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6320U -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6320U
CN215186320U CN202120117218.0U CN202120117218U CN215186320U CN 215186320 U CN215186320 U CN 215186320U CN 202120117218 U CN202120117218 U CN 202120117218U CN 215186320 U CN215186320 U CN 21518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servo motor
rotor
output shaft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72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奕扬
郭文平
魏小毛
智放
李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72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6320U/zh
Priority to US17/515,432 priority patent/US11876412B2/en
Priority to EP21206598.1A priority patent/EP403059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6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B25J9/12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electric
    • B25J9/126Rotary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3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supporting base and leg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feet or ski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所述伺服电机包括机壳、转子、定子、霍尔磁铁和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转子设在所述机壳内且具有转子支架和转子轴,所述定子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霍尔磁铁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印刷电路板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面对所述霍尔磁铁的位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检测精度高,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

Description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和具有该伺服电机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足式机器人(也可以称为有腿机器人)常用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机器人的腿组件,从而使足式机器人能够运动,为了提高控制精度,需要检测电机定子和转子的相对位置,相关技术中的伺服电机存在体积大、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相对位置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内部空间利用率高的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伺服电机的机器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电机包括:机壳;转子,所述转子设在所述机壳内且具有转子支架和转子轴;定子,所述定子设在所述机壳内;霍尔磁铁,所述霍尔磁铁设在所述转子上;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面对所述霍尔磁铁的位置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电机,将诸如位置传感器等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到一个印刷电路板上,减小了电机内部所需的安装空间,提高了伺服电机的内空间利用率,减小了电机的体积、利于电机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霍尔磁铁设在所述转子轴的面对所述位置传感器的端部或设在所述转子支架上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面对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霍尔磁铁与所述位置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S1,其中1毫米≤S1≤3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后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机壳的后端盖之间的最小距离为S2,其中4毫米≤S2≤8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面向所述定子的表面和背离所述定子的表面上均设有电子元器件,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设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面向所述定子的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面向所述定子的表面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小于设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背离所述定子的表面上的电子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还包括行星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内齿圈,行星架、电机输出轴和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内齿圈啮合的多个行星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转子轴同轴相连,多个所述行星轮的行星轴与所述行星架和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轴与所述太阳轮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转子轴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轴承安装槽,所述转子轴上设有凸缘,所述转子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承的一端与所述凸缘抵接,所述转子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安装槽的内壁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轴与所述太阳轮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凸缘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转子轴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转子轴承配合在所述轴承安装孔内,所述转子轴的一端穿出所述转子轴承并通过卡簧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输出轴内贯穿有多个配合孔,多个所述配合孔与多个所述行星轴一一对应,至少部分所述行星轴穿出于所述配合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多个配合槽,多个所述配合槽与多个所述行星轴一一对应,所述行星轴的部分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径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机器人,包括躯身组件;腿组件,所述腿组件与所述躯身组件可转动地相连,所述腿组件包括第一腿、第二腿、伺服电机、输出法兰和传动部件,所述伺服电机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伺服电机且设于所述第一腿的第一端,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输出法兰相连以驱动所述输出法兰转动,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可枢转地相连,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法兰和所述第二腿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腿相对于所述第一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机器人可以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腿组件的转动,进而可以对腿组件的转动角度和移动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时的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法兰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腿上设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间隔布置,以通过止挡所述第一限位部限制所述输出法兰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腿上设有用于通过止挡所述第二腿以限制所述第二腿转动的第二限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法兰上设有用于通过止挡所述传动部件限制所述第二腿转动的第三限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中的每一个的外面包覆有缓冲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法兰通过第一枢轴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腿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腿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枢轴可枢转地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中心的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和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中心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θ为110度≤θ≤16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绕设在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的传输带,所述第一带轮安装在所述输出法兰上,所述第二带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带轮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腿上设有用于通过止挡所述第二腿以限制所述第二腿转动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沿所述第一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左限位部和第二右限位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伺服电机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伺服电机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伺服电机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伺服电机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的伺服电机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伺服电机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第二腿处于收拢极限位置。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第二腿处于展开极限位置。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第一腿和输出法兰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第二腿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输出法兰与连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机器人的腿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腿组件;200、躯身组件;
1、第一腿;11、第一止挡部;12、第二止挡部;13、第二限位部;131、限位块;132、第二左限位部;133、第二右限位部;
2、第二腿;21、U形槽;22、第三枢轴;
3、传动部件;31、连杆;311、第一枢轴;312、第二枢轴;32、第一轮;33、第二轮;34、柔性传输件;
4、输出法兰;41、第一限位部;42、第三限位部;421、凸块;422、凹缺部;43、U形配合槽;44、销轴;
5、伺服电机;51、机壳;511、后端盖;52、转子;521、转子支架;522、转子轴;5221、凸缘;53、定子;54、霍尔磁铁;55、印刷电路板;551、位置传感器;56、行星减速机构;561、太阳轮;562、内齿圈;563、行星架;564、电机输出轴;5641、轴承安装槽;5642、轴承安装孔;5643、配合孔;5644、配合槽;5645、定位部;56451、第一定位部;56452、第二定位部;565、行星轮;566、行星轴;567、转子轴承;568、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电机和具有该伺服电机的机器人。
首先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电机。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电机5包括机壳51、转子52、定子53、霍尔磁铁54和一个印刷电路板55。转子52设在机壳51内且具有转子支架521和转子轴522。定子53设在机壳51内,霍尔磁铁54设在转子52上,印刷电路板55设在机壳51内,印刷电路板55上设有面对霍尔磁铁54的位置传感器55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5的转子52带动霍尔磁铁54旋转,霍尔磁铁54的旋转角度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55上的位置传感器551获取,从而得出转子52的旋转角度,由于伺服电机5仅包含一个印刷电路板55,诸如位置传感器551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到一个印刷电路板上,从而提高了伺服电机5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减小了伺服电机5的体积,有利于电机的小型化。
霍尔磁铁54可以设在转子轴522的面对位置传感器551的端部,可选地,霍尔磁铁54可以设在转子支架521上与位置传感器551面对的位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转子支架521同轴套设在转子轴522上,转子支架521和转子轴522一起转动。霍尔磁铁54安装于转子支架521的邻近印刷电路板55的端部,且霍尔磁铁54与位置传感器551面对设置。
霍尔磁铁54与位置传感器551之间的距离为S1,其中1毫米≤S1≤3毫米。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将霍尔磁铁54与位置传感器551之间的距离S1设定在1毫米-3毫米的范围内,既可以保证检测精度,又提高了伺服电机5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从而缩小伺服电机5的体积。发明人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到,如果S1小于1毫米,检测精度降低,大于3毫米,导致霍尔磁铁54与位置传感器551之间的距离过大,增加了伺服电机内部所所需空间。
可选地,印刷电路板55设在机壳51内的后部,印刷电路板55与机壳51的后端盖51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S2,其中4毫米≤S2≤8毫米。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最小距离是指印刷电路板上距离后端盖最近的部分或元件与后端盖之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印刷电路板55设于机壳51的后端盖与转子支架521之间,且印刷电路板55距离机壳51的后端盖之间的最小距离为S2。通过将最小距离S2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减少印刷电路板55上的电子元器件因后端盖511变形而碰撞和损坏电子元器件,又降低了伺服电机的整体尺寸,进一步便于伺服电机5小型化,同时后端盖511与印刷电路板55之间的空间也可以用作散热空间,有利于印刷电路板55的散热,如果S2过小,不但容易损坏印刷电路板55上的元器件,也不利于散热,S2过大,不利于伺服电机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在印刷电路板55的面向定子53的表面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小于设在印刷电路板55的背离定子53的表面上的电子元器件。如图3所示,印刷电路板55上端面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小于印刷电路板55下端面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从而大部分热量可以朝向后端盖511的方向导出,避免对位置传感器551的影响,提高位置传感器551的检测精度,提高了伺服电机的整体散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伺服电机5还包括行星减速机构56,行星减速机构56包括太阳轮561、内齿圈562、行星架563、电机输出轴564和多个行星轮565。在图3中所示实施例中,行星轮565为三个。行星轮565与太阳轮561和内齿圈562啮合,太阳轮561与转子轴522同轴相连。行星轮565配合在行星轴566上,行星轴566与行星架563和电机输出轴564相连。伺服电机5工作时,转子52带动太阳轮561转动,太阳轮561带动行星轮565和行星轴566转动,行星轴566带动行星架563和电机输出轴564转动。
可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转子轴522与太阳轮561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转子轴522与太阳轮561为齿轮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5通过将转子轴522与太阳轮561做成一体结构,可以在保证其强度的情况下,减小太阳轮561的外径,进而减小伺服电机5的体积,从而有利于伺服电机5的小型化设计,提高伺服电机5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行星减速机构56还包括转子轴承567,电机输出轴564的一端(如图3中电机输出轴564的下端)设有轴承安装槽5641,转子轴522上设有凸缘5221,转子轴承567套设于转子轴522上,转子轴承567的一端(如图3中转子轴承567的下端)与凸缘5221抵接,转子轴承567的另一端(如图3中转子轴承567的上端)与轴承安装槽5641的内壁抵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转子轴承567的内圈与凸缘5221抵接,从而可以对转子轴承567进行轴向定位,由于转子轴承567的外圈与轴承安装槽5641的内壁抵接,进而可以对转子轴承567进行径向定位,从而提高转子轴承567的定位精度。另外,由于轴承安装槽5641并不会贯穿电机输出轴564,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界的灰尘或污水进入至伺服电机5内部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伺服电机5的防水性能。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转子轴522与太阳轮561可拆卸地连接,且太阳轮561与凸缘5221抵接。可以理解的是,转子轴522与太阳轮561过盈配合,太阳轮561的上端与凸缘5221抵接,以对太阳轮561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定位,且便于伺服电机5的安装和拆卸。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行星减速机构56还包括转子轴承567,电机输出轴564上设有轴承安装孔5642,转子轴承567配合在轴承安装孔5642内,转子轴522的一端(如图6中转子轴522的上端)穿出转子轴承567并通过卡簧568卡接。可以理解的是,轴承安装孔5642沿电机输出轴564的轴向贯穿电机输出轴564,轴承安装孔5642为阶梯孔,转子轴承567的外圈与轴承安装孔5642抵接并与轴承安装孔5642过盈配合。转子轴522与转子轴承567过盈配合,且转子轴522的上端向上穿出于转子轴承567的内圈。转子轴522的上端具有卡槽,卡槽内卡接有卡簧568,以用于对转子轴522进行定位,从而避免转子轴522与转子轴承567之间发生轴向窜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电机输出轴564内贯穿有多个配合孔5643,多个配合孔5643与多个行星轴566一一对应,至少部分行星轴566的一端穿出于配合孔5643。例如,行星轴566为三个,配合孔5643为三个,三个行星轴566沿太阳轮561的周向间隔排布,三个行星轴566的上端分别穿出于三个配合孔5643。可以理解的是,行星轴566穿出于配合孔5643的部分构成定位部5645,从而可以在其他零部件与伺服电机5安装时进行定位,以提高装配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图5所示,电机输出轴564的一端(如图5中电机输出轴564的下端)设有多个配合槽5644,多个配合槽5644与多个行星轴566一一对应,行星轴566的一端(如图5中行星轴566的上端)配合在配合槽5644内。例如,行星轴566为三个,配合槽5644为三个,三个行星轴566沿太阳轮561的周向间隔排布,三个配合槽5644的上端分别安装在三个配合槽5644内,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配合槽5644并不会贯穿电机输出轴564,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界的灰尘或污水进入至伺服电机5内部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伺服电机5的防水性能。可选地,行星轴566与配合槽5644间隙配合,以便于行星轴566与电机输出轴564的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2B和图5所示,电机输出轴564的另一端(如图5中电机输出轴564的上端)设有定位部5645,定位部5645包括第一定位部56451和第二定位部56452,第一定位部56451和第二定位部56452在电机输出轴564的径向间隔布置,第一定位部56451与电机输出轴564同轴设置。例如,第一定位部56451为定位槽,第二定位部56452为定位柱。可以理解的是,当伺服电机5的电机输出轴564与其他零部件进行组装时,可以通过第一定位部56451和第二定位部56452对零部件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以提高装配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包括躯身组件200和多个腿组件10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腿组件100为四个,因此,该机器人可以称为四足机器人或四腿机器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机器人也可以包括两个腿组件100,相应地该机器人可以称为双足机器人或双腿机器人。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四个腿组件100与躯身组件200相连以支撑躯身组件200。当腿组件100运行时,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行走等动作。
如图1-图14所示,腿组件100包括第一腿1、第二腿2、伺服电机5、输出法兰4和传动部件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腿1也可以称为大腿,第二腿2也可以称为小腿。第一腿1可以与机器人的躯身组件200可枢转地相连。
伺服电机5设于第一腿1的第一端(如图8中第一腿1的上端),伺服电机5的电机输出轴564与输出法兰4相连以驱动输出法兰4转动,第一腿1与第二腿2可枢转地相连,传动部件3与输出法兰4和第二腿2相连以驱动第二腿2相对于第一腿1转动。
如图7-10所示,输出法兰4上设有第一限位部41。第一腿1上设有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沿输出法兰4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可以通过止挡第一限位部41限制输出法兰4的转动角度,从而限制第二腿2相对于第一腿1的转动幅度以及第二腿2的展开极限位置和收拢极限位置。
换言之,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分别限定了第一限位部41的转动极限位置,当第一限位部41由第一止挡部11或第二止挡部12止挡时,阻止了输出法兰4的进一步转动,即阻止了伺服电机5的进一步转动。
例如,如图8-10所示,当输出法兰4从图8所示的位置顺时针转动时,在第一限位部41与第一腿1上的第二止挡部12接触后,如图10所示,第二止挡部12阻止输出法兰4进一步顺时针转动,即输出法兰4到达顺时针转动极限位置,从而第二腿2转动到展开极限位置。反之,当输出法兰4从图8所示的位置逆时针转动时,在第一限位部41与第一腿1上的第一止挡部11接触后,如图9所示,第一止挡部11阻止输出法兰4进一步逆时针转动,即输出法兰4到达逆时针转动极限位置,从而第二腿2转动到收拢极限位置。
第一腿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3,第二限位部13用于止挡第二腿2以限制第二腿2转动。如图9所示,当第二腿2运动到收拢极限位置时,第二限位部13止挡住第二腿2,与此同时,第一止挡部11挡住第一限位部4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通过在第一腿1上设置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可以方便地限定输出法兰4的转动角度范围,从而方便控制第二腿2的转动范围,即展开极限位置和收拢极限位置,从而精确地控制第二腿2的操作。而且,由于在第一腿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3,当第一限位部41被第一止挡部11止挡时,运动到收拢极限位置的第二腿2由第二限位部13止挡,可以防止第二腿2撞击第一腿1。由此,可以将输出法兰4的转动限制方便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同时通过第二限位部13对运动到收拢极限位置的第二腿2进行限位,提高了腿组件100的限位可靠性,且腿组件100的各构件受力和所受冲击减小,降低了噪声,利于腿组件100的精确控制。
如图8-10所示,输出法兰4为圆盘且与伺服电机5的电机输出轴同轴地相连。第一限位部41设在输出法兰4的外周壁,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沿输出法兰4的周向设于第一腿1的上端。
在图8-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41与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均为矩形块,从而第一限位部41与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为面接触,从而受力更加均匀,冲击更小。可选地,可以在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和/或第一限位部41的表面包覆缓冲层,例如弹性橡胶层,从而进一步减小第一限位部41与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接触时的冲击力。进一步可选地,在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与第一限位部41接触的面上可以设置锥形槽,第一限位部41上设置锥形凸起,从而在第一限位部41与第一止挡部11或第二止挡部12接触时,锥形凸起逐渐进入锥形槽内,从而进一步增加接触的平缓性,减小冲击,更有利地,可以在锥形槽的表面和/或锥形凸起的表面包覆弹出材料层,以进一步降低冲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二限位部13为适于与第二腿2面接触的限位块,可选地,第二限位部13也可以为适于与第二腿2线接触的限位柱,如图14所示。
优选地,第二限位部13为适于与第二腿2面接触的限位块,可以进一步减小腿组件100的受力和所受冲击,提高了腿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二限位部13可以限制第二腿2逆时针转动,进而对机器人直立时的腿组件100的高度进行限制,从而提高腿组件100的适用性,有利于机器人的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输出法兰4上设有用于第三限位部42,第三限位部42用于止挡传动部件3以限制第二腿2的转动。
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三限位部42为设在输出法兰4的表面上的凸块421。如图10所示,当输出法兰4顺时针转动,第二腿2顺时针转动到展开极限位置时,传动部件3与第三限位部42接触以止挡传动部件3运动,进而限制输出法兰4、伺服电机5和第二腿2的转动,凸块421随输出法兰4顺时针转动并止挡传动部件3,从而进一步地限制第二腿2地移动,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腿组件100的限位可靠性。由此,在第二腿2运动到展开极限位置和收拢极限位置时,都存在双重限位,提高了限位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传动部件3包括连杆31,连杆31的第一端(如图8中连杆31的上端)与输出法兰4通过第一枢轴3111可枢转地相连,连杆31的第二端(如图8中连杆31的下端)与第二腿2的第一端(如图8中第二腿2的左端)通过第二枢轴312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腿1的第二端(如图8中第一腿1的下端)与第二腿2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枢轴22可枢转地相连。
伺服电机5启动后通过其电机输出轴564驱动输出法兰4绕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轴线转动,例如摆动,由于第一枢轴311相对于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因此第一枢轴311绕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轴线公转,进而带动连杆3的第一端绕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轴线公转,由此驱动连杆3运动。由于连杆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枢轴与第二腿2的第一端可枢转地相连,同时第二腿2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枢轴22可枢转地相连,因此,连杆3驱动第二腿2绕第三枢轴22相对于第一腿1转动。
更具体地,在图8中,第三枢轴22位于第二枢轴312与第二腿2的第二端之间,即第三枢轴22比第二枢轴312更靠近第二腿2的第二端(图8中的右端),当输出法兰4顺时针转动时,连杆3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枢轴312向上移动,从而驱动第二腿2绕第三枢轴22顺时针摆动,即第二腿2相对于第一腿1展开。反之,当输出法兰4逆时针转动时,连杆3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枢轴312向下移动,从而驱动第二腿2绕第三枢轴22逆时针摆动,即第二腿2相对于第一腿1收拢。
可替换地,第二枢轴312也可以位于第三枢轴22与第二腿2的第二端之间,即第二枢轴312比第三枢轴22更靠近第二腿2的第二端(图8中的右端),由此,当输出法兰4顺时针转动时,驱动第二腿2相对于第一腿1收拢,当输出法兰4逆时针转动时,驱动第二腿2相对于第一腿1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输出法兰4设有凹缺部422,凹缺部422的一端设有U形配合槽43,连杆31的第一端可枢转地配合在U形配合槽43内,凹缺部422的表面构成第三限位部42。如图13所示,当连杆31运动时,连杆31的侧壁可以与凹缺部422的表面抵接,从而限制连杆31的转动,进而限制输出法兰4、伺服电机5和第二腿2的转动,由此进一步提高限位的可靠性,降低各构件的受力和所受冲击,第二腿2的运动可以精确地控制。
进一步地,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止挡部11和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的第一连线为L1,第二止挡部12和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的第二连线为L2,L1与L2之间的夹角为θ,其中110度≤θ≤160度。换言之,L1为输出法兰4的中心与第一止挡部11的用于与第一限位部41接触的接触表面的连线,L2为输出法兰4的中心与第二止挡部12的用于与第一限位部41接触的接触表面的连线。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将第一限位部41的摆动角度在110度-160度之间,可以进一步降低腿组件的受力和冲击,第二腿2的转动更加平稳。
具体地,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更具体地,第一连线L1与第三枢轴22的中心和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之间的第三连线L3之间的夹角a为0≤a≤40度。第二连线L2与垂直于第三连线L3的方向之间的夹角b为10度≤b≤50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连线L1与第三枢轴22的中心和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之间的第三连线L3之间的夹角a与第二连线L2与垂直于第三连线L3的方向之间的夹角b之和再加上90度,即为第一止挡部11和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的第一连线L1与第二止挡部12和电机输出轴564的中心的第二连线L2之间的夹角θ。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通过将夹角a和夹角b限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减小各个构件的受理,冲击更小,运行更加平稳,第二腿2的运行控制可以更加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腿1的第二端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连线L3之间的夹角c为130度≤c≤170度。进一步地,第二枢轴312的中心和第三枢轴22的中心之间的第四连线L4与第三枢轴22的中心和第二腿2的第二端(如图12中第二腿2的下端)的中心之间的第五连线L5之间的夹角d为140度≤d≤180度。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研发发现,通过如上设置第一腿1中的夹角c和/或第二腿2中的夹角d,第一腿和第二腿的活动范围较广,充分利用了它们的自由度,避免了干涉,第一腿1、第二腿2和连杆3的运动平稳性好。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枢轴3111的中心和电机输出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枢轴312的中心和第三枢轴2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通过如此设计,可以更方便地控制第二腿2的摆动轨迹,提高第二腿的运动性能,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腿组件以及机器人的运动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传动部件3包括第一轮32、第二轮33和绕设在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上的柔性传输件34。第一轮32安装在输出法兰4上,第二轮3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腿1的第二端,第二腿2的第一端与第二轮33相连。
如图14所示,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为带轮且柔性传输件34为传输带,可选地,第一轮32和第二轮33可以为链轮,柔性传输件34为链条。伺服电机5可以带动第一轮32转动,第一轮32通过柔性传输件34带动第二轮33转动,第二轮33可以带动第二腿2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第二限位部13包括沿第一腿1的宽度方向(如图14中第一腿1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左限位部132和第二右限位部133,第二左限位部132和第二右限位部133用于限制第二腿2的转动角度。具体地,柔性传输件34位于第二左限位部132和第二右限位部133之间,且第二左限位部132和第二右限位部133沿第一腿1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具体地,如图14所示,第二腿2的第一端设有U形槽21,第二轮33的部分位于U形槽21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轮33架设在第二腿2的上端,第二腿2的上端与第二轮33通过螺栓或者铆钉连接,以使第二轮33可以带动第二腿2转动。
如图2A、如图2B和图7所示,输出法兰4通过多个销轴44与电机输出轴564相连。例如,销轴44为三个,输出法兰4通过三个销轴44与电机输出轴564固定,从而提高了输出法兰4与电机输出轴564的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具有四个腿组件100,四个腿组件100与包括躯身组件200相连。腿组件100的第一腿1可以由另外的伺服电机驱动相对于躯身组件200转动,伺服电机5驱动第二腿2相对于第一腿1转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行走等动作。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腿组件100的限位可靠,各构件受力小,冲击小,噪声小,运行平稳,控制精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4)

1.一种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转子,所述转子设在所述机壳内且具有转子支架和转子轴;
定子,所述定子设在所述机壳内;
霍尔磁铁,所述霍尔磁铁设在所述转子上;
一个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面对所述霍尔磁铁的位置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磁铁设在所述转子轴的面对所述位置传感器的端部或设在所述转子支架上与所述位置传感器面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磁铁与所述位置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S1,其中1毫米≤S1≤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设在所述机壳内的后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机壳的后端盖之间的最小距离为S2,其中4毫米≤S2≤8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面向所述定子的表面和背离所述定子的表面上均设有电子元器件,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设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面向所述定子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面向所述定子的表面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小于设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背离所述定子的表面上的电子元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内齿圈、行星架、电机输出轴和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内齿圈啮合的多个行星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转子轴同轴相连,多个所述行星轮的行星轴与所述行星架和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与所述太阳轮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转子轴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轴承安装槽,所述转子轴上设有凸缘,所述转子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承的一端与所述凸缘抵接,所述转子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安装槽的内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与所述太阳轮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凸缘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机构还包括转子轴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转子轴承配合在所述轴承安装孔内,所述转子轴的一端穿出所述转子轴承并通过卡簧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内贯穿有多个配合孔,多个所述配合孔与多个所述行星轴一一对应,至少部分所述行星轴穿出于所述配合孔。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多个配合槽,多个所述配合槽与多个所述行星轴一一对应,所述行星轴的部分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径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柱。
16.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躯身组件;
腿组件,所述腿组件与所述躯身组件可转动地相连,所述腿组件包括第一腿、第二腿、伺服电机、输出法兰和传动部件,所述伺服电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伺服电机且设于所述第一腿的第一端,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输出法兰相连以驱动所述输出法兰转动,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可枢转地相连,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法兰和所述第二腿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腿相对于所述第一腿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法兰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腿上设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间隔布置,以通过止挡所述第一限位部限制所述输出法兰的转动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上设有用于通过止挡所述第二腿以限制所述第二腿转动的第二限位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法兰上设有用于通过止挡所述传动部件限制所述第二腿转动的第三限位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中的每一个的外面包覆有缓冲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法兰通过第一枢轴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腿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枢轴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腿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枢轴可枢转地相连。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中心的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和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中心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θ为110度≤θ≤160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绕设在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的传输带,所述第一带轮安装在所述输出法兰上,所述第二带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带轮相连。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上设有用于通过止挡所述第二腿以限制所述第二腿转动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沿所述第一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左限位部和第二右限位部。
CN202120117218.0U 2021-01-15 2021-01-15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Active CN21518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218.0U CN215186320U (zh) 2021-01-15 2021-01-15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US17/515,432 US11876412B2 (en) 2021-01-15 2021-10-30 Servo motor and robot having same
EP21206598.1A EP4030596A1 (en) 2021-01-15 2021-11-05 Servo motor and robot hav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218.0U CN215186320U (zh) 2021-01-15 2021-01-15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6320U true CN21518632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852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7218.0U Active CN215186320U (zh) 2021-01-15 2021-01-15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6412B2 (zh)
EP (1) EP4030596A1 (zh)
CN (1) CN2151863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37753A (zh) * 2024-04-09 2024-06-04 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电机的静电抗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0306A1 (en) * 2014-12-05 2016-06-09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CN106476928A (zh) * 2016-12-21 2017-03-08 山东大学 机构构型可变电动四足机器人
JP7027774B2 (ja) * 2017-09-29 2022-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
CN107651041B (zh) * 2017-10-30 2024-02-20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动四足机器人的单腿结构
SE542386C2 (en) * 2017-11-15 2020-04-21 Stegia Ab Controlled electric motor
CN111219409B (zh) * 2018-11-26 2021-04-09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装置
WO2020175882A1 (ko) 2019-02-28 2020-09-03 주식회사 아모텍 허브 타입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자전거
CN111645772B (zh) 2019-03-04 2024-08-06 广东鹏行智能有限公司 多足机器人
CN110228545A (zh) * 2019-05-16 2019-09-13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关节及腿足机器人
CN111237399A (zh) 2019-08-14 2020-06-05 深圳市智擎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高精度位置信息的伺服舵机
CN210690968U (zh) * 2019-09-30 2020-06-05 温州市瑞麟眼镜有限公司 一种眼镜脚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37753A (zh) * 2024-04-09 2024-06-04 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电机的静电抗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31581A1 (en) 2022-07-21
US11876412B2 (en) 2024-01-16
EP4030596A1 (en) 2022-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91037U (zh) 机器人及其伺服电机
CN109866250B (zh) 机器人手腕结构及机器人
JP3899617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1565962U (zh) 机器人关节结构及机器人
CN111113477A (zh) 机器人关节结构及机器人
CN215186320U (zh)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CN210525142U (zh) 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执行器和机器人
CN112720559A (zh) 准直驱关节及机器人
CN112208665B (zh) 关节驱动机构及机器人
CN112720560B (zh) 双轴输出舵机及机器人
CN113357315A (zh) 本体驱动器、驱动关节及机器人
CN112643660A (zh) 踝关节结构及机器人
JP2006266188A (ja) ウォータポンプ用羽根車装置及びウォータポンプ
CN216951492U (zh) 伺服电机和具有它的机器人
CN214699024U (zh) 机器人用传动机构、驱动组件及驱动装置
CN216299344U (zh) 一种关节动力单元及应用其的机械臂
CN215149252U (zh) 机器人关节结构
CN113894837A (zh) 一种关节动力单元及应用其的机械臂
CN216056641U (zh) 电机和足式机器人
CN220164042U (zh) 一种模块化的机器人髋关节结构
CN117006205B (zh) 致动器、关节模组及机器人
CN112720569A (zh) 机器人关节结构
CN215093695U (zh) 本体驱动器、驱动关节及机器人
CN215870983U (zh) 滚筒电机及输送设备
CN219027559U (zh) 执行器模组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Room 602, 6th Floor, Building 5, Building 15, Kechuang 10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mi Rob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018, 8th floor, building 6,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