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0738U -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0738U
CN215260738U CN202120829068.6U CN202120829068U CN215260738U CN 215260738 U CN215260738 U CN 215260738U CN 202120829068 U CN202120829068 U CN 202120829068U CN 215260738 U CN215260738 U CN 215260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hrottle
evapor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rott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90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彦斌
陈建全
王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90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0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0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0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制冷系统的节流管路设置于蒸发器处,减振固定件包括用于固定节流管路的管路固定部、用于与蒸发翅片相固定的支撑部、以及连接于管路固定部和支撑部之间的固定本体。该制冷系统通过调整节流管路的空间布局,并设置减振固定件有效地减弱了节流管路的振动,借助蒸发翅片对节流管路有效地进行约束,一方面稳定地支撑了节流管路,减少其振动,另一方面防止了管路之间的相互碰撞,且改变了共振的频率,避免共振,另外尤其是在临近蒸发管路的节流管路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减小了该位置的振动,最终使得节流管路向外传递的噪音大幅减少。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以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冰箱、冷柜等制冷电器,其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通常采用毛细管进行节流降压。毛细管使制冷剂减压并调节流量然后进入蒸发器,在从毛细管进入蒸发器位置的连接处,压力突然下降,液体急剧膨胀,制冷剂转化成低温低压的雾状进入蒸发器,在相变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泡,引起管路的振动。且随着压力的下降,会使得这些气泡增大直至破裂,进一步增大了毛细管的振动,产生喷发噪音。这些噪音通过毛细管的振动向外传递的过程中,还会使得间距小的毛细管之间、毛细管与蒸发器管之间相互碰撞,继续增大了噪音;甚至还会出现管路之间的共振现象,进一步增大了噪音。
上述多种噪音的叠加,用户的直观感受即冰箱会发出较大的噪音,使用体验感极差。
针对上述的噪音问题,常用的降噪方法有贴附减振胶泥或者在毛细管处增加降噪结构。但减振胶泥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变硬,减小振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且存在实际操作中工艺贴附不到位的问题。采用降噪结构时,往往会大幅增加管路长度、或者降噪结构本身占据较大空间,由于其大多数位于风道及内胆之间,空间非常受限,且冰箱内的空间本身也有限,占用过多的空间影响冰箱的空间利用效率,且增加管路长度会导致管路较乱,极易引起共振,减振效果也大大折扣。目前对该位置的降噪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节流管路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翅片,所述节流管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处,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减振固定件,所述减振固定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节流管路的管路固定部、用于与所述蒸发翅片相固定的支撑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管路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固定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与多个所述蒸发翅片的延展面的端部处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管路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上方,所述支撑部从上向下抵持于所述蒸发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蒸发翅片的顶部所在的位置形成上端面,于所述减振固定件处,所述节流管路平行于所述上端面,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上端面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部包括通孔,所述节流管路穿过所述通孔并限定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本体设置为圆柱形,所述通孔与该圆柱形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本体的侧面抵持于所述上端面,且所述固定本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蒸发翅片所在的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端面,以及连接于一对所述端面之间的多个筋条件,所述筋条件远离所述固定本体的轴线的一端形成所述支撑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筋条件沿周向阵列设置于圆柱形的所述固定本体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侧壁连通至外界的管路插口,所述节流管路通过所述管路插口或所述通孔的端面插入所述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管路,所述蒸发管路与所述节流管路连通于所述蒸发翅片的上方,于所述蒸发管路与所述节流管路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减振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管路呈蛇形布设,相邻且相互平行的所述节流管路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减振固定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电器,包括上述的制冷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制冷系统通过调整节流管路的空间布局,并设置减振固定件有效地减弱了节流管路的振动,借助蒸发翅片对节流管路有效地进行约束,一方面稳定地支撑了节流管路,减少其振动,另一方面防止了管路之间的相互碰撞,且改变了共振的频率,避免共振,另外尤其是在临近蒸发管路的节流管路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减小了该位置的振动,最终使得节流管路向外传递的噪音大幅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部分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减振固定件与蒸发翅片连接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制冷电器;10、制冷系统;1、减振固定件;11、管路固定部;12、支撑部;13、固定本体;14、筋条件;15、管路插口;16、端面;2、蒸发器;21、蒸发翅片;22、蒸发管路;3、节流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该制冷系统有效地减弱了节流管路的振动,使得节流管路向外传递的噪音大幅减少,从而使用户感受到的制冷系统及制冷电器发出的噪音大大降低。
本实施例的制冷电器100,可以是一种冰箱,其内部设置有制冷系统10,制冷系统10具有供制冷剂循环流动的流动回路,制冷系统10包括依序串接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管路3和蒸发器2,蒸发器2包括蒸发翅片21和固定与蒸发翅片21的蒸发管路22,节流管路3连通蒸发管路22。
制冷系统10中制冷剂的循环过程理论上大致为:压缩机排气管的高温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被冷凝为高压的气液混合态,而后进入节流管路3节流降压,再之后进入蒸发器2中汽化吸热,再返回压缩机内以被重新压缩成高温高压过热制冷剂气体,由此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节流管路3和蒸发器2的结构如图1所示,制冷电器100如图4所示,蒸发器2采用蛇形弯曲的管路穿过多个相互平行的蒸发翅片21的结构。
本实施例对节流管路3进入蒸发器2位置处的振动产生噪音予以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噪音的问题。
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定义蒸发管路22为从上向下布设,蒸发翅片21处于竖直状态布设,蒸发翅片21所在平面沿前后方向设置,蒸发管路22呈水平方向延伸后,例如向左延伸,在端部转弯后继续向相反方向延伸,例如向右延伸。
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冷系统10,包括依序连接的节流管路3和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包括蒸发翅片21,所述节流管路3设置于所述蒸发器2处,所述制冷系统10还包括减振固定件1,所述减振固定件1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节流管路3的管路固定部11、用于与所述蒸发翅片21相固定的支撑部12、以及连接于所述管路固定部11和所述支撑部12之间的固定本体13。
并且,所述支撑部12与多个所述蒸发翅片21的延展面的端部处接触,如图1或图3所示,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支撑部12与蒸发翅片21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小,同时与多个蒸发翅片21接触,接触的点又尽可能地多,接触面积小可以减少振动对蒸发翅片21的传递,同时多个蒸发翅片21支撑又可以形成对节流管路3的稳定支撑,避免过少的翅片本身强度不高,不能形成有效地支撑。
管路固定部11可以是通过绑带的形式与节流管路3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扣、粘接、锁定等形式固定,本实施例中,管路固定部11包括若干个用于穿过节流管路3的通孔,节流管路3穿过通孔并限定于通孔内。
通过将管路固定部11连接节流管路3,支撑部12连接蒸发翅片21,再通过固定本体13将两者连接,使得节流管路3借助减振固定件1与蒸发翅片21相对固定住,多个蒸发翅片21本身均是被固定很好的结构,借助蒸发翅片21,节流管路3同时被固定住。蒸发管路22在靠近蒸发器2的位置才与蒸发管路22连接,也就是说,能够借助蒸发翅片21固定住的节流管路3,是相对靠近蒸发管路22的。而如背景技术所述,在节流管路3靠近蒸发管路22的位置,由于内部的喷发现象,气泡的产生又破灭,节流管路3的振动增大,发出的噪音大,所以固定住该位置的节流管路3,有利于降低整体的噪音。
进一步地,节流管路3设置于蒸发器2上方,支撑部12从上向下抵持于蒸发翅片21。如图1或图3所示,在重力的作用下,节流管路3借助减振固定件1坐落在蒸发翅片21上,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对节流管路3支撑,对上下方向的振动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
此处既是对减振固定件1的所在位置进行限制,同时也是对节流管路3的具体空间位置进行了限制,即节流管路3并不是在冰箱内的任意空间位置设置,而是将其限定于蒸发器2处的空间内,有效地利用了该空间,冰箱内部的管路布置更加有序,冰箱的空间利用效率增大。
节流管路3可以包括毛细管和扩张管,扩张管与毛细管交替设置,目的在于实现了喷发和脉动的逐级衰减和平顺,降低喷发中气泡破裂所产生的噪音问题,通孔内穿过毛细管或扩张管,通孔和毛细管、扩张管的形状匹配,可以均为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六边形、椭圆形、腰形或其它可行的合适形状,这里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将减振固定件1设置成较软的材料,也可以是间隙配合,节流管路3放置在减振固定件1上、减振固定件1放置在蒸发翅片21上。
多个蒸发翅片21的顶部所在的位置形成上端面16,于减振固定件1处,节流管路3平行于上端面16,固定本体13与上端面16相抵,固定本体13可以横跨于多个蒸发翅片21上方,既实现了对节流管路3的有效支撑,又避免了节流管路3与蒸发翅片21或蒸发管路22之间的相互碰撞,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进一步地,固定本体13设置为圆柱形,通孔与该圆柱形同轴设置,固定本体13的侧面抵持于上端面16,且固定本体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蒸发翅片21所在的平面。
更进一步地,固定本体13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端面16,以及连接于一对端面16之间的多个筋条件14,如图2所示,筋条件14远离固定本体13的轴线的一端形成支撑部12。
采用多个筋条件14的结构,一方面减少了减振固定件1与蒸发翅片21的接触,另一方面相对于一整个实心圆柱体的结构,外表面具有更好的弹性,使得减振效果大大提高。同时,节流管路3的振动方便地能够沿着各个筋条件14的方向发散出去,整个结构也如同管风琴的气囊,对振动有很好的吸收作用,该结构尽可能多的减少了管路的振动。
以及,多个筋条件14沿周向阵列设置于圆柱形的固定本体13的侧面,当安装人员将减振固定件1的侧面的沿任意方向朝向蒸发翅片21时,每个方向的受力支撑方式均相同。
减振固定件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生产,其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采用橡胶或硅胶的材质,可以吸收振动,减小噪音,同时避免了共振的现象,且方便了减振固定件1的安装。
另外,管路固定部11包括设置于通孔的侧壁连通至外界的管路插口15,节流管路3通过管路插口15或通孔的端面16插入通孔。插口处具有弹性,插入管路时管路插口15被张开撑大,插入管路后又闭合缩小,使得安装完后可以几乎看不出间隙,如图2或图3所示。
蒸发器2包括蒸发管路22,蒸发管路22与节流管路3连通于蒸发翅片21的上方,于蒸发管路22与节流管路3的连接处设置减振固定件1,这样设置可以在尽量靠近会发出最大噪声的位置有效地降噪,减少了声源发生处的振动。
节流管路3呈蛇形布设,相邻且相互平行的节流管路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减振固定件1,有效地避免了管路之间的相互碰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制冷系统10通过调整节流管路3的空间布局,并设置减振固定件1有效地减弱了节流管路3的振动,借助蒸发翅片21对节流管路3有效地进行约束,一方面稳定地支撑了节流管路3,减少其振动,另一方面防止了管路之间的相互碰撞,且改变了共振的频率,避免共振,另外尤其是在临近蒸发管路22的节流管路3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减小了该位置的振动,最终使得节流管路3向外传递的噪音大幅减少。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节流管路(3)和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包括蒸发翅片(21),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路(3)设置于所述蒸发器(2)处,所述制冷系统(10)还包括减振固定件(1),所述减振固定件(1)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节流管路(3)的管路固定部(11)、用于与所述蒸发翅片(21)相固定的支撑部(12)、以及连接于所述管路固定部(11)和所述支撑部(12)之间的固定本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与多个所述蒸发翅片(21)的延展面的端部处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路(3)设置于所述蒸发器(2)上方,所述支撑部(12)从上向下抵持于所述蒸发翅片(21);
多个所述蒸发翅片(21)的顶部所在的位置形成上端面(16),于所述减振固定件(1)处,所述节流管路(3)平行于所述上端面(16),所述固定本体(13)与所述上端面(16)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固定部(11)包括通孔,所述节流管路(3)穿过所述通孔并限定于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13)设置为圆柱形,所述通孔与该圆柱形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本体(13)的侧面抵持于所述上端面(16),且所述固定本体(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蒸发翅片(21)所在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13)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端面(16),以及连接于一对所述端面(16)之间的多个筋条件(14),所述筋条件(14)远离所述固定本体(13)的轴线的一端形成所述支撑部(12);
多个所述筋条件(14)沿周向阵列设置于圆柱形的所述固定本体(13)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固定部(11)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侧壁连通至外界的管路插口(15),所述节流管路(3)通过所述管路插口(15)或所述通孔的端面(16)插入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包括蒸发管路(22),所述蒸发管路(22)与所述节流管路(3)连通于所述蒸发翅片(21)的上方,于所述蒸发管路(22)与所述节流管路(3)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减振固定件(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路(3)呈蛇形布设,相邻且相互平行的所述节流管路(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减振固定件(1)。
10.一种制冷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10)。
CN202120829068.6U 2021-04-21 2021-04-21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Active CN215260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9068.6U CN215260738U (zh) 2021-04-21 2021-04-21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9068.6U CN215260738U (zh) 2021-04-21 2021-04-21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0738U true CN215260738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10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9068.6U Active CN215260738U (zh) 2021-04-21 2021-04-21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0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60656U (zh) 节流管路减振固定件、制冷系统及制冷电器
US1022814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isolate vibration
KR20050086273A (ko) 에어컨 실외기의 배관 구조
US8899392B2 (en) Damper for decreasing a pipe vibration
CN215260738U (zh)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KR20050024880A (ko) 저진동 에어컨 배관 구조
CN215597889U (zh) 节流管路减振固定件、制冷系统及制冷电器
CN115218565A (zh) 节流管路减振固定件、制冷系统及制冷电器
WO2022083189A1 (zh) 降噪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213208035U (zh) 空调室外机
KR20090001455U (ko) 진동저감장치를 가지는 공기조화기
CN102305501B (zh) 空调器喷嘴节流装置
KR20160058535A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630803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2229489U (zh) 空调器喷嘴节流装置
KR20160083440A (ko) 냉장고 열교환기용 다중관
CN108826477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7685818U (zh) 制冷装置
CN115371274B (zh) 制冷装置
CN114017852B (zh) 一种减振锤参数确定方法、减振锤及空调器
CN204153883U (zh) 一种空调的减震结构及包含其的空调
CN112179023B (zh) 消音器、制冷回路及冰箱
KR100774002B1 (ko) 배관용 진동 저감부재
CN213955615U (zh) 一种增焓配管及空调系统
CN217764020U (zh) 蓄冷装置及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