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0609U -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00609U CN215300609U CN202120554607.XU CN202120554607U CN215300609U CN 215300609 U CN215300609 U CN 215300609U CN 202120554607 U CN202120554607 U CN 202120554607U CN 215300609 U CN215300609 U CN 2153006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l
- terminal
- signal terminal
- signal
- re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第二电平端连接,第一上拉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电平端连接,第二上拉模块分别与第二信号端和第二电平端连接。当第一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二上拉模块将第二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当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上拉模块将第一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当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输入低电平时,使得任一信号端向另一信号端输出低电平,因此,可使得与第一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和与第二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之间正常通讯,且该电平转换电路的成本较低,可转换的电平范围较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硬件设备,当计算机设备中的两个电平信号不同的电子器件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讯时,由于电平信号不匹配,需要在两个电子器件之间加电平转换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基于电平转换IC实现两个电子器件之间的正常通讯。
但是,通过电平转换IC来实现双向信号的电平转换,其成本较高,且可转换的电平范围较为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以解决目前的通过电平转换IC来实现双向信号的电平转换,其成本较高,且可转换的电平范围较为固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信号端、第一电平端、第一上拉模块、开关模块、第二上拉模块、第二电平端和第二信号端;
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二信号端和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端或所述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以及当所述第一信号端或所述第二信号端输入低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导通;
所述第一上拉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一电平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将所述第一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所述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
所述第二上拉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和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将所述第二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所述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
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平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导通或关闭;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拉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拉模块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大于所述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
可选的,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接地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滤波模块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主板,包括上述的电平转换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上述的主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通过在电平转换电路中设置开关模块、第一上拉模块和第二上拉模块,开关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第二电平端连接,用于当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控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以及当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输入低电平时,控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导通;第一上拉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电平端连接,用于当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将第一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第二上拉模块分别与第二信号端和第二电平端连接,用于当第一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将第二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当第一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则第二上拉模块将第二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当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则第一上拉模块将第一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当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输入低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导通,使得任一信号端向另一信号端输出低电平,因此,可使得与第一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和与第二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之间正常通讯,且该电平转换电路的成本较低,另外,通过调整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电平,使得电平转换电路可以转换的电平范围较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平转换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3示出了另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主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信号端S1、第一电平端VCC1、第一上拉模块11、开关模块12、第二上拉模块13、第二电平端VCC2和第二信号端S2;开关模块12,分别与第一信号端S1、第二信号端S2和第二电平端VCC2连接,用于当第一信号端S1或第二信号端S2输入高电平时,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断开,以及当第一信号端S1或第二信号端S2输入低电平时,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导通;第一上拉模块11,分别与第一信号端S1和第一电平端VCC1连接,用于当第二信号端S2输入高电平时,将第一信号端S1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平;第二上拉模块13,分别与第二信号端S2和第二电平端VCC2连接,用于当第一信号端S1输入高电平时,将第二信号端S2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
此外,开关模块12实际上还与接地端连接。
在实际驱动过程中,开关模块12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导通或关闭,而开关模块12受到第一信号端S1输入的电平、第二信号端S2输入的电平和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的影响。当第一信号端S1或第二信号端S2输入高电平时,开关模块12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断开;当第一信号端S1或第二信号端S2输入低电平时,开关模块12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导通。
并且,当第一信号端S1输入低电平,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导通时,第一信号端S1可以将低电平传输给第二信号端S2,即拉低第二信号端S2的电平;当第二信号端S2输入低电平,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导通时,第二信号端S2可以将低电平传输给第一信号端S1,即拉低第一信号端S1的电平。
在实际产品中,第一信号端S1与第一电子器件连接,第二信号端S2与第二电子器件连接,且第一电子器件与第二电子器件在进行数据交互时,第一电子器件发送给第二电子器件的信号的电平与第二电子器件发送给第一电子器件的信号的电平,其电平大小是不同的。
当第一电子器件需要发送数据1至第二电子器件时,第一电子器件向第一信号端S1输入高电平,此时的高电平为第一电平,则第一信号端S1向开关模块12输入高电平,开关模块12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断开,由于第二上拉模块13的存在,第二上拉模块13将第二信号端S2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则通过第二信号端S2向第二电子器件输出第二电平,此时,可以看作将第一电子器件发送的数据1传输给第二电子器件,该电平转换电路也实现了将第一信号端S1输入的高电平(即第一电平)转换为第二信号端S2所需的第二电平,并且,拉高后的第二电平与第一信号端S1输入的高电平(即第一电平)不相等。
当第一电子器件需要发送数据0至第二电子器件时,第一电子器件向第一信号端S1输入低电平,则第一信号端S1向开关模块12输入低电平,开关模块12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导通,第一信号端S1可以将低电平传输给第二信号端S2,通过第二信号端S2向第二电子器件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一电子器件发送的数据0也传输给第二电子器件。
当第二电子器件需要发送数据1至第一电子器件时,第二电子器件向第二输入端S2输入高电平,此时的高电平为第二电平,则第二信号端S2向开关模块12输入高电平,开关模块12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断开,由于第一上拉模块11的存在,第一上拉模块11将第一信号端S1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平,则通过第一信号端S1向第一电子器件输出第一电平,此时,可以看作将第二电子器件发送的数据1传输给第一电子器件,该电平转换电路也实现了将第二信号端S2输入的高电平(即第二电平)转换为第一信号端S1所需的第一电平,并且,拉高后的第一电平与第二信号端S2输入的高电平(即第二电平)不相等。
当第二电子器件需要发送数据0至第一电子器件时,第二电子器件向第二输入端S2输入低电平,则第二输入端S2向开关模块12输入低电平,开关模块12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导通,第二信号端S2可以将低电平传输给第一信号端S1,通过第一信号端S1向第一电子器件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二电子器件发送的数据0也传输给第一电子器件。
因此,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平转换电路,针对两个电平信号不同的电子器件,与第一信号端S1连接的第一电子器件可以向与第二信号端S2连接的第二电子器件传输数据,且与第二信号端S2连接的第二电子器件也可以向与第一信号端S1连接的第一电子器件传输数据,即实现电平信号不同的第一电子器件与第二电子器件之间的正常数据通讯,且该电平转换电路的成本较低。
另外,通过调整第一电平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使得该电平转换电路能够转换的电平范围较宽,则该电平转换电路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存在电平信号不同的两个电子器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平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平大于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
并且,第一信号端S1向开关模块12输入的高电平等于该第一电平,第二信号端S2向开关模块12输入的高电平等于第二电平,且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均大于0V。
参照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平转换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的,开关模块12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21、第二开关单元122和控制单元123;控制单元123,分别与接地端GND、第二电平端VCC2和第一开关单元12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1的导通或关闭;第一开关单元121,分别与第一信号端S1和第二信号端S2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22,分别与第一信号端S1和第二信号端S2连接。
在实际驱动过程中,当第一信号端S1或第二信号端S2输入高电平时,第一开关单元121和第二开关单元122均关闭;当第一信号端S1输入低电平时,第二开关单元122导通而第一开关单元121关闭;当第二信号端S2输入低电平时,第一开关单元121导通而第二开关单元122关闭。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21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单元123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信号端S2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信号端S1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22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二信号端S2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信号端S1连接;控制单元123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平端VCC2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单元121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接地端GND连接。具体的,三极管Q1的基极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的。
当第一信号端S1向开关模块12输入高电平时,由于二极管D1的正极电平等于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而二极管D1的负极电平等于第一电平,第一电平大于第二电平,则使得二极管D1关闭;并且,由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存在,使得三极管Q1的基极电平小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平,则三极管Q1也关闭。
当第一信号端S1向开关模块12输入低电平时,由于二极管D1的正极电平等于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而二极管D1的负极电平等于低电平0V,则使得二极管D1导通;并且,由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存在,使得三极管Q1的基极电平小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平,则三极管Q1关闭。
当第二信号端S2向开关模块12输入高电平时,由于二极管D1的正极电平等于第二电平,而二极管D1的负极电平等于第一电平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平,第一电平大于第二电平,则使得二极管D1关闭;并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平等于第二电平,而三极管Q1的基极电平受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影响,其小于第二电平,因此,三极管Q1也关闭。
当第二信号端S2向开关模块12输入低电平时,由于二极管D1的正极电平等于低电平0V,而二极管D1的负极电平等于第一电平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平,因此,二极管D1关闭;并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平等于低电平0V,而针对三极管Q1的基极电平,其等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分压后的电平,因此,三极管Q1的基极电平大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平,且三极管Q1的基极电平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平之间的差值大于三极管Q1的阈值电压,因此,使得三极管Q1导通。
通过第一开关单元121、第二开关单元122和控制单元123共同构成开关模块12,针对第一信号端S1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以及第二信号端S2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这几种不同的场景,都可以有效控制第一信号端S1与第二信号端S2之间的通路的导通或断开,保证电平转换电路可以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三极管Q1也可以用场效应管代替,此时,第一开关单元121包括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控制单元123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信号端S2连接,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信号端S1连接。
在实际产品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以设置为1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设置为4.7KΩ。
如图2所示,第一上拉模块11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平端VCC1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信号端S1连接。
第三电阻R3也可称为上拉电阻,其主要是将第一信号端S1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平,该第三电阻R3的阻值可以为1KΩ。
如图2所示,第二上拉模块13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平端VCC2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信号端S2连接。
第四电阻R4也可称为上拉电阻,其主要是将第二信号端S2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平,该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为1KΩ。
通过采用第三电阻R3作为第一上拉模块11,以及采用第四电阻R4作为第二上拉模块13,可简化电平转换电路的器件设计,且降低了电平转换电路的制作成本。
此外,经实验测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平转换电路,向第一信号端S1输出的第一电平的范围和第一信号S1输入的高电平的范围均为2V至5V,而向第二信号端S2输出的第二电平的范围和第二信号端S2输入的高电平的范围均为1V至3.3V,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平转换电路,其可以应用在所需电平在2V至5V之间任一电平的第一电子器件,以及所需电平在1V至3.3V之间任一电平的第二电子器件。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电平转换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14,滤波模块14分别与开关模块12和接地端GND连接。
通过在电平转换电路中设置滤波模块14,可防止外界信号对电平转换电路中输入或输出的信号造成干扰。
其中,滤波模块14包括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1的第一端与开关模块12连接,滤波电容C1的第二端与接地端GND连接。
滤波电容C1的第一端与开关模块12中的控制单元123连接,具体的是与控制模块123中的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第一信号端S1与开关模块12之间增加一个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为零欧姆电阻,其基本上不会对第一信号端S1输入的信号造成影响,后续可通过第五电阻R5进行调试;也可以在第二信号端S2与开关模块12之间增加一个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为零欧姆电阻,其基本上不会对第二信号端S2输入的信号造成影响,后续也可通过第六电阻R6进行调试。
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端S1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开关模块12中的第一开关单元121和第二开关单元122连接的,具体的,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是与第一开关单元121包括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与第二开关单元122包括的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端S2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开关模块12中的第一开关单元121和第二开关单元122连接的,具体的,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是与第一开关单元121包括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与第二开关单元122包括的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第一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则第二上拉模块将第二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当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则第一上拉模块将第一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当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输入低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导通,使得任一信号端向另一信号端输出低电平,因此,可使得与第一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和与第二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之间正常通讯,且该电平转换电路的成本较低、电路较为简单,另外,通过调整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电平,使得电平转换电路可以转换的电平范围较宽。
实施例二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主板的连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板,包括上述的电平转换电路。
关于电平转换电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电平转换电路设置在主板上,此外,主板上还设置第一电子器件31和第二电子器件32,第一电子器件31与电平转换电路中的第一信号端S1连接,第二电子器件32与电平转换电路中的第二信号端S2连接,基于电平转换电路实现第一电子器件31与第二电子器件32之间数据的双向传输。
在实际产品中,第一电子器件3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第二电子器件32可以是电源芯片,当然,第一电子器件31和第二电子器件32也可以是其他器件。
此外,第一电子器件31和第二电子器件32分别与电平转换电路通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连接的,I2C总线包括采用SDA(Serial Data,串行数据)线和SCL(Serial Clock,串行时钟)线。
也就是说,在主板上可设置两个电平转换电路,针对其中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其中的第一信号端S1通过SDA线与第一电子器件31连接,其中的第二信号端S2也通过SDA线与第二电子器件32连接;针对另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其中的第一信号端S1通过SCL线与第一电子器件31连接,其中的第二信号端S2也通过SCL线与第二电子器件32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上述的主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第一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则第二上拉模块将第二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当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则第一上拉模块将第一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当第一信号端或第二信号端输入低电平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导通,使得任一信号端向另一信号端输出低电平,因此,可使得与第一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和与第二信号端连接的电子器件之间正常通讯,且该电平转换电路的成本较低,另外,通过调整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电平,使得电平转换电路可以转换的电平范围较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端、第一电平端、第一上拉模块、开关模块、第二上拉模块、第二电平端和第二信号端;
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二信号端和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端或所述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断开,以及当所述第一信号端或所述第二信号端输入低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之间的通路导通;
所述第一上拉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一电平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将所述第一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所述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
所述第二上拉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和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一信号端输入高电平时,将所述第二信号端的电平拉高至所述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平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导通或关闭;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拉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平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拉模块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平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平端提供的第一电平大于所述第二电平端提供的第二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接地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9.一种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54607.XU CN215300609U (zh) | 2021-03-17 | 2021-03-17 |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54607.XU CN215300609U (zh) | 2021-03-17 | 2021-03-17 |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00609U true CN215300609U (zh) | 2021-12-24 |
Family
ID=7953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54607.XU Active CN215300609U (zh) | 2021-03-17 | 2021-03-17 |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00609U (zh) |
-
2021
- 2021-03-17 CN CN202120554607.XU patent/CN2153006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77870B2 (en) |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USB compatible device, and supplying corresponding power thereafter | |
CN107257236B (zh) | 用于电压电平转换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10149050B (zh) | 一种基于dmos管的电平转移电路及芯片 | |
US20120131243A1 (en) | Multiplexing pin control circuit for computer system | |
CN112564689B (zh) | 多协议io复用电路 | |
US10135442B2 (en) | Current-mode logic circuit | |
US12095457B2 (en) | Reset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s, chip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 |
EP2143206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high voltage tolerant unit | |
EP2137819B1 (en) | Device for transforming input signals into output signals with different voltage ranges | |
US20180069552A1 (en) | Low power 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level shifting driver | |
CN215300609U (zh) |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 |
US20130002299A1 (en) | Logic level translator and electronic system | |
CN111431522B (zh) | 一种能够兼容输出的mipi驱动电路 | |
CN217935589U (zh) | Iic总线的电平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07200682U (zh) | 双向接口电路 | |
CN217037163U (zh) | 电平转换电路 | |
CN111224659A (zh) | 电平转换电路和家电设备 | |
CN218006532U (zh) | 用于确定主从设备连接的电路 | |
CN104467799A (zh) | 输入输出电路装置 | |
CN219016967U (zh) | 信号传输电路及电子设备 | |
US9065441B2 (en) | Voltage scale-down circuit | |
CN211906032U (zh) | 一种初始化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01123431B (zh) | 电流型逻辑-cmos转换器 | |
CN111984103B (zh) | 供电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供电控制电路的电子装置 | |
CN114817112B (zh) | 一种从机设备以及主从机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