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4655U - 下水道止逆阀 - Google Patents

下水道止逆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4655U
CN215334655U CN202121118974.1U CN202121118974U CN215334655U CN 215334655 U CN215334655 U CN 215334655U CN 202121118974 U CN202121118974 U CN 202121118974U CN 215334655 U CN215334655 U CN 215334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plate
sewer
upper cover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89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民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1189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4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4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4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下水道止逆阀,包括阀体、阀板以及弹性复位件,阀体限定出内腔;内腔的内壁在正流向入口与正流向出口之间形成有阀口;阀板的平均密度小于目标流体的密度,阀板可活动设于内腔并位于阀口的下方,阀板具有覆盖并封闭阀口的关闭位置,以及至少一部分远离阀口的边缘以打开阀口的打开位置;弹性复位件弹性连接阀体及阀板,在阀板被目标流体浸润时,弹性复位件作用于阀板的弹力与阀板自身浮力的合力使阀板保持在关闭位置,而不是只依赖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这样即便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变小,本实用新型的下水道止逆阀同样可以达到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下水道止逆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下水道管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道止逆阀。
背景技术
下水道止逆阀是一种放置在厨房、卫生间的下水道管道中用于阻止下水道内的流体逆向流动的自动阀门,从而防止下水道管道因异物堵塞或下水道管道反水向室内溢出以及下水道管道中的气味向室内散发。
目前市场在售的止逆阀采用扭簧对阀板提供复位的弹力,下水管道位于止逆阀正流向上游的流体冲击阀板以导通,上游的流体流尽后阀板在弹力作用下复位,达到隔绝下水管道止逆阀正流向上游和止逆阀正流向下游空气的效果。这样结构的止逆阀的可靠性主要依赖弹簧自身的寿命,由于弹簧通常由金属材质,长期往复伸缩将产生疲劳失效,同时金属材质在水汽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容易被腐蚀,因此,止逆阀的气密效果随着使用时间的持续而变差,整体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耐用、密封效果更佳的下水道止逆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水道止逆阀,包括阀体、阀板以及弹性复位件,其中,
所述阀体限定出内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正流向入口以及正流向出口;所述内腔的内壁在所述正流向入口与正流向出口之间形成有阀口;
所述阀板的平均密度小于目标流体的密度,所述阀板可活动设于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阀口的下方,所述阀板具有覆盖并封闭所述阀口的关闭位置,以及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阀口的边缘以打开所述阀口的打开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件作用于所述阀板的弹力自所述阀板朝向所述正流向入口以使所述阀板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
优选地,所述阀板内部设置有封闭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阀板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相互密封盖合,所述下盖具有沿背离所述上盖的方向沉降的凹槽,所述上盖的内侧面和所述凹槽底面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空腔。
优选地,所述阀板还包括环形密封件,所述上盖边缘部的内侧面以及所述下盖边缘部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环形密封件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盖边缘部的内侧面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沿所述上盖的边缘周向延伸且所述环形挡板相对所述上盖的边缘向内偏置设置;
所述下盖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向所述上盖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与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侧壁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所述侧壁以及所述上盖的边缘部限定出用以与所述环形密封件密封配合的环形空间。
优选地,所述环形密封件具有环形本体以及自所述环形本体伸出所述上盖和/或下盖的柔性连接部;所述上盖边缘部的内侧面以及所述下盖边缘部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环形本体密封配合;所述柔性连接部与所述阀口边缘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筒状主体以及自所述筒状主体内壁延伸形成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围合形成所述阀口,所述环状凸缘其中一段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柔性连接部固定嵌置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下水道止逆阀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件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及所述夹紧件,以使所述柔性连接部被夹紧于所述夹紧件与所述安装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夹紧件呈板状,所述夹紧件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柔性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过孔;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设有伸入所述第二过孔的第一螺孔柱;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螺孔柱的螺孔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两相对的凸耳,所述凸耳凸出于所述夹紧件背离所述柔性连接部一面,两所述凸耳相向的一面各设有转轴;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凸耳的转轴上;所述弹性复位件的第一扭臂抵接于所述下盖的外侧面,所述弹性复位件的第二扭臂抵接于所述筒状主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阀板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上盖的内侧面向所述下盖延伸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柱,多个第二螺孔柱沿所述上盖的边缘间隔布置;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螺孔柱的第三过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过孔和所述第二螺孔柱的螺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孔柱的端面与所述第三过孔的边缘部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下盖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螺孔柱外径大小适配的沉槽,所述第三过孔设置于所述沉槽的底壁面,所述第二螺孔柱的端部伸入所述沉槽并与所述沉槽的底壁面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壁面沿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内凹形成内凹部,且在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上,所述内凹部的内径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阀板与所述阀体枢接以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活动;所述内凹部的中心部位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为长条状,所述加强肋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阀板的枢转轴。
优选地,所述下盖的外侧面对应所述加强肋设有一对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加强肋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加强肋的中心线在所述下盖外侧面的投影落在两个所述限位条之间;
两个所述限位条与所述下盖的外侧面限定出限位槽;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弹性复位件的第一扭臂抵接于所述下盖的外侧面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弹性复位件的第二扭臂与所述内腔的内壁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下水道止逆阀在阀板被逆向流动的目标流体浸润时,由于阀板的平均密度小于目标流体的密度,因而阀板借助其自身的浮力结合弹性复位件作用于阀板的弹力使阀板保持在关闭位置,而不是只依赖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这样即便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变小,本实用新型的下水道止逆阀同样可以达到的密封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下水道止逆阀的上端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阀板处于打开位置;
图2是图1的下水道止逆阀的下端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阀板处于打开位置;
图3是图1的下水道止逆阀在阀板处于打开位置沿垂直于阀板述转轴的一中心平面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下水道止逆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夹紧组件进一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阀板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下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VIII-V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沿IX-IX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下水道止逆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下水道止逆阀 41 夹紧件 235 限位条
10 阀体 42 第一紧固件 236 限位槽
20 阀板 43 连接座 241 环形本体
30 弹性复位件 111 内腔 242 柔性连接部
40 夹紧组件 112 正流向入口 411 第一过孔
200 下水管道 113 正流向出口 412 定位孔
11 筒状主体 121 阀口 431 凸耳
12 环状凸缘 122 安装槽 432 转轴
21 空腔 123 第一螺孔柱 433 基板
22 上盖 221 环形挡板 222a 螺孔
23 下盖 222 第二螺孔柱 232a 第三过孔
24 环形密封件 231 凹槽 232b 沉槽
25 第二紧固件 232 底壁 242a 第二过孔
31 第一扭臂 233 侧壁 242b 定位柱
32 第二扭臂 234 加强肋 433a 第四过孔
232c 内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包括阀体 10、阀板20以及弹性复位件30,其中,
阀体10限定出内腔111、与内腔111连通的正流向入口112以及正流向出口113;内腔111的内壁在正流向入口112与正流向出口113之间形成有阀口121;
阀板20的平均密度小于目标流体的密度,阀板20可活动设于内腔111并位于阀口121的下方,阀板20具有覆盖并封闭阀口121的关闭位置,以及至少一部分远离阀口121的边缘以打开阀口121的打开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件30作用于所述阀板20的弹力自所述阀板20朝向所述正流向入口112以使所述阀板20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
本实施例中,内腔111是形成在阀体10内的空间用于供阀板20和弹性复位件30安装以及正向流体通过。作为示例,内腔111可以是筒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腔111还可以是由阀体10围合而成或限定出的不规则形状的腔室。如图10所示,当本实施例的下水道止逆阀100与下水管道200相连时,阀体10 限定出的正流向入口112以及正流向出口113分别位于阀板20的两侧。从正流向入口112向正流向出口113方向属于正流向。从正流向出口113向正流向入口 112方向属于逆流向,即反水方向。目标流体是下水管道200中沿着上述反水方向流动的流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目标流体和下水道止逆阀的正流向入口一侧的空间实现更可靠地阻隔。阀口121是由阀体10的内壁结构限定的开口,处于关闭位置时阀板20和阀口121相抵接,以实现止逆封闭。
本实施例阀板20的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或通过设置一定的空腔21或封闭微孔结构来降低阀板20的平均密度,从而当阀板 20被目标流体浸润时,阀板20产生的浮力大于阀板20自身重力。阀板20可通过转动或平移的方式在内腔111活动。例如当采用转动的方式活动时,阀板20 可以是连接于阀体10上,其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合页、铰接链、柔性材料等方式实现。在如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阀板20在阀体10内转动,并在转动至预设的角度时阀板20和阀口121相抵接以封堵目标流体的流动。当需要正常排放流体时,阀板20在正向流动的流体的冲击下打开,即阀板20处于打开位置;在没有正向流动的流体时,阀板20在弹性复位件30的作用力下保持关闭位置;在没有正向流动的流体且阀板20被逆向流动的目标流体浸润时,阀板20在弹性复位件30的作用力和阀板20浮力的共同作用下恢复到关闭位置,在这过程中,阀板20的浮力可以提供保证封闭阀口121的额外的可靠性裕度。
弹性复位件30可以是弹簧、扭簧、橡胶弹性件,为阀板20提供复位的弹性作用力。弹性复位件30弹性连接阀体10及阀板20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下水道止逆阀100通过对阀体10的改造,在阀板20被逆向流动的目标流体浸润时,阀板20的平均密度小于目标流体的密度,阀板20借助其自身的浮力向和弹性复位件30提供的弹性复位力保持在关闭位置,而不是只依赖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这样即便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变小,本实用新型的下水道止逆阀同样可以达到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对于阀板20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如图3所示,阀板20内部设置有封闭的空腔21。本实施例中,密封的空腔21内的空间在阀板20被目标流体浸润时,通过空腔21的空间提供浮力,从而帮助阀板20 复位,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得阀板20的材质可以选择密度大于目标流体的密度的材质,而阀板20在被目标流体浸润时平均密度仍小于目标流体的密度,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便选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被广泛推广。
进一步地,如图3、图4以及图6-9,在一实施例中,阀板20包括上盖22 和下盖23,上盖22与下盖23相互密封盖合,下盖23具有沿背离上盖22的方向沉降的凹槽231,上盖22的内侧面和凹槽231底面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空腔21。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下分体的上盖22和下盖23盖合实现空腔21,方便快速生产和组装。优选地,上盖22上设计地较为表面为平面,以使在关闭位置下的阀板20在受到来自正流向入口112的流体冲击时,能够较为产生接近垂直上盖22上表面方向的作用力,便于阀板20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进而让流体从正流向入口112进入正流向出口113。而沉降的下盖23使得阀板 20在关闭位置且逆向流动的目标流体上升至充分接近阀板20时,仍有沉降的部分浸润在目标流体中,从而和弹性复位件30结合使阀板20保持在关闭位置,进而实现止逆。下盖23与上盖22密封配合可以防止任何浸润阀板20的流体进入空腔21,从而保证阀板20的平均密度维持在可靠的水平,进而保证在被逆向流动的目标流体浸润时产生足够大的浮力。
进一步地,如图3、图4以及图6,阀板20包括环形密封件24,上盖22边缘部的内侧面以及下盖23边缘部的内侧面分别与环形密封件24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环形密封圈能够增强空腔21的气密效果。环形密封件24可以是橡胶、硅胶一类的柔性材料,因而一般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件或胶水进行粘合。利用上盖22和下盖23之间的预留空间进行压合,在压力的作用下,环形密封件24发生适应性的形变,利用环形密封件24适应性地填充,能避免装配过程中因错位产生的间隙或由于公差精度所导致的个体部件所产生的间隙,这样降低了对上盖22和下盖23的工艺精度的要求,但同时能达到较好的气密效果,防止液体进入空腔21内,如此将从整体上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上盖22边缘部的内侧面设有环形挡板221,环形挡板221沿上盖22的边缘周向延伸且环形挡板221相对上盖22的边缘向内偏置设置;
下盖23包括底壁232以及自底壁232向上盖22延伸的侧壁233,底壁232 与侧壁233围合形成凹槽231;
环形挡板221与侧壁233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侧壁233以及上盖22的边缘部限定出用以与环形密封件24密封配合的环形空间,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在上盖22和下盖23压合时,环形挡板221可以增加与环形密封件24接触的面积以及挤压环形密封件24的角度,从而更加充分地保证环形密封件24的密封效果。同时环形挡板221与侧壁233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也限定出了环形密封件24被挤压后的槽位,该槽位在不同角度对环形密封件24进行限位,防止环形密封件24位移,既有利于保证快速装配,又能通过确保正确的装配位置达到预设的气密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阀体10和阀板20进行连接,环形密封件24具有环形本体241以及自环形本体241伸出上盖22和/或下盖23的柔性连接部242;上盖22边缘部的内侧面以及下盖23边缘部的内侧面分别与环形本体241密封配合;柔性连接部242与阀口121边缘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柔性连接部242连接的阀板20能以更大自由度进行活动,防止在特定情况下发生卡壳而导致阀板20不能正常启闭。并且,由于柔性连接部242是环形密封件24的一部分,因此不需要额外设置连接阀体10和阀板20的部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由于下水道环境中潮湿,采用金属一类的合页结构或其他部件可能会容易被腐蚀,进而导致阀板20的活动发生卡顿或卡死,从而影响止逆效果;而柔性连接部242利用自身材料的特性,允许阀板20在一定范围内扭动而始终保持阀板20和阀体10的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4,在一实施例中,阀体10包括筒状主体11以及自筒状主体11内壁延伸形成的环状凸缘12;环状凸缘12围合形成阀口121,环状凸缘12其中一段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供柔性连接部242固定嵌置的安装槽 122。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部242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安装槽122实现固定,还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部件实现固定连接。环状凸缘12可利用其靠近正流向出口111的一面供阀板20抵接,从而实现止逆密封;并且由于这种支撑作用,环状凸缘12可以更方便地提供密封所需的正压力。环状凸缘12形成的阀口121还能对于来自正流向入口112的流体进行收束,即缩小了正流向的流体的流通面积,从而增加了流速,利于阀板20的开启。安装槽122的设置方便了柔性连接部242的安装。将安装槽122的开口设置于环状凸缘12下方,能减少残留的正流向流体与柔性连接部242接触的机会,或防止脏污堆积的堆积在柔性连接部242与安装槽122之间的装配缝隙,抑或防止脏污附着在柔性连接部242,从而通过改善柔性连接部242的使用环境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固定柔性连接部242,如图2-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下水道止逆阀100包括夹紧组件40,夹紧组件40包括夹紧件 41及第一紧固件42,第一紧固件42固定连接阀体10及夹紧件41,以使柔性连接部242被夹紧于夹紧件41与安装槽122之间。本实施例中,夹紧件 41和第一紧固件42的配合能够夹持柔性连接部242,不需要依赖点胶或其他连接结构,方便拆装。在安装时,可以将柔性连接部242放置于安装槽122内,再将夹紧件41置于柔性连接部242背离环状凸缘12的一侧,最后通过第一紧固件42对于夹紧件41进行夹紧,最后再通过夹紧件41实现了对柔性连接部 242的压紧。紧固件41可以采用标准件例如螺栓或螺钉,夹紧件41仅需要对应提供紧固件41限位的着力面即可。相比直接使用紧固件41紧固柔性连接部242,通过设置夹紧件41间接地挤压限位柔性连接部,增大了紧固安装后柔性连接部 242被挤压的面积,减少对柔性连接部242造成的破坏。此外,通过夹紧件41 这一结构能进行预安装,防止柔性连接部242从安装槽122内脱出。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夹紧柔性连接部242的面积,以及简化夹紧组件40的结构,夹紧件41呈板状,夹紧件41上设有第一过孔411,柔性连接部242上设有第二过孔242a;安装槽122的底壁232 面设有伸入第二过孔242a的第一螺孔柱123;第一紧固件42穿过第一过孔 411和第二过孔242a与第一螺孔柱123的螺孔螺纹配合。本实施例中,这样的设计使得夹紧件41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螺孔柱123上,实现第一紧固件42 同时固定夹紧件41、柔性连接部242,结构简单可靠。板状的夹紧件41增大了紧固安装后柔性连接部242被挤压的面积,减少对柔性连接部242造成的破坏。柔性连接部242上的第二过孔242a和第一螺孔柱123配合,使柔性连接部242 在安装槽122内实现预安装。优选地,如图4所示,环形密封件24上设有定位柱242b,夹紧件41上设有定位孔412,当对于环形密封件24和夹紧件41进行装配时,能够预先对于环形密封件24和夹紧件41进行组合,方便后续对准第一过孔411和第二过孔242a,进而方便第一紧固件42连接至第一螺孔柱 123。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紧组件40包括两相对的凸耳 431,凸耳431凸出于夹紧件41背离柔性连接部242一面,两凸耳431相向的一面各设有转轴432;弹性复位件30为扭簧;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凸耳431的转轴432上;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扭臂31抵接于下盖23的外侧面,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扭臂32抵接于筒状主体11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夹紧组件40 还包括连接座43,连接座43包括凸耳431、转轴432以及基板433。连接座43 通过基板433可拆卸地安装在夹紧件41上的,从而便于弹性复位件30的拆装。凸耳431上的转轴432是由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所构成的,从而弹性复位件30 可以方便地进行安装和定位,并且在拆卸弹性复位件30时仅需要对于一侧的基板433进行拆卸即可实现拆装。基板433上设置有第四过孔433a,第四过孔433a 同第一过孔411、第二过孔242a一样,用以穿设第一紧固件42,从而实现第一紧固件42固定了多个部件,在拆装时候高效便捷。
进一步地,如图2、3、4、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阀板20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25,上盖22的内侧面向下盖23延伸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柱222,多个第二螺孔柱222沿上盖22的边缘间隔布置;下盖23上设置有对应第二螺孔柱222的第三过孔232a,第二紧固件25穿过第三过孔232a和第二螺孔柱222的螺孔222a螺纹配合,第二螺孔柱222的端面与第三过孔232a的边缘部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紧固件25可以使上盖22与下盖23之间的紧压配合力更均衡,并且由于第二紧固件25沿上盖22或下盖23的边缘布置,其更为靠近上盖22与上盖23之间的密封配合面,从而可以更好地提供密封所需的正压力。具体的,第二紧固件25设置有四个;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紧固件 25的个数和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上盖22和下盖23的固定采用螺纹结构进行紧固,可以使上盖22和下盖23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紧作用力,从而保持气密性。对于保持空腔21密封性而言,第二螺孔柱222的端面与第三过孔232a的边缘部密封配合能进一步增强气密性。而第二螺孔柱222的端面与第三过孔232a的边缘部密封配合,使得凹槽231内具有支撑结构,增强了空腔21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利于第二螺孔柱222和第三过孔232a快速对准,即实现更快的装配,如图9所示,下盖23上设有和第二螺孔柱222 外径大小适配的沉槽232b,第三过孔232a设置于沉槽232b的底壁232面,第二螺孔柱222的端部伸入沉槽232b并与沉槽232b的底壁232面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沉槽232b可利用其侧壁面对第二螺孔柱222的端部进行导向,使得第二螺孔柱222的螺孔222a可以快速地与第三过孔232a对准。可以理解的是,沉槽232b的设置还提供了这样一些可能,第一方便往沉槽232b 内填充密封胶水,从而间接地使得沉槽232b和第二螺孔柱222端部的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更为紧密;第二,方便往沉槽232b装配密封垫片。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防止液体从第三过孔232a进入空腔21内,增强气密性,保障浮力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6以及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下盖23上的凹槽231的底壁232面沿远离上盖22的方向内凹形成内凹部232c,且在远离上盖22的方向上,内凹部232c的内径逐渐缩小。本实施例中,内凹部232c的设置在不改变下盖23的外径的前提下,增大空腔21的空间,从而增大阀板20的体积,进而在阀板20被目标流体浸润时增大浮力。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阀板20与阀体10枢接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活动;内凹部232c的中心部位设有加强肋234,加强肋234为长条状,加强肋23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阀板20的枢转轴432。本实施例中,阀板20 的枢转轴432的垂直方向上转动,故在转动方向上设置的加强肋234能增强下盖23的结构强度,减少受力所产生的形变,进而可以让下盖的厚度可能制作的更为薄,以及选用更为轻量化但强度偏低的材料,例如塑料或其他材料,但又能保证阀板20具备足够强度的效果,从而提供了降低成本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下盖23的外侧面对应加强肋234设有一对限位条235,限位条235的延伸方向与加强肋234的延伸方向一致,加强肋234 的中心线在下盖23外侧面的投影落在两个限位条235之间;
两个限位条235与下盖23的外侧面限定出限位槽236;弹性复位件30 为扭簧;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扭臂31抵接于下盖23的外侧面并位于限位槽 236内,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扭臂32与内腔111的内壁面抵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7-8所示,与加强肋234一样,限位条235同样能起到增强下盖23结构强度的效果。并且通过在下盖23的内侧与外侧同时设置加强结构,达到了减少对内腔111占用的同时保证了下盖23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此外,由于限位条235限定出的限位槽236,因此,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扭臂31装配到限位槽236,通过限位槽236对第一扭臂31的限位,便于将其定位安装至准确的位置。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扭臂31对于下盖23的外侧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此当限位条235限定出的限位槽236限定了第一扭臂31的位置时,将加强肋234设置在第一扭臂31的对应的内侧位置,加强肋 234能够用于承受第一扭臂31的作用力,因而防止下盖23产生形变,使得下盖 23的制作选材更为自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阀板(20)以及弹性复位件(30),其中,
所述阀体(10)限定出内腔(111)、与所述内腔(111)连通的正流向入口(112)以及正流向出口(113);所述内腔(111)的内壁在所述正流向入口(112)与正流向出口(113)之间形成有阀口(121);
所述阀板(20)的平均密度小于目标流体的密度,所述阀板(20)可活动设于所述内腔(111)并位于所述阀口(121)的下方,所述阀板(20)具有覆盖并封闭所述阀口(121)的关闭位置,以及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阀口(121)的边缘以打开所述阀口(121)的打开位置;
所述弹性复位件(30)弹性连接所述阀体(10)及阀板(20),所述弹性复位件(30)作用于所述阀板(20)的弹力自所述阀板(20)朝向所述正流向入口(112)以使所述阀板(20)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0)内部设置有封闭的空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0)包括上盖(22)和下盖(23),所述上盖(22)与所述下盖(23)相互密封盖合,所述下盖(23)具有沿背离所述上盖(22)的方向沉降的凹槽(231),所述上盖(22)的内侧面和所述凹槽(231)底面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空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0)还包括环形密封件(24),所述上盖(22)边缘部的内侧面以及所述下盖(23)边缘部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环形密封件(24)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22)边缘部的内侧面设有环形挡板(221),所述环形挡板(221)沿所述上盖(22)的边缘周向延伸且所述环形挡板(221)相对所述上盖(22)的边缘向内偏置设置;
所述下盖(23)包括底壁(232)以及自所述底壁(232)向所述上盖(22)延伸的侧壁(233),所述底壁(232)与侧壁(233)围合形成所述凹槽(231);
所述环形挡板(221)与所述侧壁(233)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所述侧壁(233)以及所述上盖(22)的边缘部限定出用以与所述环形密封件(24)密封配合的环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密封件(24)具有环形本体(241)以及自所述环形本体(241)伸出所述上盖(22)和/或下盖(23)的柔性连接部(242);所述上盖(22)边缘部的内侧面以及所述下盖(23)边缘部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环形本体(241)密封配合;所述柔性连接部(242)与所述阀口(121)边缘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包括筒状主体(11)以及自所述筒状主体(11)内壁延伸形成的环状凸缘(12);所述环状凸缘(12)围合形成所述阀口(121),所述环状凸缘(12)其中一段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柔性连接部(242)固定嵌置的安装槽(1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止逆阀(100)还包括夹紧组件(40),所述夹紧组件(40)包括夹紧件(41)及第一紧固件(42),所述第一紧固件(42)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0)及所述夹紧件(41),以使所述柔性连接部(242)被夹紧于所述夹紧件(41)与所述安装槽(1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41)呈板状,所述夹紧件(41)上设有第一过孔(411),所述柔性连接部(242)上设有第二过孔(242a);所述安装槽(122)的底壁(232)面设有伸入所述第二过孔(242a)的第一螺孔柱(123);所述第一紧固件(42)穿过所述第一过孔(411)和所述第二过孔(242a)与所述第一螺孔柱(123)的螺孔螺纹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40)还包括两相对的凸耳(431),所述凸耳(431)凸出于所述夹紧件(41)背离所述柔性连接部(242)一面,两所述凸耳(431)相向的一面各设有转轴(432);所述弹性复位件(30)为扭簧;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凸耳(431)的转轴(432)上;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扭臂(31)抵接于所述下盖(23)的外侧面,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扭臂(32)抵接于所述筒状主体(11)的内壁。
11.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0)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25),所述上盖(22)的内侧面向所述下盖(23)延伸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柱(222),多个第二螺孔柱(222)沿所述上盖(22)的边缘间隔布置;所述下盖(23)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螺孔柱(222)的第三过孔(232a),所述第二紧固件(25)穿过所述第三过孔(232a)和所述第二螺孔柱(222)的螺孔(222a)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孔柱(222)的端面与所述第三过孔(232a)的边缘部密封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3)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螺孔柱(222)外径大小适配的沉槽(232b),所述第三过孔(232a)设置于所述沉槽(232b)的底壁(232)面,所述第二螺孔柱(222)的端部伸入所述沉槽(232b)并与所述沉槽(232b)的底壁(232)面密封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1)的底壁(232)面沿远离所述上盖(22)的方向内凹形成内凹部(232c),且在远离所述上盖(22)的方向上,所述内凹部(232c)的内径逐渐缩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0)与所述阀体(10)枢接以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活动;所述内凹部(232c)的中心部位设有加强肋(234),所述加强肋(234)为长条状,所述加强肋(23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阀板(20)的枢转轴(43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下水道止逆阀(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23)的外侧面对应所述加强肋(234)设有一对限位条(235),所述限位条(23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加强肋(234)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加强肋(234)的中心线在所述下盖(23)外侧面的投影落在两个所述限位条(235)之间;
两个所述限位条(235)与所述下盖(23)的外侧面限定出限位槽(236);所述弹性复位件(30)为扭簧;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扭臂(31)抵接于所述下盖(23)的外侧面并位于所述限位槽(236)内,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扭臂(32)与所述内腔(111)的内壁面抵接。
CN202121118974.1U 2021-05-24 2021-05-24 下水道止逆阀 Active CN215334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8974.1U CN21533465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下水道止逆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8974.1U CN21533465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下水道止逆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4655U true CN21533465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7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8974.1U Active CN21533465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下水道止逆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4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1359B2 (en) Valve with bi-loading seal
US20060266422A1 (en) Check valve with an improved clapper and valve seat
JP6752043B2 (ja) 逆止弁
JP6715692B2 (ja) バタフライバルブ用のシートリング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バタフライバルブ
KR101241998B1 (ko) 버터플라이 밸브
US20200393048A1 (en) Butterfly valve
US20210003222A1 (en) Eccentric butterfly valve
RU2267681C2 (ru) Запорный клапан
CN215334655U (zh) 下水道止逆阀
KR200448968Y1 (ko) 체크밸브가 구비된 수도계량기
JP2003139251A (ja) 止め弁のシール構造
KR200387702Y1 (ko) 유로 전환 밸브
JP3202358U (ja) アジャストタイプウエハーチャッキバルブ
KR200448982Y1 (ko) 이중 플레이트 체크밸브
UA73347C2 (en) Valve, in particular a radiator valve
JP3075701B2 (ja) デュアルプレート逆止弁
KR200224585Y1 (ko) 버터플라이 밸브
CA2499169C (en) A cistern outlet valve assembly
JP3075700B2 (ja) デュアルプレート逆止弁
CN215334654U (zh) 便于拆装的下水道止逆阀
JP4266618B2 (ja) バルブ
US7004194B2 (en) Check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feature
JP7451151B2 (ja) 空気弁
KR102524216B1 (ko) 체크밸브의 밸브몸체 지지부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391028B2 (en) Flush valve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