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9592U - 双向开合式窗帘 - Google Patents

双向开合式窗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9592U
CN215169592U CN202023152965.2U CN202023152965U CN215169592U CN 215169592 U CN215169592 U CN 215169592U CN 202023152965 U CN202023152965 U CN 202023152965U CN 215169592 U CN215169592 U CN 215169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tating shaft
spring
pull rop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29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29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9592U/zh
Priority to US17/317,874 priority patent/US11686153B2/en
Priority to GB2109682.1A priority patent/GB2602371B/en
Priority to NL2028731A priority patent/NL2028731B1/en
Priority to AU2021206799A priority patent/AU202120679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9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9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80Safety measures against dropping or unauthorised opening; Braking or immobilising devices; Devices for limiting unrolling
    • E06B9/82Safety measures against dropping or unauthorised opening; Braking or immobilising devices; Devices for limiting unrolling automatic
    • E06B9/90Safety measures against dropping or unauthorised opening; Braking or immobilising devices; Devices for limiting unrolling automatic for immobilising the closure member in various chosen posi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68Operat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e.g. with electric drive
    • E06B9/76Operat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e.g. with electric drive using crank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 E06B2009/2627Cellular screens, e.g. box or honeycomb-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2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flexibly-interconnected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trips; Concertina blinds, i.e. upwardly folding flexible screens

Abstract

一种双向开合式窗帘,包括有上梁、中梁与下梁,其中于上梁处安装有升降控制结构,于中梁与下梁之间安装有遮蔽结构。该升降控制结构用以操控一第一转轴或是一第二转轴转动以便同步卷收或是释出一第一拉绳或是一第二拉绳,前述第一拉绳用于带动中梁移动,第二拉绳用于带动下梁移动。另于上梁设有单向离合器与预力单元,其中当下梁向上顶推该中梁移动时,该单向离合器断开第一转轴与与升降控制结构的连动,该预力单元产生的驱动力即时驱使第一转轴转动并且卷收该第一拉绳,以使拉绳维持张紧状态。

Description

双向开合式窗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改变窗帘透光(或遮蔽)面积的双向开合式窗帘。
背景技术
双向开合式窗帘(top down,bottom up,TDBU)的组成包括有上梁、中梁、下梁,且至少于中梁及下梁之间设置有遮蔽结构,此遮蔽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中梁及下梁连接。前述中梁与下梁分别通过与不同拉绳的互动而能够各别产生上下位移及定位,以改变遮蔽结构展开或是收合的状态,据以达到能够任意改变该双向开合式窗帘的透光(或遮蔽)面积的目的。
已知一种双向开合式窗帘是以拉动一外露的控制绳操控中梁或是下梁移动,该控制绳通过一升降控制结构搭配离合器、驱动器及锁掣器而实现单独驱使一第一转轴或是一第二转轴转动的目的,其中,前述第一转轴用于卷收或是释出带动该中梁移动的拉绳,前述第二转轴则是用于卷收或是释出带动该下梁移动的拉绳。然而,该已知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在实际操控该下梁上升以增加透光面积的过程中,当下梁已将遮蔽结构完全收合时(即下梁与中梁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之时),当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续拉控制绳使该下梁继续上移而进一步将该中梁向上推升的情形下,因上梁与中梁之间的距离减缩,使得位在该上梁与中梁之间且用于带动中梁移动的绳段受到挤压,又因第一转轴未被驱转而使得被挤压的该绳段无法被卷收而呈松弛状,不仅破坏窗帘的整体美观,甚或导致该绳段外露纠缠无法复位而使窗帘损坏,更潜藏为外物绊勾所衍生的安全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开合式窗帘,是能在下梁上移而向上推升中梁时确实卷收位于上梁与中梁之间的拉绳,以维护窗帘整体美观,确保窗帘操作无虞,并降低拉绳不当对外物造成绊勾的可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开合式窗帘,其包括:
一上梁;
一中梁,能够活动地位于该上梁下方;
一下梁,能够活动地位于该中梁下方;
一遮蔽结构,设置于该中梁与该下梁之间;
一升降控制结构,设置于该上梁,该升降控制结构用以操控一第一转轴或是一第二转轴转动,该第一转轴用以卷收或是释出一第一拉绳,该第一拉绳一端固定于该中梁,该第二转轴用以卷收或是释出一第二拉绳,该第二拉绳一端固定于该下梁;
一预力单元,设置于该上梁,并与该第一转轴连动;以及
一单向离合器,位于该第一转轴与该升降控制结构之间;其中,当该下梁向上顶推该中梁移动时,该单向离合器断开该第一转轴与该升降控制结构的连动,该预力单元对该第一转轴提供一驱动力,该驱动力驱使该第一转轴转动并且卷收该第一拉绳。
其中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弹簧,该弹簧可连动地连接该第一转轴,以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其中该预力单元包括一轴套,该弹簧连接该轴套,该第一转轴穿过该轴套且与该轴套连动设置,该弹簧借由该轴套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其中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基盒,该轴套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基盒中,该弹簧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基盒构成固定不动的支点,该第二端连动该轴套。
其中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基盒,该轴套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基盒中,该弹簧包括连动的一作用部与一回卷部,该回卷部位于该基盒中,该作用部绕设于该轴套且一端连接该轴套,该弹簧通过该轴套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其中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基盒及一卷轴,该卷轴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基盒中,该弹簧包括连动的一作用部与一回卷部,该回卷部位于该基盒中,该作用部绕设于该卷轴且一端连接该卷轴;该卷轴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齿部,该轴套一端设置有一第二齿部,该第一齿部与该第二齿部啮合,该弹簧通过该卷轴连动该轴套而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其中该基盒内部设有一支撑部,该弹簧之该回卷部绕设于该支撑部。
其中包括一连动轴,该连动轴一端连接该升降控制结构,该单向离合器的两侧分别与该第一转轴和该连动轴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通过该预力单元对该第一转轴提供驱动力,该驱动力在该中梁受到下梁向上推升的际能及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以卷收用于拉动中梁的拉绳,使得拉绳维持张紧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显示双向合式窗帘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窗帘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窗帘当中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图4为图3当中的单向离合器分解图;
图5为沿图2的线5-5所绘制的剖视图;
图6为图3当中的预力单元分解图;
图7为沿图2的线7-7所绘制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显示另一种预力单元与卷线组的立体图;
图9及图10分别为图8当中的预力单元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显示又一种预力单元与卷线组的立体图;
图12及图13分别为图11当中的预力单元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图11当中的预力单元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双向开合式窗帘
10:上梁
12:中梁
14:下梁
16:遮蔽结构
20:第一卷线组
22:第一转轴
24:第一卷线筒
24a:多边形孔
26:第一拉绳
30:第二卷线组
32:第二转轴
34:第二卷线筒
34a:多边形孔
36:第二拉绳
40:升降控制结构
42:控制绳
44:连动轴
5-5:线
50:单向离合器
52:外筒
52a:环框
54:内筒
54a:凸柱
54b:肋
56:滚柱
60:预力单元
62:基盒
621:第一壳
621a:穿孔
621b:挡垣
621c:凸柱
622:第二壳
622a:穿孔
64:轴套
64a:轴孔
66:惰轮
66a:轴孔
68:弹簧
68a:作用部
68b:回卷部
7-7:线
70:预力单元
71:基盒
711:盒体
711a:穿孔
712:侧盖
712a:容槽
72:固定座
721:轴座
721a:容置孔
722:圆筒
723:穿孔
73:卷轴
73a:圆盘
73b:转动轴
74:轴套
74a:管部
74b:第二齿部
74c:轴孔
75:弹簧
75a:作用部
75b:回卷部
76:第一齿部
80:预力单元
82:基盒
821:第一壳
821a:穿孔
821b:挡垣
821c:缺口
822:第二壳
822a:穿孔
84:轴套
841:轴管
841a:轴孔
842:圆盘
842a:定位凸块
86:弹簧
86a:第一端
86b:第二端
S:楔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向开合式窗帘100包括有上梁10、中梁12与下梁14,且于中梁12及下梁14之间设置有用于挡光的遮蔽结构16,所述遮蔽结构16包括但不限于百叶帘、蜂巢帘、罗马帘或是卷帘,本实施例是以蜂巢帘为例。另外,该双向开合式窗帘100还包括有设置在上梁10的第一卷线组20、第二卷线组30、升降控制结构40、单向离合器50以及预力单元60。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中梁12与上梁10之间亦可设有另一遮蔽结构而不以为限。
本实施例的第一卷线组20包括有一第一转轴22与二第一卷线筒24,该第一转轴22以不能相对该二第一卷线筒24空转的方式穿过该二第一卷线筒24,使得第一转轴22与该二第一卷线筒24能够同步且同向转动;前述二第一卷线筒24分别连接一条第一拉绳26(图1参照),第一拉绳26的一端穿过上梁10且向下延伸固接于中梁12。该第二卷线组30包括有一第二转轴32与二第二卷线筒34,该第二转轴32同样以不能相对该二第二卷线筒34空转的方式穿过该二第二卷线筒34,使得第二转轴32与该二第二卷线筒34能够同步且同向转动;前述二第二卷线筒34分别连接一条第二拉绳36(图1参照),第二拉绳36的一端穿过上梁10再向下延伸依序穿过中梁12与遮蔽结构16后固接于下梁14。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2与第二转轴32分别为多边形杆体,第一卷线筒24具有多边形孔24a以供第一转轴22穿过,第二卷线筒34具有多边形孔34a以供第二转轴32穿过,据此能够实现彼此不会相对空转的目的。
该升降控制结构40安装在上梁10一侧,用于操控上述第一转轴22或是第二转轴32转动,转动的第一转轴22带动第一卷线筒24卷收或是释出第一拉绳26,转动的第二转轴32则是带动第二卷线筒34卷收或是释出第二拉绳36。本实施例用于实现前述目的的升降控制结构40包括有外露且呈绳圈状的控制绳42,通过持续向下拉动控制绳42的前侧绳段或是后侧绳段,再配合升降控制结构40中所包含的驱动器和离合器,即能独立地操控第一转轴22或是第二转轴32转动,以选择性地带动第一卷线筒24或第二卷线筒34转动,进而选择性地卷收第一拉绳26或第二拉绳36,以改变中梁12或下梁14的高度;在结束拉动控制绳42的动作后,升降控制结构40中所包含的锁掣器会限制第一转轴22及第二转轴32的转动,以确保中梁12及下梁14维持在停止操作的高度。由于升降控制结构40属现有技术,于此不另示出设置于其中的驱动器、离合器和锁掣器。
而欲操作中梁12或下梁14向下移动时,向下拉动控制绳42的前侧绳段或是后侧绳段,则可使前述的锁掣器选择性地解除对第一转轴22或是第二转轴32的限制,此时被解除限制的第一转轴22或第二转轴32即能自由地转动,同时,第一转轴22或第二转轴32因受中梁12或下梁14(及遮蔽结构16)的重力所带动而转动,并自第一卷线筒24或第二卷线筒34释出第一拉绳26或第二拉绳36,则中梁12或下梁14可下降至所需位置。在此定义第一卷线筒24卷收第一拉绳26的转动方向为第一转向,释出第一拉绳26的转动方向则为相反于第一转向的第二转向。由于此类升降控制结构在本技术领域中尚有多种不同形式,或亦可采电动控制结构取代;此外,除了在本实施例中所示例的:于上梁10单侧设置并可控制中梁12及下梁14的单一升降控制结构外,亦有二套分设于上梁10两侧而可各自独立控制中梁12及下梁14的升降控制结构,故于此不予赘述升降控制结构的细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2是借由一连动轴44及一单向离合器50接设于升降控制结构40,该连动轴44亦为多边形杆体且一端连接该升降控制结构40而与之连动。该单向离合器50的两侧分别与该第一转轴22的一端和该连动轴44的一端对接,该单向离合器50的其中一作用在于:当连动轴44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的限制而不动、或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驱动器的连动而以第一转向转动时,由于中梁12(及悬垂于中梁12下方且未受下梁14支撑的部分遮蔽结构16)的重力恒对第一转轴22施加一具有相反于第一转向的第二转向的力,使得中梁12在不受干扰而呈自然垂放时,单向离合器50处于结合而可传动的状态,此时的升降控制结构40能够通过该连动轴44带动该第一转轴22以第一转向转动,同时带动设置于第一转轴22的第一卷线筒24转动,以卷收绕于其上的第一拉绳26。另一方面,当连动轴44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的限制被解除时,中梁12及未受下梁14支撑的部分遮蔽结构16的重量带动第一转轴22以相反于第一转向的第二转向转动时,同时带动设置于第一转轴22的第一卷线筒24转动,以释出绕于其上的第一拉绳26;于此同时,未受限制的连动轴44呈自由状态而被第一转轴22所带动,从而与第一转轴22同步且同向转动。
请配合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实现前述操作的单向离合器50包括有一外筒52、一内筒54与多个滚柱56,其中外筒52与内筒54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对接,该些滚柱56设置于外筒52与内筒54之间,更具体地说,外筒52一端具有多边形孔以供第一转轴22插接,使得外筒52能与第一转轴22连动,外筒52另一端则形成有一环框52a;内筒54一端具有多边形孔以供连动轴44插接,使得内筒54能与连动轴44连动,内筒54的另一端则形成有一凸柱54a,且凸柱54a的周缘一体形成有多数个肋54b;如图5所示,内筒54和外筒52对接后,内筒54的凸柱54a位于外筒52的环框52a中,环框52a内面与两两相邻的肋54b之间围设形成多个楔形空间S,此楔形空间S两端大小不同,而每一个该些滚柱56对应地位于各个楔形空间S中。
在连动轴44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的限制而不动时,内筒54亦保持不动,或是当连动轴44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驱动器的连动而以第一转向转动并带动内筒54以同向转动时,受中梁12(及悬垂于中梁12下方且未受下梁14支撑的部分遮蔽结构16)的重力作用而恒对第一转轴22施加相反于第一转向的第二转向的力的影响,迫使该些滚柱56被带动而抵靠在邻近楔形空间S中较小一端的肋54b上且紧抵于环框52a内面与凸柱54a周面,如图5所示,此时滚柱56在楔形空间S中的位置使得内筒54与外筒52不能再产生内筒54朝向第一转向而外筒52朝向第二转向的相对转动,但内筒54与外筒52之间仍保持内筒54朝向第一转向而外筒52朝向第二转向的相对转动趋势,俾使得单向离合器50处于结合而可传动的状态。亦即在此状态下,在连动轴44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的限制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拉动控制绳42来控制连动轴44以第一转向转动,并经由单向离合器50的内筒54和外筒52而将其传动到第一转轴22,使该第一转轴22同样也以第一转向转动,从而实现卷收第一拉绳26的目的。反之,在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解除对连动轴44的限制之后,使用者亦能实现释出第一拉绳26而展开遮蔽结构16的目的。
由上述可知,当滚柱56抵靠在邻近楔形空间S中较小一端的肋54b上的时候(如图5所示),单向离合器50处于上述结合而可传动的状态,此状态代表单向离合器50的内筒54和外筒52不会再产生内筒54朝向第一转向而外筒52朝向第二转向的相对转动,从而使第一转轴22和连动轴44产生并保持连动。相反地,本实用新型欲强调的是,当滚柱56抵靠在邻近楔形空间S中较大一端(即楔形空间S中的另一端)的肋54b上的时候,单向离合器50处于分离而断开连动的状态,此状态代表单向离合器50的内筒54和外筒52可各自独立地以内筒54朝向第二转向或外筒52朝向第一转向转动,故可断开第一转轴22和连动轴44间的连动关系。关于使单向离合器50处于分离而断开连动状态的情形将于后文进一步说明。
此外,须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以第一实施例为例,单向离合器50必须与预力单元60配合才能在下梁上移而向上推升中梁时确实卷收位于上梁与中梁之间的拉绳,故以下先对预力单元60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预力单元60能够对该第一卷线组20的第一转轴22施加一朝向第二转向的驱动力。请参照图6及图7,本实施例的预力单元60用以实现前述目的的结构包括有基盒62、轴套64、惰轮66及弹簧68。其中,基盒62由一第一壳621与一第二壳62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对接组成,第一壳621与第二壳622分别具有一穿孔621a与穿孔622a,第一壳621内面在穿孔621a的外周缘一体形成有突起的挡垣621b,且于邻近挡垣621b处突出有一凸柱621c构成的支撑部。轴套64与惰轮66皆为圆筒体且分别具有一轴孔64a与轴孔66a,其中穿孔621a与穿孔622a的孔形与第一转轴22的截面互不干涉,而轴孔64a的孔形与第一转轴22的截面轮廓配合,以使轴套64与第一转轴22可同步转动。弹簧68呈S型盘绕于轴套64与惰轮66之间,且一端连接该轴套64,于此定义该弹簧68绕设于轴套64的部分为作用部68a,绕设于惰轮66的部分为回卷部68b,且作用部68a与回卷部68b为连动关系,随该第一转轴22的转动,改变第一卷线筒24卷收第一拉绳26的多寡,同步对应改变作用部68a与回卷部68b彼此的圈数,从而弹簧68可蓄积或释出对该轴套64的回卷拉力,前述回卷拉力即为本实用新型定义的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弹簧68的回卷拉力(即驱动力)与中梁12及遮蔽结构16的重力施加于第一卷线筒24及第一转轴22的方向相反,亦即回卷拉力系用以促使第一卷线筒24偕第一转轴22朝向第一转向转动,而中梁12及遮蔽结构16的重力系用以促使第一卷线筒24偕第一转轴22朝向第二转向转动;为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控制绳42使中梁12下降时(即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对连动轴44的限制被解除时),中梁12受弹簧68回卷拉力的作用而无法靠自身重力下降,故而弹簧68的回卷拉力可设定为小于中梁12(或加上部分遮蔽结构16)的重力,以在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对连动轴44的限制被解除时,第一拉绳26可以顺利地被释出。
请再次参照图6,此处进一步具体说明该预力单元60的组装。将已盘绕有弹簧68的轴套64摆放于该挡垣621b所圈设的范围内,同时以该凸柱621c穿过惰轮66的轴孔66a,接着将该第二壳622以勾扣的方式扣结该第一壳621,如此使得轴套64与惰轮66能够转动地位于该基盒62中并实现将预力单元60模块化的目的。
第一卷线组20的第一转轴22在穿过一个第一卷线筒24之后,再依序穿过该预力单元60的第一壳621的穿孔621a、轴套64的轴孔64a、第二壳622的穿孔622a,以及穿过另一个第一卷线筒24,复以该端与该单向离合器50对接而与其连动。本实施例的预力单元60最终被安装在该二第一卷线筒24之间,但视情况需要也可以安装在任一个第一卷线筒24的外侧。
基于上述说明可知,当在拉动控制绳42使该下梁14上升且下梁14的移动未推升中梁12之前,中梁12受第一拉绳26的支撑而呈自然垂放的状态,于此期间,第一拉绳26因承载有中梁12及其下方遮蔽结构16重量的关系而呈张紧状态,且此重量抑制了该弹簧68的回卷拉力,使得回卷拉力不足以驱使该轴套64带动第一转轴22转动。
然而,当不论是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续拉控制绳42驱使下梁14继续向上移动,并且下梁14的向上移动进一步抬升中梁12上移时,即表示中梁12本身及其所负载的遮蔽结构16的重量已被向上移动的下梁14所抵销,换言之,此时弹簧68的回卷拉力不再受到抑制而得到释放。连动轴44因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的限制保持不能转动,而弹簧68对轴套64所释放的回卷拉力带动第一转轴22与第一卷线筒24朝向第一转向转动,致使第一转轴22与连动轴44产生相对转动,而分别与第一转轴22与连动轴44连动的外筒52与内筒54亦产生相对转动,且此相对转动迫使该些滚柱56被带动而抵靠在邻近楔形空间S中较大一端的肋54b上,使得单向离合器50由处于结合而可传动的状态转换为处于分离而断开连动的状态。至此,虽然连动轴44仍受到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的限制,但由于此时单向离合器50的内筒54和外筒52可各自独立地转动,故该弹簧68所提供的回卷拉力可即时作用于该轴套64并带动轴套64往第一转向(即第一卷线筒24卷收第一拉绳26的转动方向)旋转,促使连动的第一转轴22偕第一卷线筒24同时朝向第一转向转动以卷收第一拉绳26。藉此机制,改善了已知结构在此状态下会使得第一拉绳26位在上梁10与中梁12之间的绳段呈现不当松弛状的缺失。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在中梁12受到下梁14向上推升的际,能够即时地卷收第一拉绳26位于上梁10与中梁12之间的绳段,使得第一拉绳26维持张紧状态,以维护窗帘整体美观,并降低拉绳外露纠缠无法复位造成窗帘损坏、或不当对外物造成绊勾的可能。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向开合式窗帘100的说明,其公开的预力单元60包含有S型盘绕的弹簧68,其作用部68a与回卷部68b的圈数受第一转轴22带动轴套64转动而改变以产生(蓄积)拉动轴套64转动所需的驱动力。然于实务上,预力单元的结构形态不以上述为限,其至少还可以是图8至图10所示的结构,或是如图11至图13所示的结构,兹说明如后。
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公开另一种预力单元7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卷线组20及第二卷线组30的相对位置关系。该预力单元70同样被装设在该二第一卷线筒24之间,而用以产生驱动力来驱使未受中梁12(及遮蔽结构16)的重力作用的第一转轴22转动。请参照图9及图10,预力单元70包括有基盒71、固定座72、卷轴73、轴套74及弹簧75。其中,基盒71由一盒体711与一侧盖71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对接组成,盒体711内部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且二侧壁具有相对应的穿孔711a,侧盖712的一侧面一体形成有两个圈状的容槽712a;固定座72设置于盒体711与侧盖712之间,且固定座72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一体成型有一轴座721与一圆筒722,轴座721具有一容置孔721a,圆筒722构成本实用新型定义的支撑部,另外固定座72还具有一穿孔723。
预力单元70的卷轴73具有一圆盘73a及一转动轴73b,转动轴73b自圆盘73a的转动中心向外延伸构成,该卷轴73以转动轴73b穿过该固定座72的穿孔723后固接于一伞齿轮构成的第一齿部76,使得该第一齿部76设置于该卷轴73的一端,且该第一齿部76位于固定座72具有轴座721的一侧,而圆盘73a位于固定座72具有圆筒722的一侧。卷轴73固接于第一齿部76后,两者可同步转动。该轴套74具有一管部74a及连接该管部74a一端并由伞齿轮构成的第二齿部74b,该轴套74具有一轴孔74c贯穿该管部74a与该第二齿部74b,该轴套74的管部74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设于该固定座72的轴座721的容置孔721a。轴套74与该第二齿部74b可同步转动。该第二齿部74b啮合该第一齿部76,使得轴套74与卷轴73能够同步转动地位于基盒71内。
该弹簧75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弹簧68结构相同而具有能够连动的一作用部75a与一回卷部75b,其中该作用部75a绕设于卷轴73的圆盘73a且一端连接圆盘73a,该回卷部75b绕设于固定座72的圆筒722,同样地,通过第一转轴22的转动而改变作用部75a与回卷部75b的圈数能够产生(蓄积)相应的驱动力来带动该卷轴73转动。
完成模块化组装的预力单元70当中的轴套74与该第一齿部76位于盒体711的容置空间中,弹簧75的作用部75a及回卷部75b则分别位于侧盖712的对应容槽712a中。该第一转轴22穿过盒体711的穿孔711a与轴套74的轴孔74c,该穿孔711a不影响第一转轴22的转动,但第一转轴22与轴孔74c的配置关系则同样为彼此不能相对空转。至此,当遇有下梁14向上抬升中梁12上移时,该弹簧75提供的回卷拉力(即驱动力)经由作用部75a带动该卷轴73转动,转动的卷轴73再通过第一齿部76啮合传动第二齿部74b而得以带动轴套74转动,同理,第一转轴22将与轴套74同步且同向转动而使第一卷线筒24卷收第一拉绳26,以在中梁12(及其所负载的遮蔽结构16)的重量被上升的下梁14抵销时,能够确保第一拉绳26位于上梁10与中梁12之间的绳段保持着张紧状态。
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公开又一种预力单元80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卷线组20及第二卷线组30的相对位置关系。该预力单元80同样被装设在该二第一卷线筒24之间,而用以产生驱动力来驱使未受中梁12(及遮蔽结构16)的重力作用的第一转轴22转动。请参照图12及图13,预力单元80包括基盒82、轴套84及弹簧86。其中,基盒82由一第一壳821与一第二壳82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对接组成,第一壳821与第二壳822分别具有一穿孔821a与穿孔822a,且穿孔821a与穿孔822a的孔形与第一转轴22的截面轮廓互不干涉而使第一转轴22可于穿孔821a及穿孔822a中自由转动;第一壳821内面在穿孔821a的外周缘一体形成有突起的挡垣821b,挡垣821b具有一缺口821c。轴套84包括具有一轴孔841a的轴管841,且轴管841的外周面一体连接有一圆盘842,圆盘842的一侧面具有一定位凸块842a。该弹簧86具有一第一端86a与一第二端86b,该第一端86a连接于基盒82以构成固定不动的支点,该第二端86b连动该轴套84;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弹簧86为一种涡卷弹簧而绕设在一部分的轴管841外部,且位于该挡垣821b所圈设的范围内,弹簧86的第一端86a嵌卡于该挡垣821b的缺口821c中而定位不动,弹簧86的第二端86b呈弯折状并且勾住该定位凸块842a,至此,该弹簧86所蓄积的回卷力将可持续作用于该轴套84。
该第一转轴22穿过基盒82上的穿孔821a、轴孔841a与穿孔822a,且第一转轴22与轴孔841a的配置关系仍为彼此不能相对空转,至此,当遇有下梁14向上抬升中梁12上移时,该弹簧86提供的回卷拉力(即驱动力)将直接带动轴套84及第一转轴22同步且同向转动,并通过第一卷线筒24来实现卷收第一拉绳26以防松弛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运用弹簧68、75、86提供给第一转轴22的回卷拉力,促使第一转轴22朝向使第一卷线筒24卷收第一拉绳26的第一转向转动,并通过单向离合器50的单向离合作用,藉以在中梁12呈自然垂放状态时,单向离合器50会保持处于结合而可传动的状态,而使连动轴44与第一转轴22保持同动关系,以利使用者通过升降控制结构40操作第一卷线筒24卷收或释放第一拉绳26,以任意改变中梁12的高度;而在遭遇下梁14的移动进一步抬升中梁12,使中梁12及悬垂于其下的遮蔽结构16对第一卷线筒24及第一转轴22的重力作用被抵销时,弹簧68、75、86提供的驱动力将驱使第一转轴22朝第一转向转动,同时转换单向离合器50的状态改处于分离而不可传动的状态,以断开第一转轴22与连动轴44之间的连动关系,确保第一转轴22的转动不受升降控制结构40的锁掣器所限制,而能自由地随驱动力的作用驱使第一卷线筒24卷收第一拉绳26,以保持第一拉绳26不为松弛。
基于前述目的,各实施例的预力单元60、70、80的结构,其作用在于使弹簧68、75、86与第一转轴22可以稳定且连动地配置,以在中梁12受升降控制结构40操作时,可以随之蓄积或释出对应的回卷拉力,并在中梁12被下梁14抬升时,弹簧68、75、86可以顺利地输出驱动力;除此之外,前述不同实施态样,亦是为了适应不同上梁10的空间布局所需而设。故任何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配置,包含固定或成形的手段变化,均应可被理解为属于等效的范畴。再者,其结构中是否具有惰轮供弹簧68、75的回卷部68b、75b卷绕,或者改以基盒形成有相应的空间限制回卷部68b、75b的位置亦同此理。而弹簧68、75、86采用恒力弹簧或变力弹簧,则可以被理解为视设计上的需求而做的选择,应不为所限。此外,可以理解的是,能够达到单向离合作用的单向离合器种类繁多,不限于前述实施例所揭示的单向离合器50,其他现有的单向离合器均应属技术上等效的范畴。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梁;
一中梁,能够活动地位于该上梁下方;
一下梁,能够活动地位于该中梁下方;
一遮蔽结构,设置于该中梁与该下梁之间;
一升降控制结构,设置于该上梁,该升降控制结构用以操控一第一转轴或是一第二转轴转动,该第一转轴用以卷收或是释出一第一拉绳,该第一拉绳一端固定于该中梁,该第二转轴用以卷收或是释出一第二拉绳,该第二拉绳一端固定于该下梁;
一预力单元,设置于该上梁,并与该第一转轴连动;以及
一单向离合器,位于该第一转轴与该升降控制结构之间;其中,当该下梁向上顶推该中梁移动时,该单向离合器断开该第一转轴与该升降控制结构的连动,该预力单元对该第一转轴提供一驱动力,该驱动力驱使该第一转轴转动并且卷收该第一拉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弹簧,该弹簧能够连动地连接该第一转轴,以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该预力单元包括一轴套,该弹簧连接该轴套,该第一转轴穿过该轴套且与该轴套连动设置,该弹簧借由该轴套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基盒,该轴套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基盒中,该弹簧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于该基盒构成固定不动的支点,该第二端连动该轴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基盒,该轴套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基盒中,该弹簧包括连动的一作用部与一回卷部,该回卷部位于该基盒中,该作用部绕设于该轴套且一端连接该轴套,该弹簧通过该轴套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该预力单元包括一基盒及一卷轴,该卷轴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基盒中,该弹簧包括连动的一作用部与一回卷部,该回卷部位于该基盒中,该作用部绕设于该卷轴且一端连接该卷轴;该卷轴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齿部,该轴套一端设置有一第二齿部,该第一齿部与该第二齿部啮合,该弹簧通过该卷轴连动该轴套而对该第一转轴提供该驱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该基盒内部设有一支撑部,该弹簧的该回卷部绕设于该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开合式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动轴,该连动轴一端连接该升降控制结构,该单向离合器的两侧分别与该第一转轴和该连动轴对接。
CN202023152965.2U 2020-12-24 2020-12-24 双向开合式窗帘 Active CN215169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2965.2U CN215169592U (zh) 2020-12-24 2020-12-24 双向开合式窗帘
US17/317,874 US11686153B2 (en) 2020-12-24 2021-05-11 Top-down bottom-up window covering
GB2109682.1A GB2602371B (en) 2020-12-24 2021-07-05 Top-down bottom-up window covering
NL2028731A NL2028731B1 (en) 2020-12-24 2021-07-15 Top-down bottom-up window covering
AU2021206799A AU2021206799B2 (en) 2020-12-24 2021-07-19 Top down bottom up window cover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2965.2U CN215169592U (zh) 2020-12-24 2020-12-24 双向开合式窗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9592U true CN21516959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727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2965.2U Active CN215169592U (zh) 2020-12-24 2020-12-24 双向开合式窗帘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6153B2 (zh)
CN (1) CN215169592U (zh)
AU (1) AU2021206799B2 (zh)
GB (1) GB2602371B (zh)
NL (1) NL2028731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7749A1 (zh) * 2022-01-24 2023-07-27 东莞市雷富溢窗饰科技有限公司 罗马帘
WO2024000154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东莞市雷富溢窗饰科技有限公司 卷帘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05284B1 (fr) * 2019-12-19 2022-05-20 Somfy Activites Sa Actionneur électromécanique pour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et installation de protection solaire comprenant un tel actionneur
US20220065034A1 (en) * 2020-09-03 2022-03-03 Ching Feng Home Fashions Co., Ltd. Scrolling unit for electric window curta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3802B2 (en) * 2003-03-20 2006-12-05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Lp Cordless blinds
US8752607B2 (en) * 2007-10-22 2014-06-17 Hunter Douglas Inc.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including a rotation limiter
KR101397680B1 (ko) 2009-11-02 2014-05-22 타치카와 블라인드 공업 주식회사 차폐 장치 및 차폐 장치에 이용되는 클러치
US8365797B2 (en) * 2010-04-30 2013-02-05 Hunter Douglas Inc. Cord tension control for top down/bottom up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JP5666965B2 (ja) * 2011-04-08 2015-02-12 トーソー株式会社 日射遮蔽装置
JP5650832B2 (ja) 2013-11-20 2015-01-07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
CN204126527U (zh) 2014-08-19 2015-01-28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及其遮蔽结构的升降控制模块
TWI597416B (zh) * 2016-03-10 2017-09-01 寶崧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離合式無拉繩窗簾控制裝置
EP3434857B1 (en) * 2017-07-25 2020-02-12 Coulisse B.V. Screen with head rail, bottom rail and middle rail and a first control unit for the middle rail and a second control unit for the bottom rail
JP7090457B2 (ja) 2018-04-05 2022-06-24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及び遮蔽材駆動装置
JP7068045B2 (ja) 2018-05-30 2022-05-16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
CN112437826B (zh) 2018-07-31 2023-06-09 株式会社日米 遮蔽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7749A1 (zh) * 2022-01-24 2023-07-27 东莞市雷富溢窗饰科技有限公司 罗马帘
WO2024000154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东莞市雷富溢窗饰科技有限公司 卷帘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86153B2 (en) 2023-06-27
AU2021206799B2 (en) 2023-01-05
NL2028731B1 (en) 2022-07-20
AU2021206799A1 (en) 2022-07-14
GB2602371A (en) 2022-06-29
GB202109682D0 (en) 2021-08-18
GB2602371B (en) 2023-06-14
US20220205320A1 (en)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69592U (zh) 双向开合式窗帘
KR101938904B1 (ko) 이동가능한 레일의 제어
EP1707735B1 (en) Roller blind
JP6346352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装置
JP6271699B2 (ja) 建築物開口部用の覆いのための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NL1034503C2 (nl) Zelf-ophijsende raambedekking.
EP2181233B1 (en) Self-raising window covering
JP3378813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遮蔽材昇降装置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駆動装置
JP4704772B2 (ja) ブラインド
US6112800A (en) Window treatment safety clutch
TWM613462U (zh) 雙向開闔式窗簾
JP6704285B2 (ja) ブラインド
JP5315009B2 (ja) ブラインド
JP2022136760A (ja) 二方向開閉式カーテン
JP2010242301A (ja) ブラインド
JP7475234B2 (ja) 日射遮蔽装置及び日射遮蔽装置用の操作装置
JP7328867B2 (ja) 遮蔽装置
KR102449141B1 (ko) 엉킴 복원 기능을 갖는 코드리스 블라인드 장치
JP2004225335A (ja) 重力降下式シャッターの巻上げ装置
KR101301798B1 (ko) 단일 안전코드를 갖는 롤 블라인드
JP2002238735A (ja) ローマンシェ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