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0727U -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0727U
CN215300727U CN202121411082.0U CN202121411082U CN215300727U CN 215300727 U CN215300727 U CN 215300727U CN 202121411082 U CN202121411082 U CN 202121411082U CN 215300727 U CN215300727 U CN 215300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chip
support
supporting
rolling
suppor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10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10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0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0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0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感光芯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感光芯片、滚动件和驱动组件,第二支撑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活动配合并限制第二支撑件可相对第一支撑件移动的方向;感光芯片设置于第二支撑件上;滚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滚动件用于沿预设方向滚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一支撑件沿预设方向平移;所述驱动组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平移。沿预设方向平移感光芯片来补正光学系统的抖动,可以提升图像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防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安装有摄像模组,摄像模组是用于拍摄图像的各项元件的总成。随着摄像技术的渐渐成熟,专业摄影师对摄像模组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产生了潜望式摄像模组,“潜望镜式变焦”摄像模组俗称“内变焦”摄像模组,把普通变焦摄像模组所需的深度转为垂直或横置方式,来达到缩减电子设备厚度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一种相关技术的潜望式摄像模组中,其感光芯片组件包括反射棱镜10和感光芯片20,在检测到潜望式摄像模组抖动时,通过驱动反射棱镜10绕Y轴转动,以补偿摄像模组的抖动,然而,感光芯片20沿Y轴转动可能会造成画面发生旋转,防抖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提升防抖效果的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光芯片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活动连接;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线圈用于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与所述磁体通过磁力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预设方向平移;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的感光芯片组件,通过第二支撑件、感光芯片在预设方向上的往复平移运动,补正光学系统沿预设方向的抖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旋转棱镜实现防抖,本申请通过平移感光芯片实现防抖,能避免发生画面旋转的情况,防抖效果更佳;通过改变线圈内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线圈的磁场的大小,进而控制磁体与线圈之间相互排斥力的大小,进而控制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一支撑件平移的距离,使第二支撑件能够根据不同的抖动幅度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控制方式简单、工作稳定、易于实现;电路板和线圈均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电路板随第二支撑件移动,线圈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使用的线路长度一定,无需为线圈的移动额外增加连线长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底板,所述保护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缺口;
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缺口形成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靠近所述线圈的一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上盖是磁体的安装基础,上盖和保护壳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于线圈、感光芯片等部件具有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底板;
至少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相对侧抵触以限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移动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线圈于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底板是磁体的安装基础,通过挡板限制第二支撑件的移动范围,使第二支撑件只能沿预设方向平移,且平移方向不易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在预设方向上的防抖效果,保证最终的成像质量;底板与挡板形成的安装腔具有散热效果好、重量轻的优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至少一个具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靠近所述滚动件的一侧,所述滚动件部分位于所述滚动槽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设置滚动件用于支撑第二支撑件,减小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第二支撑件对于线圈与磁体之间排斥力的敏感度,便于精准控制第二支撑件移动的位移;且通过滚动槽限制滚动件的位置,使滚动件稳定的支撑在第二支撑件各处,第二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偏斜现象,有利于保持第二支撑件的稳定和平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置有滚动槽,且所述底板的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滚动槽相对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滚动件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滚动槽中至少一个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滚动件用于在所述滚动槽中沿所述预设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预设方向平移。
基于上述实施例,滚动件的滚动会带动第二支撑件朝向同一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滚动槽的延伸方向,便于控制滚动槽的滚动方向以及第二支撑件的平移方向,使第二支撑件能够在预设方向上移动,且移动方向不易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在预设方向上的防抖效果,保证最终的成像质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包括簧片,所述簧片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簧片具有韧性的性能,第二支撑件受到外力时,簧片发生弹性形变,第二支撑件可相对底板移动,当外力消失,簧片的弹性恢复力驱动第二支撑件复位,簧片的结构强度好,可重复多次发生形变,满足第二支撑件往复平移补正光学抖动的需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簧片连接以使所述簧片水平布设。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连接柱,使得簧片水平布设,使簧片的两端均能贴合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设置,增大簧片两端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接触面积,保证簧片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簧片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安装槽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将簧片安装于安装槽内,能减小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减小整个感光芯片组件的厚度,有利于满足感光芯片组件轻薄化的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包括:
镜头;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镜头上;
棱镜,所述棱镜对应所述感光芯片设置在所述镜头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感测所述感光芯片沿所述预设方向的抖动幅度进而控制提供至所述线圈的电流值以改变磁体、线圈之间的排斥力的大小进而驱动所述感光芯片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具有感光芯片组件的潜望式摄像模组通过上述平移感光芯片的方式达到防抖效果,能够避免潜望式摄像模组出现接收的画面发生旋转的情况,有利于提升潜望式摄像模组的防抖效果,保证潜望式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此外,潜望式摄像模组也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感光芯片组件的其他有益效果,由于上述已经对感光芯片组件的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上述平移感光芯片的方式达到防抖效果,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出现接收的画面发生旋转的情况,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防抖效果,保证潜望式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此外,所述电子设备也具有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感光芯片组件的其他有益效果,由于上述已经对感光芯片组件的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相关技术提供的潜望式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感光芯片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感光芯片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感光芯片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潜望式摄像模组的方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子设备;10、潜望式摄像模组;100、感光芯片组件;110、第一支撑件;111、底板;112、挡板、113、保护壳;113a、缺口;113b、安装腔;113c、开口;114、上盖;114a、窗口;115、连接柱;120、第二支撑件;121、安装孔;122、通孔;130、感光芯片;140、滚动件;151、磁体;152、线圈;160、电路板;170、复位件;180、滚动槽;190、安装槽;200、控制器;300、镜头;400、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参见图2和图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光芯片组件100,用于摄像模组中,特别是可以用于潜望式摄像模组中,通过平移感光芯片130实现防抖,能避免发生画面旋转的情况,提升防抖效果。具体地,感光芯片组件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感光芯片130、电路板160、磁体151、线圈152和复位件170。
第二支撑件120与第一支撑件110相对设置,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活动配合并限制第二支撑件120可相对第一支撑件110移动的方向,电路板160设置于第二支撑件120上,感光芯片130设置于电路板160上,磁体151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10,线圈152设置于电路板160上,并与电路板160电性连接,线圈152用于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与磁体151通过磁力相互作用,以驱动第二支撑件120相对第一支撑件110沿预设方向平移,复位件170连接第二支撑件120和第一支撑件110,复位件170用于驱动第二支撑件120相对第一支撑件110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的感光芯片组件100,第二支撑件120是电路板160的安装基础,电路板160是感光芯片130和线圈152的载体,第二支撑件120与第一支撑件110活动配合,通过复位件170连接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以限制第二支撑件120的移动范围,避免第二支撑件120脱离第一支撑件110。通过控制线圈152通电与磁体151相互作用进而控制第二支撑件120相对第一支撑件110平移,进而带动感光芯片130平移补正光学系统沿预设方向的抖动,当线圈152断电时,第二支撑件120和感光芯片130在复位件170的作用下恢复原位,通过上述过程实现第二支撑件120、感光芯片130在预设方向上的往复平移运动,补正光学系统沿预设方向的抖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旋转棱镜400实现防抖,本申请通过平移感光芯片130实现防抖,能避免发生画面旋转的情况,防抖效果更佳;其中,通过改变线圈152内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线圈152的磁场的大小,进而控制磁体151与线圈152之间相互排斥力的大小,进而控制第二支撑件120相对第一支撑件110平移的距离,使第二支撑件120能够根据不同的抖动幅度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控制方式简单、工作稳定、易于实现;且电路板160和线圈152均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20上,电路板160随第二支撑件120移动,线圈152与电路板160之间电性连接使用的线路长度固定,无需为线圈152的移动额外增加线路长度。
其中,感光芯片130可以为图像传感器,可以将射入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后输出到电子设备1中进行成像等处理。
感光芯片130上可以设置滤光片,用以滤除非成像波段的光线,通过线圈152和磁体151控制感光芯片130、滤光片同步运动,滤光片可以是红外截止滤光片或是红外带通滤光片。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10包括保护壳113、上盖114。保护壳113具有底板111,保护壳113还具有安装腔113b,保护壳113远离底板111的一侧具有缺口,上盖114盖合于缺口处形成开口113c,底板111位于保护壳113的安装腔113b内,并固定安装于保护壳113远离上盖114的一侧内壁,底板111可以为矩形板,且底板111也与保护壳113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或粘接固定的方式与保护壳113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120、感光芯片130、电路板160、磁体151、线圈152和复位件170均设置在保护壳113的安装腔113b内,并位于上盖114和底板111之间,且上盖114上具有窗口114a,感光芯片130对应窗口114a设置,线圈152固定安装于电路板160靠近上盖114的一侧,磁体151固定安装于上盖114靠近线圈152的一侧。上盖114是磁体151的安装基础,上盖114和保护壳113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于线圈152、感光芯片130、电路板160等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轻薄化处理潜望式摄像模组10,可以在上盖114上设置嵌设槽,磁体151设置在上盖114的嵌设槽内。
参见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0包括底板111和至少两块挡板112,两块挡板112分别位于底板111的两相对侧用于与第二支撑件120的两相对侧抵触以限制第二支撑件120的移动方向;其中,第二支撑件120上具有安装孔121,线圈152于安装孔121处与电路板160连接,磁体151固定安装于底板111上。其中,底板111是磁体151的安装基础,通过挡板112限制第二支撑件120的移动范围,使第二支撑件120只能沿预设方向平移,且平移方向不易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在预设方向上的防抖效果,保证最终的成像质量;底板11与挡板112形成的安装腔具有散热效果好、重量轻的优势。
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地,感光芯片130组件100还包括滚动件140,滚动件140设置在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之间用于支撑第二支撑件120,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中至少一个具有滚动槽180,滚动槽180位于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中的至少一个靠近滚动件140的一侧,滚动件140部分位于滚动槽180内。其中,设置滚动件140用于支撑第二支撑件120,减小第二支撑件120与第一支撑件11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第二支撑件120对于线圈152与磁体151之间排斥力的敏感度,便于精准控制第二支撑件120移动的位移;且通过滚动槽180限制滚动件140的位置,使滚动件140稳定的支撑在第二支撑件120各处,第二支撑件120的安装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偏斜现象,有利于保持第二支撑件120的稳定和平衡。同时,滚动件140设置在滚动槽180内,有利于减小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减小感光芯片组件100的厚度,有利于满足感光芯片组件100轻薄化的需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均设置有滚动槽180,且底板111的滚动槽18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滚动槽180相对设置,用于容纳滚动件140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且相对设置的滚动槽180中至少一个沿预设方向延伸,滚动件140用于在滚动槽180中沿预设方向滚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件120相对底板111沿预设方向平移。滚动件140的滚动会带动第二支撑件120朝向同一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滚动槽180的延伸方向,便于控制滚动槽180的滚动方向以及第二支撑件120的平移方向,使第二支撑件120能够在预设方向上移动,且移动方向不易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在预设方向上的防抖效果,保证最终的成像质量。
为了防止第二支撑件120沿垂直预设方向上平移,在垂直预设方向上,滚动槽180的宽度小于滚珠的直径,保证滚动件140只能沿预设方向滚动。
进一步地,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均为矩形且包括四角处,滚动件140和滚动槽180的数量为至少四个,分别对应四个角处设置。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四角处均设置滚动件140和滚动槽180,第二支撑件120四角处受力均匀,第二支撑件120的安装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偏斜,进而保证感光芯片130的安装更加稳定和平衡,保证最终的成像质量。
为了使电路板160与外部电源连接,在沿平行预设方向布设的保护壳113的两相对侧壁上开设缺口113a,电路板160的两端分别从缺口113a穿设至保护壳113外,通过缺口113a还可以限制电路板160的移动范围以进一步的限制第二支撑件120的移动范围。
复位件170可以包括簧片,簧片一端与第二支撑件120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11连接。通过簧片连接底板111和第二支撑件120,利用簧片具有韧性的性能,第二支撑件120受到外力时,簧片发生弹性形变,第二支撑件120可相对底板111移动,当外力消失,簧片的弹性恢复力驱动第二支撑件120复位,簧片的结构强度好,可重复多次发生形变,满足第二支撑件120往复平移补正光学抖动的需求。
具体地,簧片为带圆角的弯折设计的簧片,其韧性更好,复位效果更加,且使用寿命更长,能反复多次拉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感光芯片组件100更换复位件170的次数。
其中,簧片可以设置四个,均匀分布于底板111的四角处,保证第二支撑件120相对底板111平移时,第二支撑件120四角处均受力,且受力较为均匀,以便保证第二支撑件120的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10具有连接柱115,连接柱115贯穿电路板160、第二支撑件120与簧片连接以使簧片水平布设。通过连接柱115,使得簧片水平布设,使簧片的两端均能贴合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设置,增大簧片两端与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的接触面积,保证簧片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具体地,当第一支撑件110包括保护壳113、上盖114和底板111时,连接柱115设置四个,一端与上盖114连接、另一端与簧片连接,连接柱115靠近簧片的一侧与第二支撑件120靠近簧片的一侧齐平;当第一支撑件110包括底板111和至少两块挡板112时,连接柱115设置四个,一端与底板111连接、另一端与簧片连接,连接柱115靠近簧片的一侧与第二支撑件120靠近簧片的一侧之间的间隙宽度等于簧片沿垂直感光芯片130感光面方向的厚度。
此外,第二支撑件120靠近底板111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90,簧片位于底板111的安装槽190内内。设置了安装槽190,将簧片安装于安装槽190内,能减小底板111靠近第二支撑件120的一面与第二支撑件120靠近底板111的一面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减小整个感光芯片组件100的厚度,有利于满足感光芯片组件100轻薄化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在第二支撑件120上开设通孔,一方面减轻潜望式摄像模组10的重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快感光芯片130运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散去速度。
参见图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10,包括镜头300、上述实施例的感光芯片组件100、棱镜400和控制器200。感光芯片组件100设置于镜头300上,棱镜400对应感光芯片130设置在镜头300上,控制器200用于感测感光芯片130沿预设方向的抖动幅度进而控制提供至线圈152的电流值以改变磁体151、线圈152之间的排斥力的大小进而驱动感光芯片130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潜望式摄像模组10,能够通过控制器200感知平行预设方向的抖动幅度并控制磁体151和线圈152驱动第二支撑件120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进而带动感光芯片130平移补正光学系统沿预设方向的抖动,避免潜望式摄像模组10出现接收的画面发生旋转的情况,有利于提升潜望式摄像模组10的防抖效果,保证潜望式摄像模组10的成像质量。
参见图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潜望式摄像模组10。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通过感知平行预设方向的抖动幅度并控制提供至线圈152的电流值以改变磁体151、线圈152之间的排斥力的大小进而驱动第二支撑件120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进而带动感光芯片130平移补正光学系统沿预设方向的抖动,当线圈152断电时,第二支撑件120和感光芯片130在簧片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原位,通过上述平移感光芯片130的方式达到防抖效果,能够避免电子设备1出现接收的画面发生旋转的情况,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1的防抖效果,保证潜望式摄像模组10的成像质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活动连接;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线圈用于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与所述磁体通过磁力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预设方向平移;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底板,所述保护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缺口;
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缺口处形成开口;
其中,所述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靠近所述线圈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底板;
至少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分别连接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相对侧抵触以限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移动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线圈于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至少一个具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靠近所述滚动件的一侧,所述滚动件部分位于所述滚动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置有滚动槽,且所述底板的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滚动槽相对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滚动件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滚动槽中至少一个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滚动件用于在所述滚动槽中沿所述预设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预设方向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簧片,所述簧片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簧片连接以使所述簧片水平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簧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安装槽内。
9.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
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镜头上;
棱镜,所述棱镜对应所述感光芯片设置在所述镜头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感测所述感光芯片沿所述预设方向的抖动幅度进而控制提供至所述线圈的电流值以改变磁体、线圈之间的排斥力的大小进而驱动所述感光芯片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
CN202121411082.0U 2021-06-24 2021-06-24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300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1082.0U CN215300727U (zh) 2021-06-24 2021-06-24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1082.0U CN215300727U (zh) 2021-06-24 2021-06-24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0727U true CN215300727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1082.0U Active CN215300727U (zh) 2021-06-24 2021-06-24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0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2051A (zh) * 2021-12-31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2051A (zh) * 2021-12-31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4222051B (zh) * 2021-12-31 2024-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0846B1 (ko) 카메라 모듈의 자동 초점 조절 장치
KR101085645B1 (ko) 손떨림 보정 기능이 구비된 영상촬상 장치
EP2219365B1 (en) Camera lens assembly
US8213783B2 (en) Anti-shake device and optical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11372195B2 (en) Lens module
KR101200711B1 (ko) 카메라용 자동 초점 및 손떨림 보정 장치 그리고 이러한 장치가 장착된 소형 카메라
CN112034662B (zh) 一种微型防抖云台以及相机模组
CN110703538A (zh) 镜头模组
CN104423118A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JP2019101403A (ja) デュアルレンズモジュール駆動装置
KR20100125978A (ko) 마그네트 이동 타입 이미지 촬상용 렌즈 액츄에이터
WO2020243854A1 (zh) 镜头透镜模组
CN108333791A (zh) 一种摄像头防抖结构
TWI485459B (zh) 成像裝置
CN104950419A (zh) 摄像头模组
CN110500479B (zh) 一种能带动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215300727U (zh)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83197A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摄像装置
CN102890385B (zh) 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组
CN104950548A (zh) 摄像头模组
CN215646991U (zh)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0798867B1 (ko) 엑츄에이터의 구동부 지지 구조
JP5760116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15453078U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位移技术的定焦马达结构
TW201248294A (en) Image stabilizing module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