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2162U -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2162U
CN215332162U CN202120548224.1U CN202120548224U CN215332162U CN 215332162 U CN215332162 U CN 215332162U CN 202120548224 U CN202120548224 U CN 202120548224U CN 215332162 U CN215332162 U CN 215332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door
movable shaft
pai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82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凯
杨洪光
张书锋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2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216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13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19423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5/00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 E05F5/06Buffers or stops limiting opening of swinging wings, e.g. floor or wall stops
    • E05F5/08Buffers or stops limiting opening of swinging wings, e.g. floor or wall stops with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铰链包括柜体铰链座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门体铰链座,所述柜体铰链座设置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长槽,所述铰链还包括连接件、活动轴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轴连接并与所述活动轴同步运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所述柜体铰链座,所述活动轴配接于所述长槽中并可沿所述长槽运动,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门体铰链座和所述活动轴并带动所述活动轴运动,所述活动轴包括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部,所述弹性件卡接于所述一对固定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通过活动轴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部,便于弹性件的装配,可防止弹性件沿活动轴的轴向运动。

Description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如冰箱、冷柜、酒柜等通常采用铰链连接门体和柜体以实现门体的打开或关闭,铰链中常常通过轴与不同的部件之间进行连接以实现力的传递。
但是部件连接于轴上时容易相对轴沿其轴向运动,导致连接不稳定、以及部件与轴磨损严重的情况发生,影响铰链以及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铰链,包括柜体铰链座以及与所述柜体铰链座转动连接的门体铰链座,所述柜体铰链座设置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长槽,所述铰链还包括连接件、活动轴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轴连接并与所述活动轴同步运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所述柜体铰链座,所述活动轴配接于所述长槽中并可沿所述长槽运动,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门体铰链座和所述活动轴并带动所述活动轴运动,所述活动轴包括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部,所述弹性件卡接于所述一对固定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固定部分别抵接所述弹性件以限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活动轴的轴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活动轴转动连接的一对连接端,所述一对固定部位于所述一对连接端之间并分别抵接所述一对连接端以限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活动轴的轴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轴还包括本体,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本体一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呈圆筒状并与所述本体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铰链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侧边,所述柜体铰链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边位于所述一对侧板之间,所述铰链还包括摆动轴,所述摆动轴连接所述一对侧边且位于所述一对侧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铰链座还包括连接所述一对侧板的底板,所述一对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摆动轴的轴线可在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的两侧往复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铰链座装配于制冷设备的柜体,所述门体铰链座装配于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所述柜体铰链座包括贴靠所述柜体的底板,所述门体铰链座具有打开所述制冷设备的开门位置和关闭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的关门位置,所述门体铰链座自所述关门位置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板互不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主体,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门体铰链座转动连接,所述主体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铰链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平行于所述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铰链还包括枢转轴,所述门体铰链座与所述柜体铰链座通过所述枢转轴枢转连接,所述活动轴与所述枢转轴平行且二者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底板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还包括摆动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门体铰链座通过所述摆动轴枢转连接,所述柜体铰链座装配于制冷设备的柜体,所述门体铰链座装配于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所述门体铰链座具有关闭所述门体的关门位置,所述门体铰链座于所述关门位置时,所述摆动轴的轴线位于所述活动轴与所述枢转轴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上。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柜体和组装于所述柜体的门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铰链,所述柜体铰链座与所述柜体固定连接,所述门体铰链座与所述门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通过活动轴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部,便于弹性件的装配,可防止弹性件沿活动轴的轴向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纵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示意了门体铰链座于关门位置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示意了门体铰链座于关门位置的状态;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图6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变化的实施方式的铰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示意了门体铰链座于开门位置的状态;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变化的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铰链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包括铰链1、柜体2和门体3,柜体2具有用于储存和冷藏物品的制冷间室,门体3组装于柜体2并可相对柜体2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制冷设备具体可设为冰箱、冷柜、酒柜等,尤其是大容积或者超薄的制冷设备。
铰链1包括柜体铰链座11以及通过枢转轴13与柜体铰链座11转动连接的门体铰链座12,其中,柜体铰链座11与柜体2固定连接,门体铰链座12与门体3固定连接,通过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转动从而带动门体3相对柜体2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
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制冷设备水平放置于地面上为例展开描述,在门体3关闭的状态下,定义自门体3向柜体2的方向为自上至下的方向,对应地,门体铰链座12位于柜体铰链座11的上方,定义铰链1朝向所述制冷设备的一侧为内,定义铰链1背离所述制冷设备的一侧为外,以使用者自外侧面对铰链1时,铰链1的两侧分别定义为左和右。
柜体铰链座11包括贴靠柜体2外壁的底板111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112,一对侧板112分别连接于底板111的左右两端且同向延伸,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一对侧板112分别自底板111向外延伸。
参看图4,在一实施例中,铰链1还包括弹性件17,弹性件17的一端与门体铰链座12转动连接,弹性件17的另一端抵持柜体铰链座11。通过设置弹性件17并控制其的形变量等各项参数来控制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转动的角度,从而控制门体3相对柜体2打开的角度,取消了设置于固体铰链1座的弧形槽,避免了铰链1受弧形槽的尺寸和承压强度的限制,从而可以将铰链1的厚度做薄,另外,弹性件17的弹性回复力可以给门体铰链座12提供向上的支撑力,该支撑力沿门体铰链座12摆动方向的切向分力可以使得开门省力,解决制冷设备由于门体3较重而带来的开门吃力等问题。
参看图5至图6,进一步地,柜体铰链座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长槽113,一对长槽113均沿柜体铰链座11的纵长方向延伸,在本实例中,一对长槽113左右相对分别设置于一对侧板112并且上下延伸。
铰链1还包括摆动轴14、连接件15、活动轴16和弹性件17,且摆动轴14、活动轴16与枢转轴13三者沿左右方向平行设置。连接件15与门体铰链座12之间通过摆动轴14枢转连接,活动轴16配接于一对长槽113中;连接件15的上端连接摆动轴14,连接件15的下端连接活动轴16,从而使连接件15转动连接门体铰链座12和活动轴16,并带动活动轴16沿长槽113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也即,连接件15带动活动轴16在长槽113中上下运动;弹性件17的一端与活动轴16连接,且弹性件17与活动轴16同步运动,弹性件17的另一端抵持柜体铰链座11。这样,门体铰链座12绕枢转轴13相对柜体铰链座11转动时,摆动轴14随之摆动并牵引连接件15带动活动轴16一并运动,而且运动过程中在各个部件的相互限制下,摆动轴14、活动轴16与枢转轴13三者始终处于平行状态,而门体铰链座12、枢转轴13、摆动轴14、连接件15、活动轴16、弹性件17和柜体铰链座11共同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将门体铰链座12的枢转运动转化为活动轴16和弹性件17的直线运动,相较于活动轴16和弹性件17做弧线运动,大大减少了弹性件17运动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在内外方向上,因此可将铰链1的厚度做薄。
参看图6以及图9至图10,长槽113具有靠近门体铰链座12的极限近端1131以及远离门体铰链座12的极限远端1132,在本实施例中,极限近端1131位于极限远端1132的上方。
门体铰链座12具有关闭门体3的关门位置以及打开门体3的开门位置,图3至图6示出了门体铰链座12于关门位置的状态,图9至图10出了门体铰链座12于开门位置的状态。此处的开门位置定义为门体3打开至设定的最大角度时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的位置,所述最大角度通常设置为门体3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为81°至88°。
进一步地,铰链1还包括限位机构,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开门位置时,所述限位机构限制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外转动,所述限位机构设于门体铰链座12、柜体铰链座11、门体3与柜体2的至少其一。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即可限定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外转动的最大角度,并使门体铰链座12在该最大角度处悬停,也即限定了门体3的最大开门角度,并使门体3在打开后悬停,以便于用户存取物品。
具体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部和止动部123,通过止动部123抵持限位部以限制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外转动。
参看图4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区分,此处的限位部以第一限位部114表示,门体铰链座12设有止动部123,柜体铰链座11靠近门体铰链座12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114,也就是说,第一限位部114设于柜体铰链座11的上端。
参看图4至图7,进一步地,门体铰链座12包括基板121和相对设置的一对侧边122,一对侧边122分别连接于基板121的相对两端且同向延伸,止动部123为设于侧边122远离基板121一端的翻边,所述翻边自其所在的侧边122背离另一侧边122延伸,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开门位置时,所述翻边抵持第一限位部114以限制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外转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21贴靠门体3,一对侧边122分别连接于基板121的左右两端并自基板121向外延伸,一对侧边122均位于一对侧板112之间并与一对侧板112一一对应,摆动轴14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一对侧边122,且摆动轴14位于一对侧板112之间,也即摆动轴14与一对侧板112无连接,这样的设置取消了现有技术中设于柜体铰链座11的弧形槽,避免了铰链1受弧形槽的尺寸和承压强度的限制,可以减薄铰链1的厚度,增加储运时制冷设备的装箱量,减少使用时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自其所在的侧边122朝向与该侧边122相对应的侧板112延伸。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止动部123包括一对翻边,每个所述翻边对应设于一个侧边122上,一对所述翻边背离彼此延伸,并分别朝向与其所在的侧边122对应的侧板112延伸,一对所述翻边共同承担门体3的重力,可以降低每个所述翻边的承重,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也可仅设置一个。
参看图6至图7以及图9至图10,进一步地,侧边122靠近门体铰链座12的一端,也即上端具有圆弧表面115,第一限位部114与圆弧表面115连接并自圆弧表面115沿圆弧表面115的切线方向远离门体铰链座12延伸,也即第一限位部114自圆弧表面115沿圆弧表面115的切线方向向下延伸,也就是说第一限位部114设于侧板112背离底板111的一端;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关门位置时,止动部123与圆弧表面115相分离,门体铰链座12可以相对柜体铰链座11转动而不受阻碍,至门体铰链座12转动至设定的开门角度时,也即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开门位置时,第一限位部114抵持止动部123以限制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继续转动,从而限定门体3打开至设定的最大角度,此时门体3即可悬停。
具体地,参看图7,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12的上端具有圆弧表面115,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关门位置时,所述翻边与圆弧表面115相分离;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开门位置时,所述翻边抵持第一限位部114。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4也可以是凸伸出圆弧表面115的凸块。
参看图8,优选地,在变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边靠近第一限位部114的一端在内外方向上的厚度大于其远离第一限位部114的一端在内外方向上的厚度,可以防止所述翻边靠近第一限位部114的一端作为主要受力部分而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朝向第一限位部114的一端呈弧形,从而可以减少抵持第一限位部114时对第一限位部114的损伤。
具体地,所述翻边靠近第一限位部114的一端先向内再沿远离第一限位部114的方向弯折,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翻边的强度,并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现有技术中,施加外力使门体3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时,活动轴16带动弹性件17运动至长槽113的极限近端1131,长槽113的极限近端1131作用于活动轴16的向下的作用力传导至摆动轴14形成连接件15对摆动轴14向下偏外的拉力,所述外力、门体3的重力、铰链1的摩擦力、以及连接件15对摆动轴14的拉力之间达到平衡,枢转轴13与柜体铰链座11的侧板112的接触点位于枢转轴13的上侧偏内,摆动轴14与门体铰链座12的接触点位于摆动轴14的下侧偏外,而摆动轴14与连接件15的接触点位于摆动轴14的上侧偏内;此时撤去外力,由于枢转轴13、摆动轴14和与其转动配接的各个部件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配合间隙,尤其是连接件15与摆动轴14配接处摆动轴14的下方偏外处存在间隙,该间隙为摆动轴14向下方偏外处运动提供了位移空间,在门体3重力的影响下,门体3会带动门体铰链座12回弹,具体地,枢转轴13与柜体铰链座11的侧板112的接触点沿枢转轴13的内侧向下转移,摆动轴14与门体铰链座12的接触点沿摆动轴14的外侧向上转移,直至摆动轴14与连接件15的接触点转移至摆动轴14的下侧偏外处,此时摆动轴14抵持连接件15从而停止运动,门体铰链座12停止反弹,门体3才能悬停,也就是说,门体3无法在设定的最大角度处悬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一步地,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外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时,止动部123抵持第一限位部114,此时可使活动轴16与长槽113的极限近端113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且弹性件17具有第一压缩形变量。这样,施加外力使门体3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时,由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存在,弹性件17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对连接件15施加向上的推力,传导至摆动轴14形成连接件15对摆动轴14向上偏内的推力,摆动轴14与连接件15的接触点位于摆动轴14的下侧偏外处;撤去外力时,由于弹性件17具有所述第一压缩形变量,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件17对连接件15施加向上的推力,传导至摆动轴14形成连接件15对摆动轴14向上偏内的推力,使摆动轴14与门体铰链座12的接触点位于摆动轴14的上侧偏内处,即使在门体3重力的作用下,也无法为摆动轴14提供相对门体铰链座12沿内侧向上运动的位移空间,因此解决了外力撤去后门体3回弹的问题,使门体3悬停于所述开门位置,也就是说,止动部123抵持第一限位部114时门体3即位于所述开门位置。
参看图4至图10,进一步地,柜体铰链座11靠近门体铰链座12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6,第二限位部116位于门体铰链座12自所述关门位置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内转动的路径上,止动部123可抵持第二限位部116以限制门体铰链座12自所述关门位置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内转动,从而避免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来回转动而对其造成磨损甚至损坏,减少了其所需的装载和运输空间,同时该位置比较贴近门体铰链座12的所述关门位置,在工人装配时无需另外用手或其它工具去扶门体铰链座12即可使其固定,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门体铰链座12自所述关门位置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内转动预设角度时,止动部123抵持第二限位部116,此时活动轴16与长槽113的极限远端11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弹性件17具有第二压缩形变量,所述第二压缩形变量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形变量,在弹性件17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连接件15对摆动轴14提供向上偏内侧的推力从而推动门体铰链座12继续向内侧转动,而第二限位部116对门体铰链座12施加的作用力阻止门体铰链座12向内侧转动,并且活动轴16靠近长槽113的极限远端1132,弹性件17具有很大的压缩形变量,因此可以提供较大的弹性回复力,在弹性件17和第二限位部116的共同作用下,门体铰链座12可以保持于该位置而不会向内侧或外侧转动。所述预设角度不大于10°,这样门体铰链座12可相对柜体铰链座11保持该预设角度,便于包装、运输和装配,避免了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来回转动而对其造成磨损甚至损坏,减少了其所需的装载和运输空间,同时该位置比较贴近门体铰链座12的所述关门位置,在工人装配时无需另外用手或其它工具去扶门体铰链座12即可使其固定,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16设于柜体铰链座11上端的圆弧表面115,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关门位置时,基板121与底板111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内;门体铰链座12自所述关门位置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内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翻边抵持第二限位部116,摆动轴14带动连接件15向外侧摆动。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116为设于柜体铰链座11上端的突起,所述突起设于所述圆弧表面115。
优选地,所述翻边靠近侧板112的一端先朝向所述突起再朝向远离侧板112的方向翻折,以提高所述翻边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每个侧板11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互相连接的第一段1121和第二段1122,第一段1121与底板111相连接,第二段1122凸伸出底板111并与门体铰链座12转动连接,一对侧边122与一对侧板112一一对应,每个侧板112的第二段1122和与其对应的侧边122转动连接。
参看图11至图12,在变化的实施方式中,止动部123也可以设于侧边122靠近基板121的一端,或者止动部123设于基板121,相应地,第二限位部116可以设于第二段1122朝向基板121的一端。
具体地,止动部123为设于侧边122靠近基板121的一端的折边,折边自其所在的侧边122朝向与该侧边122对应的侧板112凸伸。
柜体铰链座11的一对侧板112的上端凸伸出底板111,而门体铰链座12的下端通过枢转轴13连接于一对侧板112的上端,也即,底板111和基板1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为摆动轴14和连接件15的摆动提供了空间;门体3于关闭状态时,也即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关门位置时,摆动轴14位于枢转轴13的下方。
参看图3,柜体2和门体3之间具有空腔4,且该空腔4位于底板111所在的平面朝向柜体2的一侧,门体铰链座12由所述关门位置向所述开门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摆动轴14自底板111所在的平面背离柜体2的一侧朝向柜体2摆动至空腔4,也即摆动轴14自外向内摆动至空腔4,而且在此过程中,摆动轴14与制冷设备的其它结构之间不互相干涉,这样,摆动轴14的摆动不受柜体铰链座11的限制,其摆动可以借用柜体2和门体3之间的空腔4,使门体铰链座12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时,摆动轴14摆动至其轴线位于底板111所在的平面上,或者使摆动轴14摆动至其轴线位于底板111所在的平面背离侧板112的一侧,也即朝向柜体2的一侧,也就是说,摆动轴14可以在底板111所在的平面的两侧往复摆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薄铰链1的厚度,而且不会影响铰链1的强度。
进一步地,门体铰链座12自所述关门位置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的过程中,连接件15与底板111互不干涉。优选地,连接件15与柜体铰链座11互不干涉。具体地,可以通过设置底板111和基板121之间的距离实现,从而可以使摆动轴14顺利由底板111所在的平面背离柜体2的一侧摆动至空腔4,使得铰链1的厚度可以进一步做得更薄。
参看图3、图5、以及图9,进一步地,连接件15还包括第一连接端151、第二连接端15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端151和第二连接端152的主体153,第一连接端151与活动轴16连接,第二连接端152与摆动轴14连接,主体153朝向远离底板111的方向凹陷。优选地,主体153朝向柜体2的一端远离底板111凹陷,也即朝向远离柜体2的方向凹陷,可以避免连接件15和底板111之间发生干涉,从而可以使摆动轴14顺利向空腔4中摆动,甚至使摆动轴14向空腔4中摆动的幅度更大。
参看图3以及图10,进一步地,枢转轴13与活动轴16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底板111平行,也可以减小铰链1的厚度。
参看图3以及图6,进一步地,门体铰链座12于所述关门位置时,摆动轴14的轴线位于活动轴16与枢转轴13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上,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将铰链1的厚度做薄,进一步增大制冷设备运输时的装箱量,而且将弹性件17对连接件15的支撑作用发挥到最大,起到开门省力的效果。
参看图5,进一步地,弹性件17与活动轴16连接的一端位于一对第一连接端151之间,这样限制了连接件15沿活动轴16的轴向移动的范围,而且一对第一连接端151可以分担受力,使活动轴16带动弹性件17平稳运动。
参看图5,进一步地,活动轴16包括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部161,弹性件17卡接于一对固定部161之间。
优选地,一对固定部161分别抵接弹性件17以限制弹性件17沿活动轴16的轴向运动,便于弹性件17的装配,可防止弹性件17沿活动轴16的轴向运动。
优选地,一对固定部161均位于一对连接端之间并分别抵接一对第一连接端151以限制连接件15沿活动轴16的轴向运动,也就是说,一对第一连接端151分别位于一对固定部161的左右两侧,且弹性件17位于一对固定部16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固定部161分别位于弹性件17的左右两侧,且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端151位于左边的固定部161的左侧并贴靠左边的固定部161,其中另一个第一连接端151位于右边的固定部161的右侧并贴靠右边的固定部161,这样可限制连接件15相对活动轴16固定而不会沿活动轴16左右移动,使受力更稳定。
参看图13,具体地,活动轴16包括本体162,固定部161设于本体162的外侧并与本体162一体设置,有利于提高固定部161的连接牢度。
优选地,固定部161呈圆筒状并与本体162同轴设置。
参看图5,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151具有内圆弧面,所述内圆弧面包覆活动轴16并抵持活动轴16,由于弹性件1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始终具有压缩弹性形变,在弹性件17弹性回复力以及外力、门体3重力等的作用下,连接件15和弹性件17共同抵持活动轴16以限制活动轴16脱离内圆弧面,通过第一连接端151的内圆弧面包覆活动轴16并抵持活动轴16这样的配接方式,即可保证连接件15始终与活动轴16转动配接,简化了加工工序、以及连接件15与活动轴16的装配工序,节约了材料和人工成本。
参看图5和图14,同样地,弹性件17与活动轴16连接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内圆弧面,通过内圆弧面包覆活动轴16并抵持活动轴16这样的配接方式,弹性件17的弹性回复力可保证弹性件17始终与活动轴16转动配接,简化了加工工序和装配工序,节约了材料和人工成本。
具体地,内圆弧面朝向远离活动轴16的方向凹陷,且内圆弧面与活动轴16同轴设置。
优选地,内圆弧面的圆心角为175~185°,即可便于内圆弧面与活动轴16的装配,简化了装配工序、节约了材料和人工成本,又可以防止活动轴16脱出内圆弧面而引起装配不良。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7设置有一个;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17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数量,例如图15所示,弹性件17间隔设置有一对,一对弹性件17分别设于连接件15的左右两侧,一对弹性件17可以分担受力,这样弹性件17可以把尺寸做小,如果弹性件17包括弹簧172,则弹簧172的外径和线径都可以减小,从而可以进一步减薄铰链1的厚度。
参看图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7包括与活动轴16连接的支撑杆171以及套设于支撑杆171外周的弹簧172,支撑杆171远离活动轴16的一端插置于柜体铰链座11中并与柜体铰链座11松配连接,也就是说支撑杆171可相对柜体铰链座11上下运动,支撑杆171设置有凸缘1711,弹簧172的一端抵持凸缘1711,弹簧172的另一端抵持柜体铰链座11。
参看图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铰链1还包括套设于活动轴16外周的轴套18,轴套18设于连接件15与长槽113之间,一方面进一步限制了连接件15相对活动轴16左右运动,另一方面,可在轴套18中加入润滑油,润滑油可以自轴套18中慢慢渗出至活动轴16位于长槽113中的部分,从而使铰链1转动顺畅。
参看图5,进一步地,柜体铰链座11包括端挡117,端挡117具有插槽,弹性件17远离活动轴16的一端插置于所述插槽中从而限定弹性件17只能平行底板111运动,也就是上下运动,而避免增加铰链1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72的下端抵持端挡117,弹性件17的支撑杆171的下端插置于所述插槽中,所述插槽的内径大于支撑杆171的外径,也即支撑杆171与端挡117松配连接,且弹性件17随活动轴16同步上下运动时,支撑杆171的下端始终凸伸出端挡117,这样可防止弹性件17脱出端挡117而使弹性件17失效。
参看图5,在一实施例中,端挡117为U形板件,柜体铰链座11还包括一对突出部118,一对突出部118分别设于一对侧板112并朝向彼此凸伸,所述U形板件的开口朝向一对突出部118,一对突出部118均卡接于所述U形板件的开口中,弹簧172和突出部118的共同作用限制了所述U形板件相对侧板112运动,尤其是限制了所述U形板件的上下运动。
参看图4和图15,在另一实施例中,端挡117为嵌装于一对侧板112的挡板,且所述挡板垂直侧板112,通过侧板112限制了所述挡板相对侧板112运动,尤其是限制了所述挡板的上下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1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其有益效果在于,门体铰链座12绕枢转轴13相对柜体铰链座11转动时,摆动轴14随之摆动并牵引连接件15带动活动轴16一并运动,而且运动过程中在各个部件的相互限制下,摆动轴14、活动轴16与枢转轴13三者始终处于平行状态,而门体铰链座12、枢转轴13、摆动轴14、连接件15、活动轴16、弹性件17和柜体铰链座11共同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将门体铰链座12的枢转运动转化为活动轴16和弹性件17的直线运动,相较于活动轴16和弹性件17做弧线运动,大大减少了弹性件17运动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在内外方向上,因此可将铰链1的厚度做薄;施加外力使门体3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时,由于第一间隙的存在,弹性件17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对连接件15施加向上的推力,传导至摆动轴14形成连接件15对摆动轴14向上偏内的推力,摆动轴14与连接件15的接触点位于摆动轴14的下侧偏外处;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即可限定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外转动的最大角度,并使门体铰链座12在该最大角度处悬停;这样,当撤去外力时,由于弹性件17具有第一压缩形变量,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件17对连接件15施加向上的推力,传导至摆动轴14形成连接件15对摆动轴14向上偏内的推力,使摆动轴14与门体铰链座12的接触点位于摆动轴14的上侧偏内处,即使在门体3重力的作用下,也无法为摆动轴14提供相对门体铰链座12沿内侧向上运动的位移空间,因此解决了外力撤去后门体3回弹的问题,使门体3悬停于所述开门位置,也即止动部123抵持第一限位部114时门体3即位于所述开门位置;活动轴16包括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部161,弹性件17卡接于一对固定部161之间,可以限制弹性件17沿活动轴16的轴向运动,并且便于安装;门体铰链座12自所述关门位置相对柜体铰链座11向内转动预设角度时,止动部123抵持第二限位部116,避免了门体铰链座12相对柜体铰链座11来回转动而对其造成磨损甚至损坏,减少了其所需的装载和运输空间,同时该位置比较贴近门体铰链座12的所述关门位置,在工人装配时无需另外用手或其它工具去扶门体铰链座12即可使其固定,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连接件15和弹性件17二者至少其一与活动轴16连接的一端具有内圆弧面,内圆弧面包覆活动轴16并抵持活动轴16这样的配接方式,即可保证连接件15始终与活动轴16转动配接,简化了加工工序、以及连接件15与活动轴16的装配工序,节约了材料和人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均是以文中定义的方向为参照的,且这些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铰链,包括柜体铰链座以及与所述柜体铰链座转动连接的门体铰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铰链座设置有沿其纵长方向延伸的长槽,所述铰链还包括连接件、活动轴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轴连接并与所述活动轴同步运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所述柜体铰链座,所述活动轴配接于所述长槽中并可沿所述长槽运动,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门体铰链座和所述活动轴并带动所述活动轴运动,所述活动轴包括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部,所述弹性件卡接于所述一对固定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固定部分别抵接所述弹性件以限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活动轴的轴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活动轴转动连接的一对连接端,所述一对固定部位于所述一对连接端之间并分别抵接所述一对连接端以限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活动轴的轴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还包括本体,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并与所述本体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呈圆筒状并与所述本体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铰链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侧边,所述柜体铰链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边位于所述一对侧板之间,所述铰链还包括摆动轴,所述摆动轴连接所述一对侧边且位于所述一对侧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铰链座还包括连接所述一对侧板的底板,所述一对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摆动轴的轴线可在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的两侧往复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铰链座装配于制冷设备的柜体,所述门体铰链座装配于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所述柜体铰链座包括贴靠所述柜体的底板,所述门体铰链座具有打开所述制冷设备的开门位置和关闭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的关门位置,所述门体铰链座自所述关门位置转动至所述开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板互不干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主体,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门体铰链座转动连接,所述主体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铰链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平行于所述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铰链还包括枢转轴,所述门体铰链座与所述柜体铰链座通过所述枢转轴枢转连接,所述活动轴与所述枢转轴平行且二者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底板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摆动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门体铰链座通过所述摆动轴枢转连接,所述柜体铰链座装配于制冷设备的柜体,所述门体铰链座装配于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所述门体铰链座具有关闭所述门体的关门位置,所述门体铰链座于所述关门位置时,所述摆动轴的轴线位于所述活动轴与所述枢转轴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上。
12.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柜体和组装于所述柜体的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所述柜体铰链座与所述柜体固定连接,所述门体铰链座与所述门体固定连接。
CN202120548224.1U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215332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1344 WO2022194233A1 (zh) 2020-09-01 2022-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19634 2020-09-01
CN202010901963 2020-09-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2162U true CN215332162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5208.2A Pending CN114109166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10284657.5A Pending CN114109165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20554754.7U Active CN215927106U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10284656.0A Pending CN114109164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20548224.1U Active CN215332162U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20548225.6U Active CN215332163U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20548023.1U Active CN215332160U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10285209.7A Pending CN114109167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5208.2A Pending CN114109166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10284657.5A Pending CN114109165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20554754.7U Active CN215927106U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10284656.0A Pending CN114109164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8225.6U Active CN215332163U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20548023.1U Active CN215332160U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2110285209.7A Pending CN114109167A (zh) 2020-09-01 2021-03-17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8) CN114109166A (zh)
WO (2) WO20221942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234A1 (zh) * 2020-09-01 2022-09-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WO2022194232A1 (zh) * 2021-03-17 2022-09-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5692A (zh) * 2022-03-30 2022-06-03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结构、卧式冷柜和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84178A1 (de) * 1965-08-06 1969-11-06 Oberholz Soehne Paul Scharnier mit Feder zum Gewichtsausgleich von Fluegeln,z.B. Deckeln,Hauben,Klappen od. dgl.
IT1186056B (it) * 1984-11-19 1987-11-18 Wilhelm Gonbach Cerniera con molle per equilibrare il peso di ante
DE19932443C2 (de) * 1999-06-25 2001-04-26 Lina Gronbach Scharnier
CN201202344Y (zh) * 2007-11-23 2009-03-04 海尔集团公司 铰链
IT201600127767A1 (it) * 2016-12-16 2018-06-16 C M I Cerniere Mecc Industriali Srl Dispositivo a cerniera per ante di apparecchi a pozzetto
CN107740649B (zh) * 2017-10-18 2023-10-20 广东星徽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稳定的冰柜铰链
CN113124592B (zh) * 2019-12-30 2023-06-20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冷柜
CN211818846U (zh) * 2020-01-20 2020-10-30 河南天合铰链有限公司 一种支杆做单自由度运动的冰柜铰链
CN111119624A (zh) * 2020-01-20 2020-05-08 河南天合铰链有限公司 一种支杆做单自由度运动的冰柜铰链
CN113356706B (zh) * 2020-03-05 2023-06-20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制冷设备
CN114109166A (zh) * 2020-09-01 2022-03-01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889720U (zh) * 2021-03-17 2022-02-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332166U (zh) * 2021-03-17 2021-12-28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889707U (zh) * 2021-03-17 2022-02-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332165U (zh) * 2021-03-17 2021-12-28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6406496U (zh) * 2021-09-14 2022-04-29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制冷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4234A1 (zh) * 2020-09-01 2022-09-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WO2022194232A1 (zh) * 2021-03-17 2022-09-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4234A1 (zh) 2022-09-22
CN215332163U (zh) 2021-12-28
WO2022194233A1 (zh) 2022-09-22
CN215927106U (zh) 2022-03-01
CN215332160U (zh) 2021-12-28
CN114109167A (zh) 2022-03-01
CN114109165A (zh) 2022-03-01
CN114109164A (zh) 2022-03-01
CN114109166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32162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11749565B (zh) 铰链组件及储物柜
CN215332164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332167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889720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332165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332166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5332161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US20060255045A1 (en) Hinge device for storage cases and storage case having the same
WO2022194231A1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9083529A (zh) 一种具有任意悬停功能的冰箱闭门装置
CN113250568A (zh) 铰链及冷柜
CN110821324A (zh) 一种冷柜
CN215889708U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EP1684039B1 (en) Refrigerated cabinet with an apparatus for keeping the door ajar
CN209457636U (zh) 一种具有任意悬停功能的冰箱闭门装置
CN115110851A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WO2022194230A1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14059873A (zh) 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家具
WO2022194229A1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9220105U (zh) 铰链及冷柜
WO2022194232A1 (zh) 铰链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20221829U (zh) 开合设备
CN117988652A (zh) 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制冷设备
CN116696173A (zh) 铰链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