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1377U -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1377U
CN215211377U CN202120975496.XU CN202120975496U CN215211377U CN 215211377 U CN215211377 U CN 215211377U CN 202120975496 U CN202120975496 U CN 202120975496U CN 215211377 U CN215211377 U CN 215211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driven
driving
cavity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54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明
曾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54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1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1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1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冲水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从动组件及传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主侧柔性袋而形成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驱动腔。从动组件具有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从动腔。传动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之间,其中,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传动组件传递驱动外力使从动腔压缩变小而排出流体,驱动腔的扩张空间变化量小于从动腔的压缩空间变化量。由于从各个从动腔中同时排出的流体量大于进入驱动腔的流体量,利用从动腔承受的驱动外力保证冲水流量,从而无需将冲水机构放置一定高度,有利于优化卫浴设备的外形设计或内部结构布局。

Description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马桶作为一种卫浴设备,其发展的趋势是跟手机一样,盖板越做越薄,近乎于纯平,以提高美观度及节约室内空间。传统马桶的陶瓷水箱需要满足高度要求,才有足够的势能和水量让马桶冲洗干净,但陶瓷水箱的高度会导致智能马桶整体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使这种方式逐渐被淘汰。
而市面上的无陶瓷水箱马桶结构通常直接利用自来水压来冲洗,对水压要求高。然而,老旧小区由于水压不稳定,在水压不足时,水源输出流量的速度较慢,无法保证洗刷和冲洗干净。
另外的无陶瓷水箱马桶通过设置增压泵来保证水量,但该方式引起马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易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卫浴设备的水压由于受水源限制无法保证流量而添加增压泵则导致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机械结构提升水流量的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一种冲水机构,包括:
驱动组件,具有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驱动腔;
从动组件,具有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从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壁至少部分为柔性;和/或,所述从动腔的内壁至少部分为柔性;及
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从动组件之间,其中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所述传动组件传递所述驱动外力使所述从动腔压缩变小而排出流体,所述驱动腔的扩张空间变化量小于所述从动腔的压缩空间变化量。
上述冲水机构,通过预先在从动腔中注入流体,使从动腔的内部空间充分扩张,同时预先排空驱动腔,让驱动腔处于收缩状态。产生驱动外力的流体供应源向收缩状态的驱动腔注入流体时,驱动腔因填充流体而产生空间扩张;驱动腔在扩展时将驱动外力传递至传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的传递作用,使从动腔受压缩,让从动腔中的储备的流体被排出至卫浴设备的本体。由于在驱动腔扩张时,从动腔的空间变化量大于驱动腔的空间变化量,因而由从动腔中排出的流体量大于进入驱动腔的流体量。在排水过程中,利用从动腔承受的驱动外力即可保证对本体的冲水流量,从而无需将冲水机构放置一定高度,有利于优化卫浴设备的外形设计或内部结构布局。该冲水机构充分利用水量放大形式,在单位时间内让更大体积的流体对卫浴设备的本体进行清洗,在相同的体积下,更大的流速对本体具有更佳的冲洗效果。从而解决了低水压下,卫浴设备的本体冲洗不干净的难题,或用更少的水满足冲洗效果,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由于无需额外添加增压泵,避免冲水机构的结构复杂、成本上升或稳定性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腔与所述从动腔的至少一个通过内壁面的聚拢变形而形成空间的压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所述驱动腔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扩张,所述从动腔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收缩;所述从动腔垂直于所述次侧预设路径的最大截面积大于所述驱动腔垂直于所述主侧预设路径的最大截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侧预设路径与所述次侧预设路径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而使所述从动腔压缩变小的过程中,所述驱动腔在所述主侧预设路径上的尺寸增加量等于所述从动腔在所述次侧预设路径的尺寸减小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所述驱动腔主要沿所述主侧预设路径扩张,所述从动腔主要沿所述次侧预设路径收缩;所述从动腔垂直于所述次侧预设路径的平均截面积大于所述驱动腔垂直于所述主侧预设路径的平均截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腔因补充流体而扩张时,所述传动组件传递所述驱动外力使所述驱动腔压缩变小而排出流体,所述从动腔的扩张空间变化量大于所述驱动腔的压缩空间变化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腔因补充流体扩张而扩张时,所述从动腔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扩张,所述驱动腔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收缩;所述从动腔在所述次侧预设路径上的尺寸增加量等于所述驱动腔在所述主侧预设路径的尺寸减小量。
一种排水装置,包括:冲水机构及连接所述冲水机构的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腔与流体供应源之间的通断,输入所述驱动腔的流体对所述驱动腔产生驱动外力,使所述驱动腔扩张;所述调控组件还用于调节所述从动腔的流体补充;在完成或中断所述从动腔的压缩后,所述调控组件还用于将所述驱动腔的流体引导补充至所述从动腔。
一种卫浴设备,包括:排水装置及连接所述排水装置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液池,所述液池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从动腔排出的流体输出至所述本体的液池和/或排污口,以对所述液池的内壁进行冲洗和/或将污物自所述排污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卫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排水装置刚开始进行从动腔的排水处理;
图2B为图2A所示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从动腔的排水处理即将结束;
图3为图2A中的冲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腔处于收缩状态;
图4为图2B中的冲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腔处于充分扩张状态。
附图标记:
100、卫浴设备;20、排水装置;40、冲水机构;41、驱动组件;411、驱动腔;F1、主侧预设路径;412、主侧壳体;413、主侧通口;414、主动板;415、主侧柔性件;4151、锥状表面;4152、锥状表面;418、主侧延伸块;42、从动组件;421、从动腔;F2、次侧预设路径;424、过渡处;422、次侧柔性袋;423、次侧限位板;426、次侧通口;43、传动组件;431、次侧支撑板;432、次侧推板;433、传递件;50、调控组件;51、主侧切换阀件;52、开关控制件;53、水箱;531、液位控制件;532、进液阀;533、补液管;534、单向阀;535、预定液位;60、排水管;61、虹吸消除阀;62、高位段;30、本体;31、液池;311、排污口;32、洗刷水路;321、出液孔;33、喷射水路;34、虹吸管;700、流体供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地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地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卫浴设备100,包括排水装置20及连接排水装置20的本体30,本体30设有液池31,液池31底部设置有排污口31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卫浴设备100为马桶,可以理解卫浴设备100还可以是洗手盆台、浴缸等需要冲水清洗的其他设备。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排水装置20包括冲水机构40及连接冲水机构40的调控组件50。调控组件50用于控制冲水机构40,以使冲水机构40中的流体对本体30进行洗刷或冲水的操作。本体30可以具有洗刷水路32,以将排水装置20中流体引导至液池31的上侧,使流体能对液池31的内壁实现自上向下的均匀冲刷。本体30内还可以具有喷射水路33、连通排污口311的虹吸管34,喷射水路33将排水装置20中的流体引导至液池31并经过排污口311、虹吸管34将液池31内的污物排出。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水机构40,包括:驱动组件41、从动组件42及传动组件43。驱动组件41具有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驱动腔411。从动组件42具有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从动腔421。传动组件43设置在驱动组件41和从动组件42之间。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传动组件43传递驱动外力使从动腔421压缩变小而可排出从动腔421中的流体,驱动腔411的扩张空间变化量小于从动腔421的压缩空间变化量。
通过预先在从动腔421中注入流体,使从动腔421的内部空间充分扩张,同时预先排空驱动腔411,让驱动腔411处于收缩状态。产生驱动外力的流体供应源700向收缩状态的驱动腔411注入流体时,驱动腔411因填充流体而产生空间扩张。驱动腔411在扩展时将驱动外力传递至传动组件43,通过传动组件43的传递作用,使从动腔421受压缩,让从动腔421中的储备的流体被排出至卫浴设备100的本体30。由于在驱动腔411扩张时,从动腔421的空间变化量大于驱动腔411的空间变化量,因而由从动腔421中排出的流体量大于进入驱动腔411的流体量。在排水过程中,利用从动腔421承受的驱动外力即可保证对本体30的冲水流量,从而无需将冲水机构40放置一定高度,有利于优化卫浴设备100的外形设计或内部结构布局。
请参阅图2A和图2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控组件50用于控制驱动腔411与流体供应源700之间的通断,输入驱动腔411的流体对驱动腔411产生驱动外力,使驱动腔411扩张。调控组件50还用于调节从动腔421的流体补充。在完成从动腔421的压缩后,调控组件50除用于将驱动腔411的流体引导补充至从动腔421,也用于控制从动腔421与流体供应源700之间的通断,将流体供应源700提供的流体补充至从动腔421。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供应源700是市政自来水管路的输出,注入驱动腔411或从动腔421的流体则为自来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流体供应源700也可以是市政自来水管路经加压泵后的输出,也可以是卫浴设备100的外部泵体对外部储水的抽送输出。
请再次参阅图2A和图2B,调控组件50包括主侧切换阀件51、开关控制件52及水箱53。主侧切换阀件51连接在流体供应源700与驱动腔411之间,主侧切换阀件51还连接在驱动腔411与水箱53之间。开关控制件52连接在主侧切换阀件51与流体供应源700之间。开关控制件52为阀门结构件,更具体地,是电磁控制阀或手动阀门。
水箱53连接有液位控制件531、进液阀532、补液管533及单向阀534,进液阀532设置于水箱53与流体供应源700之间,液位控制件531通过调整进液阀532的通断,让水箱53中的流体维持在预定液位535。水箱53的内腔通过补液管533连接从动腔421,单向阀534设置于补液管533,以避免从动腔421中的流体回流至水箱53,但能够使得水箱53中的流体通过单向阀534流向从动腔421。从动腔421的放置高度低于预定液位535。
请再次参阅图2A和图2B,排水装置20还包括连通从动腔421的排水管60,排水管60通往液池31,以引导由从动腔421排出的流体流向液池31。具体地,排水管60至少局部的水平高度高于从动腔421的水平高度,该局部为排水管60的高位段62。进一步地,从动腔421通过了过渡处424连接排水管60,过渡处424的水平高度高于从动腔421的主体及略低于排水管60的高位段62。在图2A和图2B所示实施方式中,从动腔421由自身顶侧连通至过渡处424。
请再次参阅图2A和图2B,排水装置20接收到排水指令时,开关控制件52受控导通,市政自来水管路的自来水通过开关控制件52,自来水的水压作用于主侧切换阀件51,让三通结构的主侧切换阀件51切换至使市政自来水管路与驱动腔411之间的流道开通、使驱动腔411与水箱53之间的流道截止。自来水的注入使驱动腔411呈扩张趋势,驱动腔411通过传递件433作用于从动腔421,对从动腔421造成挤压,使从动腔421中的储水自排水管60排出,以对本体30输出更大体积的水量。
在从动腔421及排水管60内的液位提升至高于排水管60的高位段62前,流体被限定在从动腔421或过渡处424中,以避免从动腔421中的流体受自身重力的作用而自发地绕排水管60流出。在从动腔421受到压缩时,从动腔421及排水管60内的液位提升而越过了排水管60的高位段62,从而流出到本体30中。
在从动腔421中的储水充分排出后,开关控制件52受控截止,驱动腔411失去流体提供的驱动外力而完成从动腔421的压缩。在从动腔421中的储水充分排出前,若开关控制件52受控截止或流体供应源700自身停止输出,驱动腔411失去流体提供的驱动外力而停止扩张,从动腔421的压缩中断。具体地,流体供应源700停止输出可能是由于市政自来水管路的停水或流体供应源700自带的阀门使流体供应源700的流体输出停止。
请再次参阅图2A和图2B,在完成或中断从动腔421的压缩后,从动腔421内的积水的重力对从动腔421的内壁产生压力,从动腔421在该压力下扩张变形时,引起从动腔421或排水管60内的液面下降。由于从动腔421的放置高度低于预定液位535且水箱53通过补液管533连接从动腔421,当从动腔421或排水管60内的液面低于预定液位535时,在连通器原理下,水箱53中的自来水自发地通过补液管533向从动腔421补充,直至从动腔421或排水管60内的液面达到预定液位535。
液位控制件531可通过多种形式进液阀532提供反馈,使水箱53中的液面保持在预定液位535。
在图2A及图2B所示实施方式中,流体供应源700与水箱53之间连接进液阀532。液位控制件531浮动于水箱53中,根据浮动高度而切换进液阀532的通断。液位控制件531在浮动至高于或等于预定液位535时,液位控制件531通过杠杆传动而使进液阀532进入关断状态,阻止自来水进入水箱53。液位控制件531在浮动至低于预定液位535时,液位控制件531通过杠杆传动而使进液阀532进入开通状态,让自来水补充进入至水箱53,直至液位控制件531浮动至高于或等于预定液位535,让进液阀532再次关断。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液位控制件531的上下浮动变化还可以通过压敏传感、霍尔效应或其他感应方式的传递使进液阀532的通断产生调整。具体地,液位控制件531浮动于水箱53中的液面,当水箱53中的液面低于预定液位535时,液位控制件531下浮并通过光电感应、压敏传感或其他传动传感配合方式使进液阀532打开,流体供应源700通过进液阀532向水箱53中补充流体。当水箱53中的液面高于预定液位535时,液位控制件531通过光电感应、压敏传感或其他配合方式而使进液阀532关闭,停止流体补入水箱53。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液位控制件531并不限于是浮动部件,液位控制件531与进液阀532之间可以采用其他任意能使水箱53中的流体保持预定液面535的配合方式。
请再次参阅图2A和图2B,由于主侧切换阀件51连接在驱动腔411与水箱53之间,当排水指令持续一定时间而撤销后,连接在主侧切换阀件51与流体供应源700之间的开关控制件52受控截止,主侧切换阀件51失去流体的压力作用,让三通结构的主侧切换阀件51切换至使驱动腔411与水箱53连通、使流体供应源700与驱动腔411隔离的状态,以将驱动腔411的积水引导补充至水箱53。
水箱53中的流体由于高度差而自动补入从动腔421,从动腔421因补入流体而扩张。从动腔421通过传动组件43的传递而使驱动腔411受压缩,驱动腔411受压缩而排出的流体经主侧切换阀件51流动至水箱53。具体参阅图2A及图2B,从动腔421由于补充来自水箱53中的自来水而扩张时经传动组件43反作用于驱动腔411,驱动腔411因被压缩而排出流体至水箱53。由于水箱53中的自来水能对从动腔421进行补充,从而驱动腔411中的积水能间接补充至从动腔421。
请再次参阅图2A和图2B,排水管60的局部的放置高度高于预定液位535。换言之,排水管60的最高部位的设置位置高于水箱53的主体结构的设置位置。不同于传统的水箱53必须设置较高的位置以产生势能而向排水管60排水,该水箱53的设置位置可更加灵活且能减小排水装置20或卫浴设备100的整体的体积,进而改善外形布局。进一步地,为避免由排水管60排出的积水在负压下持续地依次从水箱53、补液管533及从动腔421吸入自来水进入排水管60,排水装置20还包括连接排水管60的虹吸消除阀61,虹吸消除阀61连接在排水管60高于预定液位535的局部。在从动腔421受压缩而通过排水管60排出储水时,虹吸消除阀61在储水的高压作用下而将排水管60的内外侧气压环境隔离,避免储水由虹吸消除阀61泄漏。在完成或中断从动腔421的压缩后,由于失去了压缩从动腔421的作用力,正在由排水管60排出的储水使排水管60内侧形成了负压。虹吸消除阀61在负压作用下而将排水管60的内外侧气压环境连通,排水管60外侧的气流进入排水管60的内侧,消除排水管60中的负压,中断了排水管60中的水流。受单向阀534的限制,在排水时,从动腔421内的流体无法向水箱53倒流。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水指令在从动腔421压缩一定程度后撤除,开关控制件52受触发而使外部流体注入至驱动腔411的流道截止,驱动腔411停止扩张而完成从动腔421的压缩过程。或者,在接收到补水指令时,排水指令撤除,开关控制件52在排水指令撤除后使外部流体注入至驱动腔411的流道截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水指令在持续预定时间后撤除,使外部流体注入至从动腔421的流道截止,从动腔421停止扩张而完成从动腔421的补水过程。或者,补水指令在从动腔421扩张至一定程度后撤除,使外部流体注入至从动腔421的流道截止,从动腔421停止扩张而完成从动腔421的补水过程。或者,在接收到排水指令时,补水指令撤除,补水指令的撤除令外部流体注入至从动腔421的流道截止。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将排水管60及过渡处424设置至低于从动腔421,从动腔421分别由自身底侧连通至过渡处424。通过在排水管60及过渡处424设置压力阀或电磁阀等阀门,阻止从动腔421中的流体受自身重力的作用而自发地注入排水管60而排出。当驱动腔411的扩张而压缩从动腔421时,从动腔421内的压力提升而使压力阀件打开,使从动腔421中的流体进入排水管60并排出至本体30。在该实施方式下,从动腔421可以通过自身底侧连通至排水管60。
请参阅图3及图4,驱动腔411通过内壁面的聚拢变形而形成空间的压缩。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41包括主侧壳体412、主动板414及主侧柔性件415。主动板414活动穿设主侧壳体412的内腔,主侧柔性件415连接在主侧壳体412与主动板414之间。主动板414相对主侧壳体412的活动方向为主侧预设路径F1,该主侧预设路径F1也即驱动腔411的扩张方向或收缩方向。沿驱动腔411的扩张方向,主动板414及主侧壳体412密封连接于主侧柔性件415的不同部位,以配合而形成驱动腔411。主动板414连接传动组件43,在主动板414的运动过程中,传动组件43同步运动。主侧壳体412上设置连通驱动腔411的主侧通口413,流体通过主侧通口413流入或流出驱动腔411。
主侧柔性件415呈筒状,一端连接主动板414或固定嵌设于主动板414中,另一端连接主侧壳体412或固定嵌设于主侧壳体412中。一实施例中,主动板414的边缘与主侧壳体412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方便主动板414在主侧壳体412内移动。进一步的,主侧柔性件415呈渐缩状而具有大端和小端,小端连接主动板414,大端连接主侧壳体412。进一步地,驱动组件41还包括连接主侧壳体412的主侧延伸块418,主侧延伸块418靠近主侧壳体412的开口侧,以对由主侧壳体412内腔退出的主动板414进行限位。具体地,主侧延伸块418沿主侧壳体412的开口边缘分布,以限制主动板414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面上的活动范围。
在图3及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当主动板414沿主侧预设路径F1往深入主侧壳体412内腔的方向移动时,驱动腔411的空间收缩。驱动腔411在充分收缩的状态下,主动板414内嵌主侧壳体412的深度较大,主侧柔性件415的表面与主侧壳体412的内壁面形成对折关系,使主侧柔性件415的一侧表面4151与主侧壳体412的内壁面相对,使驱动腔411的空间小于主侧壳体412的内腔空间。当主动板414沿主侧预设路径F1往退出主侧壳体412内腔的方向移动时,驱动腔411的空间扩张。驱动腔411在充分扩张的状态下,主动板414离开主侧壳体412的内腔范围,主侧柔性件415翻转至主侧壳体412外,使驱动腔411的空间等于主侧柔性件415外翻后所包围形成的空间与主侧壳体412的内腔空间之和。由于在主动板414的活动轨迹的径向上,驱动腔411空间受到主侧壳体412的内壁的限制,因而驱动腔411的空间扩张主要由主动板414相对主侧壳体412的移动引起,因而驱动腔411因注入流体而扩张时,驱动腔411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F1扩张。
在图3及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主侧柔性件415的两锥状表面在翻转过程中内外朝向互换。具体地,驱动腔411充分收缩时,主侧柔性件415的一锥状表面4151朝向主侧壳体412的内壁及背向主动板414,另一锥状表面4152朝向主动板414,由于主侧柔性件415的一锥状表面4151及主侧壳体412的内壁共同作为驱动腔411的内壁面,在主侧柔性件415的一锥状表面4151及主侧壳体412的内壁相对时,驱动腔411内壁面处于聚拢状态。驱动腔411充分扩张时,主侧柔性件415翻转,主侧柔性件415原来背向主动板414的锥状表面4151变化为朝向主动板414,而主侧柔性件415原来面对主动板414的锥状表面4152变化为背向主动板414。在主侧柔性件415的大端连接于主侧壳体412后,主侧柔性件415的小端的翻转活动方向平行于主侧预设路径F1,因而能引导主动板414沿主侧预设路径F1相对主侧壳体412移动。
由于驱动腔411在收缩时,主侧柔性件415及主动板414需要收容于主侧壳体412,因而主侧壳体412的内腔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截面积为驱动腔411垂直于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最大截面积。
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从动组件42包括次侧柔性袋422及次侧限位板423。次侧柔性袋422的内腔用于作为从动腔421。次侧柔性袋422容置于由次侧限位板423形成的腔室内,以限定次侧柔性袋422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面上的最大扩张范围,使次侧柔性袋422受压缩时其空间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F2变化。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单个筒状的次侧限位板423形成用于容纳次侧柔性袋422的腔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腔室还可以是由多个次侧限位板423沿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面围绕分布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受到次侧限位板423的限制,由次侧限位板423形成的腔室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面上的截面积为从动腔421垂直于次侧预设路径F2的最大截面积。
在图3及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43包括传递件433、次侧支撑板431及连接传递件433的次侧推板432。传递件433连接次侧推板432与驱动组件41,更具体的是连接驱动组件41中的主动板414。沿次侧预设路径F2,次侧柔性袋422处于次侧推板432与次侧支撑板431之间,次侧推板432用于与次侧柔性袋422抵接。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次侧推板432活动穿设于次侧限位板423所延伸形成的空腔,次侧限位板423与次侧支撑板431固定连接。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驱动腔411通过传递件433作用于次侧推板432,使次侧推板432靠近次侧支撑板431移动,以对次侧柔性袋422产生压缩。
进一步地,次侧限位板423形成的空腔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上的截面的形状分别与次侧推板432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以使次侧推板432与次侧柔性袋422之间具有较大接触面积。次侧限位板423朝向次侧推板432的内壁与次侧推板432之间留有间隙,以使次侧推板432相对次侧限位板423或次侧支撑板431灵活移动。次侧支撑板431上连接有次侧通口426。次侧柔性袋422的开口连通至次侧通口426,以引导次侧柔性袋422排出的流体通过次侧支撑板431。进一步地,次侧支撑板431与次侧限位板423一体化连接,或次侧支撑板431、次侧限位板423及主侧壳体412一体化连接。
在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腔411处于收缩状态下,主动板414处于主侧壳体412内腔的较深入处,主侧柔性件415与主侧壳体412的内壁相对。流体供应源700通过主侧通口413向驱动腔411内注入流体,流体的压力推动主动板414沿主侧预设路径F1退出主侧壳体412内腔。在主动板414相对主侧壳体412移动时,主侧柔性件415通过变形适应主动板414的位置变化。
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主动板414通过传递件433作用于次侧推板432,使次侧推板432靠近次侧支撑板431移动,以对次侧柔性袋422产生压缩而变小,进而将次侧柔性袋422中的流体排出。次侧推板432开始推压次侧柔性袋422时,由于次侧柔性袋422的形状并不稳定,在次侧柔性袋422的开口直径有限的情况下,次侧柔性袋422内的流体产生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的横向流动趋势,次侧柔性袋422朝向次侧限位板423的外壁因横向流动趋势而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扩张,直至次侧柔性袋422朝向次侧限位板423的外壁与次侧限位板423相贴合。其后,次侧推板432对次侧柔性袋422进一步推动,由于已受到次侧限位板423的限制,次侧柔性袋422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上的截面形状基本不变而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F2收缩,使从动腔421在次侧预设路径F2上的尺寸减少。
由于主动板414与次侧推板432同步移动,因此,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而使从动腔421压缩变小的过程中,驱动腔411在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尺寸增加量等于从动腔421在次侧预设路径F2的尺寸减小量。进一步地,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驱动腔411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F1扩张,从动腔421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F2收缩。从动腔421垂直于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均截面积大于驱动腔411垂直于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均截面积。具体地,驱动腔411垂直于主侧预设路径F1的不同截面的面积依次为S1、S2、……Sn,而各截面在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对应微分长度依次为ΔL1、ΔL2、……ΔLn,在不同的截面空间叠加后,例如S1·ΔL1+S2·ΔL2+……+Sn·ΔLn,即可得驱动腔411的总空间。将驱动腔411的总空间除以驱动腔411在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尺寸,例如尺寸为ΔL1+ΔL2+……+ΔLn,即可得驱动腔411垂直于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均截面积。通过相同方式,可获得从动腔421垂直于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均截面积。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侧预设路径F1与次侧预设路径F2平行设置。由于传递件433连接在主动板414与次侧推板432之间,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使次侧推板432沿次侧预设路径F2的移动距离等于主动板414沿主侧预设路径F1的移动距离。次侧柔性袋422的内腔的空间收缩量等于次侧柔性袋422排出的流体的体积。驱动腔411扩张的空间等于外部的流体供应源700注入流体的体积。由于由次侧限位板423形成的腔室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面上的截面积大于主侧壳体412的内腔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截面积,在次侧推板432沿次侧预设路径F2的移动距离等于主动板414沿主侧预设路径F1的移动距离的情况下,次侧柔性袋422的内腔的空间收缩量大于驱动腔411的空间增加量。因此,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过程中,次侧柔性袋422排出的流体的体积大于向驱动腔411注入的流体的体积,使体积更大的流体排出到卫浴设备100的本体30中,保证卫浴设备100的洗刷或排污效果。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次侧限位板423与次侧推板432固定连接,传递件433连接在主动板414与次侧推板432之间,次侧限位板423随次侧推板432相对次侧支撑板431移动,次侧支撑板431活动穿设于次侧限位板423所围成的空腔,在次侧推板432运动的过程中,次侧推板432相对次侧支撑板431运动,并在次侧限位板423、次侧支撑板431限定的空间内,使次侧柔性袋422压缩变形。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多个次侧限位板423围绕共同形成容纳次侧柔性袋422的空腔,且多个次侧限位板423中的一部分连接次侧推板432,而另一部分连接次侧支撑板431。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利用其他传递部件,调整主侧预设路径F1与次侧预设路径F2之间的夹角,主侧预设路径F1与次侧预设路径F2并不限于平行关系。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41包括主侧柔性袋及主侧限位板。主侧柔性袋的内腔用于作为驱动腔411。主侧柔性袋容置于由主侧限位板形成的腔室内,以限定主侧柔性袋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面上的最大扩张范围,使主侧柔性袋受流体注入而扩张时其空间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F1变化。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单个筒状的主侧限位板形成用于容纳主侧柔性袋的腔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腔室还可以是由多个主侧限位板沿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面围绕分布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受到主侧限位板的限制,由主侧限位板形成的腔室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面上的截面积为驱动腔411垂直于主侧预设路径F1的最大截面积。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43包括主侧推板、传递件433、主侧支撑板、次侧推板432及次侧支撑板431。传递件433连接主侧推板与次侧推板432。沿主侧预设路径F1,主侧柔性袋处于主侧推板与主侧支撑板之间,主侧推板用于与主侧柔性袋抵接。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侧推板活动穿设于主侧限位板所延伸形成的空腔,主侧限位板与主侧支撑板固定连接。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驱动腔411通过传递件433作用于次侧推板432,使次侧推板432靠近次侧支撑板431移动,以对次侧柔性袋422产生压缩。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侧推板相对主侧支撑板的活动方向为主侧预设路径F1。
进一步地,主侧限位板形成的空腔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截面的形状及大小分别与主侧推板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以使主侧推板与主侧柔性袋之间具有较大接触面积。主侧限位板朝向主侧推板的内壁与主侧推板之间留有间隙,以使主侧推板相对主侧限位板或主侧支撑板灵活移动。主侧支撑板上设有主侧通口413。主侧柔性袋的开口连通至主侧通口413,以引导流体进出主侧柔性袋的内腔。进一步地,主侧支撑板与主侧限位板一体化连接,或主侧支撑板、主侧限位板及次侧限位板423一体化连接。
在驱动腔411处于收缩状态下,主侧柔性袋聚拢收缩,主侧推板处于相对靠近主侧支撑板的位置。在驱动腔411扩张前,从动腔421储备有流体,从动腔421中的流体的压力对传动组件43的活动具有一定阻力。流体供应源700通过主侧通口413开始向主侧柔性袋内注入流体,由于主侧推板受到从动腔421的阻力,主侧柔性袋在主侧推板的阻碍下沿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面扩张,直至主侧柔性袋朝向主侧限位板的外壁与主侧限位板相贴合。其后,对主侧柔性袋进一步补充流体时,由于已受到主侧限位板的限制,主侧柔性袋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截面形状基本不变而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F1扩张并推动主侧推板移动,使驱动腔411在主侧预设路径F1上的尺寸逐步增加。主侧柔性袋扩张时依次通过主侧推板、传递件433及次侧推板432作用于次侧柔性袋422,使次侧柔性袋422受压缩。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由次侧限位板423形成的腔室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面上的截面积大于由主侧限位板形成的腔室在垂直主侧预设路径F1的平面上的截面积,在主侧柔性袋注入流体而扩张时,从动腔421的内腔的空间收缩量大于主侧柔性袋的空间增加量。因此,驱动腔411因受驱动外力扩张过程中,次侧柔性袋422排出的流体的体积大于向主侧柔性袋注入的流体的体积,使体积更大的流体排出到卫浴设备100的本体30中。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组件42包括次侧壳体、从动板及次侧柔性件。从动板活动穿设次侧壳体的内腔,次侧柔性件连接在次侧壳体与从动板之间,从动板相对次侧壳体的活动方向为次侧预设路径F2。沿从动腔421的扩张方向,即次侧预设路径F2,从动板及次侧壳体密封连接于次侧柔性件的不同部位,以配合而形成从动腔421。从动板连接传动组件43,在从动板的运动过程中,传动组件43同步运动。次侧壳体上设置连通从动腔421的次侧通口426,流体通过次侧通口426流入或流出从动腔421。次侧柔性件呈筒状,一端连接从动板或固定嵌设于从动板中,另一端连接次侧壳体或固定嵌设于次侧壳体中。一实施例中,从动板的边缘与次侧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方便从动板在次侧壳体内移动。进一步的,次侧柔性件呈渐缩状而具有大端和小端,小端连接从动板,大端连接次侧壳体。进一步地,从动组件42还包括连接次侧壳体的次侧延伸块,次侧延伸块靠近次侧壳体的开口侧,以对由次侧壳体内腔退出的从动板进行限位。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从动板沿次侧预设路径F2往深入次侧壳体内腔的方向移动时,从动腔421的空间收缩。从动腔421在充分收缩的状态下,从动板内嵌次侧壳体的深度较大,次侧柔性件的表面与次侧壳体的内壁面形成对折关系,使次侧柔性件的一侧表面与次侧壳体的内壁面相对,使从动腔421的空间小于次侧壳体的内腔空间。当从动板沿次侧预设路径F2往退出次侧壳体内腔的方向移动时,从动腔421的空间扩张。从动腔421在充分扩张的状态下,从动板离开次侧壳体的内腔范围,次侧柔性件翻转至次侧壳体外,使从动腔421的空间等于次侧柔性件外翻后所包围形成的空间与次侧壳体的内腔空间之和。由于在从动板的活动轨迹的径向上,从动腔421空间受到次侧壳体的内壁的限制,因而从动腔421的空间扩张主要由从动板相对次侧壳体的移动引起,因而从动腔421因补入流体而扩张时,从动腔421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F2扩张。
由于从动腔421在收缩时,次侧柔性件及从动板需要收容于次侧壳体,因而次侧壳体的内腔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上的截面积为从动腔421垂直于次侧预设路径F2上的最大截面积。
在图未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43包括传递件433,传递件433连接在主动板414与从动板之间。当驱动腔411扩张,主动板414退出主侧壳体412时,主动板414通过传递件433推动从动板深入次侧壳体的内腔,从动腔421的空间因而收缩。具体地,次侧延伸块沿次侧壳体的开口边缘分布,以限制从动板在垂直次侧预设路径F2的平面上的活动范围。次侧延伸块与主侧延伸块418固定连接,使主侧壳体412与次侧壳体相对固定。
传动组件43并不限于主侧推板、次侧支撑板431、次侧推板432、传递件433或主侧支撑板中的单个或多个组合。传递件433并不限于单个的零部件,传动组件43可以是任意使从动腔421随驱动腔411的扩张而压缩的结构。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得,驱动腔411的内壁至少部分为柔性,从动腔421的内壁至少部分为柔性,以保证驱动腔411或从动腔421在空间变化过程中的密封性。驱动腔411与从动腔421的至少一个通过内壁面的聚拢变形而形成空间的压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具有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驱动腔;
从动组件,具有用于容置流体且空间大小可变的从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壁至少部分为柔性;和/或,所述从动腔的内壁至少部分为柔性;及
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从动组件之间,其中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所述传动组件传递所述驱动外力使所述从动腔压缩变小而排出流体,所述驱动腔的扩张空间变化量小于所述从动腔的压缩空间变化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与所述从动腔的至少一个通过内壁面的聚拢变形而形成空间的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所述驱动腔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扩张,所述从动腔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收缩;所述从动腔垂直于所述次侧预设路径的最大截面积大于所述驱动腔垂直于所述主侧预设路径的最大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预设路径与所述次侧预设路径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而使所述从动腔压缩变小的过程中,所述驱动腔在所述主侧预设路径上的尺寸增加量等于所述从动腔在所述次侧预设路径的尺寸减小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因受驱动外力扩张时,所述驱动腔主要沿所述主侧预设路径扩张,所述从动腔主要沿所述次侧预设路径收缩;所述从动腔垂直于所述次侧预设路径的平均截面积大于所述驱动腔垂直于所述主侧预设路径的平均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腔因补充流体而扩张时,所述传动组件传递所述驱动外力使所述驱动腔压缩变小而排出流体,所述从动腔的扩张空间变化量大于所述驱动腔的压缩空间变化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腔因补充流体扩张而扩张时,所述从动腔主要沿次侧预设路径扩张,所述驱动腔主要沿主侧预设路径收缩;所述从动腔在所述次侧预设路径上的尺寸增加量等于所述驱动腔在所述主侧预设路径的尺寸减小量。
9.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冲水机构及连接所述冲水机构的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腔与流体供应源之间的通断,输入所述驱动腔的流体对所述驱动腔产生驱动外力,使所述驱动腔扩张;所述调控组件还用于调节所述从动腔的流体补充;在完成或中断所述从动腔的压缩后,所述调控组件还用于将所述驱动腔的流体引导补充至所述从动腔。
10.一种卫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装置及连接所述排水装置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液池,所述液池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从动腔排出的流体输出至所述本体的液池和/或排污口,以对所述液池的内壁进行冲洗和/或将污物自所述排污口排出。
CN202120975496.XU 2021-05-08 2021-05-08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Active CN215211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5496.XU CN215211377U (zh) 2021-05-08 2021-05-08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5496.XU CN215211377U (zh) 2021-05-08 2021-05-08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1377U true CN21521137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5496.XU Active CN215211377U (zh) 2021-05-08 2021-05-08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1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11377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115306001A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78U (zh) 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75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906918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76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906919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6664366U (zh) 一种负压辅助冲刷的低水箱座便器
CN215211381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83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82U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115306005A (zh) 排水装置、卫浴设备及卫浴设备冲水方法
CN215906912U (zh) 冲洗机构及卫浴设备
CN115306004A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52U (zh) 冲洗机构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50U (zh) 冲洗机构及卫浴设备
CN115306003A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906911U (zh) 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115306002A (zh) 冲水机构、排水装置及卫浴设备
CN215330277U (zh) 冲洗机构及卫浴设备
CN215906914U (zh) 冲洗机构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84U (zh) 冲洗机构及卫浴设备
CN215906913U (zh) 冲洗机构及卫浴设备
CN215906921U (zh) 冲水机构及卫浴设备
CN215211349U (zh) 冲水机构及卫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