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2364U -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2364U
CN215162364U CN202122564922.3U CN202122564922U CN215162364U CN 215162364 U CN215162364 U CN 215162364U CN 202122564922 U CN202122564922 U CN 202122564922U CN 215162364 U CN215162364 U CN 215162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king
wall
high pressure
heat transfer
turn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49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平
王华平
卫云山
段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kang Yongxin Coal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kang Yongxin Co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kang Yongxin Coal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kang Yongxin Coal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49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2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2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2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上升管的外侧套接有防结焦式换热结构,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装配有高压进出水结构,高压进出水结构右端固定连通有余热利用结构;采用的防结焦式换热结构通过高压进出水结构进行高压水的供应,高压水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下端通入,通过压力作用沿着螺旋导流腔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经过缓流弧形板的缓流阻碍,使得水流有规律的缓慢爬升,对上升管内的荒煤气进行逐步渐进性的降温,避免一次性大量通入水流造成荒煤气在急剧降温的状态下荒煤气中焦油析出造成上升管管壁结焦,提高了焦炉运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炼焦工艺流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焦化厂节能的主要方向,也是降低焦炉能耗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焦化过程从炭化室经上升管逸出的650℃~700℃荒煤气带出热占焦炉总热量36%,为了冷却高温的荒煤气必须喷洒大量70℃~75℃循环氨水,高温荒煤气因循环氨水的大量蒸发而被冷却至82℃~85℃,再经初冷器冷却至22℃~35℃,荒煤气带出热被白白浪费。
现有技术采用余热回收装置利用荒煤气带出热,但是由于换热过程通常会引起荒煤气温度出现剧烈的下降,荒煤气在急剧降温的状态下荒煤气中焦油析出造成上升管管壁结焦,影响焦炉安全运行,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很难实现上升管逸出荒煤气带出热的安全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包括上升管,所述上升管的外侧套接有防结焦式换热结构,所述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装配有高压进出水结构,所述高压进出水结构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下端固定连通,且高压进出水结构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上端固定连通,所述高压进出水结构右端固定连通有余热利用结构。
优选的,所述高压进出水结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下端进液管固定连通,所述水泵输入端和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上端排液管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路,下侧所述连接管路外壁固定装配有补水阀。
优选的,所述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包括套接于上升管外壁的换热管,且换热管内腔形成环形换热腔,所述环形换热腔内壁固定装配有缓流式导流结构。
优选的,所述缓流式导流结构包括固定装配于环形换热腔内壁的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与环形换热腔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导流腔,所述螺旋导流板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缓流弧形板,所述缓流弧形板远离高压进出水结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缓流弧形板远离高压进出水结构一端与螺旋导流板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矩形框,且矩形框左右两端和前端开口设计,所述矩形框内腔后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导热横板,所述导热横板与相邻所述矩形框内壁之间插接有蛇形弯管,下侧所述蛇形弯管输入端与上侧所述蛇形弯管输出端之间固定连通有竖管,且竖管贯穿导热横板,下侧所述蛇形弯管输出端与高压进出水结构输入端固定连通,上侧所述蛇形弯管输入端与高压进出水结构输出端固定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方案采用的防结焦式换热结构通过高压进出水结构进行高压水的供应,高压水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外壁下端通入,通过压力作用沿着螺旋导流腔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经过缓流弧形板的缓流阻碍,使得水流有规律的缓慢爬升,对上升管内的荒煤气进行逐步渐进性的降温,避免一次性大量通入水流造成荒煤气在急剧降温的状态下荒煤气中焦油析出造成上升管管壁结焦,提高了焦炉运行安全。
(2)在实际使用中延长上升管长度,给予防结焦式换热结构足够的换热时间,保证排出的荒煤气温度显著降低。
(3)方案采用的余热利用结构是对换热后得到的热能进行利用,可在矩形框内进行物料的预热和烘干,同时使得流水快速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结焦式换热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升管、2-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1-换热管、22-环形换热腔、23-缓流式导流结构、231-螺旋导流板、232-螺旋导流腔、233-缓流弧形板、3-高压进出水结构、31-水泵、32-连接管路、33-补水阀、4-余热利用结构、41-矩形框、42-导热横板、43-蛇形弯管、44-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包括上升管1,上升管1的外侧套接有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装配有高压进出水结构3,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下端固定连通,且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上端固定连通,高压进出水结构3右端固定连通有余热利用结构4。
采用的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通过高压进出水结构3进行高压水的供应,高压水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下端通入,通过压力作用沿着螺旋导流腔232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经过缓流弧形板233的缓流阻碍,使得水流有规律的缓慢爬升,对上升管1内的荒煤气进行逐步渐进性的降温,避免一次性大量通入水流造成荒煤气在急剧降温的状态下荒煤气中焦油析出造成上升管1管壁结焦,提高了焦炉运行安全。
具体而言,高压进出水结构3包括水泵31,水泵31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下端进液管固定连通,水泵31输入端和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上端排液管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路32,下侧连接管路32外壁固定装配有补水阀33;通过补水阀33进行补水,水泵31连接外部电源,通过开关控制所在电路通断,利用水泵31循环余热利用结构4和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内的水流,并提供水流螺旋爬升的动力。
具体而言,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包括套接于上升管1外壁的换热管21,且换热管21内腔形成环形换热腔22,环形换热腔22内壁固定装配有缓流式导流结构23;缓流式导流结构23包括固定装配于环形换热腔22内壁的螺旋导流板231,螺旋导流板231与环形换热腔22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导流腔232,螺旋导流板231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缓流弧形板233,缓流弧形板233远离高压进出水结构3一端向上倾斜,缓流弧形板233远离高压进出水结构3一端与螺旋导流板231底面之间留有间隙,这一间隙留给水流通过,通过水泵31功率的控制可以对水流上升速度进行进一步控制,便于调节换热进度。
具体而言,余热利用结构4包括矩形框41,且矩形框41左右两端和前端开口设计,矩形框41内腔后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导热横板42,导热横板42与相邻矩形框41内壁之间插接有蛇形弯管43,下侧蛇形弯管43输入端与上侧蛇形弯管43输出端之间固定连通有竖管44,且竖管44贯穿导热横板42,下侧蛇形弯管43输出端与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入端固定连通,上侧蛇形弯管43输入端与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出端固定连通;余热利用结构4是对换热后得到的热能进行利用,可在矩形框41内进行物料的预热和烘干,同时使得流水快速降温。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通过高压进出水结构3进行高压水的供应,高压水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下端通入,通过压力作用沿着螺旋导流腔232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经过缓流弧形板233的缓流阻碍,使得水流有规律的缓慢爬升,对上升管1内的荒煤气进行逐步渐进性的降温,避免一次性大量通入水流造成荒煤气在急剧降温的状态下荒煤气中焦油析出造成上升管1管壁结焦,提高了焦炉运行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包括上升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管(1)的外侧套接有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所述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装配有高压进出水结构(3),所述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下端固定连通,且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上端固定连通,所述高压进出水结构(3)右端固定连通有余热利用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进出水结构(3)包括水泵(31),所述水泵(31)输出端与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下端进液管固定连通,所述水泵(31)输入端和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外壁上端排液管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路(32),下侧所述连接管路(32)外壁固定装配有补水阀(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结焦式换热结构(2)包括套接于上升管(1)外壁的换热管(21),且换热管(21)内腔形成环形换热腔(22),所述环形换热腔(22)内壁固定装配有缓流式导流结构(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式导流结构(23)包括固定装配于环形换热腔(22)内壁的螺旋导流板(231),所述螺旋导流板(231)与环形换热腔(22)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导流腔(232),所述螺旋导流板(231)上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缓流弧形板(233),所述缓流弧形板(233)远离高压进出水结构(3)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缓流弧形板(233)远离高压进出水结构(3)一端与螺旋导流板(231)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结构(4)包括矩形框(41),且矩形框(41)左右两端和前端开口设计,所述矩形框(41)内腔后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导热横板(42),所述导热横板(42)与相邻所述矩形框(41)内壁之间插接有蛇形弯管(43),下侧所述蛇形弯管(43)输入端与上侧所述蛇形弯管(43)输出端之间固定连通有竖管(44),且竖管(44)贯穿导热横板(42),下侧所述蛇形弯管(43)输出端与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入端固定连通,上侧所述蛇形弯管(43)输入端与高压进出水结构(3)输出端固定连通。
CN202122564922.3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Active CN215162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4922.3U CN21516236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4922.3U CN21516236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2364U true CN21516236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4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4922.3U Active CN215162364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2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6542B (zh) 高温物料热能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5162364U (zh) 一种焦炉煤气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的装置
CN110160027A (zh) 一种管内蒸发无外力驱动的熔盐或导热油蒸汽发生系统及方法
CN102980166A (zh) 罐式煅烧炉高温煅后焦余热利用汽水循环系统
CN104776412A (zh) 一种高温超细粉体余热回收锅炉
CN208279557U (zh) 一种焦炉三通桥管换热器装置
CN213132194U (zh) 一种供热用便于清垢的过滤网
CN209326437U (zh) 焦化厂初冷器采暖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1575068U (zh) 一种节能热泵式蒸汽发生装置
CN208154454U (zh) 一种余热发电除盐水运行除氧系统
CN108067167A (zh) 浆态床反应系统和费托合成反应的方法
CN107345767A (zh) 一种罐式炉高温煅烧焦的余热回收及冷却装置
CN212640373U (zh) 一种分段式焦炉上升管换热器
CN209161945U (zh) 一种干法熄焦回收热能的装置
CN110499169A (zh) 显热回收装置
CN207214869U (zh) 一种酱醪加热设备
CN110499170A (zh) 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
CN205953947U (zh) 一种焦炉煤气液膜冷却装置
CN114838525B (zh) 基于煤矿瓦斯抽采设备取热再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CN210009941U (zh) 应用于生产聚氨酯胶的反应釜的联动循环冷却系统
CN203174055U (zh) 带渣室的全热回收型合成气冷却器
CN218611526U (zh) 一种锻压用闭式冷却塔的冷却装置
CN220817791U (zh) 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再利用系统
CN208736210U (zh) 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
CN220213943U (zh) 一种mvr蒸发器不凝汽预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