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7510U -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7510U
CN215207510U CN202120279730.5U CN202120279730U CN215207510U CN 215207510 U CN215207510 U CN 215207510U CN 202120279730 U CN202120279730 U CN 202120279730U CN 215207510 U CN215207510 U CN 215207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driven shaft
recording medium
roller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97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沢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2797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7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7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7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具有:驱动轴,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驱动辊,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从动轴,其与所述驱动轴平行的设置,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加压辊,其以与所述驱动辊相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加压部,其对所述从动轴施力以使所述加压辊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以及限制部,其形成在所述从动轴上,并将所述加压部限制在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部件精度的影响,改善抑制记录介质偏斜的效果。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精度的需求的增加,记录介质的输送精度也需要相应的提高。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通过抑制记录介质的偏斜以提高输送精度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该装置经由一根拉簧均匀地对加压辊的轴向两端的加压部同时加压,由此使加压辊与驱动辊之间形成夹持并输送记录介质的夹持部,通过对夹持部施加均匀地压力可以抑制记录介质的偏斜。
然而,由于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中部件精度的影响,导致施加在夹持部的加压力不均匀,使抑制记录介质偏斜的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抑制记录介质偏斜的效果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具有:驱动轴,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驱动辊,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从动轴,其与所述驱动轴平行的设置,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加压辊,其以与所述驱动辊相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加压部,其对所述从动轴施力以使所述加压辊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以及限制部,其形成在所述从动轴上,并将所述加压部限制在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
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原稿输送部,其输送待转印的原稿;扫描仪部,其读取所述原稿以生成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转印部,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部,其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转印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具有:驱动轴,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驱动辊,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从动轴,其与所述驱动轴平行的设置,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加压辊,其以与所述驱动辊相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加压部,其对所述从动轴施力以使所述加压辊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以及限制部,其形成在所述从动轴上,并将所述加压部限制在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部件精度的影响,改善抑制记录介质偏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同一结构标注相同符号。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示出了坐标轴。X轴方向是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横向方向(以下也称为水平方向)。Y轴方向是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向方向(以下也称为垂直方向)。Z轴方向是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进深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彼此正交。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沿X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右侧,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沿Y轴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上侧,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沿Z轴箭头朝向的方向(朝向图1的里侧)作为后侧,与上述相对的即左侧、下侧以及前侧。当不考虑+X(+Y、+Z)方向和-X(-Y、-Z)方向的朝向时,或者包括两个方向时,简称为X(Y、Z)方向。此外,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结构适当地放大、缩小或省略地表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多功能一体机 (Multi-FunctionPeripherals,即MFP)、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在原稿上读取的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下面,对图像形成装置1是多功能一体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主体11。图像读取部12设置在主体11的上部,图像读取部12用于读取原稿以生成原稿的图像数据。图像读取部12由原稿输送部13和扫描仪部14构成。
在原稿输送部13的下部设置有扫描仪部14。原稿输送部13将待转印的原稿向扫描仪部14输送。扫描仪部14具有光学机构15,扫描仪部14 通过光学机构15读取被原稿输送部13输送的待转印的原稿,或直接放置在扫描仪部14的稿台玻璃上的待转印的原稿以生成原稿的图像数据。
光学机构15在读取直接放置在扫描仪部14的稿台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沿稿台玻璃在横向方向上进行移动。光学机构15逐行的读取一页原稿上的原稿图像。光学机构15在读取被原稿输送部13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在图1所示的固定位置读取被输送的原稿。
在扫描仪部14的前方侧,主体11的上方侧设置有操作显示部16。操作显示部16具有接受操作人员的操作,并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的功能。操作显示部16例如是可触摸液晶显示器。
主体11在纵向方向的中央具有转印部17。主体11在下部具有向转印部17供给记录介质的多个供纸盒18。多个供纸盒之间的结构大致相同,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重叠的配置,例如,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供纸盒。
供纸盒18具有供纸机构19。供纸机构19将记录介质P逐张地从供纸盒18取出并向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输送。例如,供纸机构19可以包含有搓纸辊、分离辊、以及供纸辊。
转印部17使用调色剂根据由扫描仪部14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由个人计算机等制成的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部17具有使用不同颜色的调色剂(例如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等)来形成图像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51、曝光器52和中间转印带53。转印部17将图像数据转换为各颜色的颜色信号,根据各颜色的颜色信号,来控制曝光器52。
另外,转印部17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转印部可以具有两个或三个图像形成单元,转印部也可以具有五个以上的图像形成单元。
各个图像形成单元51在中间转印带53的下方(从图1的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并列配置。
曝光器52分别向各个图像形成单元51照射曝光光L。曝光器52可以产生激光扫描束作为曝光光。曝光器52可以构成为包括产生曝光光的发光二极管等固体扫描元件。
各个图像形成单元51的结构除了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以外,彼此相同。作为调色剂,有通过外部刺激(例如温度、特定波长的光、压力)而可消色(视觉上无法看到)的消色调色剂、以及通常的非消色调色剂等。通过温度进行消色的调色剂在达到特定的消色温度以上时消色,在特定的复原温度以下时显色。
曝光器52生成根据图像数据调制后的曝光光L。曝光光L对图像形成单元51进行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图像形成单元51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带53是环状的循环移动的带部件,中间转印带53架设在驱动辊69以及多个从动辊70上。
中间转印带53从上方与图像形成单元51接触。在图像形成单元51 的上侧且隔着中间转印带53与图像形成单元51相向的位置,配置有一次转印辊。一次转印辊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53的内侧。一次转印辊在被施加一次转印电压时,将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5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53上。当多个图像形成单元51上的调色剂图像以彼此重叠的方式被依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53上后,形成有由各颜色的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
二次转印辊71夹着中间转印带53而与驱动辊69相向。中间转印带 53与二次转印辊71的抵接部构成二次转印位置。驱动辊69驱动中间转印带53进行旋转。在记录介质P通过二次转印位置时,对二次转印辊71施加二次转印电压,二次转印辊71将中间转印带53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在记录介质P上。
在夹着中间转印带53与多个从动辊70中的一个从动辊相向的位置配置有带清洁器72。带清洁器72将中间转印带53上的残留转印调色剂从中间转印带53除去。具体的,带清洁器72可以是聚氨酯等树脂制的部件。
在从供纸盒18到二次转印辊71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以及对位辊76。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将被供纸机构19从供纸盒18内取出的记录介质P向转印部17输送。
成对的对位辊76在相互抵接位置将从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供给的记录介质P的前端的位置对齐。成对的对位辊76上的相互抵接位置构成对位位置。成对的对位辊76在调色剂图像的前端到达二次转印位置时,以记录介质P上的待转印调色剂图像的区域的前端到达二次转印位置的方式来输送记录介质P。
在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上的二次转印辊71的下游侧(图1中的上侧),配置有定影部80。定影部80通过对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加压来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
在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上的定影部80的下游侧(图1中的左上侧) 配置有排出辊对81。排出辊对81将记录介质P向排纸部82排出。
在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上的定影部80的下游侧(图1中的右侧)配置有反转输送路径10。反转输送路径10使记录介质P反转并向二次转印辊71引导。反转输送路径10在进行双面打印时使用。
下面,首先,通过图2对现有技术中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a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图2是现有技术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a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图2中省略了与抑制记录介质偏斜无关的部件。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a由驱动轴31a、驱动辊32a、从动轴33a、加压辊34a、加压部35a以及拉簧351a构成。
驱动轴31a沿进深方向(Z轴方向)延伸,驱动轴31a以可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a中。驱动轴31a被省略图示的马达驱动而进行旋转。
驱动轴31a上套设有驱动辊32a,驱动辊32a形成为圆柱状,驱动辊 32a能够随着驱动轴31a的旋转而旋转。沿驱动轴31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驱动辊32a,例如图2中示出的两个驱动辊32a。
从动轴33a沿进深方向(Z轴方向)延伸,从动轴33a与驱动轴31a 平行的设置,从动轴33a以可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a中。
从动轴33a上套设有加压辊34a,加压辊34a形成为圆柱状辊,从动轴33a与加压辊34a的旋转相互独立。沿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加压辊34a,多个加压辊34a与多个驱动辊32a一一对应,例如图2中示出的两个加压辊34a。
加压部35a为可绕纵向方向(Y轴方向)的轴进行旋转的部件,两个加压部35a为分别对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两端进行施力的部件,两个加压部35a分别设置在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 上的两端。
拉簧351a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压部35a连接,拉簧351a沿轴向方向 (Z轴方向)均匀地对两端的加压部35a进行施力。当拉簧351a对两端的加压部35a进行施力时,前侧(-Z方向)的加压部35a绕纵向方向(Y轴方向)顺时针旋转,并与从动轴33a的前侧(-Z方向)端部抵接,后侧(+Z 方向)的加压部35a绕纵向方向(Y轴方向)逆时针旋转,并与从动轴33a 的后侧(+Z方向)端部抵接。通过加压部35a按压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 (Z轴方向)的两端,使从动轴33a上的加压辊34a压接于驱动轴31a上的驱动辊32a。
由此,驱动辊32a的外周面与加压辊34a的外周面抵接,驱动辊32a 与加压辊34a抵接的部分形成夹持并输送记录介质的夹持部Ca。
当省略图示的马达驱动驱动轴31a旋转时,驱动辊32a同时旋转,由于加压辊34a压接于驱动辊32a,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加压辊34a从动于驱动辊32a开始旋转。当记录介质经过加压辊34a与驱动辊32a之间形成的多个夹持部Ca时,凭借加压辊34a与驱动辊32a之间压接形成的阻力对记录介质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偏斜进行调整,使记录介质在恢复正常姿势的情况下继续输送。
为了保证各个驱动辊32a与加压辊34a之间对记录介质的偏斜的调整是均匀的,需要保证各个驱动辊32a与加压辊34a之间形成的夹持力是相同的。
如图2所示,将进深方向(Z轴方向)上的前侧(-Z方向)的加压部 35a与从动轴33a抵接处距离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的中央 Oa的距离设为L1f,将进深方向(Z轴方向)上的后侧(+Z方向)的加压部35a与从动轴33a抵接位置距离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的中央Oa的距离设为L1r,将进深方向(Z轴方向)上的靠近前侧(-Z方向) 的夹持部Ca(几何中心)距离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的中央 Oa的距离设为L2f,将进深方向(Z轴方向)上的靠近后侧(+Z方向)的夹持部Ca(几何中心)距离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的中央Oa 的距离设为L2r。为了保证各个驱动辊32a与加压辊34a之间形成的夹持力是相同的,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首先需要使加压部35a对从动轴33a 的两端施加均匀的力。当经由一根拉簧351a向从动轴33a的两端的加压部 35a同时施力时,可以保证两端的加压部35a对从动轴33a施加相同大小的压力。之后,由于两个加压部35a从从动轴33a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 上的两端对从动轴33a施力,多个加压辊34a(例如图2中示出的两个加压辊34a)在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不同位置分别压接于驱动辊32a,因此为了保证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各个加压辊34a与各个驱动辊32a的压接力都是相同的(即为了确保加压平衡),需要使距离L1f与距离L1r 的值相同,距离L2f与距离L2r的值相同。
然而,由于各个部件的公差的影响,上述加压平衡的达成条件较多,当加压平衡无法保证时,对记录介质的偏斜的抑制效果将下降。
下面,通过图3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改善抑制记录介质偏斜的效果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省略了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中的与抑制记录介质偏斜无关的部件。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俯视示意图,在图4中省略了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中的与抑制记录介质偏斜无关的部件。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包括驱动轴31、驱动辊32、从动轴33、加压辊34、加压部35以及限制部36。
驱动轴31沿进深方向(Z轴方向)延伸,驱动轴31在省略图示的马达的驱动下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驱动辊32形成为圆柱状,驱动辊32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橡胶等。驱动辊32套设在驱动轴31上,驱动辊32的轴线与驱动轴31 的轴线相同。驱动辊32与驱动轴31之间相对固定,也就是说,驱动辊32 可以随着驱动轴31的旋转而旋转。在驱动轴31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 上,可以分布有多个驱动辊32,多个驱动辊3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轴31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分布有两个驱动辊32。
从动轴33沿进深方向(Z轴方向)延伸,从动轴33与驱动轴31平行的设置,从动轴33以可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加压辊34形成为圆柱状,加压辊34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橡胶等。加压辊34以与驱动辊32相向的方式设置在从动轴33上。加压辊34的轴线与从动轴33的轴线相同。加压辊34可在从动轴33上空转,也就是说,从动轴33不随着加压辊34的旋转而旋转。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可以分布有多个加压辊34,多个加压辊3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多个加压辊34与多个驱动辊32一一对应的设置,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分布有两个加压辊34。
如图3和图4所示,加压部35设置在从动轴33的进深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O。加压部35与从动轴33接触,按压从动轴33的外周面。当加压部35按压从动轴33的外周面时,从动轴33朝驱动轴31移动,此时,设置在从动轴33上的加压辊34按压在驱动轴31的驱动辊32上,也就是说,加压部35通过对从动轴33施力以使加压辊34的外周面压接于驱动辊32的外周面。由此,根据上述结构,位于前侧(-Z方向)的加压辊 34与位于前侧(-Z方向)的驱动辊32形成一个夹持部C,位于后侧(+Z 方向)的加压辊34与位于后侧(+Z方向)的驱动辊32形成另一个夹持部 C。即加压辊34与驱动辊32形成夹持并输送记录介质的两个夹持部C。
以下,对加压部35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实施方式作为限定,只要是能满足对从动轴33施力以使加压辊34的外周面压接于驱动辊32的外周面的结构即可。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部35包括轴351、轴套352、杆 353、勾挂部354、固定部355以及施力部件356。
轴351沿进深方向(Z轴方向)延伸,轴351与从动轴33以及驱动轴 31平行地设置,轴351以可绕自身轴线自如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轴套352套设在轴351上,轴套352形成为圆柱状,轴套352与轴351 的轴线相同,轴套352与轴351之间相对固定,轴套352可以随着轴351 的旋转而共同旋转。
杆353为沿纵向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部件。杆353形成在轴套352 上,杆353从轴套352的外周面上朝外侧延伸,杆353的一端与轴套352 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杆353的另一端位于后述的限制部36的两个凸缘361 之间并与从动轴33接触,杆353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移被后述的限制部36限制。
勾挂部354为杆状部件,勾挂部354形成在轴套352上,勾挂部354 从轴套352的外周面上朝外侧延伸,杆状的勾挂部354的一端与轴套352 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勾挂部354的另一端形成有凹槽,该凹槽用于勾挂后述的施力部件356。杆351与勾挂部354之间的关系为:相对于轴套352 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勾挂部354与杆351形成在轴套352上的位置相同,但勾挂部354以杆351为初始位置绕轴套352的外周面旋转一定角度,该角度例如可以是九十度。
固定部355为固定后述的施力部件356的另一端的部件。固定部355 可以是与勾挂部354一体形成的部件,固定部355也可以是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框架。固定部355上形成有凹槽,该凹槽用于勾挂后述的施力部件356。
施力部件356由弹性材料形成,施力部件356以使杆353压接于从动轴33的方式对杆353施力,施力部件356例如为拉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356的拉簧的一端勾挂在勾挂部354的凹槽中,另一端勾挂在固定部355的凹槽中。拉簧的与固定部355的凹槽连接的一端为固定端,拉簧的固定端被固定。拉簧的与勾挂部354的凹槽连接的一端为施力端,拉簧的施力端可活动。由于拉簧自身的特性,当拉簧与固定部355以及勾挂部354连接后,会有恢复自由长度的趋势,此时由于拉簧的固定端无法移动,因此拉簧的活动端对勾挂部354施力,使勾挂部354绕轴351的轴线旋转,此时,轴套352与轴351随着勾挂部354的旋转而共同旋转,由于轴套352的旋转,杆353也同时绕轴351的轴线旋转,因此,杆353按压在从动轴33的外周面上并使加压辊34的外周面与驱动辊32的外周面抵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36形成在从动轴33上,如图4 所示,限制部36形成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O,限制部36对加压部35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具体地,限制部36将加压部35限制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O。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加压辊34在进深方向(Z轴方向) 上形成在从动轴33的中央O的两侧,限制部36将两个加压辊34间隔在两侧。
以下,对限制部36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实施方式作为限定,只要是能满足将加压部35限制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O的结构即可。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36为两个凸缘361。两个凸缘361位于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O,具体地,两个凸缘361分别位于从动轴33的中央O的两侧,两个凸缘361距离从动轴33 的中央O的距离相同。凸缘361从从动轴33的外周突出,具体地,凸缘 361沿从动轴33的径向朝外侧凸出。在两个凸缘361之间形成有凹部362,凹部362间隔着两个凸缘361。两个凸缘361之间为加压部35的杆353的一端所处的位置。
通过上述结构,将加压部35的杆353的一端限制在限制部36的两个凸缘361之间,使杆353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移被限制。也就是说,通过限制部36将加压部35限制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 (Z轴方向)上的中央O。
以下,通过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实现加压平衡的条件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通过加压部35 在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O对从动轴33施加负荷。为了使该负荷能够均匀地传递到各个加压辊34与各个驱动辊32之间形成的夹持部C上,需要对夹持部C的位置进行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具有两个加压辊34时,加压辊34与驱动辊32会形成两个夹持部C,即位于进深方向(Z轴方向)前侧(-Z方向)的夹持部C 和位于进深方向(Z轴方向)后侧(+Z方向)的夹持部C。
设位于进深方向(Z轴方向)前侧(-Z方向)的夹持部C(几何中心) 距离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中央O的距离为Lf,设位于进深方向(Z轴方向)后侧(+Z方向)的夹持部C(几何中心)距离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中央O的距离为Lr,为了满足加压部35施加到各个夹持部C的力是均匀的(即保证加压平衡),需要使距离Lf与Lr保持相同。即,需要使两个夹持部C距离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 O的距离相同。当距离Lf与距离Lr相同时,由于加压部35从从动轴33 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中央O对从动轴33施力,因此各个加压辊34 施加到各个驱动辊32上的力在从动轴32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各点都是相同的。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只需要保证距离Lf 和Lr相同即可(本实施方式中的距离Lf和Lr相当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距离L2f、L2r),而不需要考虑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距离L1f以及L1r 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少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中的部件精度对于加压平衡的影响,改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抑制记录介质偏斜的效果。
另外,如图3所示,可以将加压部35的轴套352设置为可沿轴351 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移动。当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各个部件在磨损后出现加压不平衡时,可以通过移动轴套352进而调整杆353相对于从动轴33的轴向方向(Z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对加压不平衡的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通过简单的结构调整加压不平衡的问题。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性的以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以此进行限定,也可以将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应用于大容量供纸装置中,例如应用于大容量供纸装置的架桥工具 (Bridge-Kit)中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限制部将加压部限制在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能够减少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中的部件的精度对加压平衡的影响,改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抑制记录介质偏斜的效果。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轴,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驱动辊,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
从动轴,其与所述驱动轴平行的设置,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加压辊,其以与所述驱动辊相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
加压部,其对所述从动轴施力以使所述加压辊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以及
限制部,其形成在所述从动轴上,并将所述加压部限制在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辊为两个,所述限制部将所述两个加压辊间隔在两侧,所述加压辊与所述驱动辊形成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距离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为从所述从动轴的外周突出的两个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具有:
轴,其与所述从动轴平行的设置,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
轴套,其以与所述轴共同旋转的方式套设在所述轴上;
杆,其一端位于所述两个凸缘之间,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以及
拉簧,其一端被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轴套上形成的勾挂部连接,所述拉簧通过对所述勾挂部施力,使所述轴套旋转,并将所述杆按压在所述从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可沿所述轴的轴向方向移动。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稿输送部,其输送待转印的原稿;
扫描仪部,其读取所述原稿以生成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
转印部,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定影部,其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转印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具有:
驱动轴,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驱动辊,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
从动轴,其与所述驱动轴平行的设置,并以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加压辊,其以与所述驱动辊相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
加压部,其对所述从动轴施力以使所述加压辊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以及
限制部,其形成在所述从动轴上,并将所述加压部限制在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辊为两个,所述限制部将所述两个加压辊间隔在两侧,所述加压辊与所述驱动辊形成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距离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央的距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为从所述从动轴的外周突出的两个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具有:
轴,其与所述从动轴平行的设置,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
轴套,其以与所述轴共同旋转的方式套设在所述轴上;
杆,其一端位于所述两个凸缘之间,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以及
拉簧,其一端被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轴套上形成的勾挂部连接,所述拉簧通过对所述勾挂部施力,使所述轴套旋转,并将所述杆按压在所述从动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可沿所述轴的轴向方向移动。
CN202120279730.5U 2021-02-01 2021-02-01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215207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9730.5U CN215207510U (zh) 2021-02-01 2021-02-01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9730.5U CN215207510U (zh) 2021-02-01 2021-02-01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7510U true CN21520751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9730.5U Active CN215207510U (zh) 2021-02-01 2021-02-01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7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90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ircuitry for correcting a relative positional deviation of an image to be printed on a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9174817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01143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80170701A1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2919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34798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011431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837997B2 (en) Belt driving device
US111377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80014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5207510U (zh)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021199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014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041389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US107378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US2012025119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02963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214527008U (zh) 记录介质输送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98512A (ja) 用紙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212873196U (zh) 反转辊调节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1020786A (ja)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11149191U (zh) 转印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70355546A1 (en) Sheet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11628008U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1899390B2 (en) Recording-material-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