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8097U -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8097U
CN215268097U CN202120789417.6U CN202120789417U CN215268097U CN 215268097 U CN215268097 U CN 215268097U CN 202120789417 U CN202120789417 U CN 202120789417U CN 215268097 U CN215268097 U CN 215268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arm
switching tube
midpoint
saturable reacto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94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存
熊俊峰
边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94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8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8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8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包括电源支路、H桥臂和交流旁路,所述电源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H桥臂的两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一端,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二端;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第一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调节支路,所述第一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一饱和电抗器和第一电阻,和/或,串接在所述第二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调节支路,所述第二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二饱和电抗器和第二电阻。本实用新型实现了H桥臂开关管的软开关控制,降低了开关管开关损耗和交流旁路开关管反并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相比于隔离型光伏逆变器拥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和成本低等优势,使得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在光伏并网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Heric型逆变器。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Heric型逆变器的电路拓扑图,Heric型逆变器包括电源支路、H桥臂和交流旁路,电源支路的两端分别与H桥臂的两端电连接,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与交流旁路的一端电连接,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与交流旁路的另一端电连接。
其中,Heric型逆变器中的H桥臂开关管均通过硬开关方式开通和关断,存在较大的开关损耗。并且,交流旁路中有两个反向串联的开关管用于续流,在调制过程中,开关管开通或关断时,开关管的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有较大电流通过,会触发寄生震荡,从而产生较大的高频漏电流,存在反向恢复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H桥臂中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抑制交流旁路功率开关反并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包括电源支路、H桥臂和交流旁路,所述电源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H桥臂的两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一端,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二端;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第一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调节支路,所述第一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一饱和电抗器和第一电阻,和/或,串接在所述第二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调节支路,所述第二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二饱和电抗器和第二电阻。
可选地,所述H桥臂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位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位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H桥臂还包括四个二极管和四个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分别反向并联一个所述二极管,每个所述二极管分别并联一个所述电容。
可选地,所述交流旁路包括滤波电路和续流电路,所述续流电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续流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续流电路并联。
可选地,所述续流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
可选地,所述续流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
可选地,所述续流电路还包括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分别反向并联一个所述二极管,每个二极管分别并联一个所述电容。
可选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一交流输出端,第二交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
或,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二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
或,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一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二交流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开关管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或场效应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如上所述的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电源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电源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及光伏设备的有益效果是:在H桥臂和交流旁路之间增加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电阻在电路中起到阻尼作用,在H桥臂中的开关管开通和关断时,能够降低通过交流旁路中开关管的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的电流,抑制高频谐振。在H桥臂和交流旁路之间增加第一饱和电抗器和/或第二饱和电抗器,饱和电抗器平滑调节电流,能够使H桥臂中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流接近于零,实现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降低H桥臂中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和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Heric型逆变器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零电流开关Heric型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零电流开关Heric型逆变器各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电网电流正半周时各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波形图和电路参数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工作在开关模态0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工作在开关模态1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工作在开关模态2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工作在开关模态3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工作在开关模态4时的电流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源支路,20、H桥臂,30、交流旁路,31、续流电路,32、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为零电流开关Heric型,应用在光伏并网中,用于将光伏产品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与交流电网进行并网。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电流开关Heric型逆变器,包括电源支路10、H桥臂20和交流旁路30,所述电源支路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H桥臂20的两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30的第一端,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30的第二端;
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第一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30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调节支路,所述第一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一饱和电抗器L1和第一电阻R1,和/或,串接在所述第二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30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调节支路,所述第二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二饱和电抗器L2和第二电阻R2
本实施例中,在H桥臂20和交流旁路30之间增加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电阻在电路中起到阻尼作用,在H桥臂20中的开关管开通和关断时,能够降低通过交流旁路30中开关管的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的电流,抑制高频谐振。在H桥臂20和交流旁路30之间增加第一饱和电抗器L1和/或第二饱和电抗器L2,饱和电抗器平滑调节电流,能够使H桥臂20中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流接近于零,实现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降低H桥臂20中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和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
具体地,单饱和电抗主要是控制回路中的谐振,在电路拓扑中可以抑制系统过电压,提高系统稳定性,抑制功率振荡,平衡负载,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及抑制谐波;采用双饱和电抗和滤波电感,主要是更好地提高系统稳定性,加强抑制功率振荡,对降低开关损耗起到加强作用。
可选地,所述H桥臂20包括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和第四开关管T4,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支路1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支路10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位于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位于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一端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所述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四开关管T4可采用场效应管(MOS)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功率开关管,第一开关管T1、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和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一端为漏极,第二端为源极,第三端为栅极。
可选地,所述H桥臂20还包括四个二极管和四个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二开关管T2、所述第三开关管T3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分别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分别并联一个电容。
具体地,四个电容可为外接电容,也可为二极管自身的寄生结电容,四个二极管分别为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四个电容分别为第一电容CS1、第二电容CS2、第三电容CS3和第四电容CS4,反向并联指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开关管T1的源极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开关管T1的漏极电连接,第一电容CS1与第一二极管D1并联;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开关管T2的源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开关管T2的漏极电连接,第二电容CS2与第二二极管D2并联;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开关管T3的源极电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三开关管T3的漏极电连接,第三电容CS3与第三二极管D3并联;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开关管T2的源极电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第四开关管T4的漏极电连接,第四电容CS4与第四二极管D4并联。
可选地,所述交流旁路30包括滤波电路32和续流电路31,所述续流电路3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续流电路3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滤波电路32与所述续流电路31并联。
可选地,所述续流电路31包括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所述第五开关管T5、所述第六开关管T6可采用IGBT和MOS等功率开关管,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的第一端为漏极,第二端为源极,第三端为栅极。
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源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
或,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漏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
具体地,第五开关管T5与第六开关管T6之间可共源极连接,也可共漏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续流电路31还包括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所述第五开关管T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分别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分别并联一个电容。
具体地,电容可为外接电容,也可为二极管自身的寄生结电容,两个电容分别为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两个电容分别为第五电容CS5和第六电容CS6,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五开关管T5的源极电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五开关管T5的漏极电连接,第五电容CS5与第五二极管D5并联;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六开关管T6的源极电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六开关管T6的漏极电连接,第六电容CS6与第六二极管D6并联。
可选地,所述滤波电路32包括第一电感L3,所述第一电感L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一电感L3的第二端为第一交流输出端,第二交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
或,所述滤波电路32包括第二电感L4,所述第二电感L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第二电感L4的第二端为第二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
或,所述滤波电路32包括第一电感L3和第二电感L4,所述第一电感L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一电感L3的第二端为第一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L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连接至所述H桥臂20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第二电感L4的第二端为第二交流输出端。
具体地,第一电感L3和第二电感L4均用于滤波。
本实用新型的零电流开关Heric型逆变器调制过程中,在电网正半周时,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同时开通和关断,以单极性SPWM(Sinusoidal PWM)方式高频开关,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在整个正半周一直处于关断状态,第六开关管T6在整个正半周一直处于开通状态,第五开关管T5采用与第一开关管T1、第四开关管T4互补的方式开通和关断。
在电网负半周时,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同时开通和关断,以单极性SPWM方式高频开关,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在整个负半周一直处于关断状态,第五开关管T5在整个负半周一直处于开通状态,第六开关管T6采用与第二开关管T2、第三开关管T3互补的方式开通和关断。
可知,逆变器调制过程中,正负半周对称工作,因此下面仅以电网正半周时逆变器调制过程的一个开关周期为例说明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具体地,开关器件可选用IGBT和MOS等能够监测电路中的饱和压降的开关器件,通过监测的饱和压降反映电路中导通电流的大小。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ZCS软开关Heric型逆变器的各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波形图,正弦波为电网电压波形,其中T1、T4为所述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的驱动信号波形,T2、T3为所述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的驱动信号波形,T5为所述第五开关管T5的驱动信号波形,T6为所述第六开关管T6的驱动信号波形,TS为高频开关管的开关周期。
具体地,第一饱和电抗L1、第二饱和电抗L2用于实现零电流开通和关断;第一阻尼电阻R1、第二阻尼电阻R2作用是抑制开关管第五开关管T5、第六开关管T6的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的高频谐振;第一饱和电抗L1、第二饱和电抗L2还可以抑制开关管第五开关管T5和第六开关管T6的寄生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提高了逆变器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系统EMI干扰的作用。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电网电流正半周时的各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时序图和电路参数变化示意图所示,整个开关周期中,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的驱动信号始终为0,表示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始终处于关断状态;第六开关管T6的驱动信号始终为高电平,表示第六开关管T6始终处于导通状态。
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有4个开关模态。
1、开关模态0,t0时刻之前,对应图5所示。
t0时刻之前,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的驱动信号维持在高电平,所述第一开关管T1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五开关管T5处于关断状态,电流IT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经过第一开关管T1、第一饱和电抗器L1、第一电感L3、第二电感L4、第二饱和电抗器L2和第四开关管T4,回到电源负极,电流IT此时保持稳定。图中箭头表示电流的流向。
2、开关模态1,t0到t1时刻之间,对应图6所示。
t0时刻,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的驱动信号降低至0,所述第一开关管T1和所述第四开关管T4关断,加载到第一电容CS1、第二电容CS2、第三电容CS3和第四电容CS4上,给第一电容CS1和第四电容CS4充电,此时第二电容CS2和第三电容CS3放电,电流IT逐渐下降,由于杂散电感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电压值VT1和第四开关管T4的电压存在一定的过冲,开关模态1持续到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导通时结束。
3、开关模态2,t1到t2时刻之间,对应图7所示。
t1时刻,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导通后,施加在第一饱和电抗器L1和第二饱和电抗器L2前的电压反向,电流IT继续下降,基于电感电流流经最低阻抗路径的原则,电流流经第六开关管T6和第五二极管D5
4、开关模态3,t2到t3时刻之间,对应图8所示。
t2时刻,所述第五开关管T5处于导通状态,电流IT下降至零,实现H桥臂20中开关管的零电流关断,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电压值VT1保持平稳。
由于此时第一电容CS1、第二电容CS2、第三电容CS3、第四电容CS4、第一饱和电抗器L1和第二饱和电抗器L2可能会发生自由谐振,存在增大逆变器漏电流的风险,因此为了抑制谐振,在第一饱和电抗器L1和第二饱和电抗器L2上分别并联一个阻尼电阻,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电阻的阻值满足R1*CS1<死区时间,R2*CS4<死区时间即可。第一电感L3和第二电感L4上的电流IS继续由所述第六开关管T6、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续流,同时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四开关管T4上的电压等于1/2*Vin
5、开关模态4,t3到t4时刻之间,对应图9所示。
t3时刻,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的驱动信号升至高电平,第一开关管T1、第四开关管T4导通,电流IT由电源正极所述第一开关管T1后,经过第一饱和电抗L1,先通过第一电感L3,后作为交流电源的一个输出端,然后交流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L4,和并联的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和所述第六开关管T6,然后再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L2,所述第四开关管T4,最后回到电源负极。
所述第一开关管T1、所述第四开关管T4电压开始下降,由于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的作用,电流IT由零逐步增大,电流IT上升的斜率为Vin/(L1+L2),由于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为饱和电抗器,当电流大于其饱和电流后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L1、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L2饱和,在t4时刻电流IT等于电流IS此模态结束,此时电路与模态0相同,完成H桥臂20中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
电网负半周时,逆变器的调制过程与正半周时的调制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如上所述的零电流开关Heric型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电源支路1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电源支路10的第二端电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支路、H桥臂和交流旁路,所述电源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H桥臂的两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一端,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连接至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二端;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第一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调节支路,所述第一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一饱和电抗器和第一电阻,和/或,串接在所述第二桥臂中点和所述交流旁路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调节支路,所述第二调节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二饱和电抗器和第二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H桥臂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位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位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H桥臂还包括四个二极管和四个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分别反向并联一个所述二极管,每个所述二极管分别并联一个所述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旁路包括滤波电路和续流电路,所述续流电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续流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续流电路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电路还包括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所述第五开关管和所述第六开关管分别反向并联一个所述二极管,每个二极管分别并联一个所述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一交流输出端,第二交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
或,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二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
或,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一桥臂中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一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饱和电抗器连接至所述H桥臂的第二桥臂中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为第二交流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2、3、5和6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或场效应管。
10.一种光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电源支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电源支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CN202120789417.6U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Active CN215268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417.6U CN215268097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417.6U CN215268097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8097U true CN215268097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9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9417.6U Active CN215268097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8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337A (zh) * 2022-07-08 2022-08-09 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eric逆变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337A (zh) * 2022-07-08 2022-08-09 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eric逆变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3085B2 (ja) インバータトポロジ回路、逆変換方法、およびインバータ
CN102185514B (zh)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
WO2016119736A1 (zh) 五电平拓扑单元及五电平逆变器
AU2012343352A1 (en) Inverter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verter circuit
CN107134937B (zh) 一种三电平多脉冲输出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
CN105939126B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混合准z源逆变器
CN111600502A (zh) 一种ccm单桥臂集成单相升压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Wang et al. An efficient three-phase resonant DC-link inverter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N109713929B (zh) 一种基于零电压软开关的三相三开关两电平整流器
CN215268097U (zh) 一种逆变器及光伏设备
CN104682762B (zh) 一种低漏电流并网逆变器
CN107404249B (zh) 一种低漏电流并网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27222B (zh) 一种变流电路
CN108683345B (zh) 一种基于SiC二极管的三相改进型双Buck/Boost变流器
CN203562977U (zh) Buck-Boost型拓扑结构的光伏逆变电源
Fang et al. Detail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inverter and Z-source inverter
CN113489363B (zh) 一种双向h6光伏并网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
CN212278122U (zh) 一种准谐振电机驱动拓扑电路
CN114759802A (zh) 一种zvzcs全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
CN210724554U (zh) 一种嵌位型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结构
TW201531012A (zh) 逆變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32588B (zh) 一种改进的heric光伏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
CN209767411U (zh) 一种变流电路
CN112953288A (zh) 用于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调制方法
CN109861573A (zh) 一种低开关损耗功率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