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5687U - 一种铁水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水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5687U
CN215315687U CN202121348897.9U CN202121348897U CN215315687U CN 215315687 U CN215315687 U CN 215315687U CN 202121348897 U CN202121348897 U CN 202121348897U CN 215315687 U CN215315687 U CN 215315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insulation
ladle
refractory
periph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488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万云
付学宽
曹洪举
蔡英哲
刘武昌
张世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Chengqing Refractory Co ltd
Gongyi Darunchang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Chengqing Refractory Co ltd
Gongyi Darunchang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Chengqing Refractory Co ltd, Gongyi Darunchang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Chengqing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488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5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5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5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水包结构,包括铁水包主体和引流嘴,铁水包主体包括隔热层、永久层和工作层,隔热层为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工作层同轴设置于隔热层内部,工作层包括铝碳化硅碳砖砌筑成的耐火砖层和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渣线层,耐火砖层的上端连接有渣线层,渣线层的下端连接耐火砖层的上端、上端和隔热层的上端平齐,隔热层与工作层之间有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永久层,铁水包主体的上端右部设置有V型槽,V型槽右侧设置有引流嘴,引流嘴的外层与隔热层连接、中层与永久层连接、内层与渣线层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铁水包存在导热快,铁水热量损失高,渣线位置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铁水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水包结构。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铁水包是铸造设备浇注设备,用于铸造车间浇注作业,在炉前承接铁液,之后由行车运送至铸型处进行浇注。
目前多数钢铁企业铁水包采用整体浇注料浇注形式,运行至较高火次时需要整体套浇,工作量大,烘烤时间长,能源消耗高,铁水包的砌筑方式只采用单一的重质浇注料浇注的方式,存在导热快,铁水热量损失高,渣线位置易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铁水包存在导热快,铁水热量损失高,渣线位置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铁水包结构,能够缩短铁水包上线使用的周期,减少铁水的热量损失,同时减轻扒渣过程中对渣线位置的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水包结构,包括铁水包主体和引流嘴,所述铁水包主体包括隔热层、永久层和工作层;
所述隔热层为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隔热层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工作层为同轴设置于隔热层内部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工作层包括耐火砖层和渣线层,所述耐火砖层为铝碳化硅碳砖砌筑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耐火砖层的外周壁和隔热层的内周壁之间有间距,所述耐火砖层的上端低于隔热层的上端,所述耐火砖层的上端连接有渣线层,所述渣线层为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所述渣线层的下端连接于耐火砖层的上端、上端和隔热层的上端平齐,所述渣线层的外周壁和隔热层的内周壁上部之间有间距,所述耐火砖层的外周壁和隔热层的内周壁之间与渣线层的外周壁和隔热层的内周壁之间均有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永久层;
所述铁水包主体的上端右部设置有向铁水包主体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上的V型槽,所述V型槽右侧设置有引流嘴,所述引流嘴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外层为顶面及左侧面开口的、倒置的、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的中空三棱锥,所述外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和外层的内壁相配应的、由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筑成的中层,所述中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和中层的内壁相配应的、由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的内层,所述引流嘴的左侧开口前后边缘分别连接于V型槽前后侧边,所述外层与隔热层连接,所述中层与永久层连接,所述内层与渣线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纤维隔热板的体积密度为0.28~0.32 g/cm³、800℃时的导热系数为0.12W/(m·K)、耐火度大于等于1500℃。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的体积密度为1.8~2.0 g/cm³、抗压强度大于等于40Mpa、抗折强度大于等于7Mpa、耐火度大于等于1600℃、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大于等于80%。
进一步地,所述铝碳化硅碳砖的体积密度大于等于2.9g/cm³、抗压强度大于等于50Mpa、抗折强度大于等于11Mpa、耐火度大于等于1700℃、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大于等于80%、碳化硅的含量大于等于5%、碳的含量小于等于8%。
进一步地,所述高铝质耐火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大于等于2.6g/cm³、抗压强度大于等于40Mpa、抗折强度大于等于7Mpa、耐火度大于等于1600℃、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大于等于80%。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的底面与周壁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90°<α<105°。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砖层底面中心处的耐火砖高于靠近耐火砖层周壁的耐火砖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嘴的下端位于隔热层高度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处。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嘴的左侧开口相对的侧边与隔热层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135°<β<150°。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嘴的上端和铁水包主体的上端平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铁水包主体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工作层、永久层和隔热层,隔热层由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永久层为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工作层包括铝碳化硅碳砖砌筑成的耐火砖层和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渣线层,形成梯度温降模式,减少铁水的热量损失,渣线层可以减轻扒渣过程中对渣线位置的损坏,又能在使用过程中对包壁损坏位置及时进行更换和修复,缩短铁水包上线使用的周期,使铁水包运行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铁水包存在导热快,铁水热量损失高,渣线位置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嘴的外层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1为隔热层,2为永久层,3为工作层,31为耐火砖层,32为渣线层,4为引流嘴,41为内层,42为中层,43为外层,5为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铁水包结构,包括铁水包主体和引流嘴4,所述铁水包主体包括隔热层1、永久层2和工作层3;
所述隔热层1为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隔热层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工作层3为同轴设置于隔热层1内部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工作层3包括耐火砖层31和渣线层32,所述耐火砖层31为铝碳化硅碳砖砌筑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耐火砖层31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之间有间距,所述耐火砖层31的上端低于隔热层1的上端,所述耐火砖层31的上端连接有渣线层32,所述渣线层32为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所述渣线层32的下端连接于耐火砖层31的上端、上端和隔热层1的上端平齐,所述渣线层32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上部之间有间距,所述耐火砖层31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之间与渣线层32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之间均有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永久层2;
所述铁水包主体的上端右部设置有向铁水包主体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上的V型槽5,所述V型槽5右侧设置有引流嘴4,所述引流嘴4包括内层41、中层42和外层43,所述外层43为顶面及左侧面开口的、倒置的、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的中空三棱锥,所述外层43的内壁上设置有和外层的内壁相配应的、由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筑成的中层42,所述中层42的内壁上设置有和中层42的内壁相配应的、由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的内层41,所述引流嘴4的左侧开口前后边缘分别连接于V型槽5前后侧边,所述外层43与隔热层1连接,所述中层42与永久层2连接,所述内层41与渣线层32连接。
所述陶瓷纤维隔热板的体积密度为0.28~0.32 g/cm³、800℃时的导热系数为0.12W/(m·K)、耐火度大于等于1500℃。
所述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的体积密度为1.8~2.0 g/cm³、抗压强度大于等于40Mpa、抗折强度大于等于7Mpa、耐火度大于等于1600℃、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大于等于80%。
所述铝碳化硅碳砖的体积密度大于等于2.9g/cm³、抗压强度大于等于50Mpa、抗折强度大于等于11Mpa、耐火度大于等于1700℃、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大于等于80%、碳化硅的含量大于等于5%、碳的含量小于等于8%。
所述高铝质耐火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大于等于2.6g/cm³、抗压强度大于等于40Mpa、抗折强度大于等于7Mpa、耐火度大于等于1600℃、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大于等于80%。
所述隔热层1的底面与周壁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90°<α<105°。
所述耐火砖层31底面中心处的耐火砖高于靠近耐火砖层31周壁的耐火砖高度。
所述引流嘴4的下端位于隔热层1高度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处。
所述引流嘴的左侧开口相对的侧边与隔热层1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135°<β<150°。
所述引流嘴4的上端和铁水包主体的上端平齐。
使用时,铁水包主体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工作层、永久层和隔热层,隔热层由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永久层为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工作层包括铝碳化硅碳砖砌筑成的耐火砖层和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渣线层,形成梯度温降模式,减少铁水的热量损失,渣线层可以减轻扒渣过程中对渣线位置的损坏,又能在使用过程中对包壁损坏位置及时进行更换和修复,缩短铁水包上线使用的周期,使铁水包运行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铁水包存在导热快,铁水热量损失高,渣线位置易损坏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水包主体和引流嘴(4),所述铁水包主体包括隔热层(1)、永久层(2)和工作层(3);
所述隔热层(1)为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隔热层(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工作层(3)为同轴设置于隔热层(1)内部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工作层(3)包括耐火砖层(31)和渣线层(32),所述耐火砖层(31)为铝碳化硅碳砖砌筑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圆台体,所述耐火砖层(31)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之间有间距,所述耐火砖层(31)的上端低于隔热层(1)的上端,所述耐火砖层(31)的上端连接有渣线层(32),所述渣线层(32)为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所述渣线层(32)的下端连接于耐火砖层(31)的上端、上端和隔热层(1)的上端平齐,所述渣线层(32)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上部之间有间距,所述耐火砖层(31)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之间与渣线层(32)的外周壁和隔热层(1)的内周壁之间均有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注成的永久层(2);
所述铁水包主体的上端右部设置有向铁水包主体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上的V型槽(5),所述V型槽(5)右侧设置有引流嘴(4),所述引流嘴(4)包括内层(41)、中层(42)和外层(43),所述外层(43)为顶面及左侧面开口的、倒置的、陶瓷纤维隔热板制成的中空三棱锥,所述外层(43)的内壁上设置有和外层的内壁相配应的、由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浇筑成的中层(42),所述中层(42)的内壁上设置有和中层(42)的内壁相配应的、由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的内层(41),所述引流嘴(4)的左侧开口前后边缘分别连接于V型槽(5)前后侧边,所述外层(43)与隔热层(1)连接,所述中层(42)与永久层(2)连接,所述内层(41)与渣线层(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纤维隔热板为耐火度大于等于1500℃的隔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微孔耐火浇注料为耐火度大于等于1600℃的轻质耐火浇注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碳化硅碳砖为耐火度大于等于1700℃的铝碳化硅碳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铝质耐火浇注料为耐火度大于等于1600℃的高铝质耐火浇注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的底面与周壁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的范围是90°<α<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砖层(31)底面中心处的耐火砖高于靠近耐火砖层(31)周壁的耐火砖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嘴(4)的下端位于隔热层(1)高度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嘴的左侧开口相对的侧边与隔热层(1)的夹角为β,所述夹角β的范围是135°<β<1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嘴(4)的上端和铁水包主体的上端平齐。
CN202121348897.9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铁水包结构 Active CN215315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8897.9U CN215315687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铁水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8897.9U CN215315687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铁水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5687U true CN21531568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58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48897.9U Active CN215315687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铁水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5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5964B (zh) 用于大型钢包包底工作衬的干式捣打料
CN201644776U (zh) 一种基于梯度保温的钢包内衬
CN102626773A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
CN104858409A (zh) 一种用于炼钢的钢包
CN2905275Y (zh) 一种钢包和铁水包内衬
CN202621906U (zh) 一种铁水罐
CN215315687U (zh) 一种铁水包结构
CN202427934U (zh) 中间包
CN104403694A (zh) 一种固定床气化炉的液态连续排渣器及排渣方法
WO2021212781A1 (zh) 一种铸造铝合金用浇包
CN202683999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
CN206572944U (zh) 一种铝合金半固态压铸用浸入式电加热池式保温炉
CN107552775A (zh) 一种适用于中频炉出铁水过程中清除炉内熔渣的捞渣勺
CN204584250U (zh) 一种用于炼钢的钢包
CN114850460A (zh) 一种钢包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95934U (zh) 一种带流铁口的铁水罐挡渣器
CN204449241U (zh) 一种高拉速下抑制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装置
CN2312946Y (zh) 一种新型铝液混合炉
CN216441644U (zh) 一种挡渣式金属液浇包结构
CN213388767U (zh) 一种rh浸渍管结构
CN207113585U (zh) 一种具有耐火材料砌筑的双室熔铝炉
CN113333724B (zh) 一种方圆形钢包及其耐火材料砌筑方法
CN205989052U (zh) 一种复合衬体中间包
CN216745460U (zh) 电石炉炉嘴
CN206677173U (zh) 稀土钢及含铝钢用水口和中间钢水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