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1389U -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1389U
CN215311389U CN202120360390.9U CN202120360390U CN215311389U CN 215311389 U CN215311389 U CN 215311389U CN 202120360390 U CN202120360390 U CN 202120360390U CN 215311389 U CN215311389 U CN 215311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inner cavity
communicated
pipe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03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明泽
杨蒙
吕丹
董烜光
孙冬月
孟彬
刘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Dongtai Organic Waste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Dongtai Organic Wast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Dongtai Organic Waste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Dongtai Organic Wast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03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1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1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1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隔为左右两个内腔;预洗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顶部;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顶部;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且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相连通;风机,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左端;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右侧,且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相连通;PLC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前侧,且所述预洗装置和风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可以将喷淋液进行循环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并且使臭气与生物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触,不易在箱体内腔中形成回流,大大提升了臭气的过滤效率。

Description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组织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无组织废气主要处理技术有:热氧化法、物理化学法、低温等离子法、植物提取液法、生物过滤法等,生物过滤法是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当无组织废气经过生物表面时被特定微生物捕获并消化掉,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对臭气物质进行吸收和降解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将恶臭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02、H20、 H2S04、HNO3等简单无机物,生物滤池法除臭效率高,适合大气量低浓度的废气处理此法运行费用低,易于自动化控制,不产生二次污染;
现有的生物滤池除臭装置需要不间断的向预洗装置和生物过滤装置内腔进行喷淋,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臭气与填料生物膜接触不充分,并且容易在过滤器内腔中形成回流,大大降低了对臭气过滤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滤池除臭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臭气与填料生物膜接触不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隔为左右两个内腔;预洗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顶部;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顶部;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且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相连通;风机,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左端;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右侧,且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相连通;PLC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前侧,且所述预洗装置和风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连通孔,开设于箱体的隔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预洗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底端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相连通;电磁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左端,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循环管,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且一端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底端,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顶端;循环泵,安装于所述循环管的中部,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顶端,且与所述循环管相连通;补水管,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左上角,且与所述第一喷淋头相连通;水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左侧后端,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填料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内腔中间位置;惰性填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架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惰性填料为多孔空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料架为镂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的底端中间位置;第二隔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的顶端左右两侧;第二喷头,数量为四个,分别从左至右的安装于所述右侧内腔的顶端,且四个所述第二喷头相互连通;上水管,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左上角,且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喷头相连通;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中间位置;第二排水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底端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相连通;第二填料架,数量为四个,分别从左至右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右侧内腔,且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固定连接;生物填料,设置于四个所述第二填料架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填料架为镂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生物滤池除臭装置,通过循环泵抽取箱体左侧内腔的液体进行喷淋,可以将喷淋液进行循环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通过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将过滤装置内腔分割为蛇形,使臭气与生物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触,不易在箱体内腔中形成回流,大大提升了臭气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
图中:2、箱体,3、预洗装置,31、第一排水管,32、电磁阀、33、循环泵,34、循环管,35、第一喷淋头,36、补水管,37、水位传感器,38、第一填料架,39、惰性填料,4、过滤装置,41、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43、上水管,44、第二喷头,45、通孔,46、第二排水管,47、第二填料架,48、生物填料,5、进气管,6、风机,7、排气管,8、PLC控制器,9、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包括:箱体2,箱体2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将箱体2的内腔分隔为左右两个内腔,预洗装置3,安装于箱体2的左侧内腔顶部,过滤装置4,安装于箱体2 的右侧内腔顶部,进气管5,设置于箱体2的左侧,且与箱体2的左侧内腔相连通,风机6,设置于进气管5的左端,排气管7,设置于箱体2的顶端右侧,且与箱体2的右侧内腔相连通,PLC控制器8固定安装于箱体2的前侧,且预洗装置3和风机6均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连通孔9,开设于箱体2的隔板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预洗装置3包括:第一排水管31,设置于箱体2的左侧底端中间位置,且与箱体2的左侧内腔相连通,电磁阀32,安装于第一排水管31的左端,且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循环管34,安装于箱体2 的左侧,且一端安装于箱体2的左侧底端,另一端安装于箱体2的左侧顶端,循环泵33,安装于循环管34的中部,且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第一喷淋头 35,安装于箱体2的左侧内腔顶端,且与循环管34相连通,补水管36,安装于箱体2的前侧左上角,且与第一喷淋头35相连通,水位传感器37,安装于箱体 2的左侧内腔左侧后端,且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第一填料架38,安装于箱体2的左侧内腔中间位置,惰性填料39,放置于第一填料架38的顶端。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惰性填料39为多孔空心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具有合适的填料空隙率。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填料架38为镂空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过滤装置4包括:第一隔板41,设置于箱体 2的右侧内腔的底端中间位置,第二隔板42,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箱体2 的右侧内腔的顶端左右两侧,第二喷头44,数量为四个,分别从左至右的安装于右侧内腔的顶端,且四个第二喷头44相互连通,上水管43,安装于箱体2的前侧左上角,且与位于左侧的第二喷头44相连通,通孔45,开设于第一隔板 41的底部中间位置,第二排水管46,设置于箱体2的右侧底端中间位置,且与箱体2的右侧内腔相连通,第二填料架47,数量为四个,分别从左至右的安装于箱体2的右侧内腔,且与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固定连接,生物填料48,设置于四个第二填料架47的顶端。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填料架47为镂空结构。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步骤一,对臭气进行预洗,通过PLC控制器8驱动风机6抽取臭气并向箱体2的左侧内腔底部进行输送,箱体2的左侧内腔中的水位高于进气管5并对进气管5进行液封,防止臭气回流,PLC控制器8驱动循环泵33抽取箱体2左侧内腔底部的水通过循环管34向上输送,并由第一喷淋头35喷出进行水洗喷淋,去除臭气中的粉尘、NH、以及少量H2S、CH、SH等气体,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循环喷淋可去除臭气中的HS,同时吸收少量有机臭气污染物,惰性填料39是多孔空心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大的润湿面积,具有较大的气液传质比表面积,有利于气液反应,增加吸收效率,具有合适的填料空隙率,确保气液分布均匀且具有较少的通过阻力,臭气在惰性填料39表面与喷淋液在逆流连续、充分接触条件下进行传质,完成对臭气的预洗,预洗后的臭气从连通孔排入箱体2的右侧内腔;
步骤二,对臭气进行生物过滤,先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填料48上,当臭气气体经过生物填料48表面初期,可从臭气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当臭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微生物菌种包括分别针对不同恶臭成份的功能性菌类,均为特别分离或富集筛选获得,已经用于除臭工程的菌种种类有:硫化细菌、氨氧化细菌、芽孢菌、假单胞菌等20 余种,第一隔板41与第二隔板42将箱体2的右侧内腔分隔为蛇形,使臭气必须通过四个生物填料48,方可从排气管排出,使臭气与生物填料48表面的生物膜更充分的接触,被净化后的液体从箱体2右侧内腔底端进行收集,并从第二排水管46进行排出;
本装置可以将水资源循环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且过滤装置内腔呈蛇形,可以使臭气与生物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大大提升了臭气的过滤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一端”、“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设”、“固定连接”、“电性连接”、“连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箱体(2)的内腔分隔为左右两个内腔;
预洗装置(3),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内腔顶部;
过滤装置(4),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内腔顶部;
进气管(5),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且与所述箱体(2)的左侧内腔相连通;
风机(6),设置于所述进气管(5)的左端;
排气管(7),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顶端右侧,且与所述箱体(2)的右侧内腔相连通;
PLC控制器(8)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前侧,且所述预洗装置(3)和风机(6)均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
连通孔(9),开设于箱体(2)的隔板顶部;
所述预洗装置(3)包括:
第一排水管(31),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底端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箱体(2)的左侧内腔相连通;
电磁阀(32),安装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1)的左端,且与所述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
循环管(34),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且一端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底端,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顶端;
循环泵(33),安装于所述循环管(34)的中部,且与所述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
第一喷淋头(35),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内腔顶端,且与所述循环管(34)相连通;
补水管(36),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前侧左上角,且与所述第一喷淋头(35)相连通;
水位传感器(37),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内腔左侧后端,且与所述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
第一填料架(38),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内腔中间位置;
惰性填料(39),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架(38)的顶端;
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
第一隔板(41),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内腔的底端中间位置;
第二隔板(42),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内腔的顶端左右两侧;
第二喷头(44),数量为四个,分别从左至右的安装于所述右侧内腔的顶端,且四个所述第二喷头(44)相互连通;
上水管(43),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前侧左上角,且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喷头(44)相连通;
通孔(45),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41)的底部中间位置;
第二排水管(46),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底端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箱体(2)的右侧内腔相连通;
第二填料架(47),数量为四个,分别从左至右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内腔,且与所述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固定连接;
生物填料(48),设置于四个所述第二填料架(47)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填料(39)为多孔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架(38)为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架(47)为镂空结构。
CN202120360390.9U 2021-02-07 2021-02-07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Active CN215311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0390.9U CN215311389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0390.9U CN215311389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1389U true CN21531138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1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0390.9U Active CN215311389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13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9752A (zh) * 2023-02-03 2023-05-05 江苏申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除尘脱硫塔及除尘脱硫工艺
CN116747705A (zh) * 2023-07-12 2023-09-15 广州科学城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生物除臭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9752A (zh) * 2023-02-03 2023-05-05 江苏申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除尘脱硫塔及除尘脱硫工艺
CN116747705A (zh) * 2023-07-12 2023-09-15 广州科学城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生物除臭系统
CN116747705B (zh) * 2023-07-12 2024-03-29 广州科学城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生物除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11389U (zh)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CN108310961B (zh) 恶臭异味气体的集成处理装置
CN201692768U (zh) 一种化学洗涤-生物组合式脱除恶臭的装置
CN211913298U (zh) 一种用于厨余垃圾废气处理的集成式净化除臭塔
CN2558443Y (zh) 洗涤-生物滤床过滤联合除臭装置
CN209791267U (zh) 一种高效生物滴滤除臭净化装置
CN211864505U (zh) 三相式湍流高效生物除臭装置与废气处理系统
CN104147919B (zh) 一种低pH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工艺
CN219111309U (zh) 一种生物滤池除臭设备
CN216445074U (zh) 一种底部曝气式生物除臭滤池
CN213725781U (zh) 生物除臭装置
CN210206414U (zh) 废气除臭装置
CN204865531U (zh) 一种生物活性炭除臭塔
CN210125294U (zh) 一种污水站生物除臭系统
CN211141786U (zh) 一种工业污水净化除臭装置
CN211384520U (zh) 一种污水站用臭气处理装置
CN211411615U (zh) 具有可再生活性炭吸附机构的热处理废气处理装置
CN111672318A (zh) 一种吸附分解一体式除甲醛设备
CN113058398B (zh) 可移动式集成化生物除臭系统
CN216321107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双相生物滴虑塔
CN211384521U (zh) 一种喷涂VOCs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
CN210544368U (zh) 一种具备自洁节水功能的生物除臭装置
CN219333777U (zh) 一种生物过滤废气处理系统
CN213160205U (zh) 一种制药废气的voc处理装置
CN217773678U (zh) 基于深度除雾的生物滤床除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