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6613U -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6613U
CN215156613U CN202120406802.8U CN202120406802U CN215156613U CN 215156613 U CN215156613 U CN 215156613U CN 202120406802 U CN202120406802 U CN 202120406802U CN 215156613 U CN215156613 U CN 215156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sensing units
article
logistics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68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付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68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6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6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6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该物流转运托盘包括托盘本体以及设于托盘本体的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其中,面积测量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单元,该第一传感单元呈阵列状布置在托盘本体的承载面上,高度测量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单元,该第二传感单元沿垂直于承载面的第一方向等间距布置;这样,在该承载面承载物品时,分别根据该物品覆盖两个传感单元的数量即可得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和高度数据;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转运物品的同时自动化采集托盘上物品的属性信息;从而解决了人工对物品属性信息采集时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物品属性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流的一些环节,经常需要获取物品的体积、重量等属性信息。例如在物流的仓储管理或者运输管理的环节,物品入库或者装车时需要根据物品的体积重量等属性进行摆放,这样才能提高物流效率。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物品上述属性信息的采集依然依赖人工处理和记录,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该物流转运托盘包括托盘本体以及设于托盘本体的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其中,面积测量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单元,该第一传感单元呈阵列状布置在托盘本体的承载面上,高度测量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单元,该第二传感单元沿垂直于承载面的第一方向等间距布置;这样,在该承载面承载物品时,分别根据该物品覆盖两个传感单元的数量即可得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和高度数据。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转运物品的托盘上通过分别设置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可以在转运物品的同时自动化采集托盘上物品的属性信息;从而解决了人工对物品属性信息采集时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物品属性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转运托盘,所述物流转运托盘包括:
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具有承载面;
面积测量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单元,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装设于所述承载面;
高度测量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单元,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单元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第一方向装设于所述托盘本体;
其中,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呈阵列状布置,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呈等间距布置,以使在所述承载面承载物品时,所述面积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得到所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所述高度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单元的数量得到所述物品的高度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分别沿所述承载面上相互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等间距排列,以使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呈阵列状布置;所述面积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沿所述承载面覆盖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得到所述底面积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单元的测量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面布置;所述高度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沿所述第一方向覆盖所述第二传感单元的数量得到所述高度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承载面向上延伸有承载杆,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单元装设于所述承载杆。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杆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若干相同长度的伸缩节嵌套构成;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单元装设于所述伸缩节的预定位置处。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物流转运托盘还包括:
第三传感单元,所述第三传感单元装设于所述托盘本体,所述第三传感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物品的重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包括压敏传感器和/或光敏传感器。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单元为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物流转运托盘还包括: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面积测量模块和所述高度测量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底面积数据和所述高度数据发送给终端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物流转运系统,所述物流转运系统包括通讯连接的托盘装置和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托盘装置为上述的物流转运托盘,所述终端装置包括手持设备终端和/或数据库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该物流转运托盘包括托盘本体以及设于托盘本体的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其中,面积测量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单元,该第一传感单元呈阵列状布置在托盘本体的承载面上,高度测量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单元,该第二传感单元沿垂直于承载面的第一方向等间距布置;这样,在该承载面承载物品时,分别根据该物品覆盖两个传感单元的数量即可得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和高度数据。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转运物品的托盘上通过分别设置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可以在转运物品的同时自动化采集托盘上物品的属性信息;从而解决了人工对物品属性信息采集时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物品属性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物流转运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单元格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单元格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单元格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物流转运托盘使用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托盘本体,11-承载面,12-承载杆,
21-第一传感单元,
31-第二传感单元,
41-第三传感单元,
50-物品,
60-手持设备终端,
70-数据库终端,
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转运托盘,该物流转运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0、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其中,托盘本体10具有承载面11;面积测量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单元21,若干第一传感单元21装设于该承载面11;高度测量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单元31,若干第二传感单元31沿垂直于承载面11的第一方向装设于该托盘本体10;并且,若干第一传感单元21呈阵列状布置,若干第二传感单元31沿该第一方向呈等间距布置,以使在该承载面11承载物品50时,面积测量模块根据物品50触发第一传感单元21的数量得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高度测量模块根据物品50触发第二传感单元31的数量得到物品的高度数据。
本实施例中,请参看图1,该托盘本体具有承载物品的承载面,承载面例如为平面状,然后,在该承载面上阵列的布置有若干第一传感单元,在垂直于该承载面的第一方向上等间距地布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单元;这样,当物品放置在该承载面时,方便理解的,一方面,物品在承载面上触发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与物品的底面积呈正相关,底面积越大,其触发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越多;另一方面,物品沿第一方向触发第二传感单元的数量与物品的高度呈正相关,高度越高,其沿第一方向触发第二传感单元的数量越多。
进一步的,也就是说,一方面,在阵列状布置的若干第一传感单元中,该面积测量模块可以根据物品触发的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表示物品的底面积,另一方面,在等间距布置的若干第二传感单元中,该高度测量模块可以根据物品触发的第二传感单元的数量表示物品的高度;从而,当物品在托盘上被转运时,该物流转运托盘可以自动化采集物品的属性信息,提高了作业效率。
具体的,能够理解,关于上述物品分别触发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可以采用多种物理原理实现;例如,传感单元可以为光敏传感器,物品在放置时覆盖或遮蔽若干个该光敏传感器,使若干个该光敏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由占空信号转变为占位信号,从而实现对传感单元的触发;或者,传感单元可以为压敏传感器,物品在放置时通过对若干个压敏传感器施加力的作用,使若干个该压敏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由占空信号转变为占位信号,从而实现对传感单元的触发;再或者,当物品具有磁性时,该传感单元还可为磁敏传感器,物品在放置时通过与若干个磁敏传感器发生电磁作用,使若干个磁敏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由占空信号转变为占位信号,从而实现对传感单元的触发;总之,当物品放置在承载面时,该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被触发的数量应分别与物品的底面积和高度呈正相关性。
具体的,请参看图2~4,能够理解,关于上述第一传感单元呈阵列状布置,可在承载面上首先划分一个基本单元格,该基本单元格可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边形等,然后,基本单元格分别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填充,在基本单元格的每个顶点处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单元,此时,该第一传感单元即为阵列状布置。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若干第一传感单元21分别沿承载面11上相互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等间距排列,以使若干第一传感单元21呈阵列状布置;该面积测量模块根据物品50沿承载面11覆盖第一传感单元21的数量得到底面积数据。
请参看图1,例如该基本单元格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即,该承载面上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然后,第一传感单元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一长度等间距排列,在第三方向上以第二长度等间距排列,其中,该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从而若干第一传感单元呈阵列状布置;并且,当物品放置在承载面时,该面积测量模块根据物品底面覆盖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得到底面积数据。
具体的,一种计算方式为,该底面积数据为第一传感单元的占位面积乘以第一传感单元被触发的数量;即,例如该第一传感单元为阵列状布置的压敏传感器,压敏传感器在承载面上具有一个占位面积M0,物品放置在承载面时,物品的底面通过重力触发X个第一传感单元,则,该底面积数据应为M0与X的乘积。
考虑到物品与承载面的接触可能并不充分,此时,物品触发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并不能准确反映物品的底面积;另一种计算方式为,该底面积数据为第一传感单元分别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被触发数量的乘积再乘以第一传感单元的占位面积;即,例如物品的底面呈内凹状,底面的中间位置并不能触发第一传感单元,此时,物品覆盖该第一传感单元的数量应理解为第一传感单元分别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被触发数量的乘积,该乘积再与上述占位面积M0相乘即得到底面积数据。
当然,可理解的,当该第一传感单元为光敏传感器时,该底面积数据的计算采用上述第一种计算方式即可。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第二传感单元31的测量方向平行于承载面11布置;该高度测量模块根据物品50沿第一方向覆盖第二传感单元31的数量得到高度数据。
可理解的,参看图1,该第二传感单元例如为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平行于承载面,这样,当物品放置在承载面时,该第二传感单元即沿物品高度的方向呈等间距布置,该间距例如为N0,此时,物品沿第一方向覆盖第二传感单元的数量再乘以N0即为物品的高度数据。
方便理解的,该间距N0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单元的占位面积M0反映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该间距N0和占位面积M0可根据物品的大小和实际需要确定,例如N0为1cm、M0为1cm2,或者,N0为1mm、M0为1mm2等。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自承载面11向上延伸有承载杆12,若干第二传感单元31装设于承载杆12。
即,在承载面上垂直的设有承载杆,然后,该第二传感单元等间距的装设于该承载杆上。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承载杆12为沿第一方向可伸缩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由若干相同长度的伸缩节嵌套构成;其中,该第二传感单元31装设于伸缩节的预定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该承载杆可为伸缩杆,这样在不使用时,可将承载杆缩回,减小占用体积;具体的,该伸缩杆由若干个相同长度的伸缩节嵌套构成,该第二传感单元装设于该伸缩节,并且,为保证相邻的第二传感单元等间距,该第二传感单元应设置在伸缩节的预定位置处,例如统一设置在伸缩节的中间,或者底端等。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物流转运托盘还包括第三传感单元41,第三传感单元41装设于托盘本体10,第三传感单元41用于测量物品的重量。
即,例如该托盘本体还包括重量测量模块,重量测量模块包括设置在栈板上的第三传感单元,该第三传感单元为重量传感器,该重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物品的重量;这样,当物品放置在承载面时,该物流转运托盘可同时得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高度数据和重量数据,也就能进一步得到物品的体积数据、密度数据等,丰富了对物品属性信息的测量。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传感单元21包括压敏传感器和/或光敏传感器。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第二传感单元31为光敏传感器,该光敏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具体的,同一个光敏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例如可设置在上述伸缩节的相同位置,这样,当发射端发射光信号后,若接收端不能接收到该光信号,则第二传感单元未被触发;若接收端接收到该光信号,则第二传感单元被触发,进而,第二传感单元被触发的数量乘以上述的间距N0即可表示物品的高度。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物流转运托盘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分别与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电连接,该通信模块用于将底面积数据和高度数据发送给终端装置。
本实施例中,该物流转运托盘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分别与面积测量模块和高度测量模块电连接,这样,该物流转运托盘即可通过通信模块将上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和高度数据发送给终端装置;其中,该终端装置例如为数据库终端或操作者手拿的手持设备,操作者可方便的得到被转运物品的底面积、高度、重量、甚至体积、密度等数据,方便后续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该物流转运托盘例如可用在物品的入库环节,物流转运托盘被设置在转运车上,然后参看图5,首先将物品放置在托盘本体的承载面上,然后,第一传感单元、第二传感单元和第三传感单元分别被触发,面积测量模块、高度测量模块和重量测量模块分别得到物品的底面积数据、高度数据和重量数据,然后,该底面积数据、高度数据和重量数据可通过通信模块分别发送给数据库终端和/或手持设备终端,并且,操作者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入库操作;整个入库环节减少了手动测量的环节,缩短了入库时间,提高了入库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增强了自动化操作程度;并且,该物品可为一个商品,或者为一组预定数量商品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转运系统,该物流转运系统包括通讯连接的托盘装置和终端装置;其中,该托盘装置为上述的物流转运托盘,该终端装置包括手持设备终端和/或数据库终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转运托盘包括:
托盘本体(10),所述托盘本体(10)具有承载面(11);
面积测量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单元(21),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装设于所述承载面(11);
高度测量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单元(31),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沿垂直于所述承载面(11)的第一方向装设于所述托盘本体(10);
其中,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呈阵列状布置,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呈等间距布置,以使在所述承载面(11)承载物品(50)时,所述面积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50)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的数量得到所述物品(50)的底面积数据,所述高度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50)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的数量得到所述物品(50)的高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分别沿所述承载面(11)上相互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等间距排列,以使若干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呈阵列状布置;所述面积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50)沿所述承载面(11)覆盖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的数量得到所述底面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的测量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面(11)布置;所述高度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物品(50)沿所述第一方向覆盖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的数量得到所述高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承载面(11)向上延伸有承载杆(12),若干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装设于所述承载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12)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若干相同长度的伸缩节嵌套构成;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装设于所述伸缩节的预定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转运托盘还包括:
第三传感单元(41),所述第三传感单元(41)装设于所述托盘本体(10),所述第三传感单元(41)用于测量所述物品(50)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包括压敏传感器和/或光敏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单元(31)为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转运托盘还包括: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面积测量模块和所述高度测量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底面积数据和所述高度数据发送给终端装置。
10.一种物流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转运系统包括通讯连接的托盘装置和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托盘装置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转运托盘,所述终端装置包括手持设备终端(60)和/或数据库终端(70)。
CN202120406802.8U 2021-02-24 2021-02-24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Active CN215156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6802.8U CN215156613U (zh) 2021-02-24 2021-02-24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6802.8U CN215156613U (zh) 2021-02-24 2021-02-24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6613U true CN21515661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6802.8U Active CN215156613U (zh) 2021-02-24 2021-02-24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6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60038B1 (ko) 창고 보관 맵을 신속하게 결정하는 방법, 기기, 저장 매체 및 로봇
US2016004764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go management
US9870494B2 (en) Mount device utilizing patterned features for rack orientation detection
US7924161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objects as sets and locating and tracking identified sets
ES2591183T3 (es)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registrar el inventario de un almacén y utilización de un producto de programa de ordenador en tal almacén
CN206719766U (zh) 一种精确称重的多功能智能托盘系统
US201100157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Inventory
KR20050058233A (ko) 자산 추적용 무선 식별 시스템
US11468400B1 (en) System to determine item weight using data from weight sensors
WO2017172573A1 (en) Product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327119A (zh) 基于物联网的托盘物流管理系统
CN215156613U (zh) 物流转运托盘及具有其的物流转运系统
JP2022517642A (ja) Rfidタグ
US11436557B1 (en) Interac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data from weight sensors
TWI701207B (zh) 智慧棧板
WO2023180593A1 (es) Equipo de lectura y codificacion de lecturas rfid
US20230177455A1 (en) Inventory Support for Items Monitored by a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JP6789144B2 (ja) 物品位置管理システム
CN112067159B (zh) 一种温度测量装置
CN114537848A (zh) 配送箱、配送对象的定位、信息展示、绑定方法及装置
US11263583B1 (en) Inferred determination of interaction using data from weight sensors
CN209623768U (zh) 一种货运监测采集装置
CN216956380U (zh) 一种用于岸桥的集装箱放射性监测装置
CN113460551A (zh) 用于射频识别的屏蔽门及其门体、仓储管理系统和进行仓储管理的方法
CN214931893U (zh) 一种玻璃仪器减震存储转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