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2469U -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 Google Patents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2469U
CN215282469U CN202120056843.9U CN202120056843U CN215282469U CN 215282469 U CN215282469 U CN 215282469U CN 202120056843 U CN202120056843 U CN 202120056843U CN 215282469 U CN215282469 U CN 215282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internal mold
rods
side wal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68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昌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ohe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enye Steel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enye Steel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enye Steel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68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2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2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2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通过两个直板连接有外模主体,所述外模主体中设有内模箱,所述内模箱中设有第一活塞板,所述内模箱的上端侧壁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中设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远离第一活塞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短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结构的配合,能够实现内模的基本作用,再改变第二活塞板的位置,打开矩形开口,通过第一活塞板将脱模剂通过矩形开口流到内模箱与混凝体之间,待脱模剂作用后,能够使内模箱与凝固后的混凝土更好分离,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制梁效率。

Description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梁内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中设计和使用的箱梁根据其腹板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直腹板、斜腹板两种类型,直腹板结构形式一般出现在单线整孔箱梁和组合箱梁中,其内腔截面宽高比较小,梁体截面尺寸变化幅度大。
现有技术中,由于凝固后的混凝土附着在内模的外表面,因此在出模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实现出模,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了制梁效率,为此,我们提出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实现出模的问题,而提出的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通过两个直板连接有外模主体,所述外模主体中设有内模箱,所述内模箱中设有第一活塞板,所述内模箱的上端侧壁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中设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远离第一活塞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短杆,两个所述第一短杆远离第一直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短杆,两个所述第二短杆远离轴承的一端均通过同一转轴连接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的上端侧壁与第二活塞板的下端侧壁连接,且第二直杆与内模箱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轨,所述第一限位滑轨通过两个与其匹配的第一滑块连接有两个长杆,所述第一限位滑轨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密封贯穿第一限位滑轨的一侧侧壁,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第一滑块,且双向螺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限位滑轨的一侧内壁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轴承的一侧侧壁均设有圆形滑轮,两个所述长杆上均设有与圆形滑轮匹配的滑轮滑轨。
优选地,所述内模箱两侧内壁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滑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滑轨均通过与其匹配的第二滑块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的上端侧壁均与第一活塞板的下端侧壁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滑轨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密封贯穿两个第二限位滑轨的一侧侧壁,且两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第二滑块,且两个螺纹杆远离同侧第二电机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同侧第二限位滑轨的一侧内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块,多个所述防滑块的表面均设有橡胶涂层。
本实用新型中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第一电机能够带动双向螺杆的转动,也就能够改变两个长杆的位置,在两个圆形滑轮与两个滑轮滑轨的配合下,能够改变第二活塞板的位置,利用第二活塞板堵住矩形开口,能够实现内模基本的作用,待混凝土凝固后,利用第二活塞板打开矩形开口,通过两个第二电机能够带动两个螺纹杆的转动,也就能使两个推杆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活塞板能够向上移动,进而将内模箱中的脱模剂通过矩形开口流到内模箱与混凝体之间,待脱模剂作用后,也就使内模箱与凝固后的混凝土更好分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制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模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直板、3外模主体、4内模箱、5第一活塞板、6第二活塞板、7第一直杆、8第一短杆、9第二短杆、10第二直杆、11第一限位滑轨、12长杆、13第一电机、14双向螺杆、15圆形滑轮、16滑轮滑轨、17第二限位滑轨、18推杆、19第二电机、20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块,多个防滑块的表面均设有橡胶涂层,通过设置多个防滑块,使整个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底座1的上端侧壁通过两个直板2连接有外模主体3,外模主体3中设有内模箱4,内模箱4中设有第一活塞板5,内模箱4的上端侧壁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中设有第二活塞板6,第一活塞板5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杆7,第一直杆7远离第一活塞板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短杆8,两个第一短杆8远离第一直杆7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短杆9,两个第二短杆9远离轴承的一端均通过同一转轴连接有第二直杆10,第二直杆10的上端侧壁与第二活塞板6的下端侧壁连接,第二直杆10与内模箱4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
第一活塞板5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轨11,第一限位滑轨11通过两个与其匹配的第一滑块连接有两个长杆12,第一限位滑轨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密封贯穿第一限位滑轨11的一侧侧壁,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14,双向螺杆14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第一滑块,双向螺杆14远离第一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限位滑轨11的一侧内壁连接,两个轴承的一侧侧壁均设有圆形滑轮15,两个长杆12上均设有与圆形滑轮15匹配的滑轮滑轨16,当第一活塞板5不移动时,通过第一电机13能够带动双向螺杆14的转动,能够使两个长杆12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当两个长杆12互相靠近时,在两个圆形滑轮15与两个滑轮滑轨16的配合下,两个第一短杆8与两个第二短杆9的位置均发生改变,使第二活塞板6向远离第一活塞板5的方向移动,当两个长杆12互相远离时,在两个圆形滑轮15与两个滑轮滑轨16的配合下,两个第一短杆8与两个第二短杆9的位置均发生改变,使第二活塞板6向靠近第一活塞板5的方向移动;
内模箱4两侧内壁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滑轨17,两个第二限位滑轨17均通过与其匹配的第二滑块连接有推杆18,两个推杆18的上端侧壁均与第一活塞板5的下端侧壁连接,两个第二限位滑轨17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两个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分别密封贯穿两个第二限位滑轨17的一侧侧壁,两个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两个螺纹杆20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第二滑块,两个螺纹杆20远离同侧第二电机19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同侧第二限位滑轨17的一侧内壁连接,通过两个第二电机19能够带动两个螺纹杆20的转动,也就能够改变两个推杆18的位置,从而能够改变第一活塞板5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使用到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时,通过第一电机13带动双向螺杆14的转动,通过调节能使两个长杆12互相远离,在两个圆形滑轮15与两个滑轮滑轨16的配合下,两个第一短杆8与两个第二短杆9的位置均发生改变,使第二活塞板6向靠近第一活塞板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活塞板6从矩形开口中脱离,此时向内模箱4中添加适量的脱模剂,然后调节第一电机13,通过调节能使两个长杆12互相靠近,在两个圆形滑轮15与两个滑轮滑轨16的配合下,两个第一短杆8与两个第二短杆9的位置均发生改变,能使第二活塞板6向远离第一活塞板5的方向移动,当第二活塞板6堵住矩形开口时关闭第一电机13,再将内模箱4设置在外模主体3的合适位置,向外模主体3中添加适量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次通过调节第一电机13使两个长杆12互相远离,也就能使第二活塞板6从矩形开口中脱离,当第二活塞板6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第一电机13,此时启动两个第二电机19,通过两个第二电机19能够使两个螺纹杆20转动,能够使两个推杆18一起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活塞板5能够向上移动,进而将内模箱4中的脱模剂通过矩形开口流到内模箱4与混凝体之间,待脱模剂作用后,能够使内模箱4与凝固后的混凝土更好分离,也就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制梁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侧壁通过两个直板(2)连接有外模主体(3),所述外模主体(3)中设有内模箱(4),所述内模箱(4)中设有第一活塞板(5),所述内模箱(4)的上端侧壁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中设有第二活塞板(6),所述第一活塞板(5)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杆(7),所述第一直杆(7)远离第一活塞板(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短杆(8),两个所述第一短杆(8)远离第一直杆(7)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短杆(9),两个所述第二短杆(9)远离轴承的一端均通过同一转轴连接有第二直杆(10),所述第二直杆(10)的上端侧壁与第二活塞板(6)的下端侧壁连接,且第二直杆(10)与内模箱(4)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板(5)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轨(11),所述第一限位滑轨(11)通过两个与其匹配的第一滑块连接有两个长杆(12),所述第一限位滑轨(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密封贯穿第一限位滑轨(11)的一侧侧壁,且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14),所述双向螺杆(14)的两端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第一滑块,且双向螺杆(14)远离第一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限位滑轨(11)的一侧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的一侧侧壁均设有圆形滑轮(15),两个所述长杆(12)上均设有与圆形滑轮(15)匹配的滑轮滑轨(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箱(4)两侧内壁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滑轨(17),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滑轨(17)均通过与其匹配的第二滑块连接有推杆(18),两个所述推杆(18)的上端侧壁均与第一活塞板(5)的下端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滑轨(17)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分别密封贯穿两个第二限位滑轨(17)的一侧侧壁,且两个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两个所述螺纹杆(20)分别螺纹贯穿两个第二滑块,且两个螺纹杆(20)远离同侧第二电机(19)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同侧第二限位滑轨(17)的一侧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块,多个所述防滑块的表面均设有橡胶涂层。
CN202120056843.9U 2021-01-09 2021-01-09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Active CN215282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6843.9U CN215282469U (zh) 2021-01-09 2021-01-09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6843.9U CN215282469U (zh) 2021-01-09 2021-01-09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2469U true CN21528246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6843.9U Active CN215282469U (zh) 2021-01-09 2021-01-09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2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4592A (zh) 液压肘杆传动闸式剪板机
CN215282469U (zh) 直腹板箱梁导柱式液压内模
CN215785997U (zh) 一种槽式电缆桥架生产设备
CN220198339U (zh) 海绵生产线用海绵发泡箱
CN211053986U (zh) 一种砌块成型机的振动装置
CN102191751B (zh) 不对称箱梁液压内模
CN206527755U (zh) 侧进式机械手臂以及机械手
CN209255457U (zh) 一种废旧汽车切割装置
CN206899456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电缆槽模具
CN205219626U (zh) 波纹大弯管件旋转式抽芯注塑模具
CN204194725U (zh) 小型铸件砂模成型机
CN210477589U (zh) 一种便捷式冰箱门体发泡模具的开模结构
CN211524828U (zh)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使用的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
CN21244569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
CN212241193U (zh) 一种用于排水板的切刀装置
CN2788997Y (zh) 改进型推拉自卸式液压空芯砖机
CN110924982B (zh)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使用的水沟电缆槽移动台车
CN112895087A (zh) 一种整体式隧道仰拱块模具
CN203401710U (zh) 二板式注塑机开合模油缸对角线式安装结构
CN201952740U (zh) 不对称箱梁液压内模
CN205763689U (zh) 一种新型尾框成型组合模具
CN213859868U (zh) 一种t梁预制的新型模板
CN2923252Y (zh) 键销砖砖模及键销砖机
CN206230007U (zh) 一种用于电梯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CN214725829U (zh) 一种操作便捷的塑胶生产压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5

Address after: No. 280, Bashanzhai Village, Lijiaji Street, Huangpi District, Wuhan City, 430000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Moheng Steel Struc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Liu Jiafan, qiupi village, Luohan street, Huangpi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Zhenye steel moul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