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2890U -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 Google Patents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32890U
CN215232890U CN202120789490.3U CN202120789490U CN215232890U CN 215232890 U CN215232890 U CN 215232890U CN 202120789490 U CN202120789490 U CN 202120789490U CN 215232890 U CN215232890 U CN 215232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inner core
shell
gypsum board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94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uxiangjia Lv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uxiangjia Lv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uxiangjia Lv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uxiangjia Lv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94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32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32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32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所述除尘设备包括:吸尘罩;集尘箱,包括相互连通的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壳内中部,所述内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相对设置,所述内芯除入口侧和出口侧之外的侧壁均与所述外壳对应的侧壁间紧贴密封设置;所述出口侧设有第一过滤侧壁,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出口侧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过滤侧壁;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所述吸尘罩和所述集尘箱的外壳。该除尘设备结构小巧轻便,适合放置于切割机周围进行吸尘操作,两级过滤在排风的同时集尘,有利于对粉尘的进一步收集。

Description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在装修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石膏板进行装饰,为适应装饰区域的大小,经常要用到切割机对石膏板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粉尘产生,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现有的除尘设备大多为布袋式除尘,但是一般布袋式除尘设备较大,在化工厂等应用较多,不适合应用于石膏板的切割环境,且布袋式除尘周围的环境仍存在很多粉尘,需进一步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与切割机配合使用,所述除尘设备包括:
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内为负压,并被配置为设置于所述切割机的锯片周围;
集尘箱,包括相互连通的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壳内中部,所述内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相对设置,所述内芯除入口侧和出口侧之外的侧壁均与所述外壳对应的侧壁间紧贴密封设置;所述出口侧设有第一过滤侧壁,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出口侧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过滤侧壁;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所述吸尘罩和所述集尘箱的外壳。
进一步,所述入口侧与所述外壳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一缓冲区,所述出口侧与所述外壳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二缓冲区;所述外壳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区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入口侧与所述内芯的入口侧垂直。
进一步,所述外壳被配置为与所述切割机的切割台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所述内芯被配置为能抽出所述外壳外或能插入所述外壳内。
进一步,所述内芯的入口侧设有可相对所述入口侧上下移动定位的插板。
进一步,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风机的吸风口被配置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吸尘罩连通,其出风口被配置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外壳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侧壁的顶部凸出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设备结构小巧轻便,适合放置于切割机周围进行吸尘操作,其中第一过滤侧壁和第二过滤侧壁形成两级过滤,在排出气流的同时,将绝大部分粉尘主要阻挡在内芯内,少部分粉尘阻挡在第二过滤侧壁和第一过滤侧壁之间,有利于对粉尘的进一步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设备与切割机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芯(插板拔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气流由内芯的入口侧进入内芯内;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芯(插板拔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气流由内芯的出口侧排出内芯外;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连接管、风机与吸尘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1、切割机;011、锯片;1、吸尘罩;2、外壳;21、第二过滤侧壁;22、第一缓冲区;3、内芯;31、第一过滤侧壁;32、插板;4、连接管;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1-5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参考图1、图2,与切割机01配合使用,所述除尘设备包括:
吸尘罩1,所述吸尘罩1内为负压,并被配置为设置于所述切割机01的锯片011周围;
集尘箱,包括相互连通的外壳2和内芯3,所述内芯3位于所述外壳2内中部,所述内芯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相对设置,所述内芯3除入口侧和出口侧之外的侧壁均与所述外壳2对应的侧壁间紧贴密封设置;所述出口侧设有第一过滤侧壁31,所述外壳2上与所述出口侧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过滤侧壁21;
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所述吸尘罩1和所述集尘箱的外壳2;
本实施例的除尘设备使用过程如下:锯片011周围的石膏粉在吸尘罩1负压的作用下,随负压气流一起经由吸尘罩1、连接管4后进入集尘箱的外壳2,并继而进入内芯3内,气流经由第一过滤侧壁31和第二过滤侧壁21后排出,石膏粉被阻挡于内芯3内;由此实现对石膏板切割设备除尘。
进一步,外壳2和内芯3均可为长方体结构,以内芯3的入口侧为左、出口侧为右建立坐标,即,内芯3的底壁、前壁和后壁分别与外壳2的底壁、前壁和后壁紧贴密封设置,以避免进入外壳2的粉尘经由外壳2与内芯3侧壁之间的缝隙内。
本实施例中,为对石膏板切割过程进行除尘,直接在切割机01锯片011的周围设置吸尘罩1,该吸尘罩1通过连接管4与集尘箱连通;该集尘箱设置了外壳2和内芯3两层,且除去内芯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外的其他侧壁均与外壳2的相应侧壁紧贴设置,使得粉尘主要收集于内芯3内。
该除尘设备结构小巧轻便,适合放置于切割机01周围进行吸尘操作,其中第一过滤侧壁31和第二过滤侧壁21形成两级过滤,在排出气流的同时,将绝大部分粉尘主要阻挡在内芯3内,少部分粉尘阻挡在第二过滤侧壁21和第一过滤侧壁31之间,有利于对粉尘的进一步收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5,所述第一过滤侧壁31、第二过滤侧壁21中部设有棉纱/无纺布过滤网,该过滤网类似现有的布袋式除尘中的布袋,既可以集尘也可以排风,但是现有的布袋面积过大,导致布袋周围环境中的粉尘也较多,而本实施例中,只有第一过滤侧壁31、第二过滤侧壁21有集尘和排风的作用,其余侧壁均为密封形式,可有效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粉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述入口侧与所述外壳2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一缓冲区22,所述出口侧与所述外壳2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二缓冲区(图中未示出);所述外壳2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区22的侧壁上,所述外壳2的入口侧与所述内芯3的入口侧垂直。
其中,第一缓冲区22的设置,主要为进入外壳2的气流提供缓冲区,且外壳2的入口侧与所述内芯3的入口侧垂直,以避免进入外壳2的气流直吹内芯3区域,便于粉尘在内芯3区域的快速沉积。
第二缓冲区的设置,主要为即将排出外壳2的气流提供缓冲区,气流携带的绝大多数粉尘均被第一过滤侧壁31挡在了内芯3里,少部分粉尘跟随气流至第二缓冲区,气流经由第二过滤侧壁21排出,该少部分粉尘被第二过滤侧壁21挡在了第二缓冲区内。即本实施例中的除尘设备不只是简单的设置了两级过滤,该两级过滤之间还设置有利于粉尘再次沉积的第二缓冲区,以尽量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所述外壳2被配置为与所述切割机01的切割台相对位置固定,该外壳2可放置于切割机01的切割台上,也可以放置于切割机01一侧的地面上,或者根据实际需求另行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芯3被配置为能抽出所述外壳2外或能插入所述外壳2内;即,内芯3相对外壳2可拆卸,便于对内芯3内的粉尘进行清理。
具体地,外壳2中部设有供所述内芯3插入或拔出的开口,当内芯3位于所述外壳2内时,内芯3的顶壁封堵所述开口,即内芯3的顶壁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2顶壁的上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述内芯3的入口侧设有可相对所述入口侧上下移动定位的插板32;当吸尘罩1进行吸尘时,将插板32向上拔起,以使得粉尘可以进入内芯3内;当吸尘罩1停止吸尘时,将插板32插回以封堵内芯3的入口侧,以使得粉尘尽快在内芯3内沉积。且,在操作人员将内芯3由外壳2拔出的过程中,也建议用插板32封堵内芯3的入口侧,以避免在内芯3转移过程中粉尘的飞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还设有风机5,所述风机5位于所述连接管4上,并被配置为用于为吸尘罩1提供负压,所述风机5的吸风口被配置为通过连接管4与所述吸尘罩1连通,其出风口被配置为通过连接管4与所述外壳2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风机5为轴流风机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所述第一过滤侧壁31的顶部凸出所述外壳2的上表面设置。该凸出部类似于提手,方便操作人员将内芯3完全插入外壳2内或拔出外壳2外。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与切割机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包括:
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内为负压,并被配置为设置于所述切割机的锯片周围;
集尘箱,包括相互连通的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壳内中部,所述内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相对设置,所述内芯除入口侧和出口侧之外的侧壁均与所述外壳对应的侧壁间紧贴密封设置;所述出口侧设有第一过滤侧壁,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出口侧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过滤侧壁;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所述吸尘罩和所述集尘箱的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侧与所述外壳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一缓冲区,所述出口侧与所述外壳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二缓冲区;所述外壳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区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入口侧与所述内芯的入口侧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被配置为与所述切割机的切割台相对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被配置为能抽出所述外壳外或能插入所述外壳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入口侧设有可相对所述入口侧上下移动定位的插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风机的吸风口被配置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吸尘罩连通,其出风口被配置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外壳的入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侧壁的顶部凸出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
CN202120789490.3U 2021-04-16 2021-04-16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Active CN215232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490.3U CN215232890U (zh) 2021-04-16 2021-04-16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490.3U CN215232890U (zh) 2021-04-16 2021-04-16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32890U true CN21523289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9490.3U Active CN215232890U (zh) 2021-04-16 2021-04-16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32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4214A (zh) 立體成型裝置及其粉末過濾系統
CN215232890U (zh) 石膏板切割除尘设备
CN210938332U (zh) 一种数控机床除尘装置
CN211133351U (zh) 一种激光机烟尘过滤装置
CN218281139U (zh) 一种袋式除尘装置
CN215782330U (zh) 一种粉尘过滤器用一体式抽拉滤芯
CN20639886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6262285U (zh) 具滤筒粉尘回收功能的集尘机
CN213032073U (zh) 一种气固分离集尘装置
CN213253508U (zh) 一种高效除尘器
CN212420556U (zh) 一种数控机床集尘装置
CN218169646U (zh) 切割机除尘设备及除尘切割装置
CN205995591U (zh) 一种带有粉尘分离器的研磨机
CN213887421U (zh) 一种基于纺织服装生产工作台用除尘装置
CN213999107U (zh) 一种磨床铁屑清理回收装置
CN218890974U (zh) 耐火材料生产用粉尘回收机构
CN209754916U (zh) 一种修磨机滤网废屑收集装置
CN216802705U (zh) 一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废屑收集装置
CN218304698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吸尘装置的主机及应用其的清洁设备
CN219027824U (zh) 一种木工吸尘器
CN217077967U (zh) 针织横机
CN218794673U (zh) 一种用于激光雕刻机的除尘装置
CN217068079U (zh) 一种便于输送飞灰的布袋除尘系统
CN213681328U (zh) 一种磨毛机自动吸尘装置
CN219881937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废屑收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