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3821U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83821U CN215183821U CN202121769069.2U CN202121769069U CN215183821U CN 215183821 U CN215183821 U CN 215183821U CN 202121769069 U CN202121769069 U CN 202121769069U CN 215183821 U CN215183821 U CN 2151838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reaker
- groove
- arc
- base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结构、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壳体结构包括基座和两个盖体,基座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电磁装置,和设置在第二凹槽中的灭弧装置;基座的另一侧面对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有凸台部分,以及设置在凸台部分旁侧的凹面部分,电动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凹面部分中的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以及覆盖在凸台部分与凹面部分之间的智能线路板。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将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集成到壳体结构中,缩小产品体积,使整个产品宽度做到18mm,跟传统断路器能进行1:1的通用互换,并在配电箱中安装数量多,降低设置成本,市场竞争力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供电网络智能化要求,需要对供电网络的终端执行机构--小型断路器在执行上端信号要具备跳闸、合闸功能;尤其结合智能电表,实现欠费自动跳闸、充费自动合闸送电的远程控制功能。因此,要求小型断路器要具备自动重合闸功能,即传输一个控制信号可实现远程操控,使断路器进行自动合闸或分闸,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去手动分合闸操作,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
目前带重合闸功能的智能断路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体拼装结构设计,即为小型断路器结构不变,只是在小型断路器的基础上加装重合闸装置,通过重合闸装置驱动断路器实现自动分闸或合闸,这种重合闸装置是单独拼装在断路器一侧,这样设计的智能断路器宽度达到27mm(1.5模数)以上,占用配电箱空间较大;另一种则是整体式结构设计,最常见的做法是将重合闸装置做在小型断路器的N极单元中,很难协调N极单元内的零部件位置,往往需要在N极内设置一面隔板以形成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单独空间,N极单元体积普遍做得较大,使得断路器整体宽度达到1.5模数左右,在安装空间上不占任何优势。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128885A公开了一种带有远程控制分合闸的断路器,包括塑壳,相极,N极和分合闸控制模块;所述塑壳包括壳体和隔离板,所述N极与相极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相极设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触头支持以及动触头一,所述N极设有动触头二和静触头二,所述触头支持下方设有与所述联动孔耦合连接且可带动所述动触头二转动的联动轴,所述动触头二与动触头一分别依靠所述触头支持实现同步转动,所
述动触头二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可使所述触点与静触头二分离的弹性机构,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N极的一侧,所述相极与分合闸控制模块之间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的安装板。本文献中的断路器采用的就是将分合闸控制模块加入N极的设置方式。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智能小型断路器的重合闸装置大多是外拼在断路器外侧或是直接做在N极内,这样会使产品宽度达到1.5模数以上,占用配电箱空间较大,在箱体内可安装数量就相对较少,替代传统微型断路器没有任何安装空间优势,特别是在配电线路较多的情况下就不能较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在保证断在路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需要重新设计智能断路器结构布局,以达到缩小产品体积目的,在行业内促进智能断路器向小型化趋势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智能断路器通常是将重合闸装置拼装在断路器外侧或是直接做在断路器N极内,使产品宽度达到1.5模数以上,占用配电箱空间较大,安装数量就相对较少,替代传统微型断路器没有任何安装空间优势,不能较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
壳体结构包括:基座和安装在所述基座两侧的两个盖体,所述基座与两个盖体之间分别形成有适合容纳所述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基座的一侧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电磁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灭弧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同一侧的触头操作结构;
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有凸台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部分旁侧且与所述触头操作结构相隔对应的凹面部分;所述电动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面部分中的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以及定位覆盖在所述凸台部分与所述凹面部分之间的智能线路板,所述齿轮传动结构与断路器单元的手柄相连。
智能线路板具有数据信息处理的功能,以其为核心通过协议或线路集中控制其他电气元件,实现电子式控制及保护,这种智能线路板集成设有温度传感器、计量互感器、通讯模块、短路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等其它电气元件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凸台部分与所述凹面部分并排的成型在所述基座的中间区域,所述基座的一侧面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两个端子凹槽,并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面两端形成与两个端子凹槽相对应的两个平面凸台。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一侧开口的灭弧室区,和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开口侧的斜坡结构,所述基座上延伸设置有连接所述斜坡结构的引弧槽道,所述引弧槽道与设置在所述基座另一侧面的电机安装槽位背对设置。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灭弧装置为安装在所述灭弧室区中的灭弧室,所述引弧槽道与灭弧室之间设有延伸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下侧壁的引弧板结构,所述引弧槽道一侧沿其延伸路径设有引弧靠板,所述引弧板结构抵靠在所述引弧靠板上。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引弧板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灭弧室区中的直板部,以及由直板部向所述引弧槽道一侧延伸的斜板部,所述直板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斜板部的宽度;所述引弧板结构的两端分别卡抵在所述灭弧室区和基座侧面设置的限位卡槽中。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电磁装置为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电磁脱扣器,所述触头操作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引弧槽道处的静触头,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动触头,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操作组件;所述基座侧面上围绕着所述引弧槽道的上端口处设有隔弧凸边,所述动触头呈折弯状越过所述隔弧凸边后与所述静触头相对设置。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联动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蜗杆,以及与所述手柄斜相对设置的驱动齿轮,和啮合连接在所述蜗杆与驱动齿轮之间的从动齿轮组,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驱动杆结构带动所述手柄执行合闸操作。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驱动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上的弧形驱动槽,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槽和手柄钮座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沿所述驱动槽可作往复滑动,所述驱动齿轮在合闸转动时通过所述驱动槽的一端推动所述驱动杆一端,从而带动手柄合闸运动;所述手柄在分闸运动时带动所述驱动杆一端向所述驱动槽的另一端滑动。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驱动齿轮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槽一端处的脱扣凸台,所述操作组件设有穿过所述基座位于所述脱扣凸台运动路径上的脱扣轴,所述基座上设有可供所述脱扣轴滑动通过的弧形孔,所述驱动齿轮在分闸转动时由所述脱扣凸台推动所述脱扣轴动作,以触发所述操作组件执行脱扣分闸;所述驱动槽随所述驱动齿轮合闸转动时可相对于所述驱动杆运动。
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凸台部分与其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凹面部分与另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设有接线槽口,所述接线槽口的端口开设在两个所述盖体顶部,所述智能线路板上设置有容纳在所述接线槽口处的通讯接口,以及容纳在所述第三凹槽中的电气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通过在基座两侧面分别作凹槽结构结构,释放安装空间,在保证断路器基础结构的前提下,并合理优化壳体结构布局,使断路器单元的电磁装和灭弧装置分别容置在基座一侧面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并将电动操作单元的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容置在基座另一侧面的凹面部分,正好将占用空间较大的两部分在基座两侧错开布置,而智能线路板在基座与盖体之间的占用空间又很小,采用本技术方案设计,实现将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集成到壳体结构的第一腔和第二腔中,使整个产品宽度做到18mm(即一个模数),这样设计既缩小了断路器体积,避免再采用传统的在断路器外侧加装重合闸装置的方式,又加入了电动操作单元后可实现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微型断路器跟传统断路器能进行1:1的通用互换,在缩小产品体积后可以在配电箱中安装更多数量的智慧微型断路器,有利于促进断路器产品向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又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实用性好,降低设置成本,市场竞争力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根据第二凹槽由灭弧室区和斜坡结构构成,由于灭弧室区需要安装容纳灭弧室,使灭弧室区的沉降深度做得较深,而引弧槽道对应电机安装槽位相应做得抬高一些,也给电机在基座另一侧让出安装空间,从而在灭弧室区与引弧槽道之间形成一条向灭弧室区一侧倾斜的斜坡结构,这种斜坡结构设计既连接了灭弧室区与引弧槽道,也有利于电弧沿着斜坡结构快速引入至所述灭弧室中,起到导弧效果,加快引弧速度,从而提升断路器灭弧能力和分断能力。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根据引弧板结构延伸连接在灭弧室区和引弧槽道之间,为了配合第一凹槽的结构设计,将引弧板结构设计成直板部宽、斜板部窄,在不影响引弧效果的情况下,节省了材料与成本,并且在引弧槽道一侧设置引弧靠板用于安装引弧板结构,对引弧板结构起到安装支撑作用,再加上引弧板结构两端分别限位卡抵在基座的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中,防止引弧板结构发生安装位置偏移及晃动,从而保证了引弧板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通过在基座上围绕着所述引弧槽道的上端口设置隔弧凸边,这种隔弧凸边设计是防止电弧往所述引弧槽道外部跑,避免对断路器的内部机构造成灼烧伤害,提高产品在引弧槽道处的气密性,同时也是为基座另一侧的电机让位空间,为此,所述动触头呈折弯状越过所述隔弧凸边后与静触头相对设置,这样就不会影响动触头在基座上的正常运动,以及折弯设计的动触头增大了电弧沿其爬升蔓延的难度,根据上述结构设计保证了电弧在引弧槽道的引弧效果,提升断路器的灭弧分断性能,设计合理,配合可靠,有利于实现产品体积做小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电机通过从动齿轮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进行合闸转动时,该驱动齿轮通过弧形驱动槽的一端推动驱动杆作同步运动,从而由驱动杆推动手柄合闸运动,以实现本断路器的自动合闸操作,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弧形驱动槽与驱动杆的配合在驱动齿轮与手柄之间传递运动和力,满足驱动齿轮与手柄之间的传动距离要求,避免采用传统的在手柄转轴上设置末级齿轮的传动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齿轮设置数量,占用空间小,同时也不会因齿轮的振动对手柄转轴造成损伤影响,配合传动可靠,使用稳定性好。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当断路器需要自动分闸操作时,由电机驱动所述驱动齿轮分闸转动,通过在弧形驱动槽的一端设有脱扣凸台,以及将操作组件的脱扣轴设置于脱扣凸台的运动路径上,使得脱扣凸台随驱动齿轮分闸转动时拨动所述脱扣轴,从而触发操作组件执行脱扣分闸动作,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分闸操作,配合传动可靠,脱扣速度快,这样设计有利于断路器实现停电检修以及欠费跳闸等操作,当脱扣凸台在驱动齿轮的带动下停留在脱扣位置上,使得脱扣轴受到脱扣凸台的限制而一直处于滑扣状态,也就无法正常合闸断路器,只有在完成检修工作或完成缴费后,由驱动齿轮带动脱扣凸台复位运动以解除对脱扣轴的限制,这时的断路器可以正常分合闸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慧微型断路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智慧微型断路器隐藏一面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单元在基座一侧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头操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单元在基座另一侧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齿轮与驱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引弧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0、接线槽口;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21、灭弧室区;122、斜坡结构;13、端子凹槽;14、凸台部分;15、凹面部分;16、第三凹槽;17、引弧槽道;2、盖体;3、电磁装置;4、灭弧装置;41、引弧板结构;411、直板部;412、斜板部;42、引弧靠板;43、隔弧凸边;44、限位卡槽;5、触头操作结构;51、静触头;52、动触头;53、操作组件;531、杠杆件;532、锁定件;533、拉簧结构;534、锁定槽结构;535、受力孔;54、脱扣轴;6、电机;7、齿轮传动结构;71、蜗杆;72、从动齿轮;73、驱动齿轮;74、驱动杆;75、驱动槽;76、脱扣凸台;8、智能线路板;81、通讯接口;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
壳体结构包括基座1和安装在所述基座1两侧的两个盖体2,所述基座1与两个盖体2之间分别形成有适合容纳所述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的电磁装置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中的灭弧装置4,以及设置在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相同一侧的触头操作结构5;
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设有凸台部分14,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部分旁侧且与所述触头操作结构5相隔对应的凹面部分15;所述电动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面部分15中的电机6和齿轮传动结构7,以及定位覆盖在所述凸台部分14与所述凹面部分15之间的智能线路板8,所述齿轮传动结构7与断路器单元的手柄9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线路板8具有数据信息处理的功能,以其为核心通过协议或线路集中控制其它电气元件,该智能线路板8上集成设有温度传感器、计量互感器、通讯模块、短路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等其它电气元件,实现微型断路器的远程控制及通讯、计量、重合闸、温度检测、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等功能。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基座1两侧面分别作凹槽结构结构,释放安装空间,在保证断路器基础结构的前提下,并合理优化壳体结构布局,使断路器单元的电磁装和灭弧装置4分别容置在基座1一侧面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中,并将电动操作单元的电机6和齿轮传动结构7容置在基座1另一侧面的凹面部分15,正好将占用空间较大的两部分在基座1两侧错开布置,而智能线路板8在基座1与盖体2之间的占用空间又很小,采用本技术方案设计,实现将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集成到壳体结构的第一腔和第二腔中,使整个产品宽度做到18mm(即一个模数),这样设计既缩小了断路器体积,避免再采用传统的在断路器外侧加装重合闸装置的方式,又加入了电动操作单元后可实现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功能,(如实现断路器的计量、重合闸、温度检测、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微型断路器跟传统断路器能进行1:1的通用互换,在缩小产品体积后可以在配电箱中安装更多数量的智慧微型断路器,有利于促进断路器产品向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又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实用性好,降低设置成本,市场竞争力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台部分14与所述凹面部分15并排的成型在所述基座1的中间区域,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两个端子凹槽13,并在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面两端形成与两个端子凹槽13相对应的两个平面凸台,而两个平面凸台与盖体2之间预留的空间只要满足智能线路板8的安装需求即可,时智能线路板8两端时延伸覆盖在两个平面凸台上,所占用空间很小,通过在两个平面凸台处释放空间,这样设计正好为两个接线端子的安装让位空间,设计布局合理,有利于将产品体积做小达到一个模数要求。
下面结合图1-5对所述断路器单元部分的具体设置方式作详细说明:
所述第二凹槽12包括一侧开口的灭弧室区121,和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121开口侧的斜坡结构122,所述基座1上延伸设置有连接所述斜坡结构122的引弧槽道17,所述引弧槽道17与设置在所述基座1另一侧面的电机安装槽位背对设置。这种结构设置,由于灭弧室区121需要安装容纳灭弧室,使灭弧室区121的沉降深度做得较深,而引弧槽道17对应电机安装槽位相应做得抬高一些,也给电机6在基座1另一侧让出安装空间,从而在灭弧室区121与引弧槽道17之间形成一条向灭弧室区121一侧倾斜的斜坡结构122,这种斜坡结构122设计既连接了灭弧室区121与引弧槽道17,也有利于电弧沿着斜坡结构122快速引入至所述灭弧室中,起到导弧效果,加快引弧速度,从而提升断路器灭弧能力和分断能力。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灭弧装置4为安装在所述灭弧室区121中的灭弧室,所述引弧槽道17与灭弧室之间设有延伸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121下侧壁的引弧板结构41,所述引弧槽道17一侧沿其延伸路径设有引弧靠板42,所述引弧板结构41抵靠在所述引弧靠板42上,具体参考图4和图9,所述引弧板结构41包括连接于所述灭弧室区121中的直板部411,以及由直板部411向所述引弧槽道17一侧延伸的斜板部412,所述直板部411的宽度大于所述斜板部412的宽度;所述引弧板结构41的两端分别限位卡抵在所述灭弧室区121和基座1侧面设置的限位卡槽44中。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根据引弧板结构41延伸连接在灭弧室区121和引弧槽道17之间,为了配合第一凹槽11的结构设计,将引弧板结构41设计成直板部411宽、斜板部412窄,在不影响引弧效果的情况下,节省了材料与成本,并且在引弧槽道17一侧设置引弧靠板42用于安装引弧板结构41,对引弧板结构41起到安装支撑作用,再加上引弧板结构41两端分别限位卡抵在两个卡槽中,防止引弧板结构41发生安装位置偏移及晃动,从而保证了引弧板结构41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5-6所示,所述电磁装置3为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的电磁脱扣器,所述触头操作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引弧槽道17处的静触头51,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的动触头52,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52与静触头51接触或分离的操作组件53,该操作组件53与手柄9相连;所述基座1侧面上围绕着所述引弧槽道17的上端口处设有隔弧凸边43,这种隔弧凸边43设计是防止电弧往所述引弧槽道17外部跑,避免对断路器的内部机构造成灼烧伤害,提高产品在引弧槽道17处的气密性,同时也是为基座1另一侧的电机6让位空间,为此,所述动触头52呈折弯状越过所述隔弧凸边43后与静触头51相对设置,这样就不会影响动触头52在基座1上的正常运动,以及折弯设计的动触头52增大了电弧沿其爬升蔓延的难度,根据上述结构设计保证了电弧在引弧槽道17的引弧效果,提升断路器的灭弧及分断性能,设计合理,配合可靠,有利于实现产品体积做小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组件53包括杠杆件531、锁定件532和拉簧结构533;其中,所述杠杆件531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其上成型有可供转轴结构穿过呈条形状的受力孔535,所述动触头联动的设置在所述杠杆件上,手柄9通过连杆与所述杠杆件531相连;所述锁定件532枢转设置于所述杠杆件上,并与所述杠杆件531之间形成用于连接所述连杆的锁定槽结构534;所述拉簧结构533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杠杆件531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杠杆件在断路器分闸时带动所述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方向转动。当所述手柄执行断路器合闸时,所述杠杆件531通过受力孔一端抵接于转轴并绕着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动触头52向靠近静触头51方向转动,等到动、静触头接触时,所述杠杆件531会继续转动一定行程在达到合闸位置后保持受力平衡,并使受力孔535一端随着杠杆件531继续转动过程中与转轴分离开来,最终使断路器达到合闸保持所需的终压力要求,提高触头间接触压力。这种操作组件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优化结构布局,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跳扣、触头支持等部件,相应减少了动触头随触头支持旋转的一个动作,简化了动作过程,提高分合闸运动的可靠性,减少装配零部件,占用空间小,安装起来较为方便,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断路器向小型化趋势的发展。
下面结合图1-5、图7对电动操作单元部分的具体设置方式作详细说明: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用于传递电机6的力矩,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联动设置在所述电机6转轴上的蜗杆71,以及与所述手柄9斜相对设置的驱动齿轮73,和啮合连接在所述蜗杆71与驱动齿轮73之间的至少一个从动齿轮72,所述驱动齿轮73通过驱动杆74结构带动所述手柄9执行合闸操作。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驱动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73上的弧形驱动槽75,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槽75和手柄钮座上的驱动杆74,所述驱动杆74的一端沿所述驱动槽75可作往复滑动,所述驱动齿轮73在合闸转动时通过所述驱动槽75的一端推动所述驱动杆一端,从而带动手柄9合闸运动。以及所述手柄9在分闸运动时带动所述驱动杆一端向所述驱动槽75的另一端滑动,由于弧形驱动槽75为所述驱动杆一端预留了分闸运动所需空行程,使得所述驱动杆74不会推动所述驱动齿轮73反转,从而保护了电机6。采用上述方案设计,所述电机6通过从动齿轮72带动所述驱动齿轮73进行合闸转动时,该驱动齿轮73通过弧形驱动槽75的一端推动驱动杆74作同步运动,从而由驱动杆74推动手柄9合闸运动,以实现本断路器的自动合闸操作,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弧形驱动槽75与驱动杆74的配合在驱动齿轮73与手柄9之间传递运动和力,满足所述驱动齿轮73与所述手柄9之间的传动距离要求,避免采用传统的在手柄9转轴上设置末级齿轮的传动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齿轮设置数量,占用空间小,同时也不会因齿轮的振动对手柄9转轴造成损伤影响,配合传动可靠,使用稳定性好。
为了实现的断路器自动分闸操作,结合图8-9所示,所述驱动齿轮73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槽75一端处的脱扣凸台76,所述操作组件53设有穿过所述基座1位于所述脱扣凸台76运动路径上的脱扣轴54,所述基座1上设有可供所述脱扣轴54滑动通过的弧形孔,所述驱动齿轮73在分闸转动时由所述脱扣凸台76推动所述脱扣轴54动作,以触发所述操作组件53执行脱扣分闸动作;所述驱动槽75随所述驱动齿轮73分闸转动时可相对于所述驱动杆74运动一段空行程,这样使所述驱动杆74不会干涉所述驱动齿轮73的分闸转动。在本文中,所述驱动齿轮73的分闸转动和合闸转动是指驱动齿轮73两次转动方向相反,不表示实际转动方向。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当断路器需要自动分闸操作时,由所述电机6驱动所述驱动齿轮73分闸转动,通过在弧形驱动槽75的一端设有脱扣凸台76,根据所述脱扣轴54位于所述脱扣凸台76的运动路径上,使得脱扣凸台76随驱动齿轮73分闸转动过程拨动所述脱扣轴54,从而触发操作组件53执行断路器的脱扣分闸,配合传动可靠,触发灵敏性高,脱扣速度快,这样设计也有利于断路器实现停电检修以及欠费跳闸等操作,当脱扣凸台76在驱动齿轮73的带动下停留在脱扣位置上,使得脱扣轴54受到脱扣凸台76的限制而一直处于滑扣状态,也就无法正常合闸断路器,防止欠费或检修时的合闸操作,只有在完成检修工作或完成缴费后,由驱动齿轮73带动脱扣凸台76复位运动以解除对脱扣轴54的限制,这时的断路器可以正常分合闸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凸台部分14与其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16,所述凹面部分15与另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设有接线槽口10,所述接线槽口10的端口开设在两个所述盖体2顶部,所述智能线路板8上设置有容纳在所述接线槽口10处的通讯接口81,通过所述通讯接口81可以外部插头对插相连,同时,将连接所述智能线路板8的若干线路穿过所述接线槽口10引出所述壳体结构外,实现智慧微型断路器与外部智能设备或监测设备的控制连接;其中,所述智能线路板8上还设有容纳在所述第三凹槽16中的若干电气元件,所述第三凹槽16为若干电气元件提供了安装所需位置空间,这些电气元件可以为压敏电阻、各类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通过配置一些高性能、具有不同功能的电气元件可以提升智慧微型断路器的使用功能,大幅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其特征在于:
壳体结构包括:基座(1)和安装在所述基座(1)两侧的两个盖体(2),所述基座(1)与两个盖体(2)之间分别形成有适合容纳所述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的电磁装置(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中的灭弧装置(4),以及设置在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相同一侧的触头操作结构(5);
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设有凸台部分(14),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部分旁侧且与所述触头操作结构(5)相隔对应的凹面部分(15);所述电动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面部分(15)中的电机(6)和齿轮传动结构(7),以及定位覆盖在所述凸台部分(14)与所述凹面部分(15)之间的智能线路板(8),所述齿轮传动结构(7)与断路器单元的手柄(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分(14)与所述凹面部分(15)并排的成型在所述基座(1)的中间区域,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两个端子凹槽(13),并在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面两端形成与两个端子凹槽(13)相对应的两个平面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2)包括一侧开口的灭弧室区(121),和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121)开口侧的斜坡结构(122),所述基座(1)上延伸设置有连接所述斜坡结构(122)的引弧槽道(17),所述引弧槽道(17)与设置在所述基座(1)另一侧面的电机安装槽位背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4)为安装在所述灭弧室区(121)中的灭弧室,所述引弧槽道(17)与灭弧室之间设有延伸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121)下侧壁的引弧板结构(41),所述引弧槽道(17)一侧沿其延伸路径设有引弧靠板(42),所述引弧板结构(41)抵靠在所述引弧靠板(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板结构(41)包括连接于所述灭弧室区(121)中的直板部(411),以及由直板部(411)向所述引弧槽道(17)一侧延伸的斜板部(412),所述直板部(411)的宽度大于所述斜板部(412)的宽度;所述引弧板结构(41)的两端分别卡抵在所述灭弧室区(121)和基座(1)侧面设置的限位卡槽(44)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装置(3)为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的电磁脱扣器,所述触头操作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引弧槽道(17)处的静触头(51),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的动触头(52),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52)与静触头(51)接触或分离的操作组件(53);所述基座(1)侧面上围绕着所述引弧槽道(17)的上端口处设有隔弧凸边(43),所述动触头(52)呈折弯状越过所述隔弧凸边(43)后与所述静触头(51)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联动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蜗杆(71),以及与所述手柄(9)斜相对设置的驱动齿轮(73),和啮合连接在所述蜗杆(71)与驱动齿轮(73)之间的从动齿轮组(72),所述驱动齿轮(73)通过驱动杆结构带动所述手柄(9)执行合闸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73)上的弧形驱动槽(75),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槽(75)和手柄钮座上的驱动杆(74),所述驱动杆(74)的一端沿所述驱动槽(75)可作往复滑动,所述驱动齿轮(73)在合闸转动时通过所述驱动槽(75)的一端推动所述驱动杆一端,从而带动手柄(9)合闸运动;所述手柄(9)在分闸运动时带动所述驱动杆一端向所述驱动槽(75)的另一端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73)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槽(75)一端处的脱扣凸台(76),操作组件(53)设有穿过所述基座(1)位于所述脱扣凸台(76)运动路径上的脱扣轴(54),所述基座(1)上设有可供所述脱扣轴(54)滑动通过的弧形孔,所述驱动齿轮(73)在分闸转动时由所述脱扣凸台(76)推动所述脱扣轴(54)动作,以触发所述操作组件(53)执行脱扣分闸动作;所述驱动槽(75)随所述驱动齿轮(73)分闸转动时可相对于所述驱动杆(74)运动一段空行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分(14)与其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16),所述凹面部分(15)与另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设有接线槽口(10),所述接线槽口(10)的端口开设在两个所述盖体(2)顶部,所述智能线路板(8)上设置有容纳在所述接线槽口(10)处的通讯接口(81),以及容纳在所述第三凹槽(16)中的电气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9069.2U CN215183821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9069.2U CN215183821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83821U true CN215183821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40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6906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183821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8382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51085A (zh) * | 2021-07-30 | 2021-09-28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21769069.2U patent/CN21518382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51085A (zh) * | 2021-07-30 | 2021-09-28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CN113451085B (zh) * | 2021-07-30 | 2024-09-27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35386A1 (zh) | 小型断路器 | |
CN111477503A (zh) | 插入式断路器 | |
CN215183821U (zh)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
WO2020135402A1 (zh) | 小型断路器 | |
CN111477504A (zh) | 插入式断路器 | |
CN112992620A (zh) |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WO2011063768A1 (zh) | 多功能的断路器附件 | |
CN212485234U (zh) |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 |
CN113451085A (zh)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
CN212625368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5869241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4505400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14956668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12695091U (zh) |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 |
CN212783282U (zh) |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 |
CN217114256U (zh) | 测试机构和断路器 | |
CN215183811U (zh) | 一种微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
CN219873377U (zh) | 断路器 | |
CN216671522U (zh) | 一种集成信号指示及通信功能的模块化智能量测断路器 | |
CN111900043A (zh) | 断路器 | |
CN220065598U (zh) | 操作结构及断路器 | |
CN216902744U (zh) | 一种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
CN216120145U (zh) | 断路器 | |
CN212322933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 | |
CN217933652U (zh) | 一种智慧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92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92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