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4525U - 一种复合式连铸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连铸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44525U CN215144525U CN202023308432.9U CN202023308432U CN215144525U CN 215144525 U CN215144525 U CN 215144525U CN 202023308432 U CN202023308432 U CN 202023308432U CN 215144525 U CN215144525 U CN 2151445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inuous casting
- sliding
- roller
- casting roller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辊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包括底座、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冷却水箱,且冷却水箱的外壁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冷却水箱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两侧均预留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槽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滑动杆的外壁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转轴,并且出水管的上方安装有刮板,所述底座的内侧预留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壁连接有第二滑块。该复合式连铸辊,与现有的连铸辊相比,冷却效果更佳,耐磨性更强,便于及时清理,使用延续性更强,清理的范围不存在死角,洁净程度更高,自动化拼接,节省人力物力,拼接更加精准,便于后期的更换与维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式连铸辊。
背景技术
连铸辊是一种连铸机的核心构成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承担承载、驱动钢坯和活动坯模的功能,连续铸钢技术是一种促使钢水成型的新方法,作为钢厂生产的核心环节,连铸技术在钢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连铸系统的稳定性及高效性在整个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连铸辊作为整个连铸系统中直接与钢坯表面接触的工作单元。
现在市场上的连铸辊冷却散热效果较差,使得连铸辊的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不便于及时进行清理,使得连铸辊清理难度较大,使用的延续性较差,结构较为复杂,使得连铸辊更换和维修的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较低,不便于进行拼接,使得连铸辊的装配效率较低,稳定性较差,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连铸辊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冷却效果更佳,耐磨性更强,便于及时清理,提高了连铸辊的使用延续性,清理的范围不存在死角,洁净程度更高,自动化拼接,节省人力物力,拼接更加精准,便于后期的更换与维修,同时穿插杆能使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连接更加稳固,进而实现第一辊体更稳定的带动第二辊体转动,确保连铸辊的正常运转的复合式连铸辊。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连铸辊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连铸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连铸辊冷却散热效果较差,耐磨性较差,不便于及时进行清理,不便于安装和拆卸,装配效率较低,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包括底座、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冷却水箱,且冷却水箱的外壁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冷却水箱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两侧均预留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槽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滑动杆的外壁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转轴,并且出水管的上方安装有刮板,所述底座的内侧预留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壁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内侧预留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的外壁右侧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辊体安装于第二转轴的外侧,且第一辊体的外壁安装有穿插杆,所述第二辊体安装于第一辊体的外壁右侧,且第二辊体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滑动杆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水箱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刮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滑动杆构成转动结构,且滑动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安装板的中轴线与第二安装板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体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安装板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辊体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体通过穿插杆与第二辊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之间为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出水管、第一转轴和第一滑块的设置,能将冷却水箱的冷却液输送到出水管内,利用出水管为连铸辊进行冷却散热工作,提高连铸辊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连铸辊的耐磨性,通过转动能为连铸辊进行及时清理,避免连铸辊不能及时进行清洁,造成连铸辊表面残留物后期难以清理的情况,提高了连铸辊的使用延续性,同时通过调节滑动杆的横向位置,能扩大清理的范围,提高连铸辊的清洁程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一安装板的设置,通过调节第一安装板的横向位置,进而带动第一辊体的横移,实现自动化的拼接,同时第二滑槽能有效地限制第二滑块的滑动轨迹,使滑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实现更加精准的对接,不需手动进行调节,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拼接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转轴、第三滑块和穿插杆的设置,为第一辊体提供转动的作用力,同时通过统一调节第一辊体的垂直位置,实现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便于组装拼接,提高拼接的工作效率,方便连铸辊的安装和拆卸,便于连铸辊的更换与维修,同时穿插杆能使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连接更加稳固,进而实现第一辊体更稳定的带动第二辊体转动,确保连铸辊的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辊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冷却水箱;3、连接管;4、滑动杆;5、第一滑槽;6、第一滑块;7、出水管;8、第一转轴;9、刮板;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第一安装板;13、第三滑槽;14、第三滑块;15、第二转轴;16、第一辊体;17、穿插杆;18、第二辊体;19、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包括底座1、冷却水箱2、连接管3、滑动杆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出水管7、第一转轴8、刮板9、第二滑槽10、第二滑块11、第一安装板12、第三滑槽13、第三滑块14、第二转轴15、第一辊体16、穿插杆17、第二辊体18和第二安装板19,底座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冷却水箱2,且冷却水箱2的外壁连接有连接管3,冷却水箱2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杆4,且滑动杆4的两侧均预留有第一滑槽5,并且第一滑槽5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滑块6,滑动杆4的外壁安装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转轴8,并且出水管7的上方安装有刮板9,底座1的内侧预留有第二滑槽10,且第二滑槽10的内壁连接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2,且第一安装板12的内侧预留有第三滑槽13,第三滑槽13的内壁连接有第三滑块14,且第三滑块14的外壁右侧连接有第二转轴15,第一辊体16安装于第二转轴15的外侧,且第一辊体16的外壁安装有穿插杆17,第二辊体18安装于第一辊体16的外壁右侧,且第二辊体18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9。
进一步的,出水管7与滑动杆4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出水管7通过连接管3与冷却水箱2构成连通结构,这样的设置,通过连接管3能将冷却水箱2的冷却液输送到出水管7内,利用出水管7为连铸辊进行冷却散热工作,提高连铸辊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连铸辊的耐磨性;
进一步的,刮板9通过第一转轴8与滑动杆4构成转动结构,且滑动杆4通过第一滑块6与第一滑槽5构成滑动结构,这样的设置,通过转动能为连铸辊进行及时清理,避免连铸辊不能及时进行清洁,造成连铸辊表面残留物后期难以清理的情况,提高了连铸辊的使用延续性,同时通过调节滑动杆4的横向位置,能扩大清理的范围,提高连铸辊的清洁程度;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板12通过第二滑块11与第二滑槽10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安装板12的中轴线与第二安装板19的中轴线相重合,这样的设置,通过调节第一安装板12的横向位置,进而带动第一辊体16的横移,实现自动化的拼接,同时第二滑槽10能有效地限制第二滑块11的滑动轨迹,使滑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实现更加精准的对接,不需手动进行调节,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拼接的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辊体16通过第二转轴15与第一安装板12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辊体16通过第三滑块14与第三滑槽13构成升降结构,这样的设置,通过第二转轴15的转动,为第一辊体16提供转动的作用力,同时通过统一调节第一辊体16的垂直位置,实现第一辊体16与第二辊体1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便于组装拼接,提高拼接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辊体16通过穿插杆17与第二辊体18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辊体16与第二辊体18之间为啮合连接,这样的设置,方便连铸辊的安装和拆卸,便于连铸辊的更换与维修,同时穿插杆17能使第一辊体16与第二辊体18连接更加稳固,进而实现第一辊体16更稳定的带动第二辊体18转动,确保连铸辊的正常运转。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复合式连铸辊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同时调节第一辊体16和第二辊体18的垂直位置,随即第一辊体16会随着第三滑块14在第三滑槽13内部进行升降滑动,进而实现第一辊体16与第二辊体1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便于组装拼接,提高拼接的工作效率,然后,通过调节第一安装板12的横向位置,进而带动第一辊体16的横移,实现自动化的拼接,同时第二滑槽10能有效地限制第二滑块11的滑动轨迹,使滑动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实现更加精准的对接,不需手动进行调节,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拼接的效率,接着,工作人员通过拧紧穿插杆17,使第一辊体16与第二辊体18连接更加稳固,进而实现第一辊体16更稳定的带动第二辊体18转动,确保连铸辊的正常运转,同时通过拆卸穿插杆17即能实现对二者的拆卸,便于连铸辊的更换与维修;
然后,通过连接管3能将冷却水箱2的冷却液输送到出水管7内,利用出水管7为连铸辊进行冷却散热工作,提高连铸辊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连铸辊的耐磨性,当不需要使用时,通过刮板9的转动能为连铸辊进行及时清理,避免连铸辊不能及时进行清洁,造成连铸辊表面残留物后期难以清理的情况,提高了连铸辊的使用延续性,同时通过调节滑动杆4的横向位置,滑动杆4会随着第三滑块14在第三滑槽13内部进行横向的滑动,能扩大清理的范围,提高连铸辊的清洁程度,这就是该复合式连铸辊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包括底座(1)、第一辊体(16)和第二辊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冷却水箱(2),且冷却水箱(2)的外壁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冷却水箱(2)的上方安装有滑动杆(4),且滑动杆(4)的两侧均预留有第一滑槽(5),并且第一滑槽(5)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滑块(6),所述滑动杆(4)的外壁安装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转轴(8),并且出水管(7)的上方安装有刮板(9),所述底座(1)的内侧预留有第二滑槽(10),且第二滑槽(10)的内壁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2),且第一安装板(12)的内侧预留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三滑槽(13)的内壁连接有第三滑块(14),且第三滑块(14)的外壁右侧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一辊体(16)安装于第二转轴(15)的外侧,且第一辊体(16)的外壁安装有穿插杆(17),所述第二辊体(18)安装于第一辊体(16)的外壁右侧,且第二辊体(18)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7)与滑动杆(4)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出水管(7)通过连接管(3)与冷却水箱(2)构成连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通过第一转轴(8)与滑动杆(4)构成转动结构,且滑动杆(4)通过第一滑块(6)与第一滑槽(5)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2)通过第二滑块(11)与第二滑槽(10)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安装板(12)的中轴线与第二安装板(19)的中轴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体(16)通过第二转轴(15)与第一安装板(12)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辊体(16)通过第三滑块(14)与第三滑槽(13)构成升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连铸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体(16)通过穿插杆(17)与第二辊体(18)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一辊体(16)与第二辊体(18)之间为啮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08432.9U CN215144525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复合式连铸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08432.9U CN215144525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复合式连铸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44525U true CN215144525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9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08432.9U Active CN215144525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复合式连铸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44525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08432.9U patent/CN2151445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144525U (zh) | 一种复合式连铸辊 | |
CN217149276U (zh) | 一种角度调整精确的氧化球团生产用智能造球机 | |
CN213163473U (zh) | 一种金属刮边装置 | |
CN213670993U (zh) | 一种玻璃成品表面清洁装置 | |
CN205133405U (zh) | 一种浮法玻璃过渡辊台在线换辊装置 | |
CN216690357U (zh) | 一种施工用承重柱浇筑模具 | |
CN220732879U (zh) | 一种交直流电力监控装置 | |
CN213316856U (zh) | 一种冷轧管机成品管刮油装置 | |
CN209243152U (zh) | 一种双金属复合线沉没辊用刮渣器 | |
CN213410782U (zh) |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工具 | |
CN220847397U (zh) | 渠道坡面砼自动振捣成型机 | |
CN221941500U (zh) | 一种拌合站装载机斗齿限位装置 | |
CN214866347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杆卷制成型装置 | |
CN218097247U (zh) | 一种用于棕刚玉生产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 |
CN221658076U (zh) | 一种金属分条设备 | |
CN216109576U (zh) | 一种刮头角度可调节的金刚砂耐磨涂料地坪的刮平机 | |
CN221589197U (zh) |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填充装置 | |
CN221391905U (zh) | 一种复合保温材料生产装置 | |
CN217946957U (zh) | 一种玻璃纤维原料输送装置 | |
CN220183961U (zh) | 一种可拆卸式水利闸门 | |
CN221270173U (zh) | 一种螺机焊接修复固定工装 | |
CN221907851U (zh) | 一种铝铸件冷喷涂作业平台 | |
CN221516321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棒材线冷剪剪刃 | |
CN218796133U (zh) | 一种化工生产碎料装置 | |
CN217499879U (zh) | 一种公路养护用灌缝修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