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4883U -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4883U
CN215204883U CN202121339218.1U CN202121339218U CN215204883U CN 215204883 U CN215204883 U CN 215204883U CN 202121339218 U CN202121339218 U CN 202121339218U CN 215204883 U CN215204883 U CN 215204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frame
train
maglev train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92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发扬
张玉玺
周飞
柳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92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4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4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4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其中,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包括悬浮架、第一减振连接机构、第二减振连接机构和悬吊梁,悬浮架的下端与悬吊梁转动连接;第一减振连接机构适于连接悬浮架与悬吊梁,并适于限制悬浮架与悬吊梁的相对转动角度;第二减振连接机构适于连接悬挂式磁浮列车的车体与悬吊梁,并适于限制悬浮架与车体的相对位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减振连接机构以连接可相互转动的悬浮架与悬吊梁以及通过设置第二减振连接机构以连接悬吊梁与车体,提升了悬浮架与悬吊梁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悬吊梁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悬挂式磁浮列车的车辆一般直接通过减振结构连接悬浮架与车体,导致减振结构传递悬浮架与车体之间的力和扭矩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因振动或冲击等因素而摆动,影响了悬挂式磁浮列车上驾乘人员的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保证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包括悬浮架、第一减振连接机构、第二减振连接机构和悬吊梁,所述悬浮架的下端与所述悬吊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减振连接机构适于连接所述悬浮架与所述悬吊梁,并适于限制所述悬浮架与所述悬吊梁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适于连接悬挂式磁浮列车的车体与所述悬吊梁,并适于限制所述悬浮架与所述车体的相对位移。
可选地,所述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还包括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的连接轴,所述悬浮架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悬吊梁的上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悬浮架与所述悬吊梁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悬吊梁包括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下端两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朝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所述车体的车顶与所述连接部或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振连接机构包括抗摆减振器,所述抗摆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悬浮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或所述延伸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包括止挡和止挡座,所述止挡和所述止挡座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止挡和所述止挡座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车顶上,且所述止挡座适于限制所述止挡的横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还包括沙漏簧,所述车顶设有吊架,且所述吊架设置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处,所述吊架与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沙漏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还包括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所述横向减振器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吊架,所述垂向减振器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吊架。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还包括牵引拉杆,所述牵引拉杆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所述悬吊梁和所述车顶。
可选地,所述悬浮架包括构架和设置在所述构架位于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两端的导向轮,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构架的下端;所述导向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轮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以传递悬浮架与车体之间的力和扭矩,从而衰减悬挂式磁浮列车通过悬浮架在箱型轨道内行驶时的振动,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减振连接机构以连接可相互转动的悬浮架与悬吊梁,限制了悬浮架与悬吊梁的相对转动角度,既使得第一减振连接机构能够稳定且有效地起到减振的作用,又提升了悬浮架与悬吊梁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且避免了悬浮架与悬吊梁的相对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车体摆动幅度过大的情况,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上驾乘人员的乘车体验。通过设置第二减振连接机构以连接悬吊梁与车体,限制了悬浮架与车体的相对位移,保证了悬吊梁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以及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悬浮架,11-构架,12-导向轮,13-安全轮,14-制动器;2-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1-抗摆减振器;3-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1-止挡,32-止挡座,33-沙漏簧,34-横向减振器,35-垂向减振器,36-牵引拉杆;4-悬吊梁,41-连接部,42-延伸部;5-连接轴;6-车体,61-车顶,611-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的前方,X轴的反向代表后方,Y轴的正向代表右方,Y轴的反向代表左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包括悬浮架1、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和悬吊梁4,悬浮架1的下端(即悬浮架1位于图1中Z轴反向的一端)与悬吊梁4转动连接;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适于连接悬浮架1与悬吊梁4,并适于限制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适于连接悬挂式磁浮列车的车体6与悬吊梁4,并适于限制悬浮架1与车体6的相对位移。
本实施例中,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适用于例如悬挂式磁浮列车的车辆,用于提升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悬浮架1作为转向架设置在下端设有开口的箱型轨道内,悬吊梁4则在箱型轨道下方(即图1中Z轴反向)经开口处与悬浮架1连接,以便于悬吊梁4连接车体6,实现车体6在箱型轨道下方的悬挂。悬浮架1与悬吊梁4转动连接,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则用于限制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以在连接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发挥到减振作用(即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传递悬浮架1与悬吊梁4之间的力和扭矩,以衰减悬挂式磁浮列车通过悬浮架1在箱型轨道内行驶时的振动)以及提升悬浮架1与悬吊梁4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的作用的同时,避免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车体6摆动幅度过大的情况,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悬吊梁4设置在车体6与悬浮架1之间,悬吊梁4与车体6通过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连接,一方面,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用于传递悬吊梁4与车体6之间的力和扭矩,以进一步衰减悬挂式磁浮列车通过悬浮架1在箱型轨道内行驶时的振动,保证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通过限制悬浮架1与车体6的相对位移以保证悬吊梁4与车体6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通过设置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以传递悬浮架1与车体6之间的力和扭矩,从而衰减悬挂式磁浮列车通过悬浮架1在箱型轨道内行驶时的振动,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以连接可相互转动的悬浮架1与悬吊梁4,限制了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既使得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能够稳定且有效地起到减振的作用,又提升了悬浮架1与悬吊梁4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且避免了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车体6摆动幅度过大的情况,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上驾乘人员的乘车体6验。通过设置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以连接悬吊梁4与车体6,限制了悬浮架1与车体6的相对位移,保证了悬吊梁4与车体6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以及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还包括轴线方向平行于车体6长度方向的连接轴5,悬浮架1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悬吊梁4的上端(即悬吊梁4位于图1中Z轴正向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悬浮架1与悬吊梁4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处通过连接轴5转动连接。
由于悬挂式磁浮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车体6容易因转向等原因而发生横向摆动,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连接轴5(例如销轴等)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车体6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X轴方向),以适应车体6的横向摆动,避免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连接受损,且便于连接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能够稳定且有效地起到减振的作用。而且,连接轴5穿设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以保证连接轴5与悬浮架1与和悬吊梁4的稳定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悬吊梁4包括连接部41以及设置在连接部41下端两侧的延伸部42,延伸部42由连接部41的下端朝向远离连接部41的方向延伸,且延伸部4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车体6的宽度方向,第二安装孔设置在连接部41的上端;车体6的车顶61与连接部41或延伸部42通过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连接。
本实施例中,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的悬吊梁4包括连接部41和延伸部42,且悬吊梁4整体上呈倒T形,以便于悬吊梁4在连接部41上端(即连接部41位于图3中Z轴正向的一端)处与位于箱型轨道内的悬浮架1相连接;延伸部42位于连接部41下端(即连接部41位于图3中Z轴反向的一端)位于车体6宽度方向(即图1中Y轴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并朝向远离连接部41的方向延伸,以便于延伸部42通过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与车顶61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包括抗摆减振器21,抗摆减振器21的一端与悬浮架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41或延伸部42连接。
本实施例中,抗摆减振器21的一端连接在悬浮架1上,另一端与悬吊梁4的连接部41或延伸部42连接,一方面,提升了悬浮架1与悬吊梁4连接时的稳固性;另一方面,抗摆减振器21用于限制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避免了车体6发生摆动幅度过大的情况,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再一方面,抗摆减振器21用于应对悬浮架1与悬吊梁4在横向及垂向的冲击、振动,进一步提升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优选为两个抗摆减振器21对称布置在悬吊梁4的连接部41两侧,以进一步提升悬吊梁4自身的稳定性及列车行驶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3所示,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包括止挡31和止挡座32,止挡31和止挡座32中的一个设置在延伸部42远离连接部41的一端,止挡31和止挡座3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车顶61上,且止挡座32适于限制止挡31的横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延伸部42远离连接部41的一端设有止挡31和止挡座32中的一个,止挡31和止挡座32中的另一个则设置在车顶61上,且止挡31和止挡座32相对设置;而且,止挡31和止挡座32之间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止挡31和止挡座32之间具有间隙,以应对延伸部42的温度变形(比如热胀冷缩)。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延伸部42远离连接部41的一端处均设有止挡31(止挡座32),车顶61与两个止挡31(止挡座32)相对应的位置处则设有两个止挡座32(止挡31),以将两个延伸部42夹持在两个止挡座32(止挡31)之间,如此,通过止挡31和止挡座32的配合,使得止挡座32与止挡31相互限位,以限制整个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的横向移动或限制车顶61的横向(即图3中Y轴方向)移动,保证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与车顶61连接的稳固性以及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还包括沙漏簧33,车顶61设有吊架611,且吊架611设置在延伸部42远离连接部41的端部处,吊架611与延伸部42通过沙漏簧33连接。
本实施例中,延伸部42远离连接部41的端部穿设在吊架611与车顶61合围形成的区域内,沙漏簧33则适于竖直(即沿图1中Z轴方向)设置在延伸部42远离连接部41的端部与吊架611之间,悬吊梁4与吊架611通过沙漏簧33进行弹性连接。沙漏簧33用于传递车顶61与悬吊梁4之间的力和扭矩,以衰减列车通过悬浮架1在箱型轨道内行走时的振动,从而保证列车能够平稳地行驶,提升驾乘人员的乘车体6验。
可选地,结合图1、图2所示,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还包括横向减振器34和垂向减振器35,横向减振器34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连接部41和吊架611,垂向减振器35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延伸部42和吊架611。
本实施例中,横向减振器34的一端连接在悬吊梁4的连接部41上,另一端连接在吊架611上,且横向减振器34的轴线与沙漏簧33的轴线夹角趋近于或等于90°,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悬吊梁4与吊架611连接时的稳固性,保证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横向减振器34用于缓和、衰减车顶61横向(即图1中Y轴方向)的冲击和振动,进一步保证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提升了驾乘人员驾乘列车时的舒适性。
垂向减振器35的一端连接在悬吊梁4的延伸部42上,另一端连接在吊架611上,且垂向减振器35的轴线与沙漏簧33的轴线夹角趋近于或等于0°,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悬吊梁4与吊架611连接时的稳固性,保证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垂向减振器35用于缓和、衰减车顶61垂向(即图2中Z轴方向)的冲击和振动,进一步保证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提升了驾乘人员驾乘列车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优选为至少两个横向减振器34关于连接部41对称设置,以进一步提升车体6应对横向冲击、振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类似地,优选为至少两个垂向减振器35关于连接部41对称设置,以进一步提升车体6应对垂向冲击、振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图3所示,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还包括牵引拉杆36,牵引拉杆36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悬吊梁4和车顶61。
牵引拉杆36的一端连接在悬吊梁4的连接部41上,另一端连接在列车车顶61上,以提升列车车顶61应对冲击、振动的能力,保证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例如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受损时列车车顶61能够稳定地与悬浮架1保持连接,提升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可选地,结合图1、图2所示,悬浮架1包括构架11和设置在构架11位于车体6宽度方向两端的导向轮12,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构架11的下端(即构架11位于图2中Z轴反向的一端);导向轮12设有两组,两组导向轮1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悬浮架1的构架11与悬吊梁4的连接部41通过连接轴5转动连接。导向轮12设置在构架11位于车体6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以用于悬浮架1与箱型轨道内壁接触,保证悬浮架1的稳定转向。且导向轮12设有两组,两组导向轮12沿竖直方向(即沿图1中Z轴方向)间隔设置,以保证悬浮架1在箱型轨道内行驶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导向轮12设有四个,每组导向轮12的四个导向轮12设置在构架11的四角处,以避免构架11与箱型轨道内壁总结直接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悬浮架1还包括安全轮13和制动器14,安全轮13设置在构架11下端并位于构架11与箱型轨道之间,用于防止构架11与箱型轨道内壁直接接触。制动器14设置在构架11位于车体6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其用于在悬挂式磁浮列车制动时夹住箱型轨道内壁上凸设的制动轨,以实现悬挂式磁浮列车的制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包括上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
本实施例的悬挂式磁浮列车包括上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悬挂式磁浮列车通过设置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以传递悬浮架1与车体6之间的力和扭矩,从而衰减悬挂式磁浮列车通过悬浮架1在箱型轨道内行驶时的振动,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以连接可相互转动的悬浮架1与悬吊梁4,限制了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既使得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能够稳定且有效地起到减振的作用,又提升了悬浮架1与悬吊梁4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且避免了悬浮架1与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车体6摆动幅度过大的情况,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保证了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上驾乘人员的乘车体6验。通过设置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以连接悬吊梁4与车体6,限制了悬浮架1与车体6的相对位移,保证了悬吊梁4与车体6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悬挂式磁浮列车抗振动、抗冲击的能力以及悬挂式磁浮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架(1)、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和悬吊梁(4),所述悬浮架(1)的下端与所述悬吊梁(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适于连接所述悬浮架(1)与所述悬吊梁(4),并适于限制所述悬浮架(1)与所述悬吊梁(4)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适于连接悬挂式磁浮列车的车体(6)与所述悬吊梁(4),并适于限制所述悬浮架(1)与所述车体(6)的相对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车体(6)长度方向的连接轴(5),所述悬浮架(1)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悬吊梁(4)的上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悬浮架(1)与所述悬吊梁(4)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通过所述连接轴(5)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梁(4)包括连接部(4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1)下端两侧的延伸部(42),所述延伸部(42)由所述连接部(41)的下端朝向远离所述连接部(4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部(4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车体(6)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1)的上端;所述车体(6)的车顶(61)与所述连接部(41)或所述延伸部(42)通过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连接机构(2)包括抗摆减振器(21),所述抗摆减振器(21)的一端与所述悬浮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41)或所述延伸部(42)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包括止挡(31)和止挡座(32),所述止挡(31)和所述止挡座(3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延伸部(42)远离所述连接部(41)的一端,所述止挡(31)和所述止挡座(3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车顶(61)上,且所述止挡座(32)适于限制所述止挡(31)的横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还包括沙漏簧(33),所述车顶(61)设有吊架(611),且所述吊架(611)设置在所述延伸部(42)远离所述连接部(41)的端部处,所述吊架(611)与所述延伸部(42)通过所述沙漏簧(33)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还包括横向减振器(34)和垂向减振器(35),所述横向减振器(34)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部(41)和所述吊架(611),所述垂向减振器(35)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所述延伸部(42)和所述吊架(61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连接机构(3)还包括牵引拉杆(36),所述牵引拉杆(36)的两端适于分别连接所述悬吊梁(4)和所述车顶(61)。
9.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架(1)包括构架(11)和设置在所述构架(11)位于所述车体(6)宽度方向两端的导向轮(12),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构架(11)的下端;所述导向轮(1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轮(1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0.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
CN202121339218.1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Active CN215204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9218.1U CN215204883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9218.1U CN215204883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4883U true CN215204883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9218.1U Active CN215204883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4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913B (zh) 转向架
CN109747676B (zh) 带涡流制动装置的轨道车辆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JPH03501008A (ja) 高速軌道車両用のボギー台車
CN112009514A (zh) 单轴转向架及铁路养路机械设备
CN201800720U (zh) 电机传动系统和转向架
CN111661094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悬挂装置及工作方法
JP2009120091A (ja) 車体間アンチロール装置
KR101731105B1 (ko) 트램트레인용 저상대차
CN215204883U (zh)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CN205930746U (zh) 转向架
JP3636938B2 (ja) 列車編成座屈防止方法、車両動揺抑制方法及び鉄道車両
CN110654410A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跨坐式单轨车辆
CN113200058B (zh) 悬挂式单轴转向架及悬挂式单轨作业车
CN213413784U (zh) 一种悬挂装置及转向架
CN205930742U (zh) 转向架
JPS61241258A (ja) 鉄道車両の蛇行動防止装置
JP3689100B2 (ja) 車両動揺抑制方法及び鉄道車両
CN112572502B (zh)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CN215883665U (zh) 一种抗摆机构、悬挂装置及悬挂式磁浮列车
KR101252547B1 (ko) 철도차량용 현가장치
CN215244866U (zh) 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作业车及系统
JPH0292770A (ja) ボルスタレス台車のアンチローリング装置
JP2001001896A (ja) 鉄道車両用の一軸独立車輪台車
CN219382480U (zh) 一种空铁转向架及悬挂式列车
CN214874821U (zh)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