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7941U - 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37941U CN215337941U CN202023202827.0U CN202023202827U CN215337941U CN 215337941 U CN215337941 U CN 215337941U CN 202023202827 U CN202023202827 U CN 202023202827U CN 215337941 U CN215337941 U CN 2153379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or
- plate
- intercooler
- cooling module
- connection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芯体以及固接在散热芯体上下两端的散热器水室,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以及固接在中冷器芯体左右两端的中冷器气室,所述散热器左右两端各固接有一个U形的散热器侧板,所述散热器侧板的底板位于散热器左右两端,散热器侧板的两个立板分别位于散热器两侧,所述中冷器气室的上端固接有固定件,螺栓穿过固定件、散热器侧板的立板以及散热器水室将散热器和中冷器固定连接,通过将螺栓穿过固定件、散热器侧板的两个立板以及散热器水室,从而将中冷器气室与散热器侧板和散热器水室固定在一起,增强中冷器气室的连接强度,防止散热器与中冷器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散热器和中冷器连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冷却模块一般包括中冷器和散热器,市场中现有的冷却模块,散热器是通过连接板和中冷器气室上的连接孔连接在一起的,散热器侧板上开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其固定,所用螺栓较短,承压强度较小,且中冷器只是与散热器侧板连接在一起,侧板承受来自中冷器的大部分力,当冷却模块随车运行时,所受外力集中作用在侧板与中冷器的连接螺栓上,极易造成螺栓受力脱落,散热器与中冷器分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芯体以及固接在散热芯体上下两端的散热器水室,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以及固接在中冷器芯体左右两端的中冷器气室,所述散热器左右两端各固接有一个U形的散热器侧板,所述散热器侧板的底板位于散热器左右两端,散热器侧板的两个立板分别位于散热器两侧,所述中冷器气室的上端固接有固定件,螺栓穿过固定件、散热器侧板的两个立板以及散热器水室将散热器和中冷器固定连接。
本方案中中冷器气室的上端固接有固定件,通过将螺栓穿过固定件、散热器侧板的两个立板以及散热器水室将散热器和中冷器固定连接,从而将中冷器气室与散热器侧板和散热器水室固定在一起,从而增强中冷器气室的连接强度,防止散热器与中冷器分离。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件包括竖向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与中冷器气室上端面之间的加强筋,所述固定板与散热器侧板的立板贴合,所述螺栓穿过固定板。本方案中设置的加强筋对固定板起到加强作用,防止固定板变形或者固定板与中冷器气室连接处开裂。
作为优化,所述加强筋包括位于螺栓两侧的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本方案中的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位于螺栓两侧,从而通过对螺栓两侧进行加强,提高整个固定件的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筋板的上端和第二筋板上端均高于螺栓。本方案中第一筋板的上端和第二筋板上端均高于螺栓,从而增强螺栓周边固定板的强度和刚性。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筋板的上端向第二筋板方向延伸,第二筋板的上端向第一筋板方向延伸。本方案中第一筋板的上端向第二筋板方向延伸,第二筋板的上端向第一筋板方向延伸,延伸的部分包裹住螺栓周围的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强螺栓周边固定板的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中冷器气室的下端固接有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通过螺栓与散热器侧板连接。本方案中下固定件通过螺栓与散热器侧板连接,从而将中冷器的下端与散热器固定。
作为优化,所述下固定件与散热器侧板的立板连接。本方案中下固定件与散热器侧板的立板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下固定件贴合在立板上,便于下固定件与立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通过将螺栓穿过固定件、散热器侧板的两个立板以及散热器水室将散热器和中冷器固定连接,从而将中冷器气室与散热器侧板和散热器水室固定在一起,从而增强中冷器气室的连接强度,防止散热器与中冷器分离,同时螺栓可以采用长螺栓,防止螺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左视图;
图中所示:
1、固定件,2、散热器侧板,3、散热器水室,4、中冷器气室,5、螺栓,11、固定板,12、第一筋板,13、第二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芯体以及固接在散热芯体上下两端的散热器水室3,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以及固接在中冷器芯体左右两端的中冷器气室4,散热器和中冷器贴合在一起。
所述散热器左右两端各固接有一个U形的散热器侧板2,散热器侧板2扣在散热器的两端,散热器侧板2的高度与散热器的高度相同,散热器侧板2为U形,U形的底面为散热器侧板2的底板,U形的两个竖向面为散热器侧板2的两个立板,所述散热器侧板2的底板位于散热器左右两端,散热器侧板2的两个立板分别位于散热器两侧,两个立板之间的内间距与散热器水室3的宽度相同,从而使两个立板夹住散热器水室3,两个散热器侧板2分别扣在散热器水室3的两端位置。
所述中冷器气室4的上端固接有固定件1,螺栓5穿过固定件1、散热器侧板2的两个立板以及散热器水室3将散热器和中冷器固定连接,所述螺栓5为长螺栓,规格号采用M8、M10、M12等,散热器水室3上的螺栓穿过孔为铸造孔。
所述固定件1包括竖向的固定板11以及设置在固定板11与中冷器气室4上端面之间的加强筋,所述固定板11与散热器侧板2的立板贴合,所述螺栓穿过固定板11。
所述加强筋包括位于螺栓两侧的第一筋板12和第二筋板13,所述第一筋板12的上端和第二筋板13上端均高于螺栓。
所述第一筋板12的上端向第二筋板13方向延伸,第二筋板13的上端向第一筋板12方向延伸。
所述中冷器气室4的下端固接有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通过螺栓与散热器侧板2连接,下固定件与散热器侧板2的立板贴合,所述下固定件与散热器侧板2的立板连接。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芯体以及固接在散热芯体上下两端的散热器水室(3),所述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以及固接在中冷器芯体左右两端的中冷器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左右两端各固接有一个U形的散热器侧板(2),所述散热器侧板(2)的底板位于散热器左右两端,散热器侧板(2)的两个立板分别位于散热器两侧,所述中冷器气室(4)的上端固接有固定件(1),螺栓穿过固定件(1)、散热器侧板(2)的两个立板以及散热器水室(3)将散热器和中冷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1)包括竖向的固定板(11)以及设置在固定板(11)与中冷器气室(4)上端面之间的加强筋,所述固定板(11)与散热器侧板(2)的立板贴合,所述螺栓穿过固定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位于螺栓两侧的第一筋板(12)和第二筋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12)的上端和第二筋板(13)上端均高于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12)的上端向第二筋板(13)方向延伸,第二筋板(13)的上端向第一筋板(12)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气室(4)的下端固接有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通过螺栓与散热器侧板(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件与散热器侧板(2)的立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02827.0U CN21533794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02827.0U CN21533794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37941U true CN215337941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70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02827.0U Active CN215337941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37941U (zh)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02827.0U patent/CN2153379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337941U (zh) | 一种贯穿柱式冷却模块连接结构 | |
CN113370928B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中支架 | |
CN202363497U (zh) | 太阳能电池板铝型材边框 | |
CN210859432U (zh) | 一种紧密型稻壳加工设备安全稳定结构 | |
CN205744112U (zh) | 一种带边角支撑的汽车散热器 | |
CN218021856U (zh) | 后轮罩、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 |
CN210212018U (zh) | 一种发动机支架及其防变形工装 | |
CN208264164U (zh) | 一种汽车前下部防护总成 | |
CN211000901U (zh) | 一种圆柱与槽复合型动力电池支架导向定位连接结构 | |
CN210454449U (zh) | 一种副水箱安装结构 | |
CN210737848U (zh) | 一种全钢玻璃隔墙与隔墙结构 | |
CN210897399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 |
CN210866270U (zh) | 电池模组支撑装置及车辆 | |
CN215321986U (zh) | 一种冷却模块新型装机结构 | |
CN221163176U (zh) | 一种摩托车减震摇臂总成 | |
CN109405584B (zh) | 一种高效节能散热器 | |
CN211045540U (zh) | 模组连接板、模组安装组件及电池包 | |
CN214517471U (zh) | 一种铝锭生产用精准安全结构 | |
CN214533849U (zh) | 一种高强度组合定位铝型材 | |
CN212290127U (zh) | 一种具有新型散热结构的控制器 | |
CN214535646U (zh) | 一种组合紧固型铝型材 | |
CN213868315U (zh) | 一种安装快捷的集成房屋 | |
CN214165122U (zh) | 一种前纵梁及车架 | |
CN216086533U (zh) | 光伏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光伏系统 | |
CN221812386U (zh) | 一种光伏支架的扣合式钢制边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