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4085U -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4085U
CN215194085U CN202020617284.XU CN202020617284U CN215194085U CN 215194085 U CN215194085 U CN 215194085U CN 202020617284 U CN202020617284 U CN 202020617284U CN 215194085 U CN215194085 U CN 215194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antibacterial
copper alloy
bacteriostatic
sti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72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花芬
白依可
莫永达
杨渊
李超
杨春秀
张嘉凝
代晓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lco Materials Appl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lco Materials Appl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lco Materials Appl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lco Materials Appl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72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4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4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4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其包括铜或铜合金层、压敏胶层和剥离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抑菌贴,可便捷的应用于现有的杆具或门面上,短时间内即可减少或消除其表面的致病细菌、病毒,并可持续发挥作用,可在公共卫生及医用设施使用环境中显著降低病菌传染风险,增强对人们健康的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用具的卫生贴,具体讲涉及一种抑菌贴。
背景技术
2019末至2020年初,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此次疫情的传染规模、涉及区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远超2003年的“非典”疫情。接触传播为病菌主要传播方式之一,尤其在人流量大、发生接触传播概率较高的地方等。对于公共卫生及医用设施领域来说,公共场所物体或设施表面是人们使用最频繁的公共接触点,目前这些物体或设施表面多使用不锈钢或塑料制作,通常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这一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减少或消除致病细菌、病毒,但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一旦物体表面被再次污染,病菌仍然会持续传播。此外,大部分化学消毒剂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铜及铜合金产品具有持续和迅速的抑病菌性,具有消灭附着在其表面的细菌、病毒的能力。有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甲型H1N1病毒等在塑料及不锈钢表面可存活最长3天,而在抑菌铜或铜合金表面存活时间仅为4小时,Grass 等人发现对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更可在30秒内被消灭99.9%。铜及铜合金这优异的消杀效果的机理在于铜表面带正电的铜离子与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膜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破裂,进入到细菌细胞内部的铜原子或离子进一步阻碍细胞的新陈代谢,并同时使细菌的遗传物质(DNA)以及细菌内部的蛋白质变性,最终达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对于病毒来说,由于其没有细胞膜或细胞壁,铜离子可直接使包裹着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变性,进而直接攻击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使其变性,达到杀毒作用。可见铜及铜合金作为抑菌产品可显著降低病菌传染风险的作用,且铜制品可绿色回收再利用,满足了人们在卫生、健康、环保方面的需求。
为了结合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对持续抑菌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铜及铜合金天然抑菌的特点制作的可方便用于公共场所现有物体或设施表面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以解决现有材料及方法在公共卫生及医用设施使用环境中抑菌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所述用具为杆具或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抑菌贴为铜或铜合金贴。
其中,所述抑菌贴包括依次设置的铜或铜合金层、压敏胶层和剥离层。
其中,所述杆具为汽车吊杆、水平抓杆、竖直扶杆。
其中,所述抑菌贴为筒形。
其中,筒形的所述抑菌贴为两端设有固定圈的抑菌贴。
其中,所述杆为表面粗糙度Ra为1.6~1.3的杆。
其中,用于所述门的抑菌贴为设于门把手一侧且四周设有夜敏光圈的矩形贴。
其中,所述铜或铜合金层厚0.05~3.0毫米。
其中,所述铜或铜合金层厚0.05~2.0毫米。
与最接近的已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抑菌铜或铜合金天然而优异的抑菌性,与目前公共场所物体或设施的表面广泛使用材料相比,在短时间内可以减少或消除其表面的致病细菌、病毒,并可持续发挥作用,可在诸如公交车、大型商场的手推车、门的推板等公共卫生及医用设施使用环境中显著降低病菌传染风险,增强对人们健康的保障;所发明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使用方便,可在不更改物体或设施表面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快速推广应用;抑菌铜或铜合金贴保留了铜及铜合金天然而美丽的色泽且具有一定的耐蚀性,满足了人们对美观性的需求;使用完毕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可更换并回收,满足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的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足以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抑菌贴示意图
图2为杆具用抑菌贴示意图
图3为拉环用抑菌贴示意图
图4为吊杆用抑菌贴示意图
图5为门用矩形抑菌贴示意图
其中,铜合金层1、压敏胶层2、剥离层3、杆具4、固定圈5、抑菌贴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杆具抑菌贴包括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压敏胶层2的剥离层3。
所述抑菌贴包括依次设置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压敏胶层2和剥离层3。
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厚度在0.05~3.0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铜及铜合金层的厚度为 0.05毫米、1毫米、1.5毫米、2.0毫米或3毫米。
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使用前,对所应用部位表面进行清洁,至无肉眼可见污垢。
(b)使用符合所应用部位表面大小尺寸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将可剥离型膜层揭下,使压敏胶贴附于所应用部位表面使用,构成抑菌筒形或矩形表面。
(c)所述杆具为粗糙度Ra为1.3~1.6的杆具,可使剥离强度达50~ 97N/100mm,确保乘车安全或使用安全;
(d)对于公共汽车的吊杆、扶杆、竖直扶杆一类长度一米或超过一米的杆具的抑菌杆两端和中间分别设置固定圈确保所述抑菌贴的安全性、可靠性;
(e)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为保证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美观性和抑菌性,可将旧贴揭下进行更换,粘贴新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
(f)更换下来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可按照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处理。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包括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压敏胶层2 的可剥离型膜层3。
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附着于压敏胶层2的一侧,剥离层3设置于压敏胶层2的另一侧。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厚度为1.0毫米。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铜及铜合金层的厚度为0.05毫米。
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使用前,对所应用部位表面进行清洁,至无肉眼可见污垢。
(b)使用符合所应用部位表面大小尺寸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将可剥离型膜层揭下,使压敏胶贴附于所应用部位表面使用,构成抑菌表面。
(c)使用两至三个月之后,为保证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美观性和抑菌性,可将旧贴揭下进行更换,粘贴新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
(d)更换下来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可按照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处理。
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抑菌贴用于一公交车为例,说明其具体使用方法和抑菌效果,该车有10根扶杆、塑料制吊环共20个。扶杆的直径为0.05米,每根所需抑菌铜扶杆贴面积为1.5平方米;吊环的直径为0.015米,每个吊环把手部位所需抑菌铜吊环贴面积为0.047平方米。按此规格加工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并将其贴于扶杆与吊环表面。
其中5个扶杆、10个吊环表面使用抑菌铜或铜合金贴,作为抑菌贴例;
保留其余5个扶杆、10个吊环作为对比例。
进行短期使用试验,对实施例与对比例进行表面取样,并根据JIS Z 2801: 201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与SN/T 2399-2010《抗菌金属材料评价方法》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抗菌性能检测。
经检测与对比,抑菌铜或铜合金贴表面抗菌率达99%。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包括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压敏胶层 2的可剥离型膜层3。
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附着于压敏胶层2一侧,剥离型层3设置于压敏胶层2另一侧。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厚度为3.0毫米。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铜及铜合金层的厚度为1.5毫米。
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使用前,对所应用部位表面进行清洁,至无肉眼可见污垢。
(b)使用符合所应用部位表面大小尺寸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将可剥离型膜层揭下,使压敏胶贴附于所应用部位表面使用,构成抑菌表面。
(c)使用两至三个月之后,为保证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美观性和抑菌性,可将旧贴揭下进行更换,粘贴新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
(d)更换下来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可按照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处理。
以有扶杆共10根、塑料制的吊环共10个的一地铁车厢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抑菌贴的使用效果进行说明:
扶杆的直径为0.05米,每根所需抑菌铜扶杆贴面积为1.5平方米;吊环的直径为0.015米,每个吊环把手部位所需抑菌铜吊环贴面积为0.047平方米。按此尺寸加工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并将其贴于扶杆与吊环表面。
其中5个扶杆、5个吊环表面使用抑菌铜或铜合金贴,作为本实用新型抑菌贴例;
作对比用的其余5个扶杆、5个吊环为原有不锈钢表面。
进行短期使用试验,抑菌贴例与对比例进行表面取样,并根据JIS Z 2801: 201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与SN/T 2399-2010《抗菌金属材料评价方法》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抗菌性能检测。
经检测与对比,抑菌铜或铜合金贴表面抗菌率达99%。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包括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压敏胶层 2的可剥离型膜层3。
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附着于压敏胶层2一侧,剥离层3设置于压敏胶层2的另一侧。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厚度为2.0毫米。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铜或铜合金层的厚度为0.1毫米。
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g)使用前,对所应用部位表面进行清洁,至无肉眼可见污垢。
(h)使用符合所应用部位表面大小尺寸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将可剥离型膜层揭下,使压敏胶贴附于所应用部位表面使用,构成抑菌表面。
(i)使用六个月之后,为保证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美观性和抑菌性,可将旧贴揭下进行更换,粘贴新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
(j)更换下来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可按照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处理。
以市级三甲医院住院部内医用手推车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抑菌贴使用效果进行说明:
该手推车共20处手扶部位,扶手的直径为0.05米,每根所需抑菌铜扶杆贴面积为1.5平方米,按此规格加工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并贴于其手推车扶手部表面。
其中10处扶手部位使用抑菌铜或铜合金贴,作为抑菌贴例;
其余10处扶手部位保留原有不锈钢表面,作为对比例。
进行短期使用试验,对实施例与对比例进行表面取样,并根据JIS Z 2801: 201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与SN/T 2399-2010《抗菌金属材料评价方法》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抗菌性能检测。
经检测与对比,抑菌铜或铜合金贴表面抗菌率达99%。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包括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压敏胶层2的可剥离型膜层3。
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层1附着于压敏胶层2一侧,剥离层3设置于压敏胶层2另一侧。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厚度为2.5毫米。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铜及铜合金层的厚度为0.1毫米。
一种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k)使用前,对所应用部位表面进行清洁,至无肉眼可见污垢。
(l)使用符合所应用部位表面大小尺寸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将可剥离型膜层揭下,使压敏胶贴附于所应用部位表面使用,构成抑菌表面。
(m)使用十二个月之后,为保证抑菌铜或铜合金贴的美观性和抑菌性,可将旧贴揭下进行更换,粘贴新的抑菌铜或铜合金贴。
(n)更换下来的抑菌铜或铜合金可按照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处理。
以六层办公大楼的安全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抑菌效果进行说明:
其安全门共12处,每个门所需抑菌铜或铜合金安全门推板面积为0.0045平方米。将抑菌铜或铜合金贴加工成此尺寸,并粘贴在安全门原有推板表面。
其中6处安全门推板部位使用抑菌铜或铜合金贴,作为抑菌贴实例;
其余6处安全门推板部位保留原有不锈钢表面,作为对比例。
进行短期使用试验,对实施例与对比例进行表面取样,并根据JIS Z 2801: 201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与SN/T 2399-2010《抗菌金属材料评价方法》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抗菌性能检测。
经检测与对比,抑菌铜或铜合金贴表面抗菌率达99%。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所述用具为杆具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贴为铜或铜合金贴;
所述抑菌贴包括依次设置的铜或铜合金层、压敏胶层和剥离层;
用于所述门的抑菌贴为设于门把手一侧且四周设有夜敏光圈的矩形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具为汽车吊杆、水平抓杆、竖直扶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贴为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其特征在于,筒形的所述抑菌贴为两端设有固定圈的抑菌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为表面粗糙度Ra为1.6~1.3的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或铜合金层厚0.05~3.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或铜合金层厚0.05~2.0毫米。
CN202020617284.X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Active CN215194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7284.XU CN215194085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7284.XU CN215194085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4085U true CN215194085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1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7284.XU Active CN215194085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4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san et al. Antiviral and antibacterial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hospital applications
Weinstock et al. Control of influenza A on a bone marrow transplant unit
Booth et al. Detection of airborn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coronavirus an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in SARS outbreak units
Moore et al. Sanitization of dentures by several denture hygiene methods.
MXPA03002957A (es) Uso de bacteria probiotica de acido lactico para balancear el sistema inmune de la piel.
Fatani et al. In vitro assessment of stainless steel orthodontic brackets coated with titanium oxide mixed Ag for anti-adherent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gainst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CN215194085U (zh) 一种公共用具的抑菌贴
Taylor et al. Use of specific radioactive probes to study 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of the influenza virus genome
Choi et al. Photocatalytic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iO2 film of TiAg on Streptococcus mutans
Ramsden Photocatalytic antimicrobial coatings
CN104263274B (zh) 防霉抗菌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216124871U (zh) 一种长效干式消毒贴片
JPH0751328A (ja) 病院用の備品および衛生用品
CN109020258A (zh) 一种抗菌抗指纹触摸玻璃显控面板镀膜制备方法
CN213295226U (zh) 一种抗菌保护膜
Holmes et al. Preventive efficac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point-of-use water filtration in a subacute care unit
Kenneth et al. Antimicrobial copper foil reduces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d load on door handles of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dormitory
JPH07102678A (ja) 院内感染防止方法
CN1103367C (zh) 含有透明质酸钠的消毒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JPH02227182A (ja) 水殺菌装置
ES2895757B2 (es) Metodo para dotar de propiedades biocidas y/o antivirales a un sustrato cuyo material base es metalico
US20210355706A1 (en) Copper alloy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oetzee et al. Legionnaires’ disease cluster linked to a metal product aqueous pre-treatment process, Staffordshire, England, May 2008
CN202477876U (zh) 防止交叉感染的肠镜保护胶贴
JP2021123787A (ja) 抗菌性を有する表面をダルロールにて粗面化し光沢度の減少〈低光沢或いは艶なし〉と、抗菌性の顕著な増幅が見られるリン青銅合金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