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1140U -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1140U
CN215361140U CN202023202083.2U CN202023202083U CN215361140U CN 215361140 U CN215361140 U CN 215361140U CN 202023202083 U CN202023202083 U CN 202023202083U CN 215361140 U CN215361140 U CN 215361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tmosphere lamp
close
opening
connec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20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本江
欧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uf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uf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uf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uf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20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1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1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1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在汽车的控制盖板与汽车的内护板之间的安装空间内,安装空间设置有开口部,控制盖板设置有若干个预留连接筒,支架的最大宽度小于开口部的最小宽度,支架设置有若干个定位件,安装件穿设于预留孔和定位件并与预留连接筒螺纹连接。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可将支架穿过开口部伸入安装空间中,然后通过将安装件穿设于预留孔和定位件并螺纹连接于预留连接筒中,使定位件与预留连接筒固定,减少对汽车本身的直接破坏,降低装配成本;省去了装配人员重新焊接焊点的步骤,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减少二次焊接焊点时由于装配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缺陷的风险。本申请具有降低装配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部装饰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高端汽车里面都设置有汽车氛围灯,汽车氛围灯可沿汽车的内部部件的外形轮廓进行安装,汽车氛围灯发出的光线通过照射在汽车的内部部件上来强化造型线条、增强视觉效果,达到渲染车内的气氛。
相关技术中的汽车氛围灯主要由一长条状的导光条以及设置于导光条两端的LED光源盒组成;LED光源组的光线照进导光条后,通过反射方式沿导光条进行传输,并形成光线并照射出。
汽车的车门是汽车氛围灯常见的安装位置之一,常见的车门一般包括有控制盖板和内护板,控制盖板和内护板之间留有可容纳汽车氛围灯的安装空间,控制盖板下边沿与内护板之间形成连通安装空间的开口部,开口部通常位于车门把手的上方。控制盖板通常设置有多个供汽车氛围灯安装的预留连接筒,内护板设置有多个与预留连接筒一一对应的预留孔。汽车氛围灯可以通过预留连接筒固定于安装空间内,且汽车氛围灯的光线可穿过开口部照亮位于车门上与开口部相对应的区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装配人员在装配汽车氛围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破坏汽车本身结构的方式打开控制盖板和内护板,装配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装配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氛围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氛围灯,用于安装在汽车的控制盖板与汽车的内护板之间的安装空间内,所述安装空间设置有开口部,所述控制盖板设置有若干个预留连接筒,所述内护板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预留连接筒一一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汽车氛围灯包括导光条和用于固定所述导光条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开口部的最小宽度,所述支架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预留连接筒一一对应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两侧设置有倾斜侧,两所述倾斜侧之间的距离朝接近所述支架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穿设于所述预留孔和所述定位件并与所述预留连接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可将支架穿过开口部伸入安装空间中,将各个定位件与对应预留连接筒对准,然后通过将安装件穿设于预留孔和定位件并螺纹连接于预留连接筒中,使定位件与预留连接筒固定;当使用者完成各个定位件的安装后,支架和导光条均可以固定在安装空间内。在汽车氛围灯的装配过程中,省去了装配人员剪除焊点的步骤,一方面减少了对汽车本身的直接破坏,降低装配成本;另一方面,也省去了装配人员重新焊接焊点的步骤,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减少二次焊接焊点时由于装配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缺陷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沿所述导光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挡光板、用于配合所述挡光板固定所述导光条的夹持块,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挡光板和所述夹持块的固定板,所述夹持块的数量至少为,各个所述夹持块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夹持块设置有第一抵触槽,所述挡光板沿所述挡光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抵触槽,所述第一抵触槽和所述第二抵触槽分别抵触所述导光条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触槽和第二抵触槽均通过凹设的方式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为达到对聚光部进行固定而需要的夹持结构,实际上只通过夹持块和挡光板完成固定,降低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夹持块表面与挡光板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固定板的宽度一致,夹持块的厚度或挡光板的厚度对支架结构的占用空间起重要作用,第一抵触槽可在不增加夹持块厚度的情况下提供夹持聚光部的结构,第二抵触槽可在不增加挡光板厚度的情况下提供夹持聚光部的结构,进而可以尽量缩减夹持块与挡光板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当于缩减支架结构的最小宽度。
可选的,所述导光条包括有截面呈圆形的聚光部和设置于所述聚光部一侧的照射部,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所述第一抵触槽与所述第二抵触槽之间形成供所述聚光部容纳的夹持口,所述夹持口开口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聚光部的直径;所述挡光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对所述照射部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贴合于所述聚光部接近所述夹持口开口的一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抵触聚光部远离夹持口开口的一面,以配合各个夹持块对聚光部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聚光部的安装稳定性,且限位块可采用透光性较差的材料制成,从而使照射部的两端分别被对应的限位块遮挡,减少光线流失。
可选的,汽车的把手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下方所述支架设置有朝所述把手靠拢的弧形段,所述导光条接近所述弧形段的部分沿所述弧形段弯曲,所述第二抵触槽接近所述弧形段的部分沿所述弧形段弯曲,所述弧形段至少设置有一个夹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段朝接近把手的方向靠拢;当导光条被支架固定时,导光条沿弧形段的形状弯曲,位于弧形段的导光条的光线可对把手进行多角度照射,使光线效果更具立体感。由于第二抵触槽接近弧形段的一端具有弧度,导致设置于弧形段的夹持口的轴线与其他的夹持口的轴线不重合,使聚光部在各个夹持口内难以发生相对转动,而通过抑制聚光部转动的方式,可减少照射部的晃动,使照射部照出的光线更加稳定。
可选的,各个所述夹持块均朝接近所述弧形段且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装配整条导光条时,可从最接近弧形段一端的夹持块开始安装,随后使用者可安装将聚光部的一段安装进最接近已完成安装夹持块的另一夹持块中。此过程中,由于聚光部的一端已经被已完成安装的夹持块固定,使聚光部抵触待安装的另一夹持块时,聚光部会发生弯折,而由于夹持块倾斜设置,安装面可配合聚光部的弯折角度,使聚光部与夹持块抵触时依然可以保持最大的受力面积,在达到省力效果的同时,减少夹持块由于受力不均导致崩裂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与所述预留连接筒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支撑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撑部朝接近所述预留孔的方向倾斜,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延伸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延伸角的设置,可使连接部整体朝远离容置空间且远离夹持块的方向偏移,进而使连接部更易于与预留连接筒完成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朝接近所述预留孔的方向倾斜,所述连接部的倾斜度小于所述支撑部的倾斜度,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内凹角;所述连接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对所述预留连接筒具有导向作用的倒角面,所述连接部接近所述支撑部一端的所述倒角面与所述支撑部接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之间形成折角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凹角的设置,连接部发生的形变不易于对支撑部发生影响,使定位件的主要形变部分发生在连接部,以减少支撑部发生的形变。折角部由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的宽度差和倾斜度差形成,使连接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处不易于发生形变,提高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与所述支撑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相邻的两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和加厚部分布固定于固定板相邻的两侧,一方面可提升支撑部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减少支撑部发生形变的几率,减少支撑部发生断裂的风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氛围灯的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氛围灯的安装结构,所述预留连接筒远离所述控制盖板的一端容纳于所述预留孔中,所述预留连接筒的外侧与所述预留孔的内壁之间留有距离,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开口部的一端抵触所述预留连接筒容纳于所述预留孔的一端,所述连接部接近所述开口部的一端抵触所述预留孔的孔口,所述聚光部朝向所述开口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架和导光条的整体尺寸较小,当导光条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后,导光条的光线可能会被安装槽的槽壁遮挡一大部分,而由于定位件的倾斜设置,当支架完全固定于安装空间内时,使连接部接近开口部的一端会发生朝远离安装槽槽底的方向弯折形变,使照射部朝向开口部,减少光线直射安装槽槽壁造成的光线浪费,提升照射部的有效出光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车门的主视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的内护板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背景技术中的汽车氛围灯的主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汽车氛围灯的主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架和导光条的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架和导光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安装件、定位件和预留连接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源盒的爆炸图。
图11是图10中的C向视图。
图12是导光纹路的光线反射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汽车氛围灯的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D-D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门;11、控制盖板;111、固定连接筒;1111、焊点;112、预留连接筒;12、内护板;121、安装槽;122、连接孔;1221、连接环;123、预留孔;124、固定口;13、安装空间;131、开口部;14、把手;
2、导光条;21、聚光部;211、导光纹路;212、延伸段;2121、限位槽;22、照射部;221、让位面;
3、支架;31、弧形段;32、固定板;321、容置空间;33、挡光板;331、让位槽;332、第二抵触槽;34、夹持块;341、第一抵触槽;342、安装面;35、加强块;36、夹持口;37、限位块;
4、定位件;41、倾斜侧;42、连接部;421、倒角面;422、安装孔;43、支撑部;44、加厚部;45、折角部;
5、光源盒;51、导光管;511、限位凸起;52、外壳;521、容置槽;522、通线孔;53、电路板;54、灯珠;55、盖板;
6、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相关技术中,汽车的车门1一般包括有控制盖板11和内护板12,控制盖板11设置于内护板12接近汽车内部的一面,内护板12与控制盖板11之间留有距离以形成间隙,控制盖板11的下方设置有把手14。
参照图2和图3,内护板12接近控制盖板11的一面开设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的位置与控制盖板11的位置相对应;控制盖板11遮挡安装槽121,安装槽121槽底与控制盖板1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3,安装空间13内可安装汽车氛围灯。控制盖板11如图示方向的下边沿与内护板12的表面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3的开口部131,汽车氛围灯的光线可通过开口部131射出。
参照图2和图3,控制盖板11接近内护板12的一面通常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内护板12连接的连接筒,连接筒的开口朝向内护板12,各个连接筒沿控制盖板11安装槽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为了配合各个连接筒,安装槽12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个与各个连接筒穿设的通孔,通孔可分为连接孔122和预留孔123,各个连接孔122与各个预留孔123间隔分布,其中连接孔122接近安装槽121的一端内壁固定设置有连接环1221。各个连接筒中,与连接孔122对应的连接筒为固定连接筒111,与预留孔123对应的为预留连接筒112;预留连接筒112的端部悬设于预留孔123内;固定连接筒111的端部穿设于连接环1221的内圈并焊接有焊点1111,焊点1111的尺寸大于连接环1221内圈的尺寸,从而使固定连接筒111与内护板12形成稳固的卡接结构,令控制盖板11与内护板12相对固定。
参照图3和图5,汽车氛围灯一般包括有导光条2和用于固定导光条2的支架3,其中支架3的最大宽度大于开口部131的最小宽度,支架3如图示方向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件4,各个定位件4与各个预留连接筒112一一对应且可通过螺钉连接。
参照图3和图5,装配人员在装配汽车氛围灯时,需要从内护板12将各个固定连接筒111上的焊点1111剪开,使控制盖板11与安装部分离,增大开口部131的宽度,然后将支架3、导光条2以及各个定位件4从开口部131进入安装空间13。在固定定位件4时,使用者需要将定位件4与预留连接筒112对准,然后将螺钉依次穿设预留孔123和定位件4并螺纹连接于预留连接筒112内。
参照图3和图5,使用者依次固定好各个定位件4后,需要重复上述固定控制盖板11和内护板12的步骤,将已经剪开焊点1111的固定连接筒111重新插入连接环1221中并且重新焊接焊点1111。这种打开控制盖板11再安装汽车氛围灯的方式需要剪掉焊点1111并再焊接焊点1111,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生产效率较低,还需要对车体本身的结构进行破坏,而重新焊接好的焊点1111也存在二次焊接质量不够好导致控制盖板11松动的风险。
以下结合附图1、图3、图6-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氛围灯。参照图6,汽车氛围灯包括有导光条2、用于固定支撑导光条2的支架3以及设置于导光条2两端且用于提供光源的光源盒5,支架3整体沿导光条2的长度方向分布。支架3接近汽车车头的一端弯曲形成弧形段31,且弧形段31朝接近把手14(参照图1)的方向靠拢;当导光条2被支架3固定时,导光条2沿弧形段31的形状弯曲,位于弧形段31的导光条2的光线可对把手14(参照图1)进行多角度照射,使光线效果更具立体感。
参照图7,支架3包括有固定板32和固定于固定板32一面的挡光板33,固定板32和挡光板33相互垂直,挡光板33远离的一面与固定板32的一侧齐平;固定板32在水平方向的上的宽度大于挡光板33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固定板32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宽度a小于等于开口部131的最小宽度b;挡光板33与固定板32之间形成供导光条2容纳的容置空间321,且挡光板33对导光条2的光线具有反射作用,当汽车氛围灯安装在安装空间13(参照图3)内后,容置空间321位于固定板32的下表面与挡光板33远离汽车内部的一面之间。
参照图7,为了减少加工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2与挡光板33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板32和挡光板33也可通过焊接方式或通过栓接方式固定。具体的,挡光板33两端远离固定板32的一面分别开设有让位槽331,让位槽331槽底朝远离挡光板33中心点且接近固定板32的方向呈弧形延伸;让位槽331一方面可减少支架3两端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让位槽331可方便使用者对导光条2的端部进行施力,便于导光条2的安装或拆卸。
参照图7,支架3还包括有用于固定导光条2的夹持块34,夹持块34设置于固定板32接近容置空间321的一面;夹持块34的数量大于等于2,各个夹持块34沿固定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固定板32接近弧形段31的一端至少设置有一个夹持块34。在实施例中,夹持块34的数量为7,各个夹持块34与固定板32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生产者可根据导光条2的长度改变夹持块34的数量。夹持块34与挡光板33之间留有距离,且夹持块34远离挡光板33的一侧与固定板32远离挡光板33的一侧齐平;夹持块34接近固定板3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加强块35,加强块35朝接近挡光板33的方向延伸。
参照图7,夹持块34、加强块35与挡光板33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导光条2的夹持口36,其中夹持块34接近夹持口36的一面呈弧形凹设有第一抵触槽341,第一抵触槽341槽壁相切于加强板接近夹持口36的一面;挡光板33接近夹持口36的一面呈弧形凹设有第二抵触槽332,第二抵触槽332连通挡光板33的两端,且位于弧形段31的第二抵触槽332依照弧形段31的形状弯曲。
参照图7,具体的,导光条2包括有供夹持口36夹持的聚光部21和外露于夹持口36的照射部22,聚光部21与照射部22一体成型,其中聚光部21的纵向截面呈圆形,且聚光部21的形状与夹持口36的形状相匹配,且聚光部21的直径大于夹持口36开口的最小宽度;照射部22宽度从远离聚光部21到接近聚光部21的方向逐渐减少,照射部22的最小宽度小于聚光部21的直径,使照射部22接近聚光部21的一面形成让位面221,让位面221与聚光部21表面之间形成夹角。
参照图7,当夹持块34配合加强块35及挡光板33固定聚光部21时,加强部抵触聚光部21远离照射部22的一侧,第一抵触槽341和第二抵触槽332分别抵触聚光部21的两侧,且照射部22接近挡光板33且相邻于让位面221的一侧抵触挡光板33,使聚光部21和聚光部21固定在容置空间321内。在固定聚光部21的状态下,各个夹持块34形成阻挡聚光部21脱离第二抵触槽332的阻挡结构,第二抵触槽332连通挡光板33的两端,可增大聚光部21与挡光板33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固定效果。另外的,由于第二抵触槽332接近弧形段31的一端具有弧度,导致设置于弧形段31的夹持口36的轴线与其他的夹持口36的轴线不重合,使聚光部21在各个夹持口36内难以发生相对转动,而通过抑制聚光部21转动的方式,可减少照射部22的晃动,使照射部22照出的光线更加稳定。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触槽341和第二抵触槽332均通过凹设的方式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为达到对聚光部21进行固定而需要的夹持结构,实际上只通过夹持块34和挡光板33完成固定,降低加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夹持块34远离挡光板33的一面与固定板32的一侧平齐,挡光板33远离夹持块34的一面与固定板32的另一侧平齐,相当于夹持块34表面与挡光板33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固定板32的宽度一致,夹持块34的厚度或挡光板33的厚度对支架3结构的占用空间起重要作用,第一抵触槽341可在不增加夹持块34厚度的情况下提供夹持聚光部21的结构,第二抵触槽332可在不增加挡光板33厚度的情况下提供夹持聚光部21的结构,进而可以尽量缩减夹持块34与挡光板33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当于缩减支架3结构的最小宽度。
参照图7,进一步的,挡光板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37,两限位块37之间形成供照射部22容置的空间,限位块37与固定板32之间留有距离以形成供聚光部21容置的空间;为了配合让位槽331进行让位,限位块37接近让位槽331的一端凹设有缺口,缺口的形状与让位槽331的槽底相对应。当聚光部21和照射部22处于完全固定状态时,两限位块37分别贴合于照射部22的两端,以减少照射部22发生的位置偏移,使照射部22发光效果更稳定;限位块37接近固定板32的一面贴合于聚光部21接近夹持口36开口的一面,以配合各个夹持块34对聚光部21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聚光部21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限位块37应采用透光性较差的材料制成,从而使照射部22的两端分别被对应的限位块37遮挡,减少光线流失;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37与遮光板一体成型。
参照图7和图8,进一步的,各个夹持块34中最接近弧形段31的若干个夹持块34均设置有安装面341,该夹持块34整体朝远离固定板32且接近弧形段31一端的方向倾斜,使该夹持块34相邻于第一抵触槽341槽壁的两面与固定板32接近夹持块34的一面之间形成夹角α,且夹角α的角度朝远离弧形段31的方向逐渐变大。安装面342位于夹持块34远离固定板32的一面,安装面342垂直于夹持块34相邻于第一抵触槽341槽壁的两面,第一抵触槽341远离加强块35一端与安装面342之间设置有倒角。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安装面341的夹持块34的数量为2。
参照图7和图8,使用者在安装任意一夹持块34和聚光部21时,可将聚光部21抵接于夹持口36的开口处,即抵触于安装面342的倒角与挡光板33的表面之间,并对聚光部21施力使聚光部21以接近固定板32的方向移动。由于聚光部21的表面为弧面,在弧面的导向作用下,随着使用者施力,夹持块34会逐渐以远离挡光板33的方向发生形变,直到聚光部21卡进夹持口36内。
参照图7和图8,具体的,使用者在装配整条导光条2时,可先从聚光部21接近弧形段31的一端开始安装,即令聚光部21的一端安装进位于固定板32端部的夹持块34中,然后将聚光部21接近弧形段31的一端放置进位于弧形段31的限位块37和固定板32接近弧形段31的一端之间。随后,使用者可安装将聚光部21的一段安装进最接近已完成安装夹持块34的另一夹持块34中。此过程中,由于聚光部21的一端已经被已完成安装的夹持块34固定,使聚光部21抵触待安装的另一夹持块34时,聚光部21会发生弯折,而由于夹持块34倾斜设置,安装面342可配合聚光部21的弯折角度,使聚光部21与夹持块34抵触时依然可以保持最大的受力面积,在达到省力效果的同时,减少夹持块34由于受力不均导致崩裂的风险。
参照图7和图8,同理,当使用者将聚光部21从接近弧形段31到远离弧形段31的方向依次安装进各个夹持块34中时,各个夹持块34的倾斜均可以配合聚光部21的弯折,达到保护支架3结构的效果。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抵触槽341的开设,夹持块34的平均厚度较少,导致夹持块34整体的机械强度降低、在形变时易于发生崩裂,而倾斜设置夹持块34的方式可使夹持块34被聚光部21抵触时受力更加均匀,相当于达到弥补夹持块34机械强度的效果。
参照图7,具体的,固定板32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件4,各个定位件4沿固定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4的数量为5,各个定位件4和固定板32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者可综合考虑预留连接筒112的数量和固定板32的长度来改变定位件4的数量。定位件4的两侧倾斜设置形成倾斜侧41,两倾斜侧41之间的距离朝从远离固定板32到接近固定板32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倾斜侧41与固定板32之间形成夹角。另一方面,倾斜侧41还可以阻止定位件4沿固定板32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板32发生相对位移,起到限位作用;在用户驾驶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汽车相当于通过各个定位件4带动固定板32移动,而汽车在行驶时一般做变速运动,随着长时间的行驶,在惯性的作用下,定位件4与固定板32之间的连接处由于长时间受到惯性的作用可能会发生开裂,而倾斜侧41可通过对定位件4限位的方式减少定位件4发生开裂的几率,进而提高固定板32的安装稳定性。
参照图7和图9,定位件4包括有用于与预留连接筒112连接的连接部42和用于与支架3连接的支撑部43,连接部42与支撑部43一体成型。支撑部43设置于固定板32远离容置空间321一面接近挡光板33的一边,连接部42设置于支撑部43远离固定板32的一侧;连接部42设置有用于与预留连接筒112固定的安装件6,且连接部42开设有供安装件6穿设的安装孔422。在实施例中,支撑部43与固定板32一体成型;安装件6为螺钉。
参照图7和图9,当连接部42处于被固定的状态时,连接部42通过安装件6固定在预留连接筒112上,且连接部42通过支撑部43支撑固定板32,预留连接筒112抵触连接部42的一端位于固定板32的斜上方,而由于预留连接筒112的该端进入预留孔123内,预留孔123与预留连接筒112之间形成错位会使连接部42发生弯折。为了提升连接部42与预留连接筒112的契合度,支撑部43朝远离容置空间321且接近挡光板33的方向倾斜,使支撑部43接近夹持块34的一面与固定板32远离容置空间321的一面之间形成延伸角β;连接部42朝与支撑部43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向倾斜,且连接部42的倾斜度小于支撑部43的倾斜度,使连接部42接近夹持块34的一面与支撑部43接近夹持块34的一面之间形成内凹角Ω。通过延伸角β和内凹角Ω的设置,可使连接部42整体朝远离容置空间321且远离夹持块34的方向偏移,进而使连接部42更易于与预留连接筒112完成连接。
参照图7和图9,另一方面,由于内凹角Ω的设置,连接部42发生的形变不易于对支撑部43发生影响,使定位件4的主要形变部分发生在连接部42,以减少支撑部43发生的形变。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部43和固定板32之间的连接强度,支撑部43远离夹持块34的一面设置有加厚部44,加厚部44朝接近挡光板33的方向延伸,加厚部44固定于固定板32相邻于支撑部43且远离夹持块34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加厚部44、支撑部43以及固定板32一体成型;支撑部43和加厚部44分布固定于固定板32相邻的两侧,一方面可提升支撑部43与固定板32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减少支撑部43发生形变的几率,减少支撑部43发生断裂的风险。
参照图7和图9,进一步的,为了使连接部42在安装过程中更易于穿过预留连接筒112与预留孔123之间间隙,连接部42接近夹持块34一面的边缘处设置倒角面421,使连接部42的边缘处厚度朝远离定位件4几何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少;使用者在安装连接部42时,当预留连接筒112抵触倒角面421后,随着连接部42的移动,在倒角面421的作用下连接部42会被预留连接筒112顶开而发生形变,更易于移动至与预留连接筒112对准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支撑部43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部42两侧之间的距离,使连接部42接近支撑部43一端的倒角面421与支撑部43接近连接部42的一端之间形成折角部45,使连接部42与支撑部43之间的连接处不易于发生形变。
参照图10,光源盒5的数量为2,两光源盒5分别插接于聚光部21的两端。光源盒5包括有导光管51、外壳52、电路板53和灯珠54,其中导光管51固定于外壳52的一面;灯珠54焊接在电路板53上,电路板53设置有用于驱使灯珠54工作的控制电路。外壳52远离的一面开设有容置槽521,容置槽521与导光管51连通,容置槽521的槽口处盖设有盖板55;电路板53通过螺丝固定在容置槽521内,灯珠54的发光端朝向导光管51内侧。容置槽521的槽底开设有供引线穿设的通线孔522,以供电路板53通过引线电性连接汽车氛围灯的外部控制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管51与外壳52一体成型,盖板55通过卡接方式与外壳52相对固定。
参照图10,聚光部2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用于与导光管51插接的延伸段212,延伸段212外露于容置空间321;当光源盒5与导光条2连接时,延伸段212的端部穿设于导光管51进入容置槽521并与灯珠54对准,灯珠54发出的光可通过延伸段212进入聚光部21以提供光源。本实施例中对延伸段212的长度和弯折度不做限定,使用者可根据光源盒5的实际安装场景设计延伸段212的长度或弯折度。
参照图10和图11,具体的,导光管51的内壁凸设有四个限位凸起511,各个限位凸起511围绕导光管51设置;延伸段212远离聚光部21一端的周向侧壁开设有供各个限位凸起511一一对应的限位槽2121,当延伸段212与导光管51插接时,各个限位凸起511均抵触对应的限位槽2121,使延伸段212与导光管51不易于发生相对转动或松动,达到增强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参照图12,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光线的利用率,聚光部21远离照射部2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条导光纹路211,各个导光纹路211沿聚光部21的表面间隔分布;导光纹路211的纵向截面整体呈三角形且两侧边以远离照射部22的方向逐渐远离。当光线从聚光部21的端部照进后,在聚光部21内通过反射进行传输,而导光纹路211可提高光线朝照射部22方向进行反射的几率,进而提高照射部22的出光率。当光线从聚光部21的两端射进聚光部21,为了减少光线强度以从聚光部21端部到聚光部21中部的方向逐渐减弱,相邻导光纹路211之间的距离以从聚光部21中部到聚光部21端部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导光纹路211对出光的增益效果与聚光部21内光线强度的分布呈互补关系,进而提高出光均匀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汽车氛围灯的实施原理为: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可将支架3穿过开口部131伸入安装空间13中,将各个定位件4与对应预留连接筒112对准,然后通过将安装件6穿设于预留孔123和安装孔422并螺纹连接于预留连接筒112中,使定位件4与预留连接筒112固定;当使用者完成各个定位件4的安装后,支架3和导光条2均可以固定在安装空间13内。在汽车氛围灯的装配过程中,省去了装配人员剪除焊点1111的步骤,一方面减少了对汽车本身的直接破坏,降低装配成本;另一方面,也省去了装配人员重新焊接焊点1111的步骤,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减少二次焊接焊点1111时由于装配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缺陷的风险。为了在支架3结构的整体尺寸变小的基础上,为了提升支架3的结构稳定性,定位件4设置有倾斜侧41和加厚部44;为了提高支架3对导光条2的夹持稳定性,夹持块34倾斜设置,且夹持块34和挡光板33分别通过凹设槽体的方式夹持导光条2,从而达到在减少支架3占用空间的同时,保持支架3和导光条2的安装稳定性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氛围灯的安装结构。参照图13和图14,安装结构包括有控制盖板11、内护板12和汽车氛围灯;其中控制盖板11设置于内护板12接近汽车内部的一面,内护板12与控制盖板11之间留有距离;内护板12接近控制盖板11的一面开设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槽底与控制盖板11之间形成供汽车氛围灯容置的安装空间13,控制盖板11的下边缘与内护板12的表面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3的开口部131。
参照图13和图14,安装槽12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个预留孔123,控制盖板11接近内护板12的一面焊接有若干个预留连接筒112。预留连接筒112远离控制盖板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安装件6,各个预留孔123与各个预留连接筒112相对应,各个预留连接筒112供安装件6固定的一端均悬设于对应预留孔123接近安装槽121的一端内;安装槽121的槽底开设有两个固定口124,各个预留孔123间隔设置于两固定口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内护板12和控制盖板11均与汽车本身的结构相对应,固定口124、预留孔123、预留连接筒112均按照汽车的原设计分布;安装件6为螺钉。
参照图14,汽车氛围灯包括有导光条2、用于固定导光条2的支架3以及设置于导光条2两端的光源盒5。支架3的最大宽度小于开口部131的宽度;支架3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定位件4,各个定位件4与各个预留连接筒112一一对应,定位件4开设有供安装件6穿设的安装孔422,预留连接筒112远离控制盖板11的一端进入预留孔123内,且预留连接筒112的外侧与预留孔12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以供定位件4进行安装;当连接孔122与预留连接筒112内侧连通时,安装件6可穿设于定位件4并与预留连接筒112螺纹连接,预留连接筒112和安装件6抵紧于定位件4的两面,使定位件4可固定在预留连接筒112上。
参照图13,具体的,两光源盒5的位置分别与两固定口124的位置相对应;使用者在安装完成好各个定位件4后,可通过固定口124对光源盒5操作,将光源盒5与导光条2插接,并将光源盒5粘接固定在控制盖板11或内护板12上。光源盒5固定于固定口124内的方式可以是粘接,也可以是栓接,也可以是卡接,但凡可达到光源盒5与固定口124相对固定的作用即可。
参照图14,具体的,定位件4包括有连接部42和支撑部43,导光条2包括有聚光部21和照射部2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架3和导光条2的整体尺寸较小,当导光条2安装在安装空间3内后,导光条2的光线可能会被安装槽121的槽壁遮挡一大部分,而由于定位件4的倾斜设置,当支架3完全固定于安装空间13内时,连接部42的中部抵触预留连接筒112,连接部42接近开口部131的一端抵触预留孔123的孔口,由于预留连接筒112的该端进入预留孔123的孔口内,使连接部42接近开口部131的一端会发生朝远离安装槽121槽底的方向弯折形变,使照射部22远离聚光部21的一侧偏离安装槽121的槽壁并朝向开口部131,减少光线直射安装槽121槽壁造成的光线遮挡,提升照射部22的有效出光率。
参照图13和图14,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汽车氛围灯的安装结构包括以下安装步骤:
S1、将各个定位件4穿过开口部131;
S2、将定位件4插进预留连接筒112与对应预留孔123之间的间隙中,并使支架3和导光条2进入安装空间13内;
S3、使各个定位件4的连接孔122移动接近于对应的预留连接筒112内侧的位置,并使支架3保持容纳于安装空间13的状态;
S4、使安装件6依次穿过预留孔123和安装孔422并抵触于预留连接筒112的筒口;
S5、使安装件6的螺杆部安装进预留连接筒112的内侧,使安装件6的螺帽部抵紧定位件4,
若当前已安装完安装件6的数量大于等于定位件4的数量,则执行S6;
若当前已安装完安装件6的数量小于定位件4的数量,则执行S4;
S6、使光源盒5通过固定口124与导光条2插接;
S7、使光源盒5固定在控制盖板11表面。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氛围灯,用于安装在汽车的控制盖板(11)与汽车的内护板(12)之间的安装空间(13)内,所述安装空间(13)设置有开口部(131),所述控制盖板(11)设置有若干个预留连接筒(112),所述内护板(12)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预留连接筒(112)一一对应的预留孔(12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氛围灯包括导光条(2)和用于固定所述导光条(2)的支架(3),所述支架(3)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开口部(131)的最小宽度,所述支架(3)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预留连接筒(112)一一对应的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两侧设置有倾斜侧(41),两所述倾斜侧(41)之间的距离朝接近所述支架(3)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定位件(4)设置有安装件(6),所述安装件(6)穿设于所述预留孔(123)和所述定位件(4)并与所述预留连接筒(11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沿所述导光条(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挡光板(33)、用于配合所述挡光板(33)固定所述导光条(2)的夹持块(34),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挡光板(33)和所述夹持块(34)的固定板(32),所述夹持块(34)的数量至少为2,各个所述夹持块(34)沿所述固定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夹持块(34)设置有第一抵触槽(341),所述挡光板(33)沿所述挡光板(3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抵触槽(332),所述第一抵触槽(341)和所述第二抵触槽(332)分别抵触所述导光条(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2)包括有截面呈圆形的聚光部(21)和设置于所述聚光部(21)一侧的照射部(22),所述夹持块(34)与所述固定板(32)之间设置有加强块(35),所述加强块(35)、所述第一抵触槽(341)与所述第二抵触槽(332)之间形成供所述聚光部(21)容纳的夹持口(36),所述夹持口(36)开口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聚光部(21)的直径;所述挡光板(33)的两端均设置有对所述照射部(22)进行限位的限位块(37),所述限位块(37)贴合于所述聚光部(21)接近所述夹持口(36)开口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汽车的把手(14)设置于所述开口部(13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设置有朝所述把手(14)靠拢的弧形段(31),所述导光条(2)接近所述弧形段(31)的部分沿所述弧形段(31)弯曲,所述第二抵触槽(332)接近所述弧形段(31)的部分沿所述弧形段(31)弯曲,所述弧形段(31)至少设置有一个夹持块(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夹持块(34)均朝接近所述弧形段(31)且远离所述固定板(32)的方向倾斜,所述夹持块(34)与所述固定板(32)之间设置有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包括用于与所述预留连接筒(112)连接的连接部(42)以及与所述支架(3)连接的支撑部(43),所述连接部(42)设置于所述支撑部(43)远离所述支架(3)的一端,所述支撑部(43)朝接近所述预留孔(123)的方向倾斜,所述支撑部(43)与所述支架(3)之间形成延伸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2)朝接近所述预留孔(123)的方向倾斜,所述连接部(42)的倾斜度小于所述支撑部(43)的倾斜度,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支撑部(43)之间形成内凹角;所述连接部(42)的边缘处设置有对所述预留连接筒(112)具有导向作用的倒角面(421),所述连接部(42)接近所述支撑部(43)一端的所述倒角面(421)与所述支撑部(43)接近所述连接部(42)的一端之间形成折角部(4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3)设置有加厚部(44),所述加厚部(44)与所述支撑部(43)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3)相邻的两面。
9.一种汽车氛围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氛围灯,所述预留连接筒(112)远离所述控制盖板(11)的一端容纳于所述预留孔(123)中,所述预留连接筒(112)的外侧与所述预留孔(123)的内壁之间留有距离,所述连接部(42)远离所述开口部(131)的一端抵触所述预留连接筒(112)容纳于所述预留孔(123)的一端,所述连接部(42)接近所述开口部(131)的一端抵触所述预留孔(123)的孔口,所述聚光部(21)朝向所述开口部(131)。
CN202023202083.2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Active CN215361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2083.2U CN215361140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2083.2U CN215361140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1140U true CN215361140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00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2083.2U Active CN215361140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1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6743B2 (en) Vehicle lamp assembly
US9134474B2 (en) Headlamp bulb type light pipe
WO2016104111A1 (ja) 車両用灯具
EP2708799B1 (en) Head lamp unit for vehicle
US8354781B2 (en) Asymmetric LED bulb optic
CN215361140U (zh) 一种汽车氛围灯及其安装结构
KR20220045865A (ko) 자동차 그릴
JPH04184803A (ja)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2010067410A (ja) 照明器具
CN110195848B (zh) 一种车辆位置灯
JP2008243604A (ja) 車輌用灯具
US8944658B1 (en) LED holder for lighting panels
JP7406326B2 (ja) 車両用灯具
EP1518752B1 (en) Vehicle lamp
JP5139929B2 (ja) 照明器具
CN217875547U (zh) 一种抽屉灯
JP4222145B2 (ja) 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灯具の製造方法
CN211252387U (zh) 一种农用车驾驶室顶棚灯
CN210291465U (zh) 一种用于手电筒的异形透镜及手电筒
CN220870643U (zh) 一种led照明设备
JP7034750B2 (ja) 車両用灯具
WO2010016118A1 (ja) 照明器具
CN217441556U (zh) 一种光学防眩系统
CN216113609U (zh) 一种双防炫射灯
CN209839846U (zh) 龙骨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