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8006U - 金刚石磨抛盘 - Google Patents

金刚石磨抛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8006U
CN215358006U CN202120349989.2U CN202120349989U CN215358006U CN 215358006 U CN215358006 U CN 215358006U CN 202120349989 U CN202120349989 U CN 202120349989U CN 215358006 U CN215358006 U CN 215358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inding
hole
upper side
super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99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a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a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a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angq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99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8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8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8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磨抛盘,包括超硬磨头组件、弹性塑胶层、安装在磨机上的金属基体层,所述超硬磨头组件包括超硬磨头层、钢丝网,所述超硬磨头层包括上侧磨层、与上侧磨层衔接的下侧磨层,所述钢丝网位于所述上侧磨层和所述下侧磨层之间;所述弹性塑胶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钢丝网和所述金属基体层黏连固定。超硬磨头组件锋利度好,用于进行工件的打磨,弹性塑胶层、安装在磨机上的金属基体层协同作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减震功能,解决性价比不足、震动太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金刚石磨抛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石磨抛盘。
背景技术
目前,砂型铸造钢铁铸件的表面存在不规则残留,需要打磨光滑在进行加工。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高强度高铁在多种领域得到应用,高强度钢铁作为设备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焊接后如何进行表面清理时加工中的难点。
但是,现有的打磨磨抛盘存在以下缺陷:
市面上对钢铁铸件表面清理一般采用两种磨具,一种是使用树脂结合剂结合普通磨料制作的,这种磨抛盘使用树脂结合剂结合普通磨料热压成型,消耗快,性价比不足,同时使用过程中粉尘多,会放出有害气体,安全性不足。另一种是使用电镀或钎焊单层金刚石磨抛盘,这种金刚石磨料做成的磨抛盘工作效率高,由于是通过金属合金固结在刚性基体上使用的,磨削震动通过刚性基体直接传到磨机,弹性不足,使用过程中震动太大,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磨抛盘,其能解决性价比不足、震动太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刚石磨抛盘,包括超硬磨头组件、弹性塑胶层、安装在磨机上的金属基体层,所述超硬磨头组件包括超硬磨头层、钢丝网,所述超硬磨头层包括上侧磨层、与上侧磨层衔接的下侧磨层,所述钢丝网位于所述上侧磨层和所述下侧磨层之间;所述弹性塑胶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钢丝网和所述金属基体层黏连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超硬磨头层和所述钢丝网采用陶瓷结合剂或树脂结合剂热压固定在一起,所述上侧磨层设置有上层通孔,所述下侧磨层设置有与上层通孔对应的下层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层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侧磨层包括第一平展部、与第一平展部衔接的第一弯折部,所述下侧磨层包括第二平展部、与第二平展部衔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侧边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展部与所述第二平展部平行,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网包括第三平展部、与第三平展部衔接的侧部延伸边沿,所述第三平展部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展部和所述第二平展部之间,所述侧部延伸边沿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侧磨层设置有上层通孔,所述第三平展部的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上层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基体层包括外部边沿、位于外部边沿内侧的底座,所述外部边沿、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凹陷槽,所述底座设置有中部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塑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上侧磨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塑胶层呈圆环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超硬磨头组件包括超硬磨头层、钢丝网,所述超硬磨头层包括上侧磨层、与上侧磨层衔接的下侧磨层,所述钢丝网位于所述上侧磨层和所述下侧磨层之间;所述弹性塑胶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钢丝网和所述金属基体层黏连固定。超硬磨头组件锋利度好,用于进行工件的打磨,弹性塑胶层、安装在磨机上的金属基体层协同作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减震功能,解决性价比不足、震动太大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刚石磨抛盘中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金刚石磨抛盘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金刚石磨抛盘的另一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金刚石磨抛盘的又一剖视图。
图中:10、超硬磨头组件;11、超硬磨头层;111、上侧磨层;1111、第一平展部;1112、第一弯折部;1113、上层通孔;112、下侧磨层;1121、第二平展部;1122、第二弯折部;1123、下层通孔;12、钢丝网;121、第三平展部;1211、圆孔;122、侧部延伸边沿;20、弹性塑胶层;30、金属基体层;31、外部边沿;32、底座;321、中部通孔;33、凹陷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4,一种金刚石磨抛盘,包括超硬磨头组件10、弹性塑胶层20、安装在磨机上的金属基体层30,所述超硬磨头组件10包括超硬磨头层11、钢丝网12,所述超硬磨头层11包括上侧磨层111、与上侧磨层111衔接的下侧磨层112,所述钢丝网12位于所述上侧磨层111和所述下侧磨层112之间;所述弹性塑胶层20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钢丝网12和所述金属基体层30黏连固定。超硬磨头组件10锋利度好,用于进行工件的打磨,弹性塑胶层20、安装在磨机上的金属基体层30协同作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减震功能,解决性价比不足、震动太大的问题。
具体的,在第一实施例中,金刚石磨抛盘的最大直径为128mm,总厚度为15mm。其中:用60/70粒度金刚石磨料,采用特种陶瓷结合剂混合配置,在780℃条件下与20目不锈钢钢丝网烧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金刚石刀头部分,超硬磨头层11表面设置凹凸不平的花纹。弹性塑胶层20为4mm的平面橡胶板,外圆85mm,内圆48mm,金属基体层30厚度2mm,外径65mm,内孔径22mm,为钢制基体或一定硬度的塑胶体。
在第二实施例中,金刚石磨抛盘的最大直径为124mm,总厚度为13mm。其中:用80/100粒度金刚石磨料,采用树脂结合剂混合配置,在320℃条件下与30目不锈钢钢丝网烧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金刚石刀头部分,超硬磨头层11表面设置凹凸不平的花纹。弹性塑胶层20为3.6mm的平面橡胶板,外圆82mm,内圆46mm,金属基体层30厚度1.8mm,外径65mm,内孔径22mm,为钢制基体或一定硬度的塑胶体。
优选的,所述超硬磨头层11和所述钢丝网12采用陶瓷结合剂或树脂结合剂热压固定在一起,所述上侧磨层111设置有上层通孔1113,所述下侧磨层112设置有与上层通孔1113对应的下层通孔1123。所述下层通孔1123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层通孔1113的直径,进而为下部的粘合提供一定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上侧磨层111包括第一平展部1111、与第一平展部1111衔接的第一弯折部1112,所述下侧磨层112包括第二平展部1121、与第二平展部1121衔接的第二弯折部1122,所述第一弯折部1112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122的侧边衔接。所述第一平展部1111与所述第二平展部1121平行,所述第一弯折部111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122平行,整个结构紧凑,稳定性好。
优选的,所述钢丝网12包括第三平展部121、与第三平展部121衔接的侧部延伸边沿122,所述第三平展部121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展部1111和所述第二平展部1121之间,所述侧部延伸边沿122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112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122之间。所述上侧磨层111设置有上层通孔1113,所述第三平展部121的中部设置有圆孔1211,所述圆孔1211的直径小于所述上层通孔1113的直径。所述金属基体层30包括外部边沿31、位于外部边沿31内侧的底座32,所述外部边沿31、所述底座32之间形成凹陷槽33,所述底座32设置有中部通孔321。所述弹性塑胶层20的厚度大于所述上侧磨层111的厚度。所述弹性塑胶层20呈圆环状。整个装置平稳度高,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硬磨头组件、弹性塑胶层、安装在磨机上的金属基体层,
所述超硬磨头组件包括超硬磨头层、钢丝网,所述超硬磨头层包括上侧磨层、与上侧磨层衔接的下侧磨层,所述钢丝网位于所述上侧磨层和所述下侧磨层之间;
所述弹性塑胶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钢丝网和所述金属基体层黏连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硬磨头层和所述钢丝网采用陶瓷结合剂或树脂结合剂热压固定在一起,所述上侧磨层设置有上层通孔,所述下侧磨层设置有与上层通孔对应的下层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层通孔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磨层包括第一平展部、与第一平展部衔接的第一弯折部,所述下侧磨层包括第二平展部、与第二平展部衔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侧边衔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展部与所述第二平展部平行,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包括第三平展部、与第三平展部衔接的侧部延伸边沿,所述第三平展部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展部和所述第二平展部之间,所述侧部延伸边沿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磨层设置有上层通孔,所述第三平展部的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上层通孔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层包括外部边沿、位于外部边沿内侧的底座,所述外部边沿、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凹陷槽,所述底座设置有中部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塑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上侧磨层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塑胶层呈圆环状。
CN202120349989.2U 2021-02-06 2021-02-06 金刚石磨抛盘 Active CN215358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989.2U CN215358006U (zh) 2021-02-06 2021-02-06 金刚石磨抛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989.2U CN215358006U (zh) 2021-02-06 2021-02-06 金刚石磨抛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8006U true CN215358006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2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9989.2U Active CN215358006U (zh) 2021-02-06 2021-02-06 金刚石磨抛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8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5257B (zh) 一种金刚石钎焊工具
JP5730929B2 (ja) カップ型回転砥石
CN215358006U (zh) 金刚石磨抛盘
CN201519910U (zh) 一种散热减振铸铝金刚石磨轮
CN112847165A (zh) 金刚石磨抛盘
CN201419362Y (zh) 一种复合磨料磨盘
KR101137486B1 (ko) 연마 및 도막제거용 다용도 다이아몬드 연마휠
CN106584294B (zh) 一种柔性磨削用钎焊超硬磨料磨盘
CN212240650U (zh) 一种高精度金刚石拉槽磨轮
CN214869860U (zh) 一种带有金刚石抛光轮
CN202037557U (zh) 一种带轴页轮
JP3811463B2 (ja) 研磨工具
CN211029666U (zh) 一种切磨两用的砂布轮
CN218017961U (zh) 一种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及其模具结构
CN220408405U (zh) 一种新型固结式磨料的研磨铜盘
CN2584355Y (zh) 金钢钻砂轮整形刀
CN201023214Y (zh) 可磨削切割砂轮
CN205630345U (zh) 一种砂带
CN211540889U (zh) 一种陶瓷树脂复合金刚石砂轮
KR102494290B1 (ko) 플렉시블 메탈 다이아몬드 연마패드
CN220348147U (zh) 一种碳纤维基体复合材料的砂轮
CN213054404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抛光组件的纱布打磨轮
CN201399719Y (zh) 新型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珩磨油石
CN209887357U (zh) 一种打磨抛光头
CN202701933U (zh) 一种打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