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5568U - 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5568U
CN215305568U CN202121461633.4U CN202121461633U CN215305568U CN 215305568 U CN215305568 U CN 215305568U CN 202121461633 U CN202121461633 U CN 202121461633U CN 215305568 U CN215305568 U CN 215305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supporting
rolling brush
cleaning apparatus
suppor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16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平
罗光忠
刘望
李佳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16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5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5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5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其中,清洁设备包括:表面行走部和直立部,直立部与表面行走部连接,用于使表面行走部移动;支撑件,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位时,支撑件能够支撑直立部处于竖直姿态或倾斜姿态。由此,使得支撑件能够对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的直立部进行支撑,避免了直立部横置会使水箱洒水的问题,使得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随时竖直或倾斜摆放直立部,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清洁设备,如手持洗地机,由于整机横置会使水箱中的水倾倒,因此,手持洗地机在使用过程中只能竖直摆放,无法随时摆放,用户体验较差;并且,由于手持洗地机的整机重心偏上设置,竖直摆放存在整机倾倒摔落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此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表面行走部和直立部,直立部与表面行走部连接,用于使表面行走部移动;支撑件,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位时,支撑件能够支撑直立部处于竖直姿态或倾斜姿态。
可选地,支撑件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位时,连接部与直立部连接或抵接,支撑部与直立部相分离。
可选地,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位时,支撑件固定连接于直立部,连接部和支撑部靠近或贴合于直立部。
可选地,支撑件和直立部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部,另一个上设置有与限位部相适配的定位部;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位时,限位部和定位部相接触以使支撑件固定于直立部。
可选地,限位部包括磁性件,定位部包括磁吸件;和/或限位部包括卡勾,定位部包括卡槽。
可选地,直立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形状与支撑件朝向直立部一侧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容纳槽内部的磁性件,支撑件靠近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定位部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的磁吸件。
可选地,直立部设置有扣手位凹槽,扣手位凹槽与容纳槽相连通。
可选地,支撑件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部连接。
可选地,支撑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和/或连接杆为可伸缩结构。
可选地,支撑件与所直立部为分体式结构;或连接部与直立部转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支撑部移动。
可选地,基于连接部与直立部转动连接,限位部和定位部中的一个设置于支撑部。
可选地,表面行走部包括:滚刷,用于清洁待清洁表面的污渍,滚刷的转速低于3000r/min;刮条,与滚刷的外周相接触,用于刮除滚刷上残留的清洁液或污渍。
可选地,滚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滚刷不同轴。
可选地,清洁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滚刷驱动齿轮箱,滚刷驱动齿轮箱与滚刷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滚刷转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清洁设备;姿态传感器,通过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感应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信息,并将运动方向信息传输至控制电路。
可选地,滚刷包括前滚刷和后滚刷,前滚刷和后滚刷并列设置并且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前滚刷与后滚刷朝向不同的方向周向旋转,以将待清洁表面的垃圾收纳至前滚刷和后滚刷之间;其中,运动方向信息为向前运动时,控制电路控制前滚刷的转速大于后滚刷的转速;运动方向信息为向后运动时,控制电路控制后滚刷的转速大于前滚刷的转速。
可选地,直立部还包括污渍回收器;污渍回收器包括:回收箱、至少一个抽吸管路和风机;抽吸管路的一端与回收箱连接,抽吸管路的另一端设置于滚刷上远离待清洁表面的一侧,或与待清洁表面相邻地设置,风机与回收箱连通以将污渍通过抽吸管路回收至回收箱。
可选地,清洁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设置于滚刷上,或与滚刷相对地设置,用于检测滚刷的物理属性值;处理器,与检测装置和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获取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物理属性值,并根据物理属性值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控制电路还用于基于脏污程度,调整风机和/或滚刷驱动齿轮箱的工作功率。
可选地,检测装置为光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滚刷的光学属性值;或检测装置为电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滚刷的电学属性值。
可选地,基于检测装置为光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光发射器,用于向滚刷发射光信号;光接收器,用于接收经由滚刷进行发射后形成的光反射信号,并将光反射信号转换为用于表示滚刷的光学属性值的第一电信号,将第一电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根据光学属性值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其中,第一电信号包括用于表示光学属性值的电压。
可选地,基于检测装置为电学检测装置,滚刷上设置有电极;检测装置,与滚刷上的电极连接,用于检测用于表示滚刷的电学属性值的第二电信号,并将第二电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根据电学属性值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其中,第二电信号包括电容或导电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清洁设备,通过设置支撑件,当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位时,直立部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通过支撑件对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的直立部进行支撑,这样,避免了直立部横置会使水箱洒水的问题,并能够在清洁设备使用过程中随时倾斜摆放直立部,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直立部倾斜放置降低了整机重心的位置,进而使得支撑件能够将直立部可靠地支撑在倾斜位置,不会出现因整机重心偏上设置而使整机倾倒摔落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清洁设备的故障率,有利于延长清洁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整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位时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位时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表面行走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滚刷的电压随滚刷颜色变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表面行走部 110:滚刷
111:前滚刷 112:后滚刷
120:刮条 121:上刮条
122:下刮条 130:抽吸管路
140:壳体 150:回收箱
200:直立部 210:限位部
220:容纳槽 230:扣手位凹槽
300:支撑件 310:连接部
320:支撑部 330:连接杆
340:弹性件 350:定位部
400:检测装置 410:光发射器
420:光接收器 500: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具体地,清洁设备包括手持清洁设备,具体而言,手持清洁设备为手持洗地机、手持地面抛光机器人、手持除草机器人、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清洁设备。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以手持洗地机为例来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清洁设备包括:表面行走部100和直立部200,表面行走部100与待清洁表面接触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直立部200与表面行走部100连接,在表面行走部100工作时,直立部200用于使表面行走部100移动,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扫。具体地,清洁设备的清洁对象包括瓷砖、地板、水泥地、玻璃表面等具有平整表面可以用水清洗的表面对象。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清洁设备还包括支撑件300,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时,支撑件300能够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并使直立部200处于竖直姿态或倾斜姿态。也就是说,通过支撑件300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能够避免直立部200横置使水箱洒水的现象,使得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支撑件300能够随时对竖直姿态或倾斜姿态的直立部200进行支撑,避免了直立部200倾倒的现象,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倾斜姿态的直立部200降低了整机重心的位置,进而使得支撑件300能够将直立部200可靠地支撑在倾斜姿态,不会出现因整机重心偏上设置而使整机倾倒摔落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清洁设备的故障率,有利于延长清洁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整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支撑件300包括连接部310和支撑部320,当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时,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连接或抵接,支撑部320与直立部200相分离,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320与直立部200相分离是指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其中,该第一预设距离能够使支撑件300对竖直姿态或倾斜姿态的直立部200进行可靠支撑。也就是说,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例如,第一预设距离为2cm、3cm、4cm、10cmm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值,进一步的,第一预设距离与直立部的长度、和/或支撑件300的长度相关联,以确保支撑件300能够可靠、稳定地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即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时,支撑部320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只要支撑部320与直立部20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即可,支撑部320与直立部200之间的不同距离能够实现对不同姿态的直立部200进行支撑,即支撑的角度不同。
也就是说,当支撑部320处于第一工位时,支撑部320远离直立部200,此时,直立部200处于竖直姿态或倾斜姿态,通过支撑件300的支撑部320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连接或抵接,使得支撑件300能够对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的直立部200进行支撑,这样,避免了直立部200横置会使水箱洒水的问题,并能够在清洁设备使用过程中随时倾斜摆放直立部200,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直立部200倾斜放置降低了整机重心的位置,进而使得支撑件300能够将直立部200可靠地支撑在倾斜位置,不会出现因整机重心偏上设置而使整机倾倒摔落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清洁设备的故障率,有利于延长清洁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整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时,支撑件300固定连接于直立部200,且连接部310和支撑部320靠近或贴合于直立部200,其中,连接部310和支撑部320靠近直立部200,可以理解为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支撑部320与直立部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三预设距离,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和第三预设距离可以相等或不相等。这样,使得支撑件300在不需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支撑件300可以固定在直立部200上进行收纳,并尽量靠近直立部200或与直立部200相贴合,减小整机的体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能够避免清洁设备工作过程中,支撑部320仍远离直立部200而对清洁设备的清扫工作进行干涉的问题,有利于确保清洁设备清洁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避免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分离收纳存在找不到支撑件300的问题,方便用户随时使用支撑件300。具体地,第二预设距离为0.1cm、0.2cm、0.5cm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值,第三预设距离为0.1cm、0.2cm、0.5cm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值。
也就是说,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300,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其中,第一工位可以为支撑工位,第二工位可以为收纳工位,进而使得支撑件300能够实现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和收纳至直立部200上的功能,以满足清洁设备随时摆放、竖直清扫等不同功能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图6为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图7为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通过支撑件300和直立部20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限位部210,另一个上设置有与限位部210相适配的定位部350,当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时,通过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相接触使支撑件300固定于直立部200,这样,使得支撑件300在不需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支撑件300可以固定在直立部200上进行收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能够避免清洁设备工作过程中,支撑部320仍远离直立部200而对清洁设备的清扫工作进行干涉的问题,有利于确保清洁设备清洁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避免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分离收纳存在找不到支撑件300的问题,方便用户随时使用支撑件300。
进一步地,一方面,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为分体式结构,如支撑件300相对于直立部200是单独分离设置的,当支撑件300需要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抵接,支撑件300的支撑部320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此时,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当支撑件300不需要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通过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即可将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固定连接,此时,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进而实现支撑件300收纳至直立部200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另一方面,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转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支撑部320相对于直立部200移动,即支撑件300是与直立部200活动连接的,当支撑件300需要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并带动支撑部320向远离直立部200的方向移动,当支撑部320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此时,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当支撑件300不需要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通过连接部31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并带动支撑部320向靠近直立部200的方向移动,通过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接触即可将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固定连接,此时,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进而实现支撑件300收纳至直立部200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的不同设置方式,有利于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适于推广应用。
具体地,一方面,限位部210设置在支撑件300上,定位部350设置在直立部200上,另一方面,限位部210设置在直立部200上,定位部350设置在支撑件300上,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的不同设置位置,能够满足限位部210、定位部350不同结构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当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转动连接时,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支撑部320上,这样,当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时,位于支撑件300两端的连接部310和支撑部320均与直立部200连接,进而提高了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一方面,限位部210包括磁性件,定位部350包括磁吸件,当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时,支撑件300靠近直立部200,通过磁性件和磁吸件相互吸合,能够将支撑件300固定至直立部200上,进而将支撑件300可靠、牢固地固定在直立部200上,实现支撑件300收纳至直立部200上。其中,磁性件和磁吸件便于安装,利于生产。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件300需要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一方面,若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为分体式结构,将支撑件300设置有磁性件或磁吸件的部分向远离直立部200的方向拉动,使支撑件300克服磁性件和磁吸件的吸合力并与直立部200分离,然后使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抵接,支撑件300的支撑部320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此时,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以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另一方面,若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转动连接,使连接部31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当磁性件和磁吸件克服磁吸力而分离,支撑部320向远离直立部200的方向移动至第一工位,以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操作简单。
另一方面,限位部210包括卡勾,定位部350包括卡槽,当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时,通过卡勾和卡槽接触卡接,能够将支撑件300固定至直立部200上,进而将支撑件300可靠、牢固地固定在直立部200上,实现支撑件300收纳至直立部200上。其中,卡勾和卡槽便于加工,成本较低。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件300需要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将卡勾脱离卡槽的限制,一方面,若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为分体式结构,将支撑件300设置有卡勾或卡槽的部分向远离直立部200的方向拉动使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分离,然后使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抵接,支撑件300的支撑部320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此时,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以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另一方面,若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转动连接,使连接部31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支撑部320向远离直立部200的方向移动至第一工位,以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操作简单。
再一方面,限位部210包括磁性件和卡勾,定位部350包括磁吸件和卡槽,当支撑件300处于第二工位时,通过卡勾和卡槽接触卡接,同时,磁性件和磁吸件相互吸合,通过双重连接,大大提高了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连接的可靠性,有利于降低清洁设备移动过程中,支撑部320从直立部200分离脱落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清洁设备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件300需要对直立部200进行支撑时,将卡勾脱离卡槽的限制,一方面,若支撑件300与直立部200为分体式结构,将支撑件300设置有卡勾或卡槽的部分向远离直立部200的方向拉动,使支撑件300克服磁性件和磁吸件的吸合力并与直立部200分离,然后使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抵接,支撑件300的支撑部320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此时,支撑件300处于第一工位,以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另一方面,若支撑件300的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转动连接,使连接部31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当磁性件和磁吸件克服磁吸力而分离,支撑部320向远离直立部200的方向移动至第一工位,以实现对直立部200的支撑,操作简单。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支撑部320与直立部200的连接和分离即可,本实用新型不一一列举。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直立部200设置有容纳槽220,容纳槽220的形状与支撑件300朝向直立部200一侧的形状相适配,这样,当支撑件300通过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连接至直立部200并固定收纳至直立部200后,支撑件300容纳在容纳槽220内,或部分支撑件300容纳在容纳槽220内,进而有利于减小清洁设备的体积,满足清洁设备结构紧凑的需求,占用空间小,适于推广应用。同时,容纳槽220的设置,当支撑件300收纳至直立部200的容纳槽220后,支撑件300远离容纳槽220的部分与容纳槽220附近的直立部200的外壁相匹配,进而提高了整机外观的一致性,提升产品外观的美观性。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部210包括设置于容纳槽220内部的磁性件,支撑件300靠近容纳槽22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定位部350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的磁吸件,当支撑件300由第一工位向第二工位移动的过程中,即支撑件300(或支撑部320)向靠近直立部20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磁性件与磁吸件相互吸合,即可将支撑件300(或支撑部320)与直立部200连接,进而使支撑件300位于容纳槽220内,实现支撑件300的收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由于磁性件设置在容纳槽220内,磁吸件设置在安装槽内,当支撑件300(或支撑部320)远离直立部200时,容纳槽220对磁性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安装槽对磁吸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磁性件和磁吸件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磁性件可以为磁铁、磁棒、磁条或满足要求的其他磁性件,磁吸件可以为金属片、磁铁或满足要求的其他磁吸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直立部200设置有扣手位凹槽230,扣手位凹槽230与容纳槽220相连通,通过扣手位凹槽230方便对收纳至容纳槽220的支撑件300进行操作以使支撑件30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进一步地,扣手位凹槽230可以位于容纳槽220的一侧,也可以位于容纳槽220的两侧。其中,位于容纳槽220两侧的扣手位凹槽230可以相对设置,也可以交错设置。其中,位于容纳槽220两侧的扣手位凹槽230能够满足用户左手操作支撑件300、右手操作支撑件300不同习惯的需求,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当位于容纳槽220两侧的扣手位凹槽230相对设置时,用户可以利用一只手容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扣手位凹槽230,从不同方向对支撑件300进行操作,有利于快速、便利地实现支撑件300相对于直立部200的转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部320由远离直立部200向靠近直立部200转动的过程中,用户手扶支撑件300远离直立部200的部分,并向靠近直立部200的方向转动支撑件300,当限位部210和定位部350接触后,即可实现支撑件300收纳至直立部200上,操作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件300还包括连接杆330,连接杆330的一端与连接部310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部320连接,即支撑件300为杆状结构,通过连接杆330将连接部310和支撑部320连接,有利于提高支撑件300对直立部200的支撑强度和支撑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整机倾倒摔落的隐患,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具体地,连接杆330为铝杆、钢杆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材质。其中,铝杆质量轻,强度高,由于直立部200通常情况下需要用户手扶以带动表面行走部100移动,因此,铝杆在满足对直立部200可靠支撑的需求下,减小了整机重量,进而减小了用户手扶的重量,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具体地,当连接部310与直立部200转动连接时,通过连接部31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即可带动连接杆330、支撑部320相对于直立部200转动,当支撑部320远离直立部200并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通过连接杆330即可实现对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的直立部200进行支撑。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310、支撑部320、连接杆33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支撑部320远离连接部310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340,通过弹性件340与待清洁表面或其他部件抵接,弹性件340的设置,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利于提高支撑件300对直立部200支撑的稳定性。具体地,弹性件340可以为橡胶垫、海绵垫、或满足要求的其他弹性件340。
进一步地,连接杆330为可伸缩结构,如连接杆330为伸缩杆,即连接杆330的长度可调节,不同长度的连接杆330能够满足直立部200不同倾斜角度时对直立部200的支撑,也就是说,利用一个支撑件300即可实现对不同倾斜角度的直立部200的可靠支撑,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表面行走部100包括滚刷110,滚刷110用于清洁待清洁表面的污渍,滚刷110的转速低于3000r/min,如果滚刷110的转速过快,例如大于3000r/min,很有可能使滚刷110从待清洁表面卷起的污液发生雾化的现象,进而可能会使清洁设备变得脏污,从而影响清洁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合理设置滚刷110的转速,有利于提高清洁设备的清洁效果。
如图10所示,表面行走部100还包括刮条120,刮条120与滚刷110的外周相接触,用于刮除滚刷110上残留的清洁液或污渍;或刮条120设置于滚刷110外周,且与待清洁表面接触,用于刮除待清洁表面残留的清洁液或污渍。
具体地,当刮条120设置于滚刷110的外周,用于刮除滚刷110外周残留的清洁液或污渍时,刮条120位于滚刷110的上方,即为上刮条121,用于刮除滚刷110上残留的清洁液或污渍。进一步地,上刮条121与滚刷110的外周呈一定角度设置,且与滚刷110的外周过盈接触。过盈接触使得刮条120紧密贴靠于滚刷110的外周,能够更好的清理附着于滚刷110外周的污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清洁设备还包括相匹配连接的壳体140,壳体140具有一容纳空间。滚刷110的部分结构安装于壳体140的容纳空间内,滚刷110的剩余部分结构突出于壳体140外并与待清洁表面接触,用于清理待清洁表面。
当刮条120设置于滚刷110外周,且与待清洁表面接触,用于刮除待清洁表面残留的清洁液或污渍时,刮条120位于滚刷110的下方,即为下刮条122,其中,下刮条122的一端安装于壳体140上,且靠近滚刷110突出于壳体140外的剩余部分结构设置;下刮条122的另一端突出壳体140外,在清洁设备沿着待清洁表面移动时,下刮条122能够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同时能够刮除待清洁表面的污渍,起到进一步清理待清洁表面的作用。优选的,下刮条122倾斜于待清洁表面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滚刷110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当滚刷1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滚刷110不同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滚刷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量个。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滚刷110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并列设置并且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前滚刷111与后滚刷112朝向不同的方向做周向旋转,最终将待清洁表面的垃圾收纳至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之间。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是用于清理待清洁表面的污渍,图8所示为滚刷110安装在清洁设备的表面行走部100上的主视图。其中,在使用该清洁设备进行清理污渍时,前滚刷111与后滚刷112朝向不同的方向做周向旋转时,前滚刷111逆时针旋转,后滚刷112顺时针旋转;或者前滚刷111与待清洁表面的接触点朝向后滚刷112的方向周向旋转,后滚刷112与待清洁表面的接触点朝向前滚刷111的方向周向旋转,最终使得待清洁表面的污渍收纳至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之间。
其中,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数量个。举例而言,如图9所示,前滚刷1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相互靠近的位置设置有皮带,皮带两端的转动杆用于连接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电机驱动皮带,皮带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转动。在后期更换维修时,方便拆卸,且无需更换整个前滚刷1111。具体地,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同时朝向同一个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包括污渍回收器,污渍回收器用于回收收纳至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之间的污渍或位于待清洁表面的污渍。具体地,污渍回收器包括回收箱150、至少一个抽吸管路130和风机。如图9所示,抽吸管路130远离待清洁表面设置,抽吸管路130具有入口和出口,抽吸管路130的入口设置于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之间的间隙的上方,与被收纳至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之间的污渍相对设置。抽吸管路130的出口连接有回收箱150,回收箱150还与风机流体流通,风机能够提供负压,用于将污渍从抽吸管路130的入口抽吸至回收箱150中,从而起到回收污渍的作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不仅可以清洗待清洁表面,还能够同时回收清洗后的污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包括流体分配器,流体分配器用于将清洁液分配至不同的滚刷110或待清洁表面。流体分配器包括流体入口、流体分配通道和至少两个流体出口;流体入口与输水管路连接,流体分配通道将流入的流体分配到至少两个流体出口,并通过至少两个流体出口将清洁液输送至滚刷110或待清洁表面。
进一步地,输水管路远离待清洁表面设置,且位于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的上方,输水管路的一端与清洁液箱连接,输水管路的另一端设置于滚刷110上远离待清洁表面的一侧,与流体分配器的流体入口连通,最终将清洁液输送至滚刷110或待清洁表面。
具体地,输水管路包括导水管和至少两个分水管;导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清洁液箱,导水管的另一端分流,使得导水管的另一端与两个分水管连通。两个分水管的输出端分别位于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的上方,从而将清洁液输送至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刮条1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包括位于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的上方的两个上刮条121,其中,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的外周均安装有上刮条121,且上刮条121靠近分水管的输出端设置,用于刮除前滚刷111和后滚刷112上残留的清洁液或污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滚刷驱动齿轮箱,滚刷驱动齿轮箱与滚刷11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滚刷110转动,具体地,滚刷驱动齿轮箱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前滚刷驱动齿轮箱和后滚刷驱动齿轮箱,前滚刷驱动齿轮箱与前滚刷111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前滚刷111转动;后滚刷驱动齿轮箱与后滚刷112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后滚刷112转动。具体地,前滚刷驱动齿轮箱与前滚刷1111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进一步地,清洁设备还包括控制电路、姿态传感器和滚刷驱动电路。其中,姿态传感器用于感应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信息,并将运动方向信息传输至控制电路。可选的,姿态传感器为六轴传感器,六轴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本实施例的滚刷110的加速度数据,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在向前移动和前后移动时的加速度数据不同,因此通过六轴传感器实时获取到的不同加速度数值能够判断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是向前还是向后。
其中,控制电路通过通信接口与六轴传感器连接,从而获取六轴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通过加速度数据判断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信息。同时,控制电路还与滚刷驱动电路电连接,根据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信息驱动滚刷驱动齿轮箱转动。
具体地,滚刷110包括前滚刷111和后管,滚刷驱动齿轮箱包括前滚刷驱动齿轮箱和后滚刷驱动齿轮箱,当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信息为向前移动时,控制电路控制前滚刷驱动齿轮箱的转速大于后滚刷驱动齿轮箱,从而使得前滚刷111的转速大于后滚刷112的转速;当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信息为向后移动时,控制电路控制后滚刷驱动齿轮箱的转速大于前滚刷驱动齿轮箱,从而使得后滚刷112的转速大于前滚刷111的转速。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向前移动时有前助力,向后移动时有后助力,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包括供电电池,用于给清洁设备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清洁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400和处理器500,检测装置400设置于滚刷110上,或与滚刷110相对地设置,用于检测滚刷110的物理属性值;处理器500与检测装置400和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获取检测装置400检测到的物理属性值,并根据物理属性值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控制电路还用于基于脏污程度,调整风机和/或滚刷驱动齿轮箱的工作功率。其中,滚刷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通过在清洁设备上设置检测装置400对清洁设备的滚刷110的物理属性值进行检测,无需人工判断即可利用处理器500根据物理属性值智能确定出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可以为清洁设备的清洁工作提供待清洁表面的信息,进而在提升清洁设备智能性的同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具体应用中,滚刷110可以设置有如擦地抹布、擦地海绵或擦地刷子等,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其中,处理器500可以使用各种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中控元件、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
进一步地,在处理器500确定出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之后,控制电路还可以根据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自适应调整清洁设备的工作参数,该工作参数可以包括滚刷驱动齿轮箱的工作功率、清洁设备中污渍回收器的风机功率中的至少之一,以满足对不同脏污程度的待清洁面的清洁工作。进一步地,工作功率也可以包括清洁设备中流体分配器的流体输出量。例如,对于相对干净的地面,设备正常清洁即可,然而针对比较赃污的地面,可能需要喷洒更多的干净液体,这样的话,也就需要增加风机的工作功率,以及时回收地面上的污浊液体,在实现智能清洁的同时,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检测装置400可以为光学检测装置400,也可以为电学检测装置400,对于不同类型的检测装置400来讲,其所检测获得的清洁设备中滚刷110的物理属性值也不尽相同,下面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检测装置400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检测装置400可以为光学检测装置400,用于检测滚刷的光学属性值。参见图12可知,检测装置400可以包括光发射器410和光接收器420;光接收器420与光接收器420同侧设置。
其中,光发射器410用于向滚刷110发射光信号,光接收器420用于接收经由滚刷110进行反射后形成的光反射信号,并将光反射信号转换为用于表示滚刷110的光学属性值的第一电信号,将第一电信号输出至处理器500;处理器500用于根据光学属性值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举例来讲,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400可以包括一对红外对管,其中一个作为光发射器410,另一个作为光接收器420,即,光发射器410为红外接收器,光接收器420为红外接收器。结合图12可知,光发射器410可以向滚刷110发射红外线,光接收器420则用于接收经由滚刷110反射的红外线(反射信号)。红外对管需同侧设置,即红外对管的设置位置相对于滚刷110同侧设置,且均与滚刷110相对地设置,从而保证对经由滚刷110反射的红外线可被光接收器420所接收。进一步地,光接收器420接收到经由滚刷110反射的反射信号后,可将其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并输出至处理器500。本实施例中的光接收器420可以为光电转换器件,光接收器420可直接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再由电子线路进行放大,从而可以使得光接收器420转换生成的第一电信号可准确反应滚刷110对应的原始光信号。
例如,若滚刷110的表面为覆盖浅色的绒状织物,在滚刷110处于干净的状态下,颜色较浅,所以相对而言,由滚刷110反射的反射信号的光强较强,而在刷头较脏的情况下,刷头颜色变深,由滚刷110反射的反射信号的光强较弱。进一步地,光接收器420对于所接收到的不同强度的反射信号可以转换为不同的电压,进而将不同的电压作为第一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500。如图13所示,滚刷110颜色越浅,滚刷110反射的光强越强,电压越高;滚刷110颜色越深,光强越弱,电压相对低。
如上所述,第一电信号可以包括用于表示光学属性值的电压,进一步地,当处理器500接收到光反射器传输的电压之后,将该电压与标准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准电学属性值为预先检测的滚刷110处于洁净状态时的电信号,例如,标准电压可以是针对滚刷110未使用处于干净状态时所检测到的电压。实际应用中,滚刷110上的清洁度可能会随着使用次数或是使用时长而发生颜色的改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标准电压设置为清洁设备在上电运行时检测的滚刷110的电压。也就是说,可以在本次使用清洁设备时,在清洁设备上电运行时先检测滚刷110的电信号作为标准电压,以供后续的判断比较。
可选地,在清洁设备使用完成之后,可以将标准电压初始化,并在下次开启时,先检测处于干净状态下的滚刷110的标准电压。其中,第一电信号与标准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时,可以根据第一电信号和标准电压的差值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当该差值越小时,则表示脏污程度越低,待清洁表面相对干净,反之,脏污程度越高,待清洁表面相对较脏。
举例来讲,假设某浅色滚刷110的标准电压设置为a,当处理器500接收到光反射器传输的电压较高时,则表示滚刷110的颜色越浅,此时,电压与a越接近,差值越小,表示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越低(即待清洁表面相对干净)。当电压较低时,则表示滚刷110的颜色越深,电压与标准电压a的差值越大,此时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越高(即待清洁表面相对较脏)。本实施例中的颜色深浅可针对与同一颜色的深浅程度,例如当滚刷110所使用清洁件为蓝色时,则可以通过清洁件的深蓝、浅蓝以及中间过渡色以进行判断确定。
当然,光发射器410还可以发射其他波长的光,相对应地,光接收器420为可接收相应长度光波的接收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当滚刷110的颜色不同时,对应反射率也不相同,因此,处理器500还可以结合反射率曲线数据自动计算滚刷110的颜色,进而通过检测到的滚刷110的颜色与滚刷110的标准颜色进行比较,以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对待清洁表面不同的脏污程度设置不同的脏污等级,例如,可以分别设置脏污程度依次递增的等级1、等级2、等级3以及等级4共四个等级,此外,还可以依据滚刷110不同的物理属性值的划分不同的阈值范围,如阈值范围1、阈值范围2、阈值范围3、阈值范围4,各阈值范围与脏污等级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例如,处理器500接收到的电压与标准电压的差值对应阈值范围1,则对应的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等级为等级1,电压与标准电压的差值对应阈值范围2对应脏污等级2,以此类推。那么,当处理器500计算出滚刷110的物理属性值(如电压)之后,可进一步确定该物理属性值所处的目标阈值范围,进而将与该目标阈值范围对应的脏污等级确定为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等级。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材质或是不同类型的滚刷来讲,其清洁能力可能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滚刷110来讲,可以划分并设置不同的阈值范围以及与各阈值范围对应的脏污等级,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检测装置400可以为电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滚刷110的电学属性值。可选地,滚刷110设置有电极,检测装置400与滚刷110上的电极连接,用于检测用于表示滚刷110的电学属性值的第二电信号,并将第二电信号输出至处理器500;处理器500用于根据电学属性值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滚刷110上设置有一组电极,分别作为正电极和负电极。实际应用中,电极可以以贴片形式设置在滚刷110上。检测装置400为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可以与滚刷110上的两个电极相连,用于检测滚刷110的电容,并将检测到的滚刷110的电容作为第二电信号输出至处理器500。处理器500用于根据电容和标准电容计算滚刷110的电容变化参数,并根据电容变化参数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其中,标准电容可以为预先检测的滚刷110处于洁净状态时的电容,或,清洁设备在上电运行时检测的滚刷110的电容。
实际应用中,在清洁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假设待清洁表面干净,则清洁设备的滚刷110上所携带的介质会少于待清洁面脏污的情况,而对于电容传感器来讲,其所检测到的电容的大小与电极的面积、电极之间的距离以及电极之间的介质相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证电极的大小以及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变,那么影响电容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仅为电极之间的介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利用电容传感器检测滚刷110的电容,并利用处理器500计算滚刷110在清洁工作前后的电容变化参数,可以有效且快速判断出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变化参数,可以是电容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电容值与预先检测的滚刷110处于干净状态时的电容值之间的差值。也可以是电容传感器当前检测到的电容值与清洁设备上电刚工作时的滚刷110的初始电容值之间的差值,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定。以房屋中的地面作为待清洁表面为例,滚刷110执行清洁动作检测到的电容作为第一电容,执行清洁动作后检测的电容作为第二电容,利用第二电容减去第一电容差值的大小作为滚刷110的电容变化参数,进而基于电容变化参数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对于不同的清洁环境以及滚刷类型来讲,两个电极之间的介质也可能不同,因此介质的介电常数就会随之变化,因此,基于根据清洁设备的清洁环境以及所使用的清洁件的类型适应设定并调整在不同电容变化参数对应的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等级,进而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中,电极为导电电极;检测装置400用于检测滚刷110的导电率,作为第二电信号;处理器500用于根据导电率和标准导电率计算滚刷110的导电率变化参数,并根据导电率变化参数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本实施例的导电率变化参数可以为导电率的变化值、变化幅度以及导电率的变化规律等等。其中,标准导电率可以为预先检测的滚刷110处于洁净状态时的电容,或,清洁设备在上电运行时检测的滚刷110的标准导电率。
上述实施例介绍的是根据滚刷110的电容值变化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利用检测装置400检测滚刷110的导电率作为第二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500,由处理器500根据滚刷110的导电率的变化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于滚刷110上的电极为导电电极,检测装置400可以导电率测试装置,通过施加电压于滚刷110的两端时,通过检测滚刷110传输电流的能力来计算滚刷110的导电率,与标准导电率进行对比以确定滚刷110的导电率的变化参数,从而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对于不同的清洁环境以及清洁件类型来讲,导电率可能也不相同,例如,滚刷110上附着的杂质越多,实时检测的导电率与标准导电率的差值可能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当实时检测的导电率与标准导电率的差值越大,则可能待清洁表面越脏,实时检测的导电率与标准导电率的差值越小,待清洁表面可能相对较为干净。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根据清洁设备的清洁环境以及所使用的清洁件的类型适应设定并调整在不同导电率变化参数对应的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等级,进而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滚刷110的电容或导电率作为第二信号传输至处理器500,由处理器500据此计算电学属性值并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滚刷110的电阻、电流等作为第二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500,由处理器500根据电阻、电流等信号的变化规律确定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无需人工判断即可智能检测待清洁表面的脏污程度。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2)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面行走部和直立部,所述直立部与所述表面行走部连接,用于使所述表面行走部移动;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支撑件能够支撑所述直立部处于竖直姿态或倾斜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直立部连接或抵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直立部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直立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靠近或贴合于所述直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直立部中的一个设置有限位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定位部;
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定位部相接触以使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直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磁性件,所述定位部包括磁吸件;和/或
所述限位部包括卡勾,所述定位部包括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立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形状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直立部一侧的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部的所述磁性件,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磁吸件。
8.根据权利要求7至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立部设置有扣手位凹槽,所述扣手位凹槽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和/或
所述连接杆为可伸缩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直立部为分体式结构;或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直立部转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部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直立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定位部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部。
CN202121461633.4U 2021-06-29 2021-06-29 清洁设备 Active CN215305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1633.4U CN215305568U (zh) 2021-06-29 2021-06-29 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1633.4U CN215305568U (zh) 2021-06-29 2021-06-29 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5568U true CN21530556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1633.4U Active CN215305568U (zh) 2021-06-29 2021-06-29 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5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6300A (zh) 一种真空清洁设备的自清洁方法及真空清洁设备
KR100459465B1 (ko) 로봇 청소기의 먼지흡입구조
KR20050063547A (ko) 로봇 청소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KR20040035512A (ko) 로봇 청소기의 흡입헤드
CN112773282B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清洗控制方法
CN113616122A (zh) 一种清洁设备及脏污检测方法
KR20040052095A (ko) 청소기용 브러시 구조
WO2023284238A1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3261878A (zh) 用于自主式地板清洁器的对接站
CN102106713A (zh) 积水清除系统及积水清除方法
CN215305568U (zh) 清洁设备
CN215383731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7792868U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KR20190116850A (ko) 태양전지패널 청소장치
CN115381347B (zh) 清洁设备和清洁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5383718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6652195U (zh) 清洁设备
CN205433580U (zh) 一种具灰尘检测的智能扫地机
CN112773268B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清洗控制方法
KR20040084529A (ko) 진공 청소기의 흡입헤드
CN114305237A (zh) 拖地机器人及其带清洗座的系统、带基站的系统
JP2004180750A (ja) 自走式掃除機
KR20040084528A (ko) 진공 청소기의 먼지량검출장치
CN213963230U (zh) 拖地机器人及其带清洗座的系统、带基站的系统
CN220546223U (zh) 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