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3460U -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3460U
CN220703460U CN202322181788.8U CN202322181788U CN220703460U CN 220703460 U CN220703460 U CN 220703460U CN 202322181788 U CN202322181788 U CN 202322181788U CN 220703460 U CN220703460 U CN 220703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rotational flow
inlet pipe
water inlet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17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晓辰
李�浩
崔德圣
刘进
李宏秀
任楠楠
吴溪
张研
王栋韶
郭银秋
秦树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17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3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3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3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第一池体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流筒,旋流筒的下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位于旋流筒的切线方向,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朝向相相反;旋流筒内的中部固定有助凝剂投加环;旋流筒的上部外壁和第一池体之间具有螺旋状的导流板,导流板的内侧固定在旋流筒上,导流板的外侧固定在第一池体的内壁上;第二池体内具有溢流堰,溢流堰的下部和第一池体连通;第三池体内具有刮泥机,刮泥机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通在处理沉淀较大颗粒的同时,有效去除超细颗粒,以及氢氧化镁絮体,解决高悬浮物废水处理装置出水不达标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工业废水悬浮物含量过高,且悬浮物粒径分布不均,以含煤废水、脱硫废水为例,其来水悬浮物浓度高达30000mg/L以上,约50%的颗粒粒径在20μm以上,可通过传统的絮凝沉淀工艺进行去除;但同时废水中含有部分超细颗粒,其粒径在5μm以下,因其密度较小,在液相含盐量高的情况下,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去除,导致出水难以达标。另外,废水中的悬浮物易在处理设备底部沉积结垢,导致设备流畅变化、排泥及放空管堵塞等问题,也是高悬浮物废水处理装置设计的难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通过对气、液双相介质导流、扰流系统的设置,优化装置内部流场设计,在处理沉淀较大颗粒的同时,有效去除超细颗粒,以及氢氧化镁絮体,解决高悬浮物废水处理装置出水不达标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第一池体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流筒,旋流筒的下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位于旋流筒的切线方向,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朝向相相反;旋流筒内的中部固定有助凝剂投加环;旋流筒的上部外壁和第一池体之间具有螺旋状的导流板,导流板的内侧固定在旋流筒上,导流板的外侧固定在第一池体的内壁上;第二池体内具有溢流堰,溢流堰的下部和第一池体连通;第三池体内具有刮泥机,刮泥机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前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中,第一池体的底部具有底板,旋流筒穿过所述底板,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位于底板的下方,旋流筒的底部具有排泥口。
前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中,第二池体的底部具有槽体,槽体和第三池体连通,第二池体内具有导板,导板倾斜设置,导板的一端贴合在溢流堰上,导板的另一端朝向槽体,朝向槽体的导板的一端较低。
前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中,第三池体内刮泥机的上方具有隔板,隔板和第三池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池体外;隔板上设置有斜管结构,隔板下方的水通过第一间隙流向隔板的上方,隔板上方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第三池体。
前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中,助凝剂投加环接有冲洗水接口,刮泥机的下方设置有排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气、液双相介质导流、扰流系统的设置,优化装置内部流场设计,在处理沉淀较大颗粒的同时,有效去除超细颗粒,以及氢氧化镁絮体,解决高悬浮物废水处理装置出水不达标问题,降低设备底部沉积、结垢、堵塞问题发生的概率,同时减少占地及药剂消耗量,具有较大的实施推广前景。引入压缩空气的高效澄清池本身为创新性关键,通过引入气泡的升流作用扰动流场,强化絮体增大过程,同时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粘附超细颗粒,优化沉淀效果。经预处理后的高悬浮物废水,悬浮物去除率可达到≥99.5%。还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浮沉一体化的设计,同时具有气浮和混凝沉淀效果,去除大颗粒絮体、悬浮胶体的同时,去除超细颗粒,对于不同性质、不同颗粒粒径的悬浮物去除,均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2.采用压缩空气及液体双相旋流的方式代替传统搅拌器絮凝,气体和液体上向旋流,大颗粒固体在离心力作用下作为晶种留在导流装置内,节省了传统高效澄清池搅拌及污泥循环设备,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运行能耗。
3.气液双相在装置底部切向进水,流速较快,且由于压缩空气的作用,解决了传统高效澄清池底部进水管沉积结垢问题。
4.流体在装置内经历双相旋流、涡流、折流、塞流的流态变化过程,使悬浮颗粒间、颗粒与药剂、颗粒与截留污泥间,可以充分碰撞反应形成絮体,增强絮凝效果。
5.塞流区的设置可有效脱气,提高沉淀效率。沉淀浓缩区固体负荷较传统高效澄清池低,沉淀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助凝剂投加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槽体,2-导板,3-第一进水管,4-排泥口,5-第二进水管,6-底板,7-旋流筒,8-第一池体,9-助凝剂投加环,10-导流板,11-溢流堰,12-第二池体,13-第一间隙,14-驱动电机,15-斜管结构,16-第三池体,17-第二间隙,18-出水管,19-隔板,20-刮泥机,21-排泥管,22-冲洗水接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体8、第二池体12和第三池体16,第一池体8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流筒7,旋流筒7的下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均位于旋流筒7的切线方向,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朝向相相反;旋流筒7内的中部固定有助凝剂投加环9;旋流筒7的上部外壁和第一池体8之间具有螺旋状的导流板10,导流板10的内侧固定在旋流筒7上,导流板10的外侧固定在第一池体8的内壁上;第二池体12内具有溢流堰11,溢流堰11的下部和第一池体8连通;第三池体16内具有刮泥机20,刮泥机20和驱动电机14传动连接。
实施例2: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体8、第二池体12和第三池体16,第一池体8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流筒7,旋流筒7的下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均位于旋流筒7的切线方向,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朝向相相反;旋流筒7内的中部固定有助凝剂投加环9;旋流筒7的上部外壁和第一池体8之间具有螺旋状的导流板10,导流板10的内侧固定在旋流筒7上,导流板10的外侧固定在第一池体8的内壁上;第二池体12内具有溢流堰11,溢流堰11的下部和第一池体8连通;第三池体16内具有刮泥机20,刮泥机20和驱动电机14传动连接。
第一池体8的底部具有底板6,旋流筒7穿过所述底板6,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位于底板6的下方,旋流筒7的底部具有排泥口4。第二池体12的底部具有槽体1,槽体1和第三池体16连通,第二池体12内具有导板2,导板2倾斜设置,导板2的一端贴合在溢流堰11上,导板2的另一端朝向槽体1,朝向槽体1的导板2的一端较低。
实施例3: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体8、第二池体12和第三池体16,第一池体8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流筒7,旋流筒7的下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均位于旋流筒7的切线方向,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朝向相相反;旋流筒7内的中部固定有助凝剂投加环9;旋流筒7的上部外壁和第一池体8之间具有螺旋状的导流板10,导流板10的内侧固定在旋流筒7上,导流板10的外侧固定在第一池体8的内壁上;第二池体12内具有溢流堰11,溢流堰11的下部和第一池体8连通;第三池体16内具有刮泥机20,刮泥机20和驱动电机14传动连接。
第一池体8的底部具有底板6,旋流筒7穿过所述底板6,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位于底板6的下方,旋流筒7的底部具有排泥口4。第二池体12的底部具有槽体1,槽体1和第三池体16连通,第二池体12内具有导板2,导板2倾斜设置,导板2的一端贴合在溢流堰11上,导板2的另一端朝向槽体1,朝向槽体1的导板2的一端较低。
第三池体16内刮泥机20的上方具有隔板19,隔板19和第三池体16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13和第二间隙17,第二间隙17安装有出水管18,出水管18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池体16外;隔板19上设置有斜管结构15,隔板19下方的水通过第一间隙13流向隔板19的上方,隔板19上方的水通过出水管18流出第三池体16。助凝剂投加环9接有冲洗水接口(22),刮泥机20的下方设置有排泥管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连通的第一池体8、第二池体12和第三池体16对应旋流絮凝段、塞流段和浓缩沉淀段。(1)高悬浮物废水在进入装置前,通过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进入旋流筒,并与絮凝剂进行快速混合;(2)来自空气储罐的压缩空气(压力0.25~0.4MPa)通过助凝剂投加环9使助凝剂与高悬浮物废水通过气液混合器进行混合;(3)气液混合后的废水分两路通过汽提旋流区底部的进水口,切向进入双相旋流高效澄清装置;废水在气泡的作用下在汽提旋流区形成旋流上升,进入混合絮凝区,较大的颗粒在旋流区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沉至装置底部,与进水混合,可提高网捕效应或作为结晶晶核,促进絮体形成;在混合絮凝区设置助凝剂投加环,废水与助凝剂充分混合形成絮体;液体与气泡、絮凝剂在混合絮凝区形成涡流,增加了絮体碰撞几率,增强了絮凝效果;导流板10将水流分隔,使水流由涡流流态转为折流,速度梯度逐渐降低。水流翻过导流装置垂直筒体上缘后,浮渣由浮渣收集槽收集后排出,废水由装置底部进入塞流段,在该段水流通过速度提高,同时塞流段底部为坡度设置,可有效防止絮体在旋流絮凝段底部沉积,底进上出的隔板设置,起到脱除气体的效果,避免气泡带入沉淀区降低沉降效率的情况发生。
(4)经絮凝反应后的废水进入浓缩沉淀段,絮体经过沉淀后至底部,由浓缩刮泥机刮至中心泥斗,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经排泥管排出,排泥周期根据泥位高度(由泥位计测定)确定;上清液通过斜管后进入集水槽,最终汇入出水渠排出。当来水悬浮物颗粒粒径较小,形成絮体密度较小,难以沉淀时,可在装置底部设置污泥回流管,将部分污泥回流至旋流絮凝段,增强絮凝效果。

Claims (5)

1.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体(8)、第二池体(12)和第三池体(16),第一池体(8)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旋流筒(7),旋流筒(7)的下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均位于旋流筒(7)的切线方向,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朝向相反;旋流筒(7)内的中部固定有助凝剂投加环(9);旋流筒(7)的上部外壁和第一池体(8)之间具有螺旋状的导流板(10),导流板(10)的内侧固定在旋流筒(7)上,导流板(10)的外侧固定在第一池体(8)的内壁上;第二池体(12)内具有溢流堰(11),溢流堰(11)的下部和第一池体(8)连通;第三池体(16)内具有刮泥机(20),刮泥机(20)和驱动电机(14)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池体(8)的底部具有底板(6),旋流筒(7)穿过所述底板(6),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5)位于底板(6)的下方,旋流筒(7)的底部具有排泥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池体(12)的底部具有槽体(1),槽体(1)和第三池体(16)连通,第二池体(12)内具有导板(2),导板(2)倾斜设置,导板(2)的一端贴合在溢流堰(11)上,导板(2)的另一端朝向槽体(1),朝向槽体(1)的导板(2)的一端较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池体(16)内刮泥机(20)的上方具有隔板(19),隔板(19)和第三池体(16)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13)和第二间隙(17),第二间隙(17)安装有出水管(18),出水管(18)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池体(16)外;隔板(19)上设置有斜管结构(15),隔板(19)下方的水通过第一间隙(13)流向隔板(19)的上方,隔板(19)上方的水通过出水管(18)流出第三池体(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助凝剂投加环(9)接有冲洗水接口(22),刮泥机(20)的下方设置有排泥管(21)。
CN202322181788.8U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Active CN220703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1788.8U CN220703460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1788.8U CN220703460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3460U true CN220703460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3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1788.8U Active CN220703460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3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67586U (zh) 一种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CN111392920A (zh) 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11339081U (zh) 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
CN208250006U (zh) 一种高效曝气沉淀一体化装置
CN211367069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CN211813962U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110204103B (zh) 基于水力流态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211111397U (zh) 一种适用于矿井水处理的改进型高密度澄清池
CN210133923U (zh) 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
CN220703460U (zh) 一种双相旋流高效澄清池装置
CN109293079B (zh) 一种低能耗曝气循环澄清池
CN206288999U (zh) 一种锥底斜涵滤渣气浮机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04897582U (zh) 新型电厂渣水处理系统
CN21117001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108640334B (zh) 含油污水三段高效复合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KR101045878B1 (ko) 상하수 고도 처리를 위한 고효율 하이브리드 침전지
CN202124511U (zh) 微涡流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16549781U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池
CN111170546A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217148845U (zh) 一种净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
CN219185924U (zh) 一种微砂絮凝沉淀池
CN218860496U (zh) 一种浮沉式净水系统
CN217398611U (zh) 一种碳砂混凝沉淀装置
CN212982640U (zh) 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