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4998U -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4998U
CN215284998U CN202120400243.XU CN202120400243U CN215284998U CN 215284998 U CN215284998 U CN 215284998U CN 202120400243 U CN202120400243 U CN 202120400243U CN 215284998 U CN215284998 U CN 215284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lumn
reinforcing plate
flanging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02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存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02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4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4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4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安装到D柱下端的空腔内的第一加强板、以及用于安装到所述D柱后围外板与后围内板形成的空腔中的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连接为一体。使用本申请提供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通过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将D柱下接头的各结构件连接为整体,有效地提升了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背景技术
D柱下接头是车身重要的接头之一。仿真分析结果表明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对车身扭转刚度、扭转模态等性能参数有重要影响。扭转刚度、扭转模态等性能的不足,会进一步影响整车的操稳性能和NVH性能,同时还容易产生扭转疲劳风险,发生焊点或钣金开裂。
传统设计中,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但是这种设计对接头刚度的提升效果有限,不利于扭转性能的提升与改善,因此,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旨在解决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到D柱下端的空腔内的第一加强板、以及用于安装到D柱后围外板与后围内板形成的空腔中的第二加强板;
其中,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连接为一体。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包括第一翻边,第二加强板包括曲面结构;
第一翻边和曲面结构固定连接,以将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连接为一体。
可选地,曲面结构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
第一平台用于分别与D柱上的D柱下内板和后围内板固定连接,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翻边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还包括第二翻边、第三翻边和第四翻边;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第三翻边和第四翻边分别设置在第一加强板的四周;
第二翻边用于与D柱上的尾灯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三翻边用于与D柱上的侧围连接板固定连接;
第四翻边与D柱上的D柱下内板固定连接,以将第一加强板固定在D柱上。
可选地,第二加强板包括第五翻边、第六翻边和平面结构;
其中,第五翻边与D柱后围外板固定连接,第六翻边和D柱上的后围内板固定连接,平面结构与D柱上的D柱下内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还包括减重孔。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还包括安装定位孔。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为一字型加强结构;第二加强板为L型加强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D柱,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D柱,或者,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通过将第一加强板安装在D柱下端的空腔部分,把D柱下端的空腔变成带有支撑的闭合腔体,有利于Y向力的传递,提升D柱下端腔体的抗扭性能,增强局部刚度;第二加强板安装在后围空腔部分,把后围空腔部分变成了带有支撑的封闭腔体,有利于Z向力的传递,提升后围腔体的抗扭能力,增强局部刚度。
其次,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连接为一体,增强了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结构刚度,同时,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将D柱下接头的各结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提升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进而提升车身的扭转性能,改善整车操稳性能、NVH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而导致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第一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第二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安装位置前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安装位置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加强板;11、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第三翻边;14、第四翻边;15、减重孔;16、安装定位孔;2、第二加强板;21、第五翻边;22、第六翻边;23、平面结构;24、曲面结构;25、第一平台;26、第二平台;31、D柱下内板;32、尾灯安装板;33、侧围连接板;34、后围外板;35、后围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但是这种设计对接头刚度的提升效果有限,不利于扭转性能的提升与改善,因此,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加强板安装在D柱下端的空腔部分,把D柱下端的空腔变成带有支撑的闭合腔体,有利于Y向力的传递,提升D柱下端腔体的抗扭性能,增强局部刚度;第二加强板安装在后围空腔部分,把后围空腔部分变成了带有支撑的封闭腔体,有利于Z向力的传递,提升后围腔体的抗扭能力,增强局部刚度。其次,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连接为一体,增强了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结构刚度,同时,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将D柱下接头的各结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提升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进而提升车身的扭转性能,改善整车操稳性能、NVH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而导致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安装位置前视图,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安装位置后视图,如图1、图4和图5所示,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到D柱下端的空腔内的第一加强板1、以及用于安装到D柱后围外板34与后围内板35形成的空腔中的第二加强板2;
其中,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之间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方式中,D柱下接头是由两部分相连接而形成的接头,这两部分分别是由D柱下内板31、尾灯安装板32及侧围连接板33构成的D柱下端的空腔部分,以及由D柱后围外板34与后围内板35形成的后围空腔部分。第一加强板1安装在D柱下端的空腔部分,把D柱下端的空腔变成带有支撑的闭合腔体,有利于Y向力的传递,提升D柱下端腔体的抗扭性能,增强局部刚度。第二加强板2安装在后围空腔部分,把后围空腔部分变成了带有支撑的封闭腔体,有利于Z向力的传递,提升后围腔体的抗扭能力,增强局部刚度。
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之间连接为一体,增强了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结构刚度,同时,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将D柱下接头的各结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提升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进而提升车身的扭转性能,改善整车操稳性能、NVH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而导致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基于上述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本申请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个示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一种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示例所组合形成的新的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第一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第二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加强板1包括第一翻边11,第二加强板2包括曲面结构24;
第一翻边11和曲面结构24固定连接,以将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连接为一体。
曲面结构24设置有与第一翻边11相匹配的安装结构,第一翻边11和曲面结构24固定连接,即将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两个部分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连接为一个整体,解决了传统设计中,D柱下接头缺乏加强件,或加强件相互孤立,无法起到良好的加强效果的问题。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曲面结构24包括第一平台25和第二平台26;
第一平台25设置有2处安装点,用于分别与D柱上的D柱下内板31和后围内板35固定连接,增强了D柱下接头处各结构件的连接,保证了D柱结构的稳定,提升了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其它可以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平台26与所述第一翻边11固定连接,即将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两个部分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连接为一个整体,解决了传统设计中,D柱下接头缺乏加强件,或加强件相互孤立,无法起到良好的加强效果的问题。
本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加强板1包括第二翻边12、第三翻边13和第四翻边14;第一翻边11、第二翻边12、第三翻边13和第四翻边14分别设置在第一加强板1的四周;第一加强板1的四周设置四个翻边结构,在提供了与D柱和第二加强板2安装结构的同时,增强了第一加强板1的结构刚度。
第二翻边12用于与D柱上的尾灯安装板32固定连接,第三翻边13用于与D柱上的侧围连接板33固定连接;第四翻边14与D柱上的D柱下内板31固定连接,以将第一加强板1固定在D柱上;第二翻边12、第三翻边13和第四翻边14分别与D柱上的各结构件相连接,在增强了各结构件的结构刚度外,还增强了D柱下接头处各结构件的连接,保证了D柱结构的稳定,提升了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而导致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加强板2包括第五翻边21、第六翻边22和平面结构23;其中,第五翻边21与D柱后围外板34固定连接,第六翻边22和D柱上的后围内板35固定连接,第五翻边21和第六翻边22分别与D柱后围空腔部分的D柱后围外板34、后围内板35固定连接,增强了各结构件的结构刚度,还增强了D柱后围空腔部分各结构件的连接。
平面结构23与D柱上的D柱下内板31固定连接,增强了D柱下内板31的结构刚度,还增强了D柱后围空腔部分与D柱下端的空腔部分之间的连接,同时,又能将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连接为一个整体;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而导致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板1还包括减重孔15,减重孔15设置在第一加强板1的主平面,为一个贯穿的通孔,通过减重孔15的设置,减轻了第一加强板1的重量,起到了结构轻量化的效果;减重孔15可以是椭圆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板1还包括安装定位孔16,安装定位孔16起到了预定位的作用,在车辆装配过程中提高了安装精度,同时因安装定位孔16的存在,省去了寻找各安装点位置的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安装定位孔16可以是椭圆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板1为一字型加强结构;第二加强板2为L型加强结构。
实施例二
一种D柱,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D柱,将第一加强板1安装在D柱下端的空腔部分,把D柱下端的空腔变成带有支撑的闭合腔体,有利于Y向力的传递,提升D柱下端腔体的抗扭性能,增强局部刚度;第二加强板2安装在后围空腔部分,把后围空腔部分变成了带有支撑的封闭腔体,有利于Z向力的传递,提升后围腔体的抗扭能力,增强局部刚度。
其次,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之间连接为一体,增强了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结构刚度,同时,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将D柱下接头的各结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提升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进而提升车身的扭转性能,改善整车操稳性能、NVH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而导致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实施例三
一种汽车,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D柱,或者,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将第一加强板1安装在D柱下端的空腔部分,把D柱下端的空腔变成带有支撑的闭合腔体,有利于Y向力的传递,提升D柱下端腔体的抗扭性能,增强局部刚度;第二加强板2安装在后围空腔部分,把后围空腔部分变成了带有支撑的封闭腔体,有利于Z向力的传递,提升后围腔体的抗扭能力,增强局部刚度。
其次,第一加强板1和第二加强板2之间连接为一体,增强了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的结构刚度,同时,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将D柱下接头的各结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提升D柱下接头的结构刚度,进而提升车身的扭转性能,改善整车操稳性能、NVH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解决了D柱下接头处通常为空腔,或者设置孤立的加强板,对局部进行加强而导致D柱下接头处结构刚度低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示的汽车可以是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载重汽车等各种类型的汽车,在这些各类型的汽车中均可以设置本申请的提出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以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地,本申请说明书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到D柱下端的空腔内的第一加强板(1)、以及用于安装到所述D柱后围外板(34)与后围内板(35)形成的空腔中的第二加强板(2);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1)和所述第二加强板(2)之间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包括第一翻边(11),所述第二加强板(2)包括曲面结构(24);
所述第一翻边(11)和所述曲面结构(24)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加强板(1)和所述第二加强板(2)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结构(24)包括第一平台(25)和第二平台(26);
所述第一平台(25)用于分别与所述D柱上的D柱下内板(31)和所述后围内板(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台(26)与所述第一翻边(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还包括第二翻边(12)、第三翻边(13)和第四翻边(14);所述第一翻边(11)、所述第二翻边(12)、所述第三翻边(13)和所述第四翻边(1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板(1)的四周;
所述第二翻边(12)用于与所述D柱上的尾灯安装板(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翻边(13)用于与所述D柱上的侧围连接板(33)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翻边(14)与所述D柱上的D柱下内板(31)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加强板(1)固定在所述D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2)包括第五翻边(21)、第六翻边(22)和平面结构(23);
其中,所述第五翻边(21)与所述D柱后围外板(34)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翻边(22)和所述D柱上的后围内板(35)固定连接,所述平面结构(23)与所述D柱上的D柱下内板(3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还包括减重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还包括安装定位孔(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为一字型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2)为L型加强结构。
9.一种D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D柱,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
CN202120400243.XU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Active CN215284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0243.XU CN215284998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0243.XU CN215284998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4998U true CN215284998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2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0243.XU Active CN215284998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49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57702A1 (es) * 2022-06-17 2024-01-24 Seat Sa Sistema de refuerzo de un pilar D inferior de un vehículo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57702A1 (es) * 2022-06-17 2024-01-24 Seat Sa Sistema de refuerzo de un pilar D inferior de un vehículo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6788B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及相应的汽车
CN202923715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及相应的汽车
CN111055926B (zh) 汽车后减震器传力组件
CN215284998U (zh) 一种d柱下接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d柱和汽车
CN107187504A (zh) 汽车后围总成
CN108945106A (zh) 一种副车架轻量化结构
CN207416953U (zh) 副车架结构
CN110667707B (zh) 一种提高汽车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
CN215285013U (zh) 一种后轮罩区域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428220A (zh) 一种新型后围板与侧围搭接结构
CN214729125U (zh) 车身连接总成及车辆
CN214296162U (zh) 车身后侧围与d柱连接装置及车辆
CN210734303U (zh) 一种碳纤维汽车前罩及车辆
CN211252801U (zh) 汽车后地板横梁连接件、汽车后地板及汽车
CN207617805U (zh) 后车身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CN220720996U (zh) 一种数字广播转换器安装结构、仪表板系统及车辆
CN216002781U (zh) 一种侧围上边梁用的加强结构
CN206870864U (zh) 仪表台总成
CN215851508U (zh)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9864591U (zh) 一种汽车前罩铰链加强件、前罩总成及汽车
CN214165124U (zh) 一种后差速器安装结构以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汽车
CN214451301U (zh) 一种纵梁结构及车辆
CN216232557U (zh) 一种电动车用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219506112U (zh) D柱下接头和d柱
CN216232547U (zh) 一种增程汽车悬置的安装基座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