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8130U -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28130U CN215128130U CN202023195723.1U CN202023195723U CN215128130U CN 215128130 U CN215128130 U CN 215128130U CN 202023195723 U CN202023195723 U CN 202023195723U CN 215128130 U CN215128130 U CN 2151281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ip
- limiting
- opening
- limiting portion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开口;翻盖,包括转轴、转动臂及盖体,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转动臂连接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盖体之间,所述盖体能够启闭开口,所述翻盖能够在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及关闭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臂上设有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翻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使翻盖相对开口的位置保持固定。上述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壳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转动臂上设有第二限位部,在翻盖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可以使翻盖保持在开盖状态,从而保证翻盖在打开时可以牢固限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一些能够解放人手的智能电器应运而生。其中,扫地机器人作为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扫地机器人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集尘盒)内,从而完成地面清理功能。为了便于将集尘完成的集尘盒从扫地机器人上取下倒尘,一般地扫地机器人上设置翻盖,通过打开翻盖将集尘盒取出以便倒尘。当然,在另一些扫地机器人中,通过打开翻盖也可以取出或操作扫地机器人的其他部件,以便于其他部件的维修或更换。
在翻盖打开时,需要使其限位于一定的位置,以便于将集尘盒或其他部件取出。但是传统的扫地机器人,翻盖打开后限位不稳,从而造成翻盖自动盖合,从而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翻盖在打开时限位不稳的问题,提供一种保证翻盖在打开时限位稳定性的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一种翻盖组件,所述翻盖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开口;
翻盖,包括转轴、转动臂及盖体,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连接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盖体之间,所述盖体能够启闭所述开口,所述翻盖能够在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及关闭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转动臂上设有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翻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使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开口的位置保持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及压片,所述压片与所述面壳连接,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面壳上,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压片与所述面壳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压片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片包括与所述面壳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端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自由端背向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为相互配合的凸起,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数量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翻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转轴和/或所述转动臂上设有第四限位部;在所述翻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及压片,所述压片与所述面壳连接,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面壳上,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压片与所述面壳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限位部设于所述面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均为相互配合的凸起,或者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
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翻盖组件。
上述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壳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转动臂上设有第二限位部,在翻盖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可以使翻盖保持在开盖状态,从而保证翻盖在打开时可以牢固限位,保证了限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翻盖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翻盖组件的翻盖处于打开位置时的装配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翻盖组件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翻盖组件的翻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的装配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翻盖组件的B-B面剖视图;
图6为图3中所示的翻盖组件的A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所示的翻盖组件的B处放大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的翻盖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9为图8中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10为图8中所示结构的平面图;
图11为图10中所示结构的C-C面剖视图。
100、翻盖组件;10、壳体;11、开口;12、面壳;13、压片;131、弹性部;20、翻盖;21、转轴;22、转动臂;23、盖体;30、第一限位部;40、第二限位部;50、第三限位部;60、第四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翻盖组件100,具体地,该翻盖组件100设于扫地机器人。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翻盖组件100也可以设于其他需要设置翻盖组件100的设备上,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翻盖组件100应用于扫地机器人上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仅用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申请的技术范围。再者实施例中的图式亦省略不必要组件,以清楚显示本申请的技术特点。
参阅图2,翻盖组件100包括壳体10及翻盖20,翻盖20与壳体10转动连接,壳体10上开设有开口11,翻盖20能够在打开开口11的打开位置(参阅图3)及关闭开口11的关闭位置(参阅图4及图5)之间切换。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为扫地机器人的上壳,翻盖20为扫地机器人的上盖。当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时,开口11被打开,可以通过开口11将集尘盒取出,以便于倒尘,或者通过开口11操作或拆装装配于上壳上的其他部件(如开关或USB等)。具体地,在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时,翻盖20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为75°。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时,对于其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不作限定,只要保证在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时,可以从开口11操作装配于壳体10内的结构即可。当翻盖20处于关闭位置时,开口11被关闭,此时装配于上壳上的部件将被遮蔽。
参阅图6及图7,翻盖20包括转轴21、转动臂22及盖体23,转轴21与壳体10连接,转动臂22连接于转轴21与盖体23之间,盖体23能够启闭开口11,在盖体23开启开口11时,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在盖体23关闭开口11时,翻盖20处于关闭位置。
进一步,壳体1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0,转动臂22上设有第二限位部40,在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限位配合使翻盖20相对开口11的位置保持固定,可以使翻盖20保持在开盖状态,从而保证翻盖20在打开时可以牢固限位,保证了限位的稳定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在需要限位时限位配合,在不需要限位配合时相互分离,壳体10与翻盖20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面壳12及压片13,压片13与面壳12连接,压片13位于面壳12的外侧(即压片13位于面壳12面向用户的一侧),开口11开设于面壳12上,转轴21设于压片13与面壳12之间,第一限位部30设于压片13上。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0还可以设于壳体10的其他位置,如直接设于面壳12上,在此不作限定。
压片13包括与面壳12连接的连接端及与连接端连接的自由端,第一限位部30设于自由端背向连接端的端面上。压片13包括弹性部131,第一限位部30设于弹性部131(图8-图11)上,在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时,弹性部131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使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限位配合。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0也可以设于压片13的其他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为了进一步保证翻盖20在处于打开位置时稳定限位,在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限位配合时,设置转轴21的外周面与压片13抵触,此时增大了翻盖20与压片13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稳定性。
继续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为相互配合的凸起,或者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地,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每相邻两个第一限位部30及每相邻两个第二限位部40间隔设置,每个第一限位部30与每个第二限位部40限位配合,数量较多的第一限位部30与第二限位部40配合可以进一步保证翻盖20的限位稳定性。
继续参阅图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上还设有第三限位部50,转轴21和/或转动臂22上设有第四限位部60,在翻盖2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三限位部50与第四限位部60限位配合,以限位翻盖20在关闭时的位置,防止在搬动扫地机器人时翻盖20打开。
第三限位部50设于面壳12上,第四限位部60设于转动臂22上,具体地,转动臂22为面向压片13弯曲设置的弯曲状,第四限位部60与第二限位部40分别设于转动臂22的内外两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三限位部50设于压片13,第四限位部60设于转轴21上,或者将第三限位部50设于压片13,第四限位部60设于转动臂22上,在此亦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将第三限位部50设于压片13,第四限位部60设于转动臂22上,可以使第三限位部50与第一限位部30一体成型,第四限位部60与第二限位部40一体成型。若定义第三限位部50与第一限位部30一体成型的结构为第一集成体,第四限位部60与第二限位部40一体成型的结构为第二集成体。则可以第一集成体具有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第二集成体具有第三限位面与第四限位面,在翻盖20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面与第三限位面贴合,在翻盖2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限位面与第四限位面贴合。通过第一集成体与第二集成体配合即可实现翻盖20开盖限位,又可实现翻盖20关盖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50与第四限位部60均为相配合的凸起,或者第三限位部50与第四限位部60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具体地,第三限位部50与第四限位部60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每相邻两个第三限位部50及每相邻两个第四限位部60间隔设置,每个第三限位部50与每个第四限位部60限位配合,数量较多的第三限位部50与第四限位部60配合可以进一步保证翻盖20的限位稳定性。
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壳体10包括两个压片13,翻盖20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个转动臂22及两个转轴21,每个转轴21设于每个压片13与面盖之间,每个转动臂22连接于每个转轴21与盖体23之间。第一限位部30、第二限位部40、第三限位部50及第四限位部60均包括两个,每个压片13上凸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30,两个第三限位部50分别凸设于面壳12相对的两端,每个转动臂22上均凸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40及一个第四限位部60。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翻盖组件100的扫地机器人,由于上述翻盖组件100具有有益效果,则扫地机器人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组件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开口(11);
翻盖(20),包括转轴(21)、转动臂(22)及盖体(23),所述转轴(21)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臂(22)连接于所述转轴(21)与所述盖体(23)之间,所述盖体(23)能够启闭所述开口(11),所述翻盖(20)能够在打开所述开口(11)的打开位置及关闭所述开口(11)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壳体(1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0),所述转动臂(22)上设有第二限位部(40);在所述翻盖(20)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3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限位配合使所述翻盖(20)相对所述开口(11)的位置保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面壳(12)及压片(13),所述压片(13)与所述面壳(12)连接,所述开口(11)开设于所述面壳(12)上,所述转轴(21)设于所述压片(13)与所述面壳(1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30)设于所述压片(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13)包括与所述面壳(12)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端连接的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部(30)设于所述自由端背向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均为相互配合的凸起,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3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0)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0)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40)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0)的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盖(20)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转轴(21)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1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6任一项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第三限位部(50),所述转轴(21)和/或所述转动臂(22)上设有第四限位部(60);在所述翻盖(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限位部(50)与所述第四限位部(60)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面壳(12)及压片(13),所述压片(13)与所述面壳(12)连接,所述开口(11)开设于所述面壳(12)上,所述转轴(21)设于所述压片(13)与所述面壳(1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限位部(50)设于所述面壳(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50)与所述第四限位部(60)均为相互配合的凸起,或者所述第三限位部(50)与所述第四限位部(60)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第三限位部(50),所述转轴(21)和/或所述转动臂(22)上设有第四限位部(60);在所述翻盖(2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限位部(50)与所述第四限位部(60)限位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50)设于所述面壳(1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50)与所述第四限位部(60)均为相互配合的凸起,或者所述第三限位部(50)与所述第四限位部(60)一者为凹槽,另一者为凸起。
13.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翻盖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5723.1U CN215128130U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5723.1U CN215128130U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28130U true CN215128130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98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95723.1U Active CN215128130U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28130U (zh) |
-
2020
- 2020-12-24 CN CN202023195723.1U patent/CN2151281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28544B (zh) |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及装配方法 | |
CN211187076U (zh) | 一种用于适配洗地机的清洁底座 | |
CN214632034U (zh) |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 |
CN215128130U (zh) |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 |
CN216154454U (zh) | 一种收纳盒 | |
CN214484409U (zh) | 翻盖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 |
CN207925763U (zh) |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 |
CN213046734U (zh) | 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 | |
CN210749046U (zh) |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翻盖结构 | |
CN212912811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TWI374001B (en) | Oriented rotating pivot and actuator with the same | |
CN209712753U (zh) | 一种尘盒及吸尘器 | |
JPH0668930A (ja) | 電源プラグ装置 | |
CN210019179U (zh) |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 |
JPH02200230A (ja) | 蓄電池式電気掃除機 | |
CN220124606U (zh) |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 |
CN217429690U (zh) | 水杯 | |
CN210808725U (zh) | 一种便携式宠物盒 | |
CN211270317U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 | |
CN214595734U (zh) | 集尘盒及设有其的清洁设备 | |
CN212415623U (zh) | 一种可旋转释放底盖的尘杯通电结构 | |
CN217375838U (zh) | 可更换电池模块及其垃圾桶盖 | |
CN214760889U (zh) | 一种手持吸尘器的尘杯锁扣 | |
CN213405905U (zh) | 一种尘盒及具有该尘盒的移动机器人 | |
CN220255906U (zh) | 便当盒盖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