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0495U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0495U
CN215340495U CN202120617323.0U CN202120617323U CN215340495U CN 215340495 U CN215340495 U CN 215340495U CN 202120617323 U CN202120617323 U CN 202120617323U CN 215340495 U CN215340495 U CN 215340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cured
gap
adhesive elemen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73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湘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0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0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和一第一粘着元件。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中第一元件经由第一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二元件,从而避免组装失误或公差而产生缝隙,使得异物得以入侵,进而造成镜头或其他内部元件的磨损。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更具体地来说,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光学元件运动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都配有镜头模块而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然而,前述镜头模块在组装时可能会因为组装失误或公差而产生缝隙,使得异物得以入侵,进而造成镜头或其他内部元件的磨损,亦可能导致镜头驱动模块无法使用。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公知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和一第一粘着元件。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中第一元件经由第一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二元件。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活动部和一驱动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元件,且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粘着元件,且第一元件经由第二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二元件。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二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二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一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二粘着元件。第一元件包括一顶壁和一侧壁,顶壁具有板状结构且垂直于一主轴,侧壁具有板状结构且由顶壁的边缘延伸,且侧壁的延伸方向不垂直于主轴。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间隙,形成于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用以容纳第一粘着元件。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间隙围绕第二元件。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间隙连续且不间断地围绕第二元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间隙,用以容纳第二粘着元件。第二间隙形成于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由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第一间隙未显露。由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第一粘着元件未显露。由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第二间隙的至少部分显露。由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第二粘着元件的至少部分显露。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在第一间隙中的最短距离相异于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在第二间隙中的最短距离。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在第一间隙中的最短距离小于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在第二间隙中的最短距离。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相连。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活动部。第一间隙与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异于第二间隙与该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一间隙与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第二间隙与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第一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相异于第二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第一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小于第二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一第三粘着元件、一第四粘着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第五粘着元件、一第六粘着元件以及一第三元件。活动部经由第一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固定部。第一弹性元件经由第三粘着元件连接固定部。第一弹性元件经由第四粘着元件连接活动部。活动部经由第二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固定部。第二弹性元件经由第五粘着元件连接固定部。第二弹性元件经由第六粘着元件连接活动部。第三元件固定地设置于第一元件上。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小于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同于第二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同于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三粘着元件及/或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三粘着元件及/或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六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六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小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一弹性元件经由第三粘着元件连接第二元件。第一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一弹性元件垂直于主轴。第一弹性元件的材料相异于第二元件的材料。第一弹性元件具有金属材质。第二元件具有塑胶材质。第二弹性元件经由第五粘着元件连接第一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二弹性元件具有金属材质。第一元件具有金属材质。第三粘着元件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第四粘着元件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第六粘着元件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经由第五粘着元件连接固定部。驱动组件的一磁性元件经由第五粘着元件连接固定部。磁性元件具有金属材质。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三元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磁性元件和第一元件之间。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三元件和磁性元件重叠,且第三元件和第一元件重叠。第三元件的材料相异于第一元件的材料。第三元件具有塑胶材质。第三元件经由第五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一元件。第二弹性元件经由第五粘着元件连接第三元件。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一元件。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三元件。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磁性元件。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二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弹性元件还包括一第一固定部连接段、一第一活动部连接段以及一第一弹性变形段。第一固定部连接段经由第三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固定部。第一活动部连接段经由第四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活动部。第一活动部连接段经由第一弹性变性段活动地连接第一固定部连接段,其中第一固定部连接段经由第三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二元件,且第一弹性变形段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前述第二弹性元件还包括一第二固定部连接段、一第二活动部连接段以及一第二弹性变形段。第二固定部连接段经由第五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固定部。第二活动部连接段经由第六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活动部。第二活动部连接段经由第二弹性变形段活动地连接第二固定部连接段,其中第二弹性变形段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粘着元件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第二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第三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第四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第五粘着元件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第六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第一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第二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第三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第四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第五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第六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七粘着元件,用以电性连接驱动组件。第七粘着元件固化后包括一导电区段和一粘着区段。粘着区段具有树脂材质。导电区段具有金属材质。粘着区段的电阻率大于导电区段的电阻率。导电区段的电导率相异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导电区段的电导率大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小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活动部经由第七粘着元件连接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经由第七粘着元件连接驱动组件的一驱动线圈。第七粘着元件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八粘着元件,用以电性连接驱动组件。第八粘着元件具有金属材质。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相异于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大于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相异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大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一弹性元件经由第八粘着元件连接第二元件。第八粘着元件的熔点高于第七粘着元件的固化温度。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九粘着元件,且第九粘着元件包括一阻尼元件。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活动部、固定部、第一弹性元件以及第二弹性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九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九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小于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活动部、固定部以及第一弹性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活动部和固定部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元件还包括一第一渐缩结构。第一渐缩结构对应于第一间隙,且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一表面面朝第一间隙。第一渐缩结构还具有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不垂直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朝相异方向。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不平行。第一表面平行于主轴。第二表面和主轴不平行。第一渐缩结构对应于第二间隙。第一表面面朝第二间隙。第一表面具有平面结构。沿着垂直第一表面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表面与第一间隙重叠,且第一表面与第二间隙重叠。第一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一表面。第二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二表面。第二元件包括一第二渐缩结构,对应第一间隙。第二渐缩结构具有一第三表面,面朝第一间隙。第二渐缩结构具有一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不垂直于第四表面,且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面朝相异方向。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不平行。第三表面平行于主轴。第三表面和第一表面面朝相反方向。第四表面和主轴不平行。第一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三表面。第二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三表面。第二渐缩结构对应第二间隙。第三表面面朝第二间隙。沿着垂直第三表面的方向观察时,第三表面与第一间隙重叠,且第三表面与第二间隙重叠。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二渐缩结构。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四表面。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相异于第二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相反于第二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沿着垂直第一表面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渐缩结构和第二渐缩结构重叠。第三粘着元件直接接触固定部的一第一粘着表面。第三粘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第二粘着表面,且第一粘着表面和第二粘着表面面朝相同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和一第一粘着元件。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中第一元件经由第一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二元件,避免组装失误或公差而产生缝隙,使得异物得以入侵,进而造成镜头或其他内部元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图2中沿12-A-12-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绕线部、驱动线圈、第一弹性元件以及第七粘着元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绕线部、驱动线圈、第一弹性元件以及第七粘着元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12-B-12-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2-1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12-20:电子装置
12-30:光学元件
12-110:第一元件
12-111:顶壁
12-112:侧壁
12-113:第一渐缩结构
12-120:第二元件
12-121:第二渐缩结构
12-122:第一粘着表面
12-200:活动部
12-210:绕线部
12-300:第一弹性元件
12-310:第一固定部连接段
12-311:第二粘着表面
12-320:第一活动部连接段
12-330:第一弹性变形段
12-400:第二弹性元件
12-410:第二固定部连接段
12-420:第二活动部连接段
12-430:第二弹性变形段
12-500:驱动组件
12-510:驱动线圈
12-520:磁性元件
12-AX1:主轴
12-G1:第一间隙
12-G2:第二间隙
12-P1:第一粘着元件
12-P2:第二粘着元件
12-P3:第三粘着元件
12-P4:第四粘着元件
12-P5:第五粘着元件
12-P6:第六粘着元件
12-P7:第七粘着元件
12-P71:导电区段
12-P72:粘着区段
12-P8:第八粘着元件
12-P9:第九粘着元件
12-R:容纳空间
12-S1:第一表面
12-S2:第二表面
12-S3:第三表面
12-S4:第四表面
12-S31:区段
12-S32:区段
12-W: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许多合适的实用新型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可装设于一电子装置12-20内,以承载并驱动一光学元件12-30,使光学元件12-30可相对于电子装置12-20中的感光元件(未图示)移动,进而达到对焦及/变焦的目的。前述电子装置12-20例如可为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是数字相机,而光学元件12-30则可为一镜头。
图2和图3为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的示意图和爆炸图,且图4为图2中沿12-A-12-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主要包括一固定部12-100、一活动部12-200、一第一弹性元件12-300、一第二弹性元件12-400以及一驱动组件12-500。
固定部12-100包括一第一元件12-110和一第二元件12-120,两者可固定地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12-R。活动部12-200、第一弹性元件12-300、第二弹性元件12-400和驱动组件12-500可容置于容纳空间12-R中。
第一元件12-110例如可为一盖体,其包括一顶壁12-111和至少一侧壁12-112。顶壁12-111具有板状结构,且垂直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的一主轴12-AX1。侧壁12-112同样具有板状结构,且侧壁12-112连接于顶壁12-111的边缘并从前述边缘朝向第二元件12-120延伸。因此,侧壁12-112的延伸方向将不会垂直于主轴12-AX1。于本实施例中,侧壁12-1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轴12-AX1。第一元件12-110例如可包括金属材质,但并不限定于此。
第一元件12-110的侧壁12-112上可形成有一第一渐缩结构12-113,具体而言,第一渐缩结构12-113可包括一第一表面12-S1和一第二表面12-S2。第一表面12-S1具有平面结构,当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彼此结合时,第一表面12-S1面朝第二元件12-120,且平行于主轴12-AX1。第二表面12-S2则相对于第一表面12-S1倾斜,因此第二表面12-S2将不平行且不垂直于主轴12-AX1和第一表面12-S1。第一表面12-S1和第二表面12-S2会面朝不同方向。
第二元件12-120例如可为一底座,其可包括塑胶材质,且一或多个导线12-W可埋设于第二元件12-120中。第二元件12-120可包括一第二渐缩结构12-121,具体而言,第二渐缩结构12-121可包括一第三表面12-S3和一第四表面12-S4。当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彼此结合时,第三表面12-S3面朝第一元件12-110的侧壁12-112,且平行于主轴12-AX1。第四表面12-S4则相对于第三表面12-S3倾斜,因此第四表面12-S4将不平行且不垂直于主轴12-AX1和第三表面12-S3。第三表面12-S3和第四表面12-S4会面朝不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元件12-120的侧边具有阶梯状结构,因此第二渐缩结构12-121的第三表面12-S3可包括两个区段12-S31、12-S32。
于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一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一第二粘着元件12-P2来粘贴第一渐缩结构12-113和第二渐缩结构12-121,使第一元件12-110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元件12-120。如图4所示,当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结合时,第一表面12-S1和第三表面12-S3面朝相反方向,且一第一间隙12-G1将形成于第一表面12-S1和第三表面12-S3的区段12-S31之间,一第二间隙12-G2将形成于第一表面12-S1和第三表面12-S3的区段12-S32之间,且第一间隙12-G1和第二间隙12-G2彼此连通。由于区段12-S31比区段12-S32更为靠近第一表面12-S1,因此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在第一间隙12-G1中的最短距离将小于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在第二间隙12-G2中的最短距离。
使用者可先将第一粘着元件12-P1填入第一间隙12-G1中,待第一粘着元件12-P1固化后,再将第二粘着元件12-P2填入第二间隙12-G2中。由于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组装后区段12-S32会比区段12-S31靠近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的外部,因此第一间隙12-G1与容纳空间12-R之间的最短距离将会小于第二间隙12-G2与容纳空间12-R之间的最短距离。从而,当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经由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彼此固定时,仅第二间隙12-G2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会显露,而第一间隙12-G1和第一粘着元件12-P1则不会显露于外。
由于第一间隙12-G1和第二间隙12-G2的位置对应于第一元件12-110的第一渐缩结构12-113和第二元件12-120的第二渐缩结构12-121,因此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不慎受到外力冲击,第一渐缩结构12-113及/或第二渐缩结构12-121可产生些微的形变,以分散应力,避免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在粘贴处分离或断裂。
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2-S1面朝第一间隙12-G1和第二间隙12-G2,且第三表面12-S3同样面朝第一间隙12-G1和第二间隙12-G2。沿着垂直主轴12-AX1/第一表面12-S1/第三表面12-S3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渐缩结构12-113和第二渐缩结构12-121重叠,第一渐缩结构12-113的渐缩方向相反于第二渐缩结构12-121的渐缩方向,第一表面12-S1与第一间隙12-G1和第二间隙12-G2重叠,且第三表面12-S3的区段12-S31、12-S32分别与第一间隙12-G1和第二间隙12-G2重叠。当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分别填入第一间隙12-G1和第二间隙12-G2中后,第一粘着元件12-P1会直接接触第一表面12-S1和区段12-S31,第二粘着元件12-P2会直接接触第一表面12-S1和区段12-S32,且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会直接接触彼此。如此一来,可提高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的接触面积,使粘贴强度提升。
需特别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是使用不同的粘贴材料。举例而言,第一粘着元件12-P1可为一热固胶,而第二粘着元件12-P2则可为一光固胶。亦即第一粘着元件12-P1是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而第二粘着元件12-P2则是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第一粘着元件12-P1未固化时的粘度小于第二粘着元件12-P2未固化时的粘度,且第一粘着元件12-P1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二粘着元件12-P2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可分别由合适的树脂材料构成。
另外,沿着主轴12-AX1方向观察时,第一间隙12-G1将连续且不间断地围绕第二元件12-120,因此填充于第一间隙12-G1中的第一粘着元件12-P1也会连续且不间断地围绕第二元件12-120,由此可完全封闭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之间的间隙,避免流体或异物入侵容纳空间12-R。
本实施例中是利用第一粘着元件12-P1和第二粘着元件12-P2来连接固定部12-100的第一元件12-110和第二元件12-120。于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部12-200可包括多个元件,且可使用与前述方式相同的方式来连接这些元件。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于本实施例中,活动部12-200例如可为承载座,前述光学元件12-30可固定于活动部12-200上。活动部12-200可设置于第一弹性元件12-300和第二弹性元件12-400之间,且通过第一弹性元件12-300和第二弹性元件12-400活动地连接固定部12-100。
第一弹性元件12-300例如可为具有板状结构的金属簧片,其可垂直于主轴12-AX1并可划分为至少一第一固定部连接段12-310、至少一第一活动部连接段12-320以及至少一第一弹性变形段12-330。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固定部连接段12-310可通过一第三粘着元件12-P3固定至第二元件12-120,第一活动部连接段12-320可通过一第四粘着元件12-P4固定至活动部12-200,且第一弹性变形段12-330在第一固定部连接段12-310和第一活动部连接段12-320之间活动地连接两者。
第三粘着元件12-P3和第四粘着元件12-P4的材质可与第二粘着元件12-P2的材质相同。换言之,第三粘着元件12-P3和第四粘着元件12-P4亦可为光固胶,且第三粘着元件12-P3和第四粘着元件12-P4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可相同于第二粘着元件12-P2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由于第一弹性变形段12-330、第三粘着元件12-P3以及第四粘着元件12-P4皆可产生形变,因此当活动部12-200相对于固定部12-100移动时,第一弹性变形段12-330、第三粘着元件12-P3和第四粘着元件12-P4可分散过度的应力,避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损坏。
于本实施例中,第三粘着元件12-P3直接接触第二元件12-120面朝容纳空间12-R的第一粘着表面12-122以及第一固定部连接段12-310面朝容纳空间12-R的第二粘着表面12-311,且更直接接触前述第二渐缩结构12-121的第四表面12-S4,因此,可提升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粘贴强度。
第二弹性元件12-400例如可为具有板状结构的金属簧片,其可垂直于主轴12-AX1并可划分为至少一第二固定部连接段12-410、至少一第二活动部连接段12-420以及至少一第二弹性变形段12-430。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固定部连接段12-410可通过一第五粘着元件12-P5固定至第一元件12-110,第二活动部连接段12-420可通过一第六粘着元件12-P6固定至活动部12-200,且第二弹性变形段12-430在第二固定部连接段12-410和第二活动部连接段12-420之间活动地连接两者。
第五粘着元件12-P5和第六粘着元件12-P6的材质可与第二粘着元件12-P2的材质相同。换言之,第五粘着元件12-P5和第六粘着元件12-P6亦可为光固胶,且第五粘着元件12-P5和第六粘着元件12-P6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可相同于第二粘着元件12-P2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由于第二弹性变形段12-430、第五粘着元件12-P5以及第六粘着元件12-P6皆可产生形变,因此当活动部12-200相对于固定部12-100移动时,第二弹性变形段12-430、第五粘着元件12-P5和第六粘着元件12-P6可分散过度的应力,避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损坏。
请回到图3,驱动组件12-500包括一驱动线圈12-510以及至少一磁性元件12-520,其中驱动线圈12-510设置于活动部12-200上,且磁性元件12-520固定于第一元件12-110上。当电流流经驱动线圈12-510时,驱动线圈12-510和磁性元件12-520之间会产生电磁作用,进而施加驱动力使活动部12-200以及设置于其上的光学元件12-30相对于固定部12-100运动。
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线圈12-510的末端可缠绕于活动部12-200的一绕线部12-210上,且可通过一第七粘着元件12-P7连接至第一弹性元件12-300的第一活动部连接段12-320。第七粘着元件12-P7例如可为导电胶,在固化后可包括一导电区段12-P71和一粘着区域12-P72。导电区域12-P71与驱动线圈12-510和第一活动部连接段12-320接触,粘着区域12-P72则包覆导电区域12-P71并接触绕线部12-210和第一活动部连接段12-320。由于导电区域12-P71和粘着区域12-P72分别具有金属材质和树脂材质,因此导电区域12-P71的电阻率会小于粘着区域12-P72的电阻率,导电区域12-P71可导通驱动线圈12-510和第一弹性元件12-300。
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区段12-P71的电导率会大于第五粘着元件12-P5固化后的电导率,粘着区域12-P72的杨氏模数会大于第三粘着元件12-P3固化后的杨氏模数,且第七粘着元件12-P7是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
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2-300的第一固定部连接段12-310更通过一第八粘着元件12-P8连接至第二元件12-120。第八粘着元件12-P8例如可为焊锡,因此其固化后的电导率会大于第三粘着元件12-P3固化后的电导率。第八粘着元件12-P8可与嵌埋在第二元件12-120内的导线12-W接触,因此可导通第一弹性元件12-300和导线12-W。应注意的是,第八粘着元件12-P8的熔点会高于第七粘着元件12-P7的固化温度,因此在提供热能来固化第七粘着元件12-P7时,第八粘着元件12-P8不会因融化而解焊。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如图7和图8所示,此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与图2至图4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的差异在于固定部12-100还包括一第三元件12-130、从主轴12-AX1观察时第一元件12-110的侧壁12-112未与第三表面12-S3的区段12-S32重叠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还包括一第九粘着元件12-P9。
第三元件12-130例如可为一框架,其固定地设置于第一元件12-110上。沿着主轴12-AX1方向观察时,第三元件12-130与磁性元件12-520重叠,且第三元件12-130与第一元件12-110重叠。沿着垂直主轴12-AX1的方向观察时,第三元件12-130的部分位于磁性元件12-520和顶壁12-111之间。于本实施例中,第三元件12-130具有塑胶材质。
第二弹性元件12-400的第二固定部连接段12-410与第三元件12-130连接。为了使第三元件12-130、第二固定部连接段12-410以及磁性元件12-520相对于彼此固定且固定于第一元件12-110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五粘着元件12-P5可直接接触第一元件12-110、第三元件12-130、第二固定部连接段12-410以及磁性元件12-520。
为了使第一元件12-110、第三元件12-130、第二固定部连接段12-410和磁性元件12-520彼此之间牢固地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五粘着元件12-P5可使用热固胶。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第五粘着元件12-P5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三粘着元件12-P3、第四粘着元件12-P4、第六粘着元件12-P6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第五粘着元件12-P5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第七粘着元件12-P7的粘着区段12-P72的杨氏模数、小于第八粘着元件12-P8固化后的杨氏模数,且第八粘着元件12-P8固化后的电导率大于第五粘着元件12-P5固化后的电导率。此外,由于磁性元件12-520具有金属材质,因此可进一步地增加粘贴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从主轴12-AX1观察时,第一元件12-110的侧壁12-112未与第三表面12-S3的区段12-S32重叠。因此,第二粘着元件12-P2和第二间隙12-G2会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2-10的侧边显露。
第九粘着元件12-P9例如可为一阻尼元件,其可直接接触固定部12-100和活动部12-200,以减少活动部12-200移动时产生的振动。于本实施例中,第九粘着元件12-P9直接接触第二渐缩结构12-121的第四表面12-S4。第九粘着元件12-P9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小于第四粘着元件12-P4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九粘着元件12-P9直接接触固定部12-100和第一弹性元件12-300。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九粘着元件12-P9直接接触固定部12-100和第二弹性元件12-400。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九粘着元件12-P9直接接触固定部12-100、活动部12-200、第一弹性元件12-30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2-4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和一第一粘着元件。固定部包括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中第一元件经由第一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二元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数个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此外,每个权利要求建构成一独立的实施例,且各种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皆介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部,包括:
一第一元件;以及
一第二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一元件;以及
一第一粘着元件,其中该第一元件经由该第一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二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
一活动部,用以连接该光学元件;以及
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粘着元件,且该第一元件经由该第二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二元件;
该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二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该第二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一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二粘着元件;
该第一元件包括一顶壁和一侧壁,该顶壁具有板状结构且垂直于一主轴,该侧壁具有板状结构且由该顶壁之边缘延伸,且该侧壁的延伸方向不垂直于该主轴;
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间隙,形成于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之间,用以容纳该第一粘着元件;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间隙围绕该第二元件;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间隙连续且不间断地围绕该第二元件;
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间隙,用以容纳该第二粘着元件;
该第二间隙形成于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之间;
由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该第一间隙未显露;
由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该第一粘着元件未显露;
由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该第二间隙的至少部分显露;
由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外部观察时,该第二粘着元件的至少部分显露;
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在该第一间隙中的最短距离相异于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在该第二间隙中的最短距离;
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在该第一间隙中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在该第二间隙中的最短距离;
该第一间隙与该第二间隙相连;
该第一元件和该第二元件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该活动部;
该第一间隙与该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异于该第二间隙与该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
该第一间隙与该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间隙与该容纳空间之间的最短距离;
该第一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相异于该第二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
该第一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小于该第二粘着元件未固化时的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
一第一弹性元件,其中该活动部经由该第一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
一第三粘着元件,其中该第一弹性元件经由该第三粘着元件连接该固定部;
一第四粘着元件,其中该第一弹性元件经由该第四粘着元件连接该活动部;
一第二弹性元件,其中该活动部经由该第二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
一第五粘着元件,其中该第二弹性元件经由该第五粘着元件连接该固定部;
一第六粘着元件,其中该第二弹性元件经由该第六粘着元件连接该活动部;以及
一第三元件,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一元件上;
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小于该第一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同于该第二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同于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三粘着元件及/或该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该第三粘着元件及/或该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六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六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小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一弹性元件经由该第三粘着元件连接该第二元件;
该第一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
该第一弹性元件垂直于该主轴;
该第一弹性元件的材料相异于该第二元件的材料;
该第一弹性元件具有金属材质;
该第二元件具有塑胶材质;
该第二弹性元件经由该第五粘着元件连接该第一元件;
该第二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结构;
该第二弹性元件具有金属材质;
该第一元件具有金属材质;
该第三粘着元件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
该第四粘着元件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
该第六粘着元件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
该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经由该第五粘着元件连接该固定部;
该驱动组件之一磁性元件经由该第五粘着元件连接该固定部;
该磁性元件具有金属材质;
沿着垂直该主轴之方向观察时,该第三元件的至少部分位于该磁性元件和该第一元件之间;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三元件和该磁性元件重叠,且该第三元件和该第一元件重叠;
该第三元件的材料相异于该第一元件的材料;
该第三元件具有塑胶材质;
该第三元件经由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一元件;
该第二弹性元件经由该第五粘着元件连接该第三元件;
该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元件;
该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三元件;
该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磁性元件;
该第五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二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元件还包括:
一第一固定部连接段,经由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固定部;
一第一活动部连接段,经由该第四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活动部;以及
一第一弹性变形段,该第一活动部连接段经由该第一弹性变性段活动地连接该第一固定部连接段,其中该第一固定部连接段经由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第二元件,且该第一弹性变形段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
其中该第二弹性元件还包括:
一第二固定部连接段,经由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固定部;
一第二活动部连接段,经由该第六粘着元件固定地连接该活动部;以及
一第二弹性变形段,该第二活动部连接段经由该第二弹性变形段活动地连接该第二固定部连接段,其中该第二弹性变形段可产生形变以分散过度的应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粘着元件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
该第二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
该第三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
该第四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
该第五粘着元件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
该第六粘着元件以照光方式进行固化;
该第一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
该第二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
该第三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
该第四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
该第五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
该第六粘着元件具有树脂材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七粘着元件,用以电性连接该驱动组件;
该第七粘着元件固化后包括一导电区段和一粘着区段;
该粘着区段具有树脂材质;
该导电区段具有金属材质;
该粘着区段的电阻率大于该导电区段的电阻率;
该导电区段的电导率相异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
该导电区段的电导率大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
该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大于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粘着区段的杨氏模数小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活动部经由该第七粘着元件连接该第一弹性元件;
该第一弹性元件经由该第七粘着元件连接该驱动组件之一驱动线圈;
该第七粘着元件以加热方式进行固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八粘着元件,用以电性连接该驱动组件;
该第八粘着元件具有金属材质;
该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相异于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
该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大于该第三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
该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相异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
该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大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电导率;
该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八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大于该第五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一弹性元件经由该第八粘着元件连接该第二元件;
该第八粘着元件的熔点高于该第七粘着元件的固化温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九粘着元件,且该第九粘着元件包括一阻尼元件:
该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活动部、该固定部、该第一弹性元件以及该第二弹性元件之至少一个;
该第九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相异于该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九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小于该第四粘着元件固化后的杨氏模数;
该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活动部、该固定部以及该第一弹性元件之至少一个;
该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活动部和该固定部之至少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元件还包括一第一渐缩结构;
该第一渐缩结构对应于该第一间隙,且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面朝该第一间隙;
该第一渐缩结构还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不垂直于该第二表面,且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面朝相异方向;
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不平行;
该第一表面平行于该主轴;
该第二表面和该主轴不平行;
该第一渐缩结构对应于该第二间隙;
该第一表面面朝该第二间隙;
该第一表面具有平面结构;
沿着垂直该第一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间隙重叠,且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间隙重叠;
该第一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表面;
该第二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二表面;
该第二元件包括一第二渐缩结构,对应该第一间隙;
该第二渐缩结构具有一第三表面,面朝该第一间隙;
该第二渐缩结构具有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不垂直于该第四表面,且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面朝相异方向;
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不平行;
该第三表面平行于该主轴;
该第三表面和该第一表面面朝相反方向;
该第四表面和该主轴不平行;
该第一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三表面;
该第二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三表面;
该第二渐缩结构对应该第二间隙;
该第三表面面朝该第二间隙;
沿着垂直该第三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一间隙重叠,且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二间隙重叠;
该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二渐缩结构;
该第九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四表面;
沿着垂直该主轴之方向观察时,该第一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相异于该第二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
沿着垂直该主轴之方向观察时,该第一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相反于该第二渐缩结构的渐缩方向;
沿着垂直该第一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渐缩结构和该第二渐缩结构重叠;
该第三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固定部之一第一粘着表面;
该第三粘着元件直接接触该第一弹性元件之一第二粘着表面,且该第一粘着表面和该第二粘着表面面朝相同方向。
CN202120617323.0U 2020-03-27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Active CN2153404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00604P 2020-03-27 2020-03-27
US63/000,604 2020-03-27
US202063017313P 2020-04-29 2020-04-29
US63/017,313 2020-04-29
US202063041459P 2020-06-19 2020-06-19
US63/041,459 2020-06-19
US202063050503P 2020-07-10 2020-07-10
US63/050,503 2020-07-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0495U true CN21534049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78559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8160.9A Pending CN113514929A (zh) 2020-03-27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0617323.0U Active CN215340495U (zh) 2020-03-27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8160.9A Pending CN113514929A (zh) 2020-03-27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02690A1 (zh)
CN (2) CN113514929A (zh)
TW (1) TW2022068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6193A (zh) * 2021-02-19 2022-09-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4518637B (zh) * 2021-11-05 2024-02-02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9124A (zh) * 2018-08-16 2020-02-25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该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02690A1 (en) 2021-09-30
CN113514929A (zh) 2021-10-19
TW202206875A (zh)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9550B2 (en) Voice coil motor
CN21534049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09212712B (zh) 驱动机构
CN110838775B (zh) 镜头驱动马达
US11262528B2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08663767B (zh) 光学机构及其镜头模块
CN110471153B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US11131825B2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1982866B2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having movable portion for holding lens
CN21534049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2009109U (zh) 驱动机构
US20230204901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KR20220110688A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1366662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KR20150028458A (ko) 카메라 모듈
JP2004311812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989746U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KR20080051445A (ko) 이미지센서 모듈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모듈
CN115016086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KR100992271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130110299A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KR20170064323A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1905409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230168935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