,第二传动辊的侧壁与收卷筒的外侧壁传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转轴上水平设有至少一条传动卡条,传动卡条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一致,传动卡条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外侧壁上,第二传动辊上设有与传动卡条滑动连接的传动卡槽。
优选的,第二转轴和限位导向板的长度大于线组收纳装置的长度,第二转轴和限位导向板的一端与线组收纳装置的端部对齐,另一端延伸出用于存放滑动座和第二传动辊的避让端。
优选的,第二转轴的端部设有供操作人员手持旋转的第二拧转把手。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在需要对连接导线进行收线或放线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收放线机构对线组收纳装置进行传动,使得线组收纳装置内缠绕的连接导线进行放线或收卷操作,进一步防止连接导线在使用时发生搅乱的可能性,提高实用性,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便捷性。
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辊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收卷筒同步旋转,若干个第一传动辊同步转动即可实现对线组中所有的连接导线同步操作的功能,提高了收线和放线的效率。
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在需要时提供驱动力,并在不需要时与收卷筒断开传动,避免第一驱动组件对收卷筒的干涉影响,提高设备的操作性,可以根据需求实现驱动的连接关系。
第二驱动组件实现了在每根导线使用需求长度不相等时,对线组中导线进行单独收卷或放线操作。
第二传动辊的外侧壁与其中一个收卷筒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旋转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传动辊转动,第二传动辊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收卷筒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单独对其中一个收卷筒驱动旋转的功能,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从而使得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顺手,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第二驱动组件在需要更改收放线对象时,只需要改变滑动座在限位导向板上的位置,既能快速切换所传动的对象,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组收纳装置和收放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底座;2-贴敷仪本体;3-线组收纳装置;4-线头拉伸支架;5-收放线机构;6-连接导线;7-收卷支架;8-收卷筒;9-第一安装架;10-第一转轴;11-第一传动辊;12-水平限位安装槽;13-第一锁定螺栓;14-第一拧转把手;15-第二安装架;16-限位导向板;17-滑动座;18-第二传动辊;19-第二转轴;20-传动卡条;21-传动卡槽;22-第二拧转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解决提供穴位贴敷仪导线收放设备的技术问题,如图1-3所示,提供:
一种穴位贴敷仪,包括有底座1、贴敷仪本体2、线组收纳装置3、线头拉伸支架4和收放线机构5,贴敷仪本体2、线组收纳装置3、线头拉伸支架4和收放线机构5均设置在底座1上,贴敷仪本体2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导线6,若干个连接导线6沿着贴敷仪本体2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线组收纳装置3位于贴敷仪本体2的旁侧,若干个连接导线6均缠绕在线组收纳装置3上,线头拉伸支架4设置在线组收纳装置3远离贴敷仪本体2的一端,收放线机构5设置在线头拉伸支架4旁侧,收放线机构5的输出端与线头拉伸支架4的收卷端传动连接,线头拉伸支架4包括有收卷支架7和收卷筒8,收卷支架7安装在底座1上,收卷筒8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收卷筒8均水平轴接在收卷支架7上,若干个收卷筒8与若干个连接导线6一一对应,连接导线6的一端与贴敷仪本体2内部连通,连接导线6的另一端缠绕在收卷筒8上,再经过线头拉伸支架4导向限位后贯穿线头拉伸支架4向外延伸,收卷支架7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
具体的,在使用时,连接导线6数量较多,容易缠绕和混乱,使得操作人员无法便捷的使用,通过线组收纳装置3能够对贴敷仪本体2中牵出的连接导线6进行分条收卷,使得导线在使用时更加清楚便捷,线组收纳装置3在工作时,通过收卷支架7将若干个收卷筒8沿着贴敷仪本体2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并将若干个连接导线6缠绕在收卷筒8上,通过线头拉伸支架4对连接导线6的传感端进行限位安装,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便捷的选择不同的连接导线6进行工作,在需要对连接导线6进行收线或放线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收放线机构5对线组收纳装置3进行传动,使得线组收纳装置3内缠绕的连接导线6进行放线或收卷操作,进一步防止连接导线6在使用时发生搅乱的可能性,提高实用性,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通过收放线机构5驱动线组收纳装置3进行放线,根据线长需求放出定长的导线,使得使用更加便捷,当完成使用后,通过收放线机构5驱动线头拉伸支架4对连接导线6进行收卷,从而使得若干连接导线6能够准确缠绕在若干收卷筒8上,防止线组混乱。
为了解决如何对线组同步收放操作的技术问题,如图4-5所示,提供:
收放线机构5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架9、第一转轴10和第一传动辊11,第一安装架9安装在收卷支架7的旁侧,第一安装架9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转轴10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架9上,第一转轴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架9的两侧侧壁轴接,第一传动辊11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均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10上,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沿着第一转轴10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与若干个收卷筒8均传动连接。
具体的,在收放线机构5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同步控制所有的收卷筒8同步进行旋转操作,在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通过第一安装架9将第一转轴10安装在线组收纳装置3旁侧,第一转轴10能够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安装架9上,操作人员通过驱动第一转轴10旋转,带动第一转轴10上固定安装的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同步进行旋转,第一传动辊11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收卷筒8同步旋转,实现收卷筒8的旋转收卷或放线功能,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同步转动即可实现对线组中所有的连接导线6同步操作的功能,提高了收线和放线的效率。
为了解决如何实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线组收纳装置3传动连接或断开控制的技术问题,如图4-5所示:
第一安装架9的两侧侧壁上均水平设有水平限位安装槽12,第一转轴1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水平限位安装槽12内,水平限位安装槽12的两端通过第一锁定螺栓13与第一安装架9侧壁固定。
具体的,在不需要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线组收纳装置3时,松开第一锁定螺栓13将第一转轴10移动至水平限位安装槽12远离线组收纳装置3的一端,使得第一传动辊11与收卷筒8断开连接,当需要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时,操作人员将第一转轴10移动至水平限位安装槽12靠近线组收纳装置3的一端,通过第一锁定螺栓13将第一转轴10与水平限位安装槽12锁定,使得第一转轴10只能旋转而不能在水平限位安装槽12内滑动,此时第一转轴10上安装的第一传动辊11与收卷筒8重新传动连接,此种方式设置的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在需要时提供驱动力,并在不需要时与收卷筒8断开传动,避免第一驱动组件对收卷筒8的干涉影响,提高设备的操作性,可以根据需求实现驱动的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组件为线组同步收卷或放线操作提供方便的驱动操作,当线组中连接导线6需要单独收放时,需要将第一驱动组件与收卷筒8断开连接,避免产生干涉,导致收卷筒8收卷和放线受阻。
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
第一转轴10的端部设有供操作人员手持旋转的第一拧转把手14。
具体的,第一拧转把手14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一转轴10实现旋转功能,防止在人工旋转第一转轴10时发生滑脱偏移,进而提高旋转驱动效率。
进一步的:
为了解决在每根导线使用需求长度不相等时,如何对线组中导线进行单独收卷或放线操作的技术问题,如图4和图6所示:
收放线机构5还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架15、限位导向板16、滑动座17、第二传动辊18和第二转轴19,第二安装架15安装在底座1上,第二安装架15位于线组收纳装置3旁侧,限位导向板16水平安装在第二安装架15的顶端,限位导向板16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动座17滑动套设在限位导向板16上,第二转轴19水平设置在第二安装架15上,第二转轴19的两端与第二安装架15的两侧侧壁轴接,第二转轴19为限位导向板16的正下方,第二转轴19的轴线方向与限位导向板16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传动辊18套设在第二转轴19上,第二传动辊18与第二转轴19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辊18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座17的底端两侧轴接,第二传动辊18的侧壁与收卷筒8的外侧壁传动连接。
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线组收纳装置3的旁侧,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能够与其中一个收卷筒8传动连接,在需要进行其中一个收卷筒8的收放线操作时,通过人工调整限位导向板16在第二安装架15上的位置,进而带动安装在限位导向板16上的第二传动辊18同步进行水平位移,进而将第二传动辊18的外侧壁与其中一个收卷筒8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旋转第二转轴19带动第二传动辊18转动,第二传动辊18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收卷筒8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单独对其中一个收卷筒8驱动旋转的功能,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从而使得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顺手,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更改收放线对象时,只需要改变滑动座17在限位导向板16上的位置,既能快速切换所传动的对象,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6所示:
第二转轴19上水平设有至少一条传动卡条20,传动卡条2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转轴19的长度方向一致,传动卡条20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19的外侧壁上,第二传动辊18上设有与传动卡条20滑动连接的传动卡槽21。
具体的,在操作人员驱动第二转轴19进行转动时,通过第二转轴19上的传动卡条20驱动第二传动辊18同步进行旋转,进而能够带动与第二传动辊18传动连接的收卷筒8同步进行旋转,传动卡槽21能够实现传动卡条20对第二传动辊18的旋转传动功能,同时能够保证不会影响第二传动辊18在第二转轴19上的水平滑动,使得第二传动辊18能够在第二转轴19上横向切换驱动工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6所示:
第二转轴19和限位导向板16的长度大于线组收纳装置3的长度,第二转轴19和限位导向板16的一端与线组收纳装置3的端部对齐,另一端延伸出用于存放滑动座17和第二传动辊18的避让端。
具体的,在设备不需要进行单独的收卷筒8旋转驱动操作时,将滑动座17和第二传动辊18滑动至限位导向板16和第二转轴19的避让端上,使得第二传动辊18不与任何收卷筒8传动连接,此时的第二驱动组件不会对收卷筒8的同步旋转产生干涉,进而便于设备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6所示:
第二转轴19的端部设有供操作人员手持旋转的第二拧转把手22。
具体的,第二拧转把手22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二转轴19实现旋转功能,防止在人工旋转第二转轴19时发生滑脱偏移,进而提高旋转驱动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贴敷仪本体(2)、线组收纳装置(3)、线头拉伸支架(4)和收放线机构(5),贴敷仪本体(2)、线组收纳装置(3)、线头拉伸支架(4)和收放线机构(5)均设置在底座(1)上,贴敷仪本体(2)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导线(6),若干个连接导线(6)沿着贴敷仪本体(2)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线组收纳装置(3)位于贴敷仪本体(2)的旁侧,若干个连接导线(6)均缠绕在线组收纳装置(3)上,线头拉伸支架(4)设置在线组收纳装置(3)远离贴敷仪本体(2)的一端,收放线机构(5)设置在线头拉伸支架(4)旁侧,收放线机构(5)的输出端与线头拉伸支架(4)的收卷端传动连接,线头拉伸支架(4)包括有收卷支架(7)和收卷筒(8),收卷支架(7)安装在底座(1)上,收卷筒(8)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收卷筒(8)均水平轴接在收卷支架(7)上,若干个收卷筒(8)与若干个连接导线(6)一一对应,连接导线(6)的一端与贴敷仪本体(2)内部连通,连接导线(6)的另一端缠绕在收卷筒(8)上,再经过线头拉伸支架(4)导向限位后贯穿线头拉伸支架(4)向外延伸,收卷支架(7)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收放线机构(5)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架(9)、第一转轴(10)和第一传动辊(11),第一安装架(9)安装在收卷支架(7)的旁侧,第一安装架(9)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转轴(10)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架(9)上,第一转轴(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架(9)的两侧侧壁轴接,第一传动辊(11)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均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10)上,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沿着第一转轴(10)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若干个第一传动辊(11)与若干个收卷筒(8)均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架(9)的两侧侧壁上均水平设有水平限位安装槽(12),第一转轴(1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水平限位安装槽(12)内,水平限位安装槽(12)的两端通过第一锁定螺栓(13)与第一安装架(9)侧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10)的端部设有供操作人员手持旋转的第一拧转把手(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收放线机构(5)还包括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架(15)、限位导向板(16)、滑动座(17)、第二传动辊(18)和第二转轴(19),第二安装架(15)安装在底座(1)上,第二安装架(15)位于线组收纳装置(3)旁侧,限位导向板(16)水平安装在第二安装架(15)的顶端,限位导向板(16)的长度方向与贴敷仪本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滑动座(17)滑动套设在限位导向板(16)上,第二转轴(19)水平设置在第二安装架(15)上,第二转轴(19)的两端与第二安装架(15)的两侧侧壁轴接,第二转轴(19)为限位导向板(16)的正下方,第二转轴(19)的轴线方向与限位导向板(16)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传动辊(18)套设在第二转轴(19)上,第二传动辊(18)与第二转轴(19)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辊(18)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座(17)的底端两侧轴接,第二传动辊(18)的侧壁与收卷筒(8)的外侧壁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19)上水平设有至少一条传动卡条(20),传动卡条(2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转轴(19)的长度方向一致,传动卡条(20)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19)的外侧壁上,第二传动辊(18)上设有与传动卡条(20)滑动连接的传动卡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19)和限位导向板(16)的长度大于线组收纳装置(3)的长度,第二转轴(19)和限位导向板(16)的一端与线组收纳装置(3)的端部对齐,另一端延伸出用于存放滑动座(17)和第二传动辊(18)的避让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仪,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19)的端部设有供操作人员手持旋转的第二拧转把手(22)。
CN202121773056.2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穴位贴敷仪 Active CN215364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056.2U CN215364315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穴位贴敷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056.2U CN215364315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穴位贴敷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4315U true CN215364315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3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3056.2U Active CN215364315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穴位贴敷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4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8812U (zh) 线缆收放架
CN212303203U (zh) 一种电缆绞合机
CN215364315U (zh) 一种穴位贴敷仪
WO2010141871A2 (en) Cable pulling machine
CN208954697U (zh) 铜线绞线机
CN214421967U (zh) 牛仔面料纺织用纱线并线装置
CN210434920U (zh) 一种导线表面擦拭装置
CN217306206U (zh) 一种用于点缠胶带的包胶机头、加装设备和绞线设备
CN211971390U (zh) 一种线缆收卷装置
CN213651432U (zh) 一种自动布线的建筑施工用放线收卷装置
CN111564260B (zh) 线缆加工用地线芯线自动放线合股装置
CN210594451U (zh) 减震泡棉贴合设备
CN210312903U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车
CN112390094A (zh) 一种线缆紧线装置
CN207966571U (zh) 一种导线并丝机
CN212953512U (zh) 一种绕线机
CN217322895U (zh) 一种光缆收放装置
CN217367017U (zh) 力量训练机
CN117790082A (zh) 一种新型柔性环保阻燃耐火低压电力电缆成缆装置及方法
CN217626904U (zh) 张力调节机构、放卷机及复牵生产线
CN220200991U (zh) 一种卷取缠线机
CN220782081U (zh) 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
CN217754463U (zh) 一种pvc橡胶三胶二线气动软管收卷捆扎设备
CN217324734U (zh) 一种双捻机用供线设备
CN215047757U (zh) 一种电缆收放装置用限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