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6116U - 自立吸嘴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自立吸嘴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6116U
CN215286116U CN202120434081.1U CN202120434081U CN215286116U CN 215286116 U CN215286116 U CN 215286116U CN 202120434081 U CN202120434081 U CN 202120434081U CN 215286116 U CN215286116 U CN 215286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inner pipe
edges
bag body
suction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40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宝石
王诗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aozhiy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aozhiy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aozhiy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aozhiyua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340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6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6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6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在本实用新型自立吸嘴包装袋中,通过隔离片将袋身的内腔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而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则分别用于装填不同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从而实现一袋双口味的效果;其次,又由于隔离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吸嘴和袋底,隔离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袋身的内腔腔壁,如此既保证袋身与吸嘴和袋底的牢固密封连接,又可避免不同口味的液体饮料互混。除此之外,由于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上端伸出吸管座的外部形成有吸口,而下端则伸出吸管座的外部并分别对应容纳于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中,因而在封闭第一内管或者第二内管时可保证在食用其一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时另一味的液体饮料不会泄露,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自立吸嘴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立吸嘴包装袋。
背景技术
吸嘴袋又叫壶嘴袋,吸嘴袋是在自立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的饮料包装袋。吸嘴袋的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吸嘴和自立袋,自立袋部分与普通四封边自立袋在构造上是一致的,但一般采用复合材料以符合不同食品包装的要求,吸嘴部分可视为一般瓶口加装吸管。两部分紧密结合形成支持吸食的饮料包装,而且由于是软包装,不存在吸食困难的情况,封口后内容物不易晃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式饮料包装。其中,顾客如想尝试多种口味时,只能购买多袋饮料再一袋一袋的食用,一方面饮料分量太多而造成饮料的浪费,另一方面顾客在拿着两袋或者更多的饮料时,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立吸嘴包装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嘴袋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顾客一袋食用多种口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立吸嘴包装袋,包括袋身、封装在袋身顶部中间位置的吸嘴以及封装在袋身的底部内折形成风琴状的袋底;所述袋身的内腔沿其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有一隔离片,所述隔离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嘴和所述袋底,所述隔离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袋身的内腔腔壁,以将所述袋身的内腔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所述吸嘴包括封装在所述袋身顶部的吸管座、以及对称设置在该吸管座上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其中,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上端伸出所述吸管座的外部形成有吸口,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下端伸出所述吸管座的外部并分别对应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腔室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吸口上均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吸口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吸口上,以将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密封。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滤嘴。
可选地,所述袋身包括前、后两片袋身片,两片所述袋身片之间通过热封形成侧热封边,所述袋底在两片所述袋身片的底部内形成一对折的袋底片。
可选地,所述袋底片的中部形成中折线,两片所述袋身片的侧热封边从上至下延伸至中折线与侧热封边的交接线处,侧热封边从交接线向所述袋身片的底边倾斜裁切,侧热封边下端分别形成内倾斜的下斜边,所述袋底片同时裁切为一六边形,所述袋底片在中折线两侧分别形成与各下斜边重合的外斜边,两片所述袋身片中的下斜边和底边分别与所述袋底片中的各重合边进行热封,所述袋底片热封固定在两片所述袋身片之间形成袋底。
可选地,所述袋底片包括与两片所述袋身片的底边重合的两横边,以及与两片所述袋身片两侧边重合的纵边,中折线位于两横边中部,纵边在中折线两侧经裁切后分别形成外斜边。
可选地,所述袋身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手提部。
可选地,所述手提部的内圈设置有握持加强圈。
可选地,所述手提部为腰形孔、月牙形孔或者长孔形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立吸嘴包装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自立吸嘴包装袋中,通过隔离片将袋身的内腔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而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则分别用于装填不同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从而实现一袋双口味的效果;其次,又由于隔离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吸嘴和袋底,隔离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袋身的内腔腔壁,如此既保证袋身与吸嘴和袋底的牢固密封连接,又可避免不同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互混。除此之外,由于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上端伸出吸管座的外部形成有吸口,而下端则伸出吸管座的外部并分别对应容纳于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中,因而在封闭第一内管或者第二内管时可保证在食用其一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时另一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不会泄露,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立吸嘴包装袋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立吸嘴包装袋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袋身 110—第一储存腔室 120—第二储存腔室 130—袋身片 140—手提部 150—握持加强圈
200—吸嘴 210—吸管座 220—第一内管 230—第二内管
300—袋底 310—袋底片
400—隔离片
500—密封盖
600—滤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自立吸嘴包装袋,包括袋身100、封装在袋身100顶部中间位置的吸嘴200以及封装在袋身100的底部内折形成风琴状的袋底300;所述袋身100的内腔沿其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有一隔离片400,所述隔离片40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嘴200和所述袋底300,所述隔离片400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袋身100的内腔腔壁,以将所述袋身100的内腔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储存腔室110和第二储存腔室120;所述吸嘴200包括封装在所述袋身100顶部的吸管座210、以及对称设置在该吸管座210上的第一内管220和第二内管230;其中,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上端伸出所述吸管座210的外部形成有吸口,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下端伸出所述吸管座210的外部并分别对应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腔室110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120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隔离片400将所述袋身100的内腔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所述第一储存腔室110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120,而所述第一储存腔室110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120则分别用于装填不同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从而实现一袋双口味的效果;其次,又由于所述隔离片40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嘴200和所述袋底300,所述隔离片400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袋身100的内腔腔壁,如此既保证所述袋身100与所述吸嘴200和所述袋底300的牢固密封连接,又可避免不同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互混。除此之外,由于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上端伸出所述吸管座210的外部形成有吸口,而下端则伸出所述吸管座210的外部并分别对应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腔室110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120中,因而在封闭所述第一内管220或者所述第二内管230时可保证在食用其一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时另一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不会泄露,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自立吸嘴包装袋中的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吸口上均设置有密封盖500,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吸口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500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盖500螺纹连接于所述吸口上,以将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密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吸口上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500,保证本实用新型自立吸嘴包装袋在未开封食用前对所述第一储存腔室110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120内的完全密封,利于贮存。与此同时,又由于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吸口上分别独立设置有一个所述密封盖500,因而只需通过转动任意一个所述密封盖500,就可实现仅封闭所述第一内管220或者所述第二内管230,可保证在食用其一口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时另一味的果冻或液体饮料不会泄露。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自立吸嘴包装袋中的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滤嘴600,可以将所述第一储存腔室110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120中的饮料内的少量杂质进行过滤,使进入到所述第一内管220和所述第二内管230内的饮料为纯净的不含杂质的饮料,以提升饮料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自立吸嘴包装袋中的所述袋身100包括前、后两片袋身片130,两片所述袋身片130之间通过热封形成侧热封边,所述袋底300在两片所述袋身片130的底部内形成一对折的袋底片310。
进一步地,所述袋底片310的中部形成中折线,两片所述袋身片130的侧热封边从上至下延伸至中折线与侧热封边的交接线处,侧热封边从交接线向所述袋身片130的底边倾斜裁切,侧热封边下端分别形成内倾斜的下斜边,所述袋底片310同时裁切为一六边形,所述袋底片310在中折线两侧分别形成与各下斜边重合的外斜边,两片所述袋身片130中的下斜边和底边分别与所述袋底片310中的各重合边进行热封,所述袋底片310热封固定在两片所述袋身片130之间形成袋底300。
更进一步地,所述袋底片310包括与两片所述袋身片130的底边重合的两横边,以及与两片所述袋身片130两侧边重合的纵边,中折线位于两横边中部,纵边在中折线两侧经裁切后分别形成外斜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底片310热封固定在两片所述袋身片130之间形成袋底300,因而本实用新型自立吸嘴包装袋在使用时直接展开,且所述袋底片310展开后形成六边形,展开面积大,大大增加站立接触面,使所述袋身100站立更稳。其中,对于所述袋底300的加工,可在加工所述袋身100的同时进行裁切,而后进行热封即可实现,且在所述袋底300的热封过程中,省去了三角热封区及打孔步骤,提高加工效率,也可避免加工余料对袋体及加工设备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自立吸嘴包装袋中的所述袋身100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手提部14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袋身100设置的手提部140,使消费者在携带本实用新型自立吸嘴包装袋的过程中不容易滑脱,此外,所述手提部140为通过食品级原料注塑成型的塑料件,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其与所述袋身100成一体型,可采用内部热封和外部卡扣两种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手提部140的内圈设置有握持加强圈150,以避免所述手提部140在抓取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延长使用的寿命。
其中,所述手提部140为腰形孔、月牙形孔或者长孔形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立吸嘴包装袋,包括袋身、封装在袋身顶部中间位置的吸嘴以及封装在袋身的底部内折形成风琴状的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的内腔沿其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有一隔离片,所述隔离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嘴和所述袋底,所述隔离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袋身的内腔腔壁,以将所述袋身的内腔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储存腔室和第二储存腔室;所述吸嘴包括封装在所述袋身顶部的吸管座、以及对称设置在该吸管座上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其中,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上端伸出所述吸管座的外部形成有吸口,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下端伸出所述吸管座的外部并分别对应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腔室和所述第二储存腔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吸口上均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吸口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密封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吸口上,以将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滤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包括前、后两片袋身片,两片所述袋身片之间通过热封形成侧热封边,所述袋底在两片所述袋身片的底部内形成一对折的袋底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底片的中部形成中折线,两片所述袋身片的侧热封边从上至下延伸至中折线与侧热封边的交接线处,侧热封边从交接线向所述袋身片的底边倾斜裁切,侧热封边下端分别形成内倾斜的下斜边,所述袋底片同时裁切为一六边形,所述袋底片在中折线两侧分别形成与各下斜边重合的外斜边,两片所述袋身片中的下斜边和底边分别与所述袋底片中的各重合边进行热封,所述袋底片热封固定在两片所述袋身片之间形成袋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底片包括与两片所述袋身片的底边重合的两横边,以及与两片所述袋身片两侧边重合的纵边,中折线位于两横边中部,纵边在中折线两侧经裁切后分别形成外斜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手提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部的内圈设置有握持加强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立吸嘴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部为腰形孔、月牙形孔或者长孔形孔。
CN202120434081.1U 2021-02-27 2021-02-27 自立吸嘴包装袋 Active CN215286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4081.1U CN215286116U (zh) 2021-02-27 2021-02-27 自立吸嘴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4081.1U CN215286116U (zh) 2021-02-27 2021-02-27 自立吸嘴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6116U true CN215286116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2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4081.1U Active CN215286116U (zh) 2021-02-27 2021-02-27 自立吸嘴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6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58473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ckages for liquid products, especially liquid foodstuffs and a package obtained through this method
US6076968A (en) Easy open flexible pouch
US4454979A (en) Laminated packing bag with spout formed from handle portion
US4998646A (en) Flexible pouch contoured to facilitate pouring
US20030059130A1 (en) Bag-in-box inner bag
JP4913743B2 (ja) 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286116U (zh) 自立吸嘴包装袋
JPH11147547A (ja) 口栓付不定形容器
EP4129860A1 (en) Liquid conveying system, and lining ba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20391959U (zh) 一种异型袋
JP5002908B2 (ja) 包装体
JP2000072161A (ja) 口栓付不定形容器
JP2001348065A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内袋及び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
JPH111250A (ja) 口栓付きパウチ容器
WO2004110875A2 (en) Pouch container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18131256A (ja) スパウトおよび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
JP3747543B2 (ja) 容器及び容器用口部材
JPH11334748A (ja) 注出機能付きパウチ
CN113859758A (zh) 一种饮品杯
JP6659999B2 (ja) 注出口付きパウチ
JPH11292105A (ja) 口栓付不定形容器
CN219326017U (zh) 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盒及其坯料
CN212314411U (zh) 一种饮品杯
JP3731948B2 (ja) 自立性容器
CN212797879U (zh) 一种能自动封口的薄膜液体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