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1310U -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1310U
CN215191310U CN202120350233.XU CN202120350233U CN215191310U CN 215191310 U CN215191310 U CN 215191310U CN 202120350233 U CN202120350233 U CN 202120350233U CN 215191310 U CN215191310 U CN 215191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water tank
push rod
cavity
tank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02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李洋
李相东
张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02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1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1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1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该水箱组件包括箱体和加注机构,箱体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连通孔,第一腔室通过连通孔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一腔室用于存储清洗剂,第二腔室用于存储清水,加注机构设于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连通孔。当用于清洁装置时,第一腔室内加注清洗剂,第二腔室内加注清水,当需要向清水内添加清洗剂时,操控加注机构,清洗剂经连通孔进入到第二腔室内且与清水混合,当清洗剂满足加注量后,加注机构将连通孔关闭,第一腔室内的清水使用完毕后,用户对第二腔室进行加注清水,通过操控加注机构实现了清洗剂向清水内的再次添加。通过设置第一腔室以及加注机构,减少了清洗剂的加注频次,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清洁装置(例如拖地机等)通常设有水箱组件,水箱组件的箱体内存储有清水,清水为清洁装置的清洁过程供给水源。
为了保证清洁的效果,在使用清洁装置进行清洁操作前,需要向箱体内加注清洗剂,清洁操作过程中,含有清洗剂的清水被消耗,在加注清水的同时还需进行加注清洗剂的操作,频繁加注清洗剂,操作繁琐,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避免水箱组件频繁加注清洗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存储清洗剂,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存储清水;
加注机构,所述加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组件,当水箱组件用于清洁装置时,水箱组件设置在清洁装置的机体上,常规状态下,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第一腔室内加注清洗剂,第二腔室内加注清水,当需要向清水内添加清洗剂时,操控加注机构,使得连通孔处于打开状态,清洗剂经连通孔进入到第二腔室内且与清水混合,当清洗剂满足加注量后,加注机构将连通孔关闭,第一腔室内的清水使用完毕后,用户对第二腔室进行加注清水,通过再次操控加注机构实现了清洗剂向清水内的再次添加。通过设置第一腔室以及加注机构,减少了清洗剂的加注频次,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注机构包括:
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连通孔;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部分本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用于控制所述封堵件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
可形变活塞部,所述可形变活塞部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可形变活塞部向靠近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可形变活塞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抵靠配合,所述可形变活塞部向远离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可形变活塞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间隙配合;
推杆部,所述推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可形变活塞部连接,所述推杆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弹性部分别与所述推杆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的本体和所述箱体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推杆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的本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推杆部的所述另一端配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配合;
并且/或者所述可形变活塞部为橡皮碗,所述橡皮碗的开口朝向所述封堵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设置在所述推杆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的本体上,所述锁止部用于与所述箱体配合以保持所述推杆部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为卡钩,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钩能够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为具有过孔的橡胶件,所述过孔处于常闭状态,所述可形变活塞部能够通过向靠近所述连通孔的方向运动控制所述过孔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加注口,所述第一加注口用于清洗剂的加注,所述端盖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加注口配合,所述推杆部穿过所述端盖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为根据如上所述的水箱组件;
机体,所述水箱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其中,水箱组件设置在清洁装置的机体上,常规状态下,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第一腔室内加注清洗剂,第二腔室内加注清水,当需要向清水内添加清洗剂时,操控加注机构,使得连通孔处于打开状态,清洗剂经连通孔进入到第二腔室内且与清水混合,当清洗剂满足加注量后,加注机构将连通孔关闭,第一腔室内的清水使用完毕后,用户对第二腔室进行加注清水,通过再次操控加注机构实现了清洗剂向清水内的再次添加。通过设置第一腔室以及加注机构,减少了清洗剂的加注频次,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清洁装置的水箱组件的剖视图(封堵件处于打开状态);
图3为图2中所示的水箱组件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清洁装置;
10为机体;
20为水箱组件;
21为箱体;
211为第一腔室,212为第二腔室,213为连通孔,214第二加注口,215为排水口;
22为加注机构;
221为封堵件,2211为过孔;
222为驱动件,2221为可形变活塞部,2222为推杆部,2223为弹性部;
23为密封盖;
24为连接件;
25为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水箱组件20,水箱组件20包括箱体21和加注机构22,箱体21设有第一腔室211、第二腔室212和连通孔213,第一腔室211通过连通孔213与第二腔室212连通,第一腔室211用于存储清洗剂,第二腔室212用于存储清水,加注机构22设于箱体21,用于打开或关闭连通孔213。
具体地,当水箱组件20用于清洁装置100时,水箱组件20设置在清洁装置100的机体10上,常规状态下,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第一腔室211内加注清洗剂,第二腔室212内加注清水,当需要向清水内添加清洗剂时,操控加注机构22,使得连通孔213处于打开状态,清洗剂经连通孔213进入到第二腔室212内且与清水混合,当清洗剂满足加注量后,加注机构22将连通孔213关闭,第一腔室211内的清水使用完毕后,用户对第二腔室212进行加注清水,通过再次操控加注机构22实现了清洗剂向清水内的再次添加。通过设置第一腔室211以及加注机构22,减少了清洗剂的加注频次,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均形成在箱体21内,两个腔室仅能够通过连通孔213进行连通,加注机构22通过控制连通孔213的打开或者关闭,从而实现两个腔室的连通或者断开,当需要向第二腔室212内加注清洗剂时,操控加注机构22,使得连通孔213处于打开状态,当无需加注清洗剂时,操控加注机构22,使得连通孔213处于关闭状态,在对清洗剂添加时,用户可以仅操控加注机构22即可,无需再次向第一腔室211内加注清洗剂,实现了清洗剂的一次加注而满足多次使用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可以呈规则结构,也可以呈不规则结构,在满足水箱组件20安装需求的前提下,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的体积尽量做大,从而提升水箱组件20的容积,以减少对清水以及清洗剂的加注频次,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腔室211与第二腔室212通过连通孔213进行连通,连通孔213设置在第一腔室211的底部,第二腔室212至少覆盖第一腔室211的下方,通过操控加注机构22对清洗剂进行加注时,清洗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进入到第二腔室212内,从而提高了清洗剂向清水内的添加速度,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孔213与第一腔室211的连通位置还可以为第一腔室211的侧壁上,从而便于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的布局,使得水箱组件20能够有效满足清洗装置的安装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箱体21为塑料件,第一腔室211与第二腔室212与箱体21为一体式结构,在箱体21的制造过程中,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提高了箱体21加工的便捷性,有效降低了箱体21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箱体21为金属件,箱体21以及形成在箱体21内的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可以通过冲压以及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保证了箱体21的强度。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加注机构22包括封堵件221和驱动件222,封堵件221设于连通孔213,驱动件222的部分本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腔室211内,用于控制封堵件221打开或关闭连通孔213。具体地,封堵件221设置在连接孔的位置,驱动件222的一部分本体设置在第一腔室211内,驱动件222的另一部分本体位于第一腔室211的外侧(箱体21的外侧),当需要向第二腔室212内的清水内添加清洗剂时,用户操控驱动件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本体,使得驱动件222相对第一腔室211活动,利用驱动件222的活动来实现对对封堵件221的控制,即封堵件221打开或关闭连通孔213,当封堵件221打开连接孔时,第一腔室211内的清洗剂可进入到第二腔室212内部且与清水混合,当封堵件221封闭连接孔时,第二腔室212与第二腔室212彼此隔离,清洗剂无法进入到第二腔室212内。利用驱动件222的活动来驱动封堵件221,以实现连通孔213的打开或者关闭,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用户向清水内添加清洗剂的操作,使得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得到了提高,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当封堵件221将连通孔213关闭时,连通孔213与封堵件221的结合位置为密封结构,即清洗剂以及清水无法到达相邻的腔室内,保证清洗剂的添加量,即第二腔室212内清水与清洗剂的比例,从而保证了混合有清洗剂的清水的清洗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件222包括刚性活塞部和杆状部,刚性活塞部以可移动的方向设置在第一腔室211内,并且刚性活塞部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贴合,杆状部的一端与刚性活塞部连接,杆状部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腔室211的外侧,第一腔室211位于刚性活塞部与封堵件221之间的空间存储清洗剂,当需要对清洗剂进行添加时,用户操控杆状部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部分,使得刚性活塞部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刚性活塞部压迫清洗剂抵靠在封堵件221上,随着作用在封堵件221上压力的增大,封堵件221切换至开启状态,从而实现清洗剂的添加。
需要理解的是,刚性活塞、杆状部以及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配合,从而形成类似于“注射器”的结构,即当杆状部驱动刚性活塞部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时,相当于注射器的注射动作,以将内部的清洗剂注入到第二腔室212内,从而实现了对清洗剂的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对清洗剂添加量的控制,可在杆状部上设置连续刻度,在对清洗剂进行添加时,连续刻度随着杆状部不断进入到第一腔室211内,通过观察连续刻度的数值来实现对添加量的控制,从而提高了清洗剂加注量的精确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件222包括可形变活塞部2221和推杆部2222,可形变活塞部2221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腔室211内,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时,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抵靠配合,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时,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间隙配合,推杆部2222的一端与可形变活塞部2221连接,推杆部2222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21的外侧且用于操控。具体地,可形变活塞部2221与封堵件221在第一腔室211内间隔设置,清洗剂存储在第一腔室211位于两者之间的空间内,推杆部2222的一端与可形变活塞部2221连接,推杆部222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腔室211的外部,当需要向第二腔室212的清水内添加清洗剂时,用户操控推杆部2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侧的本体,使得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此时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间隔设置,可形变活塞部2221背离封堵件221一侧的空气进入到可形变活塞部2221朝向封堵件221的一侧,再反向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移动,此时,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抵靠,随着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移动,位于封堵件221与可形变活塞部2221之间的空间压力增大,压力的增大使得封堵件221被打开,从而将清洗剂注入到第二腔室212内,以实现清洗剂的添加,当推杆部2222的一个动作行程(往返一次)无法满足清洗剂的加注量时,可操控推杆部2222进行多个动作行程,进一步满足了清洗剂的加注需求。
另外,可以事先对推杆部2222单个动作行程所加注清洗剂的量进行标定,用户可根据操控推杆部2222动作行程的次数事先对清洗剂加注量的准确控制,使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需要理解的是,可形变活塞、推杆部2222以及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配合,从而形成类似于“打气筒”的结构,即当推杆部2222驱动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时,相当于打气筒的上提动作,当推杆部2222驱动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时,相当于打气筒的下压动作,并且利用压力的增大来实现对封堵件221的操控,进而实现对清洗剂的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当推杆部2222驱动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时,可形变活塞部2221背离封堵件221一侧的空气进入到可形变活塞部2221朝向封堵件221的一侧,第一腔室211外部的空气进入到形变活塞部背离封堵件221一侧,以实现对形变活塞部背离封堵件221一侧的空气补给。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腔室211为圆柱结构,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形状与圆柱结构相适配,通过将第一腔室211设置为圆柱结构,从而保证了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抵靠配合时的密封性,进而保证了对封堵件221的驱动效果,使得清洗剂的添加效果得到了保证。
此外,推杆部2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另一端设有握持结构,该握持结构可以为板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通过设置握持部,从而提高了用户操控推杆部2222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件222还包括弹性部2223,弹性部2223设置在箱体21的外侧,弹性部2223分别与推杆部2222位于箱体21的外侧的本体和箱体21配合。具体地,弹性部2223分别与箱体21和推杆部2222配合,弹性部2223将推杆部2222保持在预设位置上,当需要对第二腔室212内添加清洗剂时,用户握持推杆部2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本体上,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推杆部2222带动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在移动过程中,弹性部2223发生弹性形变,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间隔设置,可形变活塞部2221背离封堵件221一侧的空气进入到可形变活塞部2221朝向封堵件221的一侧,再反向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可形变活塞部2221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移动,此时弹性部2223逐渐恢复弹性形变,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抵靠,随着可形变活塞部2221的移动,位于封堵件221与可形变活塞部2221之间的空间压力增大,压力的增大使得封堵件221被打开,以将清洗剂注入到第二腔室212内,当推杆部2222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弹性部2223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时用户可与推杆部2222分离,弹性部2223的弹力会将推杆部2222恢复至初始位置。
通过设置弹性部2223,从而无需用户将推杆部2222进行复位操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当推杆部2222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部2223的弹力将推杆部2222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此时封堵件221处于关闭连通孔213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部2223为弹簧,弹簧套装在推杆部2222位于箱体21的外侧的本体上,弹簧的一端与推杆部2222的另一端配合,弹簧的另一端与箱体21的外表面配合。具体地,弹簧套装在推杆部2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本体上,并且弹簧的一端与推杆部2222配合,弹簧的另一端与箱体21配合,将弹性部2223设置为弹簧,从而使得推杆部2222在其周向上受力均匀稳定,以避免出现推杆部2222卡滞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弹性部2223对推杆部2222的复位效果。另外,弹簧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水箱组件20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部2223为弹性橡胶圈,弹性橡胶圈套装在推杆部2222位于箱体21的外侧的本体上,弹簧橡胶圈的一侧与推杆部2222的另一端配合,弹簧橡胶圈的另一侧与箱体21的外表面配合,弹性橡胶圈的性能稳定,复位效果佳,能够进一步保证了推杆部2222的位置。
进一步地,可形变活塞部2221为橡皮碗,橡皮碗的开口朝向封堵件221。具体地,当对第二腔室212内添加清洗剂时,用户握持推杆部2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本体上,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推杆部2222带动橡皮碗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在移动过程中,橡皮碗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橡皮碗的边缘与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间隔设置,橡皮碗背离封堵件221一侧的空气进入到橡皮碗朝向封堵件221的一侧,再反向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橡皮碗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移动,此时橡皮碗恢复弹性形变,橡皮碗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抵靠,随着橡皮碗的移动,位于封堵件221与橡皮碗之间的空间压力增大,压力的增大使得封堵件221被打开,以将清洗剂注入到第二腔室212内。
将可形变活塞部2221设置为橡皮碗,橡皮碗的外底面与推杆部2222连接,橡皮碗的开口朝向封堵件221设置,橡皮碗的结构简单,通过推杆部2222的往复运动以及橡皮碗自身的形变,从而利用压力的变化来实现对封堵件221的开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用户实际的使用,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橡皮碗的外底面上设有插接槽,该插接槽内设有限位凹环,推杆部2222与橡皮碗配合的一端上设有环状凸起,推杆部2222的一端插接在插接槽内,环状凸起设置在限位凹槽内,利用限位凹槽与环状提起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推杆部2222与橡皮碗的配合,该种配合方式结构简单,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高,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推杆部2222与橡皮碗分离的情况,保证了加注机构22将清洗剂有效加注到第二腔室212的清水内,进而保证了清洁装置100的有效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杆部2222为空心结构,通过将推杆部2222设置为空心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推杆部2222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推杆部2222的质量,进而降低了水箱组件20的整体质量,实现了水箱组件20的轻量化处理。
进一步地,驱动件222还包括锁止部(图中未示出),锁止部设置在推杆部2222位于箱体21的外侧的本体上,锁止部用于与箱体21配合以保持推杆部2222的位置。具体地,当无需对清洗剂进行加注时,移动推杆部2222,使得梭织布与箱体21配合,从而将推杆部2222的位置保持,进而避免了由于误触导致清洗剂的自行加注,避免出现清洗剂浪费的情况。
需要理解的是,锁止部与推杆部2222之间固定连接,当锁止部与箱体21配合后,利用箱体21对锁止部的限位,从而实现了对推杆部2222的限位,进而提高了推杆部2222位置保持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止部为卡钩,箱体2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卡槽,卡钩能够与卡槽卡接配合。具体地,卡钩设置推杆部2222的外表面,当需要将推杆部2222进行锁止时,将卡钩卡入箱体21的卡槽内,利用卡钩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对推杆部2222的限位,利用卡钩与卡槽配合的方式强度高,稳定性佳,从而有效保证了推杆部2222的位置,避免外部因素对推杆部2222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卡钩与推杆部2222为一体式结构,两者同步加工制造,从而能够降低加工的难度,降低了制造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止部为形成在推杆部2222上的外螺纹,推杆部2222对应箱体21的位置设有螺纹孔,当需要对推杆部2222进行位置锁止时,将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从而实现了对推杆部2222位置的固定,利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强度高,稳定性佳,进一步提高推杆部2222的强度及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了外部因素对加注机构22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封堵件221为具有过孔2211的橡胶件,过孔2211处于常闭状态,可形变活塞部2221能够通过向靠近连通孔213的方向运动控制过孔2211打开。具体地,过孔2211开设在橡胶件上,橡胶件与连通孔213配合,由于过孔2211处于常闭状态,从而使得第一腔室211与第二腔室212保持隔离的状态。当对第二腔室212内添加清洗剂时,用户握持推杆部2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本体上,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推杆部2222带动橡皮碗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在移动过程中,橡皮碗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橡皮碗的边缘与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间隔设置,橡皮碗背离封堵件221一侧的空气进入到橡皮碗朝向封堵件221的一侧,再反向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橡皮碗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移动,此时橡皮碗恢复弹性形变,橡皮碗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抵靠,随着橡皮碗的移动,位于封堵件221与橡皮碗之间的空间压力增大,压力的增大使得橡胶件发生弹性形变,由于橡胶件发生弹性形变,位于橡胶件上的过孔2211被打开,清洗剂经过孔2211进入到第二腔室212内且与清水混合,当驱动件222带动橡胶碗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移动时,位于封堵件221与橡皮碗之间的空间压力减小,橡胶件恢复弹性形变,过孔2211再次闭合,以使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彼此隔离设置。
具有过孔2211的橡胶件利用自身的弹性形变实现过孔2211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第一腔室211与第二腔室212的连通或断开,封堵件221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从而有效降低了水箱组件20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堵件221为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连通孔213的位置,单向阀能够自第一腔室211向第二腔室212的方向单向导通,当对第二腔室212内添加清洗剂时,用户握持推杆部2222位于第一腔室211外部的本体上,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推杆部2222带动橡皮碗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运动,在移动过程中,橡皮碗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橡皮碗的边缘与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间隔设置,橡皮碗背离封堵件221一侧的空气进入到橡皮碗朝向封堵件221的一侧,再反向驱动推杆部2222,使得橡皮碗向靠近封堵件221的方向移动,此时橡皮碗恢复弹性形变,橡皮碗的边缘与第一腔室211的内壁相抵靠,随着橡皮碗的移动,位于封堵件221与橡皮碗之间的空间压力增大,压力的增大,当压力达到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时,单向阀开启,清洗剂经单向阀进入到第二腔室212内且与清水混合,当驱动件222带动橡胶碗向远离封堵件221的方向移动时,位于封堵件221与橡皮碗之间的空间压力减小,单向阀关闭,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再次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
单向阀的结构性能稳定,方向性佳,避免出现清水回流到第一腔室211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清洗剂的添加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水箱组件20还包括端盖25,箱体21上设有第一加注口,第一加注口用于清洗剂的加注,端盖25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一加注口配合,推杆部2222穿过端盖25设置。具体地,第一加注口开设在箱体21上且与第一腔室211连通,当需要加注清洗剂时,将端盖25与第一加注口分离,并且将推杆部2222和可行变活塞部从而第一腔室211内取出,将清洗剂通过第一加注口加注到第一腔室211内,清洗剂加注完毕后,将推杆部2222和可行变活塞部复位,并且利用端盖25将第一加注口封闭(推杆部2222穿过端盖25上的穿设孔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加注口,从而便于用户向第一腔室211内加注清洗剂,通过设置端盖25,能够有效实现第一腔室211的内外隔离,从而避免外部环境对于第一腔室211内的清洗剂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盖25与第一加注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避免端盖25与第一加注口分离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盖25与第一加注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卡接的连接方式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水箱组件20还包括密封盖23,箱体21上设有第二加注口214,第二加注口214用于清水的加注,密封盖23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二加注口214配合。具体地,第二加注口214设置在箱体21上且与第二腔室212连通,当需要加注清水时,将密封盖23与第二加注口214分离,利用水管等部件将清水加注到第二腔室212内,清水加注完毕后,将密封盖23再次与第二加注口214配合即可,通过设置密封盖23,能够有效实现第二腔室212的内外隔离,从而避免外部环境对于第二腔室212内的清水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盖23与第一加注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避免密封盖23与第二加注口214分离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盖23与第二加注口2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卡接的连接方式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水箱组件20还包括连接件24,箱体21上设有排水口215,连接件24设于排水口215,连接件24用于与清洁装置100连接。具体地,第二腔室212通过排水口215与外界连通,连接件24设置在排水口215上,当水箱组件20用于清洁装置100时,水箱组件20设置在清洁装置100的机体10上,连接件24与机体10配合,从而实现第二腔室212与机体10的连通,当清洁装置100进行清洁操作时,第二腔室212能够为清洁装置100提供稳定的水源,以保证清洁操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设置连接件24,从而实现了第二腔室212与清洁装置100的有效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连接件24为可以为单向阀结构,当水箱组件20与清洁装置100的机体10分离时,连接件24为关闭状态,当水箱组件20与机体10配合时,机体10上的连接结构插入连接件24,从而实现单向阀结构的打开,进而保证第二腔室212内的水能够进入到机体10,以便满足清洁操作的需求。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清洁装置100,清洁装置100包括水箱组件20和机体10,水箱组件20为根据如上所述的水箱组件20,水箱组件20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机体10上。
具体地,水箱组件20设置在清洁装置100的机体10上,常规状态下,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第一腔室211内加注清洗剂,第二腔室212内加注清水,当需要向清水内添加清洗剂时,操控加注机构22,使得连通孔213处于打开状态,清洗剂经连通孔213进入到第二腔室212内且与清水混合,当清洗剂满足加注量后,加注机构22将连通孔213关闭,第一腔室211内的清水使用完毕后,用户对第二腔室212进行加注清水,通过再次操控加注机构22实现了清洗剂向清水内的再次添加。通过设置第一腔室211以及加注机构22,减少了清洗剂的加注频次,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清洁装置100为拖地机等,该清洁装置100的其它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本申请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存储清洗剂,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存储清水;
加注机构,所述加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机构包括:
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连通孔;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部分本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用于控制所述封堵件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可形变活塞部,所述可形变活塞部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可形变活塞部向靠近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可形变活塞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抵靠配合,所述可形变活塞部向远离所述封堵件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可形变活塞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间隙配合;
推杆部,所述推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可形变活塞部连接,所述推杆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弹性部分别与所述推杆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的本体和所述箱体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推杆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的本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推杆部的所述另一端配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配合;
并且/或者所述可形变活塞部为橡皮碗,所述橡皮碗的开口朝向所述封堵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设置在所述推杆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的本体上,所述锁止部用于与所述箱体配合以保持所述推杆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为卡钩,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钩能够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具有过孔的橡胶件,所述过孔处于常闭状态,所述可形变活塞部能够通过向靠近所述连通孔的方向运动控制所述过孔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加注口,所述第一加注口用于清洗剂的加注,所述端盖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加注口配合,所述推杆部穿过所述端盖设置。
10.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水箱组件;
机体,所述水箱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CN202120350233.XU 2021-02-08 2021-02-08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Active CN215191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0233.XU CN215191310U (zh) 2021-02-08 2021-02-08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0233.XU CN215191310U (zh) 2021-02-08 2021-02-08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1310U true CN21519131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0233.XU Active CN215191310U (zh) 2021-02-08 2021-02-08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1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58541U (zh) 能够存放和排放两种内容物的化妆品容器
CN106283528B (zh) 洗涤剂瓶、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装置和洗衣机
CN106784593B (zh) 注液装置
CN203749627U (zh) 手持式口腔冲洗器
CN215191310U (zh) 水箱组件及清洁装置
CN112790680A (zh) 一种清水箱组件及洗地机
US11096551B2 (en) Foam dispensing cleaning tool
KR102369279B1 (ko) 액체 세제 공급장치
CN109402964B (zh) 一种洗涤添加剂盒及洗衣机
CN211155417U (zh) 输送部件、输送装置和家用电器
KR200481587Y1 (ko) 양변기용 압축기
KR20150025000A (ko) 휴대용 구강세척기
CN217202020U (zh) 一种合成革水性绵感手感制备用灌装装置
CN106308640A (zh) 一种弹簧泵以及具有该弹簧泵的给皂机
JP2021505341A (ja) 洗濯物処理剤貯留投入装置、洗濯機及びその洗濯物処理剤投入制御方法
CN214005197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09423838B (zh) 一种洗涤添加剂盒及洗衣机
CN2338019Y (zh) 一次性使用气压式自动注射器
JP2022509728A (ja) 衣類処理剤投入装置、洗濯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20747128U (zh) 一种发泡剂储存装置及便座
CN218112589U (zh) 一种电动泡沫壶
KR102629163B1 (ko) 유체 펌프디스펜서
CN215441123U (zh) 一种熨烫装置及基座
CN215751462U (zh) 墨水供给装置、打印设备及打印系统
CN220577116U (zh) 一种升降杯托用卡爪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