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5072U -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5072U
CN215305072U CN202022859087.1U CN202022859087U CN215305072U CN 215305072 U CN215305072 U CN 215305072U CN 202022859087 U CN202022859087 U CN 202022859087U CN 215305072 U CN215305072 U CN 215305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ifting
rack
door body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90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强
黄炳
谢俊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590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5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5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5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涉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减少门体上拨台结构的数量,从而使得门体的结构更加简单,进而降低门体的加工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开关门结构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齿条和第一拨台,所述第一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一端;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所述齿轮能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当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脱离;当所述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二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关闭。

Description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厨房自动下料的实现中,通常需要精准定量投入调料,如盐、鸡精、淀粉等固体调料,但是固体调料特别是盐、糖、鸡精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受潮结块,结块的调料粘附在出料口,会导致下料精度降低,甚至导致堵塞无法下料,若要实现精准下料或顺利下料便需要对调料的出料口做好密封,下料时打开下料口,下料完成后关闭下料口,避免水汽进入。
目前,一般采用开关门结构对调料出料口进行开关处理,该开关门结构通常采用齿轮齿条结构进行驱动,具体地,在门体上设置齿条,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以带动门体打开或关闭。而且,相关技术中,在齿轮的两侧通常分别设置有拨爪,在门体上齿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使得齿轮一侧的拨爪与齿条上相应侧的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相配合,实现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与脱离,从而实现门体的顺利打开或关闭,以及避免齿轮继续转动时发生卡齿现象;齿轮另一侧的拨爪与齿条上相应侧的另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相配合,实现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与脱离,从而实现门体的顺利关闭或打开,以及避免齿轮继续转动时发生卡齿现象。
然而,在门体上齿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即在门体上至少设置四个拨台结构,势必会导致门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主要目的是减少门体上拨台结构的数量,从而使得门体的结构更加简单,进而降低门体的加工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门结构,包括:
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齿条和第一拨台,所述第一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一端;
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所述齿轮能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
当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脱离;当所述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二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爪和所述第二拨爪分别具有用于拨动所述第一拨台的拨动端,所述第一拨爪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的转动形成第一圆形轨迹,所述第二拨爪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的转动形成第二圆形轨迹;
所述第二圆形轨迹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轨迹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台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二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所述第二拨爪仅能够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围绕所述齿轮的轴线设置;
当所述第二拨爪处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拨爪能向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以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二拨爪可在所述第一拨台的迫使下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爪包括一体连接的本体和限位爪,所述第二拨爪通过所述限位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上,当所述本体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爪可与所述齿轮的转轴相抵接以对所述本体进行限位;
所述开关门结构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拨爪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拨爪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上设置有第二拨台,所述第二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拨台和所述第二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同一侧;
当所述门体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时,所述齿轮开始转动,所述第一拨爪拨动所述第二拨台,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上设置有高位凸齿,所述高位凸齿的齿顶圆直径大于所述齿轮上其它齿的齿顶圆直径,所述高位凸齿用于与所述齿条端部的齿啮合以带动所述齿条继续运动,使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脱离;
或者,
所述开关门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门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门体上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且所述第三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的上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排斥,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吸引;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端部的齿啮合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包括相邻的啮合段和非啮合段,所述啮合段能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非啮合段包括无齿段和/或有齿段,所述有齿段的齿的高度小于所述啮合段的齿的高度;
当所述第二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时,所述啮合段上与所述非啮合段相邻的齿能与所述齿条开始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台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一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所述第一拨爪仅能够在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围绕所述齿轮的轴线设置;
当所述第一拨爪处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拨爪能向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所述第二拨台,以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可在所述第二拨台的迫使下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台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爪接触并施力的第一施力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拨爪接触并施力的第二施力面;
所述第二拨台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爪接触并施力的第三施力面;
所述第一施力面、所述第二施力面和所述第三施力面为平面;
和/或,
所述第一拨爪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台或所述第二拨台接触并施力的第四施力面;
所述第二拨爪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台接触并施力的第五施力面;
所述第四施力面和所述第五施力面为平面;
所述第二拨爪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施力面连接的弧形倒角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前述的开关门结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门体上设置第一拨台,以及在齿轮的一侧设置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实现了当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继续转动时,第一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和齿条相脱离;当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第二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与齿条重新啮合以带动门体关闭,即第一拨台既可以用于与第一拨爪相配合实现门体打开时齿轮与齿条的相脱离,又可以用于与第二拨爪相配合实现齿条与齿轮的重新啮合以驱动门体关闭,也就是说,第一拨台即可以作为开门时的脱离拨台,又可以作为关门时的啮合拨台,使得脱离拨台和啮合拨台可以共用,从而可以减少门体上拨台结构的数量,使得门体的结构简单,降低了门体的加工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门结构中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门结构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门结构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门结构中齿轮与第二拨爪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门结构中齿轮上设置有高位凸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门结构中齿轮上设置有啮合段和非啮合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门结构,包括门体1,该门体1上设置有齿条2和第一拨台3,且第一拨台3位于齿条2 的一端;齿轮4,该齿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爪5和第二拨爪6,齿轮4能与齿条2相啮合,以带动门体1打开或关闭;当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4 继续同向转动时,第一拨爪5可以拨动第一拨台3,使齿轮4和齿条2相脱离;当齿轮4改变转动方向时,第二拨爪6可以拨动第一拨台3,使齿轮4与齿条 2启动啮合以带动门体1关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结构,通过在门体上设置第一拨台,以及在齿轮的一侧设置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实现了当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继续转动时,第一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和齿条相脱离;当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第二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与齿条重新啮合以带动门体关闭,即第一拨台既可以用于与第一拨爪相配合实现门体打开时齿轮与齿条的相脱离,又可以用于与第二拨爪相配合实现齿条与齿轮的重新啮合以驱动门体关闭,也就是说,第一拨台既可以作为开门时的脱离拨台,又可以作为关门时的啮合拨台,使得脱离拨台和啮合拨台可以共用,从而可以减少门体上拨台结构的数量,使得门体的结构简单,降低了门体的加工制造成本。
当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4继续转动时,第一拨爪5拨动第一拨台3,使得齿条2继续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齿轮4和齿条2可以相距一定距离,实现了二者的脱离,此时,第一拨爪5与第一拨台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当齿轮3改变转动方向以实现关门时,由于齿轮4与齿条2相距一定距离,因此,在刚由关门状态切换至启动关门时,第一拨爪5不与第一拨台3并不接触,为了实现第二拨爪6可以与第一拨台3接触,以使得第二拨爪6可以与第一拨台 3相配合,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第一拨爪5和第二拨爪6分别具有用于拨动第一拨台3的拨动端,第一拨爪5的拨动端随齿轮4的转动形成第一圆形轨迹,第二拨爪6的拨动端随齿轮4的转动形成第二圆形轨迹;该第二圆形轨迹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形轨迹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第二拨爪6形成的第二圆形轨迹的直径大于第一拨爪5形成的第二圆形轨迹,因此,当齿轮3改变转动方向时,第二拨爪6 能够与第一拨台3接触,从而拨动第一拨台3以使得齿轮4与齿条2重新启动啮合,实现门体1的关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其中,实现第二圆形轨迹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形轨迹的直径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将第二拨爪6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一拨爪5的长度,或者,将第二拨爪6的安装位置设置为相比于第一拨爪5更靠近第一拨台3。
由于齿轮4可以与下料螺杆连接,由转动地下料螺杆驱动齿轮4旋转,且在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下料螺杆通常会继续转动以进行下料工序,因此,在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齿轮3通常需要继续转动。
为了便于齿轮4的继续转动,参见图2,第一拨台3可以固定设置于门体 1;第二拨爪6可转动地设置于齿轮4,且该第二拨爪6仅能够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转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围绕齿轮4的轴线设置;当第二拨爪6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第二拨爪6能向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第一拨台3,以使齿轮4与齿条2啮合连接。当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4继续转动时,第二拨爪6可在第一拨台3的迫使下从第一初始位置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拨爪6可单向旋转地设置在齿轮4上,即第二拨爪6仅能够从第一初始位置向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而无法向背离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了当齿轮4继续转动时,由于第二拨爪6能够向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二拨爪6可在第一拨台3的迫使下从第一初始位置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而不会对齿轮4的转动造成干涉,保证了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齿轮4能够顺利地继续转动,从而保证了下料工序的顺利进行。
相应地,当齿轮4改变转动方向时,由于第二拨爪6无法向背离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因此,第二拨爪6会随着齿轮4的转动而向第一拨台3施加一个朝向第一预设位置方向的力,使得第二拨爪6可以拨动第一拨台3,从而使得齿条2可以带动门体1移动以实现门体1的关闭。
其中,第二拨爪6在齿轮4上的单向转动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参见图4,第二拨爪6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本体61和限位爪62,第二拨爪6通过限位爪62可转动地设置于齿轮4上,当本体61转动至预设角度时,限位爪 62可与齿轮4的转轴41相抵接以对本体61进行限位。该开关门结构还可以包括复位结构7,该复位结构7用于与第二拨爪6配合以使第二拨爪6复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限位爪62的设置,使得限位爪62可以与齿轮 4的转轴41相配合,实现本体61在预设的区域内转动,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其中,复位结构7可以为扭簧,扭簧套设在第二拨爪6的转轴上,且扭簧的第一端与齿轮4抵接,扭簧的第二端与第二拨爪6抵接,这样的结构设置紧凑,使用周期较长。当然,复位结构7也可以为拉簧、压簧或者橡胶部件等。
为了便于实现打开门体1,参见图1、图2和图3,在门体1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拨台8,该第二拨台8位于齿条2的另一端,且第一拨台3和第二拨台8 可以位于齿条2的同一侧;当门体1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时,齿轮4开始转动,第一拨爪5拨动第二拨台8,使齿轮4与齿条2启动啮合以带动门体1打开,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其中,第一拨爪5和第二拨爪6位于齿轮4上与第一拨台3和第二拨台8相对应的一侧,以便于第二拨爪6与第一拨台3相互配合,实现门体1的关闭,第一拨爪5与第二拨台8相互配合,实现门体1 的打开。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5,齿轮4上可以设置有高位凸齿10,该高位凸齿 10的齿顶圆直径大于齿轮4上其它齿的齿顶圆直径,该高位凸齿10用于与齿条2端部的齿啮合以带动齿条2继续运动,使齿轮4和齿条2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齿轮4上设置高位凸齿10,实现了当门体1 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3即将与齿条2啮合完毕时,高位凸齿10可以与齿条2 端部的齿相啮合,此时齿轮4继续转动,由于高位凸齿10的齿顶圆直径较大,因而高位凸齿10会继续挤压该齿,使得齿条2继续运动一个距离,保证了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齿轮4与齿条2之间更好地相脱离,使得齿轮4反转时能够与齿条2完全重新啮合而不会发生卡齿现象。
或者,开关门结构还可以包括基座9,门体1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座9上;门体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磁体,基座9上可以设置有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且第三磁体位于第二磁体的上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排斥,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相吸引;齿轮4与齿条2端部的齿啮合且齿轮4继续转动时,第一磁体位于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体、以及第二磁体和/或第三磁体的设置,且当齿轮4与齿条2端部的齿啮合且齿轮4继续转动时,第一磁体位于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之间,且第三磁体在上部,第二磁体在下部,由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排斥,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相吸引,因此此时的第二磁体可以在第一磁体的排斥力作用下向上推动门体1,第三磁体可以在第一磁体的吸引力作用下向上吸动门体1,从而使得门体1上的齿条2可以继续运动一个距离,保证了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齿轮3与齿条2之间更好地相脱离,使得齿轮4反转时能够与齿条2完全重新啮合,不会发生卡齿现象。
或者,参见图2和图6,齿轮4可以包括相邻的啮合段411和非啮合段42,啮合段411能与齿条2啮合连接;非啮合段42包括无齿段和/或有齿段,其中,有齿段的齿的高度小于啮合段411的齿的高度;当第二拨爪6拨动第一拨台3 时,啮合段411上与非啮合段42相邻的齿能与齿条2开始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齿轮4上设置啮合段411和非啮合段42,使得齿轮4可以通过啮合段411与门体1上的齿条2啮合连接,以带动门体1打开或关闭。而且,在齿轮4与齿条2启动啮合时,即啮合段411上与非啮合段 42相邻的齿与齿条2上的第一个齿开始啮合时,由于此时齿轮4上的该齿旁为与齿条2不接触的非啮合段42,因此,即使此时出现振动等异常情况,也不会导致齿轮4与齿条2之间出现卡齿现象,同样地,在齿轮4与齿条2脱离啮合时,即啮合段411上与非啮合段42相邻的齿与齿条2上最后一个齿啮合完毕后,由于此时齿轮4上的该齿旁为与齿条2不接触的非啮合段42,使得齿轮4 与齿条2可以更好地完全脱离,因此,即使此时出现振动等异常情况,也不会导致齿轮4与齿条2之间出现卡齿现象。可以理解的是,啮合段411的齿数量优选的与齿条的齿数量相同,以实现在齿轮4与齿条2启动啮合时,啮合段411 上与非啮合段42相邻的齿与齿条2上的第一个齿开始啮合;根据实际情况,啮合段411与齿条的齿数量也可以不同,例如,啮合段411的齿数量更多,但啮合段411的三个及以上的齿刚好能与齿条上的两个齿啮合,此时虽然两者齿数量不同,也可实现在齿轮4与齿条2启动啮合时,啮合段411上与非啮合段 42相邻的齿与齿条2上的第一个齿开始啮合。
由于门体1关闭后,齿轮4易因控制精度或惯性等因素而无法立即停止转动,即关门后齿轮4可能会继续转动一定角度再停止,为了避免齿轮4继续转动时第一拨爪5与第二拨台8发生干涉而造成卡齿现象,具体地,参见图3,第二拨台8可以固定设置于门体1;第一拨爪5可转动地设置于齿轮4,第一拨爪5仅能够在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围绕齿轮4的轴线设置;当第一拨爪5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第一拨爪5能向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第二拨台8,以使齿轮4与齿条2啮合连接;当门体1处于关闭状态且齿轮4继续转动时,第一拨爪5可在第二拨台8的迫使下从第二初始位置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拨爪5可单向旋转地设置在齿轮4上,即第一拨爪5仅能够从第二初始位置向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而无法向背离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了当齿轮4因控制精度或惯性等因素而继续转动一定角度时,由于第一拨爪5能够向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一拨爪5可在第二拨台8的迫使下从第二初始位置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从而不会对齿轮4的转动造成干涉,保证了门体1处于关闭状态时齿轮4能够顺利地继续转动一定的角度,直到齿轮4停止,避免了发生卡齿现象。
相应地,当齿轮4改变转动方向时,由于第一拨爪5无法向背离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转动,因此,第一拨爪5会随着齿轮4的转动而向第二拨台8施加一个朝向第二预设位置方向的力,使得第一拨爪5可以拨动第二拨台8,从而使得齿条2可以带动门体1移动以实现门体1的打开。
其中,第一拨爪5的结构形式及其在齿轮4上的单向转动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拨爪5的结构形式以及其在齿轮4上的设置方式均可以与第二拨爪6相同,但第一拨爪5与第二拨爪6的单向转动方向相对,具体可参考图4。
为了减少第一拨台3与第二拨台8的磨损,第一拨台3包括可以用于与第一拨爪5接触并施力的第一施力面,以及与第二拨爪6接触并施力的第二施力面;第二拨台8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拨爪5接触并施力的第三施力面;该第一施力面、第二施力面和第三施力面可以为平面;和/或,第一拨爪5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拨台3或第二拨台8接触并施力的第四施力面;第二拨爪6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拨台3接触并施力的第五施力面;该第四施力面和第五施力面为平面。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少第一拨爪5、第二拨爪6与第一拨台3和第二拨台8相配合时产生的滑动,从而减少第一拨台3和第二拨台8的磨损,进而延长了开关门结构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二拨爪6的自由端可以设置有与第四施力面连接的弧形倒角面,即第二拨爪6的端部设置有圆滑过渡的倒角,使得第二拨爪6与第一拨台3或第二拨台8接触拨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小,从而减小第二拨爪6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前述的开关门结构,还可以包括驱动机构、料瓶和定量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门结构,通过在门体上设置第一拨台,以及在齿轮的一侧设置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实现了当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继续转动时,第一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和齿条相脱离;当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第二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与齿条重新啮合以带动门体关闭,即第一拨台既可以用于与第一拨爪相配合实现门体打开时齿轮与齿条的相脱离,又可以用于与第二拨爪相配合实现齿条与齿轮的重新啮合以驱动门体关闭,也就是说,第一拨台既可以作为开门时的脱离拨台,又可以作为关门时的啮合拨台,使得脱离拨台和啮合拨台可以共用,从而可以减少门体上拨台结构的数量,使得门体的结构简单,降低了门体的加工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料模组,且可以包括料瓶、定量结构和前述的开关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厨房设备,例如炒菜机、配料机等,其可以包括上述的下料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1),所述门体(1)上设置有齿条(2)和第一拨台(3),所述第一拨台(3)位于所述齿条(2)的一端;
齿轮(4),所述齿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爪(5)和第二拨爪(6),所述齿轮(4)能与所述齿条(2)相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1)打开或关闭;
当所述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4)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5)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使所述齿轮(4)和所述齿条(2)相脱离;当所述齿轮(4)改变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二拨爪(6)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使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1)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拨爪(5)和所述第二拨爪(6)分别具有用于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的拨动端,所述第一拨爪(5)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4)的转动形成第一圆形轨迹,所述第二拨爪(6)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4)的转动形成第二圆形轨迹;
所述第二圆形轨迹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轨迹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拨台(3)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1);所述第二拨爪(6)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4),所述第二拨爪(6)仅能够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围绕所述齿轮(4)的轴线设置;
当所述第二拨爪(6)处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拨爪(6)能向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以使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4)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二拨爪(6)可在所述第一拨台(3)的迫使下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拨爪(6)包括一体连接的本体(61)和限位爪(62),所述第二拨爪(6)通过所述限位爪(6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4)上,当所述本体(61)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爪(62)可与所述齿轮(4)的转轴(41)相抵接以对所述本体(61)进行限位;
所述开关门结构还包括复位结构(7),所述复位结构(7)用于与所述第二拨爪(6)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拨爪(6)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1)上设置有第二拨台(8),所述第二拨台(8)位于所述齿条(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拨台(3)和所述第二拨台(8)位于所述齿条(2)的同一侧;
当所述门体(1)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时,所述齿轮(4)开始转动,所述第一拨爪(5)拨动所述第二拨台(8),使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1)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4)上设置有高位凸齿(10),所述高位凸齿(10)的齿顶圆直径大于所述齿轮(4)上其它齿的齿顶圆直径,所述高位凸齿(10)用于与所述齿条(2)端部的齿啮合以带动所述齿条(2)继续运动,使所述齿轮(4)和所述齿条(2)相脱离;
或者,
所述开关门结构还包括基座(9),所述门体(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9)上;
所述门体(1)上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基座(9)上设置有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且所述第三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的上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排斥,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吸引;
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端部的齿啮合且所述齿轮(4)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4)包括相邻的啮合段(411)和非啮合段(42),所述啮合段(411)能与所述齿条(2)啮合连接;
所述非啮合段(42)包括无齿段和/或有齿段,所述有齿段的齿的高度小于所述啮合段(411)的齿的高度;
当所述第二拨爪(6)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时,所述啮合段(411)上与所述非啮合段(42)相邻的齿能与所述齿条(2)开始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拨台(8)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1);所述第一拨爪(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4),所述第一拨爪(5)仅能够在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围绕所述齿轮(4)的轴线设置;
当所述第一拨爪(5)处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拨爪(5)能向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所述第二拨台(8),以使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啮合连接;
当所述门体(1)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齿轮(4)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5)可在所述第二拨台(8)的迫使下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拨台(3)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爪(5)接触并施力的第一施力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拨爪(6)接触并施力的第二施力面;
所述第二拨台(8)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爪(5)接触并施力的第三施力面;
所述第一施力面、所述第二施力面和所述第三施力面为平面;
和/或,
所述第一拨爪(5)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台(3)或所述第二拨台(8)接触并施力的第四施力面;
所述第二拨爪(6)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台(3)接触并施力的第五施力面;
所述第四施力面和所述第五施力面为平面;
所述第二拨爪(6)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施力面连接的弧形倒角面。
11.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门结构。
CN202022859087.1U 2020-12-02 2020-12-02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Active CN215305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9087.1U CN215305072U (zh) 2020-12-02 2020-12-02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9087.1U CN215305072U (zh) 2020-12-02 2020-12-02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5072U true CN215305072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4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9087.1U Active CN215305072U (zh) 2020-12-02 2020-12-02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5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8464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CN215305072U (zh)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JP2018119759A (ja) 冷蔵庫用引出開閉機構
CN113439962B (zh) 自动开门和关门装置及冰箱
JPS62166748A (ja) ワイパ−モ−タ
DE2330901C3 (de) Steuervorrichtung für den Antrieb der Filmtransport- und Verschlußauslösemechanik einer Kamera
CN112493864A (zh) 开关门装置及下料设备
JP3186618U (ja) 自動給紙装置
CN209209509U (zh) 药盒的出药装置以及药盒
CN215305071U (zh) 开关门装置及下料设备
CN212489605U (zh) 一种出料装置、烹饪设备及配料机
EP1650041A3 (en) Power connection/dis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213169759U (zh) 一种转移机构及自动出货器
CN201266957Y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滑盖铰链
CN210832718U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辅助开关门执行器以及冰箱
CN214631836U (zh)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JP2006248580A (ja) チューブ押出具
CN214631591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4595451U (zh) 一种旋转限位的下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CN215292044U (zh) 一种自动投料装置
CN205274787U (zh) 馈纸装置
CN214661818U (zh) 一种间歇运动机构
CN210375660U (zh) 瓶盖开合寿命测试装置
CN211224218U (zh) 驱动组件、驱动装置及粉料包装机
CN215068431U (zh) 一种货柜的传输机构及货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