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7376U -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 Google Patents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7376U
CN215177376U CN202120511072.8U CN202120511072U CN215177376U CN 215177376 U CN215177376 U CN 215177376U CN 202120511072 U CN202120511072 U CN 202120511072U CN 215177376 U CN215177376 U CN 215177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bracket
ttm
connecting plate
fron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10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110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7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7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7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包括:模型支架;模型A柱部,所述模型A柱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模型机罩部、模型翼子板部和模型前门部,所述模型机罩部、所述模型翼子板部和所述模型前门部均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通过将模型A柱部固定安装于模型支架,且在模型支架上环绕模型A柱部可调节安装有模型机罩部、模型翼子板部和模型前门部,通过调节多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可以提前验证A柱周圈区域的造型效果,并可根据DTS要求对间隙面差进行调整验证,以避免后期匹配缺陷,缩短开发周期,节省了成本,消除了设计风险,保证后期匹配效果。

Description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A柱周圈区域造型数据冻结前需要通过软件模拟、油泥模型、局部验证模型等各种方式对该区域造型以及匹配效果进行验证,以减少该区域后期数据更改风险。现有技术中,局部验证模型的间隙面差不可调整,A柱周圈区域的造型的验证效果较差,后期匹配缺陷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可以提前验证A柱周圈区域的造型效果,并根据DTS要求对间隙面差进行调整验证,从而避免后期匹配缺陷,缩短了开发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包括:模型支架;模型A柱部,所述模型A柱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模型机罩部、模型翼子板部和模型前门部,所述模型机罩部、所述模型翼子板部和所述模型前门部均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通过将模型A柱部固定安装于模型支架,且在模型支架上环绕模型A柱部可调节安装有模型机罩部、模型翼子板部和模型前门部,通过调节多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可以提前验证A柱周圈区域的造型效果,并可根据DTS要求对间隙面差进行调整验证,以避免后期匹配缺陷,缩短开发周期,节省了成本,消除了设计风险,保证了后期匹配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还包括:机罩调节机构,所述模型机罩部通过所述机罩调节机构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翼子板调节机构,所述模型翼子板部通过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前门调节机构,所述模型前门部通过所述前门调节机构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与所述前门调节机构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机罩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的横向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机罩调节机构、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和所述前门调节机构均包括上部连接板和下部连接板,所述下部连接板用于与所述模型支架固定相连,所述机罩调节机构的上连接板用于与所述模型机罩部相连,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的上连接板用于与所述模型翼子板部相连,所述前门调节机构用于与所述模型前门部相连,且所述上部连接板相对于所述下部连接板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上部连接板和所述下部连接板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支架和下连接支架,所述上部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支架沿Z向相对位置可调,所述上连接支架与所述下连接支架沿X向相对位置可调,所述下连接支架与所述下部连接板沿Y向相对位置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上部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支架中的一个设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另一个设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沿Z向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上连接支架与所述下连接支架中的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轨,另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沿X向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下连接支架与所述下部连接板中的一个设有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轨,另一个设有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三滑槽沿Y向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上连接支架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部连接板相对于所述上连接支架沿Z向运动的第一调节限位销,所述下连接支架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连接支架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支架沿X向运动的第二调节限位销,所述下部连接板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下连接支架相对于所述下部连接板沿Y向运动的第三调节限位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所述第一调节限位销、所述第二调节限位销和所述第三调节限位销均标示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罩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
模型支架1,机罩调节机构11,翼子板调节机构12,前门调节机构13,底座调节机构131,外板调节机构132,第一安装板141,第二安装板142,
上部连接板14,第一滑槽141,
上连接支架15,第一滑轨151,第二滑槽152,第一调节限位销153,
下连接支架16,第二滑轨161,第三滑槽162,第二调节限位销163,
下部连接板17,第三滑轨171,第三调节限位销172,
模型A柱部2,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
模型前门部5,后视镜底座51,前门外板52,
第一限位板61,第二限位板62,第三限位板63,限位钉64,限位槽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包括:模型支架1、模型A柱部2、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和模型前门部5。
需要说明的是,模型支架1构造为具有多个支撑柱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模型支架1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141,第一安装板141设置有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矩形通孔,四个调节支撑柱支撑安装于矩形通孔内侧的四个端角位置并向上延伸设置,四个调节支撑柱的上端支撑有第二安装板142,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141和第二安装板142,以用于安装验证装置100的主体部件,并模拟出实际的安装场景,从而提前验证A柱周圈区域的造型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柱,保证了模型支架1的结构强度,避免模型支架1在受力时产生过度的变形,提高了验证装置100的精度。
其中,模型支架1下端的四个端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滚轮,使得验证装置100可以便捷移动,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模型A柱部2固定安装于模型支架1,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和模型前门部5均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模型支架1。需要说明的是,模型A柱部2可以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安装在模型支架1的第一安装板141上,以保证模型A柱部2在调整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动,同时将模型机罩部3可调节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42上,将模型翼子板部4和模型前门部5可调节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41上,以使得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和模型前门部5相对模型A柱部2处于初始调节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模型前门部5包括后视镜底座51和前门外板52,后视镜底座51和前门外板52相互独立,可以分别进行调整,也可同步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模拟的精度和功能性。
其中,在安装完成后,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和模型前门部5均可沿X向、Y向、Z向分别进行调节,以实现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模型前门部5和模型A柱部2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调节,从而实现了设计车辆的A柱周圈区域的可靠模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通过将模型A柱部2固定安装于模型支架1,且在模型支架1上环绕模型A柱部2可调节地安装有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和模型前门部5,通过调节多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可以实现A柱区域DTS间隙面差的不同状态,以提前验证A柱周圈区域的造型效果,并可根据DTS要求对间隙面差进行调整验证,以避免后期匹配缺陷,缩短开发周期,节省了成本,消除了设计风险,保证了后期匹配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还包括:机罩调节机构11、翼子板调节机构12和前门调节机构13。
模型机罩部3通过机罩调节机构11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模型支架1,也就是说,机罩调节机构11安装在模型支架1上,模型机罩部3安装在机罩调节机构11的上端以与模型支架1间隔开,从而避免模型机罩部3在调节过程中与模型支架1发生干涉,通过调节机罩调节机构11,使得模型机罩部3可以相对模型A柱部2沿X向、Y向、Z向进行调节。
模型翼子板部4通过翼子板调节机构12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模型支架1,也就是说,翼子板调节机构12安装在模型支架1上,模型翼子板部4安装在翼子板调节机构12的上端以与模型支架1间隔开,从而避免模型翼子板部4在调节过程中与模型支架1发生干涉,通过调节翼子板调节机构12,使得模型翼子板部4可以相对模型A柱部2沿X向、Y向、Z向进行调节。
模型前门部5通过前门调节机构13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模型支架1,其中,前门调节机构13包括底座调节机构131和外板调节机构132,前门调节机构13安装在模型支架1上,后视镜底座51和前门外板52分别安装在底座调节机构131和外板调节机构132上,以与模型支架1间隔开进行安装,从而避免模型前门部5在调节过程中与模型支架1发生干涉,通过对底座调节机构131和外板调节机构132进行单独调节,使得后视镜底座51和前门外板52可以相对模型A柱部2沿X向、Y向、Z向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翼子板调节机构12与前门调节机构13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机罩调节机构11位于翼子板调节机构12的横向内侧。其中,如图2所示,翼子板调节机构12、底座调节机构131和外板调节机构132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在第一安装板141上,且位于模型A柱部2的外侧,以使得模型翼子板部4、后视镜底座51、前门外板52可以依次安装在模型A柱部2的外侧,机罩调节机构11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42上,以使得模型机罩部3可以安装至模型A柱部2的前侧,由此实现了车辆A柱周圈区域的仿真模拟。
需要说明的是,翼子板调节机构12、底座调节机构131和外板调节机构132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从而便于调节过程中进行操作,且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机罩调节机构11、翼子板调节机构12和前门调节机构13均包括上部连接板14和下部连接板17,下部连接板17用于与模型支架1固定相连,机罩调节机构11的上连接板用于与模型机罩部3相连,翼子板调节机构12的上连接板用于与模型翼子板部4相连,前门调节机构13用于与模型前门部5相连,且上部连接板14相对于下部连接板17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机罩调节机构11、翼子板调节机构12和前门调节机构13取为同等大小结构或采用相同的模型成型,降低开发以及加工成本,且便于进行维修。
其中,下部连接板17设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模型支架1设有对应的开孔,连接件适于穿过通孔以伸入开孔内,从而将下部连接板17固定在模型支架1上。可以根据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模型前门部5的结构进行设计,以在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模型前门部5的合适位置处设有沿高度方向贯穿的通孔,上部连接板14设有多个朝上敞开的开孔。在安装过程中,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模型前门部5的通孔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开孔,连接件适于穿过通孔并伸入开孔内,从而使得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模型前门部5可以固定安装在同一大小规格的调节机构上,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部连接板14和下部连接板17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支架15和下连接支架16,上部连接板14与上连接支架15沿Z向相对位置可调,上连接支架15与下连接支架16沿X向相对位置可调,下连接支架16与下部连接板17沿Y向相对位置可调。
也就是说,通过将上部连接板14、上连接支架15、下连接支架16、下部连接板17从上到下依次安装,且将下部连接板17与模型支架1固定安装,则使得上部连接板14和模型支架1的相对位置沿X向、Y向、Z向可调,从而实现了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模型前门部5与模型A柱部2的相对位置关系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连接板14与上连接支架15中的一个设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轨151,另一个设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41,第一滑轨151与第一滑槽141沿Z向滑动配合。
也就是说,可以在上部连接板14的下端设置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轨151,并在上连接支架15的上端设置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41,又或者如图3所示,在上连接支架15的上端设置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轨151,并在上部连接板14的下端设置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41,通过将第一滑轨151伸至第一滑槽141内进行配合,使得第一滑轨151与第一滑槽141沿Z向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了上部连接板14相对模型支架1的Z向可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第一滑槽14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限位板61,第一限位板61上设有沿Z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槽65,第一滑轨151的对应侧边设有朝外敞开的限位孔,当安装完成后,限位钉64适于穿过限位槽65以伸入限位孔内,从而限制了上部连接板14与上连接支架15的调节范围,避免了滑动过大导致零件脱离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调节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支架15与下连接支架16中的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轨161,另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52,第二滑轨161与第二滑槽152沿X向滑动配合。
也就是说,可以在上连接支架15的下端设置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轨161,并在下连接支架16的上端设置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52,又或者如图3所示,在下连接支架16的上端设置一个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轨161,并在上连接支架15的下端设置一个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52,通过将第二滑轨161伸至第二滑槽152内进行配合,使得第二滑轨161与第二滑槽152沿X向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了上部连接板14相对模型支架1的X向可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下连接支架16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限位板62,第二限位板62上设有沿X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槽65,上连接支架15的对应侧边设有朝外敞开的限位孔,当安装完成后,限位钉64适于穿过限位槽65以伸入限位孔内,从而限制了上连接支架15与下连接支架16的调节范围,避免了滑动过大导致零件脱离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调节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连接支架16与下部连接板17中的一个设有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轨171,另一个设有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62,第三滑轨171与第三滑槽162沿Y向滑动配合。
也就是说,可以在下连接支架16的下端设置一个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轨171,并在下部连接板17上端设置一个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62,又或者如图3所示,在下部连接板17的上端设置一个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轨171,并在下连接支架16的下端设置一个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62,通过将第三滑轨171伸至第三滑槽162内进行配合,使得第三滑轨171与第三滑槽162沿Y向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了上部连接板14相对模型支架1的Y向可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下部连接板17的一侧连接有第三限位板63,第三限位板63上设有沿Y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槽65,下连接支架16的对应侧边设有朝外敞开的限位孔,当安装完成后,限位钉64适于穿过限位槽65以伸入限位孔内,从而限制了下部连接板17与下部连接板17的调节范围,避免了滑动过大导致零件脱离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调节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连接支架15设有用于驱动上部连接板14相对于上连接支架15沿Z向运动的第一调节限位销153,也就是说,通过旋转第一调节限位销153,使得第一滑轨151相对第一滑槽141沿Z向滑动,从而调节第一滑轨151与第一滑槽141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调节上部连接板14与模型支架1的Z向相对位置。
如图3所示,下连接支架16设有用于驱动上连接支架15相对于下连接支架16沿X向运动的第二调节限位销163,也就是说,通过旋转第二调节限位销163,使得第二滑轨161相对第二滑槽152沿X向滑动,从而调节第二滑轨161与第二滑槽152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调节上部连接板14与模型支架1的X向相对位置。
如图3所示,下部连接板17设有用于驱动下连接支架16相对于下部连接板17沿Y向运动的第三调节限位销172。也就是说,通过旋转第三调节限位销172,使得第三滑轨171相对第三滑槽162沿Y向滑动,从而调节第三滑轨171与第三滑槽162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调节上部连接板14与模型支架1的Y向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限位销153、第二调节限位销163和第三调节限位销172均标示有刻度线,通过设至刻度线,实现了调节距离的可视化,在调节过程中,旋转限位刻度销至一定的刻度即可完成调节目标。在具体地执行过程中,将刻度线的最小位数取为0.1mm,以提高位置调节的精度。
由此,通过设置本申请中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相对于传统的局部验证模型,间隙面差可调节,验证造型效果和匹配风险,操作步骤简单,避免了开发多套模型,节省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支架(1);
模型A柱部(2),所述模型A柱部(2)固定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1);
模型机罩部(3)、模型翼子板部(4)和模型前门部(5),所述模型机罩部(3)、所述模型翼子板部(4)和所述模型前门部(5)均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罩调节机构(11),所述模型机罩部(3)通过所述机罩调节机构(11)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1);
翼子板调节机构(12),所述模型翼子板部(4)通过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12)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1);
前门调节机构(13),所述模型前门部(5)通过所述前门调节机构(13)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模型支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12)与所述前门调节机构(13)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机罩调节机构(11)位于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12)的横向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调节机构(11)、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12)和所述前门调节机构(13)均包括上部连接板(14)和下部连接板(17),所述下部连接板(17)用于与所述模型支架(1)固定相连,所述机罩调节机构(11)的上连接板用于与所述模型机罩部(3)相连,所述翼子板调节机构(12)的上连接板用于与所述模型翼子板部(4)相连,所述前门调节机构(13)用于与所述模型前门部(5)相连,且所述上部连接板(14)相对于所述下部连接板(17)沿X向、Y向、Z向位置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板(14)和所述下部连接板(17)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支架(15)和下连接支架(16),所述上部连接板(14)与所述上连接支架(15)沿Z向相对位置可调,所述上连接支架(15)与所述下连接支架(16)沿X向相对位置可调,所述下连接支架(16)与所述下部连接板(17)沿Y向相对位置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板(14)与所述上连接支架(15)中的一个设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轨(151),另一个设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41),所述第一滑轨(151)与所述第一滑槽(141)沿Z向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支架(15)与所述下连接支架(16)中的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轨(161),另一个设有沿X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52),所述第二滑轨(161)与所述第二滑槽(152)沿X向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支架(16)与所述下部连接板(17)中的一个设有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轨(171),另一个设有沿Y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62),所述第三滑轨(171)与所述第三滑槽(162)沿Y向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支架(15)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部连接板(14)相对于所述上连接支架(15)沿Z向运动的第一调节限位销(153),所述下连接支架(16)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连接支架(15)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支架(16)沿X向运动的第二调节限位销(163),所述下部连接板(17)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下连接支架(16)相对于所述下部连接板(17)沿Y向运动的第三调节限位销(17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限位销(153)、所述第二调节限位销(163)和所述第三调节限位销(172)均标示有刻度线。
CN202120511072.8U 2021-03-10 2021-03-10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Active CN215177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1072.8U CN215177376U (zh) 2021-03-10 2021-03-10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1072.8U CN215177376U (zh) 2021-03-10 2021-03-10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7376U true CN21517737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1072.8U Active CN215177376U (zh) 2021-03-10 2021-03-10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7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8639B1 (ko) 차량용 도어 장착기의 도어 정위치 장치
KR20160064735A (ko) 검사 그리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사 방법
CN215177376U (zh) A柱区域ttm验证装置
JP2002301730A (ja) 車両ルーフ用の透明なパネルを発泡包埋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3808222A (zh) 一种利用翼子板基准实现的翼子板检测及装配方法
KR100911388B1 (ko) 차량의 후방 검사장치
CN105835990A (zh) 用于定位乘用车总布置空间验证模型h点的工具和方法
JPH1119830A (ja) 自動車部品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検査治具
KR20120006624U (ko) 자동차용 검사장치
KR20150071491A (ko) 도어 어셈블리 검사장치
CN209416192U (zh) 一种用于汽车侧拉门的验证检测装置
CN104344796A (zh) 出风口总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修正方法
CN209386961U (zh) 车灯灯罩检测装置
CN109203933A (zh) 车辆用滑动门
CN105855866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部件模型的定位调整设备
CN206106162U (zh) 模具结构
KR100427930B1 (ko) 시작차량 도어조립체의 검사장비
JP3358358B2 (ja) 移動機器担持装置
CN113928418B (zh) 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3831345A (zh) 一种汽车压合模及其下模定位板
CN220865372U (zh) 一种方便安装定位的保险杠
CN117284399A (zh) 装配车身盖板的辅助工装
CN117141593A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工装及翼子板安装方法
CN205325200U (zh) 一种飞机交点精加工台快速定位机构
CN207658867U (zh) 收放轴可移动式模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