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0081U -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0081U
CN215290081U CN202023224368.6U CN202023224368U CN215290081U CN 215290081 U CN215290081 U CN 215290081U CN 202023224368 U CN202023224368 U CN 202023224368U CN 215290081 U CN215290081 U CN 215290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ast pile
precast
pile
hoop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43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2243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0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0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0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包括:端面部,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和外周部,固定在端面部的外缘位置,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部的外周面;其中,外周部且相对于端面部弯折,且外周部与端面部之间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与桩身的边角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周部保护预制桩的端部外周面,通过端面部保护预制桩的端面,外周部与端面部之间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与预制桩外周面之间的边角处,可以保护预制桩的端部外周以及端面不会在运输及吊装中碰坏,防止沉桩时,预制桩端部的边角处以及预制桩端面破损。

Description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6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211033993,发明名称为一种套箍组件及预制桩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工厂预制的内部具有钢筋笼的混凝土桩,其特点是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施工程序为预制、运输、堆放、沉桩,沉桩方法有锤击法、静力压桩法、振动法等,沉桩时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
从截面形状来讲,混凝土预制桩主要有圆形预制桩和方形预制桩,其中圆形预制桩又可以分为实心预制桩和空心预制桩,不论是何种预制桩,其两端的边角部位都是容易遭到损坏的区域,因此,需要设置保角器对边角部位进行保护。
在预制桩制造过程中,保角器预先放入预制桩成型模具,在经过张拉、浇筑等工序后,与预制桩本体固化在一起,待预制桩成型后,保角器的套箍位于预制桩一端或两端,从外部对桩体端部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保护预制桩的端部外周不会在运输及吊装中碰坏。
而目前,大多数在使用的保角器是预埋于预制桩端部的外周或者包裹在预制桩端部的外周,仅仅起到保护预制桩端部外周的作用,而对于预制桩的端面以及预制桩端面与预制桩端部外周之间的边角处并没有起到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预制桩端面以及预制桩端面边角处的套箍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箍,包括:端面部,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和
外周部,固定在端面部的外缘位置,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部的外周面;
其中,外周部且相对于端面部弯折,且外周部与端面部之间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与桩身的边角处。
作为优选,当外周部的径向尺寸大于预制桩的径向尺寸时,套箍采用包裹的方式安装在预制桩的端部;
当外周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预制桩的径向尺寸时,套箍采用预埋的方式固定在预制桩的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套箍外周面呈螺旋状或波浪状,或者套箍外周面带有螺纹槽。
作为优选,所述外周部和端面部通过焊接、冲压一体成型或铸造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形成套箍;
优选的,外周部呈环状,和/或,端面部呈镂空的板状;
优选的,外周部与端面部垂直。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在套箍上的多个连接套筒,套箍形成有多个用于定位连接连接套筒的定位部,至少部分定位部上连接有连接套筒,且所述定位部接触连接套筒的部分外周面,所述连接套筒用于与预埋在预制桩内的纵向主筋端部连接,相邻预制桩连接时,两个预制桩端部的连接套筒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相邻预制桩连接时,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之间通过插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筒通过焊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部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套箍的端面部上,多个定位部在套箍上等间距周向排布,多个连接套筒在套箍上等间距周向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上带有螺纹,连接套筒的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卡接件,相邻预制桩连接时,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之间的插杆端部通过卡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连接套筒的周面上设有贯穿槽,连接套筒的端部带有卡接凸台,预制桩上的纵向主筋端部的镦头通过贯穿槽压入到连接套筒内并通过卡接凸台限位,卡接凸台的内侧与镦头的周面吻合。
作为优选,任意两个连接套筒的贯穿槽开口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或者相邻两个连接套筒的贯穿槽开口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外周部保护预制桩的端部外周面,通过端面部保护预制桩的端面,外周部与端面部之间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与预制桩外周面之间的边角处,可以保护预制桩的端部外周以及端面不会在运输及吊装中碰坏,防止沉桩时,预制桩端部的边角处以及预制桩端面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桩结构包括预制桩、预埋在预制桩内部的刚性骨架以及上述的套箍;其中,刚性骨架包括多根纵向主筋以及缠设在多根纵向主筋外侧的螺旋筋,预制桩的端部预埋或包裹固定套箍,套箍上的连接套筒与预制桩纵向主筋的端头连接,相邻预制桩连接时,两个预制桩端部的连接套筒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的中心线重合,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之间通过插杆固定连接。由于所述套箍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该包括上述套箍的预制桩结构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套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套筒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套箍与预制桩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两个预制桩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A区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预制桩内部刚性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卡接件结构与插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套箍1,包括端面部13,用于保护预制桩3端面;和,外周部12,固定在端面部13的外缘位置,用于保护预制桩3端部的外周面;其中,外周部12且相对于端面部13弯折,且外周部12与端面部13之间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3端面与预制桩3外周面之间的边角处。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外周部12保护预制桩的端部外周面,通过端面部13保护预制桩3的端面,外周部12与端面部13之间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与预制桩外周面之间的边角处,可以保护预制桩的端部外周以及端面不会在运输及吊装中碰坏,防止沉桩时,预制桩端部的边角处以及预制桩端面破损。
安装完成后的套箍1用于包裹预制桩的端部或者预埋于预制桩3的端部,外周部12的口径可以大于或者小于预制桩3的直径,外周部12的径向尺寸大于预制桩3的径向尺寸时,套箍1即采用包裹的方式安装在预制桩的端部,外周部12的径向尺寸小于预制桩3的径向尺寸时,套箍1即采用预埋的方式固定在预制桩的端部。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外周部12呈环状,端面部13为镂空的板状,外周部12固定在端面部13的外缘位置,外周部12与端面部13垂直。外周部12和端面部13可以通过焊接、冲压一体成型或铸造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形成套箍1。
而且,套箍1的外侧周面呈螺旋状或波浪状,套箍1通过混凝土预埋的方式固定在预制桩3端部,可以增加套箍1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
同时,套箍1的外侧周面也可以带有螺纹槽,套箍1通过混凝土预埋的方式固定在预制桩端部,螺纹槽也可以增加套箍1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提高套箍1预埋的牢固性;
另外,目前在预制桩连接时,为了防止桩端的边角处出现破损,在桩端预埋有套箍,预制桩之间采用机械式连接组件进行连接,预制桩内需要预埋刚性骨架,刚性骨架的两端需要镦粗形成镦头并卡接连接套筒,而刚性骨架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编笼机编成的,仅仅是通过编笼机上的定位机构将钢筋先定位,再用螺旋筋缠绕焊接形成刚性骨架,刚性骨架的两端并无定位机构,因此所形成的预制桩端部连接套筒的定位并不精准,也就是说,预制桩加工完成后,无法保证两个预制桩端部的连接套筒一一对应,所以两个预制桩连接时,会出现两个预制桩之间连接的插杆与连接套筒之间的相对应的空间位置误差较大的问题,而当误差超过一定程度时,两个预制桩对接不稳定,甚至无法对接。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套箍1还包括固定在套箍1上的多个连接套筒2,套箍1形成有多个用于定位连接连接套筒2的定位部11,至少部分定位部11上连接有连接套筒2,且所述定位部11接触连接套筒2的部分外周面,所述连接套筒2用于与预埋在预制桩3内的纵向主筋4端部连接,相邻预制桩3连接时,两个预制桩3端部的连接套筒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的中心线重合。
在上述结构中,连接套筒2与套箍1所在的安装面垂直;套箍1固定在预制桩3的端部,安装时,套箍1固定在预制桩3的端部起到防止桩端的边角处出现破损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固定多个连接套筒2的作用。
操作时,为了方便连接套筒2与所在预制桩3上的纵向主筋4端头快接,连接套筒2的周面上设有贯穿槽21,贯穿槽21的口径大于纵向主筋4端部镦头41的直径,连接套筒2的端部带有卡接凸台22,连接套筒2与纵向主筋4连接时,预制桩上的纵向主筋4端部的镦头41通过贯穿槽21压入到连接套筒2内并通过卡接凸台22限位,卡接凸台22的内侧与镦头41的周面吻合,纵向主筋4贯穿卡接凸台22,施加拉力后,纵向主筋4的镦头41即可与连接套筒2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同时保证纵向主筋4与连接套筒2的连接强度,另外,根据预制桩上的纵向主筋4的数量,在每一根纵向主筋4的端部均连接连接套筒2,套箍1上固定的连接套筒2数量应该与预制桩上的纵向主筋4数量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套箍1与纵向主筋4连接时,优选的方式是,首先固定套箍1,然后在套箍1上固定适当数量的连接套筒2,多个连接套筒2在套箍1上等间距环形排布,连接套筒2固定后,在各个连接套筒2上快接纵向主筋4,组装完成的套箍1即为一种固定的规格,该规格的套箍1需要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相邻预制桩的端部,这样安装的好处在于,采用统一规格的套箍1来限定各个预制桩3内部纵向主筋4的位置,保证每一个预制桩内部纵向主筋4的安装规格以及定位都一致,可以保证在相邻预制桩3连接时,两个预制桩3端部的连接套筒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的中心线重合,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之间通过插杆5固定连接时,不会出现偏差,保证了两个相邻预制桩3对接时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预制桩机械连接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多个纵向主筋4端部的镦头41能快速卡接连接套筒2,优选方案为,相邻两个连接套筒2的贯穿槽21的开口方向的夹角a小于或等于90°或者任意两个连接套筒2的贯穿槽21的开口方向的夹角a小于或等于90°,这样设计使得各个连接套筒2上贯穿槽21的开口方向都大致朝向同一个方向,以便于多根纵向主筋端部的镦头41一次卡进连接套筒2。
本实施例中,套箍1的内侧带有多个用于定位连接连接套筒2的定位部11,定位部11接触连接套筒2的部分外周面,定位部11呈带开口的圆弧状,安装时,定位部11与连接套筒2的周面吻合,连接套筒2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定位部11固定连接,当然,定位部11的具体位置以及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定位部11适于连接套筒2固定安装即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筒2主要通过焊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套箍1的内壁、外壁或者端面上。定位部11设置在套箍的端面部13上,多个定位部11在套箍上等间距环形排布,多个连接套筒2在套箍1上等间距环形排布,其中,外周部12和端面部13通过焊接、冲压一体成型或铸造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可以保证套箍1的整体强度,定位部11在端面部13上呈带开口的圆弧状,该结构设计的好处在于,如果采用封闭的连接孔作为定位部的话,外周部12和端面部13采用焊接固定时,焊接后端面部13上的连接孔会出现热变形,连接孔附近的表面会弯曲,连接套筒2无法穿过连接孔,因此本实施例将定位部11设置成非封闭形式的连接孔,连接套筒2的部分周面与定位部11接触并焊接固定即可,不存在外周部12和端面部13焊接固定时导致定位部11变形的问题,保证了整体安装质量。
另外,套箍1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同样,连接套筒2中心线所围成的轮廓也可以是圆形或方形,不做限定,可以根据所需要生产的桩型变化。
另外,为了方便两个相邻预制桩3端部对应连接套筒2固定连接,连接套筒2的内壁上带有螺纹,连接套筒2的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卡接件6(本实施例中列举为卡接件6,当然也不限定为卡接件),相邻预制桩3连接时,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之间的插杆5端部通过卡接件6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相同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进一步,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对应的预制桩结构,包括预制桩3,预埋在预制桩3内部的刚性骨架,刚性骨架优选为钢筋笼,刚性骨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成方形或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刚性骨架包括多根纵向主筋4以及缠设在多根纵向主筋4外侧的螺旋筋7,预制桩3的端部预埋固定套箍1,套箍1上固定的连接套筒2与纵向主筋4的端头连接,相邻预制桩3连接时,两个预制桩3端部的连接套筒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的中心线重合,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之间通过插杆5以及卡接件6固定连接即可,连接稳定,牢固。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卡接件6结构与插杆5的具体连接关系,卡接件6包括中间螺母61,弹性组件62以及与弹性组件62连接的定位卡环63中间螺母61具有外螺纹,插杆5的端部带有圆形凸台51,当插杆5穿过中间螺母61并插入到定位卡环63中时,定位卡环63能卡住插杆5的圆形凸台51,从而使两个连接套筒2相互连接,并使两个预制桩3实现连接。另外,公布号为CN 108532591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及用该连接件连接的预制构件,该专利对卡接件6结构与插杆5的具体连接关系进行了充分说明,因此,本申请中不做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中卡接件6与插杆5的连接结构并不限定为图11给出的结构,凡是适合两个预制桩3之间连接套筒2的固定连接结构都适于本实施例。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套箍1将套箍1和多个连接套筒2固定集成到一起,采用统一规格的套箍1来限定各个预制桩内部纵向主筋4的位置,保证每一个预制桩内部纵向主筋4的安装规格以及定位都一致,可以保证在相邻预制桩3连接时,两个预制桩3端部的连接套筒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的中心线重合,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2之间通过插杆5固定连接时,不会出现偏差,保证了两个相邻预制桩3对接时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预制桩机械连接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
套箍包括外周部12和端面部13,外周部12和端面部13通过焊接、冲压一体成型或铸造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形成套箍1,套箍1的整体强度高,套箍1用于包裹预制桩3的端部或者预埋于预制桩的端部,套箍的端面部13用于保护预制桩的端面,套箍的外周部12用于保护预制桩3端部的外周,套箍外周部12与端面部13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与桩身的边角处,防止沉桩时,桩端的边角处破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套箍,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面部,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和
外周部,固定在端面部的外缘位置,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部的外周面;
其中,外周部且相对于端面部弯折,且外周部与端面部之间的弯折处用于保护预制桩端面与桩身的边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当外周部的径向尺寸大于预制桩的径向尺寸时,套箍采用包裹的方式安装在预制桩的端部;
当外周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预制桩的径向尺寸时,套箍采用预埋的方式固定在预制桩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外周面呈螺旋状或波浪状,或者套箍外周面带有螺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和端面部通过焊接、冲压一体成型或铸造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形成套箍;
外周部呈环状,和/或,端面部呈镂空的板状;
外周部与端面部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套箍上的多个连接套筒,套箍形成有多个用于定位连接连接套筒的定位部,至少部分定位部上连接有连接套筒,且所述定位部接触连接套筒的部分外周面,所述连接套筒用于与预埋在预制桩内的纵向主筋端部连接,相邻预制桩连接时,两个预制桩端部的连接套筒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的中心线重合;
相邻预制桩连接时,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之间通过插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通过焊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部上;
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套箍的端面部上,多个定位部在套箍上等间距周向排布,多个连接套筒在套箍上等间距周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上带有螺纹,连接套筒的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卡接件,相邻预制桩连接时,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之间的插杆端部通过卡接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筒的周面上设有贯穿槽,连接套筒的端部带有卡接凸台,预制桩上的纵向主筋端部的镦头通过贯穿槽压入到连接套筒内并通过卡接凸台限位,卡接凸台的内侧与镦头的周面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套箍,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连接套筒的贯穿槽开口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或者相邻两个连接套筒的贯穿槽开口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10.一种预制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桩、预埋在预制桩内部的刚性骨架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套箍;
其中,刚性骨架包括多根纵向主筋以及缠设在多根纵向主筋外侧的螺旋筋,预制桩的端部预埋或包裹固定套箍,套箍上的连接套筒与预制桩纵向主筋的端头连接,相邻预制桩连接时,两个预制桩端部的连接套筒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的中心线重合,相互对应的两个连接套筒之间通过插杆固定连接。
CN202023224368.6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Active CN215290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4368.6U CN21529008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3399.3U CN21295650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组件及预制桩结构
CN202023224368.6U CN21529008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3399.3U Division CN21295650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组件及预制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0081U true CN215290081U (zh) 2021-12-24

Family

ID=7538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4368.6U Active CN21529008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CN202021103399.3U Active CN21295650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组件及预制桩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3399.3U Active CN21295650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套箍组件及预制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529008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6501U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28170A1 (en) Joint equipment for steel reinforcing
KR101471541B1 (ko) 이경 복합말뚝
CN215290081U (zh) 一种套箍及预制桩结构
CN215857666U (zh) 组合式桩基础
KR101122122B1 (ko) 헤드철근을 위한 철근연결장치
JP2007182742A (ja) 鉄筋カゴ用組立体及び鉄筋カゴ用組立方法
CN210368944U (zh) 一种灌注桩主筋与加强筋连接结构及灌注桩钢筋笼
JP2010174557A (ja) 鉄筋の組立構造および組立方法
KR101773434B1 (ko) 콘크리트 파일과 강관 파일 결합용 이음장치
JP2017106307A (ja) セグメント
JPH11269871A (ja) 基礎杭用複合パイル
JP5170331B2 (ja) 内側継手管を備えた鋼管の施工用保護治具および鋼管の施工方法
CN212452613U (zh) 一种桩体护角套及预制建筑结构
JP4972785B2 (ja) 内側継手管を備えた鋼管の施工用保護治具および鋼管の施工方法
CN210827430U (zh) 一种保角器及混凝土预制桩
KR20150025698A (ko) 콘크리트 파일 연결구
KR20110026206A (ko) 콘크리트 파일용 조인트
CN211690310U (zh)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JP4044528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の補強器具
JP2003013550A (ja) 鉄筋カゴ用組立式フープ
CN217758795U (zh) 一种桩套箍结构和管桩
JP2023002016A (ja) 杭頭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KR102266974B1 (ko) 파형강판 보강구조의 접합결합구를 이용한 phc 말뚝과 강관말뚝의 결합구성을 가지는 복합말뚝 및 그 제작방법
CN209975508U (zh) 一种保角器及混凝土预制桩
CN211690308U (zh) 快速对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