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7776U -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7776U
CN215157776U CN202121457063.1U CN202121457063U CN215157776U CN 215157776 U CN215157776 U CN 215157776U CN 202121457063 U CN202121457063 U CN 202121457063U CN 215157776 U CN215157776 U CN 215157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rod
conveying
dry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70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槐玲
王文霞
李欣励
邱雪梅
莫海娟
陈泓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4570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7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7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7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所述箱体内倾斜设置有传送板,所述垃圾投放口正对所述传送板,所述传送板底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传送板上设有泄料口,在所述泄料口远离所述垃圾投放口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泄料口的内壁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联动,初始状态下,所述移动组件将所述泄料口完全封闭,所述传送板底面设有滑槽Ⅰ,所述箱体内设有液体检测仪,所述泄料口与传送板传送方向末端的下方均设有桶体,解决了居民将垃圾错误投放垃圾桶,给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增添负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卫生自动分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弘扬节约美德,呵护生态家园,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环保型、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建设,倡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理念,根据现有垃圾现状,目前市面上推出了分类明确的垃圾桶,例如:干垃圾类垃圾桶和湿垃圾类垃圾桶。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干湿垃圾两类,两者混合放置将会给垃圾回收处理带来很大麻烦,并且由于中国特有饮食文化,厨余垃圾是我国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垃圾总量的60%~70%,此种垃圾有机质和含水率较高属于湿垃圾。湿垃圾与纸类、织物等干垃圾混杂时会产生交叉污染,极大地增加垃圾循环利用难度。
虽然对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已经提倡了多年,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责任追溯,居民的垃圾分类效果并不好,并且一直往一个垃圾桶投入垃圾,垃圾桶会盛满,清理人员因看不到垃圾桶内的垃圾,并不知道是否盛满,所以无法及时清理,导致丢垃圾的居民直接丢在垃圾桶外面,给清理的工作人员增添了更多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用于解决居民将干垃圾和湿垃圾混杂在一起丢入垃圾桶,导致给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增添负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包括带有垃圾投放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传送板,所述垃圾投放口正对所述传送板,所述传送板底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传送板上设有泄料口,在所述泄料口远离所述垃圾投放口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泄料口的内壁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限位组件联动,初始状态下,所述移动组件将所述泄料口完全封闭,所述传送板上表面设有滑槽Ⅰ,所述箱体内设有液体检测仪,所述泄料口与传送板传送方向末端的下方均设有桶体,所述传送板的一端与所述垃圾投放口的内侧连接,所述传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桶体的上方连接,使所述传送板形成倾斜状态,所述传送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角度为B,20°≤B<90°。
目前在执行垃圾分类的难度较大,虽然对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已经提倡了多年,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责任追溯,居民的垃圾分类效果并不好,有的居民上班时图方便直接丢入就近的垃圾桶,导致垃圾分类人员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传送板,所述传送板的一端与所述垃圾投放口的内侧连接,所述传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桶体上方连接,使所述传送板形成倾斜状态,使得垃圾从投放口投入可直接下落到传送板上,物体在传送板上滑落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从传送板边缘滑落到与垃圾不匹配的垃圾桶,通过在传送板表面设置滑槽Ⅰ,防止垃圾在滑落过程中掉落,垃圾滑落过程中通过液体检测仪判断是否为液体,将得到的判断信息发送到控制器中,若为液体,控制器控制气缸在水平方向上向后移动,气缸移动时带动了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移动组件和限位组件联动,泄料口内的移动组件移动,此时为液体的湿垃圾从泄料口落入到垃圾桶内,而限位组件不动,若没有检测到液体,则判断为干垃圾,气缸带动第一连杆向前移动,限位组件下移,移动组件不移动,干垃圾顺着传送板的滑槽直接掉落到干垃圾桶内,使得完成了干垃圾与湿垃圾的分类,居民将垃圾丢进错误的垃圾投放口也能够在内部自动分类到正确的垃圾桶,大大提高了清理垃圾工作人员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内设有梯形槽Ⅰ,所述传送板设有与所述移动板内相匹配的梯形槽Ⅱ,所述梯形槽Ⅰ内滑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滑动块,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滑动块、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当判断为湿垃圾时,气缸向后移动可带动第二连杆移动,第二连杆又带动滑动块的移动使得移动板进入到梯形槽Ⅱ,能够及时响应为湿垃圾时的联动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阻隔板,所述第一连杆上还设有第三连杆,在所述传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槽Ⅰ连通的通孔,所述阻隔板滑动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传送板在所述通孔的下方设有梯形槽Ⅲ,所述通孔与所述梯形槽Ⅲ连通,且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阻隔板的下端、第一连杆铰接。由于垃圾掉落时,带有初速度,加上倾斜的惯性,使得物体每秒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若速度过快,无法及时检测到是否为干垃圾或者湿垃圾,设置的阻隔板可使它停留在泄料口上方,避免速度过快无法检测,当检测后的判断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时,控制器控制气缸向前或者向后移动,由于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使得气缸可同时控制阻隔板和移动板,不用另外再设置一个执行器单独去控制第二连杆或者第三连杆,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板的底面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梯形槽Ⅲ下方,所述承载板的侧壁上设有滑槽Ⅱ,所述滑槽Ⅱ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为伸缩杆。在第三连杆向前移动时,伸缩杆会产生一定的倾角带动阻隔板下移,足够支撑下移的滑动块,由于中部铰接,更加固定了伸缩杆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水平段长度为A,所述梯形槽Ⅲ的水平段长度为a,满足1/3A≤a≤2/3A。梯形槽Ⅲ前端的竖直方向位于面板靠近移动板方向的三分之一处,梯形槽Ⅲ后端的竖直方向位于承载板靠近阻隔板的五分之二处,使得能够完全下移到凹槽内,避免在承载板上出现凸起,导致干垃圾无法下滑到对应垃圾桶。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板下移到梯形槽Ⅲ时,所述阻隔板的顶部与所述传送板的上表面齐平。若阻隔板下移,使得传送板的通孔处没有封闭的状态,干垃圾在滑落过程中,会卡入到通孔处无法下滑,设置阻隔板顶部与传送板上表面齐平,通孔处是封闭状态,垃圾不会被卡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检测仪设置在所述阻隔板上,避免无法检测到一定的盲区和死角,液体检测仪采用Quasistatic Electrical Tomography的技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滑动块、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移动时,滑动块移动到端部不能再继续移动,而第一连杆继续向前移动,可致第二连杆断裂,采用铰接,第二连杆能够随倾角摆动,不会断裂。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箱体的箱盖上设有灯光报警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灯光报警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压力传感器:所述桶体内的垃圾到达一定阈值时,发送信息到所述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到所述信息并控制所述灯光报警装置产生灯光信号。
由于在分类过程中,投入的某个种类垃圾较多,对应的垃圾桶很快就会盛满,但桶体是在箱体内部,并不能肉眼判断是否已经盛满,导致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清理垃圾,使得居民将垃圾防止在周围,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当垃圾盛满到压力传感器的一定阈值时,将会通过控制器控制灯光报警装置产生灯光信号,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看到灯光信号时便会来清理,而不用一直在附近等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传送板底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中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移动板内设有梯形槽Ⅰ,所述梯形槽Ⅰ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传送板内设有与所述移动板相对应的梯形槽Ⅱ,所述梯形槽Ⅱ可容纳所述移动板,所述阻隔板底部设有梯形槽Ⅲ,所述阻隔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传送板下方设有承载板并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能够识别干垃圾和湿垃圾后,有效的进行自动分类,由于一个执行器可控制两个组件的联动,不需要一个执行器控制一个连杆,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液体检测仪设置在所述阻隔板上,避免由于一定的盲区和死角,无法识别到湿垃圾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出料孔边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箱体的箱盖上设有灯光报警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灯光报警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使得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看到灯光信号时便会来清理,而不用一直在附近等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箱盖关闭和箱盖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箱体;2-压力传感器;3-桶体;4-传送板;5-阻隔板;6-箱盖;7-泄料口;8-灯光报警装置;9-液体检测仪;10-梯形槽Ⅲ;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第三连杆;14-移动板;15-梯形槽Ⅰ;16-滑动块;17-梯形槽Ⅱ;18-承载板;19-滑槽Ⅱ;20-滑动板;21-通孔;22-气缸;23-滑槽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垃圾投放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倾斜设置有传送板4,所述垃圾投放口正对所述传送板4,所述传送板4底部设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11连接,所述传送板4上设有泄料口7,在所述泄料口7远离所述垃圾投放口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泄料口7的内壁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杆11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限位组件联动,初始状态下,所述移动组件将所述泄料口7完全封闭,所述传送板4上表面设有滑槽Ⅰ23,所述箱体1内设有液体检测仪9,所述泄料口7与传送板4传送方向末端的下方均设有桶体3,所述传送板4与所述支撑板的角度为B,20°≤B<90°,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14,所述移动板14内设有梯形槽Ⅰ15,所述传送板4设有与所述移动板14内相匹配的梯形槽Ⅱ17,所述梯形槽Ⅰ15内滑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滑动块16,所述第一连杆11上设有第二连杆12,所述第二连杆12分别与所述滑动块16、所述第一连杆11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阻隔板5,所述第一连杆11上还设有第三连杆13,在所述传送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槽Ⅰ23连通的通孔21,所述阻隔板5滑动设置在通孔21内,所述传送板4在所述通孔21的下方设有梯形槽Ⅲ10,所述通孔21与所述梯形槽Ⅲ10连通,且所述第三连杆13的两端分别与阻隔板5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杆11铰接,所述传送板4的底面设有承载板18,所述承载板18位于梯形槽Ⅲ10下方,所述承载板18的侧壁上设有滑槽Ⅱ19,所述滑槽Ⅱ19内设有滑动板20,所述滑动板20与所述第三连杆1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3为伸缩杆,所述承载板18的水平段长度为A,所述梯形槽Ⅲ10的水平段长度为a,满足1/3A≤a≤2/3A,所述阻隔板5下移到梯形槽Ⅲ10时,所述阻隔板5的顶部与所述传送板4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液体检测仪9设置在所述阻隔板5上,所述第二连杆12分别与所述滑动块16、所述第一连杆11铰接,所述桶体3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所述箱体1的箱盖6上设有灯光报警装置8,所述压力传感器2与所述灯光报警装置8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
垃圾从垃圾投放口投入,垃圾掉入到垃圾投放口下方的传送板4上,垃圾在传送板4的滑槽上滑落,不会从传送板4的边缘滑出,顺着传送板4向下倾斜的方向滑落到阻隔板5处,此时垃圾下方是泄料口7,泄料口7内部设有移动板14对泄料口7进行封闭,所以垃圾无法掉落,阻隔板5上的液体检测仪9对垃圾进行识别,识别后将垃圾是否为湿垃圾的信息传送到控制器,若为湿垃圾,控制器通过控制传送板4两侧的气缸22输入端向后运动,输入端带着第一连杆11一起移动,第一连杆11带着第二连杆12向后移动,第二连杆12与滑动块16连接,滑动块16向后移动时给了移动板14一个向后的推力,带着移动板14一起向后移动,直到将移动板14移动至梯形槽Ⅱ17内,同时第三连杆13带动阻隔板5向后移动,由于阻隔板5向后移动的距离不够长,不会产生能够使阻挡板下移的倾斜角度,所以移动板14移动的同时,阻挡板不会下移,此时的泄料口7是中空状态,湿垃圾可从泄料口7落入下方的垃圾桶内,5秒后控制器控制气缸22向前移动到最开始的位置,移动板14向前推出,回到原始位置,置于泄料口7内,完全封闭泄料口7;
若检测到不是湿垃圾,控制器控制气缸22向前移动,由于第三连接杆分别和阻隔板5的下端、第一连杆11连接,气缸22带动第一连杆11向前移动时,第一连杆11带动第三连杆13移动,第三连杆13倾斜10度到85度,倾斜角越大,阻隔板5下移的就越多,由于滑动板20与第三连杆13的中部铰接,并且第三连杆13为伸缩杆,在第一连杆11向前移动时,第三连杆13与第一连杆11产生一定的倾角,使得伸缩杆拉伸,不会断裂,并且由于中部铰接的地方是滑动板20,滑动板20也会根据第三连杆13的移动而移动,使得第三连杆13更加稳定,直至阻隔板5和液位检测仪完全被梯形槽Ⅲ10覆盖,避免传送板4上出现凸起的物体导致垃圾无法向下滑动;
第三连杆13在带动阻隔板5下移时,第三连杆13会对阻隔板5起到支撑的作用,但阻隔板5有一定的重力会持续下移,阻隔板5在下移时会与通孔21处的内壁产生摩擦,由于阻隔板5是靠近通孔21内壁产生的摩擦,阻隔板5会受到通孔21内壁的一个支持力,第三连杆13也对阻隔板5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阻隔板5本身的重力与两个支持力之间形成的合力使阻隔板5不会从通孔21掉落下来,阻隔板5在下移5秒后控制器控制气缸22向后移动,第三连杆13支撑阻隔板5上移到最开始的位置,第三连接杆带动阻隔板5移动的同时第二连接杆也带动滑动块16移动,由于滑动块16移动到梯形槽Ⅰ15的端部处没有距离可以使它继续移动,滑动块16无法带动移动板14移动,所以移动板14始终在原来位置,通过阻隔板5下移,垃圾继续向下滑动,直到落入对应的垃圾桶,实现干垃圾与湿垃圾的自动分类。
当投放垃圾桶的某个相同种类过多时,则对应的垃圾会盛满,达到一定的重量后,压力传感器2通过设置在箱盖6上的灯光报警装置8发出灯光信号,产生的灯光信号可提醒清理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垃圾。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包括带有垃圾投放口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倾斜设置有传送板(4),所述垃圾投放口正对所述传送板(4),所述传送板(4)底部设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11)连接,所述传送板(4)上设有泄料口(7),在所述泄料口(7)远离所述垃圾投放口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泄料口(7)的内壁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杆(11)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限位组件联动,初始状态下,所述移动组件将所述泄料口(7)完全封闭,所述传送板(4)上表面设有滑槽Ⅰ(23),所述箱体(1)内设有液体检测仪(9),所述泄料口(7)与传送板(4)传送方向末端的下方均设有桶体(3),所述传送板(4)与支撑板的角度为B,20°≤B<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14),所述移动板(14)内设有梯形槽Ⅰ(15),所述传送板(4)设有与所述移动板(14)内相匹配的梯形槽Ⅱ(17),所述梯形槽Ⅰ(15)内滑动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滑动块(16),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连杆(12),所述第二连杆(12)分别与所述滑动块(16)、所述第一连杆(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阻隔板(5),所述第一连杆(11)上还设有第三连杆(13),在所述传送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槽Ⅰ(23)连通的通孔(21),所述阻隔板(5)滑动设置在通孔(21)内,所述传送板(4)在所述通孔(21)的下方设有梯形槽Ⅲ(10),所述通孔(21)与所述梯形槽Ⅲ(10)连通,且所述第三连杆(13)的两端分别与阻隔板(5)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杆(1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4)的底面设有承载板(18),所述承载板(18)位于梯形槽Ⅲ(10)下方,所述承载板(18)的侧壁上设有滑槽Ⅱ(19),所述滑槽Ⅱ(19)内设有滑动板(20),所述滑动板(20)与所述第三连杆(1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3)为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8)的水平段长度为A,所述梯形槽Ⅲ(10)的水平段长度为a,满足1/3A≤a≤2/3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5)下移到梯形槽Ⅲ(10)时,所述阻隔板(5)的顶部与所述传送板(4)的上表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检测仪(9)设置在所述阻隔板(5)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2)分别与所述滑动块(16)、所述第一连杆(11)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3)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所述箱体(1)的箱盖(6)上设有灯光报警装置(8),所述压力传感器(2)与所述灯光报警装置(8)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CN202121457063.1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Active CN215157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7063.1U CN2151577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7063.1U CN2151577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7776U true CN21515777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7063.1U Active CN2151577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7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3308A (zh) 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
CN110271792A (zh) 一种能自动分类垃圾的垃圾桶
CN216763013U (zh) 生活垃圾分类箱及其自动破袋装置
CN211894618U (zh) 一种自动破袋的垃圾箱
CN210392372U (zh) 智能垃圾桶
CN215157776U (zh) 一种干湿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CN111319898B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14955298A (zh) 垃圾智能分类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36241B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柜
CN214058695U (zh) 一种左右侧翻式全自动垃圾分类设备
CN215206662U (zh)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CN216917186U (zh) 一种干湿垃圾分离收集装置
CN110654752B (zh) 一种智能街道垃圾箱
CN213863784U (zh) 一种垃圾自动输送分类设备
CN211140399U (zh) 一种自动或手动分类的垃圾箱
CN211309676U (zh) 一种具有满溢警报功能的绿色环保太阳能垃圾收集站
CN112938246A (zh) 一种新型多位垃圾桶智能承载平台
CN218369704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垃圾分类装置
CN217674686U (zh)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设备
CN218752705U (zh) 垃圾分类可视化智慧监管装置
CN217650095U (zh) 自动破袋ai识别一体化垃圾分类设备及其破袋清理装置
CN216271219U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216188018U (zh) 组合式垃圾箱
CN214462173U (zh) 一种垃圾、被服一管两用收集装置
CN217125796U (zh) 一种用于分类存放的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