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2287U -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32287U
CN215232287U CN202121722302.1U CN202121722302U CN215232287U CN 215232287 U CN215232287 U CN 215232287U CN 202121722302 U CN202121722302 U CN 202121722302U CN 215232287 U CN215232287 U CN 215232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area
sewage
plate
inclin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23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遇瑶
雷成
王元月
何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Investment Development Jiangxi Co ltd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cep Investment Development Jiangxi Co ltd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cep Investment Development Jiangxi Co ltd,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cep Investment Development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23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32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32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32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分离装置,属于生物系统中污水固液气三相分离的技术领域;该处理器包括侧壁上开设清水出口的容器,容器内腔经竖向设置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隔开形成斜板区、脱气区和全混区,脱气区位于全混区及斜板区之间;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分别与容器的内壁连接并悬置于容器内腔底部的上方,以使斜板区的下端经一沉淀区与脱气区的下端连通,且第二隔板与容器内腔底部形成回流缝,以使沉淀区与全混区连通;并且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穿水孔,且穿水孔至容器上端的距离大于第二隔板至容器开口端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固液气分离效果佳及斜板区无不流动“死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系统中污水固液气三相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固液气三相分离器最早出现于1970年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Lettinga教授发明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三相分离器使生物反应器的污泥龄大大延长,进而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生化效率,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获得突破性的进展。UASB反应器具有较高的生化性能,但反应器内的生物污泥以絮状为主。新一代的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三相分离器,通过较高的上升流速,筛选并淘汰低密度的絮状污泥,保留高密度的颗粒污泥,从而进一步提高生物反应器的污泥浓度并延长污泥龄。
颗粒污泥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其沉降速度、抗冲击负荷能力、抗毒性能力、稳定性、污染物去除能力等明显优于普通絮状活性污泥。生物污泥的颗粒化技术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不仅包括厌氧颗粒污泥,还有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和最新技术应用的好氧颗粒污泥。如何高效分离回收颗粒污泥并筛除絮状污泥及悬浮物是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
目前好氧颗粒污泥的工程化应用案例一般采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操作方式运行,配有外置式的旋流分离装置,当系统处于静置沉淀时通过水力旋流分离回收颗粒污泥,将生物反应系统内的大部分絮状污泥和污水絮体悬浮物排出,但该非连续的运行方式降低了单位时间的污水处理负荷。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工程应用在连续运行的全混反应系统中,配有内置式的挡板分离装置,通过控制进水量以满足分离装置内一定的上升流速,根据沉降快慢以区分并实现颗粒污泥与其它絮体的分离;但是,此类分离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固液气分离效果较差,且斜板区的局部区域存在不流动的“死区”,而不利于污水在斜板区的流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分离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固液气分离效果佳及斜板区无不流动“死区”的特点。
该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分离装置,包括:
上端开口的容器,所述容器的下端设有法兰开口;
全混区,设于所述容器内,用于收纳生物系统的污水;
脱气区,设于所述容器内,用于污水中气相的分离;
斜板区,设于所述容器内,用于污水中固、液相的分离;
其中,所述容器内腔经竖向设置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隔开形成所述斜板区、所述脱气区和所述全混区,所述脱气区位于所述全混区及所述斜板区之间;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分别与所述容器的内壁连接并悬置于所述容器内腔底部的上方,以使所述斜板区的下端经一沉淀区与所述脱气区的下端连通,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容器内腔底部形成回流缝,以使所述沉淀区与所述全混区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一穿水孔,且所述穿水孔至所述容器上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隔板至所述容器开口端的距离。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所述容器内垂直悬置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形成所述全混区、所述脱气区、所述斜板区及所述沉淀区,处于所述全混区的污水进入所述脱气区以使污水中的气相绝大部分从其上方溢出,接着进入所述沉淀区;所述容器内污水流动由液位差驱动,分离气相后的污水向上运动进入所述斜板区进行固、液相相分离,分离的液相通过所述容器上排水口排出,而分离的固相在所述斜板区滑落回所述沉淀区,并经所述回流缝返回至所述全混区,从而实现所述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固液气分离效果佳的目的。并且,所述穿水孔的设置,有效避免所述斜板区污水产生不流动的“死区”现象,得到进一步强化固液气分离的效果。
较佳地,所述第二隔板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隔板一侧延伸形成一折弯状的挡板;所述容器内腔的底面上设有一斜锲块,所述斜锲块的斜面与所述挡板形成所述回流缝。
较佳地,所述斜锲块的斜面与所述挡板的斜面呈非对称结构,且所述斜锲块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挡板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较佳地,所述斜板区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平行设置的斜板,且所述斜板呈倾斜设置;所述斜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容器内壁及所述第一隔板连接。
较佳地,所述斜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80°。
较佳地,所述斜板的末端沿竖向方向延伸形成一竖向板,所述竖向板悬置于所述沉淀区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第一隔板上端至所述容器开口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隔板上端至所述容器开口端的距离。
较佳地,与所述斜板区对应的所述容器侧壁上开设有清水出口。
较佳地,位于所述法兰开口处的所述容器设有一固定法兰盘,以使所述污水分离装置拆装于生物反应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水分离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水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线视图;
图4为图3标识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水分离装置的容器内部部分部件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斜板布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斜板布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容器、11-第一隔板、111-穿水孔、12-第二隔板、121-挡板、13-斜锲块、14-清水出口、15-固定法兰盘;
20-全混区;
30-脱气区;
40-斜板区、41-斜板、411-竖向板;
50-沉淀区、51-回流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分离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容器10。其中,所述容器10的下端开设有法兰开口;具体地,位于所述法兰开口处的所述容器设有一固定法兰盘15,所述固定法兰盘15的内腔与所述容器10的内腔连通,该污水分离装置经所述固定法兰盘15可便捷地拆装在生物反应器上,实现该污水分离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污水分离装置还包括全混区20、脱气区30和斜板区40;其中,所述全混区20设于所述容器10内用于收纳生物系统的污水,所述脱气区30设于所述容器10内用于污水中气相的分离,所述斜板区40设于所述容器10内用于污水中固、液相的分离。
如图1和图3所示,与所述斜板区40对应的所述容器10侧壁上开设有清水出口14。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容器10内腔经竖向设置的第一隔板11及第二隔板12隔开形成所述斜板区40、所述脱气区30和所述全混区20。本实施例中,所述脱气区30位于所述全混区20及所述斜板区40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隔板11与所述容器10的内壁连接并悬置于所述容器10内腔底部的上方,所述斜板区40与所述脱气区30的交汇处形成一沉淀区50,所述沉淀区50既可承接所述斜板区40分离出的固相,也可使得经所述脱气区30的脱气后的污水进入所述斜板区40。并且,所述第二隔板12与所述容器10的内壁连接并悬置于所述容器10内腔底部的上方,以使所述第二隔板12末端与所述容器10内腔底部形成回流缝51,实现所述沉淀区50与所述全混区20连通,其目的在于使得所述沉淀区50的固相重新回到所述全混区20。
进一步地,该污水分离装置的分离固液气三相的工作原理为: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水经所述固定法兰盘进入所述全混区20,所述容器10内污水流动由液位差驱动,处于所述全混区20的污水经所述第二隔板12溢出进入所述脱气区30,以使污水中的气相绝大部分从其上方溢出,接着进入所述沉淀区50;分离气相后的污水向上运动进入所述斜板区40进行固、液相分离,分离的液相通过所述清水出口14排出,而分离的固相在所述斜板区40积累适量后滑落回所述沉淀区50,并经所述回流缝51返回至所述全混区20,从而实现对生物反应器中污水的固液气三相分离。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隔板11上端至所述容器10开口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隔板12上端至所述容器10开口端的距离。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一隔板11及所述第二隔板12在所述容器10内的位置设置,以使所述斜板区40的液位线高于所述脱气区30的液位线,可以解决该污水分离装置具体运作过程中的进出量失衡问题。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隔板11上开设有一穿水孔111,且所述穿水孔111至所述容器10开口端的距离大于所述污水入口11至所述容器10开口端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所述穿水孔111的设置可以实现所述斜板区40内的污水少量的流入所述脱气区30,其目的在于防止该污水分离装置在运作过程中在所述斜板区40形成不流动的“死区”区域,不利于污水中固液气三相分离,并且,所述斜板区40内少量的气相会经所述穿水孔111进入所述脱气区30溢出,有利于污水在所述斜板区40的流动。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隔板12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隔板11一侧延伸形成一折弯状的挡板121;所述容器10内腔的底面上设有一斜锲块13,所述斜锲块13的斜面与所述挡板121形成所述回流缝51。进一步地,所述斜锲块13的斜面与所述挡板121的斜面呈非对称结构,且所述斜锲块13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挡板121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锲块13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所述挡板121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将所述脱气区30中的污水中固、液两相进入所述斜板区40,而不至于较多量的固、液两相未经固相、液相的分离而直接所述回流缝51排出所述容器10。
如图6所示,所述斜板区40内设有三个平行设置的斜板41,且所述斜板41呈倾斜设置;所述斜板4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容器10内壁及所述第一隔板11连接。其中,所述斜板4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8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斜板4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结合图4所示,具体地,污水的固、液两相在所述斜板区40分离,分离的固相在所述斜板41上堆积,将所述斜板41设置成倾斜状,其目的在于当所述斜板41上堆积的固相达到一定量时会自动从所述斜板41滑落至所述沉淀区50,并通过所述回流缝51流入所述全混区20。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堆积的固相滑落至所述沉淀区50,通过在所述斜板41的末端设有竖向板411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斜板41的数量根据所需有效沉淀面积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对比实施例一中国的唯一不同点在于,实施例二的所述斜板41数量为两块;具体如图7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污水分离装置,包括:
上端开口的容器,所述容器的下端开设有法兰开口;
全混区,设于所述容器内,用于收纳生物系统的污水;
脱气区,设于所述容器内,用于污水中气相的分离;
斜板区,设于所述容器内,用于污水中固、液相的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腔经竖向设置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隔开形成所述斜板区、所述脱气区和所述全混区,所述脱气区位于所述全混区及所述斜板区之间;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分别与所述容器的内壁连接并悬置于所述容器内腔底部的上方,以使所述斜板区的下端经一沉淀区与所述脱气区的下端连通,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容器内腔底部形成回流缝,以使所述沉淀区与所述全混区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一穿水孔,且所述穿水孔至所述容器上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隔板至所述容器开口端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隔板一侧延伸形成一折弯状的挡板;所述容器内腔的底面上设有一斜锲块,所述斜锲块的斜面与所述挡板形成所述回流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锲块的斜面与所述挡板的斜面呈非对称结构,且所述斜锲块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挡板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区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平行设置的斜板,且所述斜板呈倾斜设置;所述斜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容器内壁及所述第一隔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末端沿竖向方向延伸形成一竖向板,所述竖向板悬置于所述沉淀区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端至所述容器开口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隔板上端至所述容器开口端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斜板区对应的所述容器侧壁上开设有清水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法兰开口处的所述容器设有一固定法兰盘,以使所述污水分离装置拆装于生物反应器。
CN202121722302.1U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Active CN215232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2302.1U CN215232287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2302.1U CN215232287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32287U true CN215232287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2302.1U Active CN215232287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32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2763A (zh) * 2023-07-12 2023-09-01 广州科学城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旋流式污水处理沉砂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2763A (zh) * 2023-07-12 2023-09-01 广州科学城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旋流式污水处理沉砂池
CN116672763B (zh) * 2023-07-12 2024-02-13 广州科学城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旋流式污水处理沉砂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74033U (zh) 一种复合式高效澄清池
CN106904680A (zh) 一种气浮机
CN211339081U (zh) 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
CN215232287U (zh) 一种污水分离装置
JP2005185995A (ja) 沈殿槽
CN207221403U (zh) 一种污泥定量回流沉淀装置
CN108911124A (zh) 具有自截留厌氧氨氧化细菌功能的一体式自养脱氮反应器
CN109603216B (zh) 一种无动力微絮凝反应沉淀池
CN211570384U (zh) 净化系统
CN115608009A (zh) 一种装配式二沉池及污水处理设备
CN214031882U (zh) 一种逆流脱气沉淀器
CN111498993B (zh)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CN210103552U (zh) 一种低能耗的厌氧反应罐
CN114275890A (zh) 一种高负荷厌氧系统内高效撬装式三相分离器
CN208869375U (zh) 具有自截留厌氧氨氧化细菌功能的一体式自养脱氮反应器
JP4336059B2 (ja) 排水等の固液分離装置
CN206467032U (zh) 三相分离装置
CN107174845A (zh) 一种肝素二次复沉装置
CN111170546A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221093848U (zh) 一种隔油与反应沉淀集成化设备
CN220703460U (zh)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CN217996889U (zh) 一种三相分离器
CN214829808U (zh) 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
CN216737753U (zh) 一种高效uasb反应器
CN212799976U (zh) 用于高硬度废水处理的高效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