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2002U -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2002U
CN215282002U CN202022569220.XU CN202022569220U CN215282002U CN 215282002 U CN215282002 U CN 215282002U CN 202022569220 U CN202022569220 U CN 202022569220U CN 215282002 U CN215282002 U CN 215282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rotating shaft
rotation axis
connecting ring
robo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92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
李新贵
李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692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2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2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2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和光源组件,所述支第一旋转轴内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内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三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位于第一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环位于第二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上均设置有机械夹爪,所述机械夹爪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固定槽。该用于机械手臂的光源装置,图像识别的准备率高,机器人在抓取等操作不会发生偏差,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的空间重复定位精度远远优于空间绝对,定位精度,因此,六工业机器人大多工作在示教模式下。但随着切削加工、装配、混流模式下工件搬运等众多需要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的应用系统的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空间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通过机器人本体设计制造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其精度的途径,技术难度高、费用投入昂贵,而且改善效果有限。近年来,将视觉伺服引入机器人系统,提高了机器人的智能性和空间操作精度,降低了机器人对环境的要求。但这些应用系统在视觉影像方面还不能达到要求,产品成像方面其依然有很强的局限性,不能够准备识别出产品的整体图像,导致机器人抓取等操作时会出现偏差,影响机器人工作效率和准备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应用系统在视觉影像方面还不能达到要求,产品成像方面其依然有很强的局限性,不能够准备识别出产品的整体图像,导致机器人抓取等操作时会出现偏差,影响机器人工作效率和准备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和光源组件,所述第一旋转轴内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内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三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位于第一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环位于第二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上均设置有机械夹爪,所述机械夹爪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固定轴、卡合头和发光板,所述卡合头与所述固定槽相卡合且卡合头能在固定槽内转动,所述发光板设置在固定轴的两侧并形成扇形。
优选的,所述发光板内设置有2个光圈,所述2个光圈(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机械夹爪的前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该光源设置有3个机械夹爪,每个机械夹爪可以在旋转轴带动下转动。每个机械夹爪的内侧设置有光源组件,3个机械夹爪高度不同,形成交叉错位,可以调节机械夹爪的位置,对产品进行全方面覆盖,从而可以很好成像图片,图像识别的准备率高,机器人在抓取等操作不会发生偏差,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机械手的前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可以识别产品的重量,用于调节机器旋转轴的旋转力度,对成像进一步辅助作用。光源组件上设置有旋转轴,发光板可以在旋转轴上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光源的覆盖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光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包括第一旋转轴1、第二旋转轴13、第三旋转轴14和光源组件15,第一旋转轴1内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13内设置有第三旋转轴14,第一旋转轴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第二旋转轴1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环5,第三旋转轴14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5位于第一连接环2的上方,第三连接环6位于第二连接环5的上方,第一连接环2、第二连接环5和第三连接环6上均设置有机械夹爪3,所述机械夹爪3上设置有固定槽4,所述光源组件15设置在固定槽4内。
其中,光源组件15包括固定轴8、卡合头7和发光板9,卡合头7与固定槽4相卡合且卡合头7能在固定槽4内转动,发光板9设置在固定轴8的两侧并形成扇形。
其中,发光板9内设置有2个光圈10,所述2个光圈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上设置有伸缩结构12。
其中,支架机械夹爪3的前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包括第一旋转轴(1)、第二旋转轴(13)、第三旋转轴(14)和光源组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1)内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3),所述第二旋转轴(13)内设置有第三旋转轴(14),所述第一旋转轴(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所述第二旋转轴(1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环(5),所述第三旋转轴(14)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环(6),所述第二连接环(5)位于第一连接环(2)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环(6)位于第二连接环(5)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环(2)、第二连接环(5)和第三连接环(6)上均设置有机械夹爪(3),所述机械夹爪(3)上设置有固定槽(4),所述光源组件(15)设置在固定槽(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15)包括固定轴(8)、卡合头(7)和发光板(9),所述卡合头(7)与所述固定槽(4)相卡合且卡合头(7)能在固定槽(4)内转动,所述发光板(9)设置在固定轴(8)的两侧并形成扇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9)内设置有2个光圈(10),所述2个光圈(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上设置有伸缩结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夹爪(3)的前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CN202022569220.X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Active CN215282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9220.XU CN215282002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9220.XU CN215282002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2002U true CN215282002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2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9220.XU Active CN215282002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2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9953B (zh)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发动机活塞、缸体装配系统及方法
CN107571246B (zh) 一种基于双臂机器人的零件装配系统及方法
CN104444360B (zh) 轮毂五轴搬运机器人及夹持机械手
CN110605740A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顶盖自动搬运过程的视觉引导上料系统
WO2021027245A1 (zh) 一种复杂面零件的多机器人加工装备
CN211682127U (zh) 一种新型机器人用机械手臂
CN215282002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光源
CN111267094A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工件定位与抓取方法
CN210732457U (zh) 一种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
CN116872186A (zh) 一种智能制造生产车间用工业机器人
CN217572026U (zh) 一种多工艺面自动翻转、定位面旋转和夹爪抓取机构
CN218452731U (zh) 一种大型薄板产品的翻转定位装置
CN210968968U (zh) 适用于汽车顶盖自动搬运过程的视觉引导上料系统
CN111532789B (zh) 一种基于视觉及力反馈的矩形玻璃件动态搬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0819546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夹持装置
JP2597508B2 (ja) 球面作業ロボット
CN209380774U (zh) 一种应用于包装自动化的多工位复合机械手末端装置
CN108000514B (zh) 一种双臂协调棒类零件拆装装置
CN215749163U (zh) 一种用于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的新型多功能工业机器人
CN215467661U (zh) 大型冲压机间搬运用机器人伺服滑动抓手
CN208880699U (zh) 一种双手爪
CN212146475U (zh) 一种嵌套式双抓手装置
CN218947711U (zh) 一种六轴机械手臂
CN220145934U (zh)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可旋转式轮胎抓夹机械手
CN220373291U (zh) 一种用于机器臂的可旋转的双夹爪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