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7064U -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7064U
CN215247064U CN202022702706.6U CN202022702706U CN215247064U CN 215247064 U CN215247064 U CN 215247064U CN 202022702706 U CN202022702706 U CN 202022702706U CN 215247064 U CN215247064 U CN 215247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anel frame
plate
d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27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崇桂
温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027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7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7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7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中端部结构,包括第一端部(100),所述第一端部(100)包括第一顶横梁(101)、第一底横梁(102)、第一角柱(103)、第二角柱(104)和端门;所述端门上设有通风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散热性能佳,便于安装设备,满足内部配置多台计算机或专用设备的装配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加工及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随着通信电子、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集装箱用于装配计算机、伺服器等设备形成移动式或便于快速建设部署的设备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由于散热性能较差,难以满足在集装箱内部配置多台设备的要求,因而需要设计具有较佳散热性能的集装箱以满足内部配置多台计算机或专用设备的装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端部结构,包括第一端部(100),所述第一端部(100)包括第一顶横梁(101)、第一底横梁(102)、第一角柱(103)、第二角柱(104)和端门;所述端门上设有通风窗。
所述第一顶横梁(101)由第一顶横梁第一底板(1011)、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及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或焊接形成的双L形结构;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 的夹角及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端门为由第一门体(105)构成的单开门结构,所述第一门体(105)通过铰链(107)与第一角柱(103)或第二角柱(104)相铰接;或所述端门为由第一门体(105)和第二门体(106)构成的对开门结构,所述第一门体(105)通过铰链(107)与第一角柱(103)相铰接;所述第二门体(106)通过铰链(107)与第二角柱(104)相铰接。所述第一顶横梁(101)与第一底横梁(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端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相一致;所述第一角柱(103)与第二角柱(104)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端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距离相一致。所述第一底横梁(102)由的第一底横梁第一底板(1021)、第一底横梁第一侧板(1022)、第一底横梁第二底板(1023)、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第一底横梁顶板(1025)及第一底横梁内侧板(1026)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或焊接形成双C形结构;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一侧板(1022)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相齐平;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相齐平;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和所述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厚度相等;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的宽度;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外侧及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的外侧均设有密封件(110)。所述第一门体(105)还设有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和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 的中间位置相焊接;所述第二门体(106)还设有第二中间框架结构;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和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中间位置相焊接。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的第一开口部(1057)、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的第二开口部(1058)、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 共同围合的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第二底部门板框(1064)、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共同围合的第四开口部中均设有百叶机构(111)和过滤网。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封板(1055);所述第一封板为一条状板形结构且焊接在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或所述第一封板(1055)由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封板(1055)的外表面设有密封件(110),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内壁板远离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一侧设置有弯折部(1066);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封板(1065),所述第二封板(1065)为一条状板形结构且焊接在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上或所述第二封板(1065)由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向远离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方向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端部结构,包括第二端部(200),所述第二端部(200)包括第二顶横梁(201)、第二底横梁(204)、第三角柱(202)、第四角柱(203)和端壁(211);所述端壁(211)上设有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第十开口部(210)、第五封板、第六封板、第七封板、第八封板、第九封板和第十封板;所述第五开口部(205)和第六开口部(206)均为矩形且分别设置在端壁(211)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七开口部(207)和所述第八开口部(208) 均为矩形;所述第七开口部(207)设置在所述端壁(211)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八开口部(208)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部(207)的底部且紧邻所述第七开口部(207)设置;所述端壁(211)上还设有所述第九开口部(209)为矩形且设置在所述端壁(211)的侧边沿;所述第九开口部(209)的底部边沿与所述第八开口部(208)的底部边沿齐平;所述第十开口部 (210)为矩形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1058)和所述第九开口部(209)的之间;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均采用L形角铁焊接而成;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上均设有装配孔;所述第五封板、第六封板、第七封板、第八封板、第九封板和第十封板分别可通过所述装配孔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散热性能佳,便于安装设备,满足移动式集装箱矿场的装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端部结构的第一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端部结构中第一顶横梁和第一顶部门板框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另一种第一端部结构中第一顶横梁和第一顶部门板框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端部结构中第一底横梁和第一底部门板框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端部结构中第一侧部门板框、第二侧部门板框、第三侧部门板框及第四侧部门板框与第一角柱及第二角柱的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端部结构中第一门体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端部结构的第二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端部结构,包括第一端部100,所述第一端部100 包括第一顶横梁101、第一底横梁102、第一角柱103、第二角柱104和端门;所述端门上设有通风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通风窗,可在不打开端门的情况下对集装箱内进行通风散热。
所述端门可以为由第一门体105构成的单开门结构,所述第一门体105通过铰链107与第一角柱103或第二角柱104相铰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所使用的位置和内部设备来确定需要第一门体105为左开门还是右开门,从而确定与第一门体105相铰接的是第一角柱103还是第二角柱104。
所述端门也可以为由第一门体105和第二门体106构成的对开门结构,所述第一门体105 通过铰链107与第一角柱103相铰接;所述第二门体106通过铰链107与第二角柱104相铰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端门设置为对开门,有利于根据使用需要只打开其中一扇门体或将两扇门体均打开。
所述第一顶横梁101与第一底横梁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端门门框或开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相一致;所述第一角柱103与第二角柱104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端门门框或开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距离相一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所述端门的四周不需要再设置端壁211,而端门具有最大限度的面积,一方面可便于打开端门安装设备,另一方面可便于在端门上设置更大面积的通风窗,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端部结构具有更佳的散热性能。
所述第一门体105包括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 和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和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均为矩形方管;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和所述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和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顶部;所述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 和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和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围合成第一门体105的外周框架结构。
所述第一顶横梁(101)面向集装箱体外侧的底角部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端门门体的凹部,所述凹部包括由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和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形成,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一顶横梁101由第一顶横梁第一底板1011、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及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或焊接形成双L形结构。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夹角及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的夹角均为锐角。或,所述第一顶横梁(101)包括由第一顶横梁第一背板(1015)、第一顶横梁第一底板(1011)、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及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夹角及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的夹角均为锐角。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形成的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并非水平状,而是外部低且内部高的倾斜状,这样可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外面的水流入箱内。
对应的,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的顶板10511具有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 相一致的倾斜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之间保持结构相配合,从而当第一门体105闭合时,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 1051与所述第一顶横梁101之间具有较佳的密闭性。
对应的,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的宽度;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外侧设有密封件1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密封件110可在关闭第一门体105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与第一顶横梁101 之间发生碰撞造成形体形变;另一方面,密封件110的厚度可根据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 的宽度与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的厚度之间的差来设置,从而保证当闭合第一门体105时,门体的箱外表面与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相齐平;第三方面,密封件110还可在门体闭合后起到密封作用。
所述第一底横梁102由第一底横梁第一底板1021、第一底横梁第一侧板1022、第一底横梁第二底板1023、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第一底横梁顶板1025及第一底横梁内侧板1026 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或焊接形成双C形结构。
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一侧板1022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相齐平;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相齐平;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和所述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外侧设有密封件1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可保持第一顶横梁101、第一门体105及第一底横梁102之间的结构相配合且保持结构平整美观和稳定牢固。
当所述端门为由第一门体105和第二门体106构成的对开门结构时,所述第二门体106 包括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和第二底部门板框 1064;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和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为矩形方管;所述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和所述第二底部门板框1064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和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顶部;所述第二底部门板框106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和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和二底部门板框围合成第二门体106的外周框架结构。
同样的,所述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的顶板具有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相一致的倾斜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同理,这样所述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之间保持结构相配合,从而当第二门体106闭合时,所述第二顶部门板框 1061与所述第一顶横梁101之间具有较佳的密闭性。
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封板1055;所述第一封板为一条状板形结构且焊接在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或所述第一封板1055由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封板1055的外表面设有密封件110,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内壁板远离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一侧设置有弯折部106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第一门体105和第二门体106均闭合时,所述第一封板1055与所述弯折部1066结构相配合,所述弯折部1066与所述第一封板1055上设置的密封件110相互抵靠,一方面可使得二门体之间密闭性更佳,同时也可在关门的时候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门体磕碰形变。
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封板1065,所述第二封板1065为一条状板形结构且焊接在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上或所述第二封板1065由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向远离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方向延伸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封板1065用于当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均闭合时,所述第二封板封堵在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和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之间的缝隙外侧,从而进一步使得二门体之间密闭性更佳。
所述第一门体105还设有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和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中间位置相焊接。这样,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成第一开口部1057 的外部边框。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成第二开口部1058的外部边框。这样,所述第一门体105上所具有的第一开口部1057和第二开口部1058形成设置在第一门体105上的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
所述第二门体106还设有第二中间框架结构;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 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和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中间位置相焊接。这样,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共同围合成第三开口部的外部边框。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第二底部门板框1064、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共同围合成第四开口部的外部边框。这样,所述第二门体106上所具有的第三开口部和第四开口部形成设置在第二门体106上的第三通风窗和第四通风窗。
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第一开口部1057,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第二开口部1058,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共同围合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第二底部门板框1064、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共同围合第四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1057、第二开口部1058、第三开口部和第四开口部中均设有百叶机构1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所述百叶机构111,可根据箱体内实际温度和散热需求来调节百叶叶片的角度,从而调节通风和散热能力,从而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散热和通风;或者在极端天气下,将第一开口部1057、第二开口部1058、第三开口部或第四开口部全部封闭,确保箱体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所述第一开口部1057、第二开口部1058、第三开口部和第四开口部内还设有防护网,防护网可以包括铁丝网、塑料网、防尘纤维网或多层叠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设置防护网可防止外部蚊虫、飞鸟、灰尘或其他危害物进入到箱体内,能使空气快速流通和起到防尘效果,在保持散热性能的前提下确保箱体内环境清洁度,利于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所述百叶机构111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由百叶机构框架及可通过手动调节或液压泵驱动自动调节角度的叶片构成,叶片可以是铝合金、金属或厚钢材制成。由于百叶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惯常使用的技术手段实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端部结构,还包括具有人脸识别认证设备109的用于控制锁固第一门体105或第二门体106的锁具10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配有智能门禁锁,这样可通过钥匙或刷卡或人脸识别认证的方法打开第一门体105或第二门体106。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端部结构,还包括第二端部200,所述第二端部200包括第二顶横梁 201、第二底横梁204、第三角柱202、第四角柱203和端壁2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端部100和第二端部200分别设置在集装箱的两端。
所述端壁211上设有第五开口部205和第六开口部206;所述第五开口部205和第六开口部206均为矩形且分别设置在端壁211顶部的两侧。所述端壁211上还设有第七开口部207 和第八开口部208;所述第七开口部207和所述第八开口部208均为矩形;所述第七开口部 207设置在所述端壁211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八开口部208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部207的底部且紧邻所述第七开口部207设置。所述端壁211上还设有第九开口部209,所述第九开口部209为矩形且设置在所述端壁211的侧边沿;所述第九开口部209的底部边沿与所述第八开口部208的底部边沿齐平。所述端壁211上还设有第十开口部210,所述第十开口部210为矩形且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部207和所述第八开口部208的旁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及第十开口部210用于安装空调、风机、铺设电源线缆、信号线缆或作为观察窗使用。
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 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均采用L形角铁焊接而成。
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 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上均设有装配孔。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端部结构,还包括第五封板、第六封板、第七封板、第八封板、第九封板和第十封板;还包括第五封板、第六封板、第七封板、第八封板、第九封板和第十封板分别可通过所述装配孔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相固定。从而,当不使用这些开口部的部分或全部时,可起到对这些开口部的封堵作用。
所述第十封板上设有两圆形通孔,可分别用于穿设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及其他线缆,这样,一方面便于走线更加整齐,便于检修和维护;另一方面,不同线缆保持一定距离可有利于减小电磁干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端部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部(100),所述第一端部(100)包括第一顶横梁(101)、第一底横梁(102)、第一角柱(103)、第二角柱(104)和端门;所述端门上设有通风窗;所述第一顶横梁(101)面向集装箱体外侧的底角部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端门门体的凹部,所述凹部包括由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和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形成,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夹角为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横梁(101)包括由第一顶横梁第一底板(1011)、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及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或焊接形成的双L形结构;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夹角及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的夹角均为锐角;或,所述第一顶横梁(101)包括由第一顶横梁第一背板(1015)、第一顶横梁第一底板(1011)、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及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夹角及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的夹角均为锐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门为由第一门体(105)构成的单开门结构,所述第一门体(105)通过铰链(107)与第一角柱(103)或第二角柱(104)相铰接;或所述端门为由第一门体(105)和第二门体(106)构成的对开门结构,所述第一门体(105)通过铰链(107)与第一角柱(103)相铰接;所述第二门体(106)通过铰链(107)与第二角柱(104)相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横梁(101)与所述第一底横梁(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端门门框或开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相一致;所述第一角柱(103)与所述第二角柱(104)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端门门框或开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距离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横梁(102)包括由第一底横梁第一底板(1021)、第一底横梁第一侧板(1022)、第一底横梁第二底板(1023)、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第一底横梁顶板(1025)及第一底横梁内侧板(1026)依次连接且由平板一体弯折或焊接形成的双C形结构;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一侧板(1022)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侧板(1014)相齐平;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相齐平;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和所述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厚度相等;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二底板(1013)的宽度;所述第一顶横梁第一侧板(1012)的外侧及所述第一底横梁第二侧板(1024)的外侧均设有密封件(1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105)还设有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和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中间位置相焊接;和/或,所述第二门体(106)还设有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和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为内侧具有开口的C字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和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中间位置相焊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所述第一顶部门板框(1051)、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的第一开口部(1057),所述第一中间框架结构(1056)、所述第一底部门板框(1054)、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共同围合的第二开口部(1058),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所述第二顶部门板框(1061)、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共同围合的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二中间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底部门板框(1064)、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共同围合的第四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1057)、所述第二开口部(1058)、所述第三开口部、所述第四开口部中均设有百叶机构(111)和过滤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封板(1055);所述第一封板为一条状板形结构且焊接在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或所述第一封板(1055)由所述第二侧部门板框(1053)的内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部门板框(105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封板(1055)的外表面设有密封件(110),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内壁板远离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一侧设置有弯折部(1066);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封板(1065),所述第二封板(1065)为一条状板形结构且焊接在所述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上或所述第二封板(1065)由第三侧部门板框(1062)的外表面向远离所述第四侧部门板框(1063)的方向延伸形成。
9.一种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端部(200),所述第二端部(200)包括第二顶横梁(201)、第二底横梁(204)、第三角柱(202)、第四角柱(203)和端壁(211);所述端壁(211)上设有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第十开口部(210)、第五封板、第六封板、第七封板、第八封板、第九封板和第十封板;所述第五开口部(205)和第六开口部(206)均为矩形且分别设置在端壁(211)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七开口部(207)和所述第八开口部(208)均为矩形;所述第七开口部(207)设置在所述端壁(211)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八开口部(208)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部(207)的底部且紧邻所述第七开口部(207)设置;所述端壁(211)上还设有所述第九开口部(209)为矩形且设置在所述端壁(211)的侧边沿;所述第九开口部(209)的底部边沿与所述第八开口部(208)的底部边沿齐平;所述第十开口部(210)为矩形且设置在所述第七开口部(207)和所述第八开口部(208)的旁边;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均采用L形角铁焊接而成;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上均设有装配孔;所述第五封板、第六封板、第七封板、第八封板、第九封板和第十封板分别可通过所述装配孔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05)、第六开口部(206)、第七开口部(207)、第八开口部(208)、第九开口部(209)和第十开口部(210)的边框相固定。
10.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结构。
CN202022702706.6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Active CN215247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2706.6U CN215247064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2706.6U CN215247064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7064U true CN21524706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1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2706.6U Active CN215247064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7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50052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Enclosures
US20130319623A1 (en) Hydraulic leveraged overhead door assembly
EP2925106A1 (en) A standalone modular structure suitable for containing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other electric devices
CN107747407A (zh) 一种智能方舱
CN215247064U (zh) 一种端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US6070372A (en) Auxiliary fold-out room
US9631418B2 (en) Hydraulically operated overhead tilt-up door with stabilizer
KR20110002643A (ko) 셀터박스
CN219339302U (zh) 一种野外综合保障车载舱
CN217731474U (zh)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CN111188511A (zh) 可自动开启的方舱顶盖
CN2673037Y (zh) 一种新型电力机车控制屏柜
MX2007004877A (es) Cubierta contra la intemperie para equipo electronico, uso de la misma para colgar en un poste, torre o monopolio y portador de antena para cubierta contra la intemperie.
CN210086490U (zh) 拼接房
JPH10331463A (ja) 収納箱
US20120267370A1 (en) Fuel dispensing unit with hinged door
CN214062449U (zh) 一种用于安装设备的容纳结构和集装箱
CN217129341U (zh) 一种门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7673050U (zh) 一种智能方舱
CN216598536U (zh) 一种液冷储能户外一体柜柜体结构
CN219459594U (zh) 矿用自卸车无人驾驶设备控制柜
CN219296228U (zh) 一种防尘防火集装箱
CN219237428U (zh) 一种归中装置防水罩和停靠平台
US6144555A (en) Protective structure
CN219524938U (zh) 一种可拼接式折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