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1130U -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1130U
CN215201130U CN202120266355.0U CN202120266355U CN215201130U CN 215201130 U CN215201130 U CN 215201130U CN 202120266355 U CN202120266355 U CN 202120266355U CN 215201130 U CN215201130 U CN 215201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ing
plate
roller bearing
fix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63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进兴
张育玮
林保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rind Tec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rind Tec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rind Tec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rind Tec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63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1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1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1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子轴承套圈打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第一电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贯穿底板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轴承套圈毛刺面的自动打磨休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子轴承套圈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背景技术
滚子轴承属于滚动轴承中的一种,是现代化机械中广泛运用的部件之一,它是依靠主要元件之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撑转动零件的,滚子轴承现大多已经标准化,滚子轴承具有启动所需力矩小、旋转精度高、选用方便等优点。
现有的滚子轴承套圈在经过打磨后表面通常会存在毛刺,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影响滚子轴承的正常使用,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打磨休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轴承套圈进行打磨休整,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第一电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贯穿底板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磨盘。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双向丝杆、两个滑块、两个卡杆和两个挡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板,所述双向丝杆设置于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且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对称螺纹套接设置于双向丝杆的两端杆壁,两个所述卡杆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滑块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对应的卡杆的上端杆壁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滚珠与底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共同活动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的左端贯穿左侧的第二安装板并固定连接有旋钮,两个所述卡杆的上端杆壁均固定套接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通过设置于转杆上端的卡接机构,能够在打磨前通过卡接机构对轴承套圈进行卡接,便于对轴承套圈进行打磨。
2、该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通过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第一电机,能够在第一电机工作时通过卡接机构带动轴承套圈转动,从而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完整打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轴承套圈毛刺面的自动打磨休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第一电机、3转杆、4第一安装板、5支撑板、6气缸、7安装块、8固定板、9第二电机、10连接杆、11磨盘、12双向丝杆、13滑块、14卡杆、15挡板、16第二安装板、17支撑杆、18滚珠、19限位块、20限位杆、21支撑脚、22旋钮、23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包括底板1和固定设置于底板1下表面的第一电机2,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转杆3,第一电机2的下端贯穿底板1并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4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卡接机构,第一安装板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气缸6,气缸6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5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10固定连接有磨盘11。
卡接机构包括双向丝杆12、两个滑块13、两个卡杆14和两个挡板15,第一安装板4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板16,双向丝杆12设置于两个第二安装板16之间,且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16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滑块13对称螺纹套接设置于双向丝杆12的两端杆壁,两个卡杆14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滑块13的上表面,两个挡板15分别与对应的卡杆14的上端杆壁固定套接。
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17,两个支撑杆17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的下表面,两个支撑杆17的下端分别通过滚珠18与底板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便于在对第一安装板4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的同时减小两个支撑杆17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两个滑块13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9,两个限位块19的内部共同活动套接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16固定连接,避免双向丝杆12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滑块13转动。
底板1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脚21,每个支撑脚21的下端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紧固螺栓,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牢固安装。
双向丝杆12的左端贯穿左侧的第二安装板16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2,两个卡杆14的上端杆壁均固定套接有防滑套23,便于增加两个卡杆14与轴承套圈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轴承套圈与两个卡杆14套接,转动旋钮22,旋钮22带动双向丝杆12转动,双向丝杆12带动两个滑块13运动,两个滑块13分别带动对应的卡杆14运动,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卡接,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带动第一安装板4转动轴承套圈转动,启动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10带动磨盘11转动,启动气缸6,气缸6的活塞杆带动安装块7运动,从而实现磨盘11的移动,便于对轴承套圈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包括底板(1)和固定设置于底板(1)下表面的第一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有转杆(3),所述第一电机(2)的下端贯穿底板(1)并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4),所述第一安装板(4)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板(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右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5)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10)固定连接有磨盘(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双向丝杆(12)、两个滑块(13)、两个卡杆(14)和两个挡板(15),所述第一安装板(4)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板(16),所述双向丝杆(12)设置于两个第二安装板(16)之间,且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二轴承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16)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3)对称螺纹套接设置于双向丝杆(12)的两端杆壁,两个所述卡杆(14)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滑块(13)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挡板(15)分别与对应的卡杆(14)的上端杆壁固定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17),两个所述支撑杆(17)对称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杆(17)的下端分别通过滚珠(18)与底板(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3)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9),两个所述限位块(19)的内部共同活动套接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1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脚(21),每个所述支撑脚(21)的下端内部均固定设置有紧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12)的左端贯穿左侧的第二安装板(16)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2),两个所述卡杆(14)的上端杆壁均固定套接有防滑套(23)。
CN202120266355.0U 2021-01-31 2021-01-31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Active CN215201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6355.0U CN215201130U (zh) 2021-01-31 2021-01-31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6355.0U CN215201130U (zh) 2021-01-31 2021-01-31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1130U true CN21520113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9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6355.0U Active CN215201130U (zh) 2021-01-31 2021-01-31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11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3225A (zh) * 2022-05-20 2022-08-09 安徽银力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动支架打磨用的上料设备
CN115256559A (zh) * 2022-08-18 2022-11-01 马鞍山市泰隆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木板圆角加工装置的转位加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3225A (zh) * 2022-05-20 2022-08-09 安徽银力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动支架打磨用的上料设备
CN114873225B (zh) * 2022-05-20 2024-03-01 安徽银力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动支架打磨用的上料设备
CN115256559A (zh) * 2022-08-18 2022-11-01 马鞍山市泰隆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木板圆角加工装置的转位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01130U (zh)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磨床
CN214980146U (zh) 一种机芯摆夹板自动抛光机
CN209850526U (zh) 一种自动化轴承打磨机
CN213197069U (zh)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夹持铸件
CN208782644U (zh) 一种新型的线性模组
CN215588585U (zh) 一种数控机床废屑收集装置
CN210388674U (zh) 一种机械制造使用的打磨装置
CN210732106U (zh) 一种石英石板材抛光装置
CN210060697U (zh) 一种假肢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1760341U (zh) 一种大理石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0024710U (zh) 轴承外圈用打磨装置
CN211387827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外圈翻转夹持装置
CN211517037U (zh) 一种生活用不锈钢盆的模具加工设备
CN214979985U (zh) 一种建筑钢模打磨装置
CN21049970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零件抛光装置
CN213106324U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柔性高精度砂轮片更换机构
CN211990955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主轴平衡缸的安装结构
CN218169922U (zh) 一种水管表面抛光装置
CN21839746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具
CN220260271U (zh) 一种加工活塞内销孔的活塞治具
CN219189627U (zh) 一种五金件组装用表面打磨装置
CN215201292U (zh) 一种超精密滚动直线导轨磨床
CN220100659U (zh) 一种新型模板紧固装置
CN209717278U (zh) 一种铝材快速打磨装置
CN212444639U (zh) 一种龙门铣床加工用零件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