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9775U -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9775U
CN215259775U CN202120090572.9U CN202120090572U CN215259775U CN 215259775 U CN215259775 U CN 215259775U CN 202120090572 U CN202120090572 U CN 202120090572U CN 215259775 U CN215259775 U CN 215259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combustion chamber
wall
air
smok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905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绍金
张值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Zichen Group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Zichen Group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Zichen Group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Zichen Group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905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9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9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9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排烟管路,所述排烟管路的末端设置有排烟风机,所述燃烧室的外侧位置设置有热风室,所述燃烧室的右侧下方位置设置有清灰口,所述炉体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炉体的后侧外壁靠上的位置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末端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炉体的右侧外壁位置设置有出风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具有自动上料功能,借助鼓风机可以增加助燃剂含量,提高甘蔗渣的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热动力机械,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煤、油、气炉等。在现有技术中,热风炉大都采用化石燃料作为加热能源,所产生的烟尘对于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可直接排放,需要外设烟气处理设备,这会增加产出成本,而且,化石燃料想要充分燃烧也较为困难,仍然要其他技术手段辅助实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排烟管路,所述排烟管路的末端位置设置有排烟风机,所述燃烧室的外侧位置设置有热风室,所述燃烧室的右侧下方位置设置有清灰口,所述炉体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炉体的后侧外壁靠上的位置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末端位置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炉体的右侧外壁位置设置有出风管。
优选的,所述炉体是由冷轧钢材料制造的,所述燃烧室位于炉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炉体的左侧外壁的下部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穿过进料口,并且与燃烧室的左侧壁相通,所述下料斗焊接于进料管左端的上表面位置,所述进料管的左端位置螺纹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右侧机轴上固定套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与进料管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控箱之间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将下料斗中的甘蔗渣通过进料管不断输送到进料口中,并最终输送到燃烧室中进行燃烧。
优选的,所述热风室位于燃烧室与炉体内壁之间的位置,所述进风管焊接于炉体右侧外壁的上部位置,所述离心风机固定管接于进风管的右端口上,所述出风管的数量有两根,并且分别焊接于炉体右侧外壁和后侧外壁的下部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离心风机将外部空气稠入,并通过进风管输送到热风室内,处于热风室内的流动空气会被燃烧室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会从出风管中排出。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路是由镀锌钢材料制造的,所述排烟管路焊接于炉体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所述排烟管路呈“L”字形,所述排烟风机固定连接于排烟管路的顶端口,所述排烟风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与电控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燃烧室内的甘蔗渣经过燃烧后的烟尘会向上流动到排烟管路中,并被排烟风机快速抽出到外部,加快了排烟的效率,由于甘蔗渣属于生物燃料,相对于传统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烟气具有低污染性,对自然环境较为友好。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底部位置管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过炉体的底部。并从炉体的左端外壁伸出,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位置法兰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电控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鼓风机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管输送到燃烧室内,提高燃烧室内的氧气含量,优化甘蔗渣的燃烧效率,提高甘蔗渣的利用率,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通过设置有下料斗、驱动电机、螺旋杆、进料管和进料口,当甘蔗渣倒入到下料斗中后,位于进料管左端的驱动电机会带动螺旋杆不断旋转,将甘蔗渣不断通过进料管输送到进料口中,实现自动上料,省时省力,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鼓风机、进气管和燃烧室,在燃烧室内的甘蔗渣燃料燃烧后,位于炉体左侧下部的鼓风机会将外部空气抽到进气管,通过进气管不断输送到燃烧室内,为甘蔗渣的燃烧源源不断提供氧气,可以使得甘蔗渣充分燃烧,有助于提高甘蔗渣的燃烧效率,避免燃烧不充分而导致浪费,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通过设置有排烟管路和排烟风机,甘蔗渣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会向上流动到排烟管路中,并被排烟风机快速抽送到外部空间,这样可以极大提高烟气的排放效率,同时,也可以防止烟气在排烟管路中积聚,而导致烟道内壁受到腐蚀,缩短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的进料管和下料斗的主剖视图。
图中:1、炉体;2、燃烧室;3、排烟管路;4、排烟风机;5、热风室;6、清灰口;7、进料管;8、下料斗;9、电控箱;10、进风管;11、离心风机;12、出风管;13、进料口;14、驱动电机;15、螺旋杆;16、进气管;17、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燃烧室2,燃烧室2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排烟管路3,排烟管路3的末端位置设置有排烟风机4,燃烧室2的外侧位置设置有热风室5,燃烧室2的右侧下方位置设置有清灰口6,炉体1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进料管7,进料管7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下料斗8,下料斗8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电控箱9,炉体1的后侧外壁靠上的位置设置有进风管10,进风管10的末端位置设置有离心风机11,炉体1的右侧外壁位置设置有出风管12。
炉体1是由冷轧钢材料制造的,燃烧室2位于炉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炉体1的左侧外壁的下部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3,进料管7穿过进料口13,并且与燃烧室2的左侧壁相通,下料斗8焊接于进料管7左端的上表面位置,进料管7的左端位置螺纹连接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右侧机轴上固定套接有螺旋杆15,螺旋杆15与进料管7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驱动电机14与电控箱9之间为电性连接。
热风室5位于燃烧室2与炉体1内壁之间的位置,进风管10焊接于炉体1右侧外壁的上部位置,离心风机11固定管接于进风管10的右端口上,出风管12的数量有两根,并且分别焊接于炉体1右侧外壁和后侧外壁的下部位置。
排烟管路3是由镀锌钢材料制造的,排烟管路3焊接于炉体1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排烟管路3呈“L”字形,排烟风机4固定连接于排烟管路3的顶端口,排烟风机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与电控箱9。
燃烧室2的底部位置管接有进气管16,进气管16穿过炉体1的底部。并从炉体1的左端外壁伸出,进气管16的末端位置法兰连接有鼓风机17,鼓风机17与电控箱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电控箱9与外部供电电源相连接,将出风管12与外部的风带或风管相连接好,接着通过电控箱9打开驱动电机14、鼓风机17、排烟风机4和离心风机11,再将甘蔗渣燃料倒入下料斗8中,驱动电机14带动进料管7中的螺旋杆15不断转动,下料斗8中的甘蔗渣会被螺旋杆15连续输送到进料口13中,并最终输送到燃烧室2内,这时,使用者打开清灰口6,将点燃的引火物放在燃烧室2下方,将甘蔗渣点燃,当甘蔗渣燃烧后,鼓风机17会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管16抽送到燃烧室2内,以使得甘蔗渣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甘蔗渣燃料的燃烧率,防止燃料无法被充分燃烧而被浪费。离心风机11会将外部空气抽到进风管10内,并通过进风管10输送到热风室5内,当空气进入热风室5内后,由于燃烧室2的外壁温度较高,会对热风室5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会从出风管12中排出到外部的风带或风管中,以供使用;期间,甘蔗渣燃烧产生的烟尘会向上流动到排烟管路3中,并被排烟风机4抽到外部空间,有助于加快排烟效率,防止烟气积聚在排烟管路3中,造成管道内壁受到腐蚀而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而甘蔗渣充分燃烧后的灰烬会落到燃烧室2下方的积灰室,待燃烧完全后,使用者可以打开清灰口6的门,将灰烬从清灰口6中掏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排烟管路(3),所述排烟管路(3)的末端位置设置有排烟风机(4),所述燃烧室(2)的外侧位置设置有热风室(5),所述燃烧室(2)的右侧下方位置设置有清灰口(6),所述炉体(1)的左侧位置设置有进料管(7),所述进料管(7)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下料斗(8),所述下料斗(8)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电控箱(9),所述炉体(1)的后侧外壁靠上的位置设置有进风管(10),所述进风管(10)的末端位置设置有离心风机(11),所述炉体(1)的右侧外壁位置设置有出风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是由冷轧钢材料制造的,所述燃烧室(2)位于炉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炉体(1)的左侧外壁的下部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3),所述进料管(7)穿过进料口(13),并且与燃烧室(2)的左侧壁相通,所述下料斗(8)焊接于进料管(7)左端的上表面位置,所述进料管(7)的左端位置螺纹连接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右侧机轴上固定套接有螺旋杆(15),所述螺旋杆(15)与进料管(7)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所述驱动电机(14)与电控箱(9)之间为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室(5)位于燃烧室(2)与炉体(1)内壁之间的位置,所述进风管(10)焊接于炉体(1)右侧外壁的上部位置,所述离心风机(11)固定管接于进风管(10)的右端口上,所述出风管(12)的数量有两根,并且分别焊接于炉体(1)右侧外壁和后侧外壁的下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路(3)是由镀锌钢材料制造的,所述排烟管路(3)焊接于炉体(1)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所述排烟管路(3)呈“L”字形,所述排烟风机(4)固定连接于排烟管路(3)的顶端口,所述排烟风机(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与电控箱(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的底部位置管接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穿过炉体(1)的底部,并从炉体(1)的左端外壁伸出,所述进气管(16)的末端位置法兰连接有鼓风机(17),所述鼓风机(17)与电控箱(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CN202120090572.9U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Active CN215259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0572.9U CN215259775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0572.9U CN215259775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9775U true CN215259775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90572.9U Active CN215259775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9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4807U (zh) 节能环保型生物质自动除渣水暖炊事炉
CN201262420Y (zh) 干背卧式秸秆锅炉
CN215259775U (zh) 一种以甘蔗渣为燃料的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CN206037104U (zh) 一种兰炭专用清洁燃烧炉
CN207407379U (zh) 一种取暖炉
CN212252712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烤火炉
CN108895432A (zh)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系统及生物质颗粒燃料商用灶
CN211260777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CN208794390U (zh)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系统及生物质颗粒燃料商用灶
CN202618250U (zh) 双压引风加热装置
CN105202584A (zh) 全自动生物质燃烧供暖炉
CN206037129U (zh) 一种型煤专用清洁燃烧炉
CN101382341A (zh) 全自动高效秸秆类燃气类采暖炉
CN211716617U (zh) 生物质民用多功能智能化采暖炉
CN206113007U (zh) 高效低排采暖炉
CN205619553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
CN213119512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生物质颗粒热风炉
CN216694003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热风炉
CN219531211U (zh) 烤烟热风炉燃烧室
CN220728531U (zh) 一种生物质热风装置
CN215001705U (zh) 一种一体式生物质燃烧炉
CN210373715U (zh) 智能全自动生物颗粒采暖炉
CN221098981U (zh) 小型生物质热水锅炉
CN219389816U (zh) 具有新型下反烧结构的生物质水暖炉
CN21993395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采暖炉送料旋灰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