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1880U -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1880U
CN215361880U CN202121948562.0U CN202121948562U CN215361880U CN 215361880 U CN215361880 U CN 215361880U CN 202121948562 U CN202121948562 U CN 202121948562U CN 215361880 U CN215361880 U CN 215361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celle
wind
vane body
wind vane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85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刚
彭彦平
张万宁
柯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ime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ime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ime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ime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485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1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1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1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涉及机载设备技术领域;散热组件包括风向标体和连接部;所述风向标体可绕所述连接部长度方向转动,所述风向标体内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由所述风向标体尾部向所述风向标体中部延伸;所述连接部上端与所述风向标体中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用于插接吊舱,所述连接部中部设置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连接部的两端,能够避免无人机在工作时自然风对吊舱散热的影响,并且可通过自然风的流动驾驶吊舱内气体的流动,以确保吊舱内的部件能够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包括上述的组件,能确保吊舱内的部件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战术侦查、目标定位、目标毁伤评估、电子对抗、通信中继等诸多领域。为满足相应任务的执行需求,通常在无人机的下方加装吊舱,使得无人机可执行侦查、监视、搜救、识别、跟踪、导航等多种任务。其中大部分吊舱需要在舱内安装对电子器散热的风扇,如照明吊舱。
现有的无人机照明吊舱由于功耗大、工作时间长,因此于有限的电能、空间使用场景中,利用较低的资源将灯珠发出的热量及时传递到外部空间显得十分重要。灯珠的工作温度与照明亮度成反比,并且高温影响灯珠寿命,使无人机照明吊舱的亮度、寿命两个关键特性受损。并且无人在高空作业中有自然风,在自然风向与散热风扇风向相反时,会导致风扇转动阻力增加使吊舱内部空气流动减少,或将达不到散热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无人机照明吊舱在自然风与散热风向相反时,散热气流速度慢影响散热效率甚至无法正常散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和吊舱,能够避免无人机在工作时自然风对吊舱散热的影响,并且可通过自然风的流动驾驶吊舱内气体的流动,以确保吊舱内的部件能够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风向标体和连接部;所述风向标体可绕所述连接部长度方向转动,所述风向标体内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由所述风向标体尾部向所述风向标体中部延伸;所述连接部上端与所述风向标体中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用于插接吊舱,所述连接部中部设置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连接部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连接部远离风向标体的一端插入吊舱的内部,使得吊舱内部与第二风道和第一风道连通,吊舱内部的气体可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排出。当无人机搭载吊舱工作时,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吊舱外周存在自然风的流动(无人机在飞行时,时常会飞到距离地面50米或更高的位置,由于高处风大的自然现象,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风速将增加,吹往吊舱的风向随时会变化),风向标体在自然风的作用下绕连接部长度方向转动,使得风向标体长度方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
其中,第一风道由风向标体尾部向中部延伸,使得经第一风道排出的气流风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无人机在工作时自然风对吊舱散热的影响。同时,由于自然风由风向标体头部向尾部流动,在第一风道出风口形成负压,能够带动吊舱内部气体的流动,以加快吊舱舱体内的气体流动,可降低吊舱的散热负担和加快吊舱的散热。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风向标体转动连接,一方面能够减小风向标体绕连接部长度方向转动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能够减小自然风带动风向标体转动的负载。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向标体包括头部和两尾翼,一所述尾翼的迎风面大于另一所述尾翼的迎风面,所述头部为“V”字型,一方面能够减小风阻,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在气流的作用下风向标体的长度方向与风向一致。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用于将吊舱内的气体导入所述第二风道,以确保吊舱内的气体能够经第一风道排出。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为轴流风机,以减小散热风机对气流的阻碍作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固定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风向标体的一端,以确保散热风机输出的气流能够全部送入第二风道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吊舱,包括吊舱本体和上述的散热组件,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风向标体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吊舱本体内。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向标体位于所述吊舱的上方,由于吊舱本体内部电子电路、灯珠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使吊舱本体内部气体膨胀促使热气流向上流动,将散热组件设置在吊舱上方,能够对吊舱本体内的电器件进行及时的散热。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吊舱本体设有进风口。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吊舱本体底部,以使得进入吊舱本体内部的冷气流与吊舱本体上部的热气流产生压压差,促使吊舱本体内的气体向上流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第二风道能够连通第一风道和吊舱的内部空间,且风向标体在自然风的作用下绕连接部长度方向转动,使得风向标体长度方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同时第一风道由风向标体尾部向中部延伸,使得经第一风道排出的气流风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无人机在工作时自然风对吊舱散热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组件在使用时,自然风由风向标体头部向尾部流动,在第一风道出风口形成负压,能够带动吊舱内部气体的流动,以加快吊舱舱体内的气体流动,可降低吊舱的散热负担和加快吊舱的散热。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吊舱,配置有风向标体,且吊舱本体内部的气体从风向标体尾部排出,使得经第一风道排出的气流风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无人机在工作时自然风对吊舱散热的影响;在吊舱本体出风口形成负压,能够带动吊舱内部气体的流动,以加快吊舱舱体内的气体流动,可降低吊舱本体的散热负担和加快吊舱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向标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风向标体,11-第一风道,12-头部,13-尾翼,2-连接部,21-第二风道,3-转动轴承,4-散热风机,5-吊舱本体,51-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风向标体1和连接部2;所述风向标体1可绕所述连接部2长度方向转动,所述风向标体1内设置有第一风道11,所述第一风道11由所述风向标体1尾部向所述风向标体1中部延伸;所述连接部2上端与所述风向标体1中部连接,所述连接部2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风道11内,所述连接部2另一端用于插接吊舱,所述连接部2中部设置有第二风道21,所述第二风道21连通所述连接部2的两端。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风向标体1头部12包括头部12和两尾翼13,一所述尾翼13的迎风面大于另一所述尾翼13的迎风面,因此在有气体流动时,风向标体1两侧存在压差,从而在气流压差的作用下,使得风向标体1绕连接部2长度方向转动,直到风向标体1的长度方向与气体流动的方向保持一致,能够确保在气流的作用下风向标体1的长度方向与风向一致。其中,可通过增大尾翼13迎风面的面积增大风向标体的灵敏度。
优选的,所述头部12为“V”字型,以减小风向标体1的风阻。
对于连接部2与风向标体1的连接,所述连接部2通过转动轴承3与所述风向标体1转动连接,一方面能够减小风向标体1绕连接部2长度方向转动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相对于风向标体1与连接部2固定连接,风向标体1不需要带动连接部2转动,能够减小自然风带动风向标体1转动的负载。
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散热风机4,所述散热风机4用于将吊舱内的气体导入所述第二风道21,使用时,散热风机4设在吊舱的舱体内部,以确保吊舱内的气体能够经第一风道11排出。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4为轴流风机,以减小散热风机4对气流的阻碍作用。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4固定在所述连接部2远离所述风向标体1的一端,以确保散热风机4输出的气流能够全部送入第二风道21内。
使用时,将连接部2远离风向标体1的一端插入吊舱的内部,使得吊舱内部与第二风道21和第一风道11连通,吊舱内部的气体可从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21排出。当无人机搭载吊舱工作时,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吊舱外周存在自然风的流动(无人机在飞行时,时常会飞到距离地面50米或更高的位置,由于高处风大的自然现象,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风速将增加,吹往吊舱的风向随时会变化),风向标体1在自然风的作用下绕连接部2长度方向转动,使得风向标体1长度方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
其中,第一风道11由风向标体1尾部向中部延伸,使得经第一风道11排出的气流风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无人机在工作时自然风对吊舱散热的影响。同时,由于自然风由风向标体1头部12向尾部流动,在第一风道11出风口形成负压,能够带动吊舱内部气体的流动,以加快吊舱舱体内的气体流动,可降低吊舱的散热负担和加快吊舱的散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吊舱,包括吊舱本体5和实施例1所述的散热组件,所述连接部2远离所述风向标体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吊舱本体5内。
优选的,所述风向标体1位于所述吊舱本体5的上方,相应的连接部2下端插设在吊舱本体5上端。由于吊舱本体5内部电子电路、灯珠等电器件产生的热量使吊舱本体5内部气体膨胀促使热气流向上流动,将散热组件设置在吊舱上方,能够对吊舱本体5内的电器件进行及时的散热。
吊舱本体5的形状由吊舱本体的功能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舱本体5设有进风口51。当然,吊舱本体5也可以是至少一侧开口或者底部开口的行形状。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51位于所述吊舱本体5底部,以使得进入吊舱本体5内部的冷气流与吊舱本体5上部的热气流产生压压差,促使吊舱内的气体向上流动。
使用时,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吊舱外周存在自然风的流动(无人机在飞行时,时常会飞到距离地面50米或更高的位置,由于高处风大的自然现象,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风速将增加,吹往吊舱的风向随时会变化),风向标体1在自然风的作用下绕连接部2长度方向转动,使得风向标体1长度方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
其中,第一风道11由风向标体1尾部向中部延伸,使得经第一风道11排出的气流风向始终与自然风的风向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无人机在工作时自然风对吊舱散热的影响。同时,由于自然风由风向标体1头部12向尾部流动,在第一风道11出风口形成负压,能够带动吊舱本体5内部气体的流动,以加快吊舱舱体内的气体流动,可降低吊舱的散热负担和加快吊舱的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向标体(1)和连接部(2);
所述风向标体(1)可绕所述连接部(2)长度方向转动,所述风向标体(1)内设置有第一风道(11),所述第一风道(11)由所述风向标体(1)尾部向所述风向标体(1)中部延伸;
所述连接部(2)上端与所述风向标体(1)中部连接,所述连接部(2)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风道(11)内,所述连接部(2)另一端用于插接吊舱,所述连接部(2)中部设置有第二风道(21),所述第二风道(21)连通所述连接部(2)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通过转动轴承(3)与所述风向标体(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标体(1)包括头部(12)和两尾翼(13),一所述尾翼(13)的迎风面大于另一所述尾翼(13)的迎风面,所述头部(12)为“V”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风机(4),所述散热风机(4)用于将吊舱内的气体导入所述第二风道(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4)为轴流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4)固定在所述连接部(2)远离所述风向标体(1)的一端。
7.一种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舱本体(5)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所述连接部(2)远离所述风向标体(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吊舱本体(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标体(1)位于所述吊舱本体(5)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本体(5)设有进风口(5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1)位于所述吊舱本体(5)底部。
CN202121948562.0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Active CN215361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8562.0U CN21536188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8562.0U CN21536188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1880U true CN215361880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8562.0U Active CN21536188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1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9544B (zh) 散热机构及具有该散热机构的无人飞行器
US11820496B2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906652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10401001B (zh) 风冷散热机载天线
WO2019134399A1 (zh) 无人机及其机壳
WO2020001273A1 (zh) 散热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CN205770144U (zh) 一种旋翼飞行器的动力系统
CN215361880U (zh) 一种无人机吊舱及散热组件
CN219884116U (zh) 一种具有气流循环降温结构的微型无人机
CN215285291U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飞行器吊舱
JP3243791U (ja) 負圧加圧メッシュカバー及び扇風機式蚊たたき
CN105914641A (zh) 设有热源探测器的电力电网巡检无人机
CN109720558A (zh) 基于电调布局的无人机
CN110606210B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散热防水结构
CN211196651U (zh) 用于亚声速飞行的无人机压缩式进气道
CN209581867U (zh) 基于电调布局的无人机
CN209431614U (zh) 电器盒及空调
CN105882949A (zh) 一种电力电网巡检无人机
KR20210054676A (ko) 헬기장착형 공조냉방장치
CN111547251A (zh) 一种涡轮冷却器
CN115633498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US20200277074A1 (en) Airborne aerodynamic arrangement
CN216186095U (zh) 无人机机体及无人机
CN219056555U (zh) 飞行器及其垂尾
CN210027919U (zh) 一种利用高空气流进行散热的远程测绘用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