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6322U - 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36322U CN215336322U CN202120539844.9U CN202120539844U CN215336322U CN 215336322 U CN215336322 U CN 215336322U CN 202120539844 U CN202120539844 U CN 202120539844U CN 215336322 U CN215336322 U CN 2153363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er ring
- central
- fire
- fire cover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包括火盖和火盖。火盖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火盖、外环火盖和上支撑梁。外环火盖套设于中心火盖,上支撑梁一端连接外环火盖,另一端连接中心火盖。底座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底座、外环底座和下支撑梁。中心底座包括中心底座主体。中心火盖和中心底座主体形成内燃气腔。中心底座主体设中心入口,中心火盖上设内火孔。外环底座包括外环底座主体,外环底座主体套设于中心底座主体,下支撑梁一端连接外环底座主体,另一端连接中心底座主体。外环火盖和外环底座主体之间形成中空外燃气腔。外环底座主体设有外环入口。其有益效果是,火盖组件仅由火盖和底座两个零件组成,且火盖和底座均为一体式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灶具的燃烧器为厨房烹饪用火器具,通常由炉头和安装在炉头上方的火盖组件组成。现有的火盖组件通常由大火盖、小火盖和分气盘三个零件组装成,其中,分气盘通常由两件以上的零件组装成。因此,现有的火盖组件的零件数量较多,造成火盖组件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产品的整体性和装配精度较差、装拆不便,且不便于对火盖组件的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其解决了现有的火盖组件的零件数量较多,造成火盖组件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产品的整体性和装配精度较差、装拆不便,且不便于对火盖组件清洁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火盖组件,包括火盖和位于火盖下方的底座;
火盖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火盖、外环火盖和上支撑梁;
外环火盖为环体,外环火盖套设于中心火盖的外侧,至少一个上支撑梁设置在外环火盖与中心火盖之间,其一端连接外环火盖的内周向侧面,另一端连接中心火盖的外周向侧面;
底座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底座、外环底座和下支撑梁;
中心底座包括中心底座主体,中心底座主体为上下连通的结构;
中心火盖和中心底座主体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内燃气腔;
中心底座主体的底部设有与内燃气腔连通的中心入口,中心火盖上设有与内燃气腔连通的内火孔;
外环底座包括外环底座主体,外环底座主体为环体,外环底座主体套设于中心底座主体的外侧,至少一个下支撑梁设置在外环底座主体和中心底座主体之间,其一端连接外环底座主体的内周向侧面,另一端连接中心底座主体的外周向侧面;
外环火盖和外环底座主体之间形成中空的外燃气腔;
外环底座主体的底部设有与外燃气腔连通的外环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下支撑梁和至少一个上支撑梁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下支撑梁和上支撑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环火盖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上外环槽,上外环槽为环状;
外环底座主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下外环槽,下外环槽为环状;
上外环槽和下外环槽对合后在二者之间形成外燃气腔;
外环火盖上设有与外燃气腔连通的外火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下外环槽的内部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位于外环入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心火盖为开口向下的圆台,具有周向侧面和顶壁;
若干个内火孔沿中心火盖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中心火盖的周向侧面上,内火孔向斜上方延伸,内火孔的轴线与中心火盖的轴线间的夹角为30-9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心火盖的外周向侧面还设有中稳焰槽,中稳焰槽位于内火孔的上方,中稳焰槽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与内燃气腔连通的中稳焰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若干个外火孔沿外环火盖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外环火盖的周向侧面,外火孔向斜上方延伸,外火孔的轴线与外环火盖的轴线间的夹角为0-60°。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环火盖的周向侧面上设有环状的稳焰槽,稳焰槽位于外火孔的下方,稳焰槽的底部与外火孔贯通,稳焰槽沿着竖直方向的高度为0.5-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心底座还包括位于中心底座主体下方的中心进气管;
中心进气管为上下连通的圆筒体,中心进气管与中心入口连通;
外环底座还包括位于外环底座主体下方的外进气管和支脚;
外进气管为上下连通的结构,外进气管与外环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火盖组件,还包括炉头,炉头包括固定盘、中心引射管、外引射管、点火针、火焰探针和炉头支架;
火盖组件固定在固定盘的顶部,炉头支架固定在固定盘的底部;
中心引射管包括敞口的中心排气端和敞口的中心进气端;
中心排气端穿过固定盘并固定在固定盘上,中心排气端与中心入口连通,中心进气端用于输入燃气和空气;
外引射管包括敞口的外排气端和敞口的外进气端;
外排气端穿过固定盘并固定在固定盘上,外排气端与外环入口连通;
外进气端用于输入燃气和空气;
点火针和火焰探针固定在固定盘的顶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盖组件及燃烧器,其中,火盖组件仅由火盖和底座两个零件组成,且火盖和底座均为一体式构件,从而提高了火盖和底座间的装配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火盖组件的整体性,便于日常使用时对火盖组件的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火盖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分解视图;
图4为图1中的火盖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火盖的仰视图;
图6为图1中的底座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炉头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火盖;11:中心火盖;111:内火孔;112:中稳焰孔;113:中稳焰槽;12:外环火盖;121:连焰孔;122:外火孔;123:稳焰槽;124:上外环槽;13:上支撑梁;131:上支撑梁主体;132:连接柱;1321:螺纹孔;
2:底座;21:中心底座;211:中心底座主体;2111:中心入口;212:中心进气管;22:外环底座;221:外环底座主体;2211:下外环槽;2212:缓冲板;2213:外环入口;222:外进气管;223:支脚;23:下支撑梁;231:通孔;
3:内燃气腔;
4:外燃气腔;
5:二次空气通道;
6:螺钉;
7:炉头;71:固定盘;72:中心引射管;721:中心进气端;722:中心排气端;73:外引射管;731:外进气端;732:外排气端;74:点火针;75:火焰探针;76:炉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火盖组件,用于向外喷出火焰。火盖组件包括火盖1和位于火盖1下方的底座2。
参照图2-图5,进一步,火盖1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火盖11、外环火盖12以及位于中心火盖11和外环火盖12之间的上支撑梁13。
具体地,火盖1的材质为铜合金或钢材。火盖1采用一体式压铸成型或铸造成型后,经钻孔和车削形成。
进一步,中心火盖11为开口向下的圆台,具有周向侧面和顶壁。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火盖11的上表面面积和下表面面积一致,或者中心火盖11的上表面面积小于下表面面积。
中心火盖11的周向侧面上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内火孔111,内火孔111用于向外喷出火焰。内火孔111向斜上方延伸设置,内火孔111的轴线与中心火盖11的轴线间的夹角为30-90°,以使内火孔111向外喷出的火焰向上延伸至锅底。
中心火盖11的外周向侧面上沿其周向设有环状的中稳焰槽113,中稳焰槽113位于内火孔111的上方。中稳焰槽113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与内燃气腔3连通的中稳焰孔112,中稳焰孔112用于向外喷出火焰。中稳焰孔112向斜上方延伸设置,以使中稳焰孔112向外喷出的火焰向上延伸至锅底。
内火孔111和中稳焰孔112配合后能够增大火焰的火力强度。
由于相邻两个内火孔111以及相邻两个中稳焰孔112之间存在间隙,相邻两个内火孔111和相邻两个中稳焰孔112喷出的火焰无法连接,影响了火焰的火力强度和均匀度。通过设置环状的中稳焰槽113,能够连接相邻中稳焰孔112喷出的火焰,从而将所有的中稳焰孔112喷出的火焰连接成环状火焰,中稳焰孔112形成的环状火焰能够将相邻内火孔111喷出的火焰连接形成环状火焰,提高了火焰的火力强度和均匀度。
进一步,外环火盖12为环体,外环火盖12优选为圆环体。外环火盖12套设于中心火盖11的外侧。
外环火盖12的顶部设有连接其内周向侧面和外周向侧面的连焰孔121,连焰孔121用于将内火孔111喷出的火焰引向外火孔122。
外环火盖12的周向侧面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若干个外火孔122,外火孔122用于向外喷出火焰。外火孔122向斜上方延伸设置,外火孔122的轴线与外环火盖12的轴线间的夹角为0-60°,以使外火孔122向外喷出的火焰向上延伸至锅底。
连焰孔121远离中心火盖11的一端连通外火孔122。
内火孔111排出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能够在内火孔111处被点燃,以使内火孔111喷出火焰,连焰孔121用于将内火孔111喷出的火焰引向外火孔122,以点燃外火孔122排出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而使外火孔122喷出火焰。
外环火盖12的外周向侧面上还沿其周向设有环状的稳焰槽123。稳焰槽123位于外火孔122的下方,稳焰槽123的底部与外火孔122贯通。稳焰槽123的宽度为0.5-3mm。
由于相邻两个外火孔122间存在间隙,相邻两个外火孔122向外喷出的火焰无法连接,影响了火焰的火力强度和均匀度。通过设置环状的稳焰槽123,能够连接相邻外火孔122喷出的火焰,从而将所有的外火孔122喷出的火焰连接成环状火焰,提高了火焰的火力强度和均匀度。
外环火盖12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上外环槽124,上外环槽124为环状。
参照图1、图3和图5,进一步,上支撑梁13间隔设有至少一个。
上支撑梁13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上支撑梁主体131和位于上支撑梁13下方的连接柱132。
上支撑梁主体131的一端连接中心火盖11的外周向侧面,另一端连接外环火盖12的内周向侧面。
连接柱132的底部设有螺纹孔1321,用于连接底座2。
参照图2、图3和图6,进一步,底座2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底座21、外环底座22以及位于中心底座21和外环底座22之间的下支撑梁23。
具体地,底座2的材质为铝合金、铜合金或钢材。底座2采用一体式压铸成型或铸造成型后,经车削形成。
参照图2、图3和图6,进一步,中心底座21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底座主体211和位于中心底座主体211下方的中心进气管212。
中心底座主体211为上下连通的结构。可选地,中心底座主体211可以为圆台,中心底座主体211的上表面面积与下表面面积一致,或者上表面面积小于下表面面积。中心火盖11盖合于中心底座主体211的顶部,二者形成开口向下的内燃气腔3。
中心底座主体211的底部设有与内燃气腔3连通的中心入口2111。中心底座主体21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中心进气管212,中心进气管212为上下连通的圆筒体。
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流动方向,中心进气管212、中心入口2111、内燃气腔3和内火孔111依次连通,中心进气管212、中心入口2111、内燃气腔3和中稳焰孔112依次连通。
进一步,外环底座22为一体式构件,包括外环底座主体221以及位于外环底座主体221下方的外进气管222和支脚223。
外环底座主体221为环体,优选设置为圆环体。外环底座主体221套设于中心底座主体211的外侧。
参照图3,进一步,外环火盖12和中心火盖11之间、外环底座主体221和中心底座主体211之间形成上下连通的二次空气通道5。
由于中心火盖11上的内火孔111排出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的空气含量较少,使得燃气和空气无法在内火孔111处实现预混燃烧。外界空气由底座2的下部进入二次空气通道5后,能够在内火孔111处为燃气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得内火孔111处的燃气和空气能够充分燃烧。
外环底座主体221的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下外环槽2211,下外环槽2211为环状。外环火盖12盖合于外环底座主体221,上外环槽124和下外环槽2211对合后在二者之间形成外燃气腔4。
下外环槽2211的内部连接有缓冲板2212。缓冲板2212用于使外环火盖12上的外火孔122喷出的火焰高度均匀一致,以提高火焰的均匀性。
外环底座主体221的底部设有与外燃气腔4连通的外环入口2213,外环入口2213位于缓冲板2212的下方。
外环底座主体22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外进气管222,外进气管222为上下连通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外进气管222可以为圆台,外进气管222的上表面面积与下表面面积一致,或者上表面面积小于下表面面积。
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流动方向,外进气管222、外环入口2213、外燃气腔4和外火孔122依次连通。
外环底座主体221的底部还向下延伸间隔设有若干个支脚223。支脚223、中心进气管212和外进气管222的底部齐平。支脚223用于避免外环底座主体221受力不均。
可选地,多个与外燃气腔4连通的外火孔122还可以间隔设置在外环底座主体221的周向侧壁。
参照图3和图6,进一步,下支撑梁23间隔设有至少一个。下支撑梁23的一端连接中心底座主体211的外周向侧面,另一端连接外环底座主体221的内周向侧面。
至少一个下支撑梁23和至少一个上支撑梁13相对设置。与上支撑梁13相对位置处的下支撑梁23上设有与螺纹孔1321相对应的通孔231,螺钉6穿过通孔231与螺纹孔1321螺接,以将底座2固定在火盖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组件仅由火盖1和底座2两个零件组成,且火盖1和底座2均为一体式构件,从而提高了火盖1和底座2间的装配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火盖组件的整体性,便于日常使用时对火盖组件的清洁维护。
参照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火盖组件,还包括位于火盖组件下方的炉头7,炉头7用于支撑火盖组件并为火盖组件供给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参照图8,进一步,炉头7包括固定盘71、中心引射管72、外引射管73、燃气喷嘴、点火针74、火焰探针75和炉头支架76。
进一步,火盖组件的支脚223固定在固定盘71的顶部。炉头支架76设置在固定盘71的底部,用于支撑燃烧器。
进一步,中心引射管72和外引射管73均为L型的中空管体。中心引射管72包括敞口的中心进气端721和敞口的中心排气端722,外引射管73包括敞口的外进气端731和敞口的外排气端732。
中心进气端721和外进气端731均分别设有燃气喷嘴。燃气喷嘴向中心进气端721和外进气端731射流高速流动的燃气,高速射流的燃气气流会带动中心进气端721和外进气端731处的空气一并流入中心引射管72和外引射管73内。
中心引射管72和外引射管73为文丘里管结构,燃气和空气在中心引射管72和外引射管73的内部流动时混合形成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中心排气端722穿过固定盘71并固定在固定盘71上。中心排气端722与中心进气管212连接。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流动方向,中心引射管72、中心进气管212、中心入口2111和内燃气腔3依次连通。中心引射管72用于向内燃气腔3输送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外排气端732穿过固定盘71并固定在固定盘71上。外排气端732与外进气管222连接。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流动方向,外引射管73、外进气管222、外环入口2213和外燃气腔4依次连通。外引射管73用于向外燃气腔4输送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进一步,点火针74和火焰探针75固定在固定盘71的顶部。点火针74和火焰探针75容纳在二次空气通道5内。
点火针74用于点燃中心火盖11上的内火孔111排出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使内火孔111向外喷出火焰。
火焰探针75用于探测在燃烧器开启时内火孔111是否喷出火焰。火焰探针75未检测到内火孔111向外喷出火焰时,燃烧器关闭,避免燃气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工作原理为:
燃气喷嘴分别向中心进气端721和外进气端731射流高速燃气气流。高速流动的燃气气流带动中心进气端721处的空气流入中心引射管72,外进气端731处的空气流入外引射管73内。中心引射管72和外引射管73内的燃气和空气在流动过程中混合形成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心引射管72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依次流经中心引射管72、中心进气管212、中心入口2111至内燃气腔3。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由内火孔111排出,并在内火孔111处经点火针74点燃,使内火孔111向外喷出火焰。或者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由内火孔111和中稳焰孔112一并排出,并在内火孔111和中稳焰孔112处经点火针74点燃,使内火孔111和中稳焰孔112向外喷出火焰。外界空气由底座2的底部进入二次空气通道5补充内火孔111处的空气含量,使得内火孔111处的燃气和空气得到充分燃烧,进而由内火孔111喷出火焰。内火孔111喷出的火焰经连焰孔121引向外火孔122,使得外火孔122排出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结合外界空气能够在外火孔122处燃烧,进而使外火孔122喷出火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盖(1)和位于所述火盖(1)下方的底座(2);
所述火盖(1)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火盖(11)、外环火盖(12)和上支撑梁(13);
所述外环火盖(12)为环体,所述外环火盖(12)套设于所述中心火盖(11)的外侧,至少一个所述上支撑梁(13)设置在所述外环火盖(12)与所述中心火盖(11)之间,其一端连接所述外环火盖(12)的内周向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心火盖(11)的外周向侧面;
所述底座(2)为一体式构件,包括中心底座(21)、外环底座(22)和下支撑梁(23);
所述中心底座(21)包括中心底座主体(211),所述中心底座主体(211)为上下连通的结构;
所述中心火盖(11)和所述中心底座主体(211)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内燃气腔(3);
所述中心底座主体(21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内燃气腔(3)连通的中心入口(2111),所述中心火盖(11)上设有与所述内燃气腔(3)连通的内火孔(111);
所述外环底座(22)包括外环底座主体(221),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为环体,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套设于所述中心底座主体(211)的外侧,至少一个所述下支撑梁(23)设置在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和所述中心底座主体(211)之间,其一端连接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的内周向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心底座主体(211)的外周向侧面;
所述外环火盖(12)和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之间形成中空的外燃气腔(4);
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外燃气腔(4)连通的外环入口(22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下支撑梁(23)和至少一个所述上支撑梁(13)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所述下支撑梁(23)和所述上支撑梁(13)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12)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上外环槽(124),所述上外环槽(124)为环状;
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的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下外环槽(2211),所述下外环槽(2211)为环状;
所述上外环槽(124)和所述下外环槽(2211)对合后在二者之间形成所述外燃气腔(4);
所述外环火盖(12)上设有与所述外燃气腔(4)连通的外火孔(1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环槽(2211)的内部连接有缓冲板(2212),所述缓冲板(2212)位于所述外环入口(2213)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11)为开口向下的圆台,具有周向侧面和顶壁;
若干个所述内火孔(111)沿所述中心火盖(1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11)的周向侧面上,所述内火孔(111)向斜上方延伸,所述内火孔(111)的轴线与所述中心火盖(11)的轴线间的夹角为30-9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11)的外周向侧面还设有中稳焰槽(113),所述中稳焰槽(113)位于所述内火孔(111)的上方,所述中稳焰槽(113)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与内燃气腔(3)连通的中稳焰孔(112)。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外火孔(122)沿所述外环火盖(1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环火盖(12)的周向侧面,所述外火孔(122)向斜上方延伸,所述外火孔(122)的轴线与所述外环火盖(12)的轴线间的夹角为0-6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12)的周向侧面上设有环状的稳焰槽(123),所述稳焰槽(123)位于所述外火孔(122)的下方,所述稳焰槽(123)的底部与所述外火孔(122)贯通,所述稳焰槽(123)沿着竖直方向的高度为0.5-3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底座(21)还包括位于所述中心底座主体(211)下方的中心进气管(212);
所述中心进气管(212)为上下连通的圆筒体,所述中心进气管(212)与所述中心入口(2111)连通;
所述外环底座(22)还包括位于所述外环底座主体(221)下方的外进气管(222)和支脚(223);
所述外进气管(222)为上下连通的结构,所述外进气管(222)与所述外环入口(2213)连通。
10.一种燃烧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火盖组件,还包括炉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7)包括固定盘(71)、中心引射管(72)、外引射管(73)、点火针(74)、火焰探针(75)和炉头支架(76);
所述火盖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盘(71)的顶部,所述炉头支架(76)固定在所述固定盘(71)的底部;
所述中心引射管(72)包括敞口的中心排气端(722)和敞口的中心进气端(721);
所述中心排气端(722)穿过所述固定盘(71)并固定在所述固定盘(71)上,所述中心排气端(722)与所述中心入口(2111)连通,所述中心进气端(721)用于输入燃气和空气;
所述外引射管(73)包括敞口的外排气端(732)和敞口的外进气端(731);
所述外排气端(732)穿过所述固定盘(71)并固定在所述固定盘(71)上,所述外排气端(732)与所述外环入口(2213)连通;
所述外进气端(731)用于输入燃气和空气;
所述点火针(74)和所述火焰探针(75)固定在所述固定盘(71)的顶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9844.9U CN215336322U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9844.9U CN215336322U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36322U true CN215336322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8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39844.9U Active CN215336322U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36322U (zh) |
-
2021
- 2021-03-16 CN CN202120539844.9U patent/CN2153363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46415A (zh) |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 | |
CN110608436A (zh) | 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210951313U (zh) | 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111964054B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5336322U (zh) | 一种火盖组件及燃烧器 | |
CN111256126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06765093B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07036093B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三环火燃烧器 | |
CN102466228A (zh) | 燃气燃烧器 | |
CN111121034A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 |
CN108730979B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1256127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1121025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1043600B (zh) | 一种双侧进气上进风式家用燃烧器炉头 | |
CN209840089U (zh) |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 |
CN111578280A (zh) | 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 |
CN111256136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1947149B (zh) | 灶具燃烧器 | |
CN110848688A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 |
CN111121027A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 |
CN221897831U (zh) | 一种上进风灶具爆炒燃烧器 | |
CN220250080U (zh) | 引射装置和灶具 | |
CN217274120U (zh) |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 |
CN220186812U (zh) | 具有交错引射结构的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1121033A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