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6170U - 拉环式直饮杯盖 - Google Patents

拉环式直饮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6170U
CN215286170U CN202121565005.0U CN202121565005U CN215286170U CN 215286170 U CN215286170 U CN 215286170U CN 202121565005 U CN202121565005 U CN 202121565005U CN 215286170 U CN215286170 U CN 215286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cover
drinking
ring
t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50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毅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50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6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6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6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拉环式直饮杯盖,其包括形成有饮用口的盖面板、盖合边、盖围板,其中盖围板上下延伸设置,盖面板和盖合边分别连接在盖围板的上部和下部,且盖围板对应饮用口所在侧形成高于其他侧边的上凸式饮口部,饮口部、盖面板之间形成嘴唇放置槽,特别是,饮用口靠近饮口部设置,且饮用口边缘至饮口部最短距离为L,其中L≤2mm;直饮杯盖还包括撕裂片和易拉环,其中撕裂片呈撕裂线式连接在饮用口的边缘,易拉环安装在撕裂片上。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易拉环和撕裂片的设置,通过撕裂和破坏的方式打开饮用口,增加用户体感;另一方面,通过饮用口边缘的位置配合嘴唇放置槽的设置,能够在相对舒适的畅饮模式下降低饮用后饮料的残留率。

Description

拉环式直饮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环式直饮杯盖。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饮料杯盖的设计有多种,最常见的在杯盖上设有插管孔,然后将吸管插入杯体内,即可饮用,或者在杯盖上形成有可闭合和打开的饮用口,饮用时,直接打开饮用口,即可饮用。
然而,现有的打开饮用口而言,采用翻扣式的比较多,因此,杯盖的造型和打开方式无法吸引消费者,而且消费者体感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拉环式直饮杯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环式直饮杯盖,其包括形成有饮用口的盖面板、与杯口相配合的盖合边、盖围板,其中盖围板上下延伸设置,盖面板和盖合边分别连接在盖围板的上部和下部,且盖围板对应饮用口所在侧形成高于其他侧边的上凸式饮口部,饮口部、盖面板之间形成嘴唇放置槽,
特别是,饮用口靠近饮口部设置,且饮用口边缘至饮口部最短距离为L,其中L≤2mm;
直饮杯盖还包括撕裂片和易拉环,其中撕裂片呈撕裂线式连接在饮用口的边缘,易拉环安装在撕裂片上。
优选地,盖面板和撕裂片一体成型,且两者的厚度相等。同时,本例中,盖合边、盖面板、盖围板也是一次热成型,壁厚也相等。这样一来,便于加工,生产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饮用口呈水滴形,撕裂片呈与之匹配的水滴膜片状,且撕裂片多点式连接在饮用口的内壁。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意外撕开可能,而且在易拉环翻转破坏下能够快速撕开撕裂片,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也就是说,拿着热饮当易拉罐饮料在饮用。
优选地,水滴形关于盖面板的径向对称设置,且形成远离和靠近饮口部的第一圆弧端部和第二圆弧端部,其中第一圆弧端部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弧端部的直径,易拉环安装在第一圆弧端部所在的撕裂片上。这样一来,能够减轻撕裂时候需要的破坏力。
具体的,在第一圆弧端部所在的撕裂片上形成有长形槽,在易拉环上形成有与长形槽相匹配的长条连接部,且长条连接部与长形槽之间相焊接成型。也就是说,通过焊接(例如:超声波焊接),能够快速易拉环的固定,同时在易拉环的设置下,便于撕裂片的撕开操作。
进一步的,易拉环包括形成指环的本体、自本体一侧向指环外延伸的外延边,其中长条连接部固定在外延边的底部,撕裂片与易拉环焊接后,第一圆弧端部在盖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指环在盖面板上投影的区域内。一方面形成防撕裂损坏的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更省力的实现撕开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二圆弧端部至盖围板最短距离L=1mm。这样一来,能够将饮用后饮料的残留率尽可能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盖面板上形成有自表面向下凹陷的长形凹槽,饮用口设置在长形凹槽的槽底上。长形凹槽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将撕裂片和饮用口形成保护,避免意外撕开的可能;另一方面当饮用后放置时,能够将溢流的饮料回流至杯内。
优选地,易拉环与槽底的表面隔开设置。这样设置,便于易拉环的抠起,从而便于撕开操作。
此外,易拉环表面至槽底的垂直距离为d1,盖围板的顶面至槽底的最小垂直距离为d2,盖围板的顶面至槽底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3,其中d2<d1<d3。这样的设置,盖围板也能够对易拉环形成防意外撕裂。
优选地,盖面板水平设置,盖围板包括自下而上外径逐步变小的第一面板、设置在第一面板顶部向内水平延伸的第二面板、自第二面板的内侧向下并远离第一面板侧壁方向倾斜的第三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底部且与所述盖合边相连接的第四面板,其中第三面板与所述盖面板的周边相连接。在此,通过盖围板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将盖面板和盖合边的连接;另一方面所形成上凸式饮口部自相对两侧向上逐步靠拢设置,这样一来,所形成的嘴唇放置槽能够更舒适地贴合嘴唇,提升畅饮的舒适度。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易拉环和撕裂片的设置,通过撕裂和破坏的方式打开饮用口,增加用户体感;另一方面,通过饮用口边缘的位置配合嘴唇放置槽的设置,能够在相对舒适的畅饮模式下降低饮用后饮料的残留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环式直饮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示意图;
其中:1、盖面板;10、长形凹槽;1a、饮用口;a1、第一圆弧端部;a2、第二圆弧端部;c、长形槽;
2、盖合边;
3、盖围板;3a、饮口部;31、第一面板;32、第二面板;33、第三面板;34、第四面板;
4、撕裂片;
5、易拉环;50、本体;51、外延边;
6、长条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包括形成有饮用口1a的盖面板1、盖合边2、盖围板3、撕裂片4和易拉环5。
具体的,盖面板1水平设置,且呈圆形。
本例中,在盖面板1上形成有自表面向下凹陷的长形凹槽10,饮用口1a设置在长形凹槽10的槽底上。
结合图3所示,长形凹槽10关于盖面板1的直径上下对称设置。
盖合边2用于与杯子的杯口相配合,以实现杯盖的盖合。
本例中,在盖合边2的周边形成防滑凸棱,这样方便操作开盖和合盖,同时也增加了杯盖的强度和整体美观造型。
盖围板3上下延伸设置,盖面板1和盖合边2分别连接在盖围板3的上部和下部,盖围板3对应饮用口1a所在侧形成高于其他侧边的上凸式饮口部3a,饮口部3a、盖面板1之间形成嘴唇放置槽。
结合图4所示,盖围板3包括自下而上外径逐步变小的第一面板31、设置在第一面板31顶部向内水平延伸的第二面板32、自第二面板32的内侧向下并远离第一面板31侧壁方向倾斜的第三面板33、以及设置在第一面板31底部且与盖合边2相连接的第四面板34,其中第三面板33与盖面板1的周边相连接。
在此,通过盖围板3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将盖面板3和盖合边2的连接;另一方面所形成上凸式饮口部3a自相对两侧向上逐步靠拢设置,这样一来,所形成的嘴唇放置槽能够更舒适地贴合嘴唇,提升畅饮的舒适度。
本例中,饮用口1a靠近饮口部3a设置,且饮用口1a呈水滴形,撕裂片4呈与之匹配的水滴膜片状,且撕裂片4多点式连接在饮用口1a的内壁。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意外撕开可能,而且在易拉环翻转破坏下能够快速撕开撕裂片,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也就是说,拿着热饮当易拉罐饮料在饮用。
水滴形关于盖面板1的径向对称设置,且形成远离和靠近饮口部3a的第一圆弧端部a1和第二圆弧端部a2,其中第一圆弧端部a1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弧端部a2的直径,易拉环5安装在第一圆弧端部a1所在的撕裂片4上。这样一来,能够减轻撕裂时候需要的破坏力。
具体的,在第一圆弧端部a1所在的撕裂片4上形成有长形槽c,在易拉环5上形成有与长形槽c相匹配的长条连接部6,且长条连接部6与长形槽c之间相焊接成型。也就是说,通过焊接(例如:超声波焊接),能够快速易拉环的固定,同时在易拉环的设置下,便于撕裂片的撕开操作。
易拉环5包括形成指环的本体50、自本体50一侧向指环外延伸的外延边51,其中长条连接部6固定在外延边51的底部,撕裂片4与易拉环5焊接后,第一圆弧端部a1在盖面板1上的投影位于指环在盖面板1上投影的区域内。一方面形成防撕裂损坏的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更省力的实现撕开操作。
同时,第二圆弧端a2部至盖围板1最短距离L=1mm。这样一来,能够将饮用后饮料的残留率尽可能降低。
此外,盖合边、盖面板、盖围板、及撕裂片一次热成型,壁厚也相等。这样一来,便于加工,生产效率高。
易拉环5与长形凹槽10的槽底的表面隔开设置。这样设置,便于易拉环5的抠起,从而便于撕开操作。
此外,易拉环5表面至槽底的垂直距离为d1,盖围板的顶面至槽底的最小垂直距离为d2,盖围板的顶面至槽底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3,其中d2<d1<d3。这样的设置,盖围板也能够对易拉环形成防意外撕裂。
因此,本实施例借鉴了易拉罐的结构,将其应用在饮料直饮杯盖上面,使用时只需捏住易拉环向外拉直至完全撕开饮用口后即可饮用,同时在外观以及使用方式上区别于市面上的饮料杯盖设计,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环式直饮杯盖,其包括形成有饮用口的盖面板、与杯口相配合的盖合边、盖围板,其中所述盖围板上下延伸设置,所述盖面板和所述盖合边分别连接在所述盖围板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盖围板对应所述饮用口所在侧形成高于其他侧边的上凸式饮口部,所述饮口部、盖面板之间形成嘴唇放置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用口靠近所述饮口部设置,且所述饮用口边缘至所述饮口部最短距离为L,其中L≤2mm;
所述直饮杯盖还包括撕裂片和易拉环,其中所述撕裂片呈撕裂线式连接在所述饮用口的边缘,所述易拉环安装在所述撕裂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面板和所述撕裂片一体成型,且两者的厚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饮用口呈水滴形,所述的撕裂片呈与之匹配的水滴膜片状,且撕裂片多点式连接在所述饮用口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滴形关于所述盖面板的径向对称设置,且形成远离和靠近所述饮口部的第一圆弧端部和第二圆弧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圆弧端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端部的直径,所述的易拉环安装在所述第一圆弧端部所在的所述撕裂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圆弧端部所在的所述撕裂片上形成有长形槽,在所述易拉环上形成有与所述长形槽相匹配的长条连接部,且所述长条连接部与所述长形槽之间相焊接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拉环包括形成指环的本体、自所述本体一侧向指环外延伸的外延边,其中所述长条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外延边的底部,所述撕裂片与所述易拉环焊接后,所述第一圆弧端部在所述盖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指环在所述盖面板上投影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面板上形成有自表面向下凹陷的长形凹槽,所述饮用口设置在所述长形凹槽的槽底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拉环与所述槽底的表面隔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拉环表面至所述槽底的垂直距离为d1,所述盖围板的顶面至所述槽底的最小垂直距离为d2,所述盖围板的顶面至所述槽底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3,其中d2<d1<d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环式直饮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面板水平设置,所述盖围板包括自下而上外径逐步变小的第一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顶部向内水平延伸的第二面板、自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向下并远离所述第一面板侧壁方向倾斜的第三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底部且与所述盖合边相连接的第四面板,其中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盖面板的周边相连接。
CN202121565005.0U 2021-07-09 2021-07-09 拉环式直饮杯盖 Active CN215286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5005.0U CN21528617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拉环式直饮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5005.0U CN21528617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拉环式直饮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6170U true CN215286170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5005.0U Active CN21528617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拉环式直饮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6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3784B2 (en) Vented metallic container end closure
US5699927A (en) Beverage cup lid having perpheral locking means for drinking opening closure member
PT849187E (pt) Tampa descartavel com cupula
CN215286170U (zh) 拉环式直饮杯盖
JP2002002767A (ja) 飲料缶用キャップおよびストロー
CN209739605U (zh) 一种防刮易拉罐
JP2007176547A (ja) 缶蓋及び缶
CN208165674U (zh) 一种饮用方便的包装杯
JP3186267U (ja) プルタブ型飲料缶
CN217723186U (zh) 一种防溢出杯盖
CN211167828U (zh) 易拉罐
CN220430986U (zh) 一种直饮杯盖
CN210285215U (zh) 一种易拉开的瓶盖
CN211154984U (zh) 一种杯盖
KR200485937Y1 (ko) 음료 또는 주류용 캔용기
CN216660969U (zh) 节能环保型防漏式热饮杯盖
CN203727810U (zh) 一种环保易拉罐
JP3080115U (ja) 飲料入れ容器
CN218199820U (zh) 任意角度翻转定位式直饮杯盖
CN215502323U (zh) 翻盖式一次性杯盖
CN212830191U (zh) 一种可方便使用的冷饮杯盖
JP5507203B2 (ja) カップ型容器
JP5224351B2 (ja) カップ
JP4444855B2 (ja) 缶蓋及び缶
JPH11189259A (ja) 液体注出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