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674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6746U
CN215266746U CN202120408614.9U CN202120408614U CN215266746U CN 215266746 U CN215266746 U CN 215266746U CN 202120408614 U CN202120408614 U CN 202120408614U CN 215266746 U CN215266746 U CN 215266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direction
groove
slot
insulating block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86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标
曾庆城
许德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86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6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6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6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具有向下凹设形成的插槽及设于插槽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绝缘本体设有位于侧壁的扣持机构,扣持机构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块和埋设于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多个导电端子,绝缘块设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设有挡止部,挡止部包括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绝缘块自外往内安装至侧壁,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一挡止部下方,防止绝缘块向下脱离绝缘本体,第二限位部设于第二挡止部背离插槽的一侧,防止绝缘块向外脱离绝缘本体;扣持机构和卡合机构二者其一设有组装空间,组装空间用以提供绝缘块相对绝缘本体移动的空间。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插设电子卡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和两个端子模块,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及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插槽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横向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所述插槽用于供所述电子卡向下插入,两个所述端子模块沿横向方向安装于两个所述侧壁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
每一所述端子模块包括一绝缘块、埋设于所述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一排端子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块的一接地件,纵长方向分别与横向方向、上下方向垂直,所述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设于对应的所述侧壁背离所述插槽的外侧,每一所述端子设有沿横向方向凸伸入所述插槽的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接地件在横向方向设于所述绝缘块背离所述侧壁的一侧,具体地,所述接地件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片,两个所述固定片设于对应的所述绝缘块的纵长两侧,所述固定片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的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固定片插接于所述绝缘本体,以将所述端子模块整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
然而,当所述电子卡插接于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以实现电性连接时,可知所述电子卡在横向方向会给所述接触部施加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作用力,且此作用力会通过所述端子传导至所述绝缘块以及与所述绝缘块固定配合的所述接地件上,进而具有带动所述接地件沿横向方向也朝背离所述插槽方向移动的趋势,可知此移动方向与所述固定片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的方向正好相反,此会导致所述端子模块整体沿横向方向脱离所述绝缘本体,而由于所述端子模块沿横向方向朝外移动,所述接触部可能不会与所述电子卡接触,造成所述电连接器不能与所述电子卡实现电性连接的后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模块能稳定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卡,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及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插槽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横向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所述插槽用于供所述电子卡向下插入,定义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扣持机构,所述扣持机构设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一第一限位部和一第二限位部;一第一端子模块,包括一第一绝缘块和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纵长方向分别与横向方向、上下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一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包括一第一挡止部和一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接触部沿横向方向凸伸入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受到所述电子卡给予的在横向方向上向外的力,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的下方,且挡止所述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且挡止所述第二挡止部,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扣持机构和所述卡合机构两者中的其中一个设有一组装空间,所述组装空间用以提供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绝缘本体移动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扣持机构设有所述组装空间,所述组装空间用以提供所述挡止部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限位部移动的空间,所述第一绝缘块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一侧凸伸形成的所述挡止部,所述组装空间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所述挡止部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第一组装槽和一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一组装槽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所述第一组装槽用以供所述挡止部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组装槽的底侧,所述第二组装槽自所述第一组装槽向下凹设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组装槽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止部自所述主体部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一侧凸伸形成,所述第二挡止部自所述第一挡止部向下凸伸形成,所述第一挡止部收容于所述第一组装槽,所述第一组装槽用以供所述第一挡止部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部收容于所述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二组装槽用以供所述第二挡止部沿上下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二端子模块从下往上组装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一第二绝缘块和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绝缘块较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靠近所述插槽设置,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多个第一收容槽与多个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分别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插槽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以收容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用以收容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沿横向方向凸伸入所述插槽,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组装空间在横向方向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的一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弹臂,所述挡止部和与所述组装空间连通的所述第二收容槽内的所述弹臂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接触部高于所述挡止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扣盖,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以收容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扣盖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一止位部,所述止位部为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面向下的表面,所述止位部与所述第一绝缘块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间隙,所述间隙用以供所述第一主体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绝缘本体移动,所述扣盖设有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的一侧凸伸形成的一塞件,所述塞件插设于所述间隙,用以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块相对所述绝缘本体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的一侧凸伸设有两个所述塞件,两个所述塞件沿纵长方向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机构设有所述组装空间,所述组装空间用以提供所述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挡止部移动的空间,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插槽的一键扣,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侧壁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键扣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组装空间自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面向所述插槽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所述限位部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第一组装槽和一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二组装槽位于所述第一组装槽的上方,所述第一组装槽用以供所述限位部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组装槽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一挡止部为所述第二组装槽顶侧的槽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装槽包括沿横向方向相互连通的一第一槽和一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槽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槽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槽在纵长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自所述第一侧壁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限位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接地件,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至少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横向方向与所述键扣相对应,所述第一接地件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地件具有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延伸的多个第一接地脚和自所述第一基部延伸的至少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接地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接触,所述固定片沿横向方向插入所述安装槽,用以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块相对所述绝缘本体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片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的上方。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在横向方向上对应所述组装空间设置,一个所述固定片穿过所述组装空间且插入与所述组装空间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扣盖,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扣盖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扣盖的纵长两端分别具有朝外沿纵长方向凸伸的一卡勾块,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第一侧壁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凸块,每一所述凸块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部分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凸块在横向方向在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卡勾块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凹槽,以防止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端子模块、一第一接地件与一第二接地件,所述第一接地件在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之后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外侧,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绝缘块和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绝缘块自下往上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较所述第一绝缘块靠近所述插槽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沿横向方向凸伸入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接地件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地件设有多个第一接地脚,所述第一接地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接触,所述第二接地件设有多个第二接地脚,所述第二接地脚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地件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一干涉部,所述干涉部用于与所述绝缘本体干涉配合,所述干涉部沿纵长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绝缘块且呈突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地件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呈板状设置的一插片,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每一所述插片设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定位槽,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朝所述定位槽朝内凸伸形成的至少一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插片的板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块设有朝所述绝缘本体凸伸设有一凸部,所述凸部沿横向方向凸出所述第二接地件,以与所述绝缘本体干涉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中的所述第一绝缘块的所述卡合机构相互配合的所述扣持机构,可见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直接连接,使得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之间的结合更紧密,且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受到所述电子卡在横向方向上给予的向外的力时,由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上的所述第二挡止部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能有效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沿横向方向向外脱离所述第一侧壁,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挡止部的下方,使得在所述第一绝缘块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依旧能有效限制所述第一挡止部向下移动,而为了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挡止部的下方,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可供所述第一绝缘块相对所述绝缘本体沿横向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的所述组装空间,以便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两个第二端子模块及其上的两个第二接地件安装至绝缘本体之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第一端子模块安装至图2中的绝缘本体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第一接地件安装至图4(c)中对应的第一端子模块前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第一接地件安装至对应的第一端子模块后的侧视图;
图7为扣盖安装至图5中第一接地件安装于第一端子模块后的绝缘本体之前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沿B-B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C的放大图;
图13为图8中一个第二端子模块及其上的第二接地件从绝缘本体上拆卸后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D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16为图15中两个第二端子模块及其上的两个第二接地件安装至绝缘本体之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17为图15中的第一绝缘块的立体图;
图18为第一端子模块安装至图16中的绝缘本体的过程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b)、(c)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0为第一接地件安装至图18(c)中对应的第一端子模块之前的示意图;
图21为图15的立体组合图;
图22为图21的仰视图;
图23为图22沿E-E线剖切的示意图;
图24为图22中F的放大图;
图25为图22中G的放大图;
图26为图21中一个端子模块及其上的第二接地件从绝缘本体上拆卸后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1 插槽10 侧壁11
止位部111 收容腔112 第一收容槽113 第二收容槽114
定位槽115 隔栏12 收容空间13 凸肋14
安装槽15 凸块16 导引面161 凹槽17
突起18 第一端子模块2 第一绝缘块2a 第一主体部21
第一导电端子2b 本体部22 臂部23 第一接触部231
焊接部24 第一信号端子2S 第一接地端子2G 第一接地件3
第一基部31 第一接地脚32 固定片33 扣盖4
基体41 卡勾块42 塞件43 第二端子模块5
第二绝缘块5a 第二主体部51 凸部52 第二导电端子5b
固持部53 弹臂54 第二接触部541 导接部55
第二信号端子5S 第二接地端子5G 第二接地件6 第二基部61
第二接地脚62 干涉部63 插片64 扣持机构A、C
组装空间A1、D1 第一组装槽A11、D11 第二组装槽A12、D12 第一槽D121
第二槽D122 限位部A2、C1 第一限位部A21、C11 第二限位部A22、C12
卡合机构B、D 挡止部B1、D2 第一挡止部B11、D21 第二挡止部B12、D22
键扣K 间隙T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将一电子卡(未图示)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上(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向下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
如图1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一绝缘本体1、先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再沿上下方向自上往下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2、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外侧的两个第一接地件3、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两个所述第一接地件3外侧的两个扣盖4、自下往上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两个第二端子模块5以及一一对应安装至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的两个第二接地件6,其中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均配设与一个所述第二接地件6,且两者一起沿上下方向一起自下往上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接地件3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扣盖4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接地件6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分别安装至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相背离的表面上,两个所述第二接地件6相对设置。其中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上下方向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横向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纵长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
如图2、图4和图9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自其顶面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10、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插槽10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11以及设于所述插槽10下方的一隔栏12。所述插槽10用于接收所述电子卡。定义其中一个所述侧壁11为第一侧壁11,定义另外一个所述侧壁11为第二侧壁11。所述隔栏12沿横向方向设于两个所述侧壁 11之间,并沿横向方向与两个所述侧壁11间隔设置。定义所述侧壁11在横向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10的一侧为内侧,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为外侧。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自所述第一侧壁11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一收容空间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空间13向上及向下贯穿对应的所述侧壁11。每一所述侧壁11于所述收容空间13内设有两个止位部111,所述止位部 111为对应的所述侧壁11在所述收容空间13内面向下的一个表面,两个所述止位部111 设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的纵长两端。于每一所述侧壁11的底面向上凹设有一收容腔112(具体详见图13和图14),所述收容腔112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隔栏12的一侧,自所述隔栏12沿横向方向朝每一所述收容腔112凸伸设有多个凸肋14,每一所述凸肋14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如图2和图6所示,自每一所述侧壁11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10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两个安装槽15,两个所述安装槽15设于对应的所述侧壁11的纵长两端,同一所述侧壁11上的两个所述安装槽15沿横向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相互连通,同一所述侧壁11上的所述安装槽15沿横向方向较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靠近所述插槽10设置,同一所述侧壁11上的两个所述安装槽15沿上下方向与对应的两个所述止位部111一一相对。
如图2和图9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对应每一所述侧壁11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凸块16,位于所述侧壁11纵长各端的两个所述凸块16沿上下方向分别设于所述侧壁11的上下两端,每一所述凸块16在横向方向上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的一部分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凹槽17。位于每一所述侧壁11上端的两个所述凹槽17在纵长方向上面向彼此敞开,位于每一所述侧壁11下端的两个所述凹槽17在纵长方向上面向彼此敞开。每一所述凸块16在横向方向上在背离所述侧壁11的表面设有一导引面161,所述导引面161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倾斜设置。在同一所述侧壁11上,位于所述侧壁11的四个所述凹槽17均沿纵长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相互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对应每一所述侧壁11的纵长两端可以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凸块16,也可以满足需求。
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1设有多个第一收容槽113和多个第二收容槽114,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113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114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在同一所述侧壁11上,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113沿横向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相互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113沿横向方向较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靠近所述插槽10设置,也即每一所述第一收容槽113沿横向方向向外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相互连通,且同一所述侧壁11上的所述第一收容槽113对应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的上半部分设置。在同一所述侧壁11上,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114沿横向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114沿横向方向较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靠近所述插槽10设置,且同一所述侧壁11上的所述第二收容槽 114对应于相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的下半部分设置。而所述第二收容槽114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3的下方,所述第一收容槽113和所述第二收容槽114沿横向方向均向内与所述插槽10连通。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位于两个所述侧壁11的四个扣持机构A,其中所述绝缘本体1于每一所述侧壁11上设有对应的两个所述扣持机构A,两个所述扣持机构A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扣持机构A沿横向方向与所述收容空间 13相对设置。每一所述扣持机构A设有四个组装空间A1及四个限位部A2。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扣持机构A可以仅设有一个组装空间A1及一个限位部A2。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组装空间A1自对应的所述侧壁11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每一所述组装空间A1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第一组装槽A11和一第二组装槽A12,所述第一组装槽A11自对应的所述侧壁11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所述第二组装槽A12自所述第一组装槽A11向下凹设形成。在同一所述侧壁11上,每一所述限位部A2对应一个所述组装空间A1设置,所述限位部A2为对应所述侧壁11上的一部分,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部A2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组装槽A11的下方及对应的所述第二组装槽A12在横向方向远离所述插槽10 的一侧,即所述限位部A2为在横向方向上隔开所述收容空间13与所述第二组装槽A12 的绝缘材料。每一所述限位部A2包括一第一限位部A21和一第二限位部A22,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A21为所述限位部A2顶侧的表面,即为所述第一组装槽A11的底侧槽壁,所述第二限位部A22为所述第二组装槽A12在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10一侧的表面。在同一所述侧壁11上,每一所述组装空间A1沿横向方向与三个所述第二收容槽114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组装空间A1沿横向方向也可以与一个所述第二收容槽 114连通。
如图1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包括一第一绝缘块2a和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中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2b。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沿上下方向穿插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2S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G。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绝缘块2a包括一第一主体部21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10一侧凸伸形成的一卡合机构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机构B设有八个挡止部B1,其中四个所述挡止部B1沿纵长方向并排等距设置形成一组,另外四个所述挡止部B1沿纵长方向并排等距设置形成另一组,两组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挡止部B1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10一侧凸伸形成,所述挡止部B1包括一第一挡止部B11和一第二挡止部B12,其中所述第一挡止部B11 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1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10一侧凸伸形成,所述第二挡止部B12自所述第一挡止部B11向下凸伸形成,且每一组的四个所述挡止部B1的所述第一挡止部 B11在纵长方向上连接成一体,而对应的四个所述第二挡止部B12则是隔开设置。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每一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包括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 2a的一本体部22、自所述本体部22向上延伸并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方的一臂部 23以及自所述本体部22向下延伸并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下方的一焊接部24。每一所述本体部22沿上下方向穿插过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1,多个所述本体部22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中。所述臂部23设有一第一接触部231,用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焊接部24自所述本体部22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插槽 10的一侧延伸,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一一对应安装至两个所述侧壁11。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再沿上下方向自上往下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将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整体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当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整体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时,所述第一主体部 21收容至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所述挡止部B1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组装空间A1,所述臂部23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113,且每一所述第一接触部231沿横向方向均凸伸入所述插槽10,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焊接部24沿横向方向设于对应的所述侧壁11的外侧,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挡止部B1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组装空间A1,也即所述第一挡止部B11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组装槽A11,所述第二挡止部B12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组装槽A12,且可知此时所述第一限位部A21 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B11的下方,且挡止所述第一挡止部B11,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 向下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二限位部A22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B12 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且挡止所述第二挡止部B12,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侧壁11上的每一所述止位部1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在上下方向上均具有一间隙T,所述间隙T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a的上方,所述间隙T用以供所述第一主体部21在上下方向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移动,如此,每一所述收容空间13可供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1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每一所述组装空间A1可供对应的所述挡止部B1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沿横向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一组装槽A11可供对应的所述挡止部 B1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时沿横向方向移动,每一所述第一组装槽A11还供对应的所述第一挡止部B11在组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及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拆卸时沿上下方向移动,每一所述第二组装槽A12供对应的所述第二挡止部B12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时、在组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及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拆卸时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1和图5所示,每一所述第一接地件3包括具有一第一基部31、自所述第一基部31延伸的多个第一接地脚32和自所述第一基部31延伸的两个固定片33。多个所述第一接地脚32自所述第一基部31所在的板面冲压成形。两个所述固定片33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纵长两端沿横向方向朝所述侧壁11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每一所述第一接地件3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的外侧。每一所述第一接地件3的所述第一基部31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的所述第一主体部21的外侧,以将所述第一接地件3整体安装至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的外侧,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一基部31上的通孔(未标号)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的凸起(未标号),以将所述第一基部31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远离所述侧壁11 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一基部31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的多个所述本体部 22沿横向方向远离所述侧壁11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基部31可对多个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S的多个所述本体部22进行屏蔽。同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G的所述本体部22与两个所述第一接地脚32接触,以实现共同接地。两个所述固定片33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 2a的纵长两侧,两个所述固定片33一一对应插入两个所述安装槽15中,以将所述第一接地件3干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且两个所述固定片33还可限制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及沿横向方向向外移动。
如图1和图7所示,每一所述扣盖4包括一基体41、自所述基体41的四角分别朝外沿纵长方向凸伸形成的四个卡勾块42以及自所述基体41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10 一侧凸伸形成两个塞件43。所述基体41的上半部分相对其下半部分沿横向方向向所述插槽10一侧凸出。两个所述塞件43分别设于所述扣盖4的纵长两端,且所述塞件43 设于所述扣盖4的上下两端之间的大致中部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通过每一所述扣盖4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将每一所述扣盖4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件3的外侧,并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也即通过每一所述扣盖4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间的连接,以将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件3夹设于对应的所述扣盖4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间。当所述扣盖4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时,每一所述侧壁11上的每一所述凸块16上的所述导引面161用于导引对应的所述扣盖4上的一个所述卡勾块42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一个所述凹槽17中,以实现所述扣盖4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间的固定连接,此时所述凸块16在横向方向上设于对应的所述卡勾块42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扣盖4沿横向方向朝外脱离对应的所述侧壁11。所述扣盖 4上的一个所述塞件43对应收容于一个所述间隙T中,以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一主体部 21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沿上下方向向上移动,且所述扣盖4的两个所述塞件43沿纵长方向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的相对两侧。
如图1和图13所示,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包括一第二绝缘块5a以及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5a中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5b。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b沿上下方向穿插过对应的所述第二绝缘块5a,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b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绝缘块5a中,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b由多个第二信号端子5S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5G组成。
如图1和图13所示,每一所述第二绝缘块5a包括一第二主体部51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51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隔栏12一侧凸伸形成的多个凸部52。
如图1、图4和图13所示,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b包括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 5a的一固持部53、自所述固持部53向上延伸并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5a上方的一弹臂 54以及自所述固持部53向下延伸并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5a下方的一导接部55。每一所述固持部53沿上下方向穿插过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多个所述固持部53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中。所述弹臂54还自所述固持部53沿横向方向延伸,所述弹臂54设有一第二接触部541,用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导接部55自所述固持部53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延伸,用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焊接部24与所述导接部55均通过表面安装的方式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如图1、图4和图11所示,每一所述第二接地件6包括具有一第二基部61、自所述第二基部61延伸的多个第二接地脚62和自所述第一基部31延伸的两个干涉部63。多个所述第二接地脚62分别自所述第二基部61的上下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所述干涉部63设于所述第二基部61的纵长两端且呈突刺设置(具体详见图12和图13)。
如图1、图4和图13所示,每一所述第二接地件6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二绝缘块5a背离另一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的一侧。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二基部61上的通孔(未标号)套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51沿横向方向朝背离另一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的一侧凸伸形成的凸起(未标号),以将所述第二基部61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背离另一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二基部61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b的多个所述固持部53沿横向方向背离另一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的一侧,用以屏蔽同一所述侧壁11上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S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5S之间的信号干扰。自所述第二基部61的上下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多个所述第二接地脚62,用于与多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5G接触,以实现共同接地。且同一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G与自所述第二基部61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两个所述第二接地脚62接触,其中自所述第二基部61向上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二接地脚62向上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5G的所述弹臂54抵接,自所述第二基部61向下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二接地脚62向下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5G的所述固持部53 抵接。而每一所述干涉部63自所述第二基部61沿纵长方向延伸超出对应的所述第二绝缘块5a。
如图1和图13所示,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沿上下方向一起分别自下往上一一对应安装至两个所述侧壁11。具体的,所述第二绝缘块 5a及其上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沿上下方向收容至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中,每一所述第二绝缘块5a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b的多个所述弹臂54一一对应收容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114中,且每一所述第二接触部541沿横向方向均凸伸入所述插槽10,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而每一所述导接部55沿上下方向设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的下方,所述导接部55沿横向方向朝远离所述隔栏12的一侧延伸,以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如图1和图13所示,在同一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中,可知所述凸部52与所述第二接地件6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的同侧,且所述凸部52沿横向方向凸出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以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干涉配合,且自所述隔栏12朝每一所述收容腔112凸伸形成的所述凸肋14也会抵接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以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干涉配合。可见,所述第二主体部51通过所述凸部52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间的干涉配合、所述凸肋14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之间的干涉配合,以稳定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中。而每一所述第二接地件6呈突刺设置的两个所述干涉部63分别沿纵长方向插入所述收容腔112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实现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间的干涉配合,进而将所述第二接地件6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同时也将与所述第二接地件6固定配合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进一步稳定固定于所述收容腔 112中。
如图4所示,收容于一个所述组装空间A1内的一个所述挡止部B1和与所述组装空间A1连通的三个所述第二收容槽114内的三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5b的所述弹臂54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三个所述弹臂54上的三个所述第二接触部541高于所述组装空间A1内的所述挡止部B1设置。可知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可以随时沿上下方向一起自下往上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而所述弹臂54 不会与所述挡止部B1发生碰撞,也即可以在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安装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之前或之后,再将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而不存在相应的前后安装顺序,且所述弹臂54发生最大形变量的所述第二接触部541高于所述挡止部B1,也进一步降低了所述第二接触部541 受到所述电子卡插接时,沿横向方向朝外移动而与所述挡止部B1发生碰撞。
如图15至图2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同样用以将一电子卡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上。同样包括一绝缘本体1、两个第一端子模块2、两个第一接地件3、两个扣盖4、两个第二端子模块5及两个第二接地件6,且所述绝缘本体1、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两个所述第一接地件3、两个所述扣盖4、两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及两个所述第二接地件6 之间的相对位置及相应的组装方向均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实施例一相同。
其中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如下: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绝缘本体1不同,区别在于:
1)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位于所述插槽10中的一键扣K,以将所述插槽10分隔形成长度不同的两个部分,以接收所述电子卡长度不同的两个部分。
2)如图15和图16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1于所述收容空间13内未设有所述止位部111。
3)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位于两个所述侧壁11的两个扣持机构C,其中所述绝缘本体1于每一所述侧壁11上设有对应的一个所述扣持机构C,每一所述扣持机构C设有一个限位部C1,而未设有所述组装空间A1,所述限位部C1自对应的所述侧壁11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且所述限位部C1与所述键扣K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如此,两个所述侧壁11上的两个所述限位部C1也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每一所述限位部C1包括一第一限位部C11和一第二限位部C12,所述第一限位部C11自对应的所述侧壁11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C12自所述第一限位部C11 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C12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C11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部C11的上下表面和所述限位部C1的上下表面分别齐平设置。且自上往下看,所述限位部C1呈一“T”字型设置。在别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C11的上下表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部C12的上下表面可以不齐平设置,自上往下看,所述限位部C1也可呈一“L”字型设置。
4)如图16、图20和图23所示,自每一所述侧壁11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 10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四个安装槽15,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槽15与实施例一中的两个所述安装槽15相似,设于对应的所述侧壁11的纵长两端,且沿横向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收容空间13相互连通,而另外两个所述安装槽15沿横向方向与所述键扣K相对应,且此另外两个所述安装槽15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而所述限位部C1沿上下方向设于此另外两个所述安装槽15之间。
5)如图16和图20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仅对应每一所述侧壁11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凸块16,且所述凸块16位于所述侧壁11的顶端。
6)如图22和图26所示,自每一所述侧壁11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两个定位槽115,两个所述定位槽115设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的纵长两端,并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 沿纵长方向相互连通,所述定位槽115沿横向方向延伸,自所述侧壁11朝所述定位槽 115内凸伸形成有两个突起18,所述突起18沿上下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不同,区别在于:
如图15和图17所示,每一所述第一绝缘块2a设有一卡合机构D。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卡合机构D设有一个组装空间D1和一个挡止部B1,其中每一所述组装空间D1 自所述第一绝缘块2a在横向方向面向对应所述侧壁11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所述组装空间D1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块2a在横向方向背离对应所述侧壁11一侧的表面,即所述组装空间D1在横向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块2a。
如图15、图17和图19所示,每一所述组装空间D1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第一组装槽D11和一第二组装槽D12,其中所述第一组装槽D11自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在横向方向面向所述侧壁11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并沿横向方向贯通所述第一绝缘块2a,所述第二组装槽D12自对应的所述第一组装槽D11向上凹设形成。所述第二组装槽D12包括沿横向方向相互连通的一第一槽D121和一第二槽D122,所述第一槽D121和所述第二槽D122分别向下与所述第一组装槽D11连通,所述第一槽D121沿横向方向较对应的所述第二槽D122靠近对应的所述侧壁11设置,所述第一槽D121沿横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块2a在横向方向面向所述侧壁11的表面,所述第二槽D122沿横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块2a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侧壁11的表面,所述第二槽D122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槽D121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槽D121顶侧的槽壁与所述第二槽D122顶侧的槽壁齐平设置。所述第二组装槽D12呈一“T”字型设置。在别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D121顶侧的槽壁和所述第二槽D122顶侧的槽壁可以不齐平设置,所述第二组装槽D12也可呈一“L”字型设置。
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每一所述挡止部B1包括一第一挡止部B11和两个第二挡止部B12,其中所述第一挡止部B11、所述第二挡止部B12均为对应的所述第二组装槽D12的槽壁,具体的,所述第一挡止部B11为对应的所述第二组装槽D12顶侧的槽壁,也即所述第一挡止部B11为对应的所述第一槽D121顶侧的槽壁和所述第二槽D122 顶侧的槽壁,所述第二挡止部B12为对应的所述第二槽D122沿横向方向靠近所述插槽 10一侧的槽壁,两个所述第二挡止部B12沿纵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槽D121沿纵长方向设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止部B12之间。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二中的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分别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后的结构,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一中的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分别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后的结构不同,区别在于:
如图18、图19和图23所示,具体的,当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整体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时,所述限位部C1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组装空间D1的所述第二组装槽D12 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部C11收容于所述第一槽D121,所述第二限位部C12收容于所述第二槽D122。且可知此时所述限位部C1整体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B11的下方,也即所述第一限位部C11、所述第二限位部C12均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B11的下方,且挡止所述第一挡止部B11,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向下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二限位部C12在横向方向上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止部B12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且挡止两个所述第二挡止部B12,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二中的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分别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再沿上下方向自上往下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的方式,与所述电连接器100 实施例一中的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分别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再沿上下方向自上往下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的方式不同,区别在于:
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每一所述组装空间D1可供对应的所述限位部C1相对所述第一绝缘块2a沿横向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一组装槽D11供对应的所述限位部C1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时沿横向方向移动,每一所述第一组装槽D11还供对应的所述限位部C1在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拆卸时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组装槽D12位于所述第一组装槽D11的上方,所述第二组装槽D12 与所述第一组装槽D11相互连通,可知所述限位部C1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 2a时可自所述第一组装槽D11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组装槽D12,所述限位部C1在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拆卸时可自所述第二组装槽D12向下移动至所述第一组装槽D11,也即所述第二组装槽D12可供所述限位部C1沿上下方向移动并收容至所述第二组装槽D12。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第一接地件3、所述第一接地件3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的结构,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接地件3、所述第一接地件3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的结构不同,区别在于:
如图15、图20和图23所示,每一所述第一接地件3包括自所述第一基部31延伸的四个固定片33。其中两个所述固定片33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纵长两端沿横向方向朝所述侧壁11一侧延伸,另外两个所述固定片33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上下两侧沿横向方向朝所述侧壁11一侧延伸。当所述第一接地件3安装至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时,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纵长两端延伸形成的两个所述固定片33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的纵长两侧,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上下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所述固定片33中的一个所述固定片33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的上方,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上下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所述固定片33中的另一个所述固定片33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组装槽D11。当所述第一接地件3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时,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纵长两端延伸形成的两个所述固定片33插入设于对应的所述侧壁11的纵长两端的两个所述安装槽15中,自所述第一基部31的上下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所述固定片33插入沿横向方向与所述键扣K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槽15中,可知四个所述固定片33均可限制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向上移动。在别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接地件3也可仅设有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的上方的所述固定片33,因所述固定片33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的上方,当所述固定片33插入对应的所述安装槽15中时,能有效限制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二中的所述扣盖4及所述扣盖4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的结构,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一中的所述扣盖4及所述扣盖4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的结构不同,区别在于:
如图1和图21所示,每一所述扣盖4包括一基体41、自所述基体41的纵长两端沿纵长方向朝外凸伸形成的两个卡勾块42。且所述扣盖4未设有所述塞件43。两个所述卡勾块42在上下方向上设于所述扣盖4的上端。当所述扣盖4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 11时,所述扣盖4上的两个所述卡勾块42一一对应收容于所述侧壁11上的两个所述凹槽17中。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二中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及所述第二接地件6与所述侧壁11干涉配合的方式,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及所述第二接地件6与所述侧壁11干涉配合的方式不同,区别在于:
如图15、图22和图25所示,每一所述第二接地件6包括自所述第一基部31延伸的两个插片64,两个插片64设于所述第二基部61的纵长两端,且每一所述插片64呈板状设置。所述第二接地件6自下往上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及与其相互连通的两个所述定位槽115中,具体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的所述第二基部61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所述第二接地件6的两个所述插片64一一对应收容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槽115中,并与两个所述定位槽115中的所述突起18抵接以实现干涉,以将所述第二接地件6固定于所述侧壁11上。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有位于所述侧壁11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中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的所述卡合机构B、D相互配合的所述扣持机构A、C,可见所述绝缘本体1 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直接连接,使得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之间的结合更紧密,且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31受到所述电子卡在横向方向上给予的向外的力时,由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第二限位部A22、C12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的所述第二挡止部B12、D22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能有效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沿横向方向向外脱离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且所述第一限位部A21、C11设于所述第一挡止部B11、D21的下方,使得在所述第一绝缘块2a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限位部A21、C11依旧能有效限制所述第一挡止部B11、D21向下移动,而为了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A21、C11设于所述第一挡止部B11、D21的下方,所述第二限位部A22、C12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B12、D22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可供所述第一绝缘块2a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沿横向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的所述组装空间A1、D1,以便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a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上。
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通过于每一所述侧壁11上设置所述组装空间A1 和所述限位部A2,于每一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设置朝对应的所述组装空间A1凸伸形成的所述挡止部B1,通过所述组装空间A1以供所述挡止部B1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对应的所述限位部A2移动。而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实施例二则通过于每一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设置所述组装空间D1和所述挡止部D2,于每一所述侧壁11上设置朝所述组装空间A1凸伸形成的所述限位部C1,通过所述组装空间A1以供所述限位部A2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对应的所述挡止部D2移动。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此两个实施例对应的技术方案,以同时实现所述第一绝缘块2a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沿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移动的效果,进而将所述第一绝缘块2a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 上。
3)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中,每一所述组装空间A1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一所述第一组装槽A11和一所述第二组装槽A12,且所述第一组装槽A11自对应的所述侧壁11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所述第二组装槽A12自所述第一组装槽A11向下凹设形成,每一所述挡止部B1通过设置自所述第一主体部51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10一侧凸伸形成的一所述第一挡止部B11和自所述第一挡止部B11 向下凸伸形成的一所述第二挡止部B12,以实现将所述挡止部B1相对对应的所述限位部 A2沿横向方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效果,进而实现将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沿横向方向、上下方向相对对应的所述绝缘本体1移动的效果。具体的,每一所述第一组装槽A11可供对应的所述挡止部B1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时沿横向方向移动,每一所述第一组装槽A11还供对应的所述第一挡止部B11在组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及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拆卸时沿上下方向移动,每一所述第二组装槽A12供对应的所述第二挡止部B12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时、在组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及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拆卸时沿上下方向移动。
4)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中,当所述第一绝缘块2a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时,所述第一挡止部B11收容于所述第一组装槽A11,所述第二挡止部B12 收容于所述第二组装槽A12,且所述第一限位部A21设于所述第一组装槽A11的底侧,以挡止所述第一挡止部B11向下移动,进而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向下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二限位部A22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组装槽A12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以挡止所述第二挡止部B12沿横向方向向外移动,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
5)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组装空间A1在横向方向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收容槽114连通,且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A1内的所述挡止部B1与所述组装空间A1连通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14内的所述弹臂54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部541高于所述挡止部B1设置。可知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可以随时沿上下方向一起自下往上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而所述弹臂54 不会与所述挡止部B1发生碰撞,也即可以在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模块2安装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之前或之后,再将每一所述第二端子模块5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地件6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部,而不存在相应的前后安装顺序,且所述弹臂54发生最大形变量的所述第二接触部541高于所述挡止部B1,也进一步降低了所述第二接触部541 受到所述电子卡插接时,沿横向方向朝外移动而与所述挡止部B1发生碰撞。
6)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一中,所述扣盖4上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10的一侧凸伸形成所述塞件43,所述塞件43在所述扣盖4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时,所述塞件43会插入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与所述止位部111之间的所述间隙T中,可有效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向上移动。
7)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实施例一中,所述扣盖4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10的一侧凸伸设有两个所述塞件43,两个所述塞件43沿纵长方向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的相对两侧,可知所述塞件43不占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之间沿纵长方向并排设置的空间,因此不影响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b的排布。
8)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中,每一所组装空间D1通过设置相互连通一所述第一组装槽D11和一所述第二组装槽D12,且所述第一组装槽D11自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在横向方向面向所述侧壁11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所述第二组装槽D12自对应的所述第一组装槽D11向上凹设形成,以实现将所述限位部C1沿横向方向、上下方向相对对应的所述挡止部D2移动的效果,进而实现将所述第一绝缘块2a上沿横向方向、上下方向相对对应的所述绝缘本体1移动的效果。具体的,每一所述第一组装槽D11 可供所述限位部C1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限位部C1可自所述第一组装槽D11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组装槽D12,而所述第一挡止部D2为所述第二组装槽D12顶侧的槽壁,可知所述限位部C1位于所述挡止部D2的下方,以挡止所述第一挡止部D11向下移动,进而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2a向下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
9)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中,每一所述第二组装槽D12包括沿横向方向相互连通的一所述第一槽D121和一所述第二槽D122,所述第二槽D122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槽D121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槽D121沿横向方向较对应的所述第二槽D122靠近对应的所述侧壁11设置,所述限位部C1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 11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的一所述第一限位部C11和自所述第一限位部C11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一所述第二限位部C12,所述第二限位部C12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C11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当所述第一绝缘块2a安装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上时,所述第一限位部C11收容于所述第一槽D121,所述第二限位部C12收容于所述第二槽D122,所述第二挡止部D22设于所述第二槽D122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10的一侧,以挡止所述第二挡止部D22沿横向方向向外移动,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 2a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
10)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接地件3的所述固定片33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的上方,当所述固定片33插入对应的所述安装槽15中时,能有效限制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向上移动。
11)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接地件3的所述固定片33穿过所述组装空间D1且插入与所述组装空间D1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槽15,能有效限制对应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a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沿上下方向移动。
12)每一所述侧壁11上的每一所述凸块16上的所述导引面161用于导引对应的所述扣盖4上的一个所述卡勾块42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一个所述凹槽17中,此时所述凸块16在横向方向上设于对应的所述卡勾块42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扣盖4沿横向方向朝外脱离对应的所述侧壁11。
13)每一所述第二接地件6呈突刺设置的两个所述干涉部63分别沿纵长方向插入所述收容腔112对应的所述侧壁11,以实现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间的干涉配合,进而将所述第二接地件6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同时也将与所述第二接地件6固定配合的所述第二主体部51进一步稳定固定于所述收容腔112中。
14)所述第二接地件6的两个所述插片64一一对应收容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槽115中,所述插片64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呈板状设置,并与两个所述定位槽115中的所述突起18抵接以实现干涉,以将所述第二接地件6固定于所述侧壁11上。
15)所述第二主体部51通过沿横向方向凸出所述第二接地件6的所述凸部52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1之间的干涉配合,以稳定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112中。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及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插槽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横向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所述插槽用于供所述电子卡向下插入,定义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扣持机构,所述扣持机构设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一第一限位部和一第二限位部;
一第一端子模块,包括一第一绝缘块和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纵长方向分别与横向方向、上下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一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包括一第一挡止部和一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接触部沿横向方向凸伸入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受到所述电子卡给予的在横向方向上向外的力,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的下方,且挡止所述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且挡止所述第二挡止部,防止所述第一绝缘块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
所述扣持机构和所述卡合机构两者中的其中一个设有一组装空间,所述组装空间用以提供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绝缘本体移动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机构设有所述组装空间,所述组装空间用以提供所述挡止部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限位部移动的空间,所述第一绝缘块具有一第一主体部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一侧凸伸形成的所述挡止部,所述组装空间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所述挡止部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第一组装槽和一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一组装槽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所述第一组装槽用以供所述挡止部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组装槽的底侧,所述第二组装槽自所述第一组装槽向下凹设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组装槽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止部自所述主体部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一侧凸伸形成,所述第二挡止部自所述第一挡止部向下凸伸形成,所述第一挡止部收容于所述第一组装槽,所述第一组装槽用以供所述第一挡止部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挡止部收容于所述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二组装槽用以供所述第二挡止部沿上下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二端子模块从下往上组装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一第二绝缘块和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绝缘块较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靠近所述插槽设置,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多个第一收容槽与多个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分别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插槽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以收容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用以收容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沿横向方向凸伸入所述插槽,以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组装空间在横向方向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的一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弹臂,所述挡止部和与所述组装空间连通的所述第二收容槽内的所述弹臂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接触部高于所述挡止部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扣盖,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表面凹设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以收容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扣盖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一止位部,所述止位部为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面向下的表面,所述止位部与所述第一绝缘块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间隙,所述间隙用以供所述第一主体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绝缘本体移动,所述扣盖设有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的一侧凸伸形成的一塞件,所述塞件插设于所述间隙,用以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块相对所述绝缘本体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朝所述插槽的一侧凸伸设有两个所述塞件,两个所述塞件沿纵长方向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设有所述组装空间,所述组装空间用以提供所述限位部在横向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挡止部移动的空间,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插槽的一键扣,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侧壁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键扣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组装空间自所述第一绝缘块在横向方向面向所述插槽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所述限位部收容于所述组装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一第一组装槽和一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二组装槽位于所述第一组装槽的上方,所述第一组装槽用以供所述限位部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一组装槽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组装槽,所述第一挡止部为所述第二组装槽顶侧的槽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槽包括沿横向方向相互连通的一第一槽和一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槽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槽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槽在纵长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挡止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自所述第一侧壁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横向方向朝外凸伸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限位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接地件,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自所述第一侧壁在横向方向上背离所述插槽一侧的表面凹设形成至少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横向方向与所述键扣相对应,所述第一接地件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地件具有一第一基部、自所述第一基部延伸的多个第一接地脚和自所述第一基部延伸的至少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基部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接地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接触,所述固定片沿横向方向插入所述安装槽,用以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块相对所述绝缘本体向上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片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的上方。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在横向方向上对应所述组装空间设置,一个所述固定片穿过所述组装空间且插入与所述组装空间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扣盖,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扣盖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扣盖的纵长两端分别具有朝外沿纵长方向凸伸的一卡勾块,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第一侧壁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凸块,每一所述凸块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部分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凸块在横向方向在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导引所述卡勾块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凹槽,以防止所述扣盖沿横向方向向外脱离所述绝缘本体。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端子模块、一第一接地件与一第二接地件,所述第一接地件在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之后沿横向方向自外往内安装至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外侧,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绝缘块和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并沿纵长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绝缘块自下往上安装至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绝缘块在横向方向上较所述第一绝缘块靠近所述插槽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沿横向方向凸伸入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接地件在横向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块背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地件设有多个第一接地脚,所述第一接地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接触,所述第二接地件设有多个第二接地脚,所述第二接地脚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件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一干涉部,所述干涉部用于与所述绝缘本体干涉配合,所述干涉部沿纵长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绝缘块且呈突刺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件的纵长两端分别设有沿横向方向延伸且呈板状设置的一插片,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每一所述插片设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一定位槽,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朝所述定位槽朝内凸伸形成的至少一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插片的板面抵接。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块设有朝所述绝缘本体凸伸设有一凸部,所述凸部沿横向方向凸出所述第二接地件,以与所述绝缘本体干涉配合。
CN202120408614.9U 2021-02-24 2021-02-24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5266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8614.9U CN215266746U (zh) 2021-02-24 2021-02-2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8614.9U CN215266746U (zh) 2021-02-24 2021-02-2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6746U true CN21526674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2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8614.9U Active CN215266746U (zh) 2021-02-24 2021-02-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6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201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deformable lock arm
EP0795929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US779425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new type of contact
CN111244654A (zh) 连接器
CN210350162U (zh) 电连接器
US20210344142A1 (en)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US20240170881A1 (e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963777B2 (en)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10879633B2 (en) Connector housin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19343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88519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078510A (zh) 连接器组件
US20220393402A1 (en)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or, seco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725717A (zh) 端子模组及具有该端子模组的电连接器
US8500459B2 (en) Receptacle with a cavity for receiving a plug with a recess for receiving a component
CN219760006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头
CN215266746U (zh) 电连接器
CN111834767B (zh) 电连接器
CN111834826B (zh) 电连接器
CN112864740A (zh) 一种浮动连接器
CN110391526B (zh) 电连接器
JP7002437B2 (ja) コネクタ
CN112993619B (zh) 电连接器
CN211789660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公头连接器
CN21462547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