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7654U -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7654U
CN215337654U CN202121546144.9U CN202121546144U CN215337654U CN 215337654 U CN215337654 U CN 215337654U CN 202121546144 U CN202121546144 U CN 202121546144U CN 215337654 U CN215337654 U CN 215337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box body
kiln
section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61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向东
龙海仁
钟保民
李锋
招伟培
冯朝阳
李小华
谢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onghua Sheng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onghua Sheng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onghua Sheng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onghua Sheng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461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7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7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7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包括窑体和设置于所述窑体内部的辊棒输送带,所述窑体包括沿砖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急冷段、缓冷段、快冷段和冷箱段,所述冷箱段包括箱体、抽风组件和吹风组件,所述辊棒输送带贯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将所述箱体的内部腔体分为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上方的抽风腔室和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下方的吹风腔室。所述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加快了砖坯的冷却速度,有效提高了砖坯的冷却降温效率,提高了烧成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节约能源,解决了砖坯烧成降温过程中砖坯表面温度太高、冷却速度低、冷却效率慢、砖脆容易开裂、能源消耗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陶瓷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陶瓷窑炉是陶瓷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传统的窑炉分预热段、烧成段、冷却段,其中冷却段又包括急冷段、缓冷段和快冷段,每一段的分配比例都有一定的规定,实践中发现,当窑炉快烧后,最大的瓶颈是出窑炉后,砖坯表面温度太高,容易导致砖脆、发生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砖坯的质量,而砖坯的温度受到窑炉在冷却段即急冷段、缓冷段和快冷段的重要影响,现有的窑炉冷却结构通常采用急冷风机对密闭的箱体内部进行抽风冷却,具有冷却速度低、冷却效率慢、能源消耗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加快了砖坯的冷却速度,有效提高了砖坯的冷却降温效率,提高了烧成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节约能源,解决了砖坯烧成降温过程中砖坯表面温度太高、冷却速度低、冷却效率慢、砖脆容易开裂、能源消耗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包括窑体和设置于所述窑体内部的辊棒输送带,所述窑体包括沿砖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急冷段、缓冷段、快冷段和冷箱段,所述冷箱段包括箱体、抽风组件和吹风组件,所述辊棒输送带贯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将所述箱体的内部腔体分为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上方的抽风腔室和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下方的吹风腔室,所述箱体的于所述抽风腔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敞开口,所述抽风腔室通过所述敞开口与大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于所述抽风腔室处设有所述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用于所述抽风腔室的抽风处理,所述箱体的于所述吹风腔室处设有所述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吹风腔室吹入冷风。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抽风组件包括抽风机、抽风主管和多个抽风罩,多个所述抽风罩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抽风罩与所述抽风腔室相连通,所述抽风主管设置于所述抽风罩的顶部,且所述抽风主管与所述抽风罩相连通,所述抽风主管与所述抽风机的抽风端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多个所述抽风罩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中间位置。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一侧凸出设置。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多个轴流风机,多个所述轴流风机分别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轴流风机的吹风端与所述吹风腔室相连通。
更进一步说明,多个所述轴流风机分别间隔均匀地对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左右两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轴流风机的吹风端向上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所述轴流风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30°。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5~10cm。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急冷段、缓冷段、快冷段和冷箱段的长度的比例为(9~ 11):(20~22):(9~11):(9~11)。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箱体的内部还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于所述抽风腔室处的内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冷却段的总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快冷段,在所述快冷段的下游设置所述冷箱段,由于所述冷箱段中,所述箱体于所述抽风腔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敞开口,敞开式的所述箱体能够通过所述敞开口使得所述抽风腔室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此时所述吹风组件向所述吹风腔室吹入冷风,冷风经过所述辊棒输送带中的各辊棒之间的间隙吹向砖坯,对砖坯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风经过热交换后变成热风进入所述抽风腔室,所述抽风腔室中的热风可以通过所述抽风组件抽走,而外界相对较冷的冷风,通过所述敞开口进入所述抽风腔室,通过自然的冷风对砖坯进行进一步的降温,敞开式抽风的设计结构,使得所述箱体内保持微负压,所述箱体外围的温度较低,能够改善工作环境,使得所述箱体外部的较冷的冷风从所述敞开口进入所述箱体中,从而大大加快了砖坯的冷却速度,有效提高了砖坯的冷却降温效率,从而提高了烧成效率,且由于采用自然冷风与机械冷风的结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能源,解决了砖坯烧成降温过程中砖坯表面温度太高、冷却速度低、冷却效率慢、砖脆容易开裂、能源消耗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2、通过设置所述抽风机、抽风主管和多个抽风罩,多个所述抽风罩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能够均匀地通过所述抽风机将所述箱体内的热风抽进所述抽风主管中,最后抽往厂房外或者进行余热的利用,有效提高了所述箱体内的换热效率,且使得所述箱体内部保持微负压,而所述箱体外部的环境温度较低,冷风容易从所述敞开口进入所述抽风腔室中,从而提高对砖坯的冷却效率;
3、通过设置多个所述轴流风机,多个所述轴流风机分别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能够均匀地向所述吹风腔室吹风,冷风通过所述辊棒输送带的辊棒之间的间隙吹在砖坯的表面对砖坯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的冷箱段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的冷箱段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窑体10、急冷段1、缓冷段2、快冷段3、冷箱段4、箱体41、敞开口411、侧板412、隔热层413、温度感应器414、抽风机421、抽风主管422、抽风罩423、轴流风机431、抽风腔室44、吹风腔室45、辊棒输送带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包括窑体10和设置于所述窑体10内部的辊棒输送带20,所述窑体10包括沿砖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急冷段1、缓冷段2、快冷段3和冷箱段4,所述冷箱段4包括箱体 41、抽风组件和吹风组件,所述辊棒输送带20贯穿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内部,并将所述箱体41的内部腔体分为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20的上方的抽风腔室44 和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20的下方的吹风腔室45,所述箱体41的于所述抽风腔室4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敞开口411,所述抽风腔室44通过所述敞开口411与大气相连通,所述箱体41的于所述抽风腔室44处设有所述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用于所述抽风腔室44的抽风处理,所述箱体41的于所述吹风腔室45处设有所述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吹风腔室45吹入冷风。
传统的窑炉分预热段、烧成段和冷却段,其中冷却段又包括急冷段、缓冷段和快冷段,每一段的分配比例都有一定的规定,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段的总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所述快冷段3,在所述快冷段3的下游设置所述冷箱段4,由于所述冷箱段4中,所述箱体41于所述抽风腔室4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敞开口411,敞开式的所述箱体41能够通过所述敞开口411使得所述抽风腔室44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此时所述吹风组件向所述吹风腔室45吹入冷风,冷风经过所述辊棒输送带20中的各辊棒之间的间隙吹向砖坯,对砖坯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风经过热交换后变成热风进入所述抽风腔室44,所述抽风腔室44中的热风可以通过所述抽风组件抽走,而外界相对较冷的冷风,通过所述敞开口 411进入所述抽风腔室44,通过自然的冷风对砖坯进行进一步的降温,敞开式抽风的设计结构,使得所述箱体41内保持微负压,所述箱体外围的温度较低,能够改善工作环境,使得所述箱体41外部的较冷的冷风从所述敞开口411进入所述箱体41中,从而大大加快了砖坯的冷却速度,有效提高了砖坯的冷却降温效率,从而提高了烧成效率,且由于采用自然冷风与机械冷风的结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能源,解决了砖坯烧成降温过程中砖坯表面温度太高、冷却速度低、冷却效率慢、砖脆容易开裂、能源消耗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抽风组件包括抽风机421、抽风主管422和多个抽风罩 423,多个所述抽风罩423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顶部,且所述抽风罩 423与所述抽风腔室44相连通,所述抽风主管422设置于所述抽风罩423的顶部,且所述抽风主管422与所述抽风罩423相连通,所述抽风主管422与所述抽风机421的抽风端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抽风机421、抽风主管422和多个抽风罩423,多个所述抽风罩423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顶部,能够均匀地通过所述抽风机421将所述箱体41内的热风抽进所述抽风主管422中,最后抽往厂房外或者进行余热的利用,有效提高了所述箱体41内的换热效率,且使得所述箱体41内部保持微负压,而所述箱体41外部的环境温度较低,冷风容易从所述敞开口411进入所述抽风腔室44中,从而提高对砖坯的冷却效率。
优选的,多个所述抽风罩423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顶部的中间位置。
通过将多个所述抽风罩423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抽风腔室44中的热气升起然后汇集于所述抽风腔室44的中部,所述抽风罩423能够将汇集于所述抽风腔室44的中部的热气抽走,有效提高了所述抽风腔室44中的热气的抽风效率,提高对砖坯的降温效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412,所述侧板 412朝向所述辊棒输送带20的一侧凸出设置。
通过在所述箱体4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侧板412,所述侧板412能够对外界的冷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冷风能够在靠近所述辊棒输送带20的所述敞开口411进入所述抽风腔室44,使得冷风能够直接对所述辊棒输送带20的砖坯进行吹风冷却,从而提高了砖坯的冷却降温效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多个轴流风机431,多个所述轴流风机 431分别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轴流风机431 的吹风端与所述吹风腔室45相连通。
通过设置多个所述轴流风机431,多个所述轴流风机431分别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能够均匀地向所述吹风腔室45吹风,冷风通过所述辊棒输送带20的辊棒之间的间隙吹在砖坯的表面对砖坯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的,多个所述轴流风机431分别间隔均匀地对称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的左右两侧。
多个所述轴流风机431分别间隔均匀地对称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使得位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的左侧的所述轴流风机431与位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的右侧的所述轴流风机431一一对应,从而能够从所述箱体41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进行均匀的吹风,使得对砖坯的冷却效果更佳均匀,有利于提高砖坯的烧成质量。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轴流风机431的吹风端向上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所述轴流风机43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30°。
通过将所述轴流风机431的吹风端向上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下部,使得所述轴流风机431的吹风方向能够朝向所述辊棒输送带20输送的砖坯的方向倾斜,从而保证了对砖坯的冷却吹风效果,所述轴流风机43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30°,如果所述轴流风机43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过大,则冷风容易直接吹向所述箱体41的顶面,影响对砖坯的吹风效果,如果所述轴流风机43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过小,则冷风难以直接吹向砖坯,容易降低对砖坯的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箱体41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隔热层413,所述隔热层413的厚度为5~10cm。
由于所述抽风组件将所述抽风腔室44中的热风抽走,通过在所述箱体41 的顶面设置所述隔热层413,避免所述抽风组件抽走的热风又影响所述抽风腔室 44,从而避免所述抽风腔室44中的温度重新提高,通过在所述箱体41的底面设置所述隔热层413,避免外界环境的温度影响所述吹风腔室45中的冷风的温度,从而保证了对砖坯的冷却降温效果,限定所述隔热层413的厚度,保证所述隔热层413的隔热效果,如果所述隔热层413的厚度太薄,则可能会降低隔热作用,热气容易使得所述抽风腔室44的温度上升,从而影响砖坯的冷却效果。
具体地,所述隔热层413的材料具体为耐高温隔热材料,如耐高温隔热棉或者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具有耐高温和隔热效果,隔热保温效率高,保证了对箱体的隔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急冷段1、缓冷段2、快冷段3和冷箱段4的长度的比例为(9~ 11):(20~22):(9~11):(9~11)。
优选的,所述急冷段1、缓冷段2、快冷段3和冷箱段4的长度的比例为9:22:9:10。
通过限定所述急冷段1、缓冷段2、快冷段3和冷箱段4的长度的比例,在所述急冷段1中高温的砖坯迅速冷却并变硬,变形基本稳定,随后进入所述缓冷段2避免砖坯过脆而开裂,再通过所述快冷段3和冷箱段4对砖坯进行迅速降温,在保证了砖坯的冷却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箱体41的内部还设有温度感应器414,所述温度感应器414 设置于所述箱体41的于所述抽风腔室44处的内表面。
通过在所述箱体41的内部设置所述温度感应器414,能够实时对所述箱体 41的内部进行温度的监测,在较冷的天气下,如果所述箱体41的内部温度不高,则可以关闭所述吹风组件,利用自然降温的方式,通过所述敞开口411吹入的冷风对砖坯进行降温,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当所述箱体41的内部温度较高时,能够及时打开所述吹风组件,采用自然降温加上机械吹风降温的方法对砖坯进行降温,应用灵活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和设置于所述窑体内部的辊棒输送带,所述窑体包括沿砖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急冷段、缓冷段、快冷段和冷箱段,所述冷箱段包括箱体、抽风组件和吹风组件,所述辊棒输送带贯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将所述箱体的内部腔体分为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上方的抽风腔室和位于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下方的吹风腔室,所述箱体的于所述抽风腔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敞开口,所述抽风腔室通过所述敞开口与大气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于所述抽风腔室处设有所述抽风组件,所述抽风组件用于所述抽风腔室的抽风处理,所述箱体的于所述吹风腔室处设有所述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吹风腔室吹入冷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组件包括抽风机、抽风主管和多个抽风罩,多个所述抽风罩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抽风罩与所述抽风腔室相连通,所述抽风主管设置于所述抽风罩的顶部,且所述抽风主管与所述抽风罩相连通,所述抽风主管与所述抽风机的抽风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抽风罩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辊棒输送带的一侧凸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多个轴流风机,多个所述轴流风机分别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轴流风机的吹风端与所述吹风腔室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轴流风机分别间隔均匀地对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的吹风端向上倾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所述轴流风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5~1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段、缓冷段、快冷段和冷箱段的长度的比例为(9~11):(20~22):(9~11):(9~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还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于所述抽风腔室处的内表面。
CN202121546144.9U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Active CN215337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6144.9U CN215337654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6144.9U CN215337654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7654U true CN215337654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6144.9U Active CN215337654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7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3748B (zh) 一种温区互错布置双层辊道窑
CN206970465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的钢化炉
CN207498416U (zh) 一种铝型材淬火装置
CN108395085A (zh) 一种加工波浪形钢化玻璃的成型装置及水平辊道式钢化炉
CN102029707B (zh) 枕芯热定形装置
CN107586013A (zh) 一种薄钢化玻璃生产方法
CN101479552B (zh) 用于烧制陶瓷物品的隧道式窑
CN215337654U (zh)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CN207276657U (zh) 一种节能退火炉
CN113465368A (zh) 一种可提高冷却效果的窑炉冷却结构
CN209116744U (zh) 一种辊道窑保温装饰烧结一体板退火装置
CN208308676U (zh) 一种加工波浪形钢化玻璃的成型装置及水平辊道式钢化炉
CN207365694U (zh) 一种新型辊道窑炉
CN201318875Y (zh) 一种大型电瓷隧道窑的急冷装置
CN204884856U (zh) 一种高性能型锶铁氧体磁芯烧结窑
CN103836899B (zh) 集群间歇式耐火砖干燥窑余热利用工艺
CN207894229U (zh) 一种烧制青砖的隧道窑装置
CN113566566B (zh) 一种节能快烧的辊道窑炉
CN101936653B (zh) 一种生产内墙砖的节能釉烧辊道窑
CN206207992U (zh) 一种高效隧道窑
CN201872330U (zh) 枕芯热定形装置
CN105403044A (zh) 一种全自动快速节能梭式窑
CN202688181U (zh) 火焰直接钢化炉
CN206014667U (zh) 一种节能型钢化炉
CN211782700U (zh) 一种节能型隧道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