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4219U -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4219U
CN215264219U CN202120894630.3U CN202120894630U CN215264219U CN 215264219 U CN215264219 U CN 215264219U CN 202120894630 U CN202120894630 U CN 202120894630U CN 215264219 U CN215264219 U CN 215264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sli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946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春莉
苏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946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4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4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4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玻片,包括基板以及发光件,该基板用于承载被观察物,该发光件设于基板上,发光件用于朝向被观察物发光,通过将发光件集成在载玻片的基板,并使发光件朝向被观察物发光,使得发光件发出的光易于射向被观察物,以提高被观察物所处环境的亮度,从而使通过镜头显微放大的画面明亮、清晰,用户观察体验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载玻片的显微设备,一种包括该显微设备的移动终端,以及一种包括该载玻片的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镜头工艺的技术发展,出现了便携式显微设备,该类显微设备一般包括简单的壳体和装载于壳体中的高倍数镜头。在使用时,该高倍数镜头对被观察对象进行高倍数的放大成像,例如,可以放大10-60倍等,从而让用户可直接通过眼睛,或通过带有摄像头的电子设备拍摄,从而观察到肉眼不可直接分辨的细微结构。
在实际使用时,通常需要使被观察物所处的环境达到一定的亮度,才能得到清晰的放大成像。然而,在绝大多数的自然光环境下,被观察物所处的环境亮度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能够提升被观察物所处的环境的亮度,使得被观察物经显微放大成像的画面较为明亮、清晰,便于被用户观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玻片,包括:
基板,用于承载被观察物;以及,
发光件,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发光件用于朝向所述被观察物发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玻片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反射层用于将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被观察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承载被观察物,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反射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玻片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设于所述基板的板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基板的内部和/或所述基板的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承载被观察物,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所述发光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件围绕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成环状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部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或者,
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所述第一接电件用于接入电流以对所述发光件供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件间隔设于所述基板;
所述载玻片还包括所述第一接电件时,所述第一接电件为多个,且所述第一接电件的数量与所述发光件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第一接电件分别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发光件,或者,所述第一接电件至少为一个,且所述第一接电件的数量少于所述发光件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发光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微设备,包括显微壳体、第一镜头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载玻片,所述第一镜头设于所述显微壳体内,所述第一镜头用于显微放大所述基板上的所述被观察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
所述显微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设于所述显微壳体内,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和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显微设备,所述显微设备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三电源,所述第三电源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第三电源与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接电件,所述显微壳体设有第一避让通孔,所述第二接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二接电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三电源电连接;或者,
所述显微壳体设有第二避让通孔,所述第一接电件穿过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第二镜头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载玻片,所述第二镜头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第二镜头用于显微放大所述基板上的所述被观察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四电源,所述第四电源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第四电源与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通过将发光件集成在载玻片的基板,且发光件朝向被观察物发光,以提升被观察物所处的环境的亮度,从而使通过镜头显微放大的画面明亮、清晰,用户观察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载玻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载玻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载玻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载玻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载玻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载玻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显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显微设备的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显微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8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
图15是图12的沿C-C方向的一种局部剖视图;
图16是图12的沿C-C方向的另一种局部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
图20是图17的沿D-D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标:1、载玻片;10、基板;100、第一部分;100a、放置区域;101、第二部分;10a、板面;11、发光件;11a、第一发光件;11b、第二发光件;11c、第三发光件;11d、第四发光件;12、反射层;13、扩散膜;14、第一电源;15、第一接电件;15a、第一子接电件;15b、第二子接电件;150、第一正接电部;150a、第一子正接电部;150b、第二子正接电部;151、第一负接电部;151a、第一子负接电部;151b、第二子负接电部;2、显微设备;21、显微壳体;210、第一壳体;211、第二壳体;22、第一镜头;220、物侧端;221、像侧端;23、第二电源;24、第二接电件;240、第二正接电部;241、第二负接电部;25、第一避让孔;26、第二避让孔;3、移动终端;30、终端壳体;31、第三电源;32、第三接电件;320、第三正接电部;321、第三负接电部;3a、显示屏;3b、摄像头;4、移动终端;41、终端壳体;42、第二镜头;43、第四电源;44、第四接电件;440、第四正接电部;441、第四负接电部;4a、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载玻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载玻片,该载玻片1可以包括基板10以及发光件11,该基板10用于承载被观察物(图中未示出),该发光件11设于基板10,发光件11用于朝向被观察物发光。其中,被观察物可为但不限于动植物标本、人体组织细胞标本或血液等的标本实物,人血永久涂片、细菌三型涂片等的标本涂片,或大豆茎或玉米茎的永久横切片等的标本切片。可以理解的,被观察物用于放置于板面10a上,且被观察物用于被具有放大功能的镜头显微放大,以便供用户进行观察或拍摄。
本申请提供的载玻片1,通过将发光件11集成在载玻片1的基板10,并将发光件11配置为朝向被观察物发光的结构,以提高被观察物所处的环境的亮度,从而使通过镜头显微放大的画面明亮、清晰,用户观察体验好。更加地,通过将发光件11集成在载玻片1的基板10,能够使载玻片1适用于不具备补光功能,或补光位置不相同的显微设备或移动终端,从而扩大载玻片1的适用范围,或者,使用户在对本申请的载玻片1进行显微放大观察时,无需额外设置用于朝向放置于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发光的补光器件,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并简化使用步骤。
可以理解的,若长期观察因较阴暗而难以看清的画面,眼球的瞳孔会长期处于自动扩大的状态,从而易于对用户的眼部产生损伤,引发眼病,如青光眼。尤其是对于儿童用户而言,由于儿童用户的眼部发育还不完全,所以不正确的用眼状态更加容易对儿童用户的眼睛产生伤害,从而影响儿童用户的视力。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载玻片1通过在基板10设置发光件11,使得放置于基板10上的被观察物的亮度较高,从而能够使通过镜头显微放大的画面明亮、清晰,解决了因被观察物的亮度过低而对用户的眼睛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申请的基板10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单层薄板结构或双层薄板相叠合的结构;且载玻片1的基板10大致为其厚度远小于长度和/或宽度的结构,例如薄片状结构。优选地,为了具备拿持空间以便于用户对载玻片1进行拿持,同时,为了便于载玻片1的收纳,基板10可为长方形薄板,即其沿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沿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本实施例以基板10为长方形薄板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基板10具有沿基板10的厚度方向X上相对的两个板面10a,被观察物用于放置在板面10a上,发光件11所发出的光用于透过板面10a射向被观察物,从而实现提高被观察物所处环境的亮度的效果。
可选地,基板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第一部分100用于承载被观察物(图中未示出),第二部分101位于第一部分100的外周,从而实现对基板10从功能上进行区域划分,使载玻片1的设计更加合理。
可以理解的,由于绝大多数具备显微放大功能的镜片的形状为圆形,则其取景的区域也为圆形,所以对应的,第一部分100可以为圆形。可选地,为了便于在基板10上确定第一部分100的位置,以便于将被观察物准确地放置于第一部分100内,第一部分100可位于基板10的中心部分,第二部分101可围绕第一部分100的外周位于基板10的边缘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0也可位于基板10的一侧,第二部分101可围绕第一部分100的外周位于基板10的另一侧。
可选地,第一部分100具有用于放置被观察物的放置区域100a,放置区域100a位于板面10a上,放置区域100a可为一个,一个放置区域100a位于第一部分100沿基板10的厚度方向X上的任一侧,或者,放置区域100a可为两个,两个放置区域100a分别位于第一部分100沿基板10的厚度方向X上的两相对侧,发光件11发出的光可透过放置区域100a射向被观察物,从而实现提高被观察物所处环境的亮度的效果。
本实施例以放置区域100a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11可为发光二极管、灯泡等能够发出光线的物体。优选地,发光件11可为体积小、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热量小的发光二极管。可以理解的,利用发光二极管体积小的优点,使得载玻片1的整体体积仍较小,符合小型化设计,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在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热量小的优点,能够避免用户在拿持载玻片1的时候被发光件11产生的热量烫伤,以提高载玻片1的使用安全性。优选地,为了使射向被观察物的光的颜色适于被用户的眼睛观察,以避免光线过于刺眼而伤害用户的眼睛,发光件11发出的光可为白色光或暖白色。
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11可设于基板10的内部和/或基板10的表面,即,发光件11可通过卡合、胶粘或磁吸等方式设于基板10的内部,例如,发光件11可通过卡合、胶粘或磁吸等方式设于第二部分101的内部;或者,发光件11可通过卡合、胶粘或磁吸等方式设于基板10的内部,且发光件11至少部分凸出至基板10的表面,例如,发光件11可通过卡合、胶粘或磁吸等方式设于第二部分101的内部,且发光件11至少部分凸出至第二部分101的表面;或者,发光件11可通过胶粘、磁吸或其他方式设于基板10的表面,例如,发光件11可通过卡合、胶粘或磁吸等方式设于第二部分101的表面。
优选地,发光件11设于基板10的内部,一方面,能够使得基板10的外表比较平整,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用户,尤其是儿童用户将发光件11剥离于基板10,从而减小发光件11脱离于基板10的可能性,进而可以减小用户,尤其是儿童用户误吞发光件11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发光件11除了可以设置于第二部分101,还可以设置于第一部分100或第一部分100与第二部分101的交界处。只要发光件11固定于基板10,且发光件11能够用于朝向放置于基板10的被观察物发光即可,对于发光件11在基板10上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以发光件11设于第二部分101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件11可为一个或者多个。一种可选的示例中,如图1所示,发光件11可为一个,能够在提高被观察物的亮度的同时,使发光件11的数量最少,以降低载玻片1的成本。另一种可选的示例中,如图2所示,发光件11可为多个,多个发光件11围绕第一部分100的外周成环状间隔分布于第二部分101,通过增加发光件11的数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被观察物的亮度,同时还由于多个发光件11围绕第一部分100设置,使得多个发光件11可以围绕在被观察物的外周设置,以确保被观察物各处的亮度可以大致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出现被观察物的一侧较亮,而另一侧较暗的情况,这样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所述被观察物。
可选地,为了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情况,一种示例中,如图2所示,发光件11可为两个,两个发光件11设于第一部分100沿基板10的长度方向Y上的两侧。另一种示例中,如图3所示,发光件11可为三个,三个发光件11围绕第一部分100的外周,其中两个发光件11设于第一部分100沿基板10的长度方向Y上的两侧,剩余一个发光件11设于第一部分100沿基板10的宽度方向Z上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示例中,发光件11还可为四个、五个、六个或者更多个,只要发光件11的数量与分布位置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由于发光件11设于第二部分101,因此,发光件11的出光方向可大致平行于基板10的板面10a,从而实现发光件11的用于朝向第一部分100发光的功能。
请参阅图4,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玻片1还可包括反射层12,反射层12设置于基板10,反射层12用于将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被观察物,从而减少发光件11发出的光沿着平行于板面10a的方向射出基板10,使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的从放置区域100a射出,提升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射向被观察物的效率,以进一步地提高被观察物所处环境的亮度。具体地,反射层12可以通过激光雕刻、喷涂反光材料或油墨等方式形成于基板10。优选地,为了使射向被观察物的光的颜色适于被用户的眼睛观察,通过反射层12射向被观察物的光可为白色光或暖白色。即,反射层12可呈白色或暖白色,以使反射层12具备反射白色光或暖白色光的功能。
可选地,反射层12可形成于基板10的内部或板面10a,只要反射层12能够实现将发光件11发出的光反射至被观察物即可,对于反射层12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反射层12形成于基板10的内部,从而在载玻片1的使用过程中,不易于从基板10的外部对反射层12造成损坏,能够延长反射层12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垂直于基板的10的厚度方向X上,反射层12在板面10a上的投影可覆盖放置区域100a,从而反射层12反射的光能够更完全地覆盖被观察物,进而确保反射层12能够将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被观察物。
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玻片1还可包括扩散膜13,用于对发光件11发出的光进行扩散,扩散膜13设于板面10a上,使得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扩散膜13散射至被观察物,从而可以利用扩散膜13的散射作用使发光件的光线更加均匀,同时还能增强发光件11的发光强度,以进一步提高被观察物的亮度。可选地,在垂直于板面10a的方向上,扩散膜13在基板10上的投影可覆盖放置区域100a,从而提高经扩散膜13散射的光能够射向被观察物的可能性。
为了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以使发光件11能够发光,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再次参阅3,载玻片1还可包括第一电源14,第一电源14设于基板10,第一电源14电连接于发光件11,从而通过第一电源14为发光件11进行供电,并通过将第一电源14集成至基板10,使得该载玻片1无需依赖外部设备进行供电。示例性地,第一电源14可为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纽扣电池,使得载玻片1的整体体积和整体质量仍然都较小,小巧轻便,符合小型化设计和轻量化设计,易于使用。另一种示例性的,第一电源14可为太阳能电池,这样不仅节能环保,而且也无需对第一电源14进行更换即可对载玻片1进行长期使用,用户的使用体验好。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载玻片1还可包括第一接电件15,第一接电件15设于基板10,例如,设于第二部分101、第一部分100或第一部分100与第二部分101的交界处,只要第一接电件15能够电连接于发光件11,且第一接电件15能够用于接入电流,以对发光件11供电即可,对于第一接电件15在基板10上的分布位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发光件11,第一接电件15用于接入电流以对发光件11供电。可以理解的,此时的载玻片1未设有电源,这样有利于使得载玻片1的整体体积比较小,以及使得载玻片1的整体重量比较轻,符合小型化设计和轻量化设计。
可选地,第一接电件15可至少部分设于基板10的表面,从而使得第一接电件15易于电连接于位于载玻片1的外部的电流。示例性地,第一接电件15可为接电引脚或接电孔,以便于通过第一接电件15可断开地接入电流。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得电流能够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第一接电件15应包括用于接入正压电流的第一正接电部150,以及用于接入负压电流的第一负接电部151。具体地,第一正接电部150与第一负接电部151分别电连接于发光件11的两端,从而使电流能够流通于发光件11的内部,以实现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的效果。
可选地,第一正接电部150与第一负接电部151可分体设置,从而降低第一接电件15的生产工艺难度,以降低第一接电件15的生产成本(如图5所示),或者,第一正接电部150与第一负接电部151可集成为一体,以使第一接电件15的结构更加紧凑(如图6所示)。
由前述可知,发光件11可为一个或者多个。可以理解的,当发光件11为一个时,第一接电件15可为一个。当发光件11为多个时,多个发光件11围绕第一部分100的外周成环状间隔分布于第二部分101,此时第一接电件15可为多个或至少一个。
具体地,当发光件11为多个时,第一接电件15可为多个,且第一接电件15的数量与发光件11的数量相同,各个第一接电件15分别电连接于对应的发光件11,以使各个发光件11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电路,从而能够分别独立控制各个发光件11在接入电流和与电流断开之间发生切换,以扩大载玻片1的适用范围。例如,如图6所示,图6中示出了发光件11为两个,且第一接电件15为两个时的载玻片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发光件11分为第一发光件11a和第二发光件11b,对应的,两个第一接电件15分为第一子接电件15a和第二子接电件15b,第一子接电件15a可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子正接电部150a与第一子负接电部151a,第一发光件11a分别与第一子正接电部150a和第一子负接电部151a电连接,以形成闭合的回路。第二子接电件15b可包括集成为一体的第二子正接电部150b与第二子负接电部151b,第二发光件11b分别与第二子正接电部150b与第二子负接电部151b电连接,以形成闭合的回路。
当发光件11为多个时,第一接电件15可至少为一个,且第一接电件15的数量少于发光件11的数量,至少一个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对应的多个发光件11,这样能够通过第一接电件15实现对多个发光件11接入电流的效果,同时还能使载玻片1的布局更加简洁紧凑。例如,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发光件11为四个,而第一接电件15为一个时的载玻片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四个发光件11分为第一发光件11a、第二发光件11b、第三发光件11c和第四发光件11d,第一发光件11a与第二发光件11b电连接,且第一发光件11a与第一接电件的第一负接电部151电连接,第二发光件11b与第一接电件的第一正接电部150电连接,以形成闭合的回路。第三发光件11c与第四发光件11d电连接,且第三发光件11c与第一接电件的第一正接电部150电连接,第四发光件11d与第一接电件的第一负接电部151电连接,以形成闭合的回路。
由上可知,发光件11与第一接电件15的数量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第一接电件15与发光件11的相对位置不存在必然的关联,同时,第一接电件15的结构也与发光件11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只要发光件11的数量、第一接电件15的数量和结构、以及第一接电件15相对发光件11的位置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载玻片1,通过将发光件11集成在载玻片1的基板10,并使发光件11朝向被观察物发光,使得发光件11发出的光易于射向被观察物,以提高被观察物所处环境的亮度,从而使通过镜头显微放大的画面明亮、清晰,用户观察体验好,进而使得载玻片1能够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例如,不仅适用于光线较好的场景,还适用于光线较黑暗的场景。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显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显微设备的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显微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显微设备2,该显微设备2包括显微壳体21、第一镜头22和如上实施例一所述的载玻片1,第一镜头22设于显微壳体21,第一镜头22用于显微放大放置于第一部分100的被观察物,从而用户能够通过显微设备2对放置于第一部分100的被观察物进行显微放大观察。其中,显微设备2可包括但不限于可独立使用的便携式显微镜或用于配合移动终端使用的外挂式显微镜等。
可以理解的,若想要观察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时,可以将载玻片1在固定连接在显微壳体21上,这样能够确保在观察时,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与第一镜头22保持相对静止,便于观察。或者,也可以无需将载玻片1固定连接显微壳体21上,仅是将显微设备2的第一镜头22对准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即可观察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可以省略将载玻片1固定连接在显微壳体21这一步骤,操作更简洁。
一些实施方式中,显微壳体21可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壳体210以及第二壳体211,第一壳体210位于显微壳体21的用于朝向基板10的一侧,第二壳体211位于显微壳体21的用于背离于基板10的一侧,第二壳体211与第一壳体210相对扣合设置,从而易于对设置于显微壳体21内的零部件进行拆卸或安装。
可以理解的,第一镜头22具有相对的物侧端220以及像侧端221,物侧端220设于第一壳体210,物侧端220用于对应第一部分100,从而通过物侧端220采集自第一部分100发出的光信号。
进一步地,为了对第一部分100被显微放大后所成的像进行观察或者拍摄,像侧端221可设于第二壳体211,从而用户可以自第二壳体211所在的一侧,通过像侧端221直接观察或拍摄第一镜头22显微放大所成的像,或者,像侧端221可位于显微壳体21内,显微设备2还可包括摄像头(图中未示出),摄像头设于显微壳体21内且对应像侧端221设置,从而通过摄像头拍摄第一镜头22显微放大所成的像。
请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玻片1还包括第一接电件15,第一接电件15设于基板10,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发光件11,显微设备2还包括第二电源23,第二电源23设于显微壳体21内,第二电源23与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以通过显微设备2实现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从而使发光件11能够实现朝向第一部分100发光的功能。
可选地,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显微设备2还包括第二接电件24,第二接电件24可通过卡合、胶粘、磁吸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设于显微壳体21,第二电源23电连接于第二接电件24,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第二接电件24时,第二电源23通过第二接电件24向发光件11提供电流,通过将第二接电件24设于显微壳体21,使第二接电件24相对显微壳体21的位置固定,从而便于用户找到第二接电件24的位置,以便于用户将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至第二接电件24,提升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示例性的,第一接电件15与第二接电件24中,二者其一可为接电引脚,二者另一可为接电孔,即,第一接电件15为接电引脚,第二接电件24为接电孔,或者,第一接电件15为接电孔,第二接电件24为接电引脚,通过将接电引脚插设至接电孔内,能够在实现第一接电件15与第二接电件24相电连接的同时,使第一接电件15与第二接电件24的连接关系较稳固,不易于相脱离,从而能够确保发光件11与第二电源23之间的电连接稳定。
由实施例一可知,第一接电件15包括用于接入正压电流的第一正接电部150,以及用于接入负压电流的第一负接电部151,相对应的,第二接电件24包括电连接于第二电源23的正极的第二正接电部240,以及电连接于第二电源23的负极的第二负接电部241,各第二正接电部240用于对应电连接于第一正接电部150,各第二负接电部241用于对应电连接于第一负接电部151,以实现电源与各发光件11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以供电流流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显微设备2,能够通过第一镜头22对放置于第一部分100的被观察物进行显微放大,以供用户观察或拍摄。更加地,还可利用显微设备2原有的第二电源23,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无需额外设置电源,有利于节约成本。
实施例三
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4,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3包括终端壳体30和如实施例二所述的显微设备2,显微设备2连接于终端壳体30。
其中,移动终端3可以具有专门辅助孩子学习的学科教学(电子课本、课本知识点解读以及课后习题)、学习诊断(课后习题答案以及常规解答)、智能答疑(根据学生的答题思路进行解答)、名师解惑(播放教师录制好的知识点视频以及与教师视屏通话让教师实时解惑)等等功能,例如平板电脑,家教机或者是手机等等,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3实现对显微设备2所显微放大的第一部分100进行拍摄,并通过移动终端3的显示屏3a对移动终端3的摄像头3b所拍摄的画面进行进一步地放大或者移动观察。
可以知道的,移动终端3还包括第三电源31,第三电源31设于终端壳体30内,以对移动终端3的显示屏、摄像头等电子元器件进行供电。
由实施例二可知,载玻片1还包括第一接电件15,发光件11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5时,发光件11可以与显微设备2的第二电源电连接,以通过显微设备2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除了采用上述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3的第三电源31为发光件11进行供电,即,第三电源31与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以通过移动终端3实现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3还包括第二接电件24,第一接电件15通过所述第二接电件24与移动终端3的第三电源31电连接,以利用第三电源31对发光件11供电。一种示例中,第二接电件24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5,第二接电件24的另一端从显微壳体21的外部延伸至电连接于第三电源31,从而无论第一接电件15与第三电源31的相对位置如何,只需使用不同长度或形状的第二接电件24,即能够实现将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第三电源31,载玻片1的适用范围广泛。
另一种示例中,请结合图15所示,第二接电件24可通过卡合、胶粘、磁吸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方式连接于显微壳体21,显微壳体21设有第一避让通孔25,第二接电件24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5,第二接电件24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通孔25与第三电源31电连接,从而使发光件11可以通过设于显微壳体21的第二接电件24实现电连接于第三电源31,这样能够利用显微壳体21保护第二接电件24,避免因将第二接电件24设于显微壳体21外而易于被用户触碰,导致第二接电24与第一接电件15断开,以及导致第二接电件24与第三电源31断开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发光件11与第三电源31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在此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3还可包括第三接电件32,第三接电件32设于终端壳体30,第三电源31电连接于第三接电件32,显微设备2固定连接于终端壳体30时,第二接电件24电连接于第三接电件32,通过将第三接电件32设于终端壳体30,使第三接电件32相对终端壳体30的位置固定,从而当显微设备2连接于终端壳体30时,易于确保第二接电件24能够电连接于第三接电件32。
可以理解的,第一接电件15与第二接电件24的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以及第二接电件24与第三接电件32的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可参见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接电件15与第二接电件24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接电件15包括用于接入正压电流的第一正接电部150,以及用于接入负压电流的第一负接电部151,相对应的,第二接电件24包括用于电连接于第一正接电部150的第二正接电部240,以及用于电连接于第一负接电部151的第二负接电部241,第三接电件32包括电连接于第三电源31的正极的第三正接电部320,以及电连接于第三电源31的负极的第三负接电部321,各第三正接电部320用于对应电连接于第二正接电部240,各第三负接电部321用于对应电连接于第二负接电部241,以实现电源与各发光件11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以供电流流通。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电件15自基板10延伸至电连接于第三电源31,从而能够减少显微设备2包括的零部件数量,简化显微设备2的装配工序。一种示例中,第一接电件15从显微壳体21的外部延伸至电连接于第三电源31,从而只要改变第一接电件15的长度或者形状,即可实现将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位于终端壳体30的任一处的第三电源31,载玻片1的适用范围广。
另一种示例中,请结合图16所示,显微壳体设有第二避让通孔26,第一接电件15穿过第二避让通孔26与第三电源31电连接,从而实现发光件11与第三电源31之间的电连接能够从显微设备2的内部进行走线,以利用显微壳体21保护第二接电件24,避免因将第二接电件24设于显微壳体21外而易于被用户触碰,导致第二接电24与第一接电件15断开,以及导致第二接电件24与第三电源31断开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发光件11与第三电源31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3,可以供用户使用,以实现对显微设备2所显微放大的第一部分100进行拍摄,并通过移动终端3的显示屏3a对拍摄的画面进行进一步地放大或者移动观察。
更加地,当载玻片1还包括第一接电件15,且发光件11电连接于第一接电件15时,移动终端3可以通过设置第三电源31以用于电连接于发光件11,以为发光件11进行供电,使得发光件11能够实现朝向第一部分100发光的功能。
实施例四
请一并参阅图17至图19,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结构分解局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4,包括终端壳体41、第二镜头42和如上实施例一所述的载玻片1,第二镜头42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第二镜头42用于显微放大第一部分100上的被观察物,从而用户能够通过显微设备2对放置于第一部分100的被观察物进行显微放大观察。其中,移动终端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种可提升学习效率的电子设备,具有专门辅助孩子学习的学科教学(电子课本、课本知识点解读以及课后习题)、学习诊断(课后习题答案以及常规解答)、智能答疑(根据学生的答题思路进行解答)、名师解惑(播放教师录制好的知识点视频以及与教师视屏通话让教师实时解惑)等等功能,例如平板电脑,家教机或者是手机等等,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4实现对第二镜头42所显微放大的第一部分100进行拍摄,并通过移动终端4的显示屏4a对移动终端4所拍摄的画面进行进一步地放大或者移动观察。
可以理解的,若想要观察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时,可以将载玻片1在固定连接在终端壳体41上,这样能够确保在观察时,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与第二镜头42保持相对静止,便于观察。或者,也可以无需将载玻片1固定连接终端壳体41上,仅是将移动终端4的第二镜头42对准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即可观察载玻片1上的被观察物,可以省略将载玻片1固定连接在终端壳体41这一步骤,操作更简洁。
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玻片1还包括第一接电件15,第一接电件15设于基板10,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发光件11,移动终端4还包括终端壳体41以及第四电源43,第四电源43与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以通过移动终端4实现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从而使发光件11能够实现朝向第一部分100发光的功能。
请结合图20所示,可选的,移动终端4还包括第四接电件44,第四接电件44可通过卡合、胶粘、磁吸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设于终端壳体41,第四电源43电连接于第四接电件44,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于第四接电件44时,第四电源43通过第四接电件44向发光件11提供电流,通过将第四接电件44设于终端壳体41,使第四接电件44相对终端壳体41的位置固定,从而便于用户找到第四接电件44的位置,以便于用户将第一接电件15电连接至第四接电件44,提升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可以理解的,第一接电件15与第四接电件44的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可参见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接电件15与第二接电件24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由实施例一可知,第一接电件15包括用于接入正压电流的第一正接电部150,以及用于接入负压电流的第一负接电部151,相对应的,第四接电件44包括电连接于第四电源43的正极的第四正接电部440,以及电连接于第四电源43的负极的第四负接电部441,各第四正接电部440用于对应电连接于第一正接电部150,各第四负接电部441用于对应电连接于第一负接电部151,以实现电源与各发光件11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以供电流流通。
可选地,第四正接电部440与第四负接电部441可分体设置,从而降低第四接电件44的生产工艺难度,以降低第四接电件44的生产成本,或者,第四正接电部440与第四负接电部441可集成为一体,以使第四接电件44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4,能够通过第二镜头42对放置于第一部分100的被观察物进行显微放大,以供用户观察或拍摄。更加地,移动终端4可以通过设置第四电源43以用于电连接于发光件11,从而对发光件11进行供电,使得发光件11能够实现朝向放置于第一部分100的被观察物发光的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载玻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用于承载被观察物;以及,
发光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发光件用于朝向所述被观察物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反射层用于将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被观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承载被观察物,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板面的方向上,所述反射层在所述基板的板面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基板的板面上的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设于所述基板,用于对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进行扩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基板的内部和/或所述基板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承载被观察物,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或者,
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所述第一接电件用于接入电流以对所述发光件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件间隔设于所述基板;
所述载玻片还包括所述第一接电件时,所述第一接电件为多个,且所述第一接电件的数量与所述发光件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第一接电件分别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发光件,或者,所述第一接电件至少为一个,且所述第一接电件的数量少于所述发光件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发光件。
9.一种显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设备包括显微壳体、第一镜头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载玻片,所述第一镜头设于所述显微壳体内,所述第一镜头用于显微放大所述基板上的所述被观察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
所述显微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设于所述显微壳体内,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微设备,所述显微设备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三电源,所述第三电源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第三电源与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接电件,所述显微壳体设有第一避让通孔,所述第二接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二接电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三电源电连接;或者,
所述显微壳体设有第二避让通孔,所述第一接电件穿过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第二镜头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载玻片,所述第二镜头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第二镜头用于显微放大所述基板上的所述被观察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第一接电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件;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四电源,所述第四电源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第四电源与所述第一接电件电连接。
CN202120894630.3U 2021-04-27 2021-04-27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15264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4630.3U CN215264219U (zh) 2021-04-27 2021-04-27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94630.3U CN215264219U (zh) 2021-04-27 2021-04-27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4219U true CN215264219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1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94630.3U Active CN215264219U (zh) 2021-04-27 2021-04-27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4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8918B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a camera with automatic exposure mode to an optical system
CN105379244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N114815216B (zh) 外挂式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CN114764188B (zh) 外挂式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CN215264219U (zh)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JP2001320461A (ja) 携帯型電話機
CN214335361U (zh) 便携式显微镜及电子显微系统
CN212850660U (zh) 一种手机显微放大拍摄装置
CN211554612U (zh) 一种可分离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4900929U (zh) 夹持模块、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CN211956946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5192583A (ja) 携帯端末用スコープユニット
CN113777763A (zh) 微距摄像模组及智能终端
CN214623179U (zh) 载玻片、显微设备及移动终端
EP4350414A1 (en) Microscope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set
TWI840990B (zh) 顯微鏡裝置及外接光源組件
CN214901010U (zh) 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CN214627040U (zh) 夹持模块、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CN112230493B (zh) 一种手机显微放大拍摄装置
CN214623164U (zh) 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CN214795549U (zh) 幻灯片查看器
CN218122365U (zh) Micro LED毫米屏的展示盒
CN217770228U (zh) 一种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338001U (zh) 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CN210319499U (zh) 具有拍照功能的手电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