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2909U - 智能出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出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2909U
CN215362909U CN202120216711.8U CN202120216711U CN215362909U CN 215362909 U CN215362909 U CN 215362909U CN 202120216711 U CN202120216711 U CN 202120216711U CN 215362909 U CN215362909 U CN 215362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inlet hole
pneumatic valve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167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东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167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2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2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2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设计一种智能出液装置,包括进气单元、驱动单元及壳体。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液瓶,壳体内形成容置腔且还开设有一连通于外部与容置腔之间的进气孔。进气管道设置于容置腔内,气动阀门设置于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进气孔之间,气动阀门被构造为能够根据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压强打开或切断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进气孔之间的连通。驱动泵连接于进气管道的出气端。通过设置进气孔与进气通道,产生的皂液能够与空气混合充分发泡,提升皂液的洗涤去污功能,同时辅助液瓶调节气压。设置气动阀门能够控制空气的进出,防止意外倾倒时皂液从进气孔流出,并且气动阀门能够根据泵的启动关闭而随之自动开合,不需要额外设置控制系统就实现自动控制,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智能出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皂液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出液装置。
背景技术
皂液,包括洗手液、洗衣液、沐浴露、洗发水等具有清洁功能的液体。皂液器是存储皂液的容器,通过使用驱动泵将液瓶中的液体加压后通过管道排出。
现有的智能出液装置,为了维持液瓶内的气压恒定,或是为了将皂液与空气混合发泡,还设置有进气孔。
然而,目前的智能出液装置,在倾倒之后,皂液通过进气孔流出,不仅浪费皂液,还存在清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皂液渗漏的智能出液装置。
一种智能出液装置,所述智能出液装置包括:壳体、进气管道、气动阀门及驱动泵。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液瓶,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容置腔且还开设有一连通于外部与所述容置腔之间的进气孔;所述进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气动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所述气动阀门被构造为能够根据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压强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以及所述驱动泵连接于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端。
上述智能出液装置,通过设置进气孔与进气管道,产生的皂液能够与空气混合充分发泡,提升皂液的洗涤去污功能,同时辅助液瓶调节气压。设置气动阀门能够控制空气的进出,防止意外倾倒时皂液从进气孔流出,并且气动阀门能够根据泵的启动关闭而随之自动开合,在不需要额外设置控制系统下实现自动控制,降低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阀门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邻近所述进气孔,所述活动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且受控地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沿外部气体进出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可滑动配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跟随所述固定部的滑动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配接于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被构造为沿外部气体进出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可形变,所述活动部配接于所述固定部可形变的一端以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被设置为弹簧,所述活动部被设置为止回球,所述弹簧与所述止回球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固定配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活动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并与所述进气孔相对,且所述活动部被构造为相对所述进气孔沿外部气体进出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可形变,以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阀门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配接的一端,所述活动部为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阀门包括第一阀体及相对所述第一阀体设置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均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两个所述固定部相对设置于所述进气孔内壁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各自的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相互抵接,所述活动部受控地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阀门包括鸭嘴单向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液瓶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开口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智能出液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智能出液装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处的套式单向阀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处的伞式单向阀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处的球形单向阀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处的琴式单向阀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处的片式单向阀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处的鸭嘴单向阀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智能出液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智能出液装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出液装置10,智能出液装置包括壳体300、进气管道110、气动阀门120及驱动泵200。壳体300可拆卸地连接于液瓶400,壳体300内形成一容置腔且还开设有一连通于外部与容置腔之间的进气孔130;进气管道110 设置于容置腔内;气动阀门120设置于进气管道110的进气端与进气孔130之间,气动阀门120被构造为能够根据进气管道110内的空气压强打开或切断进气管道110的进气端与进气孔130之间的连通;以及驱动泵200连接于进气管道110的出气端。
上述智能出液装置10,通过设置进气孔130与进气管道110,产生的皂液能够与空气混合充分发泡,提升皂液的洗涤去污功能,同时辅助液瓶400调节气压。设置气动阀门120能够控制空气的进出,防止意外倾倒时皂液从进气孔 130流出,并且气动阀门120能够根据泵的启动关闭而随之自动开合,在不需要额外设置控制系统下实现自动控制,降低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智能出液装置10包括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及控制系统,通常情况下,进液管道的进液端浸没于液瓶400内,进液管道的出液端连接于驱动泵200。出液管道的进液端连接于驱动泵200,出液管道的出液端则连接于出液口。皂液在驱动泵200的作用下,依次通过进液管道、驱动泵200、出液管道并与进气系统中的空气混合发泡后从出液口排出。控制单元包括开关和/或感应器,开关和/或感应器与驱动泵200电连接,以控制驱动泵200的开启与关闭,从而控制智能出液装置是否出液
气动阀门120设置于进气孔130与进气管道110的进气端之间处,气动阀门120被构造为能够根据所述进气管道110内的空气压强打开或切断进气管道 110的进气端与进气孔130之间的连通。当驱动泵200工作时,泵体产生负压,迫使进气管道110中的空气向驱动泵200流动。此时,气动阀门120内侧的进气管道110中的空气压强降低,而气动阀门120外侧连通大气,使得气动阀门 120两侧的压强不相等,且气动阀门120两侧的压强差逐渐增大,直至压强差到达预设的阈值,气动阀门120外侧的空气因为压强差向气动阀门120内侧流动,顶开气动阀门120,实现进气管道110与大气连通,从而补充进气管道110内被驱动泵200吸入的空气。此时,气动阀门120两侧的压强差逐渐稳定,从大气中进入进气管道110的空气与驱动泵200吸入的空气体积相同,进气管道110 内的气压达到稳态。
当驱动泵200停止工作时,驱动泵200不再产生负压吸入空气,气动阀门 120内侧的压强升高,气动阀门120两侧的压强差减小,气动阀门120通过重力或者弹性力,从而完全覆盖进气孔130,使得进气管道110不再连通大气而成为密闭的空间。
结合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130处套式单向阀的局部放大图,气动阀门120包括固定部122与活动部124,固定部122沿外部气体进出进气孔130的安装于壳体300上并邻近进气孔130,活动部124连接于固定部122且受控地打开或切断进气管道110的进气端与进气孔130之间的连通。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气动阀门120为套式单向阀,套式单向阀包括两个固定部122与一个活动部124,固定部122沿外部气体进出进气孔130的方向可滑动地配接于壳体300上,壳体300邻近进气孔130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310,固定部122安装于凹槽310内。活动部124的相对两端连接于固定部122,以使活动部124在气动阀门120关闭时能够卡接于进气孔130内部并封闭进气孔130,保持进气管道110气密性,在气动阀门120开启时活动部124能够与进气孔130 分离使大气中的空气流入从进气孔130与活动部124之间的空隙穿过并进入进气管道110中。其中,固定部122是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或弹簧构成,通过橡胶或弹簧材料的弹性实现活动部124卡接于进气孔130内或是与进气孔130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进气孔130被构造为梯形孔,活动部124则被构造为与梯形孔相对应的梯形凸台,活动部124的径向尺寸小于进气孔130的最大径向尺寸且大于进气孔130的最小径向尺寸,活动部124能够部分插入进气孔130中。优选地,梯形孔与梯形凸台为圆形,以使活动部124与进气孔130的配合更为平滑。通过梯形孔的设计,能够增加活动部124与进气孔130的接触面积,提高气密效果,同时能够对活动部124进行限位,防止活动部124完全脱离进气孔130。
结合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130处中伞形单向阀的局部放大图,气动阀门120为伞形单向阀。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伞形单向阀包括固定杆122与圆盘124,固定杆122设置于进气孔130内的凹槽310内,固定杆122与圆盘124弹性连接,圆盘124的径向尺寸大于进气孔130的径向尺寸,以能完全覆盖进气孔130,使得在装配过程中无需考虑安装时的尺寸误差。当驱动泵200启动时,圆盘124外侧的空气顶开圆盘124进入进气管道110,使驱动泵200两侧连通;当驱动泵200停止时,固定杆122将圆盘124向上顶使圆盘124抵接于进气孔130的进气端,使圆盘完全封闭进气孔130。
结合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130处的球形单向阀的局部放大图,气动阀门120为球形单向阀。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球形单向阀包括弹簧122与止回球124,弹簧122设置于密封件320朝向进气孔130的一侧,弹簧122连接于止回球124,止回球124卡接于进气孔130上,止回球 124的直径大于进气孔130的径向尺寸。当驱动泵200启动时,止回球124靠近进气孔130一侧的空气推动止回球124向背离进气孔130的方向移动,使得球形单向阀两侧连通;当驱动泵200停止时,被压缩的弹簧122具有恢复形变的弹性力,推动止回球124重新抵接并且封闭进气孔130。止回球124具有流阻小的优点,并且止回球124表面平滑,能够减小开关阀过程中对进气孔130的损伤。
结合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130处的琴式单向阀的局部放大图,气动阀门120为琴式单向阀。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琴式单向阀为一弹性件,琴式单向阀一端设置于密封件320朝向进气孔130的一侧,另一端可移动地抵接于进气孔130上以封闭进气孔130。当驱动泵200启动时,琴式单向阀靠近进气孔130,一侧的空气推动琴式单向阀,使得琴式单向阀被压缩并且向背离进气孔130的方向移动,此时进气孔130的两侧连通;当驱动泵 200停止时,被琴式单向阀具有恢复形变的弹性力,使得琴式单向阀的一端重新抵接并且封闭进气孔130。琴式单向阀的结构非常简单,易于安装,成本低廉。
结合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130处的片式单向阀的局部放大图,气动阀门120为片式单向阀。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片式单向阀包括一盖板,盖板的固定端122设置于临近进气孔130的壳体300上,盖板的另一端为活动端124,活动端124能够绕固定端122转动。当驱动泵200启动时,靠近进气孔130一侧的空气推动盖板的活动端124绕固定端122转动,使得盖板与进气孔130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使盖板的两侧连通;当驱动泵200 停止时,盖板的活动端重新覆盖并且封闭进气孔130。
结合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附图2中进气孔130处中鸭嘴单向阀的局部放大图,气动阀门120为鸭嘴单向阀,鸭嘴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121 及相对第一阀体设置的第二阀体123。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体121与第二阀体123的固定部122设置于进气孔130内壁的相对两侧上,第一阀体121与第二阀体123的活动部124在自身弹性作用下相互抵接且合拢。当驱动泵200 启动时,鸭嘴单向阀与大气连通一侧的空气顶开活动部124,使得第一阀体121 与第二阀体123之间形成空隙用于连通鸭嘴单向阀两侧的空气;当驱动泵200停止时,活动端依靠自身的弹性使得第一阀体121的活动部124与第二阀体123 的活动部124重新抵接并合拢封闭进气孔130。鸭嘴单向阀结构简单,使得安装十分简便,且能适应不同尺寸的进气孔130。
液瓶400与壳体300之间设置有开口410,气动阀门120与液瓶400通过开口410连通。随着智能出液装置10地使用,液瓶400内的液体被不断地消耗,液瓶400内原有的气体占据更大的空间,使得密封的液瓶400内的压强随之减少,驱动泵200难以将液瓶400内的液体抽出。因此,液瓶400需要与大气连通以保证液瓶400内的气压与外界相当。通过将气动阀门120与液瓶400连通能够保证在驱动泵200工作时,从进气孔130进入的部分空气会进入液瓶400 补充液瓶400内因为液体消耗而产生的空间,从而维持液瓶400内的压强。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300与液瓶400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件320,通过设置密封件320提升液瓶400的密闭性,使得液瓶400在意外倾倒时,液体不会从壳体300与液瓶400的连接处流出。具体地,密封件320可以是橡胶垫圈、防水胶带、防水胶等。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泵200与进液管道110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图未示),以防止虹吸现象损坏电机并且防止液瓶400意外倾倒时液体从出液管道中流出。
上述智能出液装置,通过设置进气孔130与进气管道110,产生的皂液能够与空气混合充分发泡,提升皂液的洗涤去污功能,同时辅助液瓶400调节气压。设置气动阀门120能够控制空气的进出,防止意外倾倒时皂液从进气孔130流出,并且气动阀门120能够根据泵的启动关闭而随之自动开合,在不需要额外设置控制系统下实现自动控制,降低制造成本。本申请还提供多种气动阀门120 的设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设置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出液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液瓶,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容置腔且还开设有一连通于外部与所述容置腔之间的进气孔;
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气动阀门,所述气动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所述气动阀门被构造为能够根据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压强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以及
驱动泵,所述驱动泵连接于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阀门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邻近所述进气孔,所述活动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且受控地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沿外部气体进出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可滑动配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跟随所述固定部的滑动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配接于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被构造为沿外部气体进出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可形变,所述活动部配接于所述固定部可形变的一端以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被设置为弹簧,所述活动部被设置为止回球,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止回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固定配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活动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并与所述进气孔相对,且所述活动部被构造为相对所述进气孔沿外部气体进出所述进气孔的方向可形变,以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阀门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配接的一端,所述活动部为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阀门包括第一阀体及相对所述第一阀体设置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均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两个所述固定部相对设置于所述进气孔内壁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各自的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相互抵接,所述活动部受控地打开或切断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的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阀门包括鸭嘴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液瓶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开口连通。
CN202120216711.8U 2021-01-26 2021-01-26 智能出液装置 Active CN215362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6711.8U CN215362909U (zh) 2021-01-26 2021-01-26 智能出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6711.8U CN215362909U (zh) 2021-01-26 2021-01-26 智能出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2909U true CN215362909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1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16711.8U Active CN215362909U (zh) 2021-01-26 2021-01-26 智能出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2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77829Y1 (ko) 행정거리가 짧은 배출펌프와 내용물 확산부재를 구비한 파운데이션 용기
US20230190049A1 (en) Sequentially activated multi-diaphragm foam pumps, refill units and dispenser systems
JP2002531241A (ja) 流体噴霧用のギヤポンプおよび交換式タンク
CN218279511U (zh) 抽排水系统、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4804492U (zh) 清洁机器人基站、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15362909U (zh) 智能出液装置
CN114984787B (zh) 用于热微纳米气泡液体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18103150A1 (zh) 一种醒酒器
KR20080022965A (ko) 물통 연결장치
US5652969A (en) Flush apparatus for use with toilet odor venting apparatus
CN219422733U (zh) 液体缓存结构、液体缓存箱和清洁设备
CN215383702U (zh) 清洁机器人基站、清洁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216806521U (zh) 一种泡沫盾的出液结构及马桶
CN108729143B (zh) 一种洗涤添加剂盒安装结构
JPH10331238A (ja) 組立て型真空トイレッ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連結・離脱装置
CN108729139B (zh) 一种洗涤添加剂盒
CN211243212U (zh) 一种蒸汽拖把
CN220675918U (zh) 一种污水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6984784U (zh) 清洁液体存储容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547958U (zh) 液体输送系统及基站
JP2020110285A (ja) 洗剤供給装置
CN218379739U (zh) 一种加湿设备
CN218500835U (zh) 冲牙器
CN204438542U (zh) 热水器
CN220908579U (zh) 冲水组件及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